(个人)单开道岔的检查标准 (1)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关键部件之一,承担着列车的转向和分支的功能。
由于其重要性,道岔检查一直是铁路安全保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本文结合相关标准和要求,就道岔检查的要求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
一、要求1、准确性道岔检查必须精准、准确。
检查员必须熟悉列车线路和道岔的结构,了解其特性、工作原理和使用环境等,同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检查结果具有科学性和可靠性。
2、及时性道岔检查应在列车运行前、期间和之后,分别进行一次,发现问题立即进行处理和解决。
在重要时刻,每次列车经过道岔前都要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全面性道岔检查的内容应包括:道岔轨距、岔尖的距离和高度等轨面检查;轨道钢材、道床的变形、裂纹等底面检查;岔尖间可移性等机械部件、位移限制装置、闭塞机构等设备的检查;连接撑、连接螺栓等紧固件的检查;线路内部的检查。
全面地检查道岔,可以有效地保证铁路交通的安全。
二、标准道岔检查应按国家和铁路部门的标准进行,在检查中不得偏离或改变标准、规程和流程。
各种标准和规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两种。
1、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道岔外观和轨面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道岔外观和轨面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2、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机械部件和设备检查标准规定了检查员应检查的内容和标准,包括检查对象、检查点、检查部位、检查方法、检查结果评定等。
检查员应根据规定的标准进行检查,评定机械部件和设备的状况,制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综上所述,道岔检查是保障铁路交通安全和顺畅运行的必要措施。
检查员应严格遵守相关要求和标准,精确、及时、全面地进行检查,确保道岔的正常运行和铁路交通的安全。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精品文档)_共2页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一、准备工作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薄”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
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处,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
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
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号;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
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
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
(此处轨距加宽43、50—9 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
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 为9mm 即1444mm;43、50—12 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夹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尖轨跟曲股。
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
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34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
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
(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34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考虑。
单开道岔检查程序 1.1

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程序及注意事项一、准备工作1、预先填写“道岔检查记录簿”中的站名,道岔编号,道岔型号和检查日期及检查人。
2、确认道尺、支距尺是否在计量部门鉴定的合格期内,如不在合格期内可向考评员汇报,征得同意后,方可使用。
3、将道尺游标定在轨距“35”处,用钢卷尺丈量道尺的轨距尺寸是否偏差大于±1mm。
超过允许偏差时进行调整。
二、基本作业1、设置防护,报告考评员,上道及进行作业。
2、在距道岔约30~50米处左右,站立目视道岔直外股的轨向;卧式目视其高低。
如发现轨向或高低不良时,可记录在“轨向、高低及其他栏内”。
3、目视完轨向高低后,回到检查的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即道岔前接头处,正反道尺校正其水平是否误差大于±1mm,误差大于±1mm时,作调整)。
4、检查步骤:按照先轨距、后水平的顺序逐处检查、记录。
检查轨距时,大于1435mm为“﹢”,小于1435mm时为“﹣”;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外股为标准股,曲股:以外股(上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时为“﹢”,反之为“﹣”号。
(1)第一处:尖轨前顺坡终点。
在距基本轨前端部100mm范围内。
(2)第二处:尖轨尖端处。
在距尖轨尖端50~100mm处。
(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15mm、即1450mm;43、50-12号10mm,即1445mm)。
(3)第三处:尖轨中。
在尖轨刨切终点处,即涂有轨距加宽的部位(此处轨距加宽43、50-9号道岔为9mm、即1444mm;43、50-12号为7mm,即1442mm)此处不检查水平,检查完轨距应迅速将道尺拿起,记录,防止道岔在搬动时挤压道尺,影响工作,损坏道尺。
(4)第四处。
尖轨跟曲股。
在导曲股轨端100mm范围内,不能在尖轨上。
此处轨距加宽4mm,即1439mm,水平在导曲外股处有6mm 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5)第五处:尖轨跟直股。
在尖轨跟曲股对应处。
(此处轨距加宽亦为4mm,即1439mm,水平在直内股上亦有6mm的设计加高,应该考虑)。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道岔是铁路交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接着不同的铁路线路,使列车能够在不同的方向上行驶。
因此,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对于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对道岔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
本文将介绍道岔检查的要求及标准。
一、道岔检查的要求1. 定期检查:道岔必须定期进行检查,以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检查的频率应根据道岔的使用情况和环境条件而定,一般为每年一次。
2. 检查内容:道岔的检查内容应包括道岔的轨道、道岔机构、道岔控制系统等方面。
具体包括道岔的轨距、轨面高度、轨道弯曲度、道岔机构的连接、固定和润滑情况,道岔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工作情况等。
3. 检查记录:对于每次道岔检查,必须进行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等信息。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三年,以备查阅。
二、道岔检查的标准1. 轨距:道岔的轨距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435mm。
如果轨距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2. 轨面高度:道岔的轨面高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36mm。
如果轨面高度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3. 轨道弯曲度:道岔的轨道弯曲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1000m。
如果轨道弯曲度不符合标准,必须及时进行调整。
4. 道岔机构:道岔机构的连接、固定和润滑情况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GB/T 1236-2014。
如果道岔机构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5. 道岔控制系统:道岔控制系统的电气连接、信号灯和信号机的工作情况应符合国家标准,一般为GB/T 1237-2014。
如果道岔控制系统存在问题,必须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
道岔检查是铁路交通安全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
只有严格按照要求和标准进行检查和维护,才能确保道岔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铁路交通的安全和运行。
单开道岔检查8.3

