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奸雄——曹操(800字作文)

合集下载

征文作文【优秀6篇】

征文作文【优秀6篇】

征文作文【优秀6篇】篇一:征文篇一奸雄·英雄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多少英雄如过眼云烟,多少王朝兴衰更替。

三国,一个混战不迭的时代,奸雄往往也是英雄。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朝代的兴衰也是必然的。

在这东汉末年,出现了一个人人称之为“奸雄”的人物——曹操。

其实,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

从一开始董卓挟持汉献帝,祸害百姓,压制百官。

曹操正是由于内心的正义感,而用七星刀刺杀董贼,虽然失败了,但也显露出了他的英雄气概。

从那时起,曹操步步高升,最终成为了当朝丞相。

但由于袁绍、吕布、刘备等军阀势力强大,不得不“挟天子以令诸侯”,正因为这样,与他同时代的许劭才在《後汉书.许劭列传》、《三国志.武帝纪》里评价曹操为“乱世奸雄”。

在后来与袁绍大军交战于官渡时,曹操依靠他的胆识、谋略和重用人才,最终以三万精兵破了袁绍的百万大军。

战时他曾说:“兵在精,不在多”。

在此之后,中国北方地区相对稳定,曹操鼓励人民下地耕作,士兵也要从事农业工作。

在这一政策下,中国北方经济飞速发展使曹操的势力位于诸侯只首。

八年后,曹操实力雄厚,亲率八十三万大军南征。

在赤壁,曹操遇到了自己的转折点,在赤壁战败后,三国实力大体平衡,曹操失去了在战场的主动权,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他最终还是输了,输在了自己的气量狭小,输在了自己的过分自大,输在了自己的“宁教我负天下人,莫教天下人负我”。

在黄奎引西凉军进城谋杀曹操失败后,一口咬定曹丕是自己的靠山。

曹丕在请教司马懿计策之后,曹丕顶住了曹操的一次次讯问,从而免受杀身之祸。

曹丕事后问司马懿:“你怎么就知道我能赖过去呢?”司马懿便道出实情:“丞相异于常人,他就是个敢赖、会赖并一赖到底的君王!”曹操始举孝廉,不畏权贵,无论是在腥风血雨的战场,还是在尔虞我诈的政坛,他都显露出了非凡的智慧和卓越的才能。

三国的另外两位君王与曹操相比,就是“小巫见大巫”。

刘备不过一“织席贩履之辈”,孙权不过是“坐领父兄基业”,谁又能比得过身经百战的曹操呢?曹操不是奸雄,而是英雄,是一个被骂了几百年的英雄。

描写曹操的作文(4篇)

描写曹操的作文(4篇)

描写曹操的作文(4篇)描写曹操的作文篇一曹操,在《三国演义》中,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

他是三国时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罗贯中笔下的曹操最大的特点就是阴险、奸诈又残忍。

比如书中写曹操逃难到吕伯奢家,吕伯奢好意买酒杀猪款待他,却因他疑心太重听错话杀死吕伯奢一家九口。

陈宫抱怨时,他却说出“宁叫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

”的话。

曹操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仁义,不择手段。

在残忍的同时,曹操又是一个有谋略、有见识、善于利用人才的人。

在“青梅煮酒论英雄”里,他放眼天下,傲视群雄,但是对当时寄人篱下的刘备也能识英雄于末路。

在第34章里,曹操对许攸来投,竟高兴得来不及穿鞋就跑出去迎接。

三国群雄,首推曹操。

文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工不如满宠……可是又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一人?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力”,曹操如是说。

吾无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长袖善舞,独领风骚。

描写曹操的作文篇二曹操,《三国演义》将你塑造成了反面角色,成为遭人唾骂的汉贼、奸雄。

可是,我想对你说,你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是值得我敬重的伟人。

你的政治才华无以伦比。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战火纷飞,你拟定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通过皇帝下达你的命令,一下子抓住了主动权,这是多么高明的政治手段。

