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设计手册范本

合集下载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一、给水系统设计概述1. 设计原则给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安全、卫生、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供水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水源情况、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给水方案。

2. 设计内容(1)水源选择与保护;(2)取水工程;(3)水厂工程;(4)输配水管道工程;(5)用户用水工程设计。

3.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水源、地形、地质、气象、用水需求等;(2)确定设计规模;(3)选择水源及取水方式;(4)确定水处理工艺流程;(5)设计输配水管道;(6)计算设备选型及参数;(7)编制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二、排水系统设计概述1. 设计原则排水系统设计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原则,确保排水畅通,减轻环境污染。

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排水体制、排水区域等因素,制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2. 设计内容(1)排水体制选择;(2)排水管网设计;(3)污水处理设施设计;(4)排水泵站设计;(5)雨水收集与利用。

3. 设计步骤(1)收集资料:包括地形、地质、气象、排水现状等;(2)确定设计规模;(3)选择排水体制;(4)设计排水管网;(5)计算设备选型及参数;(6)编制设计说明书及图纸。

三、水源选择与保护措施1. 水源类型水源类型主要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再生水等。

在选择水源时,应充分考虑水源的水质、水量、地理位置等因素,确保水源的可持续性和安全性。

2. 水源保护(1)设立水源保护区:明确保护范围,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防止水源受到污染。

(2)水质监测:定期对水源水质进行监测,确保水质符合国家标准。

(3)生态修复:对受损的水源地进行生态修复,提高水源地自净能力。

四、水处理工艺选择与设计1. 水处理工艺选择根据原水水质、设计规模和供水水质要求,选择合适的水处理工艺。

常见的水处理工艺有:混凝、沉淀、过滤、消毒等。

2. 水处理工艺设计(1)混凝沉淀池:设计合理的池型、尺寸和混凝剂投加量;(2)过滤池:选择合适的滤料、滤速和反冲洗方式;(3)消毒设施:确定消毒剂种类、投加量和接触时间;(4)污泥处理:设计污泥浓缩、脱水等处理设施。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第五册: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一章:水排水系统概述1.1水排水系统的作用和重要性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的作用是收集、输送和处理建筑物内部的污水和雨水,保证建筑物内部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和居住者的舒适度。

1.2水排水系统的组成部分水排水系统由排水管道、污水处理设备、雨水收集系统等组成,其中排水管道又包括卫生管道和雨水管道两大类。

卫生管道主要用于排放卫生间和厨房产生的污水,而雨水管道则用于排放屋顶和地面积水。

1.3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水排水系统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基本原则,包括管道布局合理、流速控制稳定、施工方便维护便利、设备选型合理等方面。

第二章: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2.1各种需求与设计标准的了解在进行水排水系统设计之前,需要对建筑物的各种需求和相关的设计标准有所了解,包括建筑物类型、使用人数、使用用途、当地的法规要求等。

2.2制定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通过对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水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案,包括管道布局、设备选型、管道直径、施工工艺等。

2.3进行水排水系统设计计算对水排水系统进行各项设计参数的计算,包括污水流量计算、管道压力损失计算、泵的选型计算等。

2.4编制水排水系统施工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和计算结果编制水排水系统的施工图纸,包括平面布置图、立面图、剖面图等,以供施工参考。

2.5水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的审核和调整设计方案完成后,需要进行审核和调整,确保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三章:卫生排水系统设计3.1卫生排水系统设计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卫生排水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污水的排放、处理和管道的布局等情况,同时还需要遵守相关的卫生标准和法规。

3.2卫生排水管道的布置卫生排水管道的布置需要考虑到管道的坡度、连接方式、施工工艺等问题,确保污水能够顺利地排放到污水处理设备中。

3.3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根据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和污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设备,包括沉淀池、格栅过滤器、生物处理设备等。

给排水设计手册(全)

给排水设计手册(全)

