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管理】归档电子文件迁移登记表

【档案管理】归档电子文件迁移登记表

归档电子文件迁移登记表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国家档案局令第5号 1999年6月7日颁布) 1.总 则 1.1 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应当由主管部门统一协调,指定专门机构或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1.2 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档案部门要进行指导与监督。 1.3 电子文件的管理由档案部门负责,电子文件形成部门要提供协助和支持。 1.4 应明确规定归档时间、归档范围、技术环境、相关软件、版本、数据类型、格式、被操作数据、检测数据等,以保证电子档案的质量。 1.5 为保证电子档案的可利用性,从电子文件形成就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确保其信息的真实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1.6 归档电子文件同时存在相应的纸质或其他载体形式的文件时,则应在内容、相关说明及描述上保持一致。 1.7 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适时生成纸质文件等硬拷贝。进行归档时,必须将电子文件与相应的纸质文件等硬拷贝一并归档。 2.电子文件的收集与积累 2.1 收集范围。电子文件的收集范围,按国家关于文件归档的现行有关规定执行。 2.2 收集积累要求 2.2.1 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确定是否保留。 2.2.2 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之间,相互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2.2.3 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

广州市电子文件档案资源管理中心二期使用手册培训用

广州市荔湾区电子文档管理中心 用户操作手册 目录 第一部分系统概述 1.1建设目的 1.1.1实现政务、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各单位的电子文件、电子档案信息资源都是独立的,就如信息海洋里的一个个孤岛。建成数字档案馆系统后,把各单位的档案资源整合起来,集管理,通过统一的利用平台,提供对外服务。 1.1.2保障数据的安全性 完成数字档案馆建设后,将配备专门人员进行日常的维护和管理工作。可以通过采用多种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如建立完整的权限体系、数据实时备份等。通过这些手段在安全性方面将比数据分散在各个单位管理有更强的保障。 1.1.3统一标准、规范管理 所有政府关于电子文档信息的标准和规范均由数字档案馆系统来制定,各单位必须依照制定的技术标准和规范,这样才能统一数据形式、统一操作规程、统一利用方式,充分发挥管理系统在信息管理、信息利用方面的作用,将电子文档信息的价值最大化。

1.1.4统一窗口,开放利用 政务人员可以通过政务网络在线查询档案,只需简单输入查询条件就可以查询到指定档案。提高电子文档的利用率,能有效地辅助政务工作,发挥窗口作用,更好地为政务工作服务。 1.2总体功能概述 《广州市电子文件档案资源管理中心-主系统》是《广州市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系统暨广州市电子文档数据中心系统建设第二期项目》的主系统统部分,主要提供给广州市档案局以及广州市各区档案局进行接收下级立档单位数据、接收OA数据;集中安全存储、全面管理、合理利用本地区档案资源。主系统包括“管理平台”和“利用平台”两个部分;管理平台供给档案局工作人员使用,利用系统供给本地区各机关、企事业单位查询档案和档案业务沟通使用。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档案采集”、“综合管理”“编研管理”“统计管理”“综合检索”“全宗管理”“后台管理”“安全维护”“数据维护”;利用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开放档案的“条目检索”、“全文检索”、“专题下载”,不开放档案的“查档申请”和立档单位对申请的“单位审批”,业务沟通的“个人意见”“办事指南”“反馈管理”。 第二部分使用前须知 2.1 IE浏览器设置 打开浏览器,点击菜单栏“工具”,点击“Internet选项”,如下图: 操作步骤: 1、打开Internet选项后选择“安全”页面,点击图标,然后点击 按钮,如下图: 2、进入安全设置页面,添加系统的访问地址,然后点击“添加”按钮,再点击“确定”按钮即可,如下图: 3、把受信任站点的安全级别选择“低”(如下图蓝框所示),然后再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如下图红框所示)。 4、进入安全设置页面,设置“ActiveX控件和插件”的选项,将所有ActiveX的控件和插件的内容都设置为,然后点击“确定”按钮,如下图: 5、所有设置完成后点击Internet选项中的“确定”按钮退出,重启IE浏览器。2.2插件安装 为了使系统能正常显示与操作,第一次使用本系统前必须安装相关的插件。相

