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四大名著中经典人物形象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

了解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中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中国古代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
这些作品不仅仅是文学的杰作,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了解这些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
《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丰富多彩,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聪明而敏感的人物,他对美的追求和对命运的思考使他成为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人物。
而林黛玉则是一个独立而坚强的女性形象,她的聪明和才华使她成为了贾宝玉的知己和朋友。
他们之间的爱情故事和复杂的关系网使《红楼梦》成为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西游记》是另一部中国古代四大名著,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奇迹。
这部作品以孙悟空为主角,讲述了他与唐僧师徒四人一起西天取经的故事。
孙悟空是一个勇敢而聪明的猴子,他有着超凡的能力和机智的头脑。
他的形象和故事情节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惊喜。
而唐僧则是一个智慧和善良的人物,他的坚持和信念使他成为了师徒四人中的核心人物。
他们之间的冒险和困难充满了惊险和感动,使《西游记》成为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
《水浒传》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英雄史诗。
故事讲述了一百零八位好汉的抗争和牺牲。
其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充满了激情和血性。
宋江是《水浒传》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正直而有勇气的人物,他的领导才能和决策能力使他成为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人物。
而林冲则是一个勇猛而忠诚的人物,他的战斗技巧和忠诚使他成为了宋江的得力助手。
他们之间的战斗和牺牲使《水浒传》成为了一部永恒的经典。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史诗巨著。
故事讲述了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之间的斗争和争霸。
刘备是《三国演义》中的主角之一,他是一个仁义而有智慧的人物,他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手腕使他成为了这个故事的核心人物。
《四大名著》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探究

四大名著中女性形象的解读与探究1. 引言《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宝库中重要的作品之一,其中呈现了丰富多样的人物形象。
虽然主要以男性角色为主,但书中的女性形象也占据着重要位置。
本篇文章旨在解读和探究《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这四部经典名著中的女性形象,揭示女性在古代社会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以及对传统婚姻观、家庭观念等方面产生的影响。
2. 《红楼梦》中女性形象2.1 贾母:智慧慈祥的家族长者贾母作为贾府家族长者,在书中展现出深厚的智慧和对家族成员的关爱。
她坚持传统价值观念,并通过自己的处事之道给予其他女性指导与支持,展现了当时古代女性在家族权力结构中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2.2 林黛玉:叛逆与敏感的形象林黛玉作为贾府中的另一个重要女性角色,具有独立思考和情感敏感的特点。
她对自己的命运充满反抗与挣扎,并通过自己的才能、聪慧和文学创作表达内心世界。
2.3 薛宝钗:聪明与淡定的代表薛宝钗是一个聪明、成熟、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女性角色。
她在《红楼梦》中展现出了坚定而稳重的个性,以及对守规矩、维护传统道德的尊重。
3.1 潘金莲:权谋与欺诈潘金莲是一个备受争议的女性角色,她以美貌和智慧为武器,追求个人利益。
她在传统婚姻观念下,通过欺诈手段来实现自己对权力和地位的渴望。
3.2 苏荃:忠诚与坚强苏荃是林冲在水浒英雄故事中所爱慕的女子,她忠诚于自己的婚姻,并在丈夫面临困境时表现出坚强和智慧。
