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学前教育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
绪论(1)学前教育学的概述、对象、任务

民主教育家蔡元培
(1)提出完整的学前社会公共教育体系,主张设
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 代替家庭教育。 (2)提出以儿童为本位,让儿童个性得到自然、 自由的发展,并认为从胎儿期就开始进行养育。
(3)虽重视学前教育的思想可贵,但提出的学前
养育机构代替家庭教育是不现实的,只能辅助家 庭和家庭共同合作教育儿童。
贡献和观点
(2)重视幼儿教育。陶行知先生高度评价幼儿教育的 社会价值,向社会宣传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他说: “幼儿教育是为人生之基础”,是“根本之根本”, “小学教育应当普及,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 (3)生活是教育的中心。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 育,游戏即工作。 (4)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5)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2、狭义的教育
• 狭义上说,是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 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 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 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 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 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3、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是指从出生到六 岁前儿童的教育 。
4、教育学
• 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 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
5、学前教育学
• (1)、广义的学前教育学
书P2
(2)、狭义的学前教 育学 书P2
6、人的年龄阶段
• • • • • • • • • 乳儿(出生~1岁) 婴儿(1岁~3岁)、 幼儿(3~6岁)、 童年(6~11、12岁)、 少年(11、12~14、15岁) 青春期(14、15~17、18岁) 青年(18~35岁) 中年(36~59岁) 老年(60~
• 并且,这一时期儿童的发展状况具有持 续性影响,其影响并决定着儿童日后社 会性、人格的发展方向、性质和水平; 同时,儿童在学前期形成的良好的社会 性、人格品质有助于儿童积 极地适应环 境,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有助于 他们的健康成长、成才。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背景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在中国古代,有关幼儿教育的书 籍就已经开始涌现,如《三字 经》、《百家姓》、《幼学琼林》 等,这是学前教育学的起源。
20世纪初,德国、美国等国开始 自觉地进行幼儿教育和幼儿研究, 形成了学前教育学的雏形。经过 多年发展,学前教育学已成为一 个独立的学科。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范围
3
性格发展
幼儿在向外界延伸时,要听到鼓励和热情的声音,这是他们性格健全发展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技与教育
研究如何应用新科技,如智能 出版、教育游戏、虚拟现实等, 来促进小学前儿童的个性化发 展。
跨文化教育
研究如何在不同社会的儿童中 开展学前教育活动,以及如何 更好地实现文化的兼容和发展。
任务二
2
惯,增强他们的身体素质。
促进儿童智力、语言、心理和创造力的
发展,为儿童的良好发展和日后的学习
打下坚实的基础。
3
任务三
培养儿童的社交技能和行为习惯,为儿
童日后的日常交往和公共生活增加信心
任务四
4
和技能。
鼓励儿童发现自我价值,促进全面发展 和能力提升。
学前教育学的发展历程
1 中国初期
与《三字经》、《幼学琼 林》等古代文化有关,为 部分少数地区提供了一些 规定性的学前教育机构。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任务 及发展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旨在为儿童提供最初的、有系统的培养的学科。这是从儿 童的角度考虑的,从身体、智能、情感、社会等不同方面实现儿童全面发展 的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和背景
学前教育学的定义
学前教育学是由婴幼儿到中国小 学阶段(0-6岁)的儿童早期教育、 发展、心理和医学研究组成的学 科。
《学前教育学》第一章 绪 论

第一章 绪 论
目录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概述 第二节 学习学前教育学的意义和方法
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概述
一、学前教育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学前教育学是研究和探讨学前儿童教育现象及其
规律的一门科学,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 学前教育指从出生到六岁前儿童的教育。学前教
育学要通过对学前教育现象的认识,探索学前教育的 普适性规律。 (二)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2.卢梭,18世纪法国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教育家 卢梭主张儿童的教育应顺应自然,以儿童为本位。
他在《爱弥尔》中开宗明义地说,“一切出于自然的 创造者皆好,一经人手却边坏了。”一旦受了社会认为 的干涉,儿童极易产生不自由、不平等,甚至产生罪 恶。
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3.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著有《林哈德与葛杜德》 裴斯泰洛齐认为,必须遵照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
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1.西方学前教育的发展 ⑴福禄培尔的学前教育思想
福禄培尔是德国的著名教育家, 幼儿园的创始人,世界学前教育的先 驱。福禄培尔被誉为“学前教育学之父”。
二、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⑵蒙台梭利 玛利亚·蒙台梭利博士是教育史上一位杰出的幼
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意大利历史上第一位学医的 女性和第一位女医学博士。于1907年在罗马贫民区建 立了学前教育机构——儿童之家,在那里,她用了特 殊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实验,创造了教育上的奇迹、 提出自己的学前教育理论。以她的名字命名的教育方 法——蒙台梭利教育法传遍了世界。
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教育 救国的思想影响下,他毕生从事旧教育 的改革,推行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为 我国的教育做出了重大贡献。