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动作发展

合集下载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是:
从整体到局部、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

1、从整体到局部:儿童最初的动作是全身性的,到后来就变成局限化、准确化。

2、首尾规律:儿童的动作首先是先从上部开始,然后到下部动作,儿童最早出现的是头部动作和躯干动作,然后才是四肢的动作。

3、近远规律:儿童出现四肢动作,再后就是手的精细动作,这种从身体的中央然后再到手的精细动作,这个就属于近远规律。

4、大小规律:儿童的动作分为粗大的动作和精细的动作,先会一些粗大的动作,比如说翻身、走、跑等,慢慢就会一些精细的动作,比如说拿、捏、吃饭、画画等。

5、无有规律:儿童最初的动作是无益的,到后来慢慢就是有意支配的,这就是无有的规律。

幼儿动作发展内容及目标

幼儿动作发展内容及目标
闭目行走
金鸡独立、鸡毛信、走钢丝、 手掌立棒、双人双手托球走
四、投掷
♦投掷的形式及锻炼价值
投掷的形式
主要的锻炼价值
肩上挥臂掷远
锻炼上肢部位的关节,增强上肢、肩、背等部位的肌肉力量,提高 上肢动作的爆发力,发展动作的协调能力
将物体投掷到前方投
发展目测能力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3
掷架上
将物体投进小网兜里 用小圈套往前方的小 物体
滚球击静止和活动的 “靶”
增强手臂的肌肉力量,活动手腕关节,发展目测能力、动作的准确 性以及判断能力
钻爬毛巾圈、在父母身上身下 钻爬
小班
正面钻,钻过长长的障碍物
钻山洞、小火车长又长、蚂蚁 搬豆
中班
侧面钻,钻过长长的障碍物
手膝着地爬三个圈、渔网、钻 过长长的山洞
大班
灵活钻过拱形门
套圈比赛、钻圈赛、跳钻圈、 钻跳连环,钻同伴推出的飞 圈、跳环比赛
♦爬的形式及锻炼价值
爬的形式
主要的锻炼价值
抬头腹着床倒退爬 腹着床向前爬
大雪仗
增强上肢及躯干部位的肌肉力量,发展目测能力、动作的协调性和 肌肉的耐力,提高身体躲闪的灵敏性以及判断
♦活动目标
年龄段
投掷的目标要求
参考游戏活动
1岁——3岁
自然地抛物和接物、地滚球、拍球
抛口袋、抛接大皮球、互相滚 接大皮球、拍球、磴球
小班
自然地往前上方或远处挥臂掷物(如掷 小沙包、抛小球、投小纸镖)
♦活动目标
年龄段
自然走的目标要求
参考游戏活动
1岁——3岁
平衡自然地走
踉着妈妈走,找玩具
小班
上体正直自然走
一个跟着一个走
听信号向指定的方向走

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

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

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不断的活动和锻炼,幼儿逐渐掌握了一系列的动作技能。

这些技能对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协调能力和认知能力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幼儿动作发展的八大技能。

1. 爬行技能:幼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内开始学会爬行,这是他们在动作发展中的第一步。

爬行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还有助于发展他们的空间感知和身体平衡能力。

2. 行走技能:当幼儿学会站立并保持平衡后,他们就会尝试行走。

行走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它对于幼儿的骨骼和肌肉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行走,幼儿能够进一步发展他们的平衡能力和空间感知能力。

3. 跑步技能:在学会行走之后,幼儿会尝试跑步。

跑步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它能够提高幼儿的心肺功能和肌肉协调能力。

通过跑步,幼儿能够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身体和改善他们的身体平衡能力。

4. 跳跃技能:跳跃是幼儿动作发展中的一项高级技能,它要求幼儿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和协调能力。

