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幼儿自主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不仅可以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而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策略,则是至关重要的。
在观察孩子的游戏时,教师需要去注意什么?在指导孩子的游戏时,教师需要如何引导?以下是一些关于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希望能给老师们一些参考与启发。
观察:1. 观察幼儿游戏的主题和内容孩子的游戏内容和主题往往会反映出他们的兴趣所在,也会反映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关注的事物。
教师需要观察孩子的游戏主题和内容,从中可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以及孩子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
2. 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角色扮演和交往关系孩子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往往会揭示出他们对社会角色和关系的理解。
教师需要观察孩子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以及与其他幼儿的交往关系,从中可以了解孩子对社会规则和道德的认识和体验。
3. 观察幼儿游戏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孩子在游戏中所展现出的思维和创造能力,往往会表现在他们游戏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
教师需要观察孩子在游戏中的思维和创造过程,从中可以了解孩子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发展的情况。
指导:1. 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游戏选择和创意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首先要尊重和支持孩子的游戏选择和创意。
不要过多地干预孩子的游戏内容和流程,而是鼓励孩子自由发挥和创造。
教师可以在必要的时候提供一些游戏道具和材料,来丰富孩子的游戏体验。
2. 提供适当的观察和反馈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观察和反馈,来引导孩子对游戏的思考和改进。
可以向孩子提出一些问题,引导他们思考游戏中的一些细节和情节,也可以对孩子的游戏行为给予一些肯定和鼓励,来提升孩子的游戏体验和创造动力。
3. 提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合作和交流的机会,来促进孩子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可以组织一些小组游戏活动,鼓励孩子之间相互合作和交流,也可以在孩子的游戏中融入一些角色扮演和对话的元素,来促进孩子的社交和言语发展。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策略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观察策略
1. 观察幼儿的兴趣点: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表现出的兴趣点,以便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喜好,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游戏材料和活动。
2. 观察幼儿的互动方式: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方式,了解他们的社交技能和人际关系,以便在需要时给予适当的引导和支持。
3. 观察幼儿的游戏过程: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如解决问题的策略、创造力、想象力等,以便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4. 观察幼儿的情绪变化:教师应注意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表现,如快乐、沮丧、焦虑等,以便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的心理问题。
5. 观察幼儿的自主性: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程度,如是否能够独立完成游戏任务、是否能够主动寻求帮助等,以便了解他们的自主能力,为今后的教育提供参考。
6. 记录观察结果:教师应对观察到的幼儿行为进行记录,以便对幼儿的发展进行全面分析,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依据。
7. 及时反馈与指导:教师应根据观察结果,及时给予幼儿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游戏中遇到的困难,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幼儿园自主游戏中的观察与指导

谢 谢!
Thank you
这些问题怎么做?谁能帮助他解决怎么做?把你 游戏中最快乐、最有趣的事将给大家听听,好吗? 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需要说说吗?