三、普通单开道岔检查的检查方法及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标准(一)单开道岔检查道岔的手工检查方法分精细检查和重点检查。
精细检查时要求每根岔枕检查,重点检查是按要求位置检查。
这里介绍的是重点检查内容。
1.轨距、水平检查位置基本原则:先直后曲,顺时针行走。
先直后曲是指在导曲线部分,如果同时要测量直股和曲股的轨距、水平时,为避免记录时出错,所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顺时针行走是指在辙叉部分检查时,为保证道尺的活动端位于护轨轮缘槽内,当右手拿道尺时,应按顺时针方向测量,比如右开道岔就应该先量直股,后量曲股。
(1)普速道岔(P43、50及P609#道岔)道岔轨距的检查一般为17处(如表一),但在各轨距递减处,应每隔1m检查1处,如发现递减率不合格或超限时,应在道岔检查记录簿记事栏内予以记录说明。
道岔轨距(包括水平)的检查位置如图:道岔检查记录站名道岔编号钢轨类型P 道岔类型(2)专线4128 P60AT12号单开道岔(木枕)其检查位置的特点是:逢接必量。
与普速9号道岔相比,在尖轨中前增加一处,共18处。
在导曲线部分逢接头必须下尺测量。
1 2 3 4 5 7 9 111413 156 810 12181716道岔检查记录站名钢轨类型P(3)SC330 P60AT12号单开道岔检查位置(4)P60AT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SC325)按轨枕编号下尺,直曲股下尺位置不对称。
注:1、曲股尖轨竖切中部(距离尖轨尖3064mm)轨距为1442mm(尖轨尖及竖切起点处轨距均为1435mm);其他处轨距为1435mm。
2、提速道岔的尖轨、心轨采用AT轨制造,除尖轨、心轨轨顶刨切部分外,不存在构造水平,因此,水平的检查地点与轨距的检查地点相同。
2.水平基准股:一般以直外股和导曲线上股为基准股,即直外股和导曲线上股高为正。
3.方向、高低用10m弦测量直外股的方向、高低。
高低=板厚-(测量结果+1)60Kg/m钢轨12号可动心轨提速道岔(SC325)检查记录簿站名道岔编号全面检查人重点检查人审查人(四)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mm)道岔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表6.2.2②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作业验收为0,经常保养为2mm,临时补惨为3 mm;③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m。
单开道岔检查

首先在前顺终点接头与尖轨尖中间用方尺任取一垂直 点,然后用钢卷尺量取两尖轨尖端到所取点距离,即 为尖轨的相错量,同理,用钢卷尺量取两尖基轨轨端 到所取点距离即为两尖基轨的相错量。直股辙叉后接 头相错量也使用同样方法量取(大于20毫米需要进行 调整)。
实用文档
(五)检查动程、尖轨轮缘槽:
实用文档
(三)上道前执行防护三确认,确认防护设置好方可 上道检查。严禁脚踏轨面,轨距尺不能长时间放置在尖轨 部分,使用钢卷尺检查框架尺寸时注意不要联电。
(四)上道后,道尺调头检查道尺水平误差是否在正 负1mm范围内(可用石笔)。
三、道岔检查
实用文档
(一)检查高低、轨向:
目视高低和轨向(20—50米 外)检查人跨站线路一侧钢 轨上目测线路轨向,(再用 弦线测量线路轨向);俯身 于钢轨上看轨头下颚纵向水 平延长线上的凸凹,目测线 路高低。并在《道岔检查记 录本》上的“轨向、高低及 其他”栏内的对应位置作好 记录。
实用文档
(二)道岔各部分名称:
二、检查注意事项
实用文档
(一)(道下)检查工具备品是否齐全。(道尺、支 距尺,石笔,钢卷尺,直尺,索线,检查记录本,双色笔, 检查小锤,黄马褂,安全帽,手套)除道尺、支距尺和检 查小锤可分别使用,其他备品随身携带。
(二)看道尺和支距尺是否在合格期范围内(道尺有 效期范围3个月,支距尺有效期范围6个月)用钢卷尺检查 道尺轨距误差在±1mm。
实用文档
P43-1/9单开道岔 检查讲义
一、P43-1/9道岔概述 实用文档
(一)道岔结构特点:
9型道岔全长:28.848m、前长:13.839m、后长: 15.009m、尖轨长度:6.25m。道岔轨距加宽15mm,轨 距按6‰递减、辙叉长:3.588m,尖轨跟两内股钢轨接头 有6mm水平堆高和4mm的轨距加宽。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

