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电视摄像试题4

合集下载

电视摄像技术题目与答案

电视摄像技术题目与答案

题型:4个名词解释、5个选择题、3个简答题、1个论述题、考试时间60分钟,业务题目为必考题1、景别包含哪那几个,其定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远景:以景物为主,但是,人物与环境的之间平衡改变了。

人物已经成为视觉的主体了,重要展现环境空间、动作行为、行动方向、形体变化以及位移。

除了光影、色阶、明暗、动势之外,需要强调构图,以及前后镜头景别变化带来的心理距离变化,同时注意运动的视觉节奏。

作用:强调人物与景物的依存性、相关性、人物存在的方式和形式的合理性——假定你想表现人物的生存环境,人处在某种环境的地位等大全景的性质:通常这个景别是为了表达全面的空间环境,尽管有环境,但与前两个景别相比,环境是其次,重点是人物,所表达的环境范围是以表现人物为出发点和目的的,写意已经不存在了,写实是目的。

这个景别的使用,是为了奠定叙事的开始,奠定视觉发展的方向。

作用:通常是一个段落、或者是整场戏的开始和结束使用。

全景的性质:可以充分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人物是画面的主体内容,空间环境是造型的补充和背景。

它是场面调度的依据,因此画面中任何因素都要严格考虑——包括运动、光线、影调、位置、方向、色彩等一定要下面的镜头衔接;尽管是全景,人物注意不要太“顶天立地”,画面上下要有余地。

作用:——一场戏的总角度(可能在使用上不用,但一定要拍)镜头不够,全景凑。

中景的性质:膝盖以上。

与远景相比,中景可以呈现人物更多的细节,所以观众的注意力更强、感染力也更强。

中景也是一个特别难驾驭的一个景别,它是所有全景系列景别,和所有近景系列景别的过渡镜头,显得特别中庸,但是因此却是可以以一个景别讲完整个故事的景别——既可以表达情绪,又可以表达细节,因此,中景景别特别考验一个导演能力的景别——用的多,故事的节奏性差,导演没有风格;用的少,可能连故事都讲不清。

通常称为“叙事景别”作用——叙事中近景:我们称为“人物半身镜头”。

——腰部左右,通常这个景别是以人物的神态为表现对象。

广电摄像面试题及答案

广电摄像面试题及答案

广电摄像面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1. 广电摄像中,常用的镜头类型包括哪些?A. 定焦镜头B. 变焦镜头C. 微距镜头D. 所有选项答案:D2. 在广电摄像中,什么是“三脚架”?A. 用于稳定摄像机的设备B. 一种特殊的摄像机C. 用来调整摄像机位置的工具D. 一种照明设备答案:A3. 下列哪个不是广电摄像的基本要素?A. 光线B. 色彩C. 声音D. 剧本答案:D二、多选题1. 广电摄像中,影响画面质量的因素有哪些?A. 镜头的清晰度B. 摄像机的分辨率C. 拍摄环境的光线D. 摄像师的技术水平答案:A, B, C, D2. 广电摄像中,常用的拍摄技巧包括:A. 平移B. 缩放C. 跟踪D. 静态答案:A, B, C三、判断题1. 在广电摄像中,使用较高的快门速度可以减少运动模糊。

()答案:正确2. 广电摄像中,所有的镜头都应该使用最大光圈以获得最佳画质。

()答案:错误四、简答题1. 简述广电摄像中“景深”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景深是指在摄影或摄像中,被摄物体前后的一定范围内的物体都能清晰成像的距离。

景深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决定画面中哪些部分是清晰的,哪些部分是模糊的,从而影响观众的视觉焦点和画面的层次感。

2. 描述广电摄像中“白平衡”的作用及其调整方法。

答案:白平衡是调整摄像机以适应不同光源下的颜色表现,确保白色物体在任何光线下都能呈现为白色。

调整方法通常包括自动白平衡和手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由摄像机自动调整,而手动白平衡需要摄像师根据实际光线条件手动设置。