分享孩子们意犹未尽的兴趣点、分享游戏中 的问题与困难、分享游戏中的收获与快乐、分享 游戏中特别的小故事
讲述讲评经过——分析行为背后的思想
思考四:游戏后的反思与跟进
1
转换成
家园共育 活动内容
理物品的能力
中班 ——培养到自主的过渡
大班规则制定——来源于孩子 树立规则意识
2、游戏材料是否激发幼 儿游戏的创造性
多提供可操作性和 开放性的材料来促进 游戏的进展。在游戏 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成 的游戏材料往往会局 限幼儿的思维,相反 ,隐性的操作材料更 能激发幼儿的游戏热 情与创造性。
材料低结构 ——给与孩子更大的自主空间
“风一吹就倒” “如果重点风就吹不掉了”
双胞胎的构造游戏
观察后介入的方式和时机
1、直接介入 ——观察到当幼儿在游戏中严重的违反规则或出现攻击性行为或 有安全问题时,教师立即用行为和语言加以制止。
案例:娃娃家的特别事 心不定的杰杰
观察后介入的方式和时机
2、邀请式 ——观察到游戏中的弱者或无人问津的区域,教师运用邀请 式的方式来提高他们游戏的兴趣和愿望,促进其与其他幼儿 的交往,让他们体验到参与游戏的快乐和胜任游戏的成功感。
的快乐 • 教师:充分满足幼儿、最大化的观察幼儿、适时地支持幼儿
自主选择 • 幼儿:与同伴交流游戏中的所见所闻、情绪体验、探讨问题
困难、提出期望建议 • 教师:设计引发幼儿交流的语言
关键词:最少干扰、最大等待、最大化的观察与倾听 观察要点:倾听幼儿的语言、观察幼儿的行为、了解幼儿的游戏情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及反思

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及反思引言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儿童在园所日常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儿童发展社会技能、认知能力和情感智慧。
本文档旨在记录一次幼儿园自主游戏的教学观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反思,以提出可能的改进措施。
一、观察目标与方法观察目标1. 观察儿童在自主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和互动方式。
2. 分析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
3. 评估教师在游戏活动中的指导策略及其效果。
观察方法1. 参与式观察:教师在游戏活动中扮演参与者角色,记录儿童的游戏过程和行为。
2. 非参与式观察:教师以旁观者身份,通过观察儿童游戏行为,记录关键数据。
3. 视频记录:利用摄像设备记录游戏活动,以便后续详细分析。
二、观察结果儿童游戏行为1. 儿童在游戏中有良好的合作与交流,能主动分工并共同解决问题。
2. 多数儿童能遵守游戏规则,但在某些情况下会存在争端。
3. 儿童在游戏过程中表现出高度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创造出多种游戏方式。
游戏活动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1. 社交技能:通过与同伴互动,儿童研究了合作、协商和交流。
2. 认知能力:解决问题和创造性思维在游戏过程中得到了锻炼。
3. 情感智慧:儿童在游戏中学会了表达情感,理解他人感受。
教师指导策略1. 教师在游戏中能适时介入,引导儿童解决争端,促进游戏顺利进行。
2. 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游戏材料,激发了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 教师在游戏后与儿童进行反思讨论,帮助他们理解游戏中的经验。
三、反思与建议积极方面1. 游戏活动对儿童全面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社交、认知和情感等多方面能力得到了提升。
2. 教师的指导策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游戏的顺利进行,并能有效引导儿童研究。
需改进方面1. 在争端处理方面,教师可以提供更多的指导方法,帮助儿童研究更有效的解决冲突的技巧。
2. 教师应进一步鼓励儿童的自主性,让他们在游戏中更多地进行自我表达和创造。
后续计划1. 设计更多促进儿童自主性和创造力的游戏活动。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

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解读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有效观察首先,在观察时班级教师要合理分工,主班老师根据班级内孩子的实际情况可以提前确定重点观察对象,比如动手能力较弱的孩子,特别爱动的孩子,身体控制能力较弱的孩子或者有攻击倾向的孩子等等,用记录表、便笺条或者手机拍照、录像的形式进行观察和记录。
配班老师要进行全面观察,保障幼儿游戏安全,同时针对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时给予关注,必要时进行介入指导;这样两位教师互相分工协作,各有侧重,游戏结束后再统一对观察记录进行整理反思,带领幼儿一起观看照片、视频等观察记录资料,在游戏回放中引导幼儿自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的办法,再一次获得教育和成长。
