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1)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教书是一项付出爱的职业,教育是一项爱心工程。
爱应该流淌在我们每一位教师的血液之中,即使我们面对的是不太懂事的孩子。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曾说过:“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教师就像那默默奉献的绿叶,时时刻刻衬托着鲜花的娇艳。
因此作为教师要以平凡而又不平凡的爱为执教导向。
如果一个教师失去了爱的情感,那么他的教育教学就没有方向性,所以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要做到以下四点。
一、“教师爱”用爱构筑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今天的学生需要有一个安静、和谐、健康的学习环境,教师要热爱学生。
热爱学生就是要“以人为本,科学育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而师生关系的建立必须是“民主型”的。
因为在民主型的关系中,由于师生之间注意协商、沟通,关系比较和谐,学生的情绪就会轻松愉快,就有个良好的学习心境。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之间要进行多方面的互动,往往引发诸多共鸣,同时也会产生种种矛盾冲突,倘若教师没有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没有“博爱之心”,不把其视为亲人、朋友,让他们感受到亲人般的关爱和呵护朋友般的交心和帮扶,要真正化解这些矛盾是不可能的。
教师只有注意以正确的方式去体现对学生的尊重、爱护和关心,就能为建立民主、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很好地化解矛盾,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教师爱"要做到有引导性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不仅仅是教之以知识,而且要教之以做人。
要达到这一目的,还要做到引导,要给学生以温暖、以鼓励,这样才能使"教师爱"对学生产生鼓励作用呢?一方面是教师在对学生的情感和行为中,要避免"恨铁不成钢""宁给好心,不给好脸"式的强制和压服。
这样过分的爱,不正常的爱,最容易出现对学生的全面否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或人格,不仅谈不上对学生的激励,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或消极情绪。
爱——教师最美的语言

爱——教师最美的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有个十分精彩的比喻,他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
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
学生的创造心灵,就如同露珠,需要教师和家长的倍加呵护。
”这种呵护就是爱。
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但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一、师爱是真诚的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教师对学生就是这样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神圣的爱。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
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
弗洛姆在《爱的艺术》中指出:“爱是对所爱对象的生命和成长的积极关心。
哪里缺少这种积极关心,哪里就根本没有爱。
”教师热爱学生,不仅是一种感情,还是一种活动,这种爱表现在关照他们优良品质的形成,关心他们智能的发展和成熟,只有把爱具体表现在对学生生活、言行上的关照和学习、做人方面的关心,才是真正的爱,作为教师就要时时刻刻用爱的雨露去滋润学生,用一种慈母的爱心去关怀学生、爱护学生,用自己的爱去唤起学生的爱,这样学生才会向你倾吐心里话,教育才会成功。
记得班上有一个离异家庭的男孩子,在学校总是一言不发,性格非常孤僻,放学就经常上网吧。
有一次因为上网吧旷课,我狠狠批了他一顿,孩子沉默地低下了头。
我知道,孩子并没有从内心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于是我召开了一次“告别网络游戏”的班会,同学们畅所欲言,谈自己对网络游戏的认识。
趁机我又向同学们讲解了网络游戏的危害,孩子的脸上顿时红通通的。
之后的日子里,我时常对他予以关爱,让他感受到爱的温暖,不让他有孤单的感觉。
偶尔问问他,有没有去网吧?孩子都响亮地回答:“没有!”看到孩子自信的小脸,我知道,孩子真的是对网络游戏深悟痛绝。
爱是什么?爱是责任和宽容;爱是关心和理解。
作为老师要加强与学生的心灵交流,多一些爱心和责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导航。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有一种爱,叫无私;有一种爱,叫关怀;有一种爱,刻画着伟大的灵魂;有一种爱,歌咏着崇高的品质。