跳跃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还能够帮助他们发展平衡感和空间感。

5. 投掷技能: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投掷物体。

这项技能对于幼儿的手眼协调和准确性要求较高。

通过投掷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运动精度和空间感知能力。

6. 抓握技能: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使用手指和手掌来抓握物体。

这项技能对于幼儿的手部肌肉和协调能力有很大的要求。

通过抓握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手指灵活性和手部肌肉力量。

7. 爬升技能:在幼儿期,孩子会尝试爬上各种不同的物体,如沙发、床铺等。

这项技能要求幼儿具备较强的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

通过爬升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平衡能力。

8. 转身技能:在幼儿期,孩子开始学会转身。

这项技能对于幼儿的肌肉协调和平衡能力有要求。

通过转身活动,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身体协调性。

通过以上八大技能的学习和发展,幼儿能够提高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空间感知能力和认知能力。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

《幼儿动作发展》课件
坚持性
鼓励幼儿在面对困难时坚持不懈,培养他们的毅 力和耐力。
3
正确姿势
教导幼儿正确的运动姿势和技巧,避免运动损伤 和不良体态。
06
幼儿动作发展案例分享
案例一:通过感统训练改善幼儿动作发展
总结词
通过感统训练,改善幼儿动作发展,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详细描述
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幼儿感觉统合失调的训练方法,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和运动活动,促进幼儿大脑和 身体的协调发展。在感统训练中,幼儿需要完成各种运动任务,如走平衡木、爬滑梯、跳绳等,这些 活动能够锻炼幼儿的平衡能力、协调性和灵活性,从而改善其动作发展。
特点
幼儿动作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和不平衡性。每个阶段都有特定的动作发展目标和特点,但各阶段之间又相互 联系,共同构成幼儿动作发展的连续过程。同时,不同幼儿在相同年龄段可能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速度和水平, 这是由于个体差异和环境影响所导致的。
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性
促进身体健康
促进认知发展
幼儿通过锻炼和活动,可以增强肌肉力量 、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感,有助于预防 运动系统疾病,促进身体健康发育。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运动
激发兴趣
通过有趣的游戏和活动,激发幼儿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鼓励探索
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运动方式和器材,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
正面激励
对幼儿在运动中的表现给予正面激励和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培养幼儿良好的运动习惯
1 2
规律性
帮助幼儿建立规律的锻炼习惯,如每日定时进行 适量的运动。
幼儿在这个阶段逐渐掌握 行走、跑步、跳跃等基本 动作,同时手指精细动作 更加灵活,能够进行更复 杂的操作活动。
幼儿的动作发展逐渐稳定 ,开始学习各种运动技能 ,如跳绳、骑自行车和游 泳等。同时,他们的身体 协调性和平衡感也有所提 高,可以进行较为复杂的 体育活动和游戏。

幼儿园动作发展指南

幼儿园动作发展指南

幼儿园动作发展指南引言幼儿期是孩子身体发展最快、最敏感的阶段之一。

通过合适的游戏和活动,幼儿可以发展各种动作技巧,提高协调性和身体控制能力。

本指南旨在为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指导,以促进幼儿全面健康的成长。

幼儿动作发展的阶段1. 手掌抓握从出生到3个月的婴儿阶段,孩子会逐渐发展起握拳和握取物体的能力。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已经学会了用手指头和手掌把玩玩具与物品。

2. 翻身和爬行在6个月至12个月的期间,幼儿开始学会翻身和爬行。

为了鼓励这个发展阶段,幼儿园可以提供各种玩具,如滚球和爬行隧道,以促进幼儿的运动能力和体力。

3. 坐姿、站立和行走一岁到两岁是幼儿学会坐姿、站立和行走的重要阶段。

幼儿园应提供抓握和平衡的练习,如用玩具推动小车或推各类活动玩具,从而帮助他们培养协调性和稳定性。

4. 跳跃和奔跑两岁到三岁的幼儿开始学会跳跃和奔跑。

通过设置跳跃和躲避的障碍,幼儿可以锻炼跳跃能力,并提高他们的快速反应能力。

5. 重力与平衡感在三岁到五岁的阶段,幼儿开始发展平衡感。

幼儿园可以提供各种平衡器材,如平衡木和蹦床,以帮助幼儿在重力中实现平衡。

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方法为了帮助幼儿发展各种动作技巧,以下是一些教师和家长可以采取的方法。