给排水设计手册目录壹、设计原则 (2)贰、设计内容 (2)叁、初步设计 (3)A 设计说明 (3)(一)设计依据 (3)(二)设计范围 (3)(三)室外给水设计 (3)(四)室外排水设计 (3)(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Ⅰ、说明 (4)Ⅱ、给水系统 (4)Ⅲ、消防系统 (13)Ⅳ、热水系统 (29)Ⅴ、排水系统 (37)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53)(六)节水、节能措施 (53)B 设计图纸 (53)(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53)(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 (54)C 主要设备表 (57)肆、施工图设计 (58)(一)设计内容 (58)(二)图纸目录 (58)(三)设计总说明 (58)(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 (58)(五)水泵房平、剖面图 (59)(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 (59)(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 (59)(八)系统图 (60)(九)局部设施 (61)(十)主要设备材料表 (61)(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 (61)(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 (61)五、设计图纸校对 (63)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 (74)七、工作职责说明 (75)六、设计流程 (76)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项次施工图名称内容图纸比例1 基地排水管1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2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2 排水横主管1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2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3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4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5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3 排水立主管1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2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3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4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5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6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4 横支管1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2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3伸廷通气管的位置4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5清扫口的位置6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5 器具排水管1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2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3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4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6 通气主立管1管道转向位置2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3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7 通气支管1坡度23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4管路转向位置8 管道间1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

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给排水设计手册第二册》是一本深入探讨给排水系统设计与应用的专业性手册。

本手册内容丰富,包括给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排放系统设计、管道材料选择、管道连接技术、污水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系统地总结和介绍,对于从事给排水系统设计及相关行业的专业人员和学生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第一部分:给水系统设计给水是保证建筑物正常使用的必备条件,因此给水系统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该部分详细介绍了给水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包括水压计算、管道布置、水泵选择、阀门配置等方面,针对不同场所的给水系统设计提出了相应的方案和建议。

第二部分:排水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是建筑物内在环境卫生的重要保障。

本手册对排水系统设计的理论依据、规范要求以及设计方法进行了系统剖析。

重点介绍了排水管道的坡度、排水器件的选型、管道布置等方面的技术要点,旨在提供一套科学、合理的排水系统设计方案。

第三部分:雨水排放系统设计雨水排放系统在建筑物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雨水的合理排放既能保护建筑物本身,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这一部分详细介绍了雨水排放的原理、设计计算、排水设施的布置等内容,为工程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完整的雨水排放方案。

第四部分:管道材料选择管道材料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核心部分,选择合适的管道材料不仅能够保证系统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本手册针对常见的管道材料,如PVC管、镀锌钢管、不锈钢管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对比分析,以帮助设计人员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管道材料。

第五部分:管道连接技术管道连接技术对系统的密封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本部分对常见的管道连接技术,如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应用示例,以指导设计人员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管道连接方式。

第六部分: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是给排水系统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合理高效的污水处理技术既可以满足环保要求,又可以降低运行成本。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第一章:排水设计基础1.1排水设计的概念和作用排水设计是指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对排水系统进行合理规划和设计,以达到排水顺畅、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目的。

排水设计在水利工程、城市建设、道路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避免水灾和环境污染,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2排水设计的原则和要求排水设计的原则包括科学性、全面性、先进性和适用性。

科学性要求设计应该符合水文学原理和水力学原理;全面性要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和作用;先进性要求设计应该采用最新的技术和方法;适用性要求设计应该针对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

1.3排水系统的构成排水系统包括市政排水系统、建筑物排水系统、道路排水系统等多种类型。

市政排水系统主要包括雨水管网、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建筑物排水系统主要包括屋面排水系统、地面排水系统和室内排水系统;道路排水系统主要包括排水沟、排水管和排水设施。

1.4排水设计的基本步骤排水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调查研究、方案设计、施工图设计和施工管理。

调查研究阶段主要是对地形地貌、降雨情况、排水需求等进行调查和研究;方案设计阶段主要是确定排水系统的类型、布局和容量;施工图设计阶段主要是绘制详细的施工图纸和材料清单;施工管理阶段主要是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

第二章:城市排水系统设计2.1雨水排水系统设计雨水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主要包括雨水收集、储存和排放。

雨水收集主要是通过建筑物屋面和地面的排水系统收集雨水;储存主要是通过雨水储存设施储存雨水;排放主要是通过排水管网将雨水排放到指定地点。

2.2污水排水系统设计污水排水系统是城市排水系统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主要包括污水收集、输送和处理。

