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塑件检验作业指导书

合集下载

注塑件涂装件检验规范

注塑件涂装件检验规范

注塑件、涂装件检验规范(IATF16949-2016/ISO9001-2015)1.0目的为使公司注塑件和喷涂件的外观检查判定有明确统一的依据,特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0使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注塑、涂装的进料,生产,出货检验。

3.0术语3.1 塑胶件:3.1.1银丝:低分子挥发物、水分等气体在塑料表面形成的不破裂银丝状斑纹。

3.1.2飞边:模塑过程中,浸入模具各模面缝隙间,并留存在制品上的剩余物。

3.1.3檫毛:制体脱模后,表面因机械原因产生无光泽的痕迹,手摸无深度感,用光腊檫试,不能消除。

3.1.4划痕:制件脱模后,表面因机械原因产生有深度的痕迹。

3.1.5白印:制件在脱模时产生的白化的现象。

3.1.6暗泡:塑料成型时,由于残留的空气或其它气体而在制品内部形成的气泡缺陷。

3.1.7烧焦:模具排气不良,注塑时,在制件表面局部部位产生变色、焦化现象。

3.1.8熔接痕:在塑料成型过程中,由不同流向塑料在制件表面形的痕迹。

3.1.9缩痕:由于壁厚及其它原因,注塑后,制件表面形成的凹坑。

3.1.10脱皮、分层:由于混料或其它原因、废丝、废屑,在注塑过程中被冲积到塑件表面而形的块状层状或点状与周围部分颜色不同或花斑色现象。

3.2喷涂件:3.2.1涂层厚度:又称膜厚,系指涂层厚度是指漆膜覆盖在塑胶制品表面上的厚度。

3.2.2涂层附着力:附着力是指涂料与被涂物之间或涂层与涂层之间相互结合的强度。

3.2.3颜色与色差:颜色是指涂层附着在塑材表面后通过外界光源照射所反应出来的颜色。

3.2.4涂层光泽:涂层光泽是涂层外观质量的一个主要性能指标,是涂层表面在外界光源影响下所表现出的明亮度。

3.2.5涂层硬度:硬度是表面涂层结构强度的重要性能之一,可理解为涂层附着在塑材上被另一物体攻击时所表现在阻力。

3.2.6涂层耐磨度:喷涂件涂层与外界物发生接触、磨擦时所能承受被破坏的能力。

3.2.7涂层耐腐蚀:耐腐蚀是指抗化学成份而不造成破坏的能力。

注塑成型作业指导书

注塑成型作业指导书

一、使用目的:指导注塑成型的规范操作,预防因操作不当造成的各种意外事故。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注塑操作员在成型作业中的操作指导。

三、操作规程:1、开机步骤(适用机型:震德JN -M3V 系列)合上电源总闸,合上电控箱右侧空气开关,右旋操作面板下方的红色按钮,控制器电源已接通,通过控制面板将胶筒温度设为“开”状态,此时,料筒加热圈开始加热,待显示器所示实际温度与设定温度相当(时间大约半小时左右),按下“油泵”键,待屏幕“马达启动中”字样消失,同时听到“咔嚓”一声,表示油泵马达已完成启动,关上前安全门,将模具完全闭合,把胶筒内过热的胶料连续对空排射几次,熔胶后,将射台前移至限位,按下“半自动”键,机台即入半自动运行状态。

2、关机步骤(适用机型:震德JN -M3V 系列)关上料斗落料口闸刀,直至胶筒内残胶射完为止,将射台退出至限位,模腔及模芯喷上防锈剂,关上安全门,模具闭合至前后模面刚接触但机铰未完全伸直为宜,按下“油泵”键2秒后,油马达即关闭,将温度设定为“关”状态,按下红色“急停掣”,关闭控制器电源,拉下电控箱右侧空气开关,关闭机台总闸,大约10分钟后关闭冷却水阀,关机完毕。

注:如遇长时间停机,应卸下模具,将冷却系统中积水排净。

3、注塑作业流程图4、操作员在操作机台前的准备工作1)、应先熟悉机台的性能及操作方法,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

2)、目视机台机械保险杆位置调节是否适当(保险杆离挡板的距离一般规定为2—4CM ),前后安全门开关是否失灵(当任一安全门打开时,机台没有锁模为正常)。

3)、拿好修边刀、斜口钳、包装袋、纸箱(胶框)等必需用品。

4)、了解生产的产品名称、型号、材质、颜色、包装、质量等要求及生产过程中易出现的导常情况。

5、生产中应注意的事项:A 、严格按照生产工艺标准进行作业。

1)、取拿产品时,应平衡用力取拿,避免因取拿不当造成掰裂、拉断或碰伤等。

2)、产品修边时,应均匀平稳用力,刀口尽量放平,小心谨慎操作,避免深挖,割关安全门 合 模 射 胶 熔 胶 开 模 取拿产品 顶 针 抽胶 冷 却打开安全门破而造成报废,对较厚或大之飞边可分次修整,确保万无一失。

