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程序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生产成本核算方法生产成本是指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
企业应设置“生产成本”科目,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发生的各项生产成本,包括生产各种产品(产成品、自制半成品等)、自制材料、自制工具、自制设备等。
本科目可按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成本应当分别按照基本生产车间和成本核算对象(产品的品种、类别、定单、批别、生产阶段等)设置明细账(或成本计算单,下同),并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设置专栏。
企业应将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耗用情况直接或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类账户。
对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费用,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对于基本生产车间发生的间接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对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通过“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核算。
各辅助生产车间在计算出各自的劳务成本后,按提供劳务量的情况分配计入各有关成本账户。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也单独核算本身发生的制造费用,月末还应先将这些制造费用分配计入辅助生产成本。
生产成本的主要账务处理。
①企业发生的各项直接生产成本,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原材料”、“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②各生产车间应负担的制造费用,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③辅助生产车间为基本生产车间、企业管理部门和其他部门提供的劳务和产品,期(月)末按照一定的分配标准分配给各受益对象,借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在建工程”等科目,贷记本科目(辅助生产成本)。
④期末,按照一定的方法,将按产品归集的累计费用在已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实际成本,然后,将完工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从“生产成本”账户转入“库存商品”账户,借记“库存商品”等科目,贷记本科目(基本生产成本)。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核算成本核算方法
1. 品种法,哎呀呀,就像种苹果一样,把同一种类的产品当作一个整体来核算成本!比如说生产一堆相同的零件,那我们就可以用品种法来算算成本哟!
2. 分批法,这就好比给每一批产品都有自己的“小账本”!比如说定制的一批特别的机器,咱就得专门用分批法去核算它们的成本呢!
3. 分步法,想象一下啊,就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地核算成本呢!比如生产一个复杂的产品要经过好多步骤,分步法就能派上大用场啦!
4. 分类法,这就像是把东西分类整理好,然后清楚地知道各类的成本!比如把不同型号的产品分类核算,多方便呀!
5. 作业成本法,哇塞,这就像是给每个作业都贴上了价格标签!比如说各种不同的生产活动,用作业成本法能算得更精细呢!
6. 标准成本法,不就是给成本定个标准嘛,就像给跑步定个目标一样!比如生产一个产品期望的成本是多少,用标准成本法就能对比出来啦!
7. 定额成本法,这跟定额完成任务似的,把成本也定额好啦!像规定好生产一个东西最多花多少钱,就用定额成本法呗!
8. 变动成本法,哎呀呀,就只管那些会变动的成本呀!比如随产量变化的成本,用变动成本法就能抓住重点啦!
9. 约当产量法,这就好像把没完成的东西折算一下,就知道大概的成本啦!比如半成品的成本,用约当产量法就能大概算出来呢!
我觉得这些成本核算方法都各有特点和用处呢,得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这样才能把企业的成本算得清清楚楚,帮助企业更好地发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及步骤一、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1.全面成本法:全面成本法是指将全部与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可变成本,都纳入到产品成本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一产品、单一生产过程的企业。
2.差别成本法:差别成本法是指根据各个成本项目的变动特点,将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管理费用分别进行核算,然后将各项成本相加得到产品成本。
这种方法适用于多产品、多生产过程的企业。
3.历史成本法:历史成本法是指根据实际发生的费用进行核算,无论是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还是间接费用成本,都以实际花费为准。
这种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成本难以准确划分的企业。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指根据工时标准和材料用量标准,预先确定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用实际发生数与标准数进行比较,计算出差异。
这种方法适用于具有较高生产规模和生产连续性的企业。
二、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1.确定核算周期: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需求,确定成本核算的周期,一般可以是日报、周报、月报等。
2.收集成本数据:通过企业内部的会计系统、采购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收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方面的数据。
3.归集成本数据:根据所采用的成本法,将收集到的成本数据进行分类归集,分别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等。
4.分配制造费用:对于间接费用,需要将其根据相关分配基数,按照一定的分配比例进行分配到各个产品或生产过程中。
5.计算产品成本: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已经分配的制造费用按照所采用的成本法进行计算,得到每个产品的成本。
6.计算单位成本:将产品成本除以产品数量,得到单位成本,以便进行经济分析和比较分析。
7.编制成本报告:根据所需的组织级别或管理层面,编制成本报告,将成本数据展示给相关管理者和决策者,帮助其进行有效的决策。
8.分析成本变动:对于成本变动较大的项目,进行成本差异分析,找出成本发生变动的原因,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优化。
2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一般程序

2.3.2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 1、 产品成本核算账户 (1)“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 应按产品品种或产品批别、生产步骤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
产品成本明细帐,帐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进行明细登记。
账户结构:如图