污水收集主要是通过建筑物室内排水系统收集污水;输送主要是通过污水管网将污水输送到污水处理设施;处理主要是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5册第一章:引言1.1概述水排水系统是建筑物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负责排除建筑物中产生的废水,并确保建筑物内部的供水畅通无阻。

因此,水排水系统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本手册旨在提供水排水系统设计的一般准则,帮助设计师和工程师确保水排水系统的高效运行。

1.2目的本手册的目的是为设计师和工程师提供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以及在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些关键因素。

第二章: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2.1设计目标水排水系统的设计目标是确保建筑物内部的供水和排水操作顺畅、高效。

2.2设计准则在设计水排水系统时,需要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考虑建筑物的实际使用情况,以及保证系统的安全和可靠性。

2.3设计步骤设计水排水系统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系统布局设计、管道设计、设备选型及系统调试等环节。

第三章: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因素3.1建筑物类型水排水系统的设计应根据建筑物的类型进行定制。

例如,住宅的水排水系统设计与商业建筑或工业建筑的设计差异较大。

3.2用水量估算合理估算建筑物的用水量是设计水排水系统的关键因素之一。

用水量的准确估算将直接影响系统的管道布局和设备选择。

3.3排水管道布局合理的排水管道布局能够减少管道长度、降低管道阻力,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

3.4设备选型选择合适的水泵、阀门、排水设备等关键设备是设计水排水系统的重要环节。

设备选型应综合考虑性能、可靠性、耐用性等因素。

第四章:水排水系统设计的经典案例4.1住宅区水排水系统设计案例以某住宅区为例,介绍其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4.2商业建筑水排水系统设计案例以某商业建筑为例,介绍其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4.3工业建筑水排水系统设计案例以某工业建筑为例,介绍其水排水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和实施方案。

第五章:水排水系统设计的新技术和发展趋势5.1智能化水排水系统介绍智能化水排水系统的概念和特点,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给排水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模板)

给排水毕业设计说明书正文(模板)

摘要本设计为*************的给水排水工程设计。

本商住楼位于成都地区,设有地下室,地上有26层,屋顶高度0米,建筑面积约为29963平方米。

地下室有泵房,泵房内设有生活水池。

地上1至4层为商场,地上5、6层有商场和住宅,7至26层为住宅。

公共建筑用水由市政管网直接供给,5至26层住宅用水采用变频调速供水方式。

本建筑采用污废水分流制排水系统。

雨水采用普通外排式。

消防系统包括了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淋系统及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消防系统。

关键词:给水排水设计;高层建筑;变频调速系统;消防系统AbstractThe design is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Engineering for the ***** The commercial and residential building is located in Chengdu, includes the basement, and 26 stories above the level. This building is 0 meters high, and the total area is about 29963m2. The basement have pumping station and life pools. Areas from 1st floor to 4th floor is shopping, areas from 5th floor to 6th floor have shopping and residential, and areas from 7th to 26th floor is residential. Public buliding is supplied water by the municipal supply network and the others are supplied water by the variable velocity variable frequency system. The triage system is adopted in the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external drainage system is adopted for the storm system. The fire protection system is composed of fire hydrant system, close-type sprinkler system and extinguisher as well.Key words: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high-rise building; frequency system; fire protection system1前言建筑给水排水工程是民用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建设中重要的基础建设项目。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水排水设计手册(完整版)

给排水设计手册目录壹、设计原则 2 贰、设计内容.2 叁、初步设计.3 A 设计说明.3 (一)设计依据 3 (二)设计范围 3 (三)室外给水设计 3 (四)室外排水设计 3 (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 4 Ⅰ、说明.4 Ⅱ、给水系统.4 Ⅲ、消防系统13 Ⅳ、热水系统29 Ⅴ、排水系统37 Ⅵ、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53 (六)节水、节能措施.53 B 设计图纸53(一)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3 (二)建筑给排水平面图54 C 主要设备表57 肆、施工图设计.58 (一)设计内容.58 (二)图纸目录.58 (三)设计总说明.58 (四)给水排水总平面图.58 (五)水泵房平、剖面图.59 (六)水塔(箱)、水池配管及详图.59 (七)建筑给水排水图纸.59 (八)系统图.60 (九)局部设施.61 (十)主要设备材料表61 (十一)施工图图纸设计61 (十二)给排水专业与其它专业协调内容61五、设计图纸校对63六、给排水工程师任职能力74七、工作职责说明75 六、设计流程76给排水施工图目录及内容项施工图名称内容图纸次比例1 接入公共下水道、管渠的位置及高程的详细尺寸。

