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测量作业部分答案

合集下载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摄影测量是以摄影测量基准点的平面坐标和高程为基准确定其余点的摄影测量方法。

以下哪项不属于摄影测量基准点?A. 地面控制点B. 相对定向模型点C. 基点D. 目标点答案:D2. 为了获得更高的摄影测量精度,以下哪种相机安装方式是更为常见的?A. 手持相机B. 平台相机C. 无人机相机D. 换光机相机答案:B3. 数字摄影测量技术是指利用数字相机进行摄影测量,以下哪种软件是专门用于数字摄影测量的?A. PhotoshopB. AutoCADC. Pix4DD. Microsoft Word答案:C4. 在摄影测量中,像点的像间距与相片的投影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A. 成正比关系B. 成反比关系C. 无关系D. 非线性关系答案:A二、判断题(每题5分,共20分)1. 通过倾斜摄影测量可以获取地物的立体形态信息。

答案:正确2. 摄影测量技术仅适用于平面区域的测量,对于有高程起伏或较大坡度的地区无法应用。

答案:错误3. 不同的相机光圈设置会对摄影测量结果产生较大影响。

答案:错误4. 相对定向是指摄影测量中确定物方和像方之间的关系。

答案:正确三、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 请简述摄影测量技术的应用领域及优势。

答案:摄影测量技术广泛应用于地理信息系统、土地调查与规划、城市规划与设计、测绘地理与测量工程等领域。

其优势包括高效快捷、成本较低、数据获取全面、精度高等。

2. 请简述数码摄影测量在测绘制图中的应用。

答案:数码摄影测量在测绘制图中可以通过数码相机获取影像,并利用摄影测量软件对影像进行处理和解算,得到地物的坐标、高程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用于绘制地形图、制作数字地图等测绘制图工作。

四、计算题(每题20分,共40分)1. 某地区高程点A的坐标为(500, 600),该地区在同一坐标系下建立了摄影测量坐标系,已知该摄影测量基准点的平面坐标与高程为(1000, 1200).通过相对定向,求点A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下的坐标。

数字摄影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数字摄影测量课后习题答案

数字摄影测量课后习题答案数字摄影测量课后习题答案摄影测量是一门重要的测量学科,通过摄影测量可以获取目标物体的空间位置、形状和尺寸等信息。

随着数字摄影技术的发展,数字摄影测量成为了现代测绘工程中的重要手段。

在学习数字摄影测量的过程中,习题是检验学习成果和加深理解的重要方式。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数字摄影测量课后习题及其答案,供大家参考。

一、选择题1. 数字摄影测量的基本原理是:a) 三角测量原理b) 几何测量原理c) 光学测量原理d) 影像测量原理答案:d) 影像测量原理2. 数字摄影测量的精度受以下哪些因素影响?a) 摄影测量仪器的精度b) 摄影测量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c) 摄影测量对象的特性d) 所选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答案:a) 摄影测量仪器的精度、b) 摄影测量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d) 所选控制点的数量和分布二、填空题1. 数字摄影测量中,通过对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可以消除影像的_________。

答案:畸变2. 数字摄影测量中,通过对影像进行配准,可以实现不同影像之间的_________。

答案:对比度和亮度的一致性三、计算题1. 已知一幅影像上两个点的像素坐标分别为(100, 150)和(200, 250),该影像的像素尺寸为0.1mm/像素,求这两个点在实际地面上的距离。

答案:首先计算像素之间的距离,即200-100 = 100像素。

然后将像素距离乘以像素尺寸,即100像素 * 0.1mm/像素 = 10mm。

因此,这两个点在实际地面上的距离为10mm。

2. 已知一幅影像上一个点的像素坐标为(300, 400),该影像的像素尺寸为0.2mm/像素,该点在实际地面上的高程为100米,求该点在影像中的灰度值。

答案:根据像素坐标和像素尺寸,可以计算出该点在实际地面上的位置。

然后根据该位置可以找到对应的像素值,即该点在影像中的灰度值。

四、应用题1. 通过数字摄影测量技术,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三维重建。

请简要描述实现建筑物三维重建的步骤。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摄影测量学部分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就是从非接触成像系统,通过记录、量测、分析与表达等处理,获取地球及其环境与其她物体得几何、属性等可靠信息得工艺、科学与技术。