五、论述题1. 论述广电摄像中“光线”的重要性及其在不同场景下的运用。

答案:光线在广电摄像中至关重要,它不仅决定了画面的亮度和清晰度,还能影响画面的色调、氛围和情感表达。

在不同场景下,摄像师需要根据场景的特点和创作意图选择合适的光线类型和方向,如自然光、人造光、软光、硬光等,以及光线的强度和色温,以达到理想的视觉效果。

六、案例分析题1. 假设你是一名广电摄像师,需要拍摄一部关于城市夜景的纪录片,请描述你将如何进行拍摄准备和现场拍摄。

摄像基础试题和答案

摄像基础试题和答案

摄像基础试题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能够比较客观地记录和反映被摄主体的运动速度和节奏变化的是:()A.拉镜头B.移镜头C.综合运动D.固定画面2、电视摄像师在拍摄时应寓艺术表现于技术基础之上,如在拍摄夜景或夜景昼拍时,为了获得艺术的画面,在调整白平衡时应是:()A.准确B.偏红C.偏蓝D.偏暖3、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 )A.寻像器B.话筒C.摄像机机身D.镜头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5、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

这种方案是:()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C.平行三角形布局D.大三角形布局6、_____光源位于被摄对象后侧方向,使被摄对象一个侧面受光,大部分不受光。

选项为:()A.侧光 C.侧逆光B.顺侧光 D.逆光7、通常主光和_____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的影调反差。

选项为:()A.修饰光 C.环境光B.辅助光 D.轮廓光8、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___的问题。

选项为:()A.镜头相互匹配B.镜头的焦距选择C.镜头的曝光量D.镜头的色温调整9、三角形机位布局时,在三角形底边上的两台摄像机处于两个被摄人物之间,靠近关系线向外拍摄。

这种方案是:()A.外反拍三角形布局B.内反拍三角形布局C.平行三角形布局D.大三角形布局10、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A.特写B.近景C.全景D.中景11、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12、_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电视摄像相关知识试题集整合

电视摄像相关知识试题集整合

电视摄像试题集1一、选择题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BA、寻像器B、话筒C、摄像机机身D、镜头2、下面说法错误的是:BA、光圈值数字越小,光圈孔径越大,进入的光就越多。

B、光圈值数字越大,进入镜头的光越少,所以小口径镜头的光圈值数字就小。

C、f/1.4和f/2.0这两种口径的镜头,在同样的环境下使用,前者进光速度更快。

D、在对摄像机调节黑平衡时,镜头的光圈是关闭的。

3、下面有关镜头焦距与景深说法正确的是:CA、长焦镜头景深大,容易虚焦。

B、广角镜头景深小,不容易虚焦。

C、长焦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D、广角镜头压缩Z轴并使沿Z轴的活动显慢。

4、下面关于色温的说法正确的是:DA、色温与物体的表面温度相等。

B、色温与温度的大小相反。

C、日出日落时的色温比中午前后的太阳色温高。

D、日光灯比白炽灯的色温要高。

5、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保持主体在画面中心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6、人们通过看活动画面对一具体形象的识别速度是:BA、0.6秒B、2.8秒C、2.1秒D、0.4秒7、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CA、1∶2∶3B、2∶4∶6C、1∶1∶1D、1∶3∶58、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DA、0.415B、0.314C、0.5D、0.6189、在实践中,摄像机的机位、光轴、焦距“三不变”的画面,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A、捕捉动感B、精心构图C、准确曝光D、精确对焦10、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

AA、强光漫射B、摄像造型C、框架结构D、杂波信号11、有明显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A、特写B、近景C、全景D、中景12、从本质上讲,甩镜头属于:DA、拉镜头B、推镜头C、移镜头D、摇镜头13、电视系列片《丝绸之路》为了完整连贯地表现“敦煌彩画”的特殊画幅比例和造型效果,采用的拍摄方式是:CA、推拉镜头B、固定镜头C、移动镜头D、升降镜头14、能把同一画面形象分解为几个相同的影像,相互重复、交叠起来的效果镜是:DA、渐变滤光镜B、晕化镜C、双焦点镜D、多棱镜15、用焦距为10mm的广角镜头与用焦距为150mm的长焦距镜头,拍摄同样人物的近景,前者比后者:AA、拍摄距离小B、视场角小C、景深小D、场面小16、主光一般采用:AA、硬光B、软光C、柔和光D、散射光17、电视场面调度特别是镜头调度必须考虑________的问题。

