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敦煌莫高窟

合集下载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

并运用美术欣赏的方法,对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进行欣赏并作出简要评述。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比较初步认识敦煌彩塑壁画的一术特点。

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

情感目标了解莫高窟及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继承优秀美术传统的责任感。

体会与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于情感。

根据以上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展示图片、观察实物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敦煌莫高窟的背景和艺术特点,激发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模仿和创作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魅力。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与壁画的分析及对其艺术特征的认识教学过程以珍贵的印刷版《金刚经》的流失,创设情景,引入课题学习敦煌石窟于敦煌莫高窟的概念。

展示敦煌代表性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敦煌高窟并说一说看到了那些艺术形式。

学生回答完之后,递进的抛出第二个问题,这些雕塑壁画建筑与什么相关?引出石窟佛教艺术的感念,同时输出敦煌莫高窟是世界闻名的佛教艺术圣的知识点。

设置疑问,这种佛教艺术起源于中国吗?学生通过对教材的阅读得出起源于印度,老师总结是印度佛教徒作为佛殿僧房而在山岩间开凿的,随印度的佛教传入,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兴盛起来。

我国一共有四大石窟,分别是哪四大石窟?学生回答四大石窟的名称。

老师语言引导,四大石窟都是五 A级景点,提出“云旅游”。

通过“云游敦煌”的形式展开对敦煌莫高窟的学习。

展示敦煌莫高窟的地理环境视频,给学生制造心理落差,抛出问题:敦煌莫高窟问什么会在这样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阅读旅游手册中关于敦煌地理位置重要性的介绍,初步了解敦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老师接着讲解加深学生对敦煌地理位置重要性的理解。

设置问题,这些石窟是谁建造的?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七年级第一课 敦煌莫高窟

七年级第一课 敦煌莫高窟

第一课敦煌莫高窟(赏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敦煌莫高窟的艺术,了解他们的艺术特色和发展概况, 并能对石窟有代表性的作品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莫高窟的彩塑与壁画艺术,提高学生对敦煌艺术的欣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传承美术文化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教学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查资料做以下准备:(1)收集汉代丝绸之路资料(2)晋末、南北朝、唐朝的社会状况。

(3)1900年的中国。

(4)《九色鹿》的美丽传说以及其它的各种佛教故事二、导入.师:同学们,还记得在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舞蹈作品《千手观音》吗?让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舞蹈艺术的魅力。

(放《千手观音》)那位同学能谈谈这个舞蹈是根据什么人物创作的?生:《千手观音》这个舞蹈是根据敦煌佛教人物创作的古典舞蹈。

师:能谈谈你欣赏后的感受吗?生:把敦煌的艺术魅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师:好的,现在就让我们的思绪回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领略敦煌艺术的博大精深。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的石窟艺术,简要介绍四大石窟: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洛阳—龙门石窟、天水—麦积山石窟(二)详细分析敦煌莫高窟:1、百年蒙羞藏经洞(1)教师简述藏经洞的发现与被盗经过。

(旨在激发学生悲愤的爱国情绪,对莫高窟里的文物有着更深的关注。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

此后莫高窟更为引人注目。

顺便提及余秋雨的《道士塔》和《莫高窟》两篇文章。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图书馆收藏。

