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多学科的综合性学科,融合了旅游学、人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学科知识。
旅游文化学旨在分析和研究旅游文化的特点、联系以及发展规律,深入挖掘旅游文化的内涵,揭示旅游文化的理论机制,改进旅游产业的发展战略,提升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旅游文化学以全球和地方旅游文化发展为主导,是对旅游文化的理论分析和实践实践的综合性研究。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旅游文化的定义与特征;旅游文化的发展历史、影响因素;旅游文化的体系构成;旅游文化的营销与保护;旅游文化与旅游企业经营;旅游文化与新技术;旅游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等。
同时,还包括旅游文艺、旅游景点评价、旅游政策分析、旅游经济与旅游地理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内容。
旅游文化学不仅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当今旅游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研究结果为发展世界各地的旅游文化产业、实现旅游文化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旅游文化学全套课件 第1章--旅游文化学导论

2、20世纪80年代以来:旅游文化研究的深入
80年代,旅游人类学家将旅游者作为一个需要休闲、为摆脱一些社会 束缚而远游的人来研究,旅游活动的文化性质得到了广泛和深刻的论证。 进入90年代,西方的旅游文化研究方兴未艾。 □ 论著方面,尤瑞的《旅游者的凝视》(1990);亚利· 里德的《旅 行者的心灵:从基加马治到寰球旅游》(1991);玛丽· 路易· 普拉特的 《帝国主义的眼睛:旅行写作与跨文化的演变》(1992);卡伦· 卡普兰 的《旅行质疑:后现代对位移的讨论》(1996);杰姆· 克勒福德的《旅 行文化》(1997);C.T.威廉斯的《旅行文化》(1998)。 □专业研究刊物方面,除《旅游研究年报》(1973年创刊)外、还出现了 英国的《旅游管理》、澳大利亚的《Journal of Tourism Studies》(1990 年创刊)等一大批专业性强、内容全面深入的旅游文化研究刊物。 □ 学术交流上,除了定期的旅游文化国际年会,各国、各地区还有为 数众多的各类研讨会。
沈祖祥:旅游文化的研究对象,即是通过对 旅游内部三个相互关联、运动的结构的演变过程进 行 系统研究,描述旅游发生和发展的历史规律和运动 规 律(沈祖祥,《旅游文化概论》,1999)。 喻学才先生:从广义上说,旅游文化学是一门 究人类旅游活动发展规律的学问(喻学才,《旅游 文 化》,2002)。 章海荣:旅游活动实际促成的是一种文化进入到 另一种文化环境中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的事实。旅 游 文化的研究视野大致可划分为三大部分:旅游主体 文
二、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
(一)主要观点 加法利(Jafar Jafari)等:目的地国民族文 化,客源国文化,以及主体和客体、媒体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交 际碰撞产生的文化都是旅游文化的研究范畴(肖洪根,1994)。 马波:旅游文化学以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 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与旅游学有着一 个基本共同的结构(马波,《现代旅游文化学》,1998)。 谢贵安:旅游文化学应抓住旅游主体----中介体----客 体----社会环境的各个环节,研究旅游主体文化人格和民族旅 游 性格的塑造过程(谢贵安,华国梁,《旅游文化学》,1999)。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选择单选15题15分+多选15题15分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旅游活动中的审美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人与景观的审美关系和()A人与自然的关系B人与导游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特别是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审美关系D人与酒店服务人员的关系2、()是目前全球旅行旅游业唯一公认的可持续旅游标准体系。
A饭店及住宿设施标准B旅行社及旅游组织者标准C目的地国家语言培训标准D绿色环球21标准体系3、我国的本土宗教是( )ABCD教4、旅游企业文化结构中最活跃、最生动的层面是( )A旅游企业物质文化B旅游企业行为文化C旅游企业制度文化D旅游企业精神文化5、旅游休闲文化的类型不包括( )A怀旧型B文化型C生态型D信息型6、以下那项不是中国当代休闲文化的时代特点( )A追求生活科学化B追求知识品位C追求个性鲜明化D 追求健康文明化7、对我国旅游景区管理模式叙述错误的是()A科教基地模式、B中间模式C生态恢复模式D探险模式8、民俗文化的功能不包括()A变异功能C实用功能B教育功能D娱乐功能9、据规划布局形式来划分不包括以下那种()A自然式B混合式C几何式D规整式10、( )是文化结构的核心部分,是人与自身关系的反映。