[计算机]电子科技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 计算机] 电子科技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电子科技大学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第一部分系统规划 一、概述 随着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量也成倍增长。学 籍档案管理工作则变得更加复杂,档案的完整性、安全性等问题也显得更加重要,日益 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面对庞大的信息量,需要有学籍档案管理系统来提高学籍档案管理 工作的效率。因此,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学籍档案管理系统 的开发也正是为了满足社会的需要。学籍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是有一定社会意义的,也 是符合社会要求的。 二、组织机构 学籍档案管理两个职务: 管理员,操作员 三、组织目标 1、帮助学校对学生学籍档案进行系统化、计算机化、规范化的管理,促进档案的完整、 准确和全面,保证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2、保障档案的安全性、保密性。 四、需求概要 1、保存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学生学籍基本档案,保存学生的派遣,招生,论

文信息, 在其他部门或个人需要时方便查询。 2、系统需要密码保护,防止不具备权限的人对系统以及信息进行修改 3、对档案馆的案卷进行管理。 五、过程流程图: 档案处理 学校各学院学生档案录入学籍案卷报送 案卷入库档案的查询六、组织职能域 将概要操作归入五职能域 1、毕业生基本信息的管理; 2、学生派遣信息的管理; 3、招生信息的管理; 4、学生论文信息的管理 5、用户管理; 6系统管理和系统维护; 七、过程法定义数据类 毕业生学—. - —-———— ---- ■------ - - --- ---- ----- ---尸V毕业先学需措息眾拉 灑遣俏息JE总 信息录入 本科生论文佰恳=5=p>本科生谕宜僧减征扁 冃础氏生论文常息汇总 八、可行性分析 1、经济可行性 本系统运行于原有的计算机软、硬件上不需要投入多少资金 本系统带来的好处: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Company's electronic file filing and management measures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前言:合同是民事主体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本文档根据合同内容要求和特点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 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 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 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等硬拷贝件保留。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电子档案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公司档案工作,充分发挥档案作用,全面提高档案管理水平,有效地保护及利用电子档案,为公司发展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2、公司电子档案,是指公司从事经营、管理以及其他各项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公司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电子文件记录。 3、各部门及各项目承办人员应保证项目及相关文件的系统完整(各种附件一律不准抽存),项目结案后及时归档。 4、工作变动或因故离职时应将经办的文件材料向接办人员交接清楚,不得擅自带走或销毁。 二、归档范围 1、公司资料:规章制度、资质证书、宣传资料、合同档案等资料。 2、技术资料:设计规范、产品施工图、项目资料。 3、模板资料:文字类、图纸类及程序类资料。 4、学习资料:读书、技能及拓展学习资料。 三、文件材料的收集管理 1、公司指定专人负责电子档案的管理。 2、文件材料的收集由各部门或经办人员负责整理,严格按照本制度的“文件分类及编号方法”进行分类、编号,每周一上午将上周文件资料交管理负责人进行归档储存。

3、一项工作由几个部门参与办理的,在工作中形成的文件材料,由主办部门或人员收集,会议文件由行政部收集。 四、归档要求 (一) 文件的登记 1、归档前应由文件形成部门按照规定的项目对电子文件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有效性进行检验,并由负责人签署审核意见,检验和审核结果填入《归档电子文件移交、接收检验登记表》(见附录A表A.1)。 2、归档电子文件应以盘为单位填写《归档电子文件登记表》首页(见附录B的表B.1),以各文件夹为单位填写续页(见附录B的表B.2)。 3、电子文件登记表为树式链接,在上级电子文件登记表中建立链接,通过鼠标点击可查看下级电子文件登记表。 4、电子文件登记表应与电子文件同时保存。 (二) 文件分类及编号方法 1、档案管理负责人按照“附录C”对文件进行分类。 2、电子文件稿本代码:M (manuscript)—草稿性电子文件;U (unofficial)—非正式电子文件;F(formal) —正式电子文件。 3、电子文件类别代码:T(text)—文本文件;I(image)—图像文件;C(chart)—图形文件;V(video)—影像文件;A(acoustical)—声音文件;H(hypermedia)—超媒体链结文件;P(program)—程序文件;D(data)—数据文件。