另外,你收留大量难民,分给他们土地,减少他们的赋税,还命令自己的军队自力更生,在休战期间自己种粮,所以你的粮草总是源源不断,实力也越来越强。

你的军事才能也令人惊叹,官渡之战就能证明这一点。

你率领七万人马对抗袁绍七十万大军,可谓是以卵击石,可是你紧紧抓住袁绍优柔寡断的弱点,烧毁了袁绍军团在乌巢的粮草仓库,让袁绍军心受到重创、士气得到重挫,从而一举击溃袁绍大军,书写了精彩的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

此后,你充分发挥军事才能,逐步击败吕布、刘表等乱世枭雄,统一了中国北方。

你还是一个文思如泉的诗人,“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暑假作文5篇]曹操作文5篇

[暑假作文5篇]曹操作文5篇

[暑假作文5篇]曹操作文5篇第一篇曹操作文:曹操,我想对你说关于曹操的作文1000字自古成王败寇,历史往往是由一个个成功者书写的,因此,我们所看见的成功者往往都具有光辉形象,而那在与历史的角逐中失败的人,则会被那所谓的成功者贬写而衬托出他们所谓的“神武”,呵,这难道不是偌大的讽刺吗东汉末年,狼烟四起,各地都在趁着黄巾之乱而到处收拢豪杰,以此壮大自己的势力。

也就是这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里,纵使他们是如何的耀眼,也遮不住你所散发的光彩,你,搅动了一个时代的“奸雄”——曹操,曹丞相。

在东汉这一只巨龙奄奄一息的时候,当屹立了三百多年的东汉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西凉刺史董卓进京,废幼帝,立新主,掌控着朝廷,当汉献帝上位时,一个时代的皇帝竟需要依附别人的鼻息才能生活。

也是这个时候,各路的英雄豪杰齐聚在洛阳城下,准备除掉祸国殃民的董卓。

可,我们的主角,曹操却手持利刃夜闯太师府,尽管失败,你却以献刀为由,巧计脱身,虽然没有成功,但不也证明了你想要拯救朝廷,铲除嗜杀的董卓吗丞相,在我心里,你就像那夜空中最明亮的恒星,将路过的行星一一捕获。

你对于拥有才能的人,总是以礼相待,毫不怠慢当袁绍的谋士许攸遭到了袁绍的不信任,连夜来投时,你却连鞋都没有来得及穿,就出来迎接许攸,而且,对他的提议没有任何怀疑,而是选择了全部信任,果然,因为你对拥有才能的人那坚决的信任,才有了后面的“攻乌巢,烧粮草,大破袁军”丞相,因为你对贤人的信任,导致你的帐下从不缺少可以为你出谋划策的人物。

那在三国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为你在一统北方的时候提出了很多良策的“郭嘉”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吗当你在长坂坡看见神武的赵子龙时,升起了爱才之心,从而传令一定要活捉,这不也是曹丞相你求贤若渴的一个例子吗且抛去《三国》这一张皮不说,您还是一位伟大的诗人、作家。

那《蒿里行》中的“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

”不表现着你想要一统天下的决心吗那《短歌行》中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喃,天下归心。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

论曹操的高一作文精选5篇曹操,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曹操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1不论是京剧唱词,还是巷头故事,还有文学作品,曹操都被骂为“白脸奸雄”、“曹瞒狗贼”,可是又有谁又去欣赏这位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诗人?谁又去了解他背后的孤独、寂寞?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粗犷豪放,用兵如神。

官渡之战,打得本初落花流水。

可惜四世三公,竟成黄粱一梦!北征乌丸,东临碣石,他挥笔写下了豪迈的《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河澹澹……”多么壮丽的篇章!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是后人对他的赞叹。

一次战乌丸,使曹操这个名字青史留名。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求贤若渴,苦觅贤才。

江东赤壁,八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将东吴围个水泄不通。

大战在即犒赏三军喝了个酩酊大醉,把酒临风,横槊赋诗:“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岁月不饶人,华发早生,贤才的重要曹操比我们都要清楚:“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不就是你的心事吗?在大江上,所有愁绪都化作金樽中的美酒一倾而尺,随着江水东流不回,只有那船只的影子打在水面,仿佛一片黑黝黝的山影。