1 基地排水管2 排水横主管3 排水立主管4 横支管5 器具排水管6 通气主立管7 通气支管8 管道间2 管路转向的检查井清扫口位置,每个节点的高程及管段的坡度。

1 穿越地下室的外墙位置及防水措施的做法2 管道位置,相关尺寸、坡度3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干管连接位置4 清扫口位置详细尺寸5 与排水立管底端接点位置、高程等。

1 管道转向位置及高程2 通气立管廷伸位置、高程及与邻墙尺寸3 各排水横支管接入位置、高程与邻墙尺寸4 伸顶接通气立管位置5 伸顶管的通气帽位置及高程6 辅助通气管出入位置及与邻墙尺寸1 管道位置相邻尺寸、坡度及高程2 接卫生器具排水管的位置相邻尺寸3 伸廷通气管的位置4 管道转向或与其它横支管连接的位置5 清扫口的位置6 埋在找平层中的位置及相邻尺寸1 通气管的位置上下接法2 与背部通气管的接法,位置3 管路转向与相邻墙的尺寸4 与存水弯的接法位置与相邻墙的尺寸1 管道转向位置2 环状通气管、汇合通气管、通气支管接入处位置3 通气辅助管接入位置1 坡度23 立管与支管的接入点4 管路转向位置1 所有管道的位置与固定方式(包括消防、空调、电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排水设计手册(一)设计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规程、规范要求,特别应遵守国家规定的强制性条文的要求。

(二)选用国家标准图及院标准,应注意选用新标准图号,不能用作废的或已被新的图号替代的标准图号。

(三)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深度有关内容。

贰、设计内容通常民用建筑给排水包括如下内容(一)给水系统;(二)排水系统;(三)消防系统;初步设计阶段,给水排水专业设计文件应包括设计说明书、设计图纸、主要设备表。

A 设计说明书(一)设计依据Ⅰ、摘录设计总说明所列批准文件和依据性资料中与本专业设计有关的内容;Ⅱ、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Ⅲ、其他专业提供的本工程设计资料,工程可利用的市政条件。

(二)设计范围根据设计任务书和有关设计资料,说明本专业设计的内容和分工(当有其他单位共同设计时)。

(三)室外给水设计Ⅰ、水源:由市政或小区管网供水时,应说明供水干管的方位、接管管径、能提供的水量与水压。

当建自备水源时,应说明水源的水质、水温、水文及供水能力,取水方式及净化处理工艺和设备选型等。

Ⅱ、用水量:说明或用表格列出生活用水定额及用水量,生产用水水量,其他项目用水定额及用水量(含循环冷却水系统补水量、游泳池和中水系统补水量、洗衣房、锅炉房、水景用水、道路、绿化洒水和不可预计水量等);消防用水标准及用水量,总用水量(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Ⅲ、给水系统:说明生活、生产、消防系统的划分及组合情况,分质分压分区供水的情况。