A制度文化B精神文化C行为文化D物质文化11、旅游企业管理模式有()A游览社管理模式B旅游饭店管理模式C旅游景区管理模式D以上都是12.作为唯一的旅行旅游业世界性认证体系的是()A绿色环球21 B ISO认证体系C四标整合管理体系D生态旅游认证13、黄河中卑鄙及海河流域华夏生态文化区民族分布为( )A以回族为主B以汉族为主C以土家族为主D以白族为主14、“梁柱式建筑”的建筑结构原则为( )A以木料为首要构材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采用构架制的结构D木石为主要材料的多层结构15.我国旅游饭店业的集团化管理进程起步于( )A 20世纪70年代初B 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C 20世纪80年代末D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三、多项挑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XXX的首要节日包括()A开斋节B圣纪节C忠孝节D巴达节2、旅游主体在旅游审美实施活动的心理过程也涉及以下哪些基本要素()A.感知B想象C理解D情感3、中国山水文化是一种审美文化,包括一下那些()A形象美B动态美C声音美D生态美4、中国传统建筑的结构与外部特征包括( )A采用构架制的结构准绳B斗拱为结构的关键,并成为度量单位C具有明显的外部特征D以石料为主要构材5、中国传统修建的文化理念包括( )A尚大观B尚中观C天人合一D和谐6、中国园林的分类从建筑与自然的关系来划分大体上可以分为哪几类( )A山居草堂、山庄别业B名胜风景区的公共游豫园林C自然式园林D城市山林7、民俗文化的基本特性包括哪些( )A历史性B地域性C集体性D传承性8.、生产民俗包括( )A种植与养殖民俗B工匠与坊作民俗C民俗D商业民俗9、旅游休闲文化具有以下的一般特点( )A大众性B群众性C周期性D个体性10、旅游企业文化具有以下企业文化共有的特性( )A群体性B融合性C稳定性D地域性11、旅游企业文化除了具有上述企业文化的共性之外,还具有以下明显的个性特点:( )A民主性B协同性C导向性D约束性12、生产民俗又称为经济民俗,大体上()形态,即A狩猎民俗B捕捞民俗C畜牧民俗D农耕民俗13、西方休闲文化的特点()A怀旧B主题性C信息化D猎奇14、饭店企业文化网首要包括以下要素:()A组织标识B服饰礼仪C仪式惯例、故事D服务流程、心事契约和组织控制15、一般来讲,美国人的审美文化心理表现为()基本特征A追新猎奇B考究场面与视觉感受C酷爱自然美D气于重行轻言的表达体式格局2、单项挑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5 CDBAD 6-10 CCACD 11-15 DABCD三、多项挑选题(每题1分,共15分)1.ABC2.ABCD3.ABCD4.ABC5.ABC6.ABD7.ABC8.ABD9.ACD 10.ABC 11.AB12.ABCD 13.BC 14.ABCD15.AB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1、最早给“文化”下定义的是()A英国人类学家XXX美国人类学家XXXC法国人类学家XXXXXX2、()是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育化出来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审美趣味、宗教情感、民族情结等文化因素的总和。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

旅游文化学复习资料一、旅游文化学概述1、旅游文化学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文化现象的学科,它涵盖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业、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等。
3、旅游文化学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其中主要包括起步阶段、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4、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意义在于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提高旅游者的文化素养,保护和传承旅游资源,以及推动社会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二、旅游文化的概念与特点1、旅游文化的概念:旅游文化是指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所创造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旅游管理和旅游教育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2、旅游文化的特点:本文1)文化多元性:旅游文化具有多元性,包括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和不同宗教的文化元素。
本文2)交融性:旅游文化具有交融性,它是在旅游活动中产生的,不同的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形成了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本文3)地域性:旅游文化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它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历史传统等密切相关。
本文4)发展性:旅游文化具有发展性,它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和发展。
三、旅游文化的类型与表现形式1、旅游文化的类型:本文1)按地域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文化和国际旅游文化。
本文2)按历史划分:可分为古代旅游文化、近代旅游文化和现代旅游文化。
本文3)按性质划分:可分为民俗旅游文化、人文旅游文化和自然旅游文化。
2、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本文1)旅游景观: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是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
本文2)旅游活动:包括文化体验活动、娱乐活动和休闲活动等,是满足旅游者需求的重要手段。
本文3)旅游服务:包括导游服务、住宿服务、餐饮服务和购物服务等,是提高旅游者满意度的重要保障。
本文4)旅游纪念品:是反映旅游文化的特殊商品,具有强烈的纪念意义和文化内涵。
