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员的先进事迹.doc

合集下载

神十六景海鹏的英雄事迹(精选5篇)

神十六景海鹏的英雄事迹(精选5篇)

神十六景海鹏的英雄事迹(精选5篇)神十六景海鹏的英雄事迹(篇1)5月30日9时31分,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3名航天员踏上太空征程。

在景海鹏老家山西运城,他的父母亲友、家乡父老以及母校师生也聚集在一起,观看“神十六”发射直播,共同见证航天英雄的第四次飞天壮举。

运城市有关部门在景海鹏父母家附近的一处广场搭建了LED屏幕,摆放了百余张椅子,还用当地的特色花馍制作了火箭模型,庆祝“神十六”发射。

极目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到9时,离预计发射还有半个多小时,现场已座无虚席,而更多的市民源源不断地赶到现场。

前来现场观看直播的市民贺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单位组织了10个人前来现场观看,见证老乡景海鹏第四次飞天。

他说,“虽然在电视、电脑、手机上也能观看直播,但是在现场集中观看,更有气氛。

”贺先生还表示,2008年他在学校第一次观看了神舟七号的发射仪式,“此后每次发射,我基本上都看了。

景海鹏是我们运城人的骄傲,这次来这观看,也是希望能近距离地给他加油。

”倒数,点火,发射……随着发射程序的一步步推进,指挥部宣布发射成功时,现场民众、学生手举国旗欢呼呐喊,气氛热烈。

此刻,景海鹏的父母紧张又激动,特别是母亲,眼中含着热泪,双手合十为儿子祈福。

在现场观看发射直播的运城解放路第二小学教师李旭玲告诉记者,发射成功的那一刻自己非常激动,“为祖国的富强与科技进步感到骄傲。

”李旭玲表示,自己作为教师,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

作为景海鹏的家乡人,今后要以更高的标准开展教学工作,争取能培养出下一个航天员。

解放路第二小学一名学生说,“发射成功那一刻,现场挥舞着国旗,在欢呼呐喊声中,我心情非常激动,祝航天员叔叔顺利完成任务。

”公开资料显示,景海鹏先后参加过神舟七号、九号、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这是第四次执行飞行任务,是中国目前为止飞天次数最多的航天员。

据央视新闻报道,截至今日,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进驻空间站已满半年,正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神舟十六号航天员乘组。

空军飞行员空中英雄展现先进事迹

空军飞行员空中英雄展现先进事迹

空军飞行员空中英雄展现先进事迹在空域之上,高空中,存在着一群英勇的飞行员,他们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他们是属于中国空军的“空中英雄”。