对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_双轨制_的认识

对电子文件档案与传统档案管理“双轨制”的认识 刘金兰 (山西省交通信息通信公司,山西太原030006) 面对全新的电子文件管理形式,传统的档案管理方式和方法已经无法适应,因此,适应现代管理制度和信息社会的发展,加强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对电子文件实行档案化管理与传统纸质档案管理一起实行“双轨制”已成为必选之路。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给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课题。电子文件具有以下4个特点:1、电子文件不再是直观的纸质文件,它需要借助现代办公设备才能阅读利用;2、电子文件可以直接由计算机等现代办公设备迅速地处理和传递;3、电子文件的利用是可共享的,也不再受时间和距离的影响;4、电子文件的保存条件和环境要求与纸质档案不同,它对保存场地的面积要求不高,而对环境的温湿度、防磁性等条件的要求很高。电子信息技术取得飞速发展,办公自动化、标准化、网络化渐趋完善,政府部门使用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代替以往手续繁杂的办公行文、来往函件,许多日常工作可以直接在计算机和网络上办结,文件从产生到处理结案几乎可以不使用纸和笔。随着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方式产生了大量的电子文件。 与纸质文件比较,电子文件所具有的以上特点,告诉我们对电子文件进行档案管理难度要大,也有人误认为电子文件不是文件而忽视其归档。传统观念认为档案管理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物管理,它的利用是必须一律建立在文件形成者或信息提供者的组织机构及其文件的基础上,是一种实物的检索与利用。 电子文件有别于传统的档案文件,它必须通过复杂的编码和解码过程,才能提供利用,与载体没有必然的联系,它可以复制并存储于不同介质之中,利用者只要获得允许,就可以随时随地调出查阅所需的档案信息,是以虚拟、开放、灵活的手段方式出现在检索与利用的环境中。电子文件是指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以计算机盘片、磁盘和光盘等化学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文字材料。它主要包括电子文书、电子信件、电子报表、电子图纸等等。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不再严格对应于现存的机关、组织、机构这一现象而产生,人们 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对文件信息复制、修改和重新组合、 打乱或破坏文件的本来顺序。 二、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实行“两套制”归档将是档案工作今后的重点。实践证明,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与传统的档案管理实行两套制的必要性与适时简化合一的可能性是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 电子文件档案化管理,就是在传统档案管理经验和形式基础上,结合电子文件自身的特点,采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针对性的汲取文件中心、虚拟立卷等前沿档案管理理论,对电子档案实行文件级的管理,对本部门、本地区形成的电子文件实行社会化、自动化、网络化管理,从而实现高效、快捷的电子档案信息管理模式,并相应的成立地区性、部门性电子文件中心或电子文件档案馆,本着服务社会,回报社会的原则,发挥档案部门的管理和技术优势,相对集中地保存和管理电子文件,为电子文件形成部门提供优质、稳定、安全的存储环境和空间,为社会提供真实、准确、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 从电子文件形成的过程和特点看,电子文件仍像普通文件一样具有形成阶段、管理阶段、处置阶段。根据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电子文件的处置阶段(归档)仍应由档案部门集中统一管理。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的要求,也是电子文件形成部门的必然选择。 三、档案管理工作中应采取的对策 (一)采用先进设备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 在规划电子文件归档工作时,应从本单位办公自动化与信息管理工作的大局出发,顺应其规律,摸清信息产生的源头,促使电子文件归档纳入办公自动化和信息管理的工作程序,建立归档制度。表现为电子文件归档是一项更为艰苦细致且难度较大的工作,无论利用何种途径归档,必须由电子文件形成单位按统一格式编目整理后,传输给档案部门,不能由档案部门自行从网上下载,以保证电子文件形成部门对其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负责。档案部门接收的电子文件一律 9 《山西档案》2009年增刊 ?问题研究?

档案职称考试练习题中年级《档案工作实务》第六章“电子文件管理”