4. 《西游记》中女性形象4.1 女儿国国王:女权与自主,以及对父权制度的批判女儿国国王是一个表现了古代女性自主意识的角色。
她展现了对传统父权制度的批判,希望通过平等和相互尊重来构建崇尚真爱的社会。
4.2 白骨精:美貌与邪恶之间的辩证关系白骨精作为一个邪恶的女性形象,在书中展示了美貌背后隐藏的阴谋和邪恶力量,并引发了作者对外貌观念和道德底线进行重新思考。
5.1 貂蝉:美丽与权谋之间的纠葛貂蝉作为曹操身边传说般存在着的绝世美人,她以其外表吸引曹操并成为一种政治工具。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四大名著(《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其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更是至今流传不衰。
这些人物不仅是历史上的卓越人物,也代表了中华文化的精髓。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四大名著中选取几个经典人物形象进行解析。
1. 孙悟空孙悟空,是《西游记》中最受欢迎的人物之一。
他是孙大圣,也就是齐天大圣的化身。
孙悟空深受读者喜爱的原因是他既有超凡的力量,又有人性的弱点。
他的勇敢,智慧和幽默感成为了他成功逃避紫霄宫五十年,成功保护唐僧一路取经的关键。
孙悟空的形象首先表现在他的神话与现实中的“等不到别人来救我,我就救自己”的品质上。
他可以施展出各种魔法,可以随意变化形态,可以与天界的神仙抗衡。
与此同时,他也有人性上脆弱的一面。
例如,他在紫霄宫等待唐僧50年后,抑制不住的寂寞和无聊,而闹出了一堆麻烦。
这些弱点和缺陷让孙悟空真实而生动。
2. 贾宝玉贾宝玉是《红楼梦》中的主人公。
他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文艺青年,也是一个幼稚情感的依赖者。
虽然他大部分时间显得优柔寡断,但是他也有自己独特的性格特点。
他的真实形象是一个脆弱的男孩,他的一生被爱赋予了意义。
贾宝玉的形象体现在他坚信自己有能力去改变未来的品质上。
他长期与大观园中美丽而魅惑的女孩相遇,不断尝试着与世界和解,即使他需要负着巨大的代价。
他对情感的坚持和追求体现了人类心灵的深度和广度。
3. 关云长关羽,字云长,是《三国演义》中最著名的人物之一。
他是一个体型高大、形象威严的将领,也是一个在人物品质和道义上无可挑剔的人。
他整个人物形象的代表是:“约法三章,面对江山,宁可去死!”他的形象在人们心目中深深扎根,并且成为了后来不少电影和书籍中的经典角色。
关云长的形象首先表现在他绝对的忠诚于道义和正义的品质上。
他不容许自己背离诚信和道德,即使是他的敌人。
同时,在他表现出对手下的鼓励和关怀时显现出了与之矛盾的柔弱一面,这一方面表现了他作为一个“完全人物”更加真实的一面。
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及评价

四大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及评价一、《西游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孙悟空刚烈、直率的品行),真假美猴王(表现了孙悟空忠心和为真理而战)猪八戒:高老庄(表现了猪八戒的好色、贪婪)、大战黄风怪(表现了猪八戒的懦弱、利己)唐僧:三打白骨精(表现了唐僧的不辨忠奸)、最终成佛(表现了唐僧的坚韧和不屈)沙和尚:三打白骨精(表现了沙和尚的忠心)、最终成佛(表现了沙和尚的坚韧)孙悟空,又名美猴王、齐天大圣。
系东胜神州傲来国花果山灵石孕育迸裂见风而成之石猴。
在花果山占山为王三五百载。
后历经八九载,跋山涉水,在西牛贺洲灵台方寸山拜菩提祖师为师,习得七十二变化之本领。
此后,孙悟空大闹天宫,自封为齐天大圣,被如来佛祖压制于五行山下,无法行动。
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经,路过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孙悟空。
孙悟空感激涕零,经观世音菩萨点拨,拜唐僧为师,同往西天取经。
取经路上,孙悟空降妖除怪,屡建奇功,不过两次三番被师傅唐僧误解、驱逐。
终于师徒四人到达西天雷音寺,取得真经。
孙悟空修得正果,加封斗战胜佛。
孙悟空生性聪明、活泼,勇敢、忠诚,疾恶如仇,在中国文化中已经成为机智与勇敢的化身。
在一个中国小男孩儿那里,孙悟空很容易就会成为他崇拜的偶像。
唐僧,小说里的唐僧是虚构的人物,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玄奘法师是有区别的。
小说里的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法号玄奘。
他是遗腹子,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
因为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他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
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
最终被唐朝皇上选定,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名玄奘法师,号三藏,俗姓陈。