1. 提供多样化的游戏和活动为幼儿提供多种多样的游戏和活动,如室内外自由活动、运动场上的球类游戏、伸展运动等,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动力,促进他们的身体发展。

2. 设置合适的挑战为幼儿设置适当的挑战,帮助他们逐步提高动作技巧。

挑战应该适应幼儿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 鼓励幼儿互动和合作组织幼儿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活动,如合作游戏和运动比赛,能够培养幼儿团队合作和协调性。

4. 给予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及时给予幼儿积极的反馈和奖励,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这将增加幼儿对动作发展的兴趣和动力。

5. 提供安全的环境在幼儿进行动作活动时,确保提供安全的环境,并定期检查和维护游戏和运动设施,以防止意外发生。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
幼儿身体动作发展的顺序会有一定的个体差异,但一般来说遵循以下大致的顺序:
1. 抬头:通常在出生后的几周内,幼儿能够短暂地抬头。

2. 翻身:在大约3-4个月大时,幼儿能够从仰卧位翻身到俯卧位。

3. 坐起来:在大约6-8个月大时,幼儿能够自主地坐起来,但
可能需要把手放在地上以维持平衡。

4. 爬行:在大约7-10个月大时,幼儿开始尝试爬行,有些幼
儿可能会直接跳过这个阶段,而选择直接学步。

5. 学步:在大约12个月大时,幼儿开始尝试学步,起初可能
会比较摇摆不稳,慢慢地会越来越稳定。

6. 徒手行走:在大约18个月大时,幼儿能够自如地徒手行走,不再需要依靠扶手或者家具支撑。

7. 跑步和跳跃:在大约2-3岁时,幼儿开始尝试跑步和跳跃,
不再是单纯地行走。

8. 走楼梯:在大约2-3岁时,幼儿能够逐渐学会走上和下楼梯,通常会从低台阶开始,然后逐渐提高高度。

9. 跳绳和骑自行车:在大约4-5岁时,幼儿开始尝试跳绳和骑
自行车,需要更好的协调能力和平衡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幼儿的发展速度和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因此这个顺序只是一个大致的参考。

如果对幼儿的发育进展有疑虑,建议咨询儿科医生进行评估。

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特点

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特点

幼儿的发展规律以及特点一、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1.头部动作的发展头部动作是儿童最早发展,完成也较早的动作。

头部动作的发展顺序,大体是这样的:出生时,仰卧时头会左右转动,俯卧时会抬头片刻。

这时如果不用手接着他的头,头就会下垂。

1个月,头仍不能竖直,俯卧时能抬起下巴。

2个月,抱着时头能竖直,但还是摇摆不稳。

3个月,头能竖直而且平稳。

4个月,头能平稳竖直,俯卧时能抬头,抱着时头能保持平稳。

7个月,仰卧时能抬头。

2.躯体动作的发展躯体动作的发展,主要表现为翻身和坐的动作的发展。

2个月,能挺胸。

3个月,能从侧卧翻到仰卧。

4个月,能扶着坐。

5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侧卧。

6个月,会坐在有扶栏的椅子上;坐着时身体前倾,会用手支撑身体。

7个月,能从仰卧翻到俯卧;能不靠成人或其他东西的扶持独自坐一会儿。

10个月,能毫不费力地从躺着坐起。

12个月,站着时能自己坐下。

3.行走动作的发展儿童行走动作的发展,要经历爬行、站立和行走三个阶段。

7个月,试着爬行,主要依靠膝盖和大腿的移动。

8个月,匍匐爬行,腹部贴地,用腹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腿前进,扶着能站立。

10个月,用手和膝盖爬行。

身体不着地,手臂和腿交替移动,能扶着东西自己站起。

12个月,能扶着行走。

14个月,能独自站立。

15个月,能独自行走。

18个月,跑步不稳,容易摔倒。

2岁,行走自如,能大步稳跑,会踢皮球,能自己上楼下楼。

2.5岁,能双脚跳,会用单脚站立片刻(2秒钟左右)。

能踮着脚,用脚尖走几步,能从椅子上跳下。

3岁,能单脚站立,会踮着脚走,跑步稳当,会骑三轮脚踏车。

4.抓握动作的发展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抓握动作的发展,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