《档案工作实务》“电子文件管理” 1、下列属于记录电子文件载体的是:(ABCD) A磁盘B优盘C光盘D磁带 2、构成电子文件的三大基本要素中,结构信息是电子文件的核心要素。() 3、电子文件可以再不同载体上同时存在和互相转化.() 4、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一样可以长久存储和读取。() 5、按信息格式划分,电子文件包括哪些种类。() A、文本文件 B、数字化文件 C、命令文件 D、支持性文件 6、下列属于文本型文件的是:() A、TXT文件 B、PDF文件 C、TIFF文件 D、WAV文件 7、对电子文件而言,没有主文件,支持性、辅助性、工具性文件就不能行使文件的功能。() 8、按文件的生成方式分,下列属于数字化文件的是:() A、语音录入文件 B、OCR识别文件 C、扫描缩微胶卷 D、传感设备自动采集文件 9、电子文件管理的原则有:() A全程管理原则B前端控制原则C风险管理原则D技术与管理手段结合原则 10、机构内部电子文件管理模式主要有:() A、分散式管理 B、集中式管理 C、分布式管理 D、文档一体化管理 11、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分布式保管方案的国家是:() A、美国 B、澳大利亚 C、法国 D、英国 12、电子文件法规由______或______按照一定的_____制定并依靠______保证实施的关于电子文件及其管理活动的行为规范。 A、行政机关 B、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C、国家强制力 D、立法程序 13、电子文件涉及的法律问题主要有:() A电子文件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B电子文件的易传播性问题 C电子文件的法律证据效力问题D电子文件管理与隐私权保护问题 14、以下不是电子文件法规特点是:()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一、引言 1、编写目的 为了方便教师管理学生档案以及学生方便查询自己的信息,在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详细的调研以后,做了学生档案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2、背景 由于internet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个好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势必在行。该系统主要针对学院日常办公的各项事务,以便捷、有效、实用为目标,以便更好的为学院教职员工、学生等人员服务,实现网络化,信息化,现代化为一体。 3、参考资料 王珊,萨师煊.数据库系统概论(第四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6 马瑞新,https://www.360docs.net/doc/2d10015897.html, 2.0程序设计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任务概述 1、目标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将以现有网络平台为基础结,结合教师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可操作性和可视性,使得设计的系统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学生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全体师生提供辅助的电子办公平台,最大限度的实现无纸化。在设计实施的过程中尽量要做到使系统具有易操作性、良好的扩展性、易用性,安装、实施、管理简便,运行维护费用低的特点。 2、用户的特点 学生档案系统的管理员是全体教职员工,教师用户是全体教师,学生用户主要是在校学生,这些用户对基本的电脑操作比较熟悉,能够熟练运用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三、需求规定 1、对功能的规定 系统功能结构图:

系统功能结构图说明: 该系统的使用者为老师和学生,学生为单纯的使用者,只具有登陆以及浏览自己档案信息的功能;老师不仅是使用者,同时也为管理者,不仅具有浏览信息,查找学生,添加等功能,同时还负责管理整个系统。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E-R 图: 2、对性能的规定 (1)精度 查询时应保证全查率,通过唯一的关键词可以查到相应的学生档案,如学生学号。本系统对教师和学生很重要,要保证正确率和全查率。

最新中山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班考试试题

中山市2018年档案人员岗位培训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40题,每题1分,共40分。) 1.()情况应入编大事记。 A.企业破产、解散、清产核资 B.企业周末登山活动 C.企业部门例会2.会议简介产生于()。 A.会议期间 B.会议结束以后 C.会议召开之前 3.按照我国《档案法》和有关法规的规定,我国现存档案可分为()。 A.内部档案和外部档案 B.公开档案和不公开档案 C.已开放档案和未开放档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颁布于1987年,并于()修正。 A.1995年 B.2016年 C.1999年 5.科研档案是指()。 A.在自然科学技术研究活动中形成的科技档案 B.在科研课题研究活动中形成的文字、图样、声像等不同形式和载体的记录C.具有保存价值的归档的科研课题文件 6.按子项分类组卷主要适用于()。 A.基本建设工程科技文件材料 B.科研课题科技文件材料 C.水文与气象观测科技文件材料 7.科技档案案卷封面可采用()的形式。 A.计算机打印或手工填写 B.案卷外封面(卷盒)和案卷内封面(软卷皮) C.装订或不装订 8.科技档案案卷是()。 A.以文字材料为主的案卷需要装订 B.所有案卷都要装订

C.采用装订或不装订两种形式 9.《广东省档案条例》规定公民()可以建立档案馆。 A.家庭 B.个人 C.家族 10.档案库房的温度一般应控制在()之间。 A. 14℃— 24℃ B. 40% — 60% C. 45 — 60 D. 45% — 60% 11.下列哪种气体不会对档案造成破坏? () A.二氧化硫 B.二氧化氮 C.氧气 D.氯气 12.档案库房的湿度一般应控制在()之间。 A. 14℃— 24℃ B. 40% — 60% C. 45 — 60 D. 45% — 60% 13.村(社区)的档案安全得不到保证的,可由()。 A.省档案馆代管 B.市档案馆代管 C.上一级档案馆代管 14.()格式不支持在一个文件中存储多幅图像。 A.TIFF B.CEB C.PDF D.JPEG 15.打印机、网卡等设备连接到计算机后须安装()才能运行。 A.杀毒软件 B.驱动程序 C.办公软件 D.播放软件 16.电子文件的()对电子文件归档的完整性带来了挑战。 A.非直读行 B.游动性 C.信息的复杂性 D.易操作性 17.电子文件归档、接收过程产生的()元数据须一并归档保存。 A.记录型 B.环境型 C.管控型 18.归档电子文件在销毁前必须经过()的环节。 A.备份 B.杀毒 C.鉴定 D.迁移 19.描述生成电子文件的职能活动、电子文件的作用,办理过程、结果、上下文关系以及对其产生影响的历史环境等信息称为()。 A.业务实体 B.流转过程信息 C.背景信息 D.元数据 20.数字信息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载体向一个或若干个载体复制或移动,且内容信息不发生任何变化,这是电子文件的()。