借方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方
(1) 基本生产单位发生的 直接材料费用 、直接人工费用
计算题
企业本月发生的各种应付税金为:印花税25000元, 增值税22000元,资源税15000元,土地使用税 25000元,所得税1800元,房产税6000元,车船使 用税4000元。
要求:计算本月生产费用要素-税金费用的金额。
某厂生产一种甲产品,无月初和月末在产品,本月 发生的有关费用如下:
第2章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 和一般程序
2.1成本核算的要求
2.1.1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算:成本核算 管:企业经营管理
2.1.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
1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
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 费用的总和,就是这些产品的成本。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下列各项中能计入直接生产费用的是( )。
A.机物料耗费
B.原料费用
C.车间厂房折旧费用 D.辅助生产人工工资
下列各项费用中,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
A.生产费用
B.销售费用
C.管理费用
D.财务费用
下列各项基础工作中,不属于计算产品实际成本 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是( )
5、按工资总额14%计提职工福利费2800元。 6、计提本月折旧10000元,其中:车间及机器设 备应提6000元,厂部房屋应提4000元。 要求:1、计算本月生产费用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是企业核算成本和制定成本指标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生产的成本、了解成本构成、控制成本并评价成本效益。
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业企业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全面成本核算法和部分成本核算法。
全面成本核算法:1. 分部门核算法:将企业分成多个部门,并对各个部门的成本进行分别核算。
此方法适用于部门独立、生产过程单一的企业。
2. 作业成本核算法:以作业为单位,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作业上。
适用于生产过程复杂、产品多样化的企业。
3. 工序成本核算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工序,在每个工序完成后,按照工序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
适用于生产过程较为复杂的企业。
4. 批量成本核算法:将企业的生产过程分为多个批次,在每个批次完成后,按照批次消耗的成本进行核算。
适用于生产批量较大的企业。
部分成本核算法:1. 直接成本核算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作为产品成本。
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成本。
2. 间接成本核算法:将不能直接归属到产品上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核算。
包括间接材料、间接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
3. 经济性成本核算法:将成本与产品效益进行比较,评估成本效益。
将经济性考虑在内,淘汰不经济的产品或生产过程,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4. 标准成本核算法:制定标准成本指标,并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了解成本差异,找出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此外,还有生产成本核算法、销售成本核算法和综合成本核算法等方法,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核算方法。
工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成本核算应完整、准确:核算应覆盖企业所有的生产成本,并确保核算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成本分类要合理:按照企业实际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将成本进行合理的分类和分配。
3. 核算与控制相结合:成本核算不仅是了解成本构成的手段,还应结合成本控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实现成本控制和效益提高。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及成本费用审查方法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步骤及成本费用审查方法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分为供应、生产、销售三大环节,其中生产环节为组织产品生产所发生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产品对象形成产品生产成本,即为制造成本。
产品制造成本核算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产品销售成本结转的正确性,进而影响当期的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
因此,对制造成本的审查应作为企业所得税纳税审查的重点。
一、制造成本的会计核算制造成本通过“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进行核算。
“生产成本”科目核算企业进行工业性生产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包括生产各种产成品、自制半成品、自制材料、自制工具以及自制设备等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该科目设置“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两个二级科目。
“基本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完成主要生产目的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基本生产的产品成本;“辅助生产成本”二级科目核算企业为基本生产及其他服务而进行的产品生产和劳务供应发生的费用,用于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
该科目按成本核算对象设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账页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制造费用”科目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明细账用多栏式按费用项目内容设专栏进行明细核算。
基本生产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辅助生产发生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费用,按成本项目借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原材料—直接材料应付工资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借记“制造费用”,贷记有关科目。