因此,婴儿出生后6个月,抓握动作才开始发展。

3个月以前的婴儿,手基本上是捏成拳头,手脚一起乱伸乱动,4~5个月的婴儿,虽然会伸手抓身旁的东西,但往往是整个手拿一把抓,拿不住。

这种手的动作带有很大程度的不随意性,手接触到什么就抓什么。

幼儿动作发展目标

幼儿动作发展目标

幼儿动作发展目标幼儿动作发展目标是指在幼儿阶段儿童身体和动作能力的发展目标。

幼儿期是儿童身体和大脑发展的关键阶段,经过一系列的生理和神经发展,儿童逐渐学会控制自己的身体,熟练地进行各种运动和动作。

下面是幼儿动作发展目标的详细说明。

1. 走路:幼儿期是儿童走路的关键时期,通常在1岁到2岁之间,儿童能够学会独立行走。

在此阶段,幼儿应该能够站立、蹲下、行走、跑步等基本动作,同时还要学会上下楼梯、跳跃等复杂动作。

2. 投掷和接球:幼儿期儿童应该能够学会投掷和接球的基本动作。

从简单的投掷动作开始,逐渐学会准确地投掷并接住球。

这对于儿童的手眼协调和空间感知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3. 爬行和攀爬:幼儿期儿童应该能够学会爬行和攀爬的基本动作。

这些动作对于儿童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应该能够爬行在地板上,攀爬在家具上或户外的设施上。

4. 跳跃和跳绳:幼儿期儿童应该能够学会跳跃和跳绳的基本动作。

这对于儿童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灵活性的发展非常重要。

幼儿应该能够跳跃起跳并降落在同一位置,能够掌握跳绳的节奏和技巧。

5. 拍球和接球:幼儿期儿童应该能够学会拍球和接球的基本动作。

通过拍球和接球的练习,可以提高儿童的手眼协调和反应能力。

幼儿应该能够用手或其他工具拍击球,在空中接住球并控制球的方向。

6. 坐立和站立:幼儿期儿童应该能够学会坐立和站立的基本动作。

这对于儿童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身体控制能力的发展非常重要。

幼儿应该能够自由地坐立和站立,并能够保持平衡。

7. 手脚协调:幼儿期儿童应该学会手脚协调的基本动作。

通过练习,儿童能够提高手脚之间的协调和配合能力。

幼儿应该能够双手协调地做一些简单的动作,如双手握笔、抓取物品等。

综上所述,幼儿动作发展目标主要包括走路、投掷和接球、爬行和攀爬、跳跃和跳绳、拍球和接球、坐立和站立、手脚协调等基本动作。

通过达到这些目标,幼儿能够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身体和动作能力,为从事各种运动和活动打下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动作发展一、动作发展的内容动作发展研究根据参与运动的肌肉和肌肉群的大小,将动作发展分为粗大动作和精细动作。

粗大动作是由身体的大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如行走、奔跑、跳跃、投掷和钻爬等;精细动作是指由身体小肌肉或肌肉群产生的动作,如画画、书写、使用筷子等。

二、《指南》将康领域中动作发展目标与实施要点三、动作发展的规律1、从上到下,由首到尾幼儿身体上部的发展先于身体下部的发展,从头部到下部,从上肢到下肢逐渐发展。

2、从粗到细从幼儿最初发展起来的与大肌肉联系的动作,逐渐发展到与小肌肉相连系的动作。

如幼儿手的动作的发展,先发展的是与手臂大肌肉相联系的伸臂,以后逐渐发展起来与手指小肌肉相联系的抓、握、拿等动作。

3、从简单到复杂幼儿最初的动作是身体个别部分的简单动作,如伸伸手、踢踢腿、转转头等,逐渐发展到同时转头、伸手、手眼协调地拿取物体,进一步发展到从事有多种动作组成的游戏活动。