月亮如一块玉壁沉入江面。

寂静的夜里,只有那雄浑的声音一遍遍诉说着心中的寂寞,在江中飘荡。

只叹曹公大意,公瑾运筹帷幄,文韬武略,八十万大军号谈笑间灰飞烟灭。

孟德败了,可是他的《短歌行》却永传于世,他求贤若渴的精神感动了天下贤士,曹公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

我欣赏曹操,欣赏他的老当益壮。

迟暮之年,可仍怀雄心壮志,激流勇进,毫不亚于大耳碧眼。

你仍用话语表达着自己的愿望:“老骥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列士暮年,壮心不已。

”你须发苍苍,却仍迸发着无限的精力。

东征仲谋,西讨孟起,北伐张鲁,中稳朝纲。

为魏国的建立和三国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如今曹公早已远去,鼎足三分已成梦,后人凭吊曹公,仍低吟着他的诗句。

关于曹操的作文800字(精选47篇)

关于曹操的作文800字(精选47篇)

关于曹操的作文800字(精选47篇)曹操的作文800字篇1曹操是三国时期的超世豪杰,曹操实力从弱到强、从小到大,都是靠自己的智谋和胆略来实现的。

公元200年,曹操决定亲自率兵攻打刘备。

此时,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拥有几十万大军,并扬言要进攻许都。

此时,对曹操来说,是一个重大的战略抉择。

是将主要力量攻打袁绍还是攻打刘备?体现了曹操的战略思维的高明。

在听取众谋士的建议后,曹操却作出了令人意外的战略决策,决定攻打刘备,而置袁绍于不顾。

对曹操的决策,很多将领都不解,说:“与您争天下的主要是袁绍,现在袁绍正想打过来,您却要去打刘备,万一袁绍从背后趁虚而入,攻打您,您岂不腹背受敌?”曹操说:“刘备是人中之杰,今不除之,必为后患。

”谋士郭嘉符合说:“袁绍生性迟疑,既便来攻,也不会迅速。

刘备起兵不久,民心未附,力量不大,马上攻击,刘备必败。

”为什么曹操要放弃攻打强大的袁绍,不怕袁绍的攻击,而攻打弱小的刘备呢?我想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曹操了解袁绍和刘备的才智、胆略和战略意图。

在曹操眼中,袁绍不足为虑,因为曹操在与袁绍结盟剿灭董卓时,因为袁绍的自私和无胆识而错过了剿灭董卓的时机,使董卓迁都逃窜。

在这件事上,曹操认为董卓是一个没有胆识和寡断之人。

相反,曹操在围剿董卓中,发现刘备是英雄,有胆有识,而且结交豪杰人才,有野心。

特别是刘备是汉室宗亲,故为曹操心腹大患。

二是袁绍已经兼并了幽州,实力已经很大。

曹操如果此时主动与袁绍相斗,则刘备可能渔翁得利,即使不主动夹攻曹操,但也广收民心,实力逐渐坐大。

特别是曹操担心的是,自己与袁绍相斗,可能两败俱伤,很长时间无力对付刘备,则刘备就可能有很长时间的扩张实力机会。

三是刘备实力弱小,而且民心未附,此时将其歼灭,然后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袁绍,是很好的战略抉择。

四是曹操看人,最主要的不是看现成的实力,而是看其发展潜力和志向意图。

刘备与袁绍相比,刘备的志向、意志都比袁绍坚决。

袁绍实力强大些,是因为袁绍自身出身于名门王侯,所以起点高。

写曹操的高一作文800字5篇汇总

写曹操的高一作文800字5篇汇总

写曹操的高一作文800字5篇汇总他,就是被南阳奇士评为“清平之奸贼,乱世之英雄”,被三国志评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写曹操的高中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1近日,我读完了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故事始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终于三国归晋。

这段历史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谋士: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孙权、周瑜等等。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大反派曹操。

为了突出刘备的正义感,曹操自古以来就被人认为是大奸臣,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我”,如厮狂妄,他被世人所评价“生性多疑,奸邪诡诈,玩弄权术”一系列贬词,坐实了“奸雄”之称。

可我觉得曹操能于乱世之中开辟一番霸业,一定有超人的能耐。

首先,曹操本身就是个具有远大志向和博大胸襟的人,文韬武略,即使大战在即也非要作文赋诗一番,他作的诗词很多都是名篇,他的武艺也不凡,能舞双戟而退,无人可近。

其次,曹操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他旗下荀攸、郭嘉,机智过人,张辽、许褚、李典勇不可当,夏侯惇、曹子孝,一个奇才,一个福将。