五年的课改实践,我深切地感受到,要当好一名教师,不仅要有精深的知识和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更为重要的是要用那颗博爱之心去热爱学生,特别热爱那些学困生,相信每一位学生在自己的教导之下必定会有所收获,因为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爱”去对待我们的每一位学生,蹲下身子去看待学生,那就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把爱的阳光播洒给每一位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田,做他们成长路上的呵护者,那他们就能健康、茁壮地成长;如果我们每一位教师都能用爱心去开启每个学生的心扉,那每一扇心门之后,就会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一个不可预测的未来!教育不是对学生的“给予”,更不是“施舍”,而是真诚的唤醒,心灵的雕塑。
想起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篇文章。
作者海伦•凯勒身受盲聋哑三重残障,七岁以前一直生活在无声无息、没有光明的混沌里,直至遇到了生命中的天使——沙利文老师后,她的人生才得以彻底的改变。
沙利文老师用了毕生时间陪伴这可怜的孩子,将她由一个无知、粗鲁、暴躁的孩子,变成了一个勇敢博爱的伟大的作家。
如果不是爱,如何有这么巨大的奇迹?如果不是有爱,怎能在黑暗的心中灌注光明,在残缺的躯体上播种健康的灵魂?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教师对学生的爱更是一种把全部心灵和才智献给孩子的真诚。
这种爱是无私的,它要毫无保留的献给所有学生;这种爱是深沉的,它蕴涵在为所有学生所做的每一件事当中;这种爱是神圣的,它能凝成水乳交融的情谊。
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赞科夫曾说过:“没有教育对儿童阳光般的爱,学生的成长将会弯曲变形。
”教育是爱的事业,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
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
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
爱——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爱——教师最美丽的语言“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教学中,我备尝苦辣酸甜,也深深认识到: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要当好一名教师,就要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爱得专心致志,爱得无私无畏!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可见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最主要的美德。
从教十余载,我认为应该这样热爱学生的:一、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现实中往往爱好学生易,爱差学生难。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容易,有时会在言谈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言谈中流露出来。
但是让我们换个角度想想,为什么自己看自己的孩子就是“顺眼”?我们看不“顺眼”的学生,他们的父母为什么就看着“顺眼”?实际上我们每个教师都是热爱学生的,如不相信,大家可想一想:你是不是看自己班的学生或任课班的学生,就比其他班的学生顺眼?只不过我们都是“恨铁不成钢”罢了。
不同的学生由于智力、基础、能力等各方面情况不同,致使学习成绩不尽相同,这很正常,难道自己当初念书的时候都是一点即通,一学就会的好学生吗?至少我不是。
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活泼、好动的学生,成年人尚有做错事的时候,更何况这帮孩子。
正像有人所说的那样: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
一个班的学生存在差异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在整体上,还是在个别方面,学生的发展必然因人而异,作为班主任,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班级的每一个学生,无论他们的优点,或所谓的缺点。
二、经常与学生谈心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信赖为前提,要做到严中有爱,要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评判者。
工作的成功与否,我觉得最主要是看学生对你的评价,学生觉得你好,你就是好的。
我也常蹲下来倾听孩子们的心声,学生叽叽喳喳地把他们的事讲给我听,久而久之,我对每个孩子都了如指掌。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

爱是教师最美丽的语言所谓的师德就是教师的职业道德。
回顾自己的从教生涯,认为师德中“爱“是根本所在。
无论任何时候我们都应当明白教师的服务对象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人,这种特殊的服务对象决定了教师不一样的工作性质、不一样的职业道德。
他不仅需要严谨的工作态度,正直的工作作风,厚积薄发的工作效率,更需要的是对学生倾注教师的爱。
教师应从热爱学生做起,永远做爱的播撒者。
我们知道,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
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
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为学生捧出滚烫的一颗心。