敦煌莫高窟艺术欣赏初中七年级第一课

敦煌莫高窟艺术欣赏初中七年级第一课

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道士王圆箓发现“藏经 洞”,洞内藏有写经、文书和文物四万多件。此后莫高窟更 为引人注目。 1907、1914年英国的斯坦因两次掠走遗书、文物一万 多件。 1908年法国人伯希和从藏经洞中拣选文书中的精品,掠 走约5000件。 1910年藏经洞中的劫余写经,大部分运至北京,交京师 图书馆收藏。 1911年日本人橘瑞超和吉川小一郎从王道士处,掠走约 600件经卷。 1914年俄国人奥尔登堡又从敦煌拿走一批经卷写本,并 进行洞窟测绘,还盗走了第263窟的壁画。 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用特制的化学胶液,粘揭盗走莫高 窟壁画26块。 他们都以少量的银元,带走了大量的中国的灿烂文化。
第45窟
一佛 二弟子 二菩萨 二天王
第45窟
一佛 二弟子 二菩萨 二天王
敦煌328窟初唐彩塑 阿难
敦煌45窟唐彩塑 迦叶源自敦煌45窟胁侍 菩萨与弟子像 中的阿难
敦煌鸣沙山和月牙泉
莫高窟在元代以后已很鲜为人知, 几百年里基本保存了原貌。但自藏经洞 被发现后,随即吸引来许多西方的考古 学家和探险者,他们以极低廉的价格从 王圆箓处获得了大量珍贵典籍和壁画, 运出中国或散落民间,严重破坏了莫高 窟和敦煌艺术的完整性。
敦煌254窟萨埵那太子舍身饲虎图 在一个结构严密的独幅画面 上,围绕着王太子舍 身饲虎勇于自我牺牲这个主题,批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故事的主要人物反复出出, 不断深化它所要宣扬的主题。再加上它以深棕色为主调,错综着青、绿、灰黑、白等冷色, 构成了一种严肃沉重、阴森凄厉的气氛,使人看了透不过气来。象这样一种用极其残酷的 方式,以自身去喂一只饿虎的故事,显然是因宗教宣传需要而编造出来的一种宗教神化。
作业: 查找我国四大石窟的相关 资料,总结出你对我国的石窟艺 术有了那些认识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教案1 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教案1 人美版

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第一课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教材:人美版义第一课石窟艺术的宝库——敦煌莫高窟一、教材分析:本课以敦煌莫高窟为重点,了解和学习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壁画,并链接我国其他的著名石窟。

从石窟艺术追溯佛教的起源,从对雕塑、壁画艺术的欣赏,引申到对当时社会历史、文化的了解,对宗教文化的了解;同时通过敦煌石窟藏经洞遭遇外国所谓探险家的掠夺,致使大批国宝四处流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懂得艺术珍品的价值。

打破了以往单纯介绍作品的美术特征的局限,把敦煌放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以便更好的理解敦煌艺术,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文化产生认识,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认识和学习石窟艺术。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A.应知: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这三者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补充。

既有各自不同的鲜明特色,又有紧密相关的内在联系。

B.应会: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佛教传入与敦煌石窟的兴建。

对敦煌石窟有代表性的造像的形象塑造与艺术效果进行分析。

(2)隐性内容与目标:A.充分感受我国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感受我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

认识敦煌作为石窟艺术宝库的价值,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对敦煌莫高窟彩塑和壁画的主要艺术成就的认识。

(2)难点:对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与情感的感悟。

教材:人美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16册第一课课型:欣赏、评述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与目标:1、显性内容与目标:(1)认识敦煌艺术是由石窟建筑、彩塑艺术和壁画艺术共同组成的佛教艺术的宝库。

七年级上册敦煌莫高窟

七年级上册敦煌莫高窟

敦煌的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历史文化 名城——敦煌,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唐时 代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连结中西交通的咽 喉之地。
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产生了以莫高窟 为代表的一批佛教石窟。
敦煌的气候干燥
大漠孤烟直……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不度玉门关
汉长城
鸣沙山 月牙泉
这尊佛像是否就是 课本上的那个菩萨像?
不是。 即使对称的两尊佛像,也 用不同的手势变化来打破单调 、机械之感。
例:第328窟中左右对称的两尊彩塑 盛唐
思考:这尊彩塑塑造的是男子还是女子?
第194窟 菩萨 盛唐
第1594窟 菩萨
中盛唐
第194窟 菩萨 盛唐
对比同一时期的绘画作品 《簪花仕女图》
莫高窟藏经洞的 发现是20世纪中国考 古的十大发现之一。
在彩塑林立壁画无数的莫 高窟中,沿着历史的足迹,做 一翻艺海巡游吧。
敦煌彩塑
莫高窟彩塑现存魏至宋彩 塑3400余身。这些塑像中有高 达33米的雄伟浑厚的大佛像, 也有10余厘米的精巧的小菩萨 像。其艺术精品的数量,名列 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
王圆禄道士的偶然 发现,才使这批稀世奇 珍重见天日。
藏经洞,内藏古代公私文书约五万余卷、幡绢绘画数百件 ,以及少量的法器杂物。
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医药、地理、军事、宗教、民俗 、民族、文学、曲艺、音韵、舞蹈、绘画、书法、农业、水利 、畜牧、建筑、交通、等等,范围之广,几乎无所不包。其价
值无与伦比,被学术界誉之为“古代学术的海洋”。
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 ,内有彩塑2400多身、壁 画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 构窟檐6座。堪称佛教艺术 的圣地,为研究中国佛教 史、文化史和艺术史提供 了极其宝贵的史料。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4 人美版