账务处理:借:制造费用贷:原材料(银行存款、累计折旧等)月终,制造费用分配给成本核算对象时,账务处理: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贷:制造费用“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简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简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工业企业成本核算是指对企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进行有效管理和分配的过程。
成本核算的目的是为了合理配置资源,掌握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准确的依据。
下面将简述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第一步:成本要素的确定成本要素的确定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力的成本,制造费用是指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
第二步:成本的分类根据成本要素的不同性质和用途,将成本分为可变成本和固定成本。
可变成本是指随着产量的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直接材料成本和直接人工成本;固定成本是指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动的成本,如制造费用和管理费用。
第三步:成本的分配成本的分配是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部门,以便计算每个产品或部门的成本。
常用的成本分配方法有直接法、间接法和混合法。
直接法是将成本直接分配到对应的产品或部门,间接法是通过某种合理的方法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个产品或部门,混合法是将直接成本直接分配,间接成本通过某种合理的方法分配。
第四步:成本的计算成本的计算是根据成本分配的结果,计算每个产品或部门的成本。
对于产品成本,一般采用加权平均法或标准成本法进行计算;对于部门成本,一般采用分摊法或直接法进行计算。
第五步:成本的分析成本的分析是对成本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原因,为成本控制和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常用的成本分析方法有差异分析、比较分析和趋势分析。
第六步:成本的控制成本的控制是通过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和控制成本的增长,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常用的成本控制方法有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标准和成本控制系统。
第七步:成本的报告成本的报告是将成本信息以适当的形式向有关方面进行传达,包括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
内部报告主要向企业内部的管理层和决策者提供成本信息,外部报告主要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提供成本信息。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

工业企业会计成本核算的一般流程一、成本核算的要求:在成本核算工作中,应遵循以下各项要求。
(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算管结合,算为管用就是成本核算应当与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相结合,所提供的成本信息应当满足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需要。
(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为了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正确地计算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必须正确划分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1.正确划分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界限 2.正确划分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3.正确划分各月份的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界限 4.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 5.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生产费用界限以上五个方面费用界限的划分过程,也就是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归集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应贯彻受益原则,即何者受益何者负担费用,何时受益何时负担费用;负担费用的多少应与受益程度的大小成正比. (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企业财产物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资产原值的计算方法、折旧方法、折旧率的种类和高低,固定资产修理费用是否采用待摊或预提方法以及摊提期限的长短;固定资产与低值易耗品的划分标准;材料成本的组成内容、材料按实际成本进行核算时发出材料单位成本的计算方法、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核算时材料成本差异率的种类、采用分类差异时材料类距的大小等;低值易耗品和包装物价值的摊销方法、摊销率的高低及摊销期限的长短等.为了正确计算成本,对于各种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的结转,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
各种方法一经确定,应保持相对稳定,不能随意改变,以保证成本信息的可比性。
(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 1.做好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工作2。
建立和健全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制度3。
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4。
做好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五)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二、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分类生产费用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中最基本的是按生产费用的经济内容和经济用途的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12/5
繼續下页
2
成本核算--核算方法-2
成本核算方法: 完全成本法-完全成本法即指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 它是將企業的全部成本區分為: 生產成本 (指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製造費用) 非生產成本 (指管理費用,銷售費用等)兩大類 將全部實際生產成本計入產品成本的方法。
2020/12/5
返回主页
----
成本核算--
是指企業按照一定的原則和程序 對生產過程中實際發生的各項生產費用 進行記錄,歸集,計算和分配 計算出產品或勞務的總成本和單位成本 編制成本報表 為企業成本管理提供真實和完整成本信息
2020/1嚴格執行企業會計準則規定的成本計量要求
2.正確划分各種成本耗費的界限
2020/12/5
返回主页 繼續下页
6
成本核算-費用分配方法-1
資源動因
作業成本集
機器小時
間
子
接
包裝數量
作
成
業
本
庫存消耗
成
費
本
用
質檢次數
細
分
…...
作業動因
成本因素 單位費用
X
元/小時
成本發生 因素數目
小時
成本對象
(產品,批次等)
元/件
件
元/份
份
生產成本
元/次
次
…...