原为佛祖前的金蝉投胎。
在生化寺出家。
猪八戒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因调戏嫦娥,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长成了猪脸人身的形状。
在高老庄抢占民女。
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钯。
猪八戒只会三十六种变化。
沙和尚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王母娘娘,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后被唐僧师徒收服。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与人物角色分析

四大名著中的经典情节与人物角色分析中国古代文学中,四大名著被誉为经典之作。
《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无疑是中国文化的瑰宝,它们不仅描绘了丰富多彩的情节,还刻画了众多深入人心的人物角色。
本文将从情节和人物两个方面来分析这四部名著的经典之处。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红楼梦》。
这部小说以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虚伪和残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情节之一是贾宝玉与黛玉的相遇。
黛玉是一个聪明、敏感的女孩,她的出现使得贾宝玉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纠葛和悲剧,让人感受到了爱情的复杂和无奈。
贾宝玉是一个富有情感的人物,他对黛玉的深情厚意使人动容。
他们之间的情感纠葛,既揭示了封建社会的束缚,也反映了人性的复杂性。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西游记》。
这部小说以孙悟空等人的西天取经之旅为主线,讲述了一系列奇幻的故事。
其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是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战斗。
孙悟空是一个机智勇敢的角色,他用智慧和力量击败了牛魔王,展现了他的英雄本色。
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孙悟空的个人魅力,也传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
孙悟空是一个具有智慧和勇气的形象,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人物。
第三部名著是《水浒传》,它以宋江等人的起义故事为主线,描绘了一个充满正义与英雄主义的世界。
其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是宋江的智取生辰纲。
宋江是一个有魅力的领袖人物,他的智慧和勇气使他成功地智取了生辰纲,展现了他的智谋和胆识。
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宋江的个人魅力,也传达了正义战胜邪恶的价值观。
宋江是一个具有领导才能和正义感的形象,他的形象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经典人物。
最后一部名著是《三国演义》,它以刘备等人的英勇事迹为主线,展现了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
其中最经典的情节之一是赤壁之战。
这场战斗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战役之一,它是刘备与孙权联手击败曹操的关键战役。
这个情节不仅展示了刘备等人的智谋和勇气,也传达了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必考四大名著知识点(重点人物形象分析)

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课外阅读必考四大名著知识点(重点人物形象分析)部编本五年级下册要求必考四大名著的知识点。
重点人物形象分析如下:1. 《红楼梦》:- 贾宝玉:贾府的公子哥儿,机灵聪明,善良正直,但也有些优柔寡断。
- 林黛玉:贾宝玉的表妹,聪明伶俐,独立自主,但也情绪多变,易受伤害。
- 薛宝钗:贾宝玉的表妹,温柔贤淑,品德高尚,但也较为保守和刻板。
- 贾母:贾宝玉的祖母,慈祥和蔼可亲,善解人意,是家族的中心和稳定力量。
2. 《水浒传》:- 宋江:梁山泊的领袖,心胸宽广,智勇双全,但也有时表现出过于心软和优柔寡断的一面。
- 武松:梁山泊的猛将,勇猛果断,正直坚毅,但也有些莽撞和缺乏智谋。
- 李逵:梁山泊的猛将,力大无比,豪爽开放,但也有些爱打架和见义勇为过头。
- 林冲:梁山泊的智勇兼备的将领,聪明谨慎,善于布局和谋略,是宋江的得力助手。
3. 《西游记》:- 孙悟空:猪八戒:沙僧:白龙马:- 唐僧:为取经而奔波,虔诚善良,但也有些懦弱和迂腐。
- 孙悟空:智勇双全,机智聪明,但也有些狡诈和不安分。
- 猪八戒:贪吃懒惰,但善良可爱,有些时候也展现出勇敢和聪明的一面。