档案职称评审考试培训练习题--《档案工作实务》第四章 电子文件管理 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

第四章电子文件管理第五章档案信息化建设 一、单项选择题: 1、电子文件的结构信息是( C )p218 A、反映文件来龙去脉和与其它文件的关联信息 B、表达作者意图的信息 C、文件内容信息所依托的载体和所呈现的形式 D、文件保管系统的功能要求和系统环境信息 2、电子文件归档方式主要有两种,即逻辑归档和( C )。P242 A、在线归档 B、离线归档 C、物理归档 D、实时归档 3、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归档电子文件应一式( B )套保存。P243 A、二 B、三 C、四 D、五 4、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规定,不允许( D )作为归档电子文件长期保存的载体。P243 A、只读光盘 B、磁带 C、一次写光盘 D、软磁盘 5、根据《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对磁性载体每满( B )年进行一次抽样机读检验,抽样率不低于10%。P255 A、1 B、2 C、4 D、6 6、下列关于电子文件的说法,哪个是不正确的?(D )p218 A、电子文件对计算机软硬件具有依赖性 B、相对于纸质文件,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取具有不可靠性 C、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可以分离 D、电子文件的信息和载体不可以分离 7、关于电子文件可读性鉴定的要求,哪个是不正确的?( D)p240 A、检查电子文件的信息存储格式是否符合归档要求; B、检查与电子文件相配套的软件、相关电子文件、文字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C、检测在指定的环境平台上能否准确读出电子文件 D、检测电子文件的内容是否正确 8、以下关于电子文件的收集要求描述,(D )是不正确的p238 A、当公务或其他事务处理过程只产生电子文件时,应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 B、对通用软件产生的电子文件,应同时收集其软件型号、名称、版本号和相关参数手册、说明资料等 C、计算机系统运行和信息处理等过程中涉及的与电子文件处理有关的参数、管理数据等应与电子文件一同收集 D、收集电子文件时,不需要收集反映电子文件主要修改过程和办理情况的内容。 9、下面(A )最符合电子文件载体保护的环境要求?p255 A、温度:17℃~20℃、相对湿度35%~45% B、温度:17℃~30℃、相对湿度45%~55% C、温度:10℃~30℃、相对湿度35%~65% D、温度:17℃~20℃、相对湿度25%~35% 10、关于电子文件长久保存描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电子文件长久保存需要综合运用技术、法律与管理策略 B、选择合适的载体、数据格式、制定相关标准、运用元数据进行管理是实现电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课程设计

计算机工程学院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 课程设计报告 课题名称:学生档案治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 班级:网络1111 姓名:周泽成 学号: 1111311104 指导老师:周泓、刘金岭、王新华、高丽 2013 年 6 月 22 号

课程设计任务及进度表

摘要 学生档案治理系统是典型的信息治理系统(MIS),其开发要紧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关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关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通过分析,我使用 MICROSOFT公司的 VISUAL STUDIO开发工具,利用其提供的各种面向对象的开发工具,尤其是数据窗口这一能方便而简洁操纵数据库的智能化对象,能够在短时刻内建立系统应用原型,然后,对初始原型系统进行需求迭代,不断修正和改进,用ODBC连接数据库,直到形成最终的可行系统。 关键词控件,窗体,数据库,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

目录 1 引言 (7) 2 需求分析 (7) 2.1 系统目标 (7) 2.2 功能划分 (8) 3 概念设计 (9) 3.3 数据流图 (11) 4 逻辑结构设计 (11) 4.1 ER模型向关系模式转换 (11) 4.2 数据库表结构设计 (12) 5 应用程序设计 (16)

6 编码(要紧功能介绍) (17) 6.1登陆界面 17 6.2新生档案录入 41 6.3学生档案查询 48 6.4更新学生档案 53 7 项目测试 (61) 结论 (62) 致谢 (64) 参考文献 (65) 附录 (67)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