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第一章教学目标1.1 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1.2 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的相关政策;1.3 理解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1.4 培养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能力;第二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2.1 定义学前教育学的范畴和内涵;2.2 解析学前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和研究对象;2.3 探讨学前教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第三章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3.1 Piaget的认知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2 Vygotsky的社会文化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 3.3 Gardner的多元智能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4 Erikson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3.5 Bruner的构建主义理论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第四章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4.1 问卷调查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2 个案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3 实验研究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4.4 观察法在学前教育研究中的应用;第五章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5.1 国内学前教育的起源和发展;5.2 国外学前教育的典型经验和发展路径;5.3 学前教育发展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5.4 学前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第六章学前教育的教育目标6.1 学前教育的整体目标和基本任务;6.2 学前教育的认知目标和方法;6.3 学前教育的情感目标和方法;6.4 学前教育的社会目标和方法;6.5 学前教育的体育锻炼目标和方法;第七章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7.1 学前教育的核心知识和技能;7.2 学前教育的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7.3 学前教育的艺术与审美能力培养;7.4 学前教育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7.5 学前教育的社会适应能力培养;第八章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培养8.1 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8.2 学前教育专业实习的组织与实施;8.3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素质要求和能力培养;8.4 学前教育专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培养;结语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培养学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了解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重要政策,并具备扎实的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研究学前阶段(即0-6岁)的儿童教育问题。
它关注的是儿童的全面发展和教育,旨在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和教育资源,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儿童发展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儿童的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运动等各个方面的发展规律,通过观察、实验和调查等方法,深入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和需要,为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2. 学前教育政策研究:学前教育学关注学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研究政策对学前教育的影响以及政策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学前教育政策的比较和分析,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3. 学前教育课程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的课程设置和内容安排,探索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活动和游戏,设计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材。
同时,还研究学前教育的评估和评价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指导。
4. 家庭教育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家庭对儿童教育的影响,关注父母在儿童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
通过对家庭教育环境的观察和调查,研究家庭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为家庭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
5. 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改革,关注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的培养和素质提升。
研究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推动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和提高。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推动学前教育的科学发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研究儿童发展规律,探索适合儿童发展的教育方法和环境,提供科学的教育理论和实践指导。
2. 研究学前教育政策,比较和分析国内外学前教育政策的特点和效果,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3. 设计和开发适合学前阶段的教育课程和教材,提供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
4. 研究家庭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影响,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和家庭教育支持。
5. 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师资队伍,研究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体系和培训内容,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能力。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学前儿童,即3岁至6岁的幼儿。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提供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发展需求的教育。
学前教育学的对象主要是学前儿童,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引导和关爱。
学前儿童的教育与成人教育和中小学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他们的认知能力、社会交往能力、情感发展等方面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和需求。
因此,学前教育学致力于深入研究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教育需求。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是综合性的,包括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艺术等多个方面。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就是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学前儿童提供有针对性的教育,帮助他们在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在认知方面,学前教育学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观察、思维和判断能力。