…
ABC 作業基準成本法分配費用過程示意圖
的原材料、輔助材料、包裝物等構 成產品主要材料。
2.直接人工--指直接從事產品生產人員的工資、
津貼、獎金、貼等。
3.製造費用--指企業為生產產品和提供勞務而發
生的各項間接費用。
2020/12/5
11
成本核算-一般程序
1.區分應計入產品成本的成本和不應計入產品 成本的費用;
2.將應計入產品成本的各項成本,區分為應當計 入本月的產品成本與應當由其他月份產品負 擔的成本;
半成品Al 在產品Am
第2步驟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3
成本核算--核算方法-3
成本核算方法: 變動成本法--
變動成本法也稱直接成本法,將構成產品成本分為: 變動成本和固定成本 兩大類, 在計算產品成本和存貨成本時, 只將變動生產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變動製造費用計入產品成本, 而將固定製造費用視為“期間成本” 全額計入當期損益的成本核算方法。
3.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礎工作
如:a.定額的制定和修訂(BOM表);b.材料物資的 計量,收發,領退和盤點;c.生產相關原始數據 的記錄(生產報表);d.廠內計劃價格的制定和修 訂。
4.選擇適當的成本計算方法
2020/12/5
1
成本核算--核算方法-1
成本核算方法:
完全成本法-- 變動成本法-標準成本法-- 作業成本法--
3.將應計入本月產品成本的各項成本在各种產 品之間進行歸集和分配,計算出各种產品成本;
4.對有完工產品和期末在產品的,要採用適當的
方法進行合理分配,計算出該种完工產品的總
成本及單位成本。
2020/12/5
12
成本核算-發出存貨計價方法
發出存貨計價(領用材料成本)的常用方法: 1.先進先出法 2.加權平均法(月末一次加權平均) 3.個別計價法
2020/12/5
7
說明
成本核算-費用分配方法-2
作業成本法費用的歸集和分配基本原理-作業消耗資源,產品消耗作業; 生產導致作業的發生,作業導致成本的發生。
適用範圍~
1.生產自動化程度較高; 2.製造費用占成本比例較高; 3.作業種類較多; 4.會計電算化程度較高。
2020/12/5
8
成本核算-費用分配方法-3
2020/12/5
返回主页
5
成本核算-核算方法-5
成本核算方法: 作業成本法-是指以作業作為成本核算的核心和基礎,按 各項作業消耗資源的多少歸集費用,把成本費 用先分攤到作業,再按照成本動因,即各產品 發生的作業多少,把成本分攤到產品的過程。
作業成本法 其主要特點,體現在間接製造費用的核 算上, 但對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的核算與 傳統成本計算方法並無不同。
費用項目
薪資
獎 金 ,福 利 費
直接人工
分配標準
人工小時
…...
輔助材料費
間
折舊費用
接
成
動力費用
本
集
間接人工費
合
其他製造成本
2020/12/5
產量法
製造費用
工時法 系數法
比例法
…... 傳統方法分配費用過程示意圖
說明
成本對象
(產品,批次等)
生產成本
生產成本
9
成本核算-費用分配方法-4
一般費用(傳統)分配法--
2020/12/5
明細說明 繼續下页
14
成本核算-產品成本計算方法-2
品種法-§ 單對多成本費用 分配模型 示意圖
直接材料
分
直接人工
配
製造費用
標
準
半成品A 半成品B
半成品n
2020/12/5
返回主页
15
成本核算-產品成本計算方法-3
分批法-§ 分批法成本費用 分配模型 示意圖
製造通知單 生產工時記錄
其中:后進先出法,移動平均法 大陸企業 會計準則中已被刪除,不予採用。
2020/12/5
13
成本核算-產品成本計算方法-1
產品成本計算的常用方法:
1.品種法-指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和 分配生產成本;
明細說明
2.分批法-指以產品的批別作為產品成本計算對象, 歸集生產成本;
明細說明
3.分步法-指按照生產過程中各個加工步驟(分品種) 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生產成本,計算各步 驟半成品和最後產成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020/12/5
返回主页
4
成本核算-核算方法-4
成本核算方法: 標準成本法--
是指經過認真調查,分析和技術測定而制定的, 在有效經營條件下應當發生的, 可作為控制成本開支,評價實際成本,衡量工作效率 的依據和尺度的一種目標成本及成本管理方法。 標準成本法分為: a.理想標準成本 b.正常標準成本 c.現實標準成本
產品成本明細 帳(分批)
材料費用 分配表
a 歸集:直接材料
c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生產工時
各項間接費用 b
分配表
計 算 :間 接 費 用 累
計分配率
d
2020/12/5
返回主页
16
成本核算-產品成本計算方法-4
分步法--逐步結轉和平行結轉倆種方法
逐步結轉分步法 分配模型 示意圖
第1步驟
直接材料 直接人工 製造費用
是依費用項目按部門別,對各項費用進行歸集,再 根據受益對象,能直接記入產品成本的直接記入, 不能直接記入的,採用適當方法(如 產品工時,產 量標準成本,系數等),將費用分攤到產品的過程。
適用範圍~
1.一般工業企業。
2020/12/5
10
成本核算-產品成本項目
工業企業完全成本法一般產品成本項目:
1.原材料(直接材料)--指企業生產實際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