本文将展现空军飞行员们在空中展现的先进事迹,以及他们的敬业精神和英勇无畏。

一、紧急营救行动空军飞行员是中国空军的中坚力量,他们时刻待命,随时准备执行各种任务。

在紧急时刻,他们常常奋不顾身,展现出超凡的勇气和决心。

2018年,某地发生一次特大地震,造成了大量的人员被困。

当地交通基础设施一片狼藉,无法及时进行救援。

在这个关键时刻,空军飞行员们接到了营救任务,他们马上投入到行动当中。

飞行员们驾驶着先进的武装直升机,穿越强烈的地震余震和山体滑坡,不畏艰险,寻找被困人员的迹象。

他们用自己的飞行技能,带领搜救队员成功地找到并救出了数十名被困人员。

这次行动不仅展现了空军飞行员的先进飞行技术,更彰显了他们对人民生命安全的高度责任感。

二、临界飞行任务空军飞行员承担着保卫国家领空的重要任务。

他们经常执行各种临界飞行任务,保障国家安全。

在南海附近海域,有一次意外事件引发了严重的海域争端。

为了维护国家的主权,空军飞行员奉命执行巡逻任务,保护国家海域的安全。

他们驾驶战斗机,在高速飞行的同时,仔细监控着海域情况。

一旦发现任何潜在威胁,他们将立即采取行动,确保国家海域的安全。

这一次次的临界飞行任务,展现了空军飞行员在空中执行任务的完美表现。

三、战斗训练和技能提升空军飞行员的先进事迹不仅体现在紧急行动和临界任务中,在日常的战斗训练中,他们也展现出出色的飞行技能和军事素养。

为了提高空战能力和飞行技巧,飞行员们经常进行高强度的战斗训练。

他们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迎接突发状况。

在模拟战斗中,他们飞行灵活,操控娴熟,展现出过人的反应速度和战术智慧。

此外,空军飞行员还主动参加国内外的飞行竞赛和交流活动。

通过与其他国家空军飞行员的交流,他们不仅提升了自身技能,也展示了中国空军的实力和飞行员的素质。

四、英勇斗争,保家卫国作为中国空军的精英,空军飞行员们时刻准备为国家的安全和和平贡献力量。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范文(5篇)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范文(5篇)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范文(5篇)《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范文(篇1)自3名航天员于6月13日进驻天宫一号后,多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陆续开展。

其中,即将进行的首次太空授课受到广泛关注。

神舟十号发射成功了,这次,神舟十号依然带了一名女宇航员上天,还首次进行了一次太空授课。

我们看到神奇的表面张力,有趣的水膜,剔透的水球。

太空,制造出奇妙的现象,真让人耳目一新。

小球会做圆周运动,而不是我们地面上看到的钟摆一样的摆动;小陀螺会翻着跟斗前行,而当它自身旋转不停时,它又会定向的转,跟头自然停止翻滚,地球就是这样走的吧;一滴水,露珠的状态,太空像个大大的荷叶,可以接住露珠。

失重的实验,地球上也能做,可在太空眼见着变化,那种奇妙感便更加直观。

太空照片看见了,太空对话实现了,太空生活也看得见,天地间太空讲课交流竟然也实现了!惊叹!我们都专心的看着神舟十号的航天员王亚平在进行在轨讲解和试验演示,最后还与地面师生双向互动交流。

我觉得这是我上过最有趣的的课,这次太空授课让我学习到了非常多的知识,我觉得非常的开心。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范文(篇2)今天,我们在学校观看了一部太空授课的视频。

所谓太空授课,就是在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里给小朋友们上课。

接下来,我就为大家讲述一下这堂课吧。

首先,我们认识了三位正在飞船里的老师,太空授课的主讲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

由聂海胜辅助王亚平老师讲课。

张晓光担任摄像师。

他们一起做了5个实验,下面我就来讲一讲这些有趣的实验吧。

第一个是质量测量。

聂海胜老师亲自测了一下自己的体重。

那是靠一个装置把自己固定再测量体重的办法。

第二个是单摆运动演示。

只见王亚平老师把一个小球系在一根绳子上,然后把小球放在某个位置上,然后放手,在地面上会来回摆动,但是在太空中居然飘了起来!同学们都忍不住啧啧称奇。

第三个实验是陀螺演示。

先把一个高速旋转的和一个不转的陀螺拿稳,然后放开,一个外面的在转,一个只有中间在转,这个问题同学们对太空又了解多了一点。

飞行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飞行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

飞行员个人先进事迹材料飞行员的每一次飞翔都是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增添一份力量,而飞行员的不幸牺牲会被人们铭记。

下面是店铺跟大家分享的飞行员事迹,欢迎大家来阅读学习!飞行员个人事迹材料13月7日下午2时07分,空军特级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公里、离地1170米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

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李峰临危不惧,使失去动力的飞机在空中飞行1分44秒后安全迫降机场。

李峰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的第一人,被记一等功,其迫降技术价值两个亿。

李峰因其成功处置险情的壮举,成为媒体和网络热议的焦点。

体验人机合一境界刚分到飞行部队时,李峰20岁出头。

一上飞机就腾地一下冲上去,机身上便留下个深深的大脚印。

老团长一个大巴掌拍下来,教训道:“飞机是有灵性的,它是你的兄弟,你的亲人,你对它好,它才对你好!”数年后,当李峰也成为飞行教员后,他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故事一遍遍讲给更年轻的飞行员听。

有一天,这位让他又怕又爱的老团长问小伙子们:“你们愿意把飞行当成职业、事业、还是艺术呢?当成职业,遵守飞行守则足矣;当成事业,则要钻研业务飞好;而一旦当成艺术,则会把战机的性能发挥到极限,你将体验到人机合一的完美境界。