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出谋划策,拼死战斗,才让曹操扩大势力,收服北方。

再来说是曹操如何治军有道,在“望梅止渴”中,他在军士们饥渴疲惫的状态下故意说前方有杨梅,点燃了士兵们的希望,鼓舞士气。

最后,曹操善于总结,他虽然老是战败,可每次战败后,都会总结自己为何战败,并听谋士们的建议加以改善,实力大大提高。

这样的曹操教我非常佩服,值得学习,不枉为“治世之能臣”之称。

虽然我非常欣赏曹操,可他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

历史上着名的赤壁大战中,曹操大败,可我觉得他不该败得这样惨,在我看来曹操骄傲自大、专横跋扈才会由原来的胜券在握变成了最后的狼狈逃窜。

一个败军之将在向华容道慌忙逃窜中,演绎出“三笑一哭”的闹剧,也惟有曹操一人也!我不禁感叹:性格决定一切。

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是大魏集团的主公,他是挟天子以令的奸臣,但是,正如他在攻打西凉时说:“吾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其实,他离我们很近,我们完全有资格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写曹操的高中作文篇2他,一个用兵谨慎,爱民如子的好君王;一个赤胆忠心,严于律己的好臣子;一个奸诈无比、足智多谋的好将军;一个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好学者;一个礼贤下士、诡计多端的枭雄。

关于曹操的作文800字

关于曹操的作文800字

关于曹操的作文800字曹操议论文作文篇1青梅煮酒论三国之曹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临江仙》穿越浩瀚的文明历程,一路瞻首走来,仰视华夏文明的结晶,如叹硕果,亦如观瑰园。

嗟乎!若关乎英雄之论,实属《三国》为著。

论《三国》,华夏文明瑰丽的结晶熠熠生辉,文学的上等佳品经久不衰!初览《三国演义》,尚属幼童,因年纪小,阅三国方图耳目之乐,好比囫囵吞枣。

模糊褪色的记忆中,依稀记得那时自己更关注的是狼烟四起的战场与身披金甲的将与士,佩服他们在争斗中甘愿血染征袍透红甲的英勇,也暗暗羡慕其中那一丝丝的桀骜不羁。

时过境迁,一些场面仍在脑海里浮沉。

而昨日再读三国,感知翻覆乎。

儿时读《三国》,出于青稚孩童模糊的是非观,认定了曹操就是白面阴险之辈,常呜呼到何留曹操噫!而待年长再阅三国,我不禁赞佩道曹操才乃《三国》真正的英雄。

乱世造英雄东汉末年,曹操在□中诞生。

他操没有显赫的出身,没有强硬的后台,只依靠自己的谋略与才干,一步步爬到人生的顶峰,最后成为一代枭雄。

民间流传中,曹操奸诈、凶残、惟利是图,被许多人称之为“一代奸雄”,是汉朝之大逆臣,与宽厚、仁慈的刘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之所以有那样的性格,与他的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曹父系宪官收养,因此,曹操从小就要为生存与他人明争暗斗。

习惯养成自然,久而久之他的性格便也变得如此。

想来略有哀怨之殇,一代枭雄背后那段鲜为人知的清冷过往,无人问津。

何为英雄哉仲夏夜蒲扇流萤,一壶清酒伴正值盛季的青梅,暂且脱开那尘世纷扰,让我们来将三国英雄畅谈而论。

再叙曹操,在他与刘备、孙权的争斗中,他一直是作为反面角色出现的,所以多数初读三国的人都认为曹操不算什么英雄之辈。

但揣摩一番后,相比之下刘备才谓是一无是处。

虽怀仁慈,但无英杰之谋,壮士之勇,依靠演技骗得无数人忠心随从。

倘若没有身后的虎将,刘备也不知生死轮回何许次了。

而曹操与之不同,他依靠自己的能力在乱世中得以立足,即使无人以助,他也可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由此可见曹操是治国之才。