4、从不随意到随意动作的不随意性和随意性,是从动作的主动性和目的性来区别的幼儿的动作最初不是随意动作,是无目的、由客观刺激引发的,加之头随着光线的方向转动,有东西接触幼儿的手,幼儿的手就去抓摸。

以后,随意动作逐渐发展起来,这时客观刺激不在眼前或没有直接接触幼儿,动作也会出现而且通过动作,主动地、有目的地去接触事物、认识事物。

5、由近而远幼儿最早发展的是身体中部的动作,如头和躯干的动作,然后才是双臂和腿部有关规律的动作,接下来就是腕、手,手指的精细动作发展最晚。

四、幼儿动作发展的关键经验粗大动作发展的关键经验1、幼儿走步动作的关键经验2、幼儿跑步动作的关键经验3、幼儿跳跃动作的关键经验4、幼儿投掷动作的关键经验5、幼儿钻爬动作的关键经验幼儿十分喜欢钻爬的活动,只要看到较低的障碍物,他们都会设法通过。

从婴儿七八个月就开始尝试腹部着地爬。

钻爬时,由于幼儿的空间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较差,在屈腿、弯腰和团身方面还不能较好地运用,因此不能迅速、准确地通过障碍物。

但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协调性、灵活地提高,幼儿能灵敏、协调、正确地钻爬过障碍物。

精细动作发展的关键经验精细动作,这里指手指的随意动作,主要包括手眼协调、手指屈伸和指尖动作等局部活动。

对幼儿来讲,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是学习使用工具,如用勺吃饭、用笔绘画或写字、用剪刀剪东西等。

1、手眼协调幼儿5—6个月,由于看到物体能准确抓住和成功率约20%左右,8个月能准确抓住率能达到100%。

2、抓握动作抓握动作的发展是手的动作发展的重要标志。

以眼睛注视物体和手抓握物体动作的协调、五个手指活动的分化为特点。

五、促进幼儿动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促进粗大动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一)幼儿走步动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常见的走步练习方式发展幼儿走步动作常见的方式有自然走步、前脚掌走、脚跟走、轻轻走、高抬脚走、后踢走、蹲着走、弹簧步、后退走、变化手臂动作的走、拍响走、击响走、持物走、协同走。

2、走步动作的发展方法(1)配乐走步:根据走步动作的特点选用乐曲(排队齐步——进行曲;模仿走步——根据形态动作特征选曲)。

(2)儿歌走步(3)变换队形走步(4)散队或浏览3、幼儿走步动作发展的具体途径4、发展幼儿走步动作的游戏《指南》在健康领域的“动作发展”部分有关平衡的目标包括:小班(3—4岁)幼儿能沿着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中班(4—5岁)幼儿能在较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大班(5—6岁)幼儿能在斜坡、荡桥和有一定间隔的物体上较平稳地行走。

可见,能够平稳地走,既发展了幼儿的走步动作,也发展了幼儿的平衡能力。

发展走步动作的游戏主要有平衡木、平衡台类游戏。

这类游戏的器械包括矮平衡木、平衡台、桌子、长条凳、小凳子等。

主要游戏有刚入园的幼儿,能够走过比较矮的平衡木、走过间隔比较窄的平衡台和梅花桩。

能力强的幼儿,能够爬上或爬下稍微高一点儿的桌子、走上稍微有点倾斜度的长条凳、走过不同高度的小凳子。

(二)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1、常见的跑步练习方法发展幼儿跑步动作常见的方式有慢跑、快速跑、圆圈跑、四散跑、往返跑、追逐跑、弯腰半蹲跑、后踢小腿跑、后退跑、持物跑、接力赛跑、协同跑、模仿跑。