注塑IPQC作业指导书

注塑IPQC作业指导书

1.0 目的;明确注塑IPQC的工作职责,作业流程和检验方法,及时反馈和监控注塑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状况,确保制程不良能够有效的控制和预防,防止批量不合格品流入下道工序。

2.0适用范围;适用于在生产部注塑车间的制程检验控制。

3.0 职责;3.1品管部:负责产品检验标准的编写、首件检验、制程检验、异常反馈及改良效果验证。

3.2生产部注塑车间:负责确保产品物料及工艺条件符合文件要求,首件确认及送检,改善对策执行及保持,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3.3研发技术部:必要时,参与评审及技术指导。

4.0 定义;4.1 首件:开机生产、修模后或停机超过4小时后恢复生产时,机台调试正常后取样的2模产品。

5.0 工作程序及内容:5.1 作业流程(流程图)5.2物料及生产文件确认;5.2.1机台生产前,IPQC对所领取的物料进行确认,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产品标识、规格、检验状态,当出现无任何标识、检验员未检验合格,及与《工艺卡》规定不一致的物料一律不允许投入使用。

5.2.2 机台生产前,注塑车间领班应跟据产品悬挂相应《工艺卡》,当出现未悬挂文件,或与所生产产品不一致的情况,IPQC应反馈给注塑相关人员改善。

5.2.3 检验前先确认检验仪器是否正常、经过校准,并在有效期内,确认无误后方可检验。

5.3首件确认;5.3.1开机生产、修模后,机台调节正常,产品经注塑车间领班自检合格后填写《首件检验报告单》,并制作首件,自检合格后交IPQC确认。

5.3.2 IPQC依据《注塑件检验标准》或《挤塑件检验标准》要求对产品的外观/尺寸/功能进行全性能确认。

注塑IPQC无法检测或测试的项目,填写样品测试申请单,委托相关部门进行组装、测试并跟踪结果。

5.3.3 首件合格则填写产品留校标签,对首件进行留样标识,并将首件悬挂于生产现场指定位置,作为员工自检的标准样品,机台开始大货生产;若首件不合格,则向注塑车间领班或相关人员说明不合格原因,由注塑车间采取整改后IPQC再检验,直至产品合格方可生产。

注塑机作业指导书模板

注塑机作业指导书模板

注塑机作业指导书模板(一)开机前准备1. 检查注塑机的外观•咱得瞅瞅注塑机的外面有没有啥损坏的地方呀,就像看自己心爱的小玩具一样,要仔仔细细的。

看看那些个部件有没有松动或者变形的情况。

2. 查看电源连接•电源可是注塑机的“粮食”呢。

要确保电源线插得稳稳当当的,插头没有生锈或者接触不良的现象。

这就好比我们吃饭要保证餐具干净卫生一样重要。

3. 检查液压油和润滑油•液压油和润滑油就像是注塑机的“护肤品”,少了它们可不行。

看看油位是不是在正常的范围里,如果不够了就得赶紧补上。

可不能让注塑机“干巴巴”地工作呀。

4. 模具安装准备•在安装模具之前呢,要把模具清理干净,不能有杂物或者灰尘。

就像我们睡觉要把床铺整理干净一样,这样注塑机工作起来才舒服嘛。

(二)模具安装1. 模具吊装•用合适的吊装工具把模具吊起来,这个时候要小心哦,就像捧着一个易碎的花瓶一样。

要确保模具平稳地移动到注塑机的安装位置。

2. 模具定位•把模具放到注塑机里,要按照规定的位置进行定位。

这就像我们拼图一样,每一块都要放在正确的地方,不然注塑出来的东西可就不对啦。

3. 模具固定•用螺丝等工具把模具牢牢地固定在注塑机上,一定要拧紧哦,不然在工作的时候模具晃动可就麻烦大了。

(三)开机操作1. 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就像打开一扇通往奇妙世界的大门一样。

这时候注塑机就开始通电啦。

2. 启动加热系统•加热系统可是让塑料熔化的关键呢。

根据塑料的类型设置合适的温度,就像我们炒菜要根据食材设置合适的火候一样。

3. 启动液压系统•液压系统启动后,注塑机就有力量开始工作啦。

要检查液压系统的压力是不是正常的。

(四)注塑操作1. 塑料加料•把塑料原料加入料筒里,要注意原料的质量和数量。

就像我们做饭要控制食材的量一样,原料太多或者太少都不行。

2. 设定注塑参数•根据产品的要求设定注塑的压力、速度、时间等参数。

这就像是给注塑机下命令一样,告诉它要怎么做才能做出我们想要的产品。

注塑作业指导书(范文)