当水量、水压不足时采取的措施,并说明调节设施的容量、材质、位置及加压设备选型。

如系扩建工程,还应对现有给水系统加以简介。

Ⅳ、消防系统:说明各类形式消防设施的设计依据,设计参数,供水方式,设备选型及控制方法等。

Ⅴ、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

(四)室外排水设计Ⅰ、现有排水条件简介:当排入城市管道或其他外部明沟时应说明管道、明沟的大小、坡度、排入点的标高、位置或检查井编号。

当排入水体(江、河、湖、海等)时,还应说明对排放的要求。

Ⅱ、说明设计采用的排水制度、排水出路。

如需要提升,则说明提升位置、规模,提升设备选型及设计数据,构筑物形式,占地面积,紧急排放的措施等。

Ⅲ、说明雨水排水采用的暴雨强度公式(或采用的暴雨强度)、重现期、雨水排水量等。

Ⅳ、管材、接口及敷设方式(五)建筑给水排水设计Ⅰ、说明或用表格列出各种用水量标准,用水单位数,工作时间,小时变化系数,最高日用水量,最大时用水量。

Ⅱ、给水系统:说明给水系统的划分和给水方式,分区供水要求和采取的措施,计量方式,水箱和水池的容量、设置位置、材质,设备选型,保温、防结露和防腐蚀等措施。

一、给水方式分类1、直接给水1)给水方式说明:与外部给水管网直连,利用外网水压供水。

2)适用范围:(单层或多层建筑)外网水压、水量能经常满足用水要求,室内给水无特殊要求。

在外网压力超过允许值时,应设减压装置。

应优先选择直接供水。

2、设水箱的给水方式1)给水方式说明:与外部给水管网直连,利用外网水压供水,同时设高位水箱调节流量和压力。

2)适用范围:(多层建筑)外网压力周期性不足,室内要求水压稳定,并允许设置高位水箱。

3、水泵和水箱的给水方式1)给水方式说明:水泵自外管网直接抽水加压并利用高位水箱调节流量,在外网水压高时也可以直接供水。

2)适用范围:(多层建筑)外网压力经常或间断不足,外网允许直接抽水,并允许设置高位水箱。

如果市政部门不允许直接抽水,则需加设水池,从水池中抽水。

4、气压给水方式1)给水方式说明:利用水泵自外网直接抽水加压,利用气压给水罐调节流量和控制水泵运行。

2)适用范围:(多层建筑)外网压力经常不足,而水压允许有一定的波动,不宜设置高位水箱。

5、给水方式1)给水方式说明:市政压力能够满足下层直接供水,上层利用水泵加压及水箱调节流量。

2)适用范围:(多层和高层建筑)外网允许直接抽水,并允许设置高位水箱。

如果市政部门不允许直接抽水,则需加设水池,从水池中抽水。

二、给水方式选择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和当地市政部门的具体要求能够保证的管网压力对以上各种供水方式作综合比较,选择最合适的供水方式。

三、给水系统的计算1、给水定额及时变化系数根据建筑性质及卫生器具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和小时变化系数Kh,具体参数选择参见表3.1.9和表3.1.10表 3.1.9 住宅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表 3.1.10集体宿舍、旅馆等公共建筑的生活用水定额及小时变化系数注: 1 除养老院、托儿所、幼儿园的用水定额中含食堂用水,其它均不含食堂用水。

2 除注明外,均不含员工生活用水,员工用水定额为每人每班40~60L。

3 医务建筑用水中已含医疗用水。

4 空调用应另计。

2、最高日用水量Q=mqm/(3d)ddQ---最高日生活用水量dm---设计单位数(人,床,病床,m2等)q---单位用水定额(L/人.d,---),参见表3.1.9和表3.1.10d3、高日最大时用水量kQ=TQ)/m(/3hhdhQ---最高日生活用水量dk---小时变化系数,参见表3.1.9和表3.1.10hQ---最高日最大时用水量(m3/h)hT---用水时间,参见表3.1.9和表3.1.104、流量的计算1)工企业的生活间、公共浴室、职工食堂或营业餐馆的厨房、体育场运动员休息室、剧院的化妆间、普通理化实验室等建筑的生活给水管道的设计秒流量,就按下式计算:∑(3.6.6)qq=bngoo式中q---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gq---同类型的一个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L/s);on---同类型卫生器具数;ob---卫生器具的同时给水百分数,应按表3.6.6-1~表3.6.6-3采用。

注:1 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2大便器自闭式冲洗阀应单列计算,当单列计算值小于 1.2L/s时,以1.2L/s计;大于1.2L/s时,以计算值计。

表3.6.6-1 工业企业生活间、公共浴室、剧院化妆间、体育场馆运动员休息室注:健身中心的卫生间,可采用本表体育场馆运动员休息室的同时给水百分率。

注:职工或学生饭堂的洗碗台水嘴,按比例100%同时给水,但不与厨房用水叠加。

2)住宅、集体宿舍、旅馆、宾馆、医院、疗养院、幼儿园、养老院、办公楼、商场、客运站、会展中心、中小学教学楼、公共厕所等建筑的生活给水设计秒流量,应按下式计算:g g g KN N a q +•=2.0 (3.6.6)式中g q ---计算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L/s );g N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a --- 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应按表3.6.5采用。