软件学院 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 详细设计说明书 专业:软件工程 团队: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四组成员: 指导教师: 编写日期: 2014年10月25日

目录 1.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项目背景 (1) 1.3定义 (1) 1.4参考资料 (1) 2.总体设计 (2) 2.1需求概括 (2) 2.2软件结构 (2) 3.程序描述 (5) 3.1功能 (5) 3.2性能 (5) 3.3输入项目 (6) 3.4输出项目 (6) 3.5算法 (6) 3.6程序逻辑 (13) 3.7接口 (16) 3.8限制条件 (16) 3.9测试要点 (16)

1.引言 1.1编写目的 编写详细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是为编码提供必要的依据,也是后期测试和维护的依据。该详细设计的预期读者有设计人员,设计评审人员,编码人员和维护人员。 1.2项目背景 鉴于目前学校学生人数剧增,学生信息呈爆炸性增长,计算机成本日益下降的前提下,学校对《学生档案管理》的自动化与准确化的要求日益强烈的背景下,由兰州理工大学提出,由面向对象软件工程课程设计四组开发,兰州理工大学全体师生为最终的项目用户,全国高等院校都是潜在用户。此项目与《教务管理系统》和《库存管理系统》有相似性,部分代码可以重用,有较高的参考意义,降低了项目的开发难度。 1.3定义 学籍管理系统:学籍管理是帮助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对人事档案的管理软件。 E-R图:称实体-联系图,提供了表示实体类型、属性和联系的方法,用来描述现实世界的概念模型。 类图:是显示了模型的静态结构,特别是模型中存在的类、类的内部结构以及它们与其他类的关系等。类图不显示暂时性信息。 顺序图:是将交互关系表示为一个二维图。纵向是时间轴,时间沿竖线向下延伸。横向轴代表了在协作中各独立对象的类元角色。类元角色用生命线表示。当对象存在时,角色用一条虚线表示,当对象的过程处于激活状态时,生命线是一个双道线。 N-S图(盒图):是一种符合结构化程序设计原则的图形描述工具。 1.4参考资料 1.《Java课程设计》,耿祥义著 2.《Java课程设计案例精编》,张广彬,王小宁,高静等著 3.《Java程序设计基础》,张晓龙、刘钊、边小勇等著 4.《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李昭原主编 5.项目《库存管理系统》资料 6.互联网《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资料

基于C#的学生档案管理系统毕业论文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重庆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基于C#新昌中学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所在系别:信息与建筑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网络 0509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生姓名:刘帮学号: 指导教师:王德祥职称:讲师 导师单位:重庆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论文完成时间:2009 年 5 月15 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发给学员刘宏1.设计(论文)题目:基于C#的新昌中学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 2.学生完成设计(论文)期限:2009 年3 月11 日至2009 年5 月15 日 3.设计(论文)课题要求:通过对新昌中学学生档案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掌握软件开发的设计过程和设计方法。本设计需实现如下功能: 1)可对学生基本信息和学籍档案信息以及用户权限进行管理; 2)用户根据不同的权限可对学生档案信息进行添加、删除、修改等操作; 3)可对学生及其档案信息进行各种查询(精确、模糊、组合); 4)可对学生及其档案信息等进行报表打印和导入导出功能; 5)具有良好的帮助环境; 论文写作要求如下: 1)论文的撰写应当有一定的独创新和新颖性,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2)论文语句通顺,结构良好。 3)论文图表,数据准确无误。 4)论文字数字。 4.实验(上机、调研)部分要求内容:1)采用WIN2000以上的操作系统+Visual C#+SQL Server2000开发; 2)采用CS结构或单机版; 3)软件作品要有一定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必须采取多种测试方法的测试,保证软件的可运行性。 5.文献查阅要求:1)《SQL Server 实用教程》,郑阿奇,电子工业出版社; 2)《数据库原理及设计》,陶宏才,清华大学出版社; 3)《Visual C#数据库项目案例导航》,张奇、李律松等,清华大学出版社; 另外查阅文献要求文献是国家正规期刊或出版物,作者在相应业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网上收集的相应数据应当具有权威性,并注明相应网站名及具体网址。 6.发出日期:2009 年 3 月11 日