注塑作业指导书(范文)

2:外观检查: 检验要求 目视检验产品,慢慢转动产品,眼晴在产品表面检验停留
在正常光线下,按外
时间为3-10s为佳。
观标准值检查外观
1:检查产品气纹、缩水、变形、料花、污渍、缺料、多胶、色

差、划伤、粘模、盲孔等不良。
观 2:不得出现合模线和飞边等现象。
检 3: 砂纸打磨时注意不能有拖起胶粉。
查 4:注意进胶口不能有气纹,夹线。
珠海市永刚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作业名称: 客户名称: 产品名称: 产品编号:
加工、检查 吉利
杂物箱拉手 01835745-1
注塑部作业文件编号:
编 写 人:
编写日期: 文件受控印章:
版 本:第V0版 审 批 人: 生效日期:
内部编码
/
页 码: 第1页,共1页
加工工具:
3:ABS外圈用压棍压 批峰,还要用砂纸打
(以上具体参照客签样、限度样、标准样等)
磨(2000#砂纸需要
1:所有高光制品,必须用干净、完好的包装材料包装。
泡水后才能使用)
2:无胶袋包装的产品,包装物必须要有其它防尘措施。
包 3:包装物料同一产品必须统一包装数量及方式方法。
装 4:所有包装好的产品外包装标签上必须有产品名称、生产日期 、班次、数量。
手指套、静电手套、剪钳、
一:工具要求: /
二:参考文件, 产品检验标准相关依据参考:《注塑检验标准指引》
加工方式方法
外观检查
变更履历
1:取产品: 等机械开模后,机械 手将产品从模里取出
来放至传送带。
项目
注意部品表 面不可有气 纹、油污、 黑点。
检验标准
检验在日光灯照明下进行,检验距离约50cm,以45-90度角

注塑作业指导书格式

注塑作业指导书格式
倒索位置(mm)+熔胶速度(mm/s)机台锁模力(ton)中子方式:
注射时间(s)(±0.5)保压时间(s)冷却时间(s)(±1)吹气时间(s):
方式选择
操作方式√全自动半自动周期:s产能:模/12h
运水方式冷水热水热油循环水√ 冰水机℃
干燥器
温度





℃×3h
射咀第一阶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
温度参数允许在10之间调整。
模具冷却:□定模□动模 □模芯 □滑块胶口方式:□侧胶口 □点胶口 □热流道 □其他
1.产品外观:没有一般塑料制品的外观缺陷。
2.产品材质:
3.产品尺寸:符合图纸要求,关键尺寸符合“检验指导书”要求。
4.产品功能:与对手件配合符合客户端的要求。
5.产品包装塑作业指导书
客户名称
产品名称
模具架号
每模件数
图示
材料/比例
开模人
颜色
毛重
净重
机名/机号
注塑参数:顶出:P V S
注塑压力:(±5)kgf/cm2保压压力(bar)
注塑速度:(±5)mm/s保压速度(mm/s)中子压力:
注射位置:(±5)mm保压时间(s) :中子速度:
熔胶终止位置(mm)熔胶压力(rpm)背压(kgf/cm2)中子时间: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

注塑试模作业指导书一、引言注塑试模是注塑加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试模可以验证模具设计的合理性,调整注塑工艺参数,以及评估产品的质量。

本指导书旨在向操作人员提供关于注塑试模的详细步骤和注意事项,以确保试模的顺利进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试模前准备1. 清洁模具:在试模之前,确保模具表面干净无尘,以避免对模具和试模过程造成污染。

使用适当的清洁剂和工具进行清洁。

2. 准备合适的试模材料:根据试模的目的和产品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注塑材料。

确保材料干燥,以避免在注塑过程中产生气泡和其他质量问题。

3. 确定试模参数:根据产品设计和注塑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注塑机参数,如温度、压力和注射速度等。

这些参数的选择对试模结果和产品质量具有重要影响,需要综合考虑。

三、试模步骤1. 安装模具:将试模所需模具安装到注塑机上。

确保模具位置正确,并通过紧固件固定模具,以确保稳定性。

2. 注塑机调试:启动注塑机,根据试模参数进行调试,调整温度、压力和速度等参数,并将试模材料导入注塑机料斗中。

3. 启动试模:按照注塑机操作步骤,启动注塑机进行试模。

注意观察注塑机和模具的运行状态,确保正常运转。

4. 观察注塑过程:在注塑过程中,注意观察注塑材料的熔融状态和充模情况。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确保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符合设计要求。

