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和珠三角物流比较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

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情况调研刘贺物流管理1024班学号25[摘要] 长三角区域是我国近年来经济发展领先的区域,随着长三角经济一体化程度越来越高,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随之迅速发展。
本文提出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发展现状和发展特点,并指出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港口发展1 近年来,现代港口物流在传统港口物流的基础上已经有了很大的飞跃。
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
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
在功能上,现代港口物流不再只具有简单的装卸搬运功能,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通讯技术和自动化运输、仓储等技术,同时还具有运输、中转、仓储、加工包装、分拣、配送、信息处理、保税以及其他各种辅助服务功能,从而使港口从交通枢纽转变为内涵更广、层次更高的物流网络节点。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发展现状长三角区域指以上海为中心的大都市经济圈,包括上海市,江苏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台州,共计16个城市,该区以仅占全国 1.1%的土地面积,6.3%的人口,创造了占全国近20%的国内生产总值,近35%的进出口总额,近35%引进外资总额,以及占总数50% 以上的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
长三角区域被认为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总量规模最大、内在潜质最佳、发展前景好的经济区,加快这一区域的发展,必将带动、牵引和辐射整个华东地区、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长三角VS珠三角

长三角VS珠三角赵海菲苏州科技学院经管学院改革开放30多年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突飞猛进,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地方,也是经济最富朝气和活力的地区。
目前,两个地区初步形成了比较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区域竞争优势,形成了各自具有时代、地缘和文化特色的经济运行模式和产业结构特点,我们将从地理差异、产业结构、经济总量和人均经济总量、对外贸易结构、发展模式这几个方面来比较和分析两者。
一.地理差异:长三角和珠三角都位于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东临太平洋,虽然它们只占整个中国面积的1.5 % ,但生产总值超过了1/ 3 ,进出口贸易额超过60 % ,在全国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个区域发展条件、特色优势各不相同,互补性很强。
珠三角毗邻香港和澳门,具有较强的对外开放优势,可以接受港澳经济辐射,承接港澳产业转移,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外向型经济发达,是连接内地与国际市场的桥梁和纽带。
珠三角尽管其经济活动空间布局具有高度集中的特征,但它在发展过程中对国际市场比较倚重,对国内的扩散作用则相对较弱。
图1:珠三角地区长三角背靠广阔的内地市场,内源型经济发展速,可通过长江进行整个长江流域的经济合作和交流,又可通过发达的铁路系统、公路系统及航空运输与全国进行经济合作。
长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扩散作用强于集聚作用,因而其经济活动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了大范围的空间扩散特征。
图2:长三角地区二、产业结构:长三角与珠三角根据自身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及比较优势等不同因素,在产业结构上形成并发展了不同特点的主导产业与产业集群特点。
珠三角的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信息、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这些产业在珠三角的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珠三角的制造业初步形成了以产业聚集为特色,以广州、深圳为核心,以中部都市区、珠江东岸、珠江西岸都市区为基础的产业地理布局。
以广州为核心的中部都市区,是全区政治、科教、文化及金融中心,也是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的第二产业基地。
珠三角至长三角货运调查

作为目前中国发展最迅速的两个经济圈,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交流与融合日益频繁,随之而来的是两地物流业务的增多,但目前两地运力的不足,使得物流成为了制约两地经济交流的瓶颈珠-长货运市场调查5月,在行邮专列开通前,宝供在两地开展了货运市场及制造企业关于珠三角和长三角之间运输业务的调查。
在珠三角总共访问了包括深圳、中山、珠海、东莞、佛山、顺德当地的货运场内的货运部及专业市场里的揽货点的经营者566人,电器、医药、玩具、电子、服装、建筑材料、日化、钟表行业的制造企业物流部门负责人45人,并在5月份形成调查报告。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由浙江(杭州、宁波、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六市)和江苏(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常州、无锡、苏州、南通八市)两省14个城市所组成。
珠江三角洲地区由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肇庆、东莞、中山、江门等9个城市组成,两个地区加起来的GDP占了全国的将近一半。
消费品为主要货源珠三角到长三角的货物种类以电器、服装、配件、日用品为主,其中电器的运输比例最大,为18%,随后分别是服装占12%,日用品和配件分别为11%,其它运输种类如饮料、食品、医药等所占比例均未超过10%(见图1)。
这种货物种类比例与珠三角已经成为全国的电器、服装、日用品等消费品制造基地有关,同时也表明长三角作为国内主要的消费中心,对珠三角的消费品有较大的需求。
具体珠三角的各个城市又有不同的特点。
广州除了本身的服装、鞋业、布匹、电子等专业批发市场每天都有大量的货物运往长三角外,还因为交通条件便利、汇集了各货运公司总部等原因,成为了珠三角各地运送到长三角的货物的集散地。
深圳以加工制造业的过关货物为主,到长三角的货运量较少。
东莞运往长三角的则以成品服装、电器、电子配件的货物居多。
佛山、顺德的主要是电器、家具、五金、灯饰。
中山、珠海就以水产、服装、灯饰为主。
图1:珠三角到长三角运输货物种类汽车运输价格浮动大部分的制造企业现有的运输方式以汽车运输和汽车快运为主(见图2),其中汽车快运所占比例为49%,汽车运输的比例为34%。
浅谈珠三角物流

· 区域物流·
Logistics Sci- Tech No.8, 200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浅 ! !! !! !