2、跑步动作的发展方法(1)游戏法:根据年龄特点,开展竞赛性或非竞赛性的跑步比赛(2)榜样示范法:教师或动作较好的幼儿做示范。

3、幼儿跑步动作发展的具体途径4、发展幼儿跑步动作的游戏(1)跑步类游戏跑步类游戏多数围绕着快跑、追逐跑、侧身跑几种。

为了能够让跑步变得更加有趣味性,可设计一些深受幼儿喜欢的游戏,如揪尾巴、切西瓜、贴人、传电、关门、小鱼等追逐跑游戏。

为了更大程度的提升幼儿腿部的灵敏性和协调性,教师可尝试带领幼儿进行侧身跑、后退跑、变速跑、绕障碍物跑、接力跑、持物跑等跑步方式,从不同角度发展幼儿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快速跑类游戏快速跑类游戏的主要特点是能够提升幼儿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并坚持跑一段距离,提升心肺功能和有氧运动耐力。

主要译意风快速接力跑、快速绕障碍物跑、快速跨越障碍跑等。

常见的快速游戏有20米接力赛、快跑后跨跳接力赛、快速绕障碍物接力赛、两人两秒追赶赛等。

(三)幼儿跳跃动作发展的途径及方法1、常见的跳跃练习方式常见的跳跃练习方式有原地双脚向上跳、立定跳远、双脚连续向前跳、双脚连续向上跳、双脚连续向侧跳、纵跳触物、高处往下跳、双脚交替跳、双脚开合跳、转身跳、水平或垂直跨跳过障碍物、助跑、跳远、单脚连续向前跳、跳山羊、跳绳、跳皮筋、跳竹竿、夹包跳、协同跳等。

2、跳跃活动的发展方式(1)模仿法:模拟不同动物的跳跃动作(2)配乐练习法:用不同节奏的音乐发展跳跃动作节奏(3)探索法:鼓励幼儿在自由跳跃中探索新的跳跃动作3、幼儿跳跃动作发展的具体途径4、发展幼儿跳跃动作的游戏跳跃游戏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利用良好的腿部力量和爆发力,进行多种跳跃动作锻炼,以此来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可尝试开展多种游戏,如中小班幼儿玩跳房子游戏,大班幼儿玩跳绳、跳竹竿、弹床、跳马、支撑跳跃、踢腿跳等游戏。

还可以利用多种器械来辅助,发展跳跃的灵活性,如小跨栏、弹床、跳箱、双杠、摸高竿、起跳板、跳台、大绳、竹竿、皮筋、平衡球等。

(四)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的途径及方法1、常见的投掷练习方式常见的投掷练习方式有滚球、传接球、拍皮球、投纸飞机、投准、掷远、投篮等。

2、投掷动作的发展方法(1)游戏类:根据年龄特征,运用竞赛性的或非竞赛性的投掷游戏。

(2)榜样示范法:教师或动作较好的幼儿做示范。

3、幼儿投掷动作发展的具体途径4、发展幼儿投掷动作的游戏投掷游戏的主要特点是能够发展幼儿的上肢手臂力量和爆发力。

主要游戏有利用纸球、海绵球、沙包投掷小动物的大嘴巴、投掷饮料瓶、打保龄球、投掷移动靶子;将害虫的模型绑在树上,请幼儿打害虫,或者将靶子绑在遥控车上,请幼儿在场外投移动的靶子;将多种不同面积的圆环或呼啦圈挂在大树之间,请幼儿将小皮球投进去;制作投掷架,上面贴上野兽或害虫及得分标志物,幼儿在投掷时,清楚自己得了多少分;准备一些圈圈,将圈圈抛投进去,套住一些动漫贴纸进行奖励。

(五)幼儿钻爬动作发展的途径及方法1、常见的钻爬练习方式常见钻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正面钻、侧面钻、钻山洞、钻椅子等。