1、2摄影测量学得任务:地形测量领域 :各种比例尺得地形图、专题图、特种地图、正射影像地图、景观图 ;建立各种数据库 ;提供地理信息系统与土地信息系统所需要得基础数据。

非地形测量领域:生物医学、公安侦破、古文物、古建筑、建筑物变形监测2、摄影测量得三个发展阶段及其特点:模拟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得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利用光学机械模拟装置,实现了复杂得摄影测量解算。

(3)得到得就是(或说主要就是)模拟产品。

(4)摄影测量科技得发展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围绕着十分昂贵得立体测图仪进行得。

(5)利用几何反转原理,建立缩小模型。

(6)最直观,好理解。

解析摄影测量阶段:(1)使用得影像资料为硬拷贝像片。

(2)使用得就是数字投影方式,用精确得数字解算代替了精度较低得模拟解算。

(3)得到得就是模拟产品与数字产品。

(4)引入了半自动化得机助作业, 因此,免除了定向得繁琐过程及测图过程中得许多手工作业方式。

但需要人用手去操纵(或指挥)仪器,同时用眼进行观测。

数字摄影测量阶段 :(1)使用得资料就是数字化影像、(2)使用得就是数字投影方式。

(3)得到得就是数字产品、模拟产品。

(4)它就是自动化操作,加人员做辅助。

3、数字摄影测量与模拟、解析摄影摄影测量得根本区别在于:1、两者采用得原始原始资料不同,前者就是就是数字影像,后者就是硬拷贝影像。

2、两者得投影方式不同,前者就是数字投影,后者就是物理投影。

3、两者得操作方式不同,前者就是自动化,人员做辅助,后者就是其本人人工进行。

第二章3、摄影测量学得航摄资料有哪些基本要求?答:1、航影仪应安装在飞机得一定角度,飞行航线一般为东西方向。

2、相邻两像片要有60%左右得重叠度,相邻两航线间要有30%左右得重叠度。

3、航摄机在摄影曝光得瞬间物镜主光轴保持垂直地面。

摄影测量遥感试题答案

摄影测量遥感试题答案

摄影测量遥感试题答案一、选择题1. 摄影测量学是应用摄影技术和测量学原理,通过()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科学。

A. 航空器B. 卫星C. 无人机D. 以上都是答案:D2. 遥感技术的主要优点不包括()。

A. 快速获取大范围数据B. 高精度C. 可重复性D. 低成本答案:B3. 下列关于遥感影像分辨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空间分辨率是指影像上每个像素所代表的地面面积大小B. 光谱分辨率是指影像能够区分的不同波段的数量C. 辐射分辨率是指影像能够记录的辐射强度级别的数量D. 所有选项都正确答案:D4. 在摄影测量中,立体像对是指()。

A. 同一地区从不同角度拍摄的两张影像B. 同一地区从相同角度拍摄的两张影像C. 两个不同地区的影像D. 同一地区不同时间拍摄的两张影像答案:A5. 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像片调绘是指()。

A. 利用遥感影像进行地图制作B. 对遥感影像进行几何校正和辐射校正C. 通过实地调查对遥感影像进行标注和解释D. 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影像进行美化处理答案:C二、填空题1. 遥感影像的几何校正是为了消除或减少由于摄影时的()、()和()等因素引起的像片变形。

答案:相机倾斜、相对高度、飞行速度2. 在摄影测量中,()是指从地面控制点向遥感影像上的同名点传递坐标的过程。

答案:像片控制3. 遥感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包括()、()、()和作物病虫害监测等。

