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常规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安全及常规细节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安全及常规细节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安全及常规细节(一)入园及晨间活动1、坚持“一看二问三摸四检查”的晨检制度,幼儿入园时家长应主动让孩子接受保健人员的晨间检查,尤其应主动报告身体已经存在的不适。

保健医对幼儿进行观察,主要是观察幼儿的精神是否活泼、面色是否正常,是否有眼结膜充血、流泪、流鼻涕等症状。

注意皮肤、面颈、耳后是否有皮疹等,防止幼儿将传染病带到园内。

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向家长了解幼儿情况,包括精神、食欲、睡眠、大小便等情况及有无咳嗽等疾病症状。

对易感儿进行重点检查,对可疑幼儿及时发现、及时隔离。

2.家长将幼儿送入幼儿大门后方可离开,需要服药的幼儿,家长要有医院病例,在老师处详细登记幼儿姓名,药品名称,用量及用法,服药时间等。

3.教师进行二次晨检,幼儿到了班上,由各班老师陆续对幼儿进行晨检,保教人员既要做到仔细观察每个孩子,还要做到勤摸和勤查:用手摸幼儿颈部,检查幼儿是否患有腮腺炎;摘掉女孩的头饰,检查幼儿衣袋,不能装有不安全物品。

4、注意对幼儿礼貌的培养。

5、饮用水温度要合适。

(二)早餐餐前洗手、进餐:1、科学的六步洗手法是在平常日常生活中预防肠道传染病的枢纽。

2、分组洗手、入厕时一名教师可组织残剩幼儿举行手指游戏等,另一名教师站在茅厕与洗漱时相毗连的地方,同时照顾到洗手及入厕幼儿,全体结束后及时擦干空中,防止滑到。

3.进餐环节要少盛多添,需要添饭时幼儿举手市意,比如想添豆浆举手掌;想要面包举拳头。

教师选则最适合的位置,能看到每一名幼儿。

4、防烫伤,教师提饭上下楼注意安全,防止摔倒。

(三)教育活动1、买办幼儿注意写字的正确姿势,铅笔不能对着他人,橡皮等小物品保管好。

2、室内活动时使用玩具的安全。

(四)户外活动1、上下楼梯防止踩踏事故,靠右侧上下楼,带队的教师在前面,一名教师在最后。

2.活动前镪调游戏划定规矩,教师对大型玩具举行检查。

3、活动时两名教师分散站,将所有幼儿纳入视线。

4、活动结束后清点人数,检查幼儿衣袋,防止将小物品带入教室。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注意事项

幼儿园一日活动各环节安全注意事项幼儿园是孩子们学习和成长的地方,为了确保孩子们的安全,我们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

一、晨间活动1. 导员应提前检查晨间活动场地,确保地面平整,无杂物;2. 孩子们在活动时要保持安静,避免奔跑和打闹,以免发生碰撞或摔倒的事故;3. 导员要留意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及时向家长汇报。

二、早餐时间1. 食材要新鲜,幼儿园要定期检查供应商的食品安全证照;2. 保证餐具的清洁卫生,避免交叉感染;3. 孩子们吃饭时要坐稳,避免玩耍,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4. 孩子们吃饭时要细嚼慢咽,避免噎到。

三、户外活动1. 活动前,导员要检查场地是否安全,是否有危险物品;2. 孩子们参加户外活动时,要穿着合适的鞋子,以免扭伤脚踝;3. 导员要盯紧孩子们,避免有孩子走失;4. 活动过程中,孩子们要遵守规则,避免碰撞和摔倒。

1. 导员要确保教室的环境安全,电源插座要放置在孩子触碰不到的地方;2. 孩子们在学习时要专心听讲,避免走神或玩耍;3. 导员要定期检查学习用品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过时或损坏的教具;4. 孩子们如果有不适或紧急情况,要及时向导员求助。