电视摄像试题及答案

电视摄像试题及答案

电视摄像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参数对画面的亮度影响最大?
A. 光圈
B. 快门速度
C. 焦距
D. 镜头滤镜
答案:A
2. 在电视摄像中,使用三脚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A. 增加画面的稳定性
B. 减少画面的抖动
C. 提高画面的分辨率
D. 降低画面的噪点
答案:B
3.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摄像机镜头的放大倍数?
A. 光圈
B. 焦距
C. 景深
D. 曝光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在电视摄像中,______是用来控制进入镜头光线量的装置。

答案:光圈
2. 电视摄像中,______是指摄像机镜头与被摄物体之间的距离。

答案:焦距
3. 电视摄像中,______是指摄像机镜头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

答案:景深
三、简答题
1. 简述电视摄像中“白平衡”的作用。

答案:白平衡的作用是确保摄像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拍摄的画面色
彩保持一致,避免色彩偏差。

2. 描述电视摄像中“推拉摇移”四种基本运动摄像技巧。

答案:推是指摄像机向被摄物体靠近,拉是指摄像机远离被摄物体;摇是指摄像机在固定位置水平旋转拍摄;移是指摄像机在水平或垂直
方向上移动拍摄。

四、论述题
1. 论述在电视摄像中,如何选择合适的镜头焦距来拍摄不同的场景。

答案:选择合适的镜头焦距需要考虑拍摄场景的大小、被摄物体与
摄像机的距离以及预期的画面效果。

广角镜头适合拍摄大场景,标准
镜头适合拍摄人像和日常场景,长焦镜头适合拍摄远距离的物体或特写。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

电视摄像考试题库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划分主要依据是()。

A. 被摄物体的大小B. 被摄物体与摄像机的距离C. 被摄物体与摄像机的角度D. 摄像机的镜头焦距答案:B2.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不是常用的景别?A. 远景B. 全景C. 中景D. 微距答案:D3.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摄像机镜头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A. 景深B. 焦距C. 景别D. 拍摄距离答案:D4.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指的是摄像机镜头的光学特性?A. 光圈B. 快门速度C. 曝光D. 感光度答案:A5.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个术语与光线的强度有关?A. 色温B. 曝光C. 光圈D. 快门速度答案:B二、多项选择题1. 电视摄像中,影响画面景深的因素包括()。

A. 镜头焦距B. 光圈大小C. 拍摄距离D. 感光度答案:ABC2.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画面的曝光?A. 光圈B. 快门速度C. 感光度D. 镜头焦距答案:ABC3.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术语与摄像机的运动有关?A. 推B. 拉C. 摇D. 跟答案:ABCD4. 在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画面的色彩?A. 光线B. 色温C. 白平衡D. 光圈大小答案:ABC5. 电视摄像中,以下哪些术语与画面构图有关?A. 规则构图B. 黄金分割C. 三角形构图D. 景深答案:ABC三、判断题1. 电视摄像中,光圈越大,景深越深。

()答案:错误2. 电视摄像中,快门速度越快,画面越亮。

()答案:错误3. 电视摄像中,色温越高,画面越暖。

()答案:错误4. 电视摄像中,感光度越高,画面噪点越多。

()答案:正确5. 电视摄像中,推镜头可以使画面主体更加突出。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1. 简述电视摄像中景别的分类及其特点。

答案:电视摄像中景别通常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远景通常用来展示环境和背景,全景展示整个场景,中景展示人物的上半身或物体的大部分,近景展示人物的头部和肩部,特写则聚焦于人物的面部或物体的细节。

电视摄像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电视摄像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2017年电视摄像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电视摄像试卷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一)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视节目制作的方式通常分为三种,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视摄像的运动造型因素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融合了各种运动的综合运动。

3.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焦距不变。

4.拉镜头画面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是从小到大不断扩展的,使得画面构图形成多结构变化。