七年级美术上册 敦煌莫高窟——石窟艺术的宝库(自学)课件4 人美版

K12教育资料
2
石窟艺术宝库
克孜尔石窟
敦煌莫高窟
大同云冈石 窟
炳灵寺石窟 天水麦积山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榆林石窟
大足宝顶山摩崖造 像
K12教育资料
3
K12教育资料
4
K12教育资料
5
K12教育资料
6
K12教育资料
7
K12教育资料
8
K12教育资料
敦 煌 莫 高 窟
9
10
南亚一带的雕刻风格,是研究我国佛K1教2教石育刻资艺料 术的宝贵财富。
39
龙门石窟
北魏后大规模K1建2教造育,大资料部分开凿于唐朝
敦煌的雕塑
K12教育资料
24
彩塑艺术
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 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 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 塑、影塑、善业塑等。最高34.5米, 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 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 博物馆。 17窟唐代河西都憎统的肖像 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把塑像 与壁画结为一体,为我国最早的高僧写 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 值。
K12教育资料
34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莫高窟地处丝绸之路的一个战略要点,它不 仅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同时也是宗教、 文化和知识的交汇处。莫高窟的492个小石 窟和洞穴庙宇,以其雕像和壁画闻名于世, 展示了延续千年的佛教艺术。
K12教育资料
35
云冈石窟外景
K12教育资料
36
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 武州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 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 个小龛,大小造像 51000余尊,它是我国 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 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说课稿

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敦煌莫高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敦煌莫高窟》是人美版七年级美术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之一的敦煌莫高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规模最大的石窟艺术群。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特点,掌握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特点以及相关的艺术术语;2.技能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手绘能力;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特点;2.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分析;3.学生手绘敦煌莫高窟壁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为了激发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兴趣,可以导入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展开讨论。

例如,可以播放一段敦煌莫高窟的介绍视频,或者展示一些敦煌莫高窟的图片。

同学们可以一起观察图片,简单描述画面中的特点和感受。

2. 了解敦煌莫高窟(15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向学生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历史和特点。

首先,我会简单讲解敦煌莫高窟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让学生对敦煌莫高窟的产生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然后,我会重点介绍敦煌莫高窟的壁画艺术,包括主题、创作时间和艺术风格等。

同时,我还会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敦煌莫高窟相关的艺术术语,如彩塑、浮雕等,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敦煌莫高窟的艺术特点。

3. 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20分钟)在这一环节中,我将带领学生一起分析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特点。

首先,我会给学生展示几幅敦煌莫高窟壁画的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中发现壁画的共同特点。

例如,我们可以注意到壁画的色彩丰富、线条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等特点。

然后,我会引导学生对这些特点进行思考和讨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敦煌莫高窟壁画的艺术魅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我还会邀请学生凭借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对壁画的意境和表现手法进行描述和分析。

(新疆专用)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敦煌莫高窟(市一等奖)

(新疆专用)初中美术七年级上册 敦煌莫高窟(市一等奖)

中国的宝库艺术——敦煌莫高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对敦煌莫高窟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有初步了解。

尝试运用美术欣赏的方法,对莫高窟的壁画和彩塑进行赏析,并能做出简要评述。

过程与方法:通过查找资料及课堂教学的引导,对我国的石窟艺术有初步了解,并能认识敦煌壁画,彩塑的艺术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敦煌莫高窟及石窟艺术的伟大成就,认识到艺术品的珍贵,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继承优秀美术传统的责任感,体会与感悟石窟艺术作品所传达的审美理想和情感。

教学重点:认识敦煌艺术中建筑、彩塑、壁画的艺术特点。

教学难点:对敦煌莫高窟壁画与彩塑的分析及对其艺术特征的认知。

教具准备:PPT莫高窟壁画范本教学过程:一、稳定学生情绪,组织教学。

二、导入播放课件展示图片,请同学们观赏并猜一猜:这是哪部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学生答:(略)教师:吴承恩的《西游记》是一个虚构的小说吗学生答:(略)《西游记》作品的出现不是空穴来风,最初记载来自甘肃省敦煌市莫高窟第29窟里,是西夏壁画《玄奘取经图》,这是一个历史的见证,证实了《西游记》这部小说是有据可查的。