- 沙僧:沉默寡言,忠诚善良,是孙悟空的义弟和忠实战友。
- 白龙马:智慧灵活,担任唐僧的坐骑,是他们旅途中的重要伙伴。
4. 《三国演义》:- 刘备:蜀国的创立者,仁德之君,谦虚厚道,但也有些优柔寡断。
- 关羽:蜀国的重要将领,忠义勇猛,威武雄壮,被尊为“武圣”。
- 张飞:蜀国的重要将领,勇猛善战,但脾气暴躁,对部下要求严格,有时也过于急躁。
- 孙权:东吴的创立者,智勇双全,善于谋略,是一位杰出的统治者。
阅读名著中的人物形象

阅读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在我们接触文学作品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
阅读名著时,人物形象的刻画往往是作者想要传递的核心信息和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名著中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的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和作用。
一、《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其丰富的人物群像而闻名于世。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之一就是贾宝玉。
贾宝玉是作品中的主人公之一,他是一个颇具才情的男子,天赋聪颖,却又多愁善感。
在小说中,贾宝玉的形象通过细腻的文字描写和丰富的内心独白得以展现出来。
贾宝玉的形象具有多重含义。
首先,他作为贵族家庭的独子,身上承载着家族的希望和责任。
他的成长经历、与众不同的才华以及对爱情的矛盾态度,都为读者勾勒出了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人物形象。
其次,贾宝玉的形象也体现了封建社会中青年人的命运困境。
他被安排与林黛玉、薛宝钗等众多女子结为伴侣,却因为命运使然,最终无法与心仪的人在一起,这种痛苦和无奈让读者对他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通过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复杂性和青年人的无奈。
他在描写贾宝玉时,用细腻的笔触展示了其背后的世俗压力和情感纠葛,深入人心地探讨了人性的喜怒哀乐。
贾宝玉不仅是一个形象,更是代表了一种悲剧命运的象征,引发读者对封建伦理和社会制度的反思。
二、《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班内特《傲慢与偏见》是英国作家简·奥斯汀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伊丽莎白·班内特作为该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个活泼、聪明并具有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
她反对封建礼教和婚姻的物质化,坚持追求真爱和婚姻的平等。
伊丽莎白·班内特的形象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在小说中,她凭借着自己独立思考和果敢行动的精神,拒绝了那些看重财富和名誉的追求者,选择与她所爱的人结合。
她以自己的爱情观和人生态度,打破了当时社会对婚姻的传统规范,展示了女性独立自主的力量。
伊丽莎白·班内特的形象在小说中扮演了冲突的角色,她以自己的行动和言论挑战了男权社会的权威,为女性争取了平等的权益。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分析人物形象是文学作品中的重要元素之一,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家能够向读者传递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在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通常是多维度的,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行为举止等方面。
本文将以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例,进行分析和探讨。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是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
他是贾府的少爷,出生在一个富贵的家庭,但却有着独特的性格特点。
贾宝玉的外貌特征是清秀俊美,有着一双明亮的大眼睛和一头乌黑的长发。
他的性格特点是敏感、多愁善感,喜欢文学艺术和美食。
他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家庭和友情有着深厚的感情。
贾宝玉的行为举止是温文尔雅的,他喜欢与人交流,善于倾听他人的心声。
通过对贾宝玉的形象塑造,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人性的复杂性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纠葛。