”飞行是门艺术啊!这个念头深深地烙在了李峰的脑海里,在他的血液中永远奔流不息。

从此,蓝天迎来年轻而执着的激情舞者。

他飞第二代战机时,跟着老团长一年能飞上200个小时,创造了当时中国空军的训练新纪录。

拉斤斗,把鼻子给拉歪,鼻涕满脸直流,他不管不顾。

他也把3代战机的空中之舞演绎得完美。

2004年8月15日,他第一次驾第3代机飞行。

刚一落地,著名试飞员雷强便前来夸他飞得最好,并专门给他一个人做了点评:“如果能收油门再少带点,就更完美了。

”就在这天,该型国产新机飞行训练中的第一次特情就让李峰给碰上了。

飞第2个起落时,刚进入三转弯,突然主交流发电机断电,显示屏全部变黑,30多秒才恢复正常。

航天工作者事迹7篇

航天工作者事迹7篇

航天工作者事迹7篇航天工作者事迹(篇1)自神舟12号载人航天飞船任务完成之后,三名航天员回到了离别三个月的祖国。

才过不久,神舟十三号载人航天飞船升空了。

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担任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宇航员。

在2023年10月16日凌晨,神舟13号火箭发射了。

可惜我没有及时观看直播,今天下午在课上,老师让我们看了神舟13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过程,首先就是三位宇航员身穿宇航服坐上大巴车,向航空基地驶去,大巴车前还有交警骑着摩托车保驾护航。

到了航空基地,三位宇航员进入了火箭,紧接着,话筒传来了“十,九,八……”每一个数字都十分激动人心,最后听到了“点火”。

随后,火箭的底座喷出了红色的火焰,烟尘向四处扩散,火箭也腾空而起,像一只穿云箭直插云霄,场面十分震撼,之后各个助推器也是分离了,神舟13号也是发射成功。

本来神舟12号的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呆了三个月,这本让我很吃惊。

但没想到这次神舟13号的三名宇航员将要在太空中呆上半年,更是让我惊讶。

他们为了给国家做贡献,放弃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六个月时间,很让人敬佩。

自东方红一号升空成功后,中国在航天事业接连取得重大发展,这一个个成功都是由无数个科学家们废寝忘食,努力奋斗,用无数汗水换来的。

据说神舟14号已经准备就绪,随时可以升空,不得不说,祖国的。

速度真是太快了,火箭是一个接一个的升上天空。

航天工作者事迹(篇2)杨利伟,38岁,辽宁绥中人。

毕业于中国空军第八飞行学院,曾任空军战斗机驾驶员,安全飞行1350公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选拔航天员,杨利伟从一千五百余名候选人中入选,成为首批十四名航天员中的一员。

10月15日成为中国首位太空人。

,他是中国最具有标志性的人物;,他和中国最鲜明的亮色联系在一起。

这位中国的首位“太空使者”,凭借自身超人的素质和勇气,成为浩瀚太空迎来的第一位中国访客,证明了人类第241次太空飞行属于中国。

杨利伟是一个英雄群体的代表,人类走向太空,这不是一般的民族勇敢的意义,这是中国的骄傲。

中国宇航员先进事迹

中国宇航员先进事迹

中国宇航员先进事迹精选篇1在__航天史上,乘“神五”飞出地球的杨利伟是第一位天空人。

作为杨利伟的队伍和好朋友,景海鹏那时还不为人所知。

直到“神六”发射时,与刘伯明搭挡的他成为第二梯队成员,不少人才知道,在表里河山的山西省,关公故乡出了一个名景海鹏的航天员。

记者至今仍然记得,“神六”发射的前夜,景海鹏的家人在东杨家卓村老家的西房里看电视的场面。

当时,屋子里有不少人。

除了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海鹏的弟弟海龙也带着妻子和女儿回到家里,加上海鹏的妹妹艳芳一家和一些为他们高兴赶到的邻居。