5.如果在同一距离上对同一被摄对象进行拍摄,镜头焦距越长,则成像面积____________________、放大倍率____________________。

6.摄像机拍摄的心理角度可分为____ ____和____ ____。

7.电视摄像师的基本素质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两个基本方面。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面不属于摄像机的基本组成部分的是:A、寻像器B、话筒C、摄像机机身D、镜头2.摄像机在光源色温3200K的基准之下,为保证正确的色彩还原,其输出的红(R)、绿(G)、蓝(B)三路电信号比例应是()A.1∶2∶3B.2∶4∶6C.1∶1∶1D.1∶3∶53.黄金分割即把一条线段分为两段之后,其中一段与全长的比值应为()A.0.415B.0.314C.0.5D.0.6184.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保持主体在画面的视觉中心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5.在实践中拍摄固定画面时,为了有别于摄影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A.捕捉动感B.精心构图C.准确曝光D.精确对焦6.电视的画面无纯黑部分,主要是因为电视的________所导致。

电视摄像艺术考试题

电视摄像艺术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景别的选择是(创作人员)对画面叙述方式和故事结构方式的总体考虑的结果,它是创作人员思维活动的直接的表现。

2、典型的运动性特征中运动包括画面内运动和(画外运动),还包括(时间)的流动。

3、在电视画面的构图中(光线)、(色彩)、(影调)、线条等是我们构成视觉形象的“原材料”,通过这些造型元素的综合运用,以完成构思的实现。

4、电视拍摄中,拍摄角度是无限丰富的,但还是可以归纳出一定的种类(证)、(侧)、斜、背、(平)、(仰)、府、顶八分法。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突出主体的表现方法,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A、保持主体在画面的视觉中心B、主体应是画面特写C、保持拍摄方向用仰角D、依靠造型表现技巧2、有明显的内容中心结构主体,重视特定范围内某一具体对象的视觉轮廓形状,能够完整地表现人物的形体动作的景别是(C )。

A、特写B、近景C、全景D、中景3、主导的线形向画面的左右方向发展,适宜表现宏阔、宽敞的横长形大场面景物的构图形式称为(D )。

A、曲线构图B、斜线构图C、垂直线构图D、水平线构图4、有利于表现物体的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在拍摄中应用得较多的方向是( C )。

A、正面方向B、正侧方向C、斜侧方向D、背面方向5、模拟画面主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是(A )。

A、主观性角度B、客观性角度C、虚拟性角度D、新闻性角度6、为克服“越轴现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C )A、提高拍摄高度B、改变色温C、插入中性镜头D、改变光圈快门7、在实践中拍摄固定画面时,为了有别于照片和美术作品,应该加强( A )。

A、捕捉动感B、精心构图C、准确曝光D、精确对焦8、(C )三不变是拍摄固定画面的前提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视摄像综合测试题(四)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5空,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电视摄像机的宽容度通常为(C )
A.1∶16
B.1∶32
C.1∶64
D.1∶128
2.______是电视画面构成可视形象的基本元素,是处理画面造型、构图及烘托气氛、表达情感、反映创作意图的重要手段。

( A )
A.光线
B.色彩
C.影调
D.线条
3.______摄像机价格适中、小巧轻便,适合于新闻采集等机动灵活的摄像工作。

( D )
A.家用级
B.专业级
C.广播级
D.DV
4.______是表现成年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在有情节的场景中,常被用作叙事性的描写。

( C )
A.近景
B.中景
C.全景
D.远景
5.______,也叫强烈调,画面中明暗差别显著、对比强烈,景物的明暗层次少、缺乏过渡。

( A )A.硬调 B.软调
C.亮调
D.暗调
6.______是指画面主体对象周围的人物、景物和空间。

( C )
A.陪体
B.前景
C.背景
D.环境
7.______中环境范围由小变大。

( B )
A.推镜头
B.拉镜头
C.摇镜头
D.跟镜头
8.镜头的视场角是指摄像管有效成像平面边缘与镜头______所形成的夹角。

( B )
1
A.前节点
B.中心点
C.后节点
D.焦点
9.______是指视场角大于60°的镜头,对于摄像机上的变焦距镜头而言是焦距小于
25mm
以下的那一段镜头。

( C )
A.长焦距镜头
B.标准镜头
C.广角镜头
D.变焦距镜头
10.______光源位于被摄对象后侧方向,使被摄对象一个侧面受光,大部分不受光。

( C )
A.侧光
B.顺侧光
C.侧逆光
D.逆光
11.______能够使画面中间的被摄主体成像清晰,而其背景虚化或周围景物的色调受到改变,以突出主体形象。