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
没有这种爱,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
在与学生的不断接触、不断磨合中我还是时时提醒自己说“不要吝啬自己的爱”。
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使我感触颇深,受益非浅。
真正体会到要做一名优秀的班主任是相当不容易的,要做到对学生有“三心”,即爱心、耐心和关心,真正用爱浇灌每个学生的心田。
(1)关心学生。
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被家长宠者、惯者,到学校住宿后有所不适应,所以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也要关心他们的思想和生活状况。
在平常,通过聊天的形式,多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
在学生学习有困难时,要主动给予帮助,使学生感到教师很在意自己,关心自己。
在课余,要带领学生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既拉进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有让学生感到老师并不只重视学习成绩,而重视他们的多方面发展。
同时,在活动中还能树立学生的自信心而后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我经常鼓励学生“举手之劳”:公共汽车上,为一位老人让座;在教室楼道,主动上前帮老师抱作业本;同学病了,送上一名亲切的问候;同学遇到困难,说一句“我能帮忙吗?”!(2)在班主任工作中要有耐心。
班主任的工作可以说是琐碎的感觉,就是“大事没有,小事永远也做不完”,即要做好教学工作,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方方面面,天天都有事情要解决。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你爱学生,学生才会爱你:你爱学生,学生才会服你,师生之间有了浓浓的爱,教育才能顺利进行,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下面,就谈谈自己在教育工作中的做法和体会。
1、真诚的爱打动聋生陶行知先生曾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应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也就是说,我们在教育中要用真诚的爱打动聋生。
有一天,小杜来到办公室交作业,我告诉他:虽然你很顽皮,但是老师很喜欢你,老师知道你喜欢吃牛肉、火煺肠、大肠……不喜欢吃鱼、猪肉…--他惊呆了,连连问我:“你怎么知道的?”我微笑着说:“你猜?”他笑着说:“我不知道!”“是从你的日记里看到的。
”他“噢”了一声,就高兴地和我聊开了,他告诉我:他不喜欢上有些课,因为看不懂那些老师的手势;他还说:自己背课文很困难……我突然醒悟:是啊,我一直强调教学要以人为本,怎么就忘记了?其实我一直知道他背书比别的同学总是困难一些、总是慢一些。
于是,我告诉他:是老师不好,以后你只要背出书上要求背诵和默写的段落就行了,好不好?他一边兴奋地点点头,一边大声地回答:“好!”接下来的日子,小杜上语文课特别认真,背课文的积极性也很高,一看我有空,就让我听他背课文。
是呀,如果我们有诚心,能与不听话的聋生进行真诚地交谈,以真诚的心对待聋生,就能使他们感受到教师诚挚的关爱,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
2、宽容的爱感染聋生聋生犯错误了,我冷静地思考,耐心地去了解事情的真相,以宽容的心态对待他们,因为他们毕竟还是孩子,这样既避免了师生之间的正面冲突,也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
有一天中午,我刚走进教室,聋生纷纷围上来说:“小杜打碎了瓶子。
”“瓶子碎了!”,你一言我一语,好不热闹。
机灵的小袁以为我还不明白,端来了纸篓让我看,原来我办公桌(那时教师的办公桌放在教室里。
)上喝水的瓶子被小杜打碎了。
小杜呢,站在一旁一言不发,可怜巴巴地挠着头,似乎在等着我的批评。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陶行知是我国现代著名的实践家、教育理论家。
学习陶行知是时代所需,是实施新课程所需、更是我们教学所需。
陶行知先生强调“爱”是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
是办学中贯彻始终的红线”、“爱满天下”。
教师有了爱,学校成了乐园,师生成了朋友,教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教师充满了爱,就会自觉地运用赏识教育,自觉地走近学生,理解学生,关心他们的兴趣爱好,关心他们的痛苦欢乐,关心他们的学习过程,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因此,陶行知先生强调“爱”的教育理念,对于我国目前教育,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曾看过一则真实的报道,在六年级数学考试中,一位男考生林某在数学试卷上只写下这样一段话:“伤心无泪,悔恨当初,不好好学数学,到这关键时刻,我考不上,只怨数学老师太伤我自尊心,使我对数学感到厌烦。
到死,也许我还记得五年级数学老师对我的伤害……还有感谢我现在的语文老师的教导,使我对语文这方面比较感兴趣。
”这则报道使我的心灵受到极大的震撼,一直鞭策着我要做个合格的教师。
这简单的一段话不仅是对伤害他的数学老师痛恨无奈的控诉,也是对教导他的语文老师感恩戴德的褒扬。
由此可见,一位教师的好坏,对学生的影响有多大多深!一、变味的师爱难道老师没有“爱”吗?不,绝不是这样的。
记得我们参加毕业实习的时候,有天课程结束了,我正在收拾东西,一个小男孩儿羞羞答答地递给我一张字条儿,随后就脚底抹油似地逃之天天了。