景海鹏老家是热闹非凡。

后来,看到儿子没有成为“神六”上的航天员,景靠喜仍然感到非常高兴。

“没有用上第二梯队,说明我们国家的航天技术先进可靠。

我相信“神七”发射时,儿子会更神气。

”而这一预测果然说中了。

这次“神七”发射,景海鹏成了正选的3名航天员中的一个。

他是山西当之无愧的第一个太空人。

从1993年选入国家航天员大队后,景海鹏只会过两次老家。

一次是1998年,景海鹏的儿子还很小时,他匆匆忙忙赶回,接父母去他北京的家。

那次,他的父母一待就是5年,直到在20_年底才会到运城老家。

景海鹏的第二次回家,是20_年。

那时“神六”已成功发射并返回,他虽是第二梯队人选,却已被大众媒体放大成了几乎妇孺皆知的大名人。

听说他回到运城,记者还专门赶去见他。

晚上在景海鹏住的弟弟景海龙位于中心血站后的家单元楼客厅,记者还与一身戎装,话语不多却英气逼人合影,留下了他回运城的影响记录。

因为训练的任务重,景海鹏第二天就和妻子、儿子匆匆返回北京,满打满算,他那次在老家只待了有三四天。

不仅很少回家,连电话都很少打。

对此,景靠喜、王珍玲两位老人却丝毫没有抱怨儿子的意思,一直夸他们的三个儿女都很孝顺和成才。

景靠喜还嫌王珍玲有时念叨,嚷人似的说:“咱海鹏是国家培养的人才,咱可不能嫌娃不给家里打电话。

”景海龙作为弟弟,__时也很难与景海鹏有联系。

他告诉记者,这几年,他和哥哥的通话次数都十分有限。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精选8篇)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精选8篇)

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精选8篇)航天英雄杨利伟的事迹精选篇1英雄的内心杨利伟就坐在我对面,飞天成功后鲜花和掌声包围了他,他平静如常,就像在火箭升空中,他的心跳依然是每分钟76次,没有丝毫紧张。

资料称,国外航天员在火箭发射时的瞬间心跳到达每分钟140次仍属正常。

他如此大勇,如此沉着冷静,使我肃然起敬。

我问他:"你到发射场看过发射实景吗?数百吨的燃料送火箭起飞,然而开弓没有回头箭,你想过这中间的风险吗?你知道今年国际航天界的灾难性事件吗?"他坦然一笑说,过去他只在电视上看过发射飞船和卫星。

年初,他在电视上看到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高空坠毁,7名宇航员遇难。

他说:"这些灾难只能提醒咱们把工作做得更细更好。

"之后,他用平静的语气述说了一个悲壮的故事,一位前苏联的航天员乘坐的飞船在回到的途中发生故障,飞船眼看就要坠毁,这位航天员拿出怀中的金笔用宇航服包好,对地面上凝望他的妻子深情地嘱咐:请把金笔作为礼物,转赠给你未来的丈夫。

为了这个神圣的使命,杨利伟告诉我,有时想吃的东西不敢吃,想做的事情不敢去做,也是挺痛苦的。

他1米68的身高,体重一向持续在64公斤。

他钟爱吃肉,不钟爱吃蔬菜,却偏偏不能多吃肉,为了持续体重不增长,只能吃营养配餐。

晚餐也不敢多吃,有糖的饮料不敢喝,领悟航天理论一学就到深更半夜12点,只能大口大口喝浓茶。

唯一例外的是,发射那天早上,本来安排他吃点面条算了,他说:"不行,我得吃点肉,不然上天肚子饿了没劲儿。

"生理极限的挑战太空在作家的笔下是神奇而又美妙的,但是对于杨利伟来说,却要承受生理极限的挑战。

他说,火箭上升的感觉是地面模拟不来的,起飞两分钟后,开始感觉有些难受。

入轨后,舱内的小东西开始飘浮起来。

杨利伟感觉自我的头朝下,他立刻意识到这是典型的太空错觉,于是强迫自我不好倒过来,不管怎样样都要战胜困难,很短时刻,错觉感消失了。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介绍8篇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介绍8篇

《榜样7》王亚平先进事迹介绍8篇《榜样7》王亚平个人事迹篇一王亚平,女,汉族,198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

荣获“二级航天功勋奖章”、“英雄航天员”、“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中国青年五四奖章”、“最美太空教师”等称号。

出生平凡,立下凌云梦想王亚平出生在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张格庄一个普通的农家,她从小好学、要强,是数一数二的“尖子生”。