其次,在幼儿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从5个方面进行观察:1.幼儿游戏的主题与情节设计,幼儿的游戏偏好、幼儿热衷的游戏情节与主要玩法等;2.幼儿与环境、材料的互动状态,哪些材料能引起幼儿的游戏兴趣、材料的投放有没有问题等;3.幼儿的社会性水平,幼儿在游戏中的规则意识、幼儿的合作与交往行为、幼儿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幼儿游戏兴趣持续的时间,问题的产生与解决等;4.幼儿具体的游戏行为,游戏角色的分配,游戏情节的发展,以及幼儿在游戏中的语言运用等;5.游戏场地、空间与时间安排是否合适,如果不合适,如何进行改进等等。
观察过程中教师对幼儿游戏行为的深度解读所谓解读,是指透过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析、评判幼儿的发展及其缘由。
会观察的教师,一定能通过幼儿的行为、语言和对材料的使用情况,比较准确地判断出儿童的动作、语言、认知、情绪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水平和个体差异。
比如自主游戏《恐龙医院》,一群孩子在区角中自由进行建构游戏,教师走过去问小朋:“你在搭什么呀?”小朋说:“是大森林。
”教师又问:“大森林里有什么呀?”小朋说:“有恐龙,有好多小动物!”教师听到后为小朋添加了一些恐龙玩具,小朋拿起其中一个恐龙对大家说:“呀,不好了,大家快来呀,小恐龙生病了。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

谈幼儿自主游戏的教师观察与指导策略幼儿自主游戏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自主性、创造力、想象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需要重视幼儿自主游戏的观察和指导,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自主游戏,发展他们的多方面能力。
观察幼儿自主游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游戏习惯、游戏能力等方面的情况,为后续的指导提供有力的依据。
在观察过程中,教师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游戏内容:观察幼儿选择了哪些游戏材料和玩具,以及他们在游戏中扮演的角色和情节。
这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为提供适合的游戏环境和材料提供参考。
2. 游戏行为: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包括他们的沟通交流、合作状况、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这有助于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优点和不足,为后续的指导和促进提供依据。
3. 游戏情绪: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表现,包括快乐、兴奋、焦虑、挫败等。
了解幼儿的情绪状态可以帮助教师提供必要的情绪支持和引导,保障幼儿的游戏体验和心理健康。
除了观察,教师还需要根据观察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以下是一些教师观察与指导幼儿自主游戏的策略:1. 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根据观察结果,教师可以为幼儿提供更丰富、多样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以满足幼儿的兴趣和需求。
为喜欢角色扮演的幼儿准备丰富的服装道具和道具玩具;为喜欢建筑搭建的幼儿提供各种积木和搭建玩具等。
2. 给予积极的互动和支持:观察幼儿游戏时,教师可以给予积极的互动和支持,例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给予肯定和鼓励,提供必要的帮助和引导。
这有助于增强幼儿游戏的乐趣和创造性。
3. 引导幼儿解决问题: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遇到了问题或困难,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鼓励幼儿找到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4. 鼓励幼儿合作与分享:在观察中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存在合作和分享的问题,教师可以给予必要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与分享。
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

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1. 引言幼儿园自主游戏是儿童在自由环境中自主选择和参与的游戏活动。
观察和教学反思在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并提供一些简单而没有法律复杂性的策略。
2. 观察的重要性观察是了解幼儿游戏行为和需求的重要手段。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对游戏材料和环境的喜好、游戏方式以及他们在游戏中展示的技能和兴趣。
观察还可以帮助教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从而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