对于这个具有历史价值和考古价值的的石窟,人们是这样评价它的:“看了它,就等于看到了全世界的古代文明。

”也有人说“它是世界上最长、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画廊。

”“它是世界现存佛教艺术最伟大的宝库”“它是中国的卢浮宫”。

让我们沿着历史的足迹,走进这个神秘的宝库吧!——引出课题《敦煌莫高窟》三、讲授新课:(一)检查上节课发给学生的调查问卷,并提问。

(二)初识莫高窟1、播放课件,展示有关莫高窟的由来2、播放课件,介绍莫高窟特殊的地理位置及所处位置的气候条件。

3、了解历史上辉煌的敦煌及佛教的传入,开凿石窟,使它成了佛教文化发展的场所。

(三)走进莫高窟敦煌莫高窟艺术是集建筑、壁画、和雕塑于一身的多种艺术表现形式。

而壁画和雕塑又是莫高窟重要的组成部分。

师生互动:解析敦煌艺术的建筑、壁画、雕塑的艺术特点,使学生升华对传统艺术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特征:泥塑、彩绘
主要包括:佛、菩萨、弟子、天王、 力士、飞天和供养人。
敦煌彩塑
由于各个时期的政治、 经济、文化背景不同,其 艺术风格也各具特点。
欣赏莫高窟第45窟中主要彩塑塑像。