她的身体素质特别好,是“天生的体育能手”,在学校的各种长跑比赛中,几乎每次都能拿第一。

1997年,空军长春飞行学院在她学校招生,王亚平入选。

大学四年,她努力学习文化课知识,同时掌握了四种机型的飞行驾驶技能。

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武汉空军担任运输机飞行员。

期间,凭借过硬的工作作风和过硬的业务技能,王亚平迅速成为骨干飞行员,参与实施并出色完成了汶川抗震救灾、北京奥运会等多项重要任务。

坚持不懈,刻苦训练不言弃2009年,我国开始选拔第二批航天员。

得知消息后,王亚平立刻就报了名,并成功进入预备航天员行列。

之后,她付出更多的辛苦和努力。

超重耐力训练中,在高速旋转的离心机里,她要承受8个G的重力加速度,呼吸困难,面部扭曲变形,甚至连眼泪都甩了出来。

在出舱活动水下训练中,她穿戴120多公斤的装备入水,进行长达4~6小时的不间断训练,一次体能消耗相当于跑一个“全马”。

日复一日的“魔鬼训练”并没有让王亚平放弃,她坚信:“梦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遥不可及,但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够触摸得到”,“每练完一次,技术上又进步了,离梦想又近了一步”。

圆梦太空,成就“最美太空教师”2013年,经过层层选拔,王亚平与聂海胜、张晓光一起乘神舟十号进入太空。

那次飞行中,她还完成了一项特殊的任务——在“天宫一号”里给全国的中小学生们奉上了一场精彩的“太空授课”,这次授课大大激发了孩子们钻研科学、探索太空的梦想。

2021年,时隔八年之后,她和翟志刚、叶光富再次进入太空,在空间站一起工作生活了183天后,成功返回地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飞行员的先进事迹
每一次飞翔都是想为国家的国防建设增添一份力量。

3月7日下午2时07分,空军特级飞行员、空军航空兵某团副团长李峰驾驶歼十战机执行战术机动任务,在距机场54公里、离地1170米高度时飞机发动机停车失去动力。

在地面指挥员的果断引领下,李峰临危不惧,使失去动力的飞机在空中飞行1分44秒后安全迫降机场。

李峰成为成功处置国产单发新型战机空中发动机停车故障、安全返航的第一人,被记一等功,其迫降技术价值两个亿。

李峰因其成功处置险情的壮举,成为媒体和网络热议的焦点。

体验人机合一境界
刚分到飞行部队时,李峰后,当李峰也成为飞行教员后,他不厌其烦地将自己的故事一遍遍讲给更年轻的飞行员听。

有一天,这位让他又怕又爱的老团长问小伙子们:你们愿意把飞行当成职业、事业、还是艺术呢?当成职业,遵守飞行守则足矣;当成事业,则要钻研业务飞好;而一旦当成艺术,则会把战机的性能发挥到极限,你将体验到人机合一的完美境界。