《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另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
他是一个猴子精,具有超凡的能力和智慧。
孙悟空的外貌特征是矮小而瘦弱,有着一双锐利的眼睛和一头红毛。
他的性格特点是机智、勇敢,善于解决问题和应对挑战。
孙悟空的行为举止是狡猾而灵活的,他善于变化形态,能够化身为各种动物和物体。
通过对孙悟空的形象塑造,作者展现了人性的多样性和智慧的重要性。
《红与黑》中的朱丽安娜是一个复杂而深刻的人物形象。
她是一个聪明而有魅力的女性,具有独立思考和行动的能力。
朱丽安娜的外貌特征是美丽而高贵,有着一双明亮的眼睛和一头金色的长发。
她的性格特点是聪明、冷静,善于分析和判断。
朱丽安娜的行为举止是优雅而自信的,她善于掌控自己的命运,不受他人的影响。
通过对朱丽安娜的形象塑造,作者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困境和奋斗的力量。
通过对以上几个经典文学作品中人物形象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多方面的,包括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和行为举止等方面。
这些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为了让读者对人物有一个直观的印象,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形象来传递作家的思想和情感。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文学作品中的一项重要技巧,它能够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作品中的故事和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经典人物形象
——品味经典的魅力
小说之所以引人入胜,与其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与饱满的人物形象有着密切的联系。
《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与《三国演义》乃中国古代小说中的四大经典之作,其故事情节迷离曲折,人物个性突出鲜明。
所以我选取了黛玉与宝钗、林冲与武松、悟空与八戒、宝玉与西门庆,共四组人物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其人物形象的异同,以窥经典的魅力。
黛玉和宝钗是大观园众女儿中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物,二人各具性情,各擅所长,似难分优劣,难较短长。
但每个人的性格特征、成长背景与生活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从两人的个性特质入手,对两人作一个全方位的比较,所谓个性特质,无外乎品格,体质,才华,才情,智慧,容貌,性格等个人特点和性质。
人是有社会性的,因此,由个性特质又可派生出诸如说话,行事,交友,运筹等待人接物的社会特质。
那么,从个性特质和社会特质上来说,二人到底有什么相似与不同之处呢?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嗔非嗔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黛玉之美如在眼前矣!再看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
艳冠群芳,任是无情也动人,相比起来,黛玉较瘦弱,脸上有二个小小的酒窝,顾盼灵动。
宝钗则较丰满,皮肤白晳,妩媚风流。
都是美人胚子,各有各的妙处。
黛玉是芙蓉,清香芬芳;宝钗是牡丹,雍容华贵。
黛玉的性格发展和她的人生遭遇有很大关系,幼年丧亲,寄人篱下,故养成了特立独行,我行我素,孤傲清高,喜静不喜闹的基本性格,是个可爱乖巧,恃宠而娇,得理不饶人,爱使小性子的性情中人。
通常而言,在宝玉身上,得理不饶人,爱使小性子表现得更多一些,情定以后,黛玉的性格变得宽容多了。
宝钗则是一个比较含蓄的性格,罕言寡语,安分随时,这跟早年丧父,家势日颓也有一定关系,又因为家道殷实,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故显得从容深沉,不卑不亢,同样也寄居在别人屋檐下,故处事低调,深藏不露,心机玲珑,其志不小,有以退为进,以隐彰显的味道。
除了性格上的关系外,从年龄上看,宝钗要比黛玉起码大一至二岁,所以宝钗说话做事也显得更成熟和稳重一些。
黛玉做事全出已心,,是个性情中人。
周瑞家的最后送到宫花,她会抱怨,刘姥姥风卷残云,她称之为“母蝗虫”携蝗大嚼。
宝玉说了不该说的话,她会“呸之类地不拘小节,老婆子夜送燕窝,她也知扰了婆子们的牌兴,既感谢又送赏,和长辈们在一起,是不卑不亢,唯遵礼而行,和姐妹们在一起,则活泼可爱,机灵有趣,为宝玉做荷包,香囊等,独不做包玉的络子。
宝钗做事则比黛玉多费心思,对香菱和湘云说作诗并不是女儿家的正经事,自己作起诗来却是锦文绣句,宝钗并未给宝玉做过什么东西,偏偏来要为宝玉打一个笼玉的络子.。
只看宝玉挨打后二人的行事,也可窥全豹之一二。
宝玉挨打,黛玉趁没人时偷偷去探望,眼睛肿得如桃儿一般,显是大哭过了,以至抽泣不能出声。