3. 观察的方法在幼儿园自主游戏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观察:- 无干预观察:教师只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不干预或干扰他们的活动。
这样可以观察到幼儿的自主选择和创造力。
- 记录观察:教师可以使用记录表或摄像机记录幼儿的游戏行为,以便后续分析和教学反思。
- 参与观察:教师可以积极参与幼儿的游戏活动,与他们一起玩耍并观察他们的表现和需求。
4. 教学反思的重要性教学反思是在观察的基础上对教学过程进行思考和分析的过程。
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己在幼儿游戏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并从中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5. 教学反思的策略在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策略进行教学反思:- 记录观察结果:将观察到的幼儿游戏行为和需求记录下来,分析其成因和影响因素。
- 与同事交流:与其他教师交流观察结果和教学反思,共同探讨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儿的自主游戏。
- 定期评估:定期评估自己的教学方法和幼儿的游戏发展情况,寻找改进的机会。
6. 结论幼儿园自主游戏过程中的观察与教学反思对于提供适当的支持和指导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和教学反思,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和需求,并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注:以上内容仅为个人观点,没有法律复杂性,仅供参考。
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如何实施有效观察” 园本教研方案

自主性游戏中教师如何实施有效观察” 园本教研方案简介在幼儿园教学中,自主性游戏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自主性游戏,幼儿可以发挥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能力。
然而,教师在自主性游戏中如何进行有效观察并及时介入,以促进幼儿的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教研工作。
观察对象自主性游戏中的幼儿,包括对玩具、角色扮演、搭建积木等各种游戏环节中的表现。
观察内容•参与度:观察幼儿对游戏的参与程度,是否能够充分投入并与他人互动。
•想象力:观察幼儿在游戏中展现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否能构建新的故事情节或角色。
•解决问题能力:观察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时的应对能力和解决方案,是否能独立或与他人合作找到解决方法。
•情绪表达:观察幼儿在游戏中的情绪表达,是否能够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或与他人协调情绪。
观察方法1. 实地观察教师需亲临游戏现场,密切观察幼儿的表现,记录重点内容。
2. 观察记录教师可通过填写观察表格或记录本,详细记录每位幼儿的游戏表现和成长情况。
3. 交流沟通教师与幼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找到幼儿的需求并及时给予支持。
介入策略1. 夸奖鼓励及时给予幼儿肯定和鼓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2. 提供引导在幼儿遇到问题或困难时,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3.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游戏情境,引导幼儿展开更多想象和创造。
教研成果通过有效观察和介入,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促进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观察结果和介入效果进行教研总结,不断优化教学方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结语在自主性游戏中,教师的观察和介入至关重要,能够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和成长。
通过园本教研方案的实施,教师可以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和介入,为每位幼儿的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自主性游戏的观察与指导
来源:来自网络2009-08-24 08:42:34
[标签:小游戏游戏学习方法][北京]幼教益智课程2015寒/春班免费试听
导读: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虽说以前我们也讲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但是通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由于老师对游戏的重视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
都说观念指导行为,的确,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我们的教育行为就会带来偏差。