五、午睡时间1. 导员要检查床铺的整洁和舒适程度,避免有尖锐物品或过硬的地面;2. 孩子们午睡时要保持安静,避免打闹和跳跃,防止意外事故发生;3. 导员要留意孩子们的睡眠情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六、洗手和上厕所1. 导员要教导孩子们正确洗手的方法,并监督孩子们的洗手过程;2. 导员要定期检查厕所的清洁和卫生,保证孩子们的健康;3. 孩子们如需上厕所,要及时向导员求助,避免自行前往造成意外。

七、下午活动1. 导员要检查活动场地的安全性,避免有杂物或危险物品;2. 孩子们在活动时要遵守规则,避免发生碰撞或摔倒;3. 导员要留意孩子们的身体状况,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并及时向家长汇报。

1. 导员要确保孩子们放学时有家长或监护人接送,避免孩子走失;2. 导员要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了解孩子们的情况,确保他们的安全。

一日安全教育模板幼儿园(3篇)

一日安全教育模板幼儿园(3篇)

第1篇一、活动目标1. 培养幼儿的安全意识,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2. 使幼儿了解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隐患,掌握基本的安全知识和技能。

3. 增强幼儿的法制观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活动准备1. 教师准备:安全知识PPT、故事、情景模拟道具等。

2. 幼儿准备:参与活动的热情、安全意识。

三、活动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提问、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思考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 幼儿分享自己了解的安全知识。

(二)安全教育内容1. 交通安全a. 交通安全标志的认识与理解。

b. 行走、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的安全注意事项。

c. 模拟情景: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知识。

2. 食品安全a. 认识食品包装上的标识,如生产日期、保质期、营养成分等。

b. 了解哪些食品是不健康的,如何选择健康的食品。

c. 模拟情景:挑选食品、正确饮食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食品安全知识。

3. 用电安全a. 认识电源插座、开关等电器设备。

b. 了解触电的危险性,掌握预防触电的措施。

c. 模拟情景:正确使用电器、避免触电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用电安全知识。

4. 消防安全a. 认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栓等。

b. 了解火灾发生的原因,掌握预防火灾的措施。

c. 模拟情景:发现火灾、正确使用消防器材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消防安全知识。

5. 陌生人防范a. 认识陌生人,了解陌生人的不良企图。

b. 掌握防范陌生人的方法,如拒绝陌生人的邀请、求助等。

c. 模拟情景:遇到陌生人、正确应对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陌生人防范知识。

6. 校园安全a. 认识校园内的安全隐患,如楼梯、走廊、教室等。

b. 了解校园内的安全规则,如不追逐打闹、不攀爬等。

c. 模拟情景:校园内遇到安全隐患、正确应对等,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校园安全知识。

(三)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次活动内容,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2. 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提出改进意见。

幼儿园安全教育一日常规(3篇)

幼儿园安全教育一日常规(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保障孩子们的安全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为了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培养良好的安全习惯,特制定以下幼儿园安全教育一日常规。

二、入园安全教育1. 入园前(1)家长应确保孩子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宽松、易滑倒的鞋子。

(2)家长需提醒孩子不携带小玩具、尖锐物品等进入幼儿园。

(3)家长需配合幼儿园做好晨检工作,如有身体不适,应及时告知教师。

2. 入园时(1)教师应提醒幼儿排队进入教室,避免拥挤。

(2)教师需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上下楼梯靠右行、不奔跑、不推搡等。

(3)教师需检查教室环境,确保无安全隐患。

三、日常活动安全教育1. 课间活动(1)教师需在课间组织幼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如跳绳、跑步等,确保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教师需监督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跌倒等事故。

(3)教师需定期检查活动场地,确保场地安全。

2. 课堂教学(1)教师需在课堂上提醒幼儿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看书。

(2)教师需根据教学内容,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实验操作、绘画、手工制作等。

(3)教师需确保教学用具安全,避免幼儿受伤。

3. 午餐、午休(1)教师需监督幼儿在进餐过程中不说话、不奔跑,避免食物误入气管。

(2)教师需确保餐具清洁,避免食物中毒。

(3)教师需在午休期间保持教室安静,确保幼儿休息质量。

四、离园安全教育1. 教师需在离园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不闯红灯等。

2. 家长需在接孩子时,确保孩子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宽松、易滑倒的鞋子。

3. 家长需提醒孩子不携带小玩具、尖锐物品等离开幼儿园。

五、突发事件处理1. 发现幼儿受伤,教师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及时通知家长。

2. 发生火灾、地震等突发事件,教师应立即组织幼儿进行紧急疏散,确保幼儿生命安全。

3. 遇到突发疾病,教师应立即联系家长,并配合家长将幼儿送往医院。

六、安全教育活动1. 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

幼儿一日活动中安全教育(3篇)