浅谈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浅谈电子文件对档案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作者:刘琛 来源:《办公室业务》 2016年第12期 文/中铁十八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刘琛 【摘要】随着我国信息技术和档案事业的发展,陈旧的电子档案管理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档 案管理的需要。档案工作需要迎接信息技术的挑战,采取解决的对策。 【关键词】电子档案;信息化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开始作为一种新的档案形式与传统纸质文件形式一起 形成归档的主要内容。新近颁布的国家标准《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中,电子文件的定义 为“电子文件是指在数字设备及环境中形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光盘等载体,依 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 电子文件有两个基本特征:第一,电子文件是由电子计算机生成和处理,其信息以二进制数字代码记录和表示,因此亦可 称为“数字文件”。第二,电子文件是文件的一种类型,应该具有文件的各种属性,特别是要 有特定的用途和效力。这是电子文件与其他数字信息的基本区别,也是电子文件与其他形式文 件的共同点。 一、电子文件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一)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原始的传统纸质文件形式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下档案的 需求。一种新的档案形式——电子文件开始取代以往的文字材料。电子文件是拟稿者直接在计 算机上进行拟稿、修改,可以马上存储到信息系统中,由专业档案人员管理。 (二)电子文件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进行修改,存储,复制。用计算机操作也非常简单方便,不像整理纸质的文件分类方法繁琐,复制存储都不方便。 (三)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电子文件由于在计算机上制作方便,将产生比以往更多 的文件,再加上信息和数据不断地修改和补充,因此很难划定固定的保管期限,况且目前电子 文件的凭证价值尚无法律保证。 二、电子文件对档案学理论的影响 (一)对档案本质属性的影响。电子文件法律凭证的作用还不明确。电子文件便于修改、 复制,使能体现档案原始记录性的内容与形式特征不复存在。电子文件由于是在计算机上进行 操作,所以没有拟稿与印稿的区别,也没有正本与副本的差异。电子文件可以随意进行复制, 所以电子文件是否具有法律效应还无从考证。 (二)对档案整理归档原则的影响。传统档案的整理方式是按照同一个全宗和不同门类进 行分类有序的整理,它源于全宗和顺序。但是电子文件在形成过程中,不再严格依照传统文件 的形成方式而产生,电子文件的产生破坏了文件的本来顺序。 (三)对档案学理论研究内容的影响。以往的档案学理论研究是以纸质档案为主要对象, 电子文件出现以后,档案工作的对象发生了变化,其理论研究的对象都围绕电子文件来开展。 如电子文件的整理排序技术、信息安全保护技术、计算机病毒防治技术等,都将成为档案学理 论研究必不可少的内容。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公司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设立目的 为使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化,对电子文件的形成、积累、鉴定、归档及电子档案的保管实行全过程管理,为本公司经营与发展提供服务,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负责部门 电子文件的形成部门负责电子文件的积累、保管和整理工作,由_____部门进行指导与监督。部门领导统一协调,指定专门人员负责,保证管理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条电子文件的收集与归档 一、电子文件的收集 1.收集方法 (1)及时按照要求制作备份。 (2)需在登记表中登记。 (3)登记表应与备份一同保存。 (4)登记表如果制成电子表格,应与备份文件一同保存, 并附有纸张打印件。 (5)电子文件性质代码:R—草稿性电子文件;U—非正式电子文件;O—正式电子文件;N—无纸电子文件;T—文本文件;I一图象文件;G—图形文件;V一影像文件;A—声音文件;M—多媒体文件;P—计算机程序;D—数据文件。

2.具体收集流程 (1)记录了重要文件的主要修改过程,有查考价值的电子文件应被保留。当正式文件是纸质时,如果保管部门已开始进行向计算机全文处理的转换工作,则与正式文件定稿内容相同的草稿性电子文件应当保留,否则可根据实际条件或需要,由______确定是否保留。 (2)保存与纸质等文件内容相同的电子文件时,要与纸质等文件建立准确、可靠的标识关系。 (3)在“无纸化”计算机办公或事务系统中产生的电子文件,应采取更严格的安全措施,保证电子文件不被非正常改动。同时必须随时备份,存储于能够脱机保存的载体上,并对有档案价值的电子文件制作纸质等硬拷贝件保留。 (4)用文字处理技术形成的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明文件存储格式和属性;用扫描仪等设备获得的图象电子文件,应将相关软件一并收集。 (5)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或绘图等获得的图形电子文件,收集时应注意其对设备的依赖性,以及易修改性等问题,不可遗漏相关软件和各种数据。 (6)用视频设备获得的动态图象文件,收集时应注意收集其相关软件。 二、电子文件的归档 1.电子文件的整理