( D )
A.雾镜
B.多棱镜
C.柔光镜
D.晕化镜
12.通常主光和______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的影调反差。

( B )
A.修饰光
B.辅助光
C.环境光
D.轮廓光
13.______是一种透射形式的灯具,多采用石英卤钨灯泡。

( A )
A.聚光灯
B.散光灯
C.电瓶灯
D.电池灯
14.______在所有的色彩中是明度最高的。

( D )
A.红色
B.绿色
C.蓝色
D.黄色
15.______节目包括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纪实性专栏节目等,以真实客观性为原则。

( A )A.纪实类 B.艺术类
C.演播室类
D.外景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2
16.摄像机的光学镜头是由_变焦距镜头、_色温滤色片_、红绿蓝分光系统等组成的。

17.电视画面上极明亮景物和极暗景物交界处,景物亮度间距悬殊的交界处,由于强光向弱
光处漫射,会出现一种_强光漫射_现象。

18.摄像机焦距不动,摄像机就没有__焦距推_、__焦距拉___运动。

19.电视画面的时间特性主要有_单向性_、连续性和_同时性_。

20.运动摄像,就是在一个镜头中通过_改变摄距_,或者变动镜头光轴,或者__改变焦距_所进行的拍摄。

21.电视摄像机的标准镜头是指__镜头焦距接近摄像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_______。

22.视场角主要受镜头_焦距_和镜头_成像尺寸_这两个因素制约。

23.长焦距镜头视角__窄_、景深__小__。

24.副光,又叫_辅助光_,是用以补充主光照明的光线。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景深:景深是指在摄影机镜头或其他成像器前沿着能够取得清晰图像的成像器轴线所测定的物体距离范围。

2.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包括拍摄高度、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

拍摄高度分为平拍、俯拍和仰拍三种。

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侧面角度、斜侧角度、背面角度等。

3.白平衡:所谓白平衡,就是摄像机对白色物体的还原,即调整摄像机RGB三基色电路,使白色在各种光源条件下色彩还原正常。

4.越轴:所谓轴线,是指被摄对象的视线方向、运动方向和不同对象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一条虚拟的直线。

倘若摄象机越过原先的轴线一侧,到轴线的另一侧区域去进行拍摄,即称为“越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29.简述光线方向对被摄对象形态的影响。

答:光线方向可决定对象的形状、轮廓、线条的光线勾画和对象体积、立体形态及表面的视觉再现。

30.变焦镜头可以轻松的拍摄不同距离的目标,为什么拍摄时还要经常前后移动机位?答:焦距的改变会影响景深的大小,画面空间感的改变,同机位拍摄的同一物体的不同景别,不能给观众提供更多的信息。

而勤跑动走位,选择最佳方位,尽量用标准镜头在中焦距离拍摄,这样比较符合人眼观察的习惯,拍出来的画面也会比较理想。

31.如何判断一个镜头的好坏?
答:第一,看它是否符合技术上的标准,即清晰度够不够,曝光如何,聚焦是否准确,白平衡调节是否准确,以及画面是否晃动等;第二,艺术标准,构图如何,主体是否突出,色彩是否和谐,画面是否均衡,立体感、空间感、气氛、变下你如何;第三,看镜头是否符合节目的要求,在编辑中是否好用。

五、论述题(本大题15分)
32.试述各拍摄方向的艺术表现力。

3
答:(1)正面拍摄:物体多在画面中心位置,画面往往对称稳定。

表现物体庄严、规范;表现人物稳定端庄。

其缺点是画面变化少、平板,画面缺乏深度和立体感。

(2)侧面拍摄物体,有利于表现物体的轮廓和层次。

拍摄人物,有利于表现人的轮廓线条、身体姿势。

缺点是拍摄的是人或景物的侧面,不是最具代表性的正面,如长时间侧面拍摄,不易交待人、物的真实身份。

(3)半侧面拍摄往往是前侧面拍摄,有正有侧,有一定的纵深感,形象立体丰满,光线有明暗层次,是电视拍摄常会选择的方向。

(4)背面拍摄其拍摄方向与被摄主体的视线方向一致,有较强的参与感,能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