幼儿一日活动中安全教育(3篇)

第1篇一、引言幼儿时期是人生中最脆弱、最需要保护的阶段,他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周围世界的认知有限,安全意识较弱。

因此,加强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从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探讨如何进行安全教育。

二、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内容1. 早晨入园(1)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按时入园。

(2)引导幼儿在入园时,主动与家长告别,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3)教育幼儿在入园时,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剪刀等。

2. 早晨锻炼(1)教育幼儿在锻炼时,注意保持队形,不推搡、打闹。

(2)提醒幼儿注意地面湿滑,防止摔倒。

(3)在锻炼过程中,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防止意外发生。

3. 早餐时间(1)教育幼儿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引导幼儿在进餐时,细嚼慢咽,不说话,不嬉戏。

(3)教育幼儿不玩餐具,防止误吞。

4. 上午教学活动(1)教育幼儿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

(2)引导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随意触碰危险物品。

(3)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防止意外发生。

5. 午餐时间(1)教育幼儿不挑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引导幼儿在进餐时,细嚼慢咽,不说话,不嬉戏。

(3)教育幼儿不玩餐具,防止误吞。

6. 午休时间(1)教育幼儿保持安静,不吵闹,不影响他人休息。

(2)提醒幼儿在午休时,不随意走动,防止摔伤。

(3)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确保午休安全。

7. 下午活动(1)教育幼儿在活动过程中,注意自身安全,不随意触碰危险物品。

(2)引导幼儿在游戏时,遵守游戏规则,不推搡、打闹。

(3)教师应密切观察幼儿,防止意外发生。

8. 放学时间(1)教育幼儿遵守幼儿园作息时间,按时离园。

(2)引导幼儿在离园时,主动与家长告别,培养幼儿的独立能力。

(3)教育幼儿在离园时,不携带危险物品,如小刀、剪刀等。

三、幼儿一日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方法1. 实际演练通过模拟各种安全事故,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安全教育一日生活幼儿园(3篇)

安全教育一日生活幼儿园(3篇)

第1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儿童的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幼儿园作为儿童成长的摇篮,肩负着培养幼儿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的重要任务。

为了确保幼儿在园期间的安全,我们应从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入手,全面开展安全教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

一、入园环节1. 入园签到:教师应在幼儿入园时进行签到,了解幼儿的出勤情况,确保幼儿安全入园。

2. 检查服装:教师应检查幼儿的服装是否合适,有无尖锐物品,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

3. 安全教育:教师可结合图片、故事等形式,对幼儿进行交通安全、防拐骗、防火灾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二、晨间活动1. 晨间锻炼:教师应组织幼儿进行适当的晨间锻炼,增强幼儿体质,提高免疫力。

2. 安全教育:在锻炼过程中,教师应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注意步伐、避免碰撞等。

3. 防晒:根据天气情况,教师应提醒幼儿做好防晒措施,避免晒伤。

三、早餐环节1. 食品安全:教师应确保早餐食材新鲜、卫生,避免食物中毒。

2. 进餐礼仪:教育幼儿文明用餐,不挑食、不浪费食物。

3. 防噎食:教师应指导幼儿正确使用餐具,避免噎食。

四、教育教学活动1. 安全课程:教师应将安全教育融入教学内容,如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防拐骗等。

2. 情景模拟: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让幼儿亲身体验,提高安全意识。

3. 角色扮演:教师可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安全知识。

五、户外活动1. 选择安全场地:教师应选择安全、开阔的场地进行户外活动,避免发生意外。

2. 安全教育:在户外活动前,教师应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如不追逐打闹、不靠近危险区域等。

