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格林童话》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兴趣。
(3)学会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了解《格林童话》的背景及作品特点。
(3)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出示《格林童话》书籍,引导学生关注封面、、作者等信息。
(2)讲述格林兄弟的故事,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3)引导学生讨论《格林童话》的特点,如:奇幻、冒险、道德教育等。
(4)教授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如:把握故事情节、关注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阅读《格林童话》。
二、指导课1.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的能力。
(3)指导学生如何欣赏童话故事。
2. 教学内容(1)讲解《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童话、魔法、公主等。
(2)分析、概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情节。
(3)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
3. 教学活动(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选取一则《格林童话》,引导学生分析、概括故事情节。
(3)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故事,并说明理由。
(4)教授欣赏童话故事的方法,如:关注故事主题、分析角色形象、品味语言风格等。
(5)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选取一则《格林童话》进行深入阅读。
三、欣赏课1. 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2)提高学生分析、评价童话故事的能力。
(3)引导学生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2. 教学内容(1)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
(2)分析、评价故事情节和角色形象。
(3)领悟童话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
3. 教学活动(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激发对《格林童话》的兴趣。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1. 课程目标: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作品特点。
2. 教学内容:(1)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2)介绍《格林童话》的出版背景及影响;(3)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质、寓意深刻、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
3. 教学活动:(1)教师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及出版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格林童话》的特点;(3)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格林童话》的了解和阅读体验;(4)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本《格林童话》中的故事进行阅读。
二、指导课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
2. 教学内容:(1)介绍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了解故事背景、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故事情节、领悟寓意;(2)教授如何做到阅读笔记:摘录精彩片段、概括故事情节、写下感悟。
3. 教学活动:(1)教师讲解阅读童话故事的方法;(2)示范如何做阅读笔记;(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方法和笔记技巧;(4)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格林童话》中的一个故事,并完成阅读笔记。
三、欣赏课1. 课程目标: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人物、情节的欣赏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教学内容:(1)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勇敢善良、机智勇敢、自私懒惰等;(2)欣赏《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情节:王子与公主、魔法森林、神奇的宝物等;(3)领悟《格林童话》中的寓意:善恶报应、努力付出才有回报等。
3. 教学活动:(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格林童话》中的人物形象;(2)让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格林童话》情节;(3)讨论《格林童话》中的寓意,联系现实生活;(4)布置作业:让学生选择一个《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分析其中的人物形象和寓意。
四、汇报课1. 课程目标:检查学生阅读《格林童话》的情况,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课 指导课 欣赏课 汇报课)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读书推荐课指导课欣赏课汇报课)一、读书推荐课【教学目标】1. 激发学生对《格林童话》的阅读兴趣。
2. 引导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引发学生阅读欲望。
【教学内容】1. 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雅各布·格林和威廉·格林。
2. 介绍《格林童话》的背景及创作过程。
3. 分析《格林童话》的特点:寓言性、民间色彩、道德观念等。
4. 推荐《格林童话》中的精彩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等。
5. 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教学活动】1. 图片展示:《格林童话》封面、作者照片等。
2. 教师讲解: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3. 故事分享:教师讲述《白雪公主》等精彩故事。
4. 学生讨论:分组讨论故事中的角色、情节、主题等。
5. 分享感受:学生发表自己对故事的喜爱之情。
二、指导课【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引导学生掌握《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分章节阅读、做笔记、分享心得等。
3. 引导学生制定阅读计划,合理安排阅读时间。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展示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2. 学生实践:学生在课堂上尝试正确的阅读姿势和习惯。
3. 阅读方法讲解:教师介绍《格林童话》的阅读方法。
4. 制定阅读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制定阅读计划。
5. 分享阅读心得: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
三、欣赏课【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对《格林童话》中寓言性和道德观念的理解。
2. 培养学生对《格林童话》中民间色彩的欣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教学内容】1. 分析《格林童话》中的寓言性和道德观念。