议论文曹操作文5篇

议论文曹操作文5篇

议论文曹操作文5篇议论文曹操1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在东汉末年之乱世,观天下之局势,凭勇谋而独霸一方者,史评“治国之良臣,乱世之奸雄”,此乃曹操也。

以吾之愚见,三国里真正的英雄,非曹操莫属。

先说孙权,虽会用人,但全凭祖上基业,称不得英雄;再说刘备,虽性情稳重而仁厚,但功劳多在属下,也称不得英雄;再说袁绍,虽之前势力强大,但刚愎自用,好谋无断,也称不得英雄。

由此看来,天下之英雄,曹操当之无愧。

再说曹操,《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奸诈、多疑,“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便出自他之口。

但我认为这种性格,符合那个时代群雄争霸的特点,而曹操恰恰也有这样的野心,想要一统天下。

在《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正凸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

毛泽东评论曹操的诗“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是真男子,大手笔。

”他不愧为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

而我认为他在“望梅止渴”中所表现的机智,更是一般人所不及的。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是曹军在路过宛城时,曹操规定,将士一律不得踩踏民田,而自己的马却因受惊而踩踏了民田,他让法官为自己定罪,因书上说不能处罚担任尊贵职务的人,但曹操认为自己制定法令,自己却违反,怎么取信于军?即使我是全军统帅,也应受到一定处罚。

于是便割断了自己的一缕头发。

可见曹操的治军严明、以身作则。

在我眼中,曹操也是一个会重用人才、任人唯贤的人。

官渡之战中,他让袁绍的得力谋士—许攸为他所用,从而大败袁绍,成为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

不愧为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他爱惜人才,不惜把捕获的吕布的赤兔马赠给关羽,对关羽恩重如山,所以才致使败走华容道时关羽念及旧情放了曹操一马。

而我认为曹操更是一位极英明而有远见的人,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他便认准“天下英雄,惟使备与操耳”。

曹操不愧为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而他在《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作品中所展现的的博大胸怀,更表现了他在治国、军事等各方面的雄才大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代奸雄——曹操_800字
近日,我读完了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

故事始于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终于三国归晋。

这段历史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谋士:诸葛亮、刘备、关羽、曹操、孙权、周瑜等等。

其中,我最欣赏的是大反派曹操。

为了突出刘备的正义感,曹操自古以来就被人认为是大奸臣,他的人生哲学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也不教天下人负我,如厮狂妄,他被世人所评价生性多疑,奸邪诡诈,玩弄权术一系列贬词,坐实了奸雄之称。

可我觉得曹操能于乱世之中开辟一番霸业,一定有超人的能耐。

首先,曹操本身就是个具有远大志向和博大胸襟的人,文韬武略,即使大战在即也非要作文赋诗一番,他作的诗词很多都是名篇,他的武艺也不凡,能舞双戟而退,无人可近。

其次,曹操求贤若渴,重视人才。

他旗下荀攸、郭嘉,机智过人,张辽、许褚、李典勇不可当,夏侯惇、曹子孝,一个奇才,一个福将。

正是这些文臣武将出谋划策,拼死战斗,才让曹操扩大势力,收服北方。

再来说是曹操如何治军有道,在望梅止渴中,他在军士们饥渴疲惫的状态下故意说前方有杨梅,点燃了士兵们的希望,鼓舞士气。

最后,曹操善于总结,他虽然老是战败,可每次战败后,都会总结自己为何战败,并听谋士们的建议加以改善,实力大大提高。

这样的曹操教我非常佩服,值得学习,不枉为治世之能臣之称。

虽然我非常欣赏曹操,可他也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

历史上着名的赤壁大战中,曹操大败,可我觉得他不该败得这样惨,在我看来曹操骄傲自大、专横跋扈才会由原来的胜券在握变成了最后的狼狈逃窜。

一个败军之将在向华容道慌忙逃窜中,演绎出三笑一哭的闹剧,也惟有曹操一人也!我不禁感叹:性格决定一切。

曹操,他是三国时期的人物,他是大魏集团的主公,他是挟天子以令的奸臣,但是,正如他在攻打西凉时说:吾亦犹人也,非有四目两口,但多智谋耳,其实,他离我们很近,我们完全有资格学习他身上的闪光点!
六年级:王肖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