3. 监护责任: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确保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安全。

六、午睡环节1. 睡前检查:教师应检查幼儿的衣物、鞋子等,确保幼儿舒适入睡。

2. 午睡安全:教师应确保幼儿床铺整洁,避免幼儿在午睡时受伤。

3. 睡后巡查:教师应定期巡查,确保幼儿在午睡期间的安全。

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3篇)

第1篇一、前言幼儿园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学习知识、培养良好习惯、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地方。

然而,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确保幼儿园的安全教育落到实处,以下是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的具体内容。

二、入园安全教育1. 晨检:每天早晨,幼儿园的老师会对孩子们进行晨检,检查他们的健康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与家长沟通。

2. 消毒洗手:进入幼儿园后,孩子们要排队进行消毒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疾病传播。

3. 穿衣安全:教育孩子们穿着合适的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尖锐的衣物,以防发生意外。

4.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上学、放学的路上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不横穿马路,确保交通安全。

5. 校园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校园内不追逐打闹、不攀爬围墙,注意楼梯、走廊等危险区域,防止跌倒、摔伤。

三、园内安全教育1. 食品安全:教育孩子们不随意捡食地上食物,不喝生水,不食用过期、变质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 消防安全: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教育孩子们熟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提高消防安全意识。

3. 防拐骗教育:教育孩子们不跟陌生人走,不接受陌生人的礼物,提高防拐骗能力。

4. 防自然灾害教育:教育孩子们了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的特点,学会自救、互救。

5. 卫生保健教育:教育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洗手,预防疾病传播。

四、离园安全教育1. 离园排队:教育孩子们离园时有序排队,不拥挤、不喧哗,避免发生意外。

2. 交通安全:教育孩子们在放学路上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过往车辆,确保交通安全。

3. 家庭安全教育:教育孩子们回家后向家长汇报自己的行踪,告知家长与朋友一起回家,提高警惕。

4. 家庭防火、防盗教育:教育孩子们在家时注意防火、防盗,不玩火、不接触危险物品。

五、总结一日常规安全教育幼儿园是确保孩子们安全、健康成长的重要环节。

通过以上内容,幼儿园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制度(3篇)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制度(3篇)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制度1、早晨入园时教师要对幼儿进行全面晨检,禁止幼儿携带圆滑而细小的玩具,如有发现应及时没收。

认真接待孩子,与孩子的家长进行交接后,方可让家长离开。

2、早锻炼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材料,认真进行器械、材料的检查,避免造成的不安全隐患。

认真护导早锻炼,不闲聊,放置幼儿自己游戏不管,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幼儿上厕所、洗手要有保育老师看护,以防幼儿摔倒、弄湿衣服、磕破等意外事故。

如发现孩子不小心弄湿衣服要进行及时处理。

并在幼儿入厕后帮助提醒幼儿检查衣裤的整理。

4、组织幼儿活动时不做私事,不接电话,认真组织活动,并能时刻注意活动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5、课间提醒孩子小便、喝水,并注意观察护导。

课间游戏与幼儿共同制订活动常规,并加强巡视,以防课间孩子追打、嬉戏,发生意外事故。

6、吃点心和进餐时,避免幼儿烫、刺、不卫生造成的危险,教授幼儿正确的食用方法。

并提醒幼儿防止因餐具造成的划、戳伤害。

7、午睡时保教人员要加强巡视。

随时观察幼儿午睡情况,帮助盖被子,注意幼儿睡姿,防止幼儿蒙被睡和异物呛咳;对身体不适的幼儿还应特别加强观察。

8、起床之后的整理活动,老师要有序、分步骤,及时帮助孩子穿好衣服,保证孩子的安全,不要因整理而忽视孩子。

9、加强幼儿散步、走楼梯的护导,保证走出教室要有两位以上的老师进行看护,保证幼儿在教师的视线范围内。

10、离园前做好孩子全面检查,是否穿戴整齐、有无拿好自己物品等。

离园时老师负责看好门口,并能把好门关,严格确认家长,如有人代领,要出示相关证明。

11、外出活动(出园门)应向园长汇报,以便配备足够的人员管理,活动前后、活动中必须清点幼儿人数,注意幼儿行走安全、活动安全,防止幼儿丢失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12、遇突发危险事件,教师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幼儿的安全。