谈 珠 三 角 物 !
!
!
!
!
!! !! !! !! !!
Abstr act: General situation of Pearl River Delta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advantage and disadvantage of developing the modern logistics industry are indicated presently in this zone, and strategies are discussed simply during developing the lo- gistics industry in Pearl River Delta. Key wor ds: Pearl River Delta; general situation; modern lo- gistics
虽然珠三角地区高度重视物流业的发展, 也出现一些专业化的物流企业, 其发展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但与欧 美以及香港地区物流发展还有比较大的差距。该地区能够提供优质服务的专业化, 社会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数量 相当少。目前, 珠三角传统的物流企业大多由以前仓储、运输等企业转变过来的, 往往只能提供阶段性和功能性 的服务, 如运输、仓储, 而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物流增殖服务方面。这样导 致该地区的物流企业单一、层次低的物流服务相对过剩, 而一体化高层次、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供给不足, 供需矛 盾制约着双方的发展。 3.4 物流市场缺乏系统而专业的制度, 市场运行欠规范
长三角和珠三角物流比较PPT课件

主要物流企业与设施
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国内外知名 物流企业,如顺丰速运、中通快
递、德邦物流等。
珠三角地区拥有众多现代化物流 园区和配送中心,如广州空港物 流园区、深圳盐田港物流园区等。
这些园区和中心配备了先进的物 流设施和技术,提高了物流运作
珠三角物流发展展望
跨境物流发展
珠三角地区将加强跨境物流合作, 推动与港澳地区的物流一体化发 展,提升国际竞争力。
航空物流拓展
珠三角地区将加大航空物流基础 设施建设,提高航空物流的运输 能力和服务水平。
智能化与数字化升
级
珠三角地区将加快物流行业的数 字化和智能化升级,提升物流运 作效率和客户服务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报告结构
• 本报告将分为五个部分:1) 两大 区域的物流概述;2) 基础设施比 较;3) 物流企业分析;4) 政策环 境对比;5) 未来发展趋势。
02
长三角物流概述
地理位置与交通网络
地理位置
长三角地区位于中国东部沿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 等省市。该地区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是连接内陆和海外的重要枢纽。
客户满意度
珠三角地区的客户服务水 平相对较高,因为该地区 的企业更加注重客户体验 和服务质量。
供应链管理
两个地区的供应链管理水 平均较高,但长三角地区 的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 协同和整合。
技术应用比较
信息化水平
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企业更 加注重信息化建设,而珠 三角地区则相对较弱。
智能化水平
两个地区的物流企业都在 逐步推进智能化技术的应 用,但长三角地区的智能 化水平相对较高。
珠三角物流发展现状

珠三角物流发展现状
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物流业发展较为成熟和发达的区域之一。
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和经济实力强大,珠三角地区的物流业在国内乃至国际物流市场上有着重要地位。
首先,珠三角地区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相邻,拥有优越的海陆空交通条件。
三个国际机场、多个快速铁路、以及密集的港口网络,使珠三角地区成为重要的物流枢纽地带。
这方便了商品的进出口贸易,也提高了物流效率。
其次,珠三角地区的制造业发展非常迅速,尤其是电子、汽车、服装等行业。
这些制造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增长。
许多大型企业在该地区设立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以满足市场需求。
大量的货物从制造厂商到消费者之间的流通,极大地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再次,珠三角地区政府积极推动物流业的发展,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和措施。
不仅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合作,建立更完善的物流网络,还投资建设了大量的物流园区和物流基地。
这些措施提高了物流业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吸引了更多的企业参与其中。
最后,珠三角地区在物流技术方面也有所创新。
例如,应用物流大数据、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提高了物流运作的可视化和智能化水平。
这些技术的应用使物流过程更加高效、准确和可追踪,为企业提供了更好的物流解决方案。
总体来说,珠三角地区物流业发展现状良好,不断创新和完善。
随着中国内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珠三角地区物流业有着广阔的发展潜力。
同时,要充分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和科技创新优势,进一步提升物流服务质量和水平,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物流发展特点分析摘要:以上海为龙头的江苏、浙江经济带。
这里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规模最大、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2004年度统计数据表明,长三角地区占全国土地的1%,人口占全国5.8%,创造了18.7%的国内生产总值、全国22%的财政收入和18.4%的外贸出口。