答案:作物分类、产量估计、灌溉管理三、简答题1. 简述摄影测量与遥感技术的区别和联系。

答:摄影测量主要侧重于通过摄影机获取地面影像,并结合测量学原理进行分析和解译,而遥感技术则是利用各种传感器远距离感知目标并获取信息的技术。

两者的联系在于都是通过影像来获取和分析地表信息,区别在于摄影测量侧重于通过摄影机拍摄的影像,而遥感技术则包括了更广泛的传感器和数据源。

2. 描述遥感影像的三种分辨率及其对遥感应用的影响。

答:遥感影像的三种分辨率包括空间分辨率、光谱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及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 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

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相机主距:摄影中心到像片面对垂直距离,一般用 f 来表示。

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已知某张像片的内方位元素、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及对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的过程,称为单张空间后方交会。

主合点:在主垂面内,过摄影中心点 S 做摄影方向线 VV 的平行线,交 vv 线于 i 点,称为主合点。

GPS 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载波相位差分 GPS 动态定位技术获取影像获取时的摄站三维坐标,将其作为附加观测值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整体确定物方点坐标和像片方位元素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已知的相机,且其结构稳定,畸变较小。

非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未知,结构不稳定,且镜头畸变大。

航高:摄影中心到摄影区域平均高程面的高度。

D E M:即数字高程模型,用于表示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数据阵列,常用的是用一系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 X、Y 以及该地面点的高程 Z 或属性组成的数据阵列。

摄影比例尺:像片水平,地面水平时,像片上一段距离 l 与地面一段距离 L 的比值。

航向重叠度:在摄影时,为了便于测图,一般要求航空像片在航向方向要有一定的重叠,其重叠大小即为航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 60%以上。

旁向重叠度:为便于航线间的拼接,相邻航线之间需要一定的重叠,其大小即为旁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 24%以上。

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的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象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一进行纠正,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叫做数字微分纠正。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

摄影测量习题集答案《摄影测量与遥感》习题集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摄影测量与遥感:是对非接触传感器系统获得的影像及数字表达进行记录、量测及解译,从而获得自然物体和环境的可靠信息的一门工艺、科学和技术。

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

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相机主距:摄影中心到像片面对垂直距离,一般用f来表示。

单片空间后方交会:已知某张像片的内方位元素、至少三个地面点坐标及对应的像点坐标,则可根据共线方程列出至少六个方程式,解求出像片六个外方位元素的过程,称为单张空间后方交会。

主合点:在主垂面内,过摄影中心点S做摄影方向线VV的平行线,交vv线于i点,称为主合点。

GPS辅助空中三角测量:利用载波相位差分GPS动态定位技术获取影像获取时的摄站三维坐标,将其作为附加观测值引入摄影测量区域网平差中,整体确定物方点坐标和像片方位元素并对其质量进行评定的理论和方法。

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已知的相机,且其结构稳定,畸变较小。

非量测相机:相机的内方位元素未知,结构不稳定,且镜头畸变大。

航高:摄影中心到摄影区域平均高程面的高度。

DEM:即数字高程模型,用于表示地面特征的空间分布的数据阵列,常用的是用一系列地面点的平面坐标X 、Y 以及该地面点的高程Z 或属性组成的数据阵列。

摄影比例尺:像片水平,地面水平时,像片上一段距离l 与地面一段距离L 的比值。

航向重叠度:在摄影时,为了便于测图,一般要求航空像片在航向方向要有一定的重叠,其重叠大小即为航向重叠度,航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60%以上。

旁向重叠度:为便于航线间的拼接,相邻航线之间需要一定的重叠,其大小即为旁向重叠度,一般要求在24%以上。

数字微分纠正:根据有关的参数与数字地面模型,利用相应的构象方程式,或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用控制点解算,从原始非正射投影的数字影像获取正射影像,这种过程是将影像化为很多微小的区域逐一进行纠正,且使用的是数字方式处理,叫做数字微分纠正。

