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60页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60页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46、法律有权打破平静。——马·格林 47、在一千磅法律里,没有一盎司仁 爱。— —英国
48、法律一多,公正就少。—托·富 勒 49、犯罪总是以惩罚相补偿;只有处 罚才能 使犯罪 得到偿 还。— —达雷 尔
50、弱者比强者更能得到法律的保护 。—— 威·厄尔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乳腺综合治疗PPT精品文档60页

乳腺综合治疗PPT精品文档60页

保乳综合治疗与根治术比较的前瞻性随机分组临床研究结果
试验
病例数
分期
局部复发率(%)
生存率(%)
随访时间
保乳治疗 根治术 保乳治疗 根治术 (年)
NSABP B06
1219
I – II
12
8
63
59
15
Milan
701
I
7
4
65
65
18
NCI
231
I – II
16
6
77
75
10
EORTC
868
I – II
2. 遗传因素: * 一级直系亲属乳腺癌史(相对危险性2 – 3) * P53,BRCA 1-2突变
3. 乳腺良性疾病:上皮高度增生或不典型增生
4. 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 * 移民到美国的日本妇女及出生于美国的第一代 日本移民中乳腺癌的发病率与当地妇女没有区别 * 肥胖:脂肪组织中的雌激素增加
5. 电离辐射:斗蓬野照射后
Fisher: 乳腺癌一开始就是全身性疾病,局部处理方
式不影响预后,对早期肿瘤可行肿瘤切除术保留 乳房,术后放疗、化疗,其中放疗只降低局部复 发率,而化疗可提高长期生存率
目前观点: 乳腺癌在大多数患者先有淋巴转移,以后再
有血行转移,血行转移虽然很重要但并不发生在 所有病人,手术方式不影响预后,但局部肿瘤控 制率直接影响长期生存率。
乳腺癌保乳综合治疗的相对禁忌征
1. 有胶原脉管病,对放疗耐受性差的患者,如硬皮病 和活动性红斑狼,但类风湿性关节炎则不是禁忌征
2. 同一象限内有多个较大肿瘤以及不确定的钙化
3. 肿瘤大小并非绝对禁忌征,但肿瘤相对于乳腺体积 较大,保守手术后影响美观效果是相对禁忌征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 下列因素是乳腺癌高危因素: 1. 如有母亲、姐妹得乳腺癌的家族遗传素质; 2. 月经初潮年龄和绝经年龄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
初潮年龄小于13岁,绝经年龄大于55岁的妇女 发生乳腺癌的危险性增加;
3. 初产年龄大于35岁的妇女乳腺癌的发生率增加; 4. 乳腺良性疾病可增加乳腺癌的危险性。
4
乳腺癌的诊断
• ⑴炎性乳腺癌:占1~3%,见于绝经期及妊娠、
哺乳期的妇女,发展迅速,乳房皮肤红肿、发热, 预后极差。
• ⑵副乳腺癌:可沿胚胎期乳线的任何部位发生,
但最常见于腋窝,其次为外阴及锁骨下,预后差。
• ⑶男性乳腺癌:1%,常发生在乳晕区及其附近,
较早出现皮肤及胸壁侵犯、腋下及内乳淋巴结转 移率高,预后较女性差。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证据
• 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治疗(保乳手术后放疗)和根治术
(或改良根治术)疗效相同,生存率和远处转移率无差别, 合适的病人应争取做保留乳房治疗( I 类证据)。
8
乳腺癌TNM分期(摘自2012年 cNCCN指南)
9
乳腺癌TNM分期(摘自2012年 cNCCN指南)
10
非浸润性癌 (原位癌)
非浸润性癌是乳腺癌的早期阶段,癌瘤局限在乳腺导管或腺泡内, 未见突破其基底膜 。
1. 导管内癌:癌细胞局限于导管内,未突破管壁
基底膜。多发生于中小导管,较大导管少见, 一般为多中心散在性分布。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概述
通常发生在乳房腺上皮组织。 好发部位为乳房外上象限。
好发于40~60岁之间、绝经期前后的妇女。
2
乳腺癌的流行病学
•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逐年上升,
女性的发病约占男性的100倍。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拉帕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 抗肿瘤血管生成药物
贝伐珠单抗、舒尼替尼、索拉非尼
• 其他新型靶向药物
mTOR抑制剂、PARP抑制剂、Hsp90抑制剂
23
乳腺自查
• 一看 双手下垂,观察乳腺外形、大小、双侧乳
房和乳头的位置是否对称,乳头是否存在凹 陷、歪斜,乳房皮肤有无红肿、凸起,或类 似针眼、酒窝的凹陷
24
乳腺自查
• 二摸 端坐位或平卧位,将检查侧手臂上举置头
后,右手检查左乳,左手检查右乳。手指平 放在乳房上,平行移动,用指腹按压感受乳 房是否有肿块,一般先从乳腺外围向内一圈 按压,如果按压到肿块,判断肿块的边界是 否清晰、可推动,活动度。同时一并检查腋 窝下淋巴结有无肿大。切忌抓、掐,避免将 抓、掐起的腺体误认为乳房肿块
14
化疗药物用药原则及注意事项
• TXT联合NVB作为一线方案治疗蒽环类耐药的转移性BC, TXT在NVB前给药,毒性较低
• 先用DDP会加重紫杉醇的主要毒副作用 • 吉西他滨滴注时间一般限制在30-60分钟,超过60分钟不
良反应会加重 • 贝伐单抗第一次输注时间不少于90分钟,以后每次均不能
少于30-60分钟,绝不能用葡萄糖溶液稀释 • 辅助治疗曲妥珠单抗要在蒽环类化疗后使用
• 1.原发肿瘤最大直径≧5cm,或肿瘤侵犯乳腺皮肤、胸壁 • 2.腋窝淋巴结转移≧4枚 • 3.淋巴结转移1-3枚的T1/T2,目前也支持术后放疗(年龄
≦40岁,腋窝淋巴结清扫数目<10枚时转移比例>20%,激素 受体阴性,Her-2过表达)
22
靶向治疗
• 靶向Her-2单克隆抗体
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TD-M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培训课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培训课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1
乳腺癌放射治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2
放疗适应证
根治术后的辅助放疗适应证(医政司-诊治规范)
T分期 腋淋巴结转移数 病变部位 放疗部位
TI T2
O
外侧
不放疗
Tl T2
0
内侧、中央 内乳、锁骨区
TI T2 1—3 任何象限 内乳、锁骨区
T3 T4
任何数
任何象限
内乳、锁骨区、胸壁
任何 T
一线药物。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22
乳腺癌生物治疗
• Herceptin是美国FDA通过的第一个用 于实体瘤治疗的单克隆抗体,它对Her2/neu (++~+++)阳性病人有效率达16 ~21%,与紫杉类合用可提高疗效。由
于其有心脏毒性,故未批准与蒽环类合 用。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8
内分泌治疗的分类
• 非药物治疗:手术 切除卵巢、肾上腺 、
垂体
放疗 照射双侧卵巢
• 药物治疗:竞争性治疗
添加性治疗
抑制性治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19
激素类药物的作用
卵巢
肿瘤 雄
肝脏、肌肉 激(肾上腺)
脂肪 素
垂体 雌激素 受体
芳香化酶
乳腺癌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治疗肿瘤细胞
20
TAM除了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竞争性抑制雌二醇与 ER结合外,还是ER的部分激动剂。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9
NVB+ADM NVB 25mg/m2 i.v.
days 1+8 ADM 50mg/m2 i.v.
day1 每3周重复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课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课件