2. 欣赏《格林童话》中的民间色彩:民间传说、风俗习惯等。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汲取智慧和道德启示。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格林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格林童话》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自主阅读《格林童话》,学习做人物卡片。
2.能读懂童话故事,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学习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设身处地地阅读童话,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3.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体会分享的乐趣。
教学重点:1.产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自主阅读《格林童话》,学习做人物卡片。
2.能读懂童话故事,边读边想象,感受童话的奇妙;学习把自己想象成主人公,设身处地地阅读童话,体会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能感受课外阅读的快乐,乐于分享自己的阅读成果,体会分享的乐趣。
教学课时:4课时教学过程:任务一:引发阅读期待,明确阅读方法1.看图或视频,猜测这是哪个故事中的情节?2.出示封面,观察封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3.阅读前言,了解《格林童话》以及名家评价,交流阅读期待。
4.了解作者。
5.读目录,看故事标题,交流你对哪个故事最感兴趣?猜一猜它可能会讲些什么。
6.自主制定阅读计划。
(1)看目录,了解童话集里包含几个故事。
(2)根据自己的阅读能力,确定阅读每个故事需要的时间。
(3)估算读整本书的时间。
任务二:围绕跟进话题,走向深度阅读1.精读《白雪公主》:(1)故事中,你认识了哪些人物?(白雪公主、小矮人、王后……)(2)你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结合具体情节说一说。
(3)结合同学的分享,深读“白雪公主”,做人物卡片。
①交流到“美”这一特点时,再浏览故事,圈画故事中体现白雪公主美的片段。
【预设片段:对外貌的直接描写;小矮人的语言;魔镜的语言】②交流阅读感受。
③同法交流其他特点。
④制作人物卡片。
(4)梳理故事情节,感受童话中的反复,尝试完整讲述故事。
①理清:王后想杀害公主,王后用了哪些方法?公主又是如何得救的?②体会反复:在王后陷害公主的过程中,有些相似的句子或片段,你发现了吗?(如:王后问魔镜——王后心情变化——王后想方设法——公主从迟疑到上当——小矮人登场——公主化险为夷)③讲故事。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

《格林童话》教学设计《格林童话》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格林童话》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主要内容等。
学生能够掌握《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学生能够理解《格林童话》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善良、勇敢、诚实、友爱等。
学生能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格林童话》中的故事,并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讲解、学生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格林童话》的内容和意义。
通过阅读、写作、绘画等方式,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绘画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展示等方式,让学生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和热爱,让学生感受到童话故事的魅力和乐趣。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让学生明白善良、勇敢、诚实、友爱等品质的重要性。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阅读和创作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格林童话》的基本信息,掌握其中的一些经典故事。
理解《格林童话》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格林童话》中的故事。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深入理解《格林童话》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在阅读和创作童话故事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格林童话》的基本信息,包括作者、背景、主要内容等。
1. ◦ ◦ ◦ ◦2. ◦ ◦ ◦3. ◦ ◦ ◦ 1. ◦ ◦ ◦ 2. ◦ ◦ 1. ◦讲解《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讲解《格林童话》中所传达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如善良、勇敢、诚实、友爱等。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格林童话》中的一些经典故事,如《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

《格林童话》阅读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2.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选篇,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童话故事中提炼人生哲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4. 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格林童话》简介:《格林童话》是德国著名的格林兄弟所著的一部童话集,其中包括了众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
2. 选篇阅读:《格林童话》中的经典故事,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红帽》等。
3. 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从童话故事中提炼出对人生有益的哲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讲解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
2. 阅读法:让学生阅读《格林童话》选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童话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及人生哲理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 创作法: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童话故事。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及特点。
2. 学生自读《格林童话》选篇,教师巡回指导。
3. 讲解童话故事中的人生哲理,引导学生正确面对生活。
4. 组织学生就童话故事中的情节、人物及人生哲理进行讨论。
5. 总结课堂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从《格林童话》中学到的人生哲理。
3. 创作一则自己的童话故事,可以是改编《格林童话》中的故事,也可以是完全原创的故事。
4. 下一节课分享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课堂讨论。
六、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格林童话》的理解程度以及从中获得的人生感悟。
2. 课堂讨论: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了解他们的思考深度和表达能力。
3. 阅读报告:评估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以及对童话故事的分析和解读能力。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林童话》