通过丰富多样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学前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和思考。
在语言方面,学前教育学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听、说、读、写等语言能力。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能力。
在社会方面,学前教育学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合作、交往和分享能力。
通过组织各种团体活动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情感方面,学前教育学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情感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
通过关爱和照顾,帮助他们建立积极健康的情感态度和情绪表达方式。
在艺术方面,学前教育学注重培养学前儿童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活动,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力。
总之,学前教育学的任务是为了促进学前儿童在认知、语言、社会、情感、艺术等多个方面的全面发展,从而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学前儿童的教育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方法。
通过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期教育专业1、前言$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本课程以《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为后续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等课程打下理论和观念的基础。
设计思路关于目标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各章节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理论;能力目标主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意目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
关于学习内容(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应有全面且深入的介绍,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做到突出重点、扩大信息量。
,(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并不是教学的所有内容。
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应该以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不照本宣科,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
(三)学习内容的来源应更为广泛,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内容应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接轨。
2、课程目标本课程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子啊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管理实用性人才。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学》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9040102206 课程学分:4课程学时:72 课程类别:专业主干课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 《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等,以增强学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职业素质,提高幼儿教育质量二、教学要求 (一)本课程要求学员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认识到游戏在幼儿成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具备初步的幼儿教育课程设计及合理安排幼儿一日活动的能力;理解幼儿教师工作的特点,把握与家长沟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等。
(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 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学前教育发展的历史进程,理解著名幼儿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和观点。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一、教育与学前教育二、教育学与学前教育学三、学前教育及其年龄划分四、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五、学前教育学的特点第二节 学前教育学的形成与发展一、萌芽(孕育)阶段二、独立阶段三、发展阶段第二章 学前教育与社会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学前教育与社会诸因素的关系,社会环境的变迁对学前教育的影响,认识到学前教育的发展受到社会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学前教育的实施又影响着社会的良性发展,有着重要的社会价值。
正确把握现代社会学前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二)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 学前教育的社会因素分析一、社会政治与学前教育二、社会经济与学前教育三、社会文化与学前教育第二节 社会变迁与学前教育问题一、现代社会变迁与人的发展二、高度科技化与学前教育三、高度工业化与学前教育四、高度城市化与学前教育五、住宅高层化、独户化与学前教育六、食品精细化与学前教育第三节 现代社会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一、 国际化二、 多样化三、 科学化四、 整体化五、 规范化第三章 学前教育与儿童发展(一)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儿童身体和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掌握影响儿童身心发展的各个因素以及相关的理论派别,在此基础上正确理解儿童观、发展观和教育观,以自觉地运用于学前教育实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一 章 学前教育学概述| 学习单元一 学前教育学的内涵、研究对象、目的与任务
主要 内容
一
学前教育的内涵
学前教育是指从受精卵形成到正式进入学校教育之前的时 段内通过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方式影响学前儿童的系列活动。
二 学前教育学的内涵
学前教育学指的是一门关于人们观察学前教育现象,探讨 学前教育问题,揭示学前教育规律的系统化、理论化的科学。
五 学前教育学的任务
总结我国学前教育的经验研究学。
通过学前教育研究提高学前教育科学的理论水平,增强指导学前 教育实践的能力,帮助托儿所、幼儿园科学地对学前儿童进行教育。
通过学前教育研究,为国家和有关部门制定学前教育的政策、措 施和进行教育改革提供理论依据。
三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依据教育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和学前教育对象的特点,把学前教育学 的研究对象定为学前教育问题。具体而言,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从 胚胎形成开始到进入正式学校教育之前这段时间内的儿童的一切有价值 的教育问题。
四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目的
研究学前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找到学前教育的规律和方法 形成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研究范式
感谢 聆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