过去的各类活动主要以预设为主,强调了先确定目标,然后再根据目标设计整个活动,游戏活动也是如此,无论是所谓的幼儿自主性活动还是游戏式的学习活动,都不外乎如此,目的性非常的强,但是到了教育过程中,行为往往就会偏差于目标,目标与过程就偏离了。
因此,在每次的活动中老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指导幼儿的活动,只要孩子与老师的预设活动有了一些偏差,老师就会马上千方百计的引导孩子朝着自己的预设目标走去,老师的干预是非常多的,影响了幼儿的自主性发展,控制了幼儿活动的自由度。
今天我要讲的主要是幼儿的自主性游戏,虽说以前我们也讲幼儿的自主性游戏,但是通常出现这样一个现象:就是由于老师对游戏的重视变成了对幼儿游戏的控制。
将幼儿自主性游戏的时间剥夺了,却还是自认为对游戏非常的重视,因为时间安排中清楚的显示了语言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等由老师组织发起的教学性游戏,认为这既是学习也是游戏。
同时出现的另一个现象是在幼儿自主性的活动中,老师干预的非常的多,在幼儿非需要的情况下,将自己的教育意图强加在幼儿的游戏之中,认为这既是游戏也是学习。
在二期课改之后的今天,我们不禁要问:到底什么才能称之为幼儿的自主性游戏呢?那它到底有没有目标?它与学习性的游戏区别在哪里呢?《课程指南》中明确的指出:幼儿的游戏活动主要指他们自发、自主、自由的活动。
在这种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能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和交往合作能力,促进幼儿情感、个性健康的发展。
可见,作为幼儿的自发性游戏,是幼儿的一种内在动机行为,游戏本身就是目的,因此没有外在目标。
但是游戏具有促进幼儿各方面发展的功能,这不是我们为游戏提出的目标,而是游戏本身就有这样的价值存在。
它与我们所说的学习性游戏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一个是老师预设的活动,而另一个是幼儿自发生成的活动。
然后我们再回头看看以前我们的自主性游戏活动,才知道原来那根本不能真正的称之为孩子的自主性游戏活动,因为里面不允许孩子违背老师的目标,朝着另一个方向发展。
通过对新纲要、新课程的解读、理解之后的今天,我们正在不断的探索、尝试着改变这种现象,尽可能的将我们的目标淡化,隐形于我们的操作材料之中,取而代之的是老师在活动中的细心观察和适时介入,要学会从幼儿游戏行为和情感态度中分析他们的需要、经验背景以及动作、语言、情感、认知和社会性等方面的现有发展水平。
我们最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观察游戏了解幼儿,通过环境的创设和适当的介入支持幼儿的游戏。
为什么说是细心观察和适时的介入呢?因为如果不是细心的观察,我们很容易从以前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由以往过多的干预转变成现在的放羊式的活动,孩子走到哪里是哪里,似乎这样就能体现出尊重孩子,殊不知这样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而如果不恰当的介入活动,也会抑制孩子的发展,如果过早的介入孩子的活动,他们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而如果介入的晚了可能就会引起一些不安全因素的发生或使孩子形成一种在遇到困难时退缩的习惯等等。
因此在游戏中我们应该细心的观察幼儿的各种行为表现,应该适时、适度的介入孩子的活动之中,而且还应该注意介入幼儿游戏活动的方法。
那么我们应该在活动中怎么观察孩子的游戏行为?《课程指南》中大致将幼儿的游戏行为分成了4类:表征行为、构造行为、合作行为和规则行为,而每个行为中又详细的列出了老师的观察要点以及幼儿的发展提示,大家可以仔细的翻阅一下(课程指南14、15页),而在新教材中也专门提供了能反应幼儿发展的游戏行为的案例分析供大家参考。
那么什么是介入,老师又应该从那些方面来介入呢?《课程指南》中也指出了:为了保证幼儿的安全和游戏的顺利开展,老师应该适时、适度的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之中。
比如:当孩子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挫折,难以实现自己的游戏愿望的时候;当幼儿在游戏中有不安全的倾向时;当幼儿在游戏中主动寻求帮助时;当幼儿在游戏中出现过激行为时;当幼儿在游戏中反映不符合社会规范的消极内容时等等,老师都可以适度的介入。
当然,游戏环境的创设和材料的提供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大家都知道自主性游戏活动中,幼儿是通过与环境、材料的互动来进行探索和学习的,因此在创设环境时我们应该了解哪些环境因素会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怎样的环境能吸引幼儿游戏,并在游戏中激发多种经验的产生等等,在投放游戏材料时数量应该充足、种类要丰富全面,以满足每个幼儿的游戏需要,而且应该适合不同发展水平的幼儿,并且能及时的更新和添置,游戏空间的划分也是不可忽视的,以免造成各个区域之间的相互干扰。
总之,老师在游戏活动中角色和作用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满足幼儿游戏需要,体现选择的自由度,创设一种可选的环境;游戏开展的支持者:主要指老师介入游戏的时机,出发点是幼儿自己游戏的内在需要,而不是教师处于教育的意图,即幼儿需要的时候介入,老师的介入使他们更好的实现其游戏的愿望;游戏过程的观察者:游戏提供了教师了解幼儿的窗口,观察是重要的,观察是教师介入游戏的前提,通过观察得到的信息也能成为教师预设教育活动的依据,更是评价幼儿发展水平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