摄影测量学试题(含答案)

摄影测量学试题(含答案)

摄影测量学、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30分)1 摄影测量学10绝对定向元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摄影测量的基本问题,就是将转换为。

2 物体的色是随着的光谱成分和物体对光谱成分固有不变的、、和的能力而定的。

3 人眼产生天然立体视觉的原因是由于的存在。

4 相对定向完成的标志是。

5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时,若像片按垂直于航带方向编号,则改化法方程系数阵带宽为,若按平行于航带方向编号,则带宽为。

三、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总计20分)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同名像点必定在同名核线上B.像点、物点、投影中心必在一条直线上C.主合点为主纵线与核线的交点D.等角点在等比线上2、以下为正射投影的为()。

A.框幅式相机拍摄的航片B.地形图C.用立体模型测绘的矢量图D.数字高程模型 3、立体像对的前方交会原理能用于()。

A.相对定向元素的解求B.求解像点的方向偏差C.地面点坐标的解求D.模型点在像 空间辅助坐标系中坐标的解求4、解析内定向的作用是()。

A.恢复像片的内方位元素B.恢复像片的外方位角元素C.部分消除像片的畸变D.恢 复像片的外方位线元素5、光学纠正仪是()时代的产品,其投影方式属于机械投影。

A.模拟摄影测量B.解析摄影测量C.数字摄影测量D.数字投影6、卫星与太阳同步轨道是指()。

A 、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公转周期B 、卫星运行周期等于地球的自传周期C 、卫 星轨道面朝太阳的角度保持不变。

D 、卫星轨道面朝太阳的角度不断变化。

7、以下()不是遥感技术系统的组分。

2航向重叠 3单像空间后方交会4相对行高 5像片纠正6解析空中三角测量 7透视平面旋转定律8外方位元素9核面A、遥感平台B、遥感器C、卫星导航定位装置D、图像处理设备8、图像辐射校正可以用于以下图像误差和偏差校正,除了()。

A、图像中心色调过亮B、图像上灰度失真疵点C、图像中图形梯形变化D、图像上有条状干扰9、根据运载工具不同,遥感可分为以下类型,除了()。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2

摄影测量试题及答案2

S α
yX κv
o
x
Zs A
Ys Xtp
在摄影测量中,该转角系统可用于:① 恢复摄影光束在摄影时刻的空间姿态;② 单 张像片的纠正。
3、在城市建设规划中,发现某居民区新增了大量的建筑物,为了及时更新该地区的地籍图,利 用配有 POS 系统的数字航摄仪获取了一个立体像对,请问如何用最快速的方法将新建房屋加入 地籍管理数据库中?在 POS 系统提供的像片外方位元素无误差的情况下,简要叙述其基本思想 并绘出作业流程图。
② 按最小带宽原则,像片应垂直于航线编号,如图 1(a)所示。 此时带宽=8×6=48
③ 详见图 1(b)中阴影部分。
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x,y)为地面点 A 所对应的像点 a 在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平面坐标系中
的坐标;f 为摄影机主距;H 为摄影航高。
2、 用图示意以 z 轴为主轴的航摄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并指出其在摄影测量中的作用。
【答】 以 Z 轴为主轴的像片外方位元素如下图所示。
Ztp
Ytp差 四种系统误差。 5、要将地物点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中的模型坐标转换到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最少需要 2 个 平
高 和 1 个 高程 地面控制点。 6、带状法方程系数矩阵的带宽是指 法方程系数矩阵中主对角线元素起沿某一行到最远处的非
零元素间所包含的未知数个数。 7、人眼观察两幅影像能产生立体视觉的基本条件是 在不同摄站获取的具有一定重叠的两幅影
1
1
3
6
9
4
3
2
5
7
10
8
11
5
平高地面控制点 待定点
(a)
像片号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1 ○12 ○13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什么是摄影测量学,摄影测量发展的三个阶段摄影测量学是对研究的物体进行摄影,测量和解译所获得的影像,获取被摄物体的几何信息和物理信息的一门科学。