并及时进行处理,第一时间报告园长,并做好相关善后工作。

13、随时检查幼儿人数,防止幼儿走出幼儿园。

保管好危险物品,如剪刀、刻刀、钉子等,放置在幼儿接触不到的地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常规一、入园接待1.教师站在活动室门口接待入园幼儿,并随时照看已在班内活动的幼儿。

家长需将幼儿亲自交给老师。

2.晨午检时认真观察幼儿情绪及健康状况,进行“一摸二看三问四查”,检查幼儿是否携带硬币、玩具、打火机、糖果、尖锐、易脆、细小、颗粒状等易发生危险的物品入园,发现幼儿高烧、皮疹、水痘等情况立刻请家长带孩子去医院检查,并做好晨午检异常情况记录。

未配备保健医的幼儿园,教师应认真履行保健医职责。

3.与每位家长进行简短的交接或交流,并在幼儿出勤记录册上签到。

有未出勤的幼儿要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做好电话追踪记录。

4.认真做好带药情况记录,并将药品放在幼儿触摸不到的地方。

二、户外体育活动1.户外活动前后仔细清点幼儿人数。

2.活动前检查幼儿的服装、鞋子是否适合锻炼,鞋带是否系好。

教师着装要便于运动。

3.检查场地、运动器械的安全,在活动前进行安全使用相关教育。

4.教育幼儿按指定路线有秩序、有规则的行走,上下楼梯不打逗、不拥挤。

5.户外活动中途不允许幼儿脱离集体单独活动,如有特殊需求给予关照。

在玩大型器械和自由活动时教师加强监护。

6.活动中密切关注幼儿反应,满足幼儿合理请求,对体质较弱或特殊体质的幼儿要格外关心,降低运动难度,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运动量。