四、旅游文化的影响与价值1、旅游文化的影响:本文1)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自考本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自考本旅游文化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A. 旅游行为B. 旅游目的地C. 旅游文化现象D. 旅游市场分析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文化的基本特征?()A. 地域性B. 多样性C. 封闭性D. 传承性答案:C3.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实地考察B. 文献分析C. 深度访谈D. 随机抽样答案:D4. 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A. 保护性开发B. 经济性优先C. 可持续性D. 特色性答案:B5. 旅游文化学中的“文化震撼”是指()A. 旅游者对新环境的不适应B. 旅游者对文化差异的惊讶C. 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不满D. 旅游者对旅游服务的投诉答案:A6. 旅游文化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应该()A. 完全保留传统B. 完全现代化C. 适当地与现代元素结合D. 完全摒弃外来影响答案:C7. 在旅游文化学中,旅游者的文化适应性不包括()A. 语言适应B. 饮食适应C. 宗教信仰D. 气候适应答案:C8. 下列哪项不是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内容?()A. 旅游者行为B. 旅游目的地文化C. 旅游企业管理D. 旅游服务文化答案:C9.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A. 旅游者B. 旅游目的地C. 旅游企业D. 旅游活动答案:D10.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 提升旅游体验B. 促进文化交流C. 增加旅游收入D. 保护文化遗产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 旅游者行为研究B. 旅游目的地文化研究C. 旅游企业管理研究D. 旅游市场开发研究E. 旅游服务文化研究答案:ABDE12. 旅游文化资源的特点包括()A. 独特性B. 可复制性C. 多样性D. 可持续性E. 易损性答案:ACDE13.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A. 实证研究B. 理论研究C. 比较研究D. 实验研究E. 案例研究答案:ABCE14. 旅游文化学中,旅游者的文化适应性包括()A. 语言适应B. 饮食适应C. 宗教适应D. 法律适应E. 气候适应答案:ABDE15. 旅游文化学认为,旅游目的地的文化特色应该()A. 完全保留传统B. 完全现代化C. 适当地与现代元素结合D. 完全摒弃外来影响E. 保持原貌答案:CE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旅游文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的重要性。
旅游文化学课后作业

旅游文化学课后作业绪论1.试析旅游文化学的含义与理论体系?答:旅游文化学是关于旅游文化系统的学问。
旅游文化学是关于旅游文化研究的学问。
旅游文化学不应混同于相关学科,它也有自己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也不应该是旅游,而应该是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
2.试析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主要内容?答:对象:旅游文化自身和旅游文化环境。
旅游文化自身包括旅游文化本体及其要素。
前者如:旅游文化的内涵、结构、类型、特点、特点、功能。
后者如旅游文化心理、;旅游文化行为、旅游文化产品等。
内容:旅游文化研究的过程与成果。
3.试析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科学法、哲法、逻辑法、实验法、调查法、比较法。
4.试析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意义?第一,有助于完整认识旅游文化,科学建设旅游文化。
第二,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活动,提高旅游质量。
第三,有助于人们正确认识旅游业发展规律,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四,有助于人们正确理解人类文化,促进文化繁荣。
第五,有助于推动旅游学的发展,丰富文化学的内容。
5.试析旅游文化学的特点?综合性、理论抽象性和经验具体性的统一、高屋建瓴,极具启发意义。
第一,以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系统及旅游文化研究为自己的独特研究对象。
第二,以旅游学和文化学为自己的首要研究方法第三,具有揭示旅游文化的发展规律。
第四,具有揭示旅游文化的发展规律,构建旅游文化学的科学体系等特殊研究意义。
最后,以旅游文化研究、旅游文化系统、旅游文化等概念为自己独特的核心概念。
6.为什么说旅游学和文化学是旅游文化学的重要理论基础?文化学:构建旅游文化学的框架体系,无一不需要文化学的基本理论,没有文化学的基本理论做指导,旅游文化学应有的文化学特征将不复存在。
旅游文化学将不成其为旅游文化学。
旅游学:没有旅游学都基本理论做指导,旅游文化学将不成其为旅游文化学。
第一章:1.试析中西旅游文化研究的特点?答:西方:第一,旅游文化研究正成为旅游研究的主导方向。
旅游文化学第-章绪论PPT课件

05
旅游文化的影响与价值
旅游文化对社会的影响
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
旅游活动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提供了交流的机会,有助于增进 文化理解和认同。
推动社会进步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就业机会,提高社会 经济效益,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
提升国家形象
旅游活动能够展示一个国家的文化特色和风土人情,有助于提升国 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