飞行是门艺术啊!这个念头深深地烙在了李峰的脑海里,在他的血液中永远奔流不息。

从此,蓝天迎来年轻而执着的激情舞者。

他飞第二代战
机时,跟着老团长一年能飞上8月15日,他第一次驾第3代机飞行。

刚一落地,著名试飞员雷强便前来夸他飞得最好,并专门给他一个人做了点评:如果能收油门再少带点,就更完美了。

就在这天,该型国产新机飞行训练中的第一次特情就让李峰给碰上了。

飞第2个起落时,刚进入三转弯,突然主交流发电机断电,显示屏全部变黑,30多秒才恢复正常。

就在众人正为他捏一把汗时,李峰安然地驾机正常着陆。

该型战机成功实施海上空中加油又是李峰带队完成的。

天蓝蓝,海蓝蓝,李峰和战友们驾机飞临南中国海上空,嚓的一声轻响,加油探头和受油管成功对接,这标志着中国空军远程机动作战能力又跃上一个新台阶。

好学刻苦反应机敏
国产某新型战机即将列装部队之时,空军从各部队选拔优秀年轻飞行员。

李峰听到这个消息,腿儿跑得那个快,第一个蹦到团长跟前报名。

团长颇有些气恼地说:你小子不许走,团里正想培养你,送你上指挥学院深造呢。

他犯了牛脾气,谁也挡不住他追逐飞行梦想的脚步,他最终幸运地成为我军第一批改装国产某新型战机的飞行员。

记得第一次开飞机,教员坐前舱,他坐后舱。

当时身体平衡机能还不是太好,一翻斤斗,他就想吐。

可他知道,一旦吐出来,在淘汰率极高的航校里,很有可能被当成沙子淘
出去。

我不吐,绝不能吐!他用牙齿紧紧地咬住嘴唇。

一分钟,两分钟坚持、再坚持半小时后,当战机回到地面,他摇摇摆摆地跨出舱门时,教员惊讶地发现,李峰的下嘴唇上正一点点往外渗着鲜血。

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

空军某部副参谋长、特级试飞员徐勇凌曾是李峰的飞行教官,他对这次歼十战机的成功迫降给出了高度评价,在他看来,李峰此次空滑成功并非偶然。

李峰加入空军后,很爱学习,什么事都要从脑子里过一下。

有一次空军进行三代机空滑迫降地面模拟训练时,李峰也参加了训练,当时其他飞行员都只是上去飞,谁也没有提问,只有李峰问教员模拟空滑迫降的发动机转速是多少,并将数据记在心里,此次迫降时他将转速控制为85%,为延迟发动机停车时间起到了重要作用。

并且,当时招歼十飞行员时,本来没有他,但李峰主动要求加入,并且考试成绩最好,成为首批歼十战机的接装飞行员。

1999年1月9日,李峰在驾驶飞机起飞过程中,压缩机叶片打坏了油箱,飞机冒烟,李峰当即决定停止起飞,应急打开机舱盖,并迅速从战机撤离。

当他跳出来后,飞机很快起火,又一次死里逃生,说明了他反应机敏迅速。

为飞行曾放弃婚姻
李峰的前妻是个漂亮高挑性格直率的东北姑娘,当年,她跟着李峰从城市来到坐落在塞北高原乡下的部队,结婚
时,李峰连张床都买不起,只买了个床垫子往地上一铺,她就跟着他过日子了。

妻子很能干,家里家外一把手,不用李峰分一点心。

可李峰的爱只有那么多,给战鹰的多了些,给妻子的就少了点。

当时营地在山上,出一趟门不方便,一年大部分是冬季,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出生于干部家庭的妻子在这里呆不习惯,就开始埋怨。

改装新型机时,对外严格保密,连家人也不允许见。

妻子想念他,千里迢迢好不容易跑来,却被告知不能见李峰。

妻子好委屈啊,天天哭,倔强地等了半个月还是没见上丈夫一面。

两地分居,生活中的小事和矛盾一点点积累起来,让10年夫妻缘分走到了尽头。

有关政策规定,李峰在与前妻离婚协议期间,不允许飞行。

停飞期间,上级安排他在塔台协助指挥飞行。

听着战鹰轰鸣声声,他的心都要碎了。

他不停地拷问自己:我何时才能重返蓝天?父母打电话安慰他,一说起婚姻破裂、弟弟患鼻咽癌去世、他停飞赋闲在家等种种不幸,一家人在电话里失声痛哭起来。

广空王玉发政委来团里调研时,听到这个情况,便找李峰谈话,拉着他的手亲切地说:小伙子,坚强起来,坚持下去!决不轻言放弃!不能飞行的日子,每晚李峰宿舍的灯却总亮到很晚,坚持钻研飞行理论。

他疯狂地阅读大量历史、心理方面的书,
从书籍里寻找导师和心灵的慰藉。

15个月泪别蓝天,对于李峰的心情而言,宛如炼狱般的煎熬,对于他的人生却犹如凤凰涅,种种迹象寓示着他必将浴火而重生。

6月29日,李峰重新跃上蓝天。

淡积云如雪莲般清雅美丽,太阳展开雨季里难得的灿烂笑脸,迎接久违的云之子。

李峰笑了,他轻轻地握住驾驶杆,惊讶地发现与心爱的战鹰相别那么久却没有一点陌生感,一切都那么熟悉,尽在掌握中。

今年3月27日,也就是在李峰成功完成迫降之后,他低调地与一位心仪的女人领了结婚证。

这是个美丽的南国姑娘,给他的生活添了一份色彩,生活正向他展开全新的画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