道岔检查项目及标准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一、道岔几何尺寸检查标准1.正线道岔检查标准执行200~250km/h 、250(不含)~350km/h 标准。
高速铁路正线道岔静态几何尺寸容许偏差管理值注: ①支距偏差为实际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 导曲线下股高于上股的限值:18号及以上道岔作业验收为0mm ,经常保养为2 mm ,临时补修为3 mm ;12号道岔作业验收为2mm ,经常保养为3 mm ,临时补修为5 mm 。
2.到发线、站线道岔检查执行120 km/h 及以下正线标准注:① 支距偏差为现场支距与计算支距之差;②三角坑偏差不含曲线超高顺坡造成的扭曲量,检查三角坑时基长为6.25 m ,但在延长18 m 的距离内无超过表列的三角坑;③尖轨尖处轨距的作业验收的容许偏差管理值为±1mm 。
注:2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19.1mm,350km/h道岔咽喉尺寸为125.4mm二、道岔结构检查项目及标准1.钢轨状态:基本轨、尖轨、岔心、翼轨、护轮轨等有无伤损或异常磨耗,钢轨顶面及作用面轮轨接触面光带是否异常等。
2.尖轨、基本轨之间的顶铁离缝、直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曲基本轨密贴、直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曲基本轨密贴、曲尖轨第一牵引点前与直基本轨密贴、曲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直基本轨密贴、尖轨非工作边与基本轨工作边的最小距离、心轨尖端至第一个牵引点处与翼轨密贴、心轨其他竖切部分与翼轨密贴、尖轨、心轨轨底与台板离缝、叉跟尖轨尖端(100mm)与心轨密贴、叉跟尖轨其他竖切部分与心轨密贴、心轨轨腰与顶铁离缝。
3.各种联结螺栓、顶铁和间隔铁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4.滑床板损坏、变形、异常磨耗等情况。
5.弹性垫板、轨下及铁垫板下橡胶垫板、弹性夹、辊轮、防跳限位装置等损坏状况。
6.其他各种零件损坏、变形或作用状况。
7.限位器作用状况。
8.道岔各类标志、标识状况(齐全、准确、清晰、有效)。
铁路工务专业-单开道岔检查作业标准

单开道岔检查作业一、安全注意事项(一)检查转辙部位时,要防止尖轨突然扳动、挤伤手脚和道尺。
(二)有来车时应按有关规定及时下道避车。
邻线有来车时应停止工作,加强瞭望。
二、作业(操作)方法、步骤(一)准备作业检查和校正道尺。
检查道尺检验卡是否有效,使轨距、水平检测误差不大于±1mm。
(二)基本作业1、确定道岔直、曲标准股。
在检查水平时,直股以左侧为标准股,导曲线以外股为标准股。
标准股较高时记为“+”号,反之为“-”号。
2、目视道岔方向和高低。
站在道岔外越50m左右处,面向道岔,先看道岔方向,后看道岔前后高低,必要时可用弦线测量。
如有超限或其他危及行车安全处所,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唯一2表)。
3、按表1所列的位置、顺序检查道岔的轨距、水平。
用道尺在规定的部位逐处检查,先检查轨距,后检查水平。
将各部位几何尺寸误差值记录在检查记录薄轨距、水平栏内。
在道岔检查的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检查其他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以及钢轨、尖轨、辙叉、夹板伤损情况。
如有超限或其他危及行车安全的病害,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一2表)。
表2 单开道岔检查顺序4、检查支距。
应由两人协作配合。
在规定的支距检查点上,用支距尺检查支距值,填写在检查记录薄导曲线支距栏中。
如有超限,还应该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2表)。
5、检查道岔爬行。
用方尺在尖轨尖端或尖轨跟端检查尖轨的直角相错量,并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记事栏内。
如有超限,还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2表)。
6、检查连接曲线正矢。
用10m弦线(另安排两人拉弦线)和折尺,在外股钢轨踏面下16mm处,测量连接曲线正矢。
如有超限,应填写在检查记录薄补修栏内(见《维规》工线维-2表)。
7、用折尺检查道岔各主要部位的有关尺寸,包括尖轨的动程和开程、尖轨跟端间隔铁尺寸、辙叉前后开口尺寸等,并由此分析轨距、方向等超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评分标准
1、准备工作
(1)准备单开道岔1组P50 kg/m—1/9。
(2)工、量具及材料准备
2、考核要求
(1)质量要求:
①判定道岔超限处所应符合《修规》第3.9.1条至第3.9.5条之规定。
②检查水平时,先判定道岔是左开或是右开。
左开道岔以右直股为标准股,标准股高的为“+”,低的为“-”。
导曲线以右曲股为标准股,右开道岔则反之。
辙叉部分以辙叉为标准股。
③各检查点位置正确,轨距、水平、支距、查照等测量误差不超过1mm。
(2)工作量:单开道岔1组。
①劳动组合:单人作业(2人配合)。
②考核内容:工量具使用、作业程序、质量标准、安全生产。
③考核时限:20min。
三、操作要领及评分标准
线路工检查单开道岔考核评分表
单位:姓名:得分:作业时间:开始时分考核时间:20分钟结束时分裁判员:
考核日期:年月日
检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