注:1 如计算值小于该管段上一个最大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时,应采用一个最大的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作为设计秒流量。

2 如计算值大于该管段上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时,应按卫生器具给水额定流量累加所得流量值采用。

3 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管段,大便器延时自闭冲洗阀的给水当量均以0.5计,计算得到的 附加1.10L/s 的流量后,为该管段的给水设计秒流量。

4 综合楼建筑的 值应按加权平均法计算。

住宅设计秒流量系数值(a 、K 值)a5、屋顶水箱容积的计算1)按照规范规定生活水箱的容积按不小于最高日用水量的5%计,即: d Q V %5=生活2)水箱的设置高度应使其最低水位的标高满足最不利配水点的流出水头要求:s c b x H H Z Z ++≥式中 x Z ——高位水箱最低水位的标高(m)b Z ——最不利配水点的标高(m)c H ——最不利配水点需要的流出水头(m)s H ——水箱出口至最不利配水点的管道总水头损失(O mH 2)6、贮水池容积的计算贮水池的有效容积与水源供水保证能力有关,一般根据用水调节水量和生产事故水量确定,应满足下式要求:s b g b y V T Q Q V +-≥)(式中y V ——贮水池的有效容积(3m )b Q ——水泵出水量(h m /3) g Q ——水源的供水能力(h m /3)b T ——水泵运行时间(h ) s V ——生产事故水量(3m )注:1.除非有明确要求,一般生产事故水量s V =02.当资料不足时,贮水池的调节水量不得小于全日用水量8%—12%7、计算并校核三层室内所需压力4321H H H H H +++=注:1H ——3层最不利点与引入管和市政管网连接点之间的标高差;2H ——3层最不利点与引入管和市政管网连接点之间的水头损失;3H ——水表水头损失;4H ——最不利点流出水头一般市政压力以0.3Mpa 计算,如果H 小于等于0.3Mpa ,则三层以下建筑可采用直接供水的方式。

8、生活加压水泵的选择1)水泵出水量按最大时用水量的1.2倍计h b Q Q 2.1=水泵吸水管的最大流速不应超过1.2s m /,其他给水管道的选择参照 表3.6.92)水泵扬程:)(22口处所需出水头水泵压水管进入水箱入O mH H H H s y b ++=式中 b H ——水泵扬程(O mH 2)y H ——扬水高度(O mH 2),即贮水池最低水位至高位水箱入口处的几何高差s H ——水泵吸水管和出水管(至高位水箱入口)的总水头损失(O mH 2)Ⅲ、消防系统:遵照各类防火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要求,分别对各消各消防系统(如消火栓、自动喷水、水幕、雨淋喷水、水喷雾、泡沫、气体灭火系统)的设计原则和依据,计算标准,系统组成,控制方式,消防水池和水箱的容量、设置位置以及主要设备选择等予以叙述。

一、综述1、对建筑性质进行界定。

如属于高层还是多层,属于一类高层还是二类高层。

建筑分类表3.0.12、依据业主要求及相应的国家标准及地方标准和行业标准,选择合适的消防系统;医院消防可能用到的消防系统包括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灭火器、水喷雾系统、水幕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应根据建筑性质和相应的建筑条件选择合适的灭火系统。

无论高层还是多层,灭火器和消火栓系统一般是必须设置。

3、选定系统后查询规范或设计手册等,通过计算确定设计参数。

根据设计参数选择设备,并向建筑专业和电气等其他专业提供土建条件和用电条件等。

4、所做设计均须在国家强制性规范和地方标准及行业标准允许的范围内,不得违反。

二、消火栓系统1、设计参数计算:1)通过查阅规范分别确定室内和室外消火栓系统设计流量。

参见表7.2.22)计算消火栓的保护半径s d L L R +=式中 R ——消火栓保护半径(m )d L ——水带敷设长度(m ),考虑到水带的转弯曲折,应乘以折减系数0.8s L ——水枪充实水柱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m ),一般取0.7k S注:7.4.6.2消火栓的水枪充实水柱应通过水力计算确定,且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0m ;建筑高度超过100m 的高层建筑不应小于13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