正在长江三角洲快速积聚的国际资本和民间资本,不仅规模越来越大,而且以其特有的活力强有力地推动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据统计资料,2003年1至9月,苏州、杭州、无锡、宁波四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均已超过1000亿元,同期增幅均超过12%,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3900亿元,同比增长10%以上。
而这一经济增长高速和高于全国同期增幅3至5个百分点的状态,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已连续保持了多年。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物流发展1 引言传统港口物流实现的是“港到港”的服务,而现代港口物流要求的是“门到门”的服务。
这就要求构筑与港口物流业发展相配套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体系,进一步拓展港口物流业务。
港口群在发挥装卸集装箱船货物的运输功能外,还将参与组织各个物流环节业务活动及彼此之间的衔接与协调,逐步成为全球国际贸易和运输体系中的物流基地。
长江三角洲地区港口群依托上海国际航运中心,以上海、宁波、苏州港为主,服务于长江三角洲以及长江沿线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新一轮的国际物流竞争中,随着世界海运业的船舶向大型化和超大型化发展趋势,长三角区域港口物流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2 我国的物流发展现状2.1 物流概述2.1.1 物流的概念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回收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客户要求的过程。
物流是一个控制原材料、制成品、产成品和信息的系统。
“物流”也可详称为其最终目的是“策略性物流运输”或“策运”。
物质资料从供给者到需求者的物理运动,是创造时间价值、场所价值和一定的加工价值的活动。
长三角和珠三角对外贸易比较分析

长三角和珠三角对外贸易比较分析摘要:长三角经济区和珠三角经济区作为中国主要的对外贸易的窗口,在全国的对外贸易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而长三角和珠三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却形成了各自的经济发展体系,长三角因为其拥有较多的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企业,这样就使得长三角的对外贸易主要是进行一些技术比较好的产品;而珠三角更多劳动密集型企业,其中主要的对外贸易是通过加工贸易,或者是通过过境贸易来实现其贸易的的增长。
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现象在二者之间越来越明显的表现出来,同时也在其中折射出来我国整体的对外贸易的问题。
针对这一种现象,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本文从这角度研究了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对外贸易的优势和缺点,并对存在问题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意见。
关键词:对外贸易;长三角;珠三角一、长三角和珠三角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主要依托是长三角和珠三角的对外贸易的发展。
同时长三角和珠三角的不同的贸易的方式和对外贸易的的不同的产品成为了我我国对外贸易的领军地区。
长三角和珠三角都是我国1978年开始实行对外开放的主要地区,这样就为其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地位确定了基础。
(一)长三角的贸易地位长三角是我国目前经济总量规模最大、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板块。
长三角的对外贸易主要通过私营企业的对外贸易以及通过主要的硬件设施,扩大引进外资而形成的对外贸易。
长三角便利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劳动力素质,完善的基础设施奠定了了在我国对外贸易的地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长三角在科技方面的投入的加大,同时不断的引进外来的科学技术,加上自身的良好的科学技术的优势,逐步的成为我国科学技术贸易的领军地区,成为我国主要的科学技术贸易的地区。
(二)珠三角的贸易地位珠三角包括我过第一批经济特区,在政策上得到了优势,并且依托其靠近侨乡,面对东南亚,在香港,澳门回归以后,珠三角的对外贸易更加多元化。
珠江三角洲服务业发展较为迅速,服务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开放程度不断加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早期物流政策有《江苏省现代物流发展规 划(2002-2010)》、《浙江省 现代物流发展纲要》、《广东省物流业2 005年发展规划》、《南京现代物流产 业发展规划》 《长江三角洲地区快递服务 发展规划(2009—2013年)》、《珠江三 角洲地区快递服务发展规划(2010-2014年) 》等等 。 • 最近,根据国家”十二五”规划及《物流业调 整和振兴规划》两区域分别出台了相应的 物流发展规划,并积极落实到财政、土地 、税收等方面的具体支持,大力推进各地 区物流业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长三角16城市2010 长三角16城市2010 GDP 16城市
珠三角9城市2010GDP 珠三角9城市2010GDP
区域物流资源-----基础设施现状
• 优越的区位条件是两地发展现代物流业的 基础所在,而不断完善的交通、信息基础设 施建设,带来了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 的大范围快速流动,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前 所未有的发展前景。 • 珠三角、长三角目前已形成了比较完善的 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体系。
长珠三角物流 业比较分析
分析 要点
一.区域地理环境 二.区域物流发展的条件 三.区域物流的发展现状 四.区域物流的发展趋势 五.建设建议
珠三角地理环境区位优势
• 珠江三角洲扼珠江入南海的出海口,濒江临 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历来是华南、中 南、西南地区对外联系的主通道和我国的 南大门,是我国南部沿海地带重要的交通枢 纽。优越的区位条件使其以国外市场为导 向,国内市场为依托,推动外向型经济高 水平、快速度发展。 • 我们研究的范围是由 广州、深圳、佛山、 珠海、东莞、中山、惠州、江门肇庆9个城 市群组成的“小珠三角”区域.