综合治疗的定义
综合治疗是指多学科团队协作,根据患者个体化情况,综合运用手术治疗、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靶向治 疗等多种治疗方式,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1 乳腺保留手术
适用于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的同时切除癌组织。
2 乳房切除术
适用于乳腺组织广泛受累的病例,包括全乳房切除和乳房保留,并结合乳房重建术。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 PPT课件
在这个PPT课件中,我们将讨论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放疗、化疗、 内分泌治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方式,旨在为大家提供全面的乳腺癌治疗 知识。
疾病概述
乳腺癌是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也可发生在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逐 年增加,早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对提高患者生存率至关重要。
副作用பைடு நூலகம்
包括恶心、呕吐、脱发和免疫力 下降等。
内分泌治疗
1 激素治疗
通过抑制雌激素的作用来 控制癌细胞生长。
2 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
节剂
影响雌激素受体的活性, 用于雌激素受体阳性的患 者。
3 雌激素阻断剂
通过阻断雌激素的合成来 达到治疗效果。
靶向治疗
1
示例1
靶向癌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进而阻断癌细胞的生长信号。
综合治疗的进展与展望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将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为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 治疗方案,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3 淋巴结清扫
检查腋窝淋巴结是否受累,并进行清除术有助于判断癌症的分期和预后。
放疗治疗
局部放疗
使用高能射线照射乳房,灭活癌细胞,减少复发风险。
淋巴结放疗
对腋窝淋巴结区进行放疗,预防和控制淋巴结转移。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细胞信号传导网络
抗肿瘤治疗潜在靶点的选择
Angiogenesis: Sexaminib SU6668 Bevacizumab HuMV833 Cilengitide Vitaxin 2 CAI Endostatin Angiostatin Thalidomide Neovastat 2-Methoxy Estradiol Sorafenib Sunitinib Vandetanib Motesanib diphosphate
/
复习思考题
1. 患者女性,47岁,既往有“乳腺增生”史3年,定期复查。本次来院复诊,查体:双 侧乳房体积小,触及散在片状、颗粒状腺体增生,左乳内下象限触及直径0.8cm结节, 界限清楚,质地韧,活动度小;腋窝未触及淋巴结肿大。乳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 示为左乳低回声结节,局部边界欠规则,可见少量血流信号;乳腺钼靶摄片提示乳腺 增生性改变,未见异常钙化或结节影。入院后行空芯针穿刺活检、病理学诊断:乳腺 癌。病人拒绝“改良根治术”,遂行“保乳手术”,术后病理诊断:左乳腺浸润性导 管癌,0.8×0.7cm,腋窝淋巴结未见肿瘤转移,ER(+),PR(+),Her-2(++)。请 为该患者制