阿 难
小 弟 子
清秀年轻,多闻第一。
迦 叶
大 弟 子
清瘦深沉,饱经风霜。
第45窟中7尊彩塑,请学生按自己的理解摆放位置。
图为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二弟子。
敦煌石窟内彩塑的布局特点:多以群雕出现,一般是 三尊、五尊、七尊。以佛为中心左右对称、有主有次、紧 凑而亲近。
整体塑像按佛界等级身份排列有序、疏密得当,气韵 生动、形神逼真、文武双全、刚柔兼备,色彩绚丽和谐, 是盛唐彩塑艺术之精品。
石窟雕像被限定在一个固定的空间里,为了使前来礼佛 者感到亲切,表示愿意与之交谈,故佛像目光比较固定,凝 视一个方向,一般都集中在礼佛者下跪的地方,好像在专心 倾听礼佛者的诉说。
莫高窟藏经洞的 发现是20世纪中国考 古的十大发现之一。
在彩塑林立壁画无数的莫 高窟中,沿着历史的足迹,做 一翻艺海巡游吧。
敦煌彩塑
莫高窟彩塑现存魏至宋彩 塑3400余身。这些塑像中有高 达33米的雄伟浑厚的大佛像, 也有10余厘米的精巧的小菩萨 像。其艺术精品的数量,名列 我国石窟首位。
敦煌彩塑
第305窟 帝释天飞 隋代
第305窟 帝释天飞 隋代
第321窟 凭栏天女 初唐
六位婀娜多姿、 衣饰华丽的天女凭栏 俯视下界,有的凝神 注目,有的窃窃私语, 虽说是神仙,却体现 了浓郁的人间气息, 为唐代壁画上乘之作。
第329窟 (龛顶北侧) 乘象入胎 初唐
第329窟 (龛顶南侧) 夜半逾城 初唐
唐代菩萨像的特点: 体态丰满、双手纤细、眉毛修长、
腰系棉裙,女性化特征明显。
早期的佛像全都雕刻成男子的相貌, 但后来菩萨渐渐的女性化特征明显。为了 不违反佛国人物无性别之说,在菩萨嘴唇 上画了蝌蚪似的胡子。
第14窟 观音 唐
壁画中的菩萨 和观音也被画上了 蝌蚪似的胡子。
第14窟 菩萨 唐
第14窟 观音 唐
莫高窟现存492个洞窟, 内有彩塑2400多身、壁画 45000多平方米、唐宋木构 窟檐6座。堪称佛教艺术的 圣地,为研究中国佛教史、 文化史和艺术史提供了极 其宝贵的史料。
藏经洞的发现
战乱年代,和尚们为逃避战火,将大批文书集中秘密地 贮藏在一洞中,并砌墙密封洞口,巧妙伪装,使得藏经洞中 的秘密长期无人知晓。
敦煌的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的历史文化 名城——敦煌,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唐时 代的敦煌,是古代“丝绸之路”连结中西交通的咽 喉之地。
在东西文化不断交融过程中,产生了以莫高窟 为代表的一批佛教石窟。
敦煌的气候干燥
大漠孤烟直……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风不度玉门关
汉长城
鸣沙山 月牙泉
请观看一段动画片
第320窟 飞天 盛唐
飞天
《胜利女神》
无翅膀——有翅膀 平面——立体 柔美——健美 轻盈——厚重 线条——体积
第249窟 双飞天 西魏
飞天造型优美, 比例适度,体态轻盈, 上下呼应,动态强烈, 色彩淳朴,对比自然。
第305窟内景 隋代
(一佛四弟子塑像为清代绘塑)
隋代飞天造型,富于 动感,行云流水,彩带飘 扬,有“天衣飞舞,满壁 风动”的感觉。
王圆禄道士的偶然 发现,才使这批稀世奇 珍重见天日。
藏经洞,内藏古代公私文书约五万余卷、幡绢绘画数百件, 以及少量的法器杂物。
内容涉及到天文、历法、医药、地理、军事、宗教、民俗、 民族、文学、曲艺、音韵、舞蹈、绘画、书法、农业、水利、 畜牧、建筑、交通、等等,范围之广,几乎无所不包。其价值
无与伦比,被学术界誉之为“古代学术的海洋”。
由于敦煌石窟开凿于砾岩之上,石质很差,不适 宜直接雕刻佛像。
聪明的古代匠师便在开凿好的洞窟壁上,因地 制宜地采用壁画和雕塑彩绘两种艺术手段,创造出 瑰丽多姿的艺术品,被世人称为佛教艺术的殿堂。
1987年,敦煌石窟被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 《世界遗产名录》,成为 世界级的文物保护单位。
敦煌,这颗丝绸之路 上的明珠,在中国乃至全 世界佛教石窟艺术史上放 射出璀灿的光芒。
这尊佛像是否就是 课本上的那个菩萨像?
不是。 即使对称的两尊佛像,也 用不同的手势变化来打破单调、 机械之感。
例:第328窟中左右对称的两尊彩塑 盛唐
思考:这尊彩塑塑造的是男子还是女子?
第194窟 菩萨 盛唐
第1594窟 菩萨
中盛唐
第194窟 菩萨 盛唐
对比同一时期的绘画作品 《簪花仕女图》
产品包装
飞天形象被广泛应用在包装设计、展示设计、 影视作品等地方。
环境雕塑
在2008年中央台春晚上,舞蹈《飞天》给观众献上了一场视觉盛宴。
自学欣赏
第112窟壁画《西方经土变之舞乐》
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琵琶
通过这些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彩绘泥 塑造像和色彩绚丽、生动自然的精美壁画, 我们可以感受到敦煌石窟具有珍贵的历史价 值和艺术魅力。
唐僧取经
唐僧取经 西夏 榆林窟第3窟
敦煌 这些精美的壁画出自佛教艺术圣地——
敦煌石窟,包括莫 高窟、榆林峡、西千佛 洞、东千佛洞及周围一 些庙等石窟群。其中莫 高窟不仅是敦煌石窟的 主体,也是我国最大的 石窟群,因此,一般提 到“敦煌石窟”既专指 莫高窟。
敦煌概述 初识莫高窟 莫高窟彩塑 敦煌的飞天 自学 小结
第321窟 飞天 初唐
理想的佛国天境中, 天乐“不鼓自鸣”。飞 天长带飘逸,徐徐下飞, 色彩宁静,气氛和谐。
第329窟 飞天 初唐 飞天埋头伸臂双腿后蹬,似游泳般向下潜冲,造型独特,
姿态舒展。
第329窟 藻井图案 初唐
美丽的莲 花,华丽的垂 曼,千姿百态 的飞天朝同一 方向飞旋于藻 井内外,意境 非凡,为莫高 窟唐代艺术之 代表作品。
人民美术出版社 义务教育教科书
第十三册
请同学们观看一段动画片
请同学思考: 1、这个动画片是根据什么故事改编而成?
出自哪里? 2、这个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九色鹿》
根据敦煌壁画《鹿王本生》故事改编
讲述了一个善恶有报的佛教故事
壁画中的鹿王形象
壁画中还有我们熟知的佛教故事
唐僧取经 西夏 榆林窟第2窟 《西游记》成书之前, 该题材已广泛流传于 民间,“玄奘”“行 者”“白龙马”等形 象已出现在壁画中, 栩栩如生。
我国石窟艺术宝库博大精深,敦煌石窟 只是我国石窟艺术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分。希望同学们能以莫高窟为突破口,查找 我国其他三大石窟的相关资料,对我国石窟 艺术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