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学生电子档案管理 系统 1 2020年4月19日

摘要: 校园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管理发展的趋势,进入21世纪后,高校信息化管理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走进我们的校园,极大的改变着传统的信息管理方式,促进学校教育管理走向网络化、个性化。学生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运用数据库技术和计算技术,在全面深入分析学生信息管理业务需求的基础上,将学生的电子档案实现网络化管理。确保了高校学生信息管理高效和规范。 本设计在分析了系统开发的背景下,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和ASP技术,以Dreamweaver8为开发平台,并采用microsoft office access数据库,设计和开发学生电子档案信息管理系统。B/S结构,能够在任何地方进行操作而不用安装任何专门的软件,只要有一台能上网的电脑就能使用,客户端零维护。系统的扩展非常容易。 关键字:ASP、站点、VbScript Abstract: Campus management information is current university management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21st century, colleg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into our campus is at an unprecedented rate, changing the traditi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 methods topromote the management of

school education to the networkand personalized. Studentelectronic records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using database technology and computing technologies, and network management in full and in-depth analysis of thebusiness needs of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the student'selectronic file. To ensure the efficient and norms of the university student information management. This design in the context of system development the use browser / server (B / S) mode and ASP Dreamweaver8 development platform, and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databas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 files. B / S structure, can operate in any place without having to install any special software, as long as there is a computer with Internet access can use the zero-maintenance client. The expansion of the system is very easy. Keys:ASP、Site、VbScript 目录 第一章引言 (6) 1.1 背景介绍 (6) 1.2 解决的问题 (6) 第二章需求分析 (6) 2.1 可行性分析概述 (6) 1 2020年4月19日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要点

建设电子文件与电子档案管理规范 (2009-8-22) 1总则 1.0.1 为加强建设电子文件的归档与管理,建立真实、准确、完整、有效的建设电子档案,保障建设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的安全保管与有效开发利用,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的归档和管理。 1.0.3 建设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 2.0.1 建设电子文件electronic construction records 在城乡规划、建设及其管理活动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和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两大类。 2.0.2 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of construction professional administration 建设系统各行业、专业管理部门(包括城乡规划、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建筑业、住宅房地产业、勘察设计咨询业、市政公用事业等行政管理部门,以及供水、排水、燃气、热力、园林、绿化、市政、公用、市容、环卫、公共客运、规划、勘察、设计、抗震、人防等专业管理单位)在业务管理和业务技术活动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的,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业务及技术文件。 2.0.3 建设工程电子文件electronic records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过数字设备及环境生成,以数码形式存储于磁带、磁盘或光盘等载体,依赖计算机等数字设备阅读、处理,并可在通信网络上传送的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主要包括工程准备阶段电子文件、监理电子文件、施工电子文件、竣工图电子文件和竣工验收电子文件。建设工程电子文件可简称为工程电子文件。 2.0.4 建设电子档案electronic construction archives 具有参考和利用价值并作为档案保存的建设电子文件及相应的支持软件、参数和其他相关数据。主要包括建设系统业务管理电子档案和建设工程电子档案。 2.0.5 真实性 authenticity 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和背景信息等与形成时的原始状况一致。 2.0.6 完整性 integrity 电子文件的内容、结构、背景信息、元数据等无缺损。 2.0.7 有效性 utility 电子文件的可理解性和可被利用性,包括信息的可识别性、存储系统的可靠性、载体的完好性和兼容性等。 2.0.8 元数据metadata 描述电子文件的背景、内容、结构及其整个管理过程的数据。 2.0.9 在线式归档on-line filing 通过计算机网络,将电子文件及相关数据向档案部门移交的过程。. 2.0.10 离线式归档off-line filing

学生档案管理系统 (1)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编程实 训设计报告书 题目: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

湖北民族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软件编程实训任务书

目录 【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关键词】 .......................................错误!未定义书签。【 Summary 】 ....................................错误!未定义书签。前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一章概述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 开发背景................................错误!未定义书签。 1.2 开发环境...............................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二章系统分析和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系统业务流程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系统逻辑模型的提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数据流图(简称为DFD)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2数据字典(简称为DD)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总体模块划分.............................错误!未定义书签。 2.4各个模块的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数据库设计...............................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系统实现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登陆系统.................................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班级设置.................................错误!未定义书签。 3.3学生基础信息设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4学生评语 .................................错误!未定义书签。 3.5学生奖惩记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6学生换班处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7 学生退学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3.8 学生复学处理.............................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