如发现幼儿异常反应立即停止锻炼(心脏病及肾脏病患儿一般不宜进行锻炼)。

7.教育幼儿不玩弄细小、尖锐物品,运动后教育幼儿及时洗手,不立即大量饮水。

8.户外活动结束后,重新清点幼儿人数。

三、进餐1.进餐前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

教师分别用肥皂水和清水擦拭桌面。

幼儿用肥皂洗手。

2.教育幼儿正确使用餐具,不用餐具打逗;进餐前后盥洗完毕应尽快回到活动室。

3.盛饭时保持餐车、饭桶等用具与幼儿的距离,不在幼儿头顶上方分饭,不把奶、汤桶放在地上,防止幼儿烫伤。

4.了解幼儿基本饭量,教育幼儿适量进餐,不吃过多或过少,冬季注意饭菜保温。

5.进餐时密切关注幼儿情况,照顾生病忌食的幼儿。

6.教育幼儿不哭叫,避免饭菜进食管;吃鱼时提醒幼儿注意鱼刺。

7.餐后漱口水温度适宜,避免水过热烫伤幼儿。

8.密切关注幼儿餐后情况,有恶心、呕吐等不舒服的幼儿要给予关照。

9.餐后安排幼儿安静活动。

餐具每餐后消毒一次。

10.午点要提供合格食品,确保不过期,避免食物中毒。

不给幼儿提供果冻类食品,以免食用不当造成窒息。

四、吃药1.按药品登记记录核对服药幼儿姓名。

2.查看药物是否过期。

3.按时按量吃药。

4.核对幼儿药物过敏记录,避免药物过敏。

五、入厕、洗手、喝水1.在幼儿入厕、洗手、饮水时站位合理,保证幼儿在教师视线之内。

2.保持地面干爽,防止滑倒摔伤。

3.农村应护理幼儿集体入厕。

4.教育幼儿入厕等待时慢慢走,不推挤,不拥挤,不在厕所停留打逗。

5.教会幼儿正确洗手,及时洗手,防止传染病流行,把住“病从手入”关。

6.为幼儿提供温度适宜的白开水。

保温桶、幼儿水杯、毛巾每天清洗、消毒一次。

7.定时饮水与随时饮水相结合,保证随渴随喝,确保足量饮水。

8.喝水时不打逗,避免呛水。

六、室内活动1.活动室安全出口必须畅通。

室内暖气、炉火加罩,烟道通畅。

2.各类活动前做好材料准备,保证材料安全。

活动中使用的材料要安全无毒、无害、无尖刺等。

热水壶、剪刀等成人用品、工具放到幼儿碰不到的地方。

3.活动前要准备好所有教具,注意用电安全,插座安装在1.6米以上,电视、计算机、录像机、照相机等都应提前试用。

4.各类活动前讲清规则要求及注意事项,活动中督促幼儿遵守安全常规要求。

5.桌椅摆放要便于幼儿游戏和活动,保持适当距离,避免无意碰伤。

活动时如果需要搬动桌椅,防止幼儿夹手、挤手、碰撞。

6.随时观察幼儿情绪状态,如幼儿面色发红、情绪低落,要用手摸摸或测量是否发烫,若发烧要立刻告知保健医或联系家长,并采取相应措施。

7.操作活动时提醒幼儿不把橡皮、笔帽等小型材料塞到嘴、鼻孔、耳朵里,使用铅笔、彩笔时不将笔尖朝向他人。

不拿剪刀乱晃或与人逗闹。

8.科学实验活动时教会幼儿安全使用试验器材,尽量不使用易燃、易碎器材。

不使用强酸、强碱等化学药品。

用蜡烛等明火时注意安全,做好消防器材准备9.区域游戏教育幼儿按各区规则有秩序、安静进区活动,正确安全使用区域材料。

防止幼儿用玩具材料伤害他人。

七、午睡1.儿童睡床应加床栏,高度事宜,床栏插锁,安装在幼儿摸不到的地方。

2.认真做好交接班,告知接班老师来园人数、介绍幼儿上午活动情况、幼儿带药情况以及体弱儿、病患儿及情绪不佳幼儿情况。

3.交班老师认真填写交接班记录。

无论任何情况,交接班程序不能简化,交接班记录不能漏写或补写。

4.幼儿离园后的晚班交接,接班教师要点清幼儿人数并在值班记录上签字。

5.睡前指导幼儿脱下外衣叠放整齐。

检查幼儿是否有小物件,确保安全,防止异物进入身体。

6.值班教师在幼儿午睡时要巡回观察,不能做其它事情,不许睡觉,不得空岗、离岗。

并做好幼儿体温监测和记录7.观察体弱幼儿的呼吸情况(哮喘、鼻炎、感冒),不让幼儿蒙头睡觉,避免被子遮住口鼻造成窒息。

8.幼儿起床后穿好外衣后,组织有序地离开睡室。

八、离园1.严格执行接送制度,使用接送卡或在出勤记录上签字,特殊家庭按约定和协议执行。

带班教师亲自将幼儿交给家长,与家长简短交流。

不得让未成年人或不熟悉的人接走幼儿,不得让幼儿独自离开幼儿园。

2.将不能按时离园的幼儿交给值晚班教师,必须履行交接手续,清点人数并在交接册上签字。

晚班教师需继续等候家长,家长接时也需签字后方可离开。

3.晚班教师等幼儿全部离园后,关闭水、电、门、窗,检查厕所、贮藏间等地方,避免幼儿遗留在园内,产生不良后果。

4.如因天气等特殊原因临时更改作息时间,必须提前通知家长,以便安排好孩子接送。

蓟县教育局文件蓟教育发〔2006〕67号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实施方案“十五”期间,我县学前教育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规范管理为基础,坚持“分区规划,分类指导,均衡发展”的原则,事业发展步伐加快,整体水平和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目前,全县有各类型幼儿园205所(含国办园3所)。