5. 停机观察:在试模过程中,及时停机观察和检查产品的质量。

尽量保留试模样品,以供后续评估和分析。

6. 试模结束:试模完成后,关闭注塑机,清理模具和注塑机设备。

将试模样品分类保存,并填写试模记录表,以备参考和进一步分析。

四、注意事项1. 安全第一:在进行注塑试模时,一定要遵守注塑机的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必要的防护装备,确保人身安全。

2. 精确记录:在试模过程中,准确记录注塑机参数、模具状态、试模材料和产品质量等信息。

这些记录是分析和评估试模结果的重要依据。

3. 合理调整:在试模过程中,根据观察和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注塑机参数和模具结构等,以获得更好的试模效果。

塑胶件印刷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印刷检验作业指导书

塑胶件印刷检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在对塑胶件印刷进行外观检查时提供客观依据,使全公司的外观判定标准得到统一,同时缩小与物料供应商之间的判定误差。

2.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二次加工印刷件的外观判断。

3.参考资料标准参照GB11319-89、GB/T6739-1966和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

4.外观面的定义A面:镜片、透明罩等透明半透明物料的透明区B面:处于成品的前面和上面和透明类物料的不透明区;LOGO、按键表面。

C面:处于成品的侧面和背面D面:处于成品的底部5.涉及到的缺陷定义4.1 点(含杂质):具有点的形状,测量时以其最大直径为其尺寸4.2 披锋:在塑料零件的边缘或结合线处线性凸起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 4.3 银丝:在成型中形成的气体使塑料零件表面退色(通常为白色)。

这些气体大多为树脂内的湿气,某些树脂易吸收湿气,因此制造前应加入一道干燥工序4.4气泡:塑料内部的隔离区使其表面产生圆形的突起4.5变形:制造中内应力差异或冷却不良引起的塑料零件变形4.6顶白:成品被顶出模具所造成之泛白及变形﹐通常发生在顶出稍的另一端(母模面)4.7缺料:由于模具的损坏或其它原因﹐造成成品有射不饱和缺料情形.4.8断印:印刷中由于杂质或其它原因造成印刷字体中的白点等情况。

4.9漏印:印刷内容缺划或缺角或字体断印缺陷大于2mm,也被认为有漏印。

4.10色差:指实际部品颜色与承认样品颜色或色号比对超出允收值。

4.11同色点: 指颜色与部品颜色相接近的点;反之为异色点。

4.12流痕:由于成形的原因﹐在浇口处留下的热溶塑料流动的条纹4.13熔接痕:由于两条或更多的熔融的塑料流汇聚,而形成在零件表面的线性痕迹4.14缝隙:除了设计时规定的缝隙外,由两部组件装配造成的缝隙4.15段差:装配后两个面之间高低的相差尺寸4.16磨花:无深度的表面擦伤或痕迹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7划伤:硬物或锐器造成零件表面的深度线性伤痕 (通常为手工操作时造成)4.18缩水:零件表面出现凹陷的痕迹或尺寸小于设计尺寸 (通常为成型不良所致)4.19色不均:塑料生产中,流动区出现的条状或点状色痕(通常由于加入再生材料引起)4.20不可见:指瑕疵直径<0.03mm为不可见,LENS透明区除外(依每部品材料所订定之检测距离)4.21碰伤:产品表面或边缘遭硬物撞击而产生的痕迹4.22油斑:附着在对象表面的油性液体4.23漏喷:应喷漆之产品表面部份因异常原因而导致油漆没有喷到露出底材之现象4.24修边不良:产品边缘处因人工修边而产生缺口等不规则形状4.25毛屑:分布在喷漆件表面的线型杂质4.26开裂:由于受到较强的外力致使产品裂开4.28分层:一般是由于原料里面参入的水口料过多引起6.抽样计划6.1 外观抽样依据GB2828—87正常检查一次抽样方案进行随机抽样6.2 AQL : MAJOR: 1.0 MINOR: 1.57.外观检查的环境条件在进行外观判定的时候,要遵守下列观察条件因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目的
为检验员提供检验方法,并指导其正确检验,以确保产品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塑料件的进货检验和最终检验
3.样件
a.模具成型后,技术部应对样件封样,作为可接受来料的实物标准,发生质量
争议时作为判断的依据。

b.技术部应不定期对封存的样件检查,以确认样件是否能继续作为检验的参考,
若发现样件存在问题,不能作为检验判断的依据,技术部应重新签样,旧样件报废。

样件保存部门应对样件的品质负责,发现有导致样件品质问题的问题发生,应立即与技术部联系。

c.因各种原因对模具作修改,技术部应在修改稳定后重新签样,以代替旧有样
件。

4.类别划分
内部使用塑料件:装配在产品的内部,在正常使用条件下用户不会看到
外部使用塑料件:装配后表露在外部,用户可以直接看到,或开门后可看到
7.相关记录与表格《进货检验报告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