3
广州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 有限公司
115.8336
190.2206
11
招商港务(深圳)有限公 司
22.1377
93.3
4
广东中外运黄埔仓码有限 公司
30.6215
36.6945
12
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 公司
1013.3967
0
5
广东中外运东江仓码有限 公司
4.4979
36.153
13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九州) 有限公司
33.9371
0
6
中山港货运联营有限公司
38.6596
4.5092
14
珠海国际货柜码头(高栏 )有限公司
4.8057
0
7
中山市港航企业集团有限 公司
76.2334
9.9887
15
汕头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44.0901
43.501
8
广东新会国际货运码头有 限公司
6.7196
4.7125
16
汕头港务集团集装箱服务 分公司
珠三角基础设施现状
• 珠三角的路陆交通四通八达,路网密集
我国交通大动脉有三纵(京广、京九、京珠)经 过这里,高速公路网建设也是全国最好的区域之 一。珠三角公路通车里程4.2万公里,通车里程占 全省的22.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940公里,占全 省的53.4%。
• 珠三角地区的空港海港密集,辐射力强
0
43.501
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政府对物流业的政策支持以及 规划引导
• 2002年7月,国家外经贸部批准广东、江苏 、浙江三省及北京、天津、重庆、上海、深圳等 直辖市和经济特区开展外商投资物流业试点工作 • 早在2000年9月深圳就率先推出《深圳市“ 十五”及2015年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明 确将现代物流业作为与金融业、高新技术业并列 的深圳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而上海将物流同生物 医药、环保、新材料列为四大新兴产业,并列入 《上海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 》中。
珠三角物流发展遇到的问题与 珠三角物流发展遇到的问题与挑战 问题
• 来自产业转移的挑战 来自产业转移的挑战 产业转移的挑 • 来自同质化的挑战 来自同质化的挑战
各个海港和空港作业对象、服务方式的同质化现象,各 各个海港和空港作业对象 方式的同质 业对 物流企业 模式的同质 各物流园区建设的同质 物流企业服务模式的同质化,各物流园区建设的同质化 化服务将引起价格等方面的激烈竞 。同质化服务将引起价格等方面的激烈竞争。为了避免 争的惨烈,各地及各企业 行差异化战 竞争的惨烈,各地及各企业要实行差异化战略。
1、市场份额偏小 ;
2、第三方物流供给质量不高 ; 、第三方物流供给质量不高 给质 3、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第三方物流服务功能单 第三方物流服 4、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第三方物流企业规模偏小 业规
• 货代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代行业 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1、货代行业规模小,服务水平有限; 、 代行业规模小, 业规模小 水平有限; 2、基础设施及技术水平不高,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健全 、 础设施及技术水平不高, 施及技 和信息系统 3、货代网络没有形成 、 代网络 4、作业时间短促,时效性不高 、 业时间短促, 短促 6、出口导向性服务,出口情况 、出口导向性服务
珠三角物流产业发展 珠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
• 2008年,广东省物流业增加值为1957.93亿 元,比2004年增长73.9%,年增长14.8%。 • 广东省和九市的政府都将物流业摆在重要 位置,纷纷出台了物流产业规划。 •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 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 务外包; • 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 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 • 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 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 群体。
长三角区位
区域物流发展其他条件
• 区域经济的发展 • 交通/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条件 • 国家/区域的政策支持及政府引导