其中天津市示范幼儿园一所,市一级幼儿园2所;市级乡镇中心园36所,县一级幼儿园34所,26个乡镇全部达到规范化标准。

3-6岁幼儿入园率从2001年的86%提高到2005年底的95%,0-6岁婴幼儿及家长接受教育和指导率提高到75%。

各类型托幼园所的管理、办园条件、保教工作已步入规范化管理轨道。

面对新的形式和新的目标要求,一些制约学前教育发展的问题还依旧存在:一是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已渗透到学前教育领域,部分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严重,违背了孩子成长规律,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二是乡镇园所教师大多是临时聘用的,流动性较大,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偏低,此外,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教师工作缺乏创造性与活力,因而教师队伍的专业素质亟待提高;三是部分家长盲目地认为早期教育就是早期智力开发,因缺乏科学的育儿知识,育儿水平亟待提升,家庭教育环境急需改善。

为了推进全县学前教育快速均衡发展,提高家园共育水平,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县教育局决定在全县各类幼儿园实施“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具体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活动为载体,让幼儿、教师、家长在快乐地学习、工作、生活中体验成功,共同成长。

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各个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使同学、同乐的过程真正成为幼儿、教师、家长精神交融、相互启迪的快乐旅程,成为其"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可持续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把“以人为本”作为“同乐、同学、共成长”幼儿教育工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幼儿阶段作为人生一个独立的重要阶段,赋予其特有的价值,使其身心健康成长的同时获得快乐,还给儿童快乐的童年生活;以尊重教师为前提,提升幼儿教师专业素质,感受职业使其幸福,成就美好生活;努力提高婴幼儿家长的素质,以提高科学育儿水平为切入点,影响他们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提升其文明程度,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体验养育子女的快乐。

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创建学习型家庭,实现幼儿、教师、家长各个主体的积极建构和发展,形成“同乐、同学、共成长”的整体氛围。

三、主要项目(一)“宝宝快乐成长”项目幼儿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

科学的早期教育在人的一生发展中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学前教育是要让儿童健康快乐成长,不断开发幼儿的各种潜能,培养幼儿积极广泛的学习态度,让幼儿在丰富的一日活动中健康、快乐、全面、富有个性地发展。

以“快乐成长”为主题,以“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通过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体质。

创造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表达的平台,支持、鼓励幼儿与教师、同伴、家长或其他人交流,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为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自信心能与周围人友好相处和交往;为幼儿创造宽松的探究环境,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为幼儿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想象和创造。

通过一系列教育活动、娱乐活动、亲子活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做“健康宝宝”、“巧嘴宝宝”、“自信宝宝”、“聪明宝宝”、“阳光宝宝”、“才艺宝宝”、“活力宝宝”,促进儿童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使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

(二)“教师创新发展”项目:“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而儿童的创造性需经创造性的教育和创新型的教师来培养,从而点燃幼儿的探索欲望,唤醒创造潜能。

这种创造性的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相应的角色承担能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因此,教师要以积极的情感态度工作,快乐的工作,在工作中不断体验、提升快乐,通过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升教师工作、生活质量。

以“快乐创新”为主题,以反思教学为途径,开展创优活动、名师名法教学成果展示、成长经验交流研讨、教育快乐体验专题论坛等活动,调动教师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研究、思考、创造,激发教师创新教学的积极性。

引导教师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逐渐成长为创新型教师,从而体验幼儿与教师共同成长的快乐,感受教师职业的魅力。

(三)“家长素质提高”项目:家庭是学前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

家庭教育具有早期性、全面性、情感性、灵活性、渗透性等特点。

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孩子了解社会、形成健全的人格、养成顽强的意志。

因此,家长的育儿方式、教育期待等都对孩子一生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以“美好家庭”为主题,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途径,开展专家家教知识讲座、家教经验交流、亲子同乐游戏、“我们一家有多棒”家庭才艺展示、“我爱我家”故事表演等活动,提升家长的文明程度,激发家长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新家长的教育理念,提高家长的科学育儿水平,体验养育子女的快乐,创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营造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