三个阶段:模拟、解析、数字摄影测量。

2.根据成图的需要,规定了摄影比例尺后,如何选择航空摄影机与航摄高度?答:采用特宽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小,采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航高值就大。

(航高的大小将决定飞机实际升限和最小安全高度的限制,另外,测图的高程测定精度与航高有关(高程中误差与航高成正比))大比例尺单像测图,应选用常角或窄角航摄机,小比例尺立体测图应选用特宽角航摄机。

3.什么是航摄像片的内外方位元素,各有何作用?答:内方位元素包括三个参数,即摄影中心S到像片的垂距(主距)f及像主点o在像框标坐标系中的坐标0 0,y x ,用其来恢复摄影光束。

确定摄影光束在摄影瞬间的空间位置和姿态的参数,称为外方位元素,一张的外方位元素包括六个参数,其中有三个是直线元素,用于描述摄影中心的空问坐标值;另外三个是角元素,用于表达像片面的空间姿态。

4.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哪些,各有何作用?答:摄影测量中常用的坐标系有两大类。

一类是用于描述像点的位置,称为像方空间坐标系;另——类是用于描述地面点的位置.称为物方空间坐标系。

(1)像方空间坐标系①像平面坐标系像平面坐标系用以表示像点在像平面上的位置,通常采用右手坐标系,xy轴的选择按需要而定.在解析和数字摄影测量中,常根据框标来确定像平面坐标系,称为像框标坐标系。

②像空间坐标系为了便于进行空间坐标的变换,需要建立起描述像点在像空间位置的坐标系,即像空间坐标系。

以摄影中心S为坐标原点,xy,轴与像平面坐标系的xy轴平行,z轴与主光轴重合,形成像空间右手直角坐标系s-xyz ③像空间辅助坐标系像点的像空间坐标可直接以像平面坐标求得,但这种坐标的待点是每张像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这给计算带来困难。

为此,需要建立一种相对统一的坐标系.称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用s-XYZ 表示。

此坐标系的原点仍选在摄影中心S坐标轴系的选择视需要而定。

(2)物方空间坐标系①摄影测量坐标系将像空间辅助坐标系XYZ S−沿着Z轴反方向平移至地面点P,得到的坐标系称为摄影测量坐标系②地面测量坐标系地面测量坐标系通常指地图投影坐标系,也就是国家测图所采用的高斯—克吕格3带或6带投影的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系,两者组成的空间直角坐标系是左手系。

③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由于摄影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右手系,而地面测量坐标系采用的是左手系,这给由摄影测量坐标到地面测量坐标的转换带来了困难。

为此,在摄影测量坐标系与地面测量坐标系之间建立一种过渡性的坐标系,称为地面摄影测量坐标系,其坐标原点在测区内的其一地面点上。

5.摄影测量中,为什么常要把像空间坐标变换为像空间辅助坐标,常用的坐标变换公式是什么?答:由于将像平面坐标求像点的像空间坐标时,每张相片的像空间坐标系不统一,给计算带来困难。

因此建立相对统一的像空间辅助坐标系。

像空间坐标系和像空间7.什么叫共线方程,它在摄影测量中有何应用答:共线方程是:共线方程即中心投影的构像方程共线方程式包括十二个数据:以像主点为原点的像点坐标,相应地面点坐标,像片主距及外方位元素。

主要应用如下:(1)单片后方交会和立体模型的空间前方交会;②求像底点的坐标;③光束法平差中的基本方程④解析测图仪中的数字投影器;⑤航空摄影模拟;⑥利用DEM 进行单张像片测图。