这一阶段的研究重点逐渐转向旅游主体与客体之间的文化互 动和影响,以及如何通过旅游来促进文化交流和保护文化遗 产。
旅游文化学的未来趋势
未来,旅游文化学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研究,与心理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学科进行交叉融合,以更 全面地揭示旅游文化的内在机制和影响。
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旅游文化学的国际化趋势将更加明显,研究将更加关注全球范围内的旅 游文化现象和问题,推动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互鉴。同时,可持续旅游发展将成为旅游文化学的重 要研究方向,以实现旅游业与环境保护、社会发展的和谐共生。
旅游文化的特征
01
多样性
旅游文化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历史背景下的
旅游文化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色,这为旅游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
体验。
02
互动性
旅游文化具有互动性的特点,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与当地居民、旅游从
业者进行交流和互动,这种互动不仅有助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也有助
于增进相互理解和友谊。
民俗风情旅游文化
总结词
民俗风情旅游文化是指以地方民俗文化为特 色,通过民俗活动和表演展现地方特色的文 化形式。
详细描述
民俗风情旅游文化包括民间艺术、传统手工 艺、民间音乐舞蹈等。这些地方通过展示地 方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游客了解和体验 当地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同时,这种文 化形式也有助于促进跨文化交流,增进不同 地区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尊重。
旅游文化论文精选

旅游文化论文篇一:旅游文化学论文旅游文化学论文旅游主体文化、客体文化、中介体文化等知识的整理姓名学号院系专业2012年11月19日摘要:旅游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驾驭自然的一种生动反映。
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一大产业,其在制造外汇收入、增加就业时机和扩大税收等方面发挥的经济作用不容各国政府无视。
本文介绍了旅游文化学相关的知识点,对旅游文化学中的主体和客体文化及中介等内容进展了归纳整理,并写下了本人对学习这门课程后的感想。
关键词:主体;客体;旅游;文化;介体;作用与阻碍;感想旅游文化是旅游与文化的一种深层次的结合,是旅游活动中制造的全新专门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开展的原动力和新的生长点,是现代旅游的一个重要层面。
旅游文化学是一门分析研究讨论旅游文化活动现象、本质及规律的学科,它关于我们深化认识现代旅游和提高旅游文化素养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意义1、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旅游文化学从总体上研究人们的智慧和实践制造才能在旅游活动方式上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及其变化、开展的规律。
旅游文化学是关于旅游文化的现象、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开展的规律的科学。
2、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旅游文化学的研究方法包括三个不同的层次:一是运用于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即哲学方法和逻辑思维方法;二是适用于社会科学研究的普遍方法,即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三是详细的文化学和旅游学的研究方法。
旅游文化学研究中使用的一般科学方法主要有文献法、实地调查与观察法、比拟法和逻辑分析法等几种。
3、旅游文化学研究的意义①.旅游文化学研究有助于解释人类的旅游行为,提示旅游活动开展的机理。
②.旅游文化学研究能协助人们正确地认识和理解旅游业开展的规律,自觉地促进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③.旅游文化学研究能协助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旅游活动的社会阻碍,处理好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之间的关系。
④.旅游文化学研究将推进旅游科学的开展,丰富文化学的研究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对象:从国内研究现状看,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的确立主要受“客体论”、“三要素结构论”和“主体结构论”的影响。
“客体论”以旅游客体的文化内涵统领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并据此把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当作旅游文化学主要的研究对象;“三要素结构论”建立在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介体的认知构架上,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即旅游主体文化、旅游客体文化和旅游介体文化;“主体结构论”强调旅游文化的两个主体和旅游交换的过程,把旅游文化解构为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两大板块。
旅游文化学与旅游文化两个概念的外延和内涵是不一样的。