常见爬行的练习方式手膝着地爬、手脚着地爬、匍匐爬、侧着爬、圈爬、倒着爬、仰着爬、爬障碍等。

2、钻爬动作的发展方法(1)模仿法:模仿各种动物的钻爬动作。

(2)探索法:鼓励幼儿在钻爬中探索新的动作。

(3)游戏法:根据年龄特征,运用竞赛性或非竞赛性的钻爬游戏。

3、幼儿钻爬动作发展的具体途径4、发展幼儿钻爬动作的游戏垫子类游戏。

其主要特点是利用垫子的高低不平,以及垫子本身具备的柔软度,幼儿通过多种爬行方式,大脑在运动中会向多个方向不同的摆动和适应,从而刺激前庭器官的发育,适应多种爬行方式。

这一类的器械主要包括垫子、后折叠垫、小方垫等。

主要游戏有在垫子上爬行一段距离,或者在爬的时候钻过一些小山洞,甚至在爬的时候绕过一些障碍物。

促进精细动作发展的途径和方法(一)常见的精细动作练习方式常见的精细动作练习方式有穿衣服、扣扣子、盖盖、配盖、倒豆、捡豆、搭高楼、套塔、插片、接龙、穿珠子、摆积木、开门、玩沙、玩套叠玩具、拍气球、玩拼插玩具、玩七巧板、撕纸、投物进瓶口、开关小盒子、粘贴动物及学用剪刀等。

(二)精细动作的发展途径和方法1、创造条件和机会,提供丰富的工具和材料《指南》提出,提供画笔、剪刀、纸张、泥团、积木、插片、瓶盖及七巧板等工具和材料,或充分利用各种自然、废旧材料和常见物品,让幼儿进行画、剪、折、粘、叠、拧等活动。

如让幼儿学习垒积木,幼儿搭积木要紧过多次倒塌再砌的过程,反复练习才能总结经验,越搭越高。

要让幼儿自己注意观察,不必过多指点,使幼儿渐渐养成独立操作、集中注意力等良好的学习态度,并在不知不觉中训练手眼协调和平衡能力。

2、培养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精细动作生活化引导幼儿生活自理或参与家务劳动,发展其手的动作。

如练习自己穿衣服、扣扣子,用筷子吃饭,帮助择菜叶、做面食、剥大蒜等,均属于生活化内容。

为了使教学更生动有趣,活动内容来源于生活又必须高于生活。

3、培养动手的兴趣和主动性,精细动作游戏化依据幼儿活泼好动但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游戏化的活动是培养幼儿精细动作的有效方式,能够更好地培养幼儿动手的兴趣和主动性。

如分棋子游戏,让幼儿将混合放在一个盒子里的黑白棋子按黑白分成两堆,看谁分得快。

游戏的方式可以是两个幼儿一对一比赛,也可以是分小组比赛。

这个游戏既可以培养幼儿手指捏、抓动作的速度和准确率,又可以培养幼儿眼睛观察、大脑辨别与手指反应这三者的协调能力。

4、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运动可以更好的锻炼手的力量,提升双手的协调以及手眼的协调,进一步促进精细动作的发展。

如带领幼儿做一些手指操,既可以培养他们的反应能力和敏捷性,又可以促进他们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球类游戏不但可以训练幼儿的手腕力量,还可以训练幼儿控制方向的能力,提高手眼协调,增强快速反应能力。

而球的反弹特性,也会使幼儿对事物运动方向的改变产生思考和认识,提高预测运动方向的能力。

(三)发展精细动作的游戏悬垂类游戏。

其主要特点是经过不断地练习,能迅速提升手臂、手指、手腕的力量和抓握耐力。

主要玩具有单双杠、吊双环、小竹梯、荡绳索等。

请幼儿扮演小猴子吊单杠,能力强的幼儿尝试抓握单杠侧向横移或踢吊球;扮演小松鼠,通过双脚的辅助反向爬梯子或悬吊。

能力强的幼儿也可以扮演小小蝙蝠侠,利用悬吊屈体支撑的方法,像蝙蝠一样把身体倒挂在单杠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