宝钗呢,先是手里托着丸药到怡红院,我常想,曹公之用字实乃太妙,想小小一颗丸药至于一路托来吗?虽真情流露,痛惜不已,仍不免恳切教导一番。
宝黛之恋堪称发乎情,止于礼的典范。
从两小无猜,情同手足,到痴男怨
女,情同生死。
其间,怨你恨我,真你假我,哭你笑我,经历了多少柔肠寸断,不眠相思,真是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令人难忘。
对面而枕,娓娓而谈,共读西厢,如醉如痴,呵气搔痒,编派逗乐,情不自禁,痴语交心,题帕三绝,以慰知音、、、、、、反观宝钗,宝玉看到宝钗雪白的手臂,竟想“如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许还可得一摸”,宝钗何正统不可触乎?连梦中宝玉都念木石姻缘,不要金玉良缘,宝钗听了不觉怔了,宝钗之情何以堪乎?即便孟光接了梁鸿案,到底意难平。
同床异梦,终有何意趣哉?想宝钗终是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人,不能自拔,不能受到爱情的滋润和心上人的呵护,痛哉!宝钗,惜哉!宝钗。
在《水浒传》中,林冲与武松同是英雄豪杰,武松代表的是平民好汉,而林冲便是出身富贵了,经历不一样,性情眼光自然不同,物各其类。
一般认为,在梁山好汉之中,林冲和武松最具杀伤力。
而在二人之中,又以林冲为上。
这倒不是因为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也不是因为林冲是武松师兄,而是因为林冲所杀之人,往往都是非杀不可。
在林冲刀下,几乎没有屈死鬼。
武松为兄长武大郎报仇时,宰了潘金莲、西门庆,没有滥杀无辜。
但是,在鸳鸯楼杀张都监、蒋门神、张团练时,还是杀红了眼,顺手把喂马的、端菜的、大人孩子统统杀光了,显然有草菅人命之嫌。
就杀伤力而言,林冲更甚武松一筹。
不过,在人气指数方面,林冲远逊于武松。
武松打虎,赢得很多人支持。
武松杀死潘金莲和西门庆,这些可都是名人。
把名人杀死你说他人气高不高?还有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等等,同样很出名。
施耐庵也似乎特别钟爱他,有篇幅超长的武十回。
武松在水浒里就是一个天人,人气高是必然的。
在武功上,武松从没败过,他是唯一一个不靠他人相救,而自己打开枷锁的人,这一点连林冲和卢俊义都没有做到。
这种人注定是没有对手的,原著里最后武松失去一臂,是被包道乙暗算,而包道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妖,或者说是人妖。
然而,林冲却是一个理想丈夫,这一点恰恰是武松欠缺的。
林冲休妻和杨雄杀妻在小说中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也使得让无数粉丝湿了双眼。
在刺配沧州时,林冲休妻让人看到了人性一面。
被带绿帽子后,杨雄杀妻让人见识了什么叫冷酷。
也许正是这个道理,民间这才有了“老公莫若林冲”的说法。
悟空与八戒同是唐僧手下的高徒,一个曾大闹天宫号称“齐天大圣”,一个曾是十万天兵天将的将领,号称“天蓬元帅”。
此二人虽都精通十八般武艺,神通广大,但性格却迥然不同。
悟空智勇双全,但八戒胆小怕事。
在每一章节中,悟空都是想办法解救唐僧,并且经常只身涉险营救唐僧,而八戒则是嚷嚷着散伙分东西的人。
八戒好色懒惰,调戏嫦娥,导致他从“天蓬元帅”贬为猪八戒。
悟空天性顽劣,八戒每次与美女嬉戏时,悟空都会从中捣乱,可见他心中的天性可爱。
当然,也因这天性顽劣,不知天高地厚,竟“偷吃蟠桃”、“大闹天宫”,闯下弥天大祸,最终被压在五指山下五百年。
雪芹在写《红楼梦》时明显借鉴了《金瓶梅》,写贾宝玉这个人物明显借鉴了西门庆。
贾宝玉的“情”中有大量“欲”的成分存在。
他是一个高层次的西门庆,一个升华的西门庆。
如此看来,贾宝玉与西门庆恰恰是在一个“淫”字上面具有了一致性,显现出一种血缘关系。
西门庆身边不但妻妾成群,而且不管丫头仆妇,妓女歌童,官员遗孀,伙计妻室,只要让他看上,必得弄到手才罢,真个是“恨不能天下之美女,供我片时之趣兴。
”
贾宝玉呢,他的最大愿望是天下女儿的眼泪都为他一人而流,天下女儿的眼
泪流成一条河,把他漂到人迹不到的地方,他要与天下女儿的眼泪同在。
如果说西门庆是要占有天下女人的肉体,贾宝玉则要占有天下女儿的情感、心灵。
这都很过度,过度即“淫”。
这是两人的异中之同。
但,他们同样是在这一个“淫”字,这一个过度的占有欲望上面又有了最根本的区别。
那就是对人——对他人的态度。
西门庆眼中的女人不过是玩弄的对象,纵欲的工具,他以居高临下的姿态任意占有。
贾宝玉眼中的女儿,却是平等的存在,是关切的对象,脂砚在“意淫”两个字下面曾写过一句话:“按宝玉一生心性,只不过是体贴二字”。
这个体贴应该与观世音菩萨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同等看待,贾宝玉是以女儿的喜乐为喜乐,以女儿的悲苦为悲苦,他是真正的“闺阁良友”,是天下女儿的知己。
正因有了这一点区别,两人高下判若云泥,一个是欲界魔王,一个是情天领袖。
这是两人的同中之异。
曹雪芹鄙视代表封建社会秩序的尊卑观念。
在这一点上来说,尊重女性是社会文明的标志。
曹雪芹笔下的贾宝玉就是突出地表达了作者这一颠覆性的思想。
这也让人把贾宝玉和天下第一淫人西门庆之流决然区分开来。
美与丑可以互相对比反衬,来突出人物形象;美与美,丑与丑可以衬托或反衬,来突出人物形象。
通过对人物的对比分析中,我们可以更了解人物形象及作者想要传达给我们的某种信息或思想观点,同时,我们也将更好的品味经典作品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