旅游文化学不是研究文化旅游,而是要研究旅游文化现象;不是研究旅游的文化属性,而是要研究旅游文化的本质与特征;不是研究旅游的文化影响,而是研究作为新型文化形态存在的表现方式和载体;不仅要研究旅游文化现象,还要研究旅游活动所引起的旅游文化现象是如何矛盾运动的。
“客体说”的弊端在于笼统地说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就是旅游文化。
把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当作旅游文化,就会把旅游文化变成没有活力的静止物。
况且,旅游客体文化包罗万象,一旦涉及旅游资源、旅游吸引物的文化内涵,似乎一切现象都与“旅游文化,’有关,内容庞杂,结果是无从下手或四处下手,将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收罗进来,在短小的篇幅中难以阐释清楚。
因此,客体文化难以或不宜成为旅游文化学研究的对象。
“三要素论”的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以哲学思想为指导,以主体、客体、介体为三大支撑点来考察旅游文化现象或文化旅游的吸引物。
实际上主体、客体和介体三者之间无一条核心的主线来统领旅游文化学的研究。
作为研究对象,最好不要是几个孤立静止的要素组合,把主体、客体和介体作为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的最主要部分,太过于一般空洞化,不能体现旅游文化现象的独特性,因为任何文化现象都不能离开主体、客体和介体。
三要素论”继承了客体说的观点,把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再次等同于旅游文化,纳入旅游文化学的研究范畴。
“主体论”的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强调旅游主体的地位,着重考虑旅游文化的两个主体与旅游交换的过程,以旅游文化现象、旅游文化本质以及旅游文化产生和发展的规律作为研究对象。
“主体论”强调,旅游文化学应从总体上研究人们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在旅游活动方式上包括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的表现和发展规律。
总之,主体论者不是简单关注旅游文化的物质构成和物化载体、简单挖掘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再贴上旅游文化的标签、宽泛界定旅游文化的研究领域,而是把旅游文化与主体的智慧和实践创造能力联系起来,从旅游主体的角度来审视旅游文化现象,以旅游消费文化和旅游经营文化为两大支撑点,其思辨性和逻辑合理性更强。
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对象是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营造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旅游文化学研究的任务是通过研究来认识这种新型文化形态发生的形态结构、功能、特征、运动轨迹和存在的规律以及对现存文化产生的各种影响(现存文化这里主要是指各种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及其表现形式,它可能具有阶段性特点)。
研究对象规定研究内容,因此旅游文化学的研究内容还是应从研究对象出发来理解和把握。
由于旅游文化学研究对象界定为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在旅游者旅游活动过程中所营造的一种新型文化形态的内在矛盾及其表现。
在这个界定中,旅游文化的形成与运动以旅游者、旅游经营者和旅游目的地居民间的相互作用为前提。
旅游文化是以旅游行为为核心、旅游产品为依托、旅游环境为背景的系统性的场景文化。
旅游过程中的旅游消费与旅游服务行为文化、吸引旅游者的旅游地所有的旅游资源文化和旅游接待者创造的目标为旅游者并与旅游过程同时完成的旅游产品文化、旅游者旅游接待者旅游地居民共创共有的旅游环境文化,共同组成了这一场景文化体系,如果割裂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只从某一个角度来理解旅游文化,必然陷入片面和孤立的境地。
文化旅游定义1:是以旅游文化的地域差异性为诱因,以文化的碰撞与互动为过程,以文化的相互融洽为结果的,它具有民族性、艺术性、神秘性、多样性、互动性等特征。
文化旅游的过程就是旅游者对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这也是文化旅游的主要功能之一,它给人一种超然的文化感受,这种文化感受以饱含文化内涵的旅游景点为载体,体现了审美情趣激发功能、教育启示功能和民族、宗教情感寄托功能。
文化旅游定义2:泛指以鉴赏异国异地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迹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为目的的旅游。
寻求文化享受成为当前旅游业出现的新时尚。
文化旅游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综合性产业,因其关联性高、涉及面广、辐射性强、带动性强而成为新世纪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有活力的新兴产业。
文化旅游包括历史遗迹、建筑、民族艺术、宗教等内容。
其涵盖性强,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相关的产业。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是两个既有一定联系又有严格区别的概念。
文化旅游是属于运动的范畴,是旅游的一种类型,与旅游在内涵上存在着有机的联系。
而旅游文化属于文化的范畴,是文化的一个门类,与诸如建筑文化,生态文化,艺术文化,等相并列,是文化的一种类型。
一方面,文化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容,进而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
另一方面,旅游文化的发展又能为文化旅游提供内涵丰富的旅游内容,以满足旅游者的各种文化需求。
在外延上,文化旅游可以说是旅游文化的一个研究内容,而旅游文化的内容要比文化旅游丰富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