我在原地纳闷了好半天才醒过神来,打开纸条一看,上面歪歪扭扭地用铅笔写着:“老师,我觉得你就像我妈妈一样,你让我觉得自己能行,谢谢你。
”字条皱巴巴的,字体高低错落,其中还有好几个错别字。
但当时我就那么愣住了,先是感动震惊,随后便有一种微妙的东西在身体里轻悄而细微地暗涌,许久以后依然令我回味。
后来这件事在同事中传开了,虽然他们都笑我说:“瞧,还没二十就当人家妈了。
”但是我常想,在那一刹那,那种感觉或许就叫“幸福”吧。
记得有一同学当了语文老师兼班主任,打电话来诉苦说:“现在我每天都要凶着一张脸,就像后妈,那天刚训完一个学生,无意间看见镜子里的面孔,自己都吓了一跳,根本就是‘横眉冷对干夫指’的最佳写照。
幼儿园教师演讲稿:爱是最美的语言(通用20篇)

幼儿园教师演讲稿:爱是最美的语言(通用20篇)幼儿园教师:爱是最美的语言篇1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
回眸已去,又是一段难忘征程,恰馨香缕缕历久弥新。
围绕教育局七项重点工作,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并肩携手,倾志倾诚,用教师的“爱与责任”写下校园里隽美的诗行:安全工作,齐抓共管常抓不懈;取经学习,打造活力的高效课堂;抓双基,抓周测,探质量攀升之路;讲师德,讲修养,善待孺子做榜样;浸润濡染,共创学校的文化,曲谱丹青,弾写艺术教育的新章;控辍保学,关注“双困”,开展“百师千村访万家”活动。
就是在这平凡而艰苦的工作中,锻造着我们这一支有钢性、火性、血性和充满爱心与责任感的教师群体,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默默奠基。
为兴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殚精竭虑而尽职尽责,涌现出校园内一个个鲜活的教育典型。
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耕耘着,披星戴月,风雨兼程。
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伏案备课,灯下谈心,关心双差,研讨反思。
拖着病体讲课,带着药剂上班。
平凡中蕴育并激荡着一颗对孩子们的爱心。
今天,此次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管理经验交流会的召开,以温总理的《一定要把农村教育办得更好》的为背景。
以“以爱育爱”为核心,以我们校园的身边人身边事为素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经验交流,反思提高,提升我们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为学校的长效发展给力加油。
我们老师爱岗敬业育人教书的事业价值观。
工作苦点累点不计较,担子重点轻点不计较,待遇多点少点不计较,荣誉得点失点不计较。
这是我们教师的最可宝贵的无价之宝,为了山区的教育默默播撒着希望,涌现出我们校园里现代教育的教师群英谱。
温总理的“以爱育爱”给我们以启示。
“以爱育爱”,让我们热爱农村教育,让我们用真爱去善待每一个学生,让我们的爱心培育学生们的爱心,让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科学,爱父母,爱老师,爱学校,构建起爱的班级、和谐校园,构建爱的家庭、和谐社会,这是“以爱育爱”的真谛之所在,也是我们的共同追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
很多人把孩子比作花朵,把老师比作园丁。
的确,花儿的绽放需要园丁辛勤的栽培和精心的呵护。
我们渴望让阳光洒满每一个花朵,让雨露滋润每一片花瓣,更要用关爱和包容的目光去看待那所谓的“差生”,给孩子的过失以宽容,更要给孩子的迷茫以方向。
学生之间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
我们都追求完美,然而玫瑰虽美,但却有刺;孔雀华贵,却不能遨游蓝天。
事实上,瑕不掩瑜,维纳斯断臂反而更天艺术魅力。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雕塑,是一种生命的感动,而真正能带来感动的,是师生之间的真诚。
面对学生比溪水更清澈的眼睛,比蓝天更明净的笑容,比阳光更炙热的情怀,我们应当报以百分之一百的执着、热忱和无限的真爱。
在我们班也有一个特别的孩子,他叫张豪杰,课堂上爱讲话,还常常发出一些怪异的声音,逗得全班同学发笑,令我很头疼。
而且,他常把自己弄得脏兮兮的,班里的小同学都不愿意和他玩。
他总是跑到我旁边说:“彭老师,她们不跟我玩!”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后来我明白了,他为什么要在课堂上发出那些怪异的声音,原来他孤单。
他需要同学们的关爱,需要老师的关注。
是呀!一个刚满7岁的孩子,就离开自己的父母,独立住校学习、生活,那是多么勇敢而坚强的孩子呀!我要帮助他回到同学中间去,让他感受来自同学的关爱。
我开始带着他参加与孩子们的游戏,当许多孩子争着想和我一组时,我会大声地喊他到我身边来。
课堂上我总是把一些简单的问题交给他回答,只要他有一点点进步,我就表扬他。
有意无意地告诉孩子们:“张豪杰是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
”慢慢地同学们开始接近他。
下课时,会有人在教室里喊:“张豪杰,走,一块玩去!”听到这些话,我很高兴,我知道我的努力有了一定的效果。
再看看他那经常脏兮兮的小脸,也越来越干净了,其实他本来就是一个漂亮的孩子。
很快,他的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我为他的变化而高兴,我认为当有的学生看起来不值得爱的时候,往往是他们最需要关爱的时候。
爱是阳光,能把坚冰融化。
爱是春雨,能让枯萎的小草发芽。
与孩子们一起,我很幸福。
承受孩子们的真诚与喜爱令我陶醉。
我相信一切成功的教育,皆出于爱心。
教师的爱就像洒满大地的阳光,能给学生带来温暖,给未来带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