9.什么叫像点位移,简述引起像点位移的因素答:当航摄像片有倾角或地面有高差时,所摄的像片与上述理想情况的差异。

这种差异反映为一个地面点在地面水平的水平像片上的构像与地面有起伏时或斜像片上构成的点位不同,这种点位的差异称为像点位移。

因素:像片倾斜、地形起伏、摄影物镜的畸变差、大气折光、地球曲率等10.空间后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解求中有多少未知数,至少需要测求几个地面控制点,为什么答:利用一定数量的地面控制点,根据共线方程,反求像片的外方位元素,这种方法称为单张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

解求外方位元素时,有六个未知数,至少需要六个方程。

由于每一对共轭点可列出两个方程,因此,若有三个已知地面坐标控制点,则可列出六个方程,解求六个外方位元素改正数κωϕdxs dys dzs测量中为了提高精度,常有多余观测方程。

在空间后方交会中,通常是在像片的四个角上选取四个或更多的地面控制点,因而要用最小二乘法平差计算。

11.求解地面三维坐标为什么要用到立体像对应为已知像点坐标及相片内外方位元素,还不能计算地面店的三维坐标,只有同时知道地面店的高程时,才能确定地面店的平面位置,因此在摄影测量处理中,要用立体相对来街球地面三维坐标12.什么叫人造立体视觉,观察立体有哪三个基本条件答:人造立体视觉是:空间景物在感光材料上的构像,再用人眼观察构像的像片产生生理视差,重建空间景物的立体视觉,所看到的景物称为立体影像,产生的立体视觉称为人造立体视觉。

观察立体的三个基本条件是:1 :两张相片必须是在两个不同位置对同一景物摄取的立体像对。

2 :两只眼睛必须只能观察像对的一张像片。

3 :两像片上相同景物(同名像点)的连线与眼基线应大致平行。

13.在立体坐标量测仪上如何量测像点坐标1相片归心,使像平面上坐标系远点与坐标仪远点重合。

2相片定向,使像平面坐标系的轴系与坐标仪轴系重合。

3测定仪器零位置,将左右侧表分别对准像平面上坐标系原点读取x,y,p,q,值。

4立体量测左像片像点坐标:X1=X-X0 ,y1=Y-Y0,右像片像点坐标:X2=X1-(P-P0),y2=y1-(Q-Q0) a.动x,y手轮使测标对准a1. b动p,q手轮使测标对准a2. C立体观察下,动x,y,p,q 手轮使测标立体切准模型点A,d.记录读数x,y,p,q.14.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测求地面点三维坐标的方法有哪三种用解析的方法处理立体像对,常用的方法有三种:①利用像片的空间后方交会与前方交会来解求地面目标的空司坐标。

②利用立体像对的内在几何关系,进行相对定向,建立与地面相似的立体模型,计算出模型点的空间坐标。

再通过绝对定向,将模型进行平移、旋转、缩放.把模型纳入到规定的地面坐标系之中.解求出地面目标的绝对空间坐标。

③利用光束法双像解析摄影测量来解求地面目标的空间坐标,这种方法将待求点与已知外业控制点同时列出误差方程式,统一进行平差解求。

这种方法理论较为严密.它把前面两种方法的两种步骤合在一个整体内。

15.立体像对前方交会的目的是什么应用单像空间后方交会求得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后,欲由单张像片上的像点坐标反求相应地面点的空间坐标仍不可能,只能确定其空间方向,而使用同名像点就能得到两条同名射线在空间的方向,这两条射线一定相交其相交处必定是该地面点的空间位置,所以空间前方交会是为了确定相应地面点的地面坐标16.简述空间后交-前交计算地面点三维坐标的基本过程(1)野外像片控制测量在野外判读出四个明显地物点的地面位置,做出地面标志,并在像片上准确刺出点怔,背面加注说明。