区域经济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 经济发
• 从根本上说,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和 规模是区域物流需求的决定性因素,也是 区域物流需求的源动力。 • 经济的增长促进了包括交通运输、邮政、 电信、仓储、包装、批发和零售等物流相 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两地区比较雄厚的工 商制造业和国内外贸易,以及原材料供应 和产品销售“两头在外”的结构特点决定 了两地区物流量巨大,为现代物流业的发 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成为推动现代 物流业发展的内在力量。 • 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是中国经济发展速度 最快、经济最发达的区域。
加强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与提高企 物流管理水平
• 外资企业普遍使用第三方物流,通过物流外 普遍使用第三方物流, 包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包提高其核心竞争力。 • 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改造也在普遍进行。 制造企业的物流系统改造也在普遍进 • 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管理的提高。 零售企业的物流配送管理的提高。
• • •
加强与提高企业物流管理水平 与提高企 物流管理水平 珠三角物流企 的多元化发 物流企业 珠三角物流企业的多元化发展 物流信息化建设较 设较快 物流信息化建设较快
多种所有制 多种经营形式 种经营形式
珠三角近期规 珠三角近期规划的物流园
海港型 物流园 广州 黄埔(国际枢 黄埔 国际枢 纽)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 南沙(国际枢 南沙 国际枢 纽)物流园区 物流园区 空港型 物流园 广州空港(国际 广州空港 国际 枢纽)物流园区 枢纽 物流园区 陆路交通枢 纽集散型 花都(综合 综合)物 花都 综合 物 流园区 城市仓储 配送型 芳村(综合 综合) 芳村 综合 物流园区 白云(综合 综合)物 白云 综合 物 流园区 流园区 增城(综合 综合)物 增城 综合 物 流园区 番禺(综合 综合)物 番禺 综合 物 流园区 深圳 西部港区物流 园区 东部港区物流 园区 佛山 南海三山国际 物流园 深圳机场航空 物流园 龙华物流园区 平湖物流园区 三水工业园物 流中心 高明沧江工业 园物流中心 顺德高新技术 产业开发区物 流中心 东莞 中山 江门 虎门港物流园 区 火炬区国际物 流园 新会港物流仓 储基地/园区 储基地 园区 江门港物流仓 储基地/园区 储基地 园区 山 塘 物 台 鱼 港 流 仓 基 /园 储 地园 区 常平大京九物 流园 港口镇城市配 送型物流园区 松山湖物流园 区 小榄镇产业配 送型物流园区 笋岗——清水 笋岗——清水 —— 河物流园区 区域定向 服务型
珠三角物流产业发展 珠三角物流产业发展现状 产业发
• 珠三角货运量的不断增长(数量) 珠三角货运量的不断增长 数量) • 珠三角物流园区的开拓与发展 珠三角物流园区的开拓与发 • 珠三角货代业的发展 珠三角货
仅深圳就有5万多家国际货代企业;东莞全市货代网 万多家国际货代企业 莞全市货 深圳就有 万多家国际货代企 点及企业 余家。 点及企业有6000余家。 余家
2010年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状况 2010年长三角与珠三角经济状况
• 2010年长三角地区两省一市共完成国内 生产总值83972亿元,同比增长13.8%, 高于全国经济增速3.5个百分点,经济 总量占全国比重为21.1%. 经济增速继 续领先全国,经济发展趋势持续走好、 质量效益显著提升、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 2010年珠三角9城GDP为37388亿,人口约 5611万,人均GDP为66624元,折合近一 万美元,经济保持快速增长.近年来,长 三角经济总量大于珠三角,但珠三角人 均GDP高于长三角,且珠三角经济增长 速度快于长三角。 •
集中了五大机场广州、香港、深圳、珠海和澳门 机场是我国空中航线最为密集和繁忙的地区。众 多的优良港址形成了以广州、深圳、珠海为枢纽 ,其他中小港口 长三角公路、铁路网络发达,区域内城市 群通过公路与铁路运输系统连成一体。以 上海为中心,形成了半小时车程、一小时 车程、两小时车程、三小时车程辐射区。 • 长三角区域内拥有600公里的优良海岸 线和众多优良港口。由上海、宁波、南京 、舟山、南通等港口组成的港口群构成中 国最大的沿海沿江港口群 。 • 长三角逐步建立了以浦东机场为主,虹桥 机场为辅的组合型亚太地区航空枢纽港。 • 总之,长三角已形成一个以上海为中心的 现代化交通网,通过海河陆空大联运使长 三角交通成为区域一体化联动发展的推动 力量,并为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 的硬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