必读书籍阅读指导教案《格林童话》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格林童话》,培养学生对童话故事的兴趣和阅读热情。
2. 帮助学生理解《格林童话》中的主要情节、人物和寓意。
3.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书目:《格林童话》2. 教学章节:第一至第五章3. 主要人物: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大灰狼、勇敢的小裁缝等。
三、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格林童话》第一至第五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2. 课堂导入:简要介绍《格林童话》的作者、背景和作品特点。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阅读的章节,分享故事情节和感受。
4.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寓意。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6. 阅读理解训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共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阅读的重要性。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交流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评估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对故事情节和寓意的理解程度。
3. 批判性思维:评价学生在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时的独立思考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格林童话》纸质书籍或电子书。
2. 教学PPT或黑板。
3. 参考资料:有关《格林童话》的解读、评论等。
六、教学内容1. 教学章节:第六至第十章2. 主要人物:睡美人、海的女儿、穿靴子的猫、铁炉匠、猫和老鼠交朋友等。
七、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请学生提前阅读《格林童话》第六至第十章,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
2. 课堂导入:简要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入本节课的故事情节。
3.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各自阅读的章节,分享故事情节和感受。
4.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全班学生共同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情节和寓意。
5. 批判性思维训练: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故事中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格林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

小学课外阅读书目《格林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格林童话》阅读指导课教案阅读目标:1.教导学生整本书的阅读方法:略读——精读——感悟,让学生欣赏文本中生动的故事情节描写,同时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精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通过文中的句子,用心体会故事中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1.看图猜猜猜展示几幅图片,然后让学生猜猜它们是关于哪个童话故事的。
图片: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等。
学生猜中后,问他们这些童话故事都出自哪本书。
出示《格林童话》封面,告诉他们这些生动活泼的人物都是该书里的。
2.走进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世界问学生是否喜欢读《格林童话》,并让他们分享对格林兄弟和他们的作品的了解。
介绍格林兄弟的背景和他们的作品,特别是他们对人间真情、生活温馨的童话素材的看重。
《格林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小乐手》《穿靴子的猫》是他们最著名的作品。
3.教师点拨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是最完整的童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曲折但不离奇,叙述朴素却不单调,一百多年来,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喜爱。
试问,度过童年的孩子,有谁不知道青蛙王子、睡美人和灰姑娘呢?这本书充满了冒险、神秘和梦幻的故事,包括美丽的白雪公主、勇敢的小红帽和可爱的小精灵等。
这些故事情节曲折迷离,会让你沉浸在其中,久久难以忘怀。
此外,书中还有一些民间故事,教导我们如何分辨善恶,与坏人斗智斗勇,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
本节课以《灰姑娘》为例,介绍略读-精读-感悟的读书方法。
在略读故事后,我们要感知故事的内容,并围绕问题进行小组讨论。
然后,根据故事内容,我们要在笔记本上写下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人物,以及理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拓展阅读必读书目《格林童话》教案
格林童话
阅读目标:
1、指导整本书的阅读方法:略读——精读——感悟,让学生欣赏文本里生动的故事情节描写同时,增强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兴趣。
2、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在精读童话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3、阅读时,通过文中的句子,用心体会故事中要说明的道理。
教学过程:
教学时间:两课时
授课时间:月日总计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情趣,揭示课题
1、看图猜猜猜
咱们先来看几幅图片,看后猜一猜它是有关哪个童话故事的。
图片出示;白雪公主、小红帽、灰姑娘、狼和七只小山羊…
小朋友们真厉害,了解这么多的童话故事,那你知道这些童话故事都是出自哪本童话故事书吗?--《格林童话》(出示格林童话封面)
是的,天真可爱的小红帽,美丽的白雪公主,善良的灰姑娘,渔夫和和他的妻子,还有青蛙王子等等都是《格林童话》里讲述的一个个生动活泼的人物。
《格林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格林童话世界,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板书:格林童话)
二、走进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世界:
1、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读书了,你们喜欢读格林童话吗?
2、你们对格林兄弟和他们的童话有哪些了解?(学生自由说。
)
3、我们认识一下格林兄弟(课件)
4、和老师一起了解格林兄弟和他们的作品。
(课件)
(格林兄弟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他们早年丧父,青年丧母,兄弟俩相依为命,共同经受人世间的忧患困苦,他们之间的感情非常好,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共同度过的,从中学到大学期间,他们始终住在一起,并且连书籍和其他财产都是共有的,所以他们在搜集童话的时候,特别看重那些人间真情,包含生活温馨的童话素材,《格林童话》《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睡美人》《糖果屋》《青蛙王子》《渔夫和他的妻子》《野狼和七只小羊》《大拇指》《勇敢的小裁缝》《不莱梅的小乐手》《穿靴子的猫》最为著名。
)
5、教师点拨
有人说,只有读过《格林童话》的童年才是最完整的童年,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这本书里的故事情节曲折但不离奇,叙述朴素却不单调,一百多年来,一直都受到世界各地少年儿童的喜爱,试问。
度过童年的孩子,有谁不知道青蛙王子,睡美人和灰姑娘的呢?