然后在野外用普通测量的方法测算出四个控制点的地面测量坐标。

(2)用立体坐标量测仪量测像点的坐标像片在仪器上归心定向后,测出四个控制点的像片坐标,然后测出所有需要解求的地面点的像点坐标和。

(3)空间后方交会计算像片外方位元素根据计算机中事先编制好的程序,按要求输入控制点的地面坐标及相内的像点坐标,对两张像片各自进行空间后方文会,计算各自的六个外方位元素和(4)空间前方交会计算未知点地面坐标用各自像片的角元素,按式计算出左、右像片的方向余弦值,组成旋转矩阵根据左、右像片的外方位线元素计算摄影基线分量;逐点计算像点的像空间辅助坐标计算点投影系数计算未知点的地面摄影测量坐标17.解析相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有哪两种方法,各种方法的定向元素有哪5个用于描述两张像片相对位置和姿态关系的参数,称为相对定向元素。

用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过程,称为解析法相对定向。

有连续像对相对定向和单独像对相对定向。

1. 连续像对相对定向连续像对相对定向是以左方像片为基准,求出右方像片相对于左方像片的相对方位元素。

选定像空间辅助坐标系s-x1y1z1,使得左像片在1 1 1 1Z Y X S −中的相对方位元素均为已知值。

需要解求的元素只有5个,即κωϕbz by2. 单独像对相对定向单独像对相对定向是以摄影基线作为像空间辅助坐标系的X轴,以左摄影中心s1为原点,左像片主光轴与摄影基线B组成的主核面(左主核面)为XZ平面,构成右手直角坐标系s-x1y1z1单独像对相对定向元素为κ2 ω2 ϕ2 κ1 ϕ121.解析法绝对定向的目的是什么,定向元素有哪些,如何解求绝对定向元素,解求中至少需要几个地面控制点绝对定向的目的就是将相对定向后求出的摄影测量坐标变换为地面测量坐标,七个参数ΚΩΦ∆Z ∆X ∆Y λ。

7个未知数至少需列7个方程,若将已知平面坐标(tpX tpY )和高程tp Z 的地面控制点称为平高控制点,仅已知高程的控制点称为高程控制点,至少需要两个平高控制点和一个高程控制点,而且三个控制点不能在一条直线上。

生产中,一般是在模型四角布设四个控制点,因此有多余观测值,按最小二乘法平差解求。

18.相对定向要不要外业控制点,为什么答:不要,用于描叙俩张像片相对位置个姿态关系的参数,称为相对定向元素,用解析计算的方法解求相对定向元素的过程,称为解析法相对定向,犹豫不涉及相片的绝对位置,只需要相对内在的集合关系来进行。

19.简述连续法相对定向计算的基本过程答:1原始数据2确定相对方位元素的初始值3计算右片的旋转矩阵4计算坐标5组误差方程6解法方程7 计算相对方位元素的值22.为什么要进行核线相关,如何获取同名核线由于基本的影像相关方法。

无论是目标区,还是搜索区,都是一个二维的影像窗口,在这样的二维影像窗口里进行相关计算,其计算量是相当大的,而由核线的几何关系确定了同名点必然位于同名核线上。

这样利用核线的概念就能将沿着x,y方向搜索同名点的二维相关问题,改成为沿同名核线的一维相关问题,从而大大地减少相关的计算工作,因此要进行核线相关。

通过摄影基线所作的任意一个与像片面相交的平面,与像片对相交,就会在左右像片上获得一对同名核线23.什么是基于特征的影像匹配?基于特征提取算子提取影像中的特征(点、线、面);然后对提取的特征进行参数描述;最后以特征的参数值为依据进行同名特征的搜索,继而获得同名像点。

对于信息缺乏区域,或相关影像之间存在着较大比例尺区域或扭曲的区域很适合;同时顾及图像的总体结构。

24..等高线自动绘制的步骤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步骤:①利用DEM的矩形或方形格网点的高程,内插出格网边上的等高线点的位置,并将这些等高线点按顺序排列;②利用这些顺序排列的等高线点的平面坐标x、y进行插补,即进一步加密等高线点,并绘制成光滑的曲线,这些工作都是在一台计算机和由它控制的绘图桌上进行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