这本书里充满了冒险、神秘、梦幻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
美丽的白雪公主、放鹅姑娘、可爱的小红帽、小精灵,充满冒险的黑森林、风光绮丽的城堡……这些奇妙的意境、曲折迷离的故事情节,一定会让你沉浸在故事里,久久难以忘怀,除此以外,这本书中还有一些民间故事,那些聪明机智,勇敢善良的劳动人民让人感觉那么亲切,他们好像正透过书告诉我们,如何分清善良和邪恶,如何与坏人斗智斗勇,如何保持一颗快乐的童心。
这节课我们先上到这,想要知道书里到底发生了那些故事,这得要大家课后通读这本书才行,老师希望大家回去之后都能够认认真真地看完《格林童话》,好吗?
授课时间:月日总计课时
第二课时
一、课前检查
还记得上次课老师留下的作业吗?你们认真读《格林童话》了吗?相信认真读的孩子一定非常了解里边的故事内容,老师来考考你们,大家可要听仔细,看仔细了。
1、七个小矮人帮助了灰姑娘。
(×)
2、《格林童话》中,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个可怜的孩子。
(×)
3、《青蛙王子》中,青蛙王子娶了国王的二女儿。
(×)
4、《丑小鸭》是《格林童话》中的一篇。
(×)
5、《三根羽毛》这个故事中最后国王的最小的儿子当上了国王。
(√)
6、一只狼吃掉了六只小山羊,只有躲在挂钟壳里的最小的山羊没被吃掉,他和妈妈一起救出了那六只山羊。
这个故事名叫《狼和小羊》(√)
7、水晶鞋是白雪公主的。
(×)
二、以《灰姑娘》为例指导课外阅读方法
(一)学习《灰姑娘》
1、教师说出本节课教学目标:
这节课我们就以《灰姑娘》为例学习:略读-精读-感悟的读书方法,在精读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童话的思想感情。
试着读书笔记。
2、略读故事,感知内容
(1)略读法:(课件)
(2)感知内容(学生略读故事)
A、故事中的人物,你喜欢哪一个?能说出理由吗?不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B、围绕问题,4个人小组讨论交流。
C、根据故事内容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写在笔记本上。
我喜欢()。
是因为()(人物特点);我不喜欢(),是因为()(人物特点)。
(二)、精读片断,感悟人物
故事中的任务特点如此鲜明,下面我们精读片断,感悟人物。
1、精读法:(课件)
2、齐读片断(书47页)
有一天,富人要去集市,他问女儿们想要什么礼物。
他妻子的大女儿说:“我要漂亮的衣服。
”二女儿说:“我要漂亮的首饰。
”灰姑娘去说:“爸爸。
我什么都不要,只要您把碰到您帽子上的第一根树枝折给我。
富人回来前,给两个女儿买了漂亮的衣服和首饰。
再回来的途中,他经过一片树林,有一根榛树枝差点把他的帽子给碰掉,于是他折下了这根树枝送给了灰姑娘。
灰姑娘将那根树枝种在母亲的坟前,每天都会去那里哭三次,她的泪水洒在树枝上,树枝很快就长成了一颗高大的榛树。
不久,树上飞来了一只小鸟,灰姑娘想要什么,小鸟都会帮她实现。
齐读,你想到了什么?从文段的对话和灰姑娘的行动体会到什么?(后母两个女儿的贪婪,灰姑娘的善良真诚。
)
3、用同样的方法小组共同欣赏全篇故事,讨论,你读后有什么思考?有什么收获?
4、小组合作交流:首先由小组代表发言,然后有其他组同学补充,老师适时点拨,通过交流,使学生感受人物的特点,品析故事的精彩描写。
(三)、升华主题
灰姑娘一个孝顺且心地善良的女孩子,长期受到继母和姐姐们的虐待,在厨房里做女佣,每天都是灰头土脸脏兮兮的,后来由于善待小动物而且感动天,所以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在历尽继母和姐姐们的阻挠后终于和王子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1、这个故事给你最深刻的启发是什么?写一段话,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
(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善良、勤劳、真诚地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
2、你想对故事中的那个人说一句什么,写下来。
三、总结
要读懂一本书,要品味书中的精彩描写,并思考它表达的感情。
让我们一起走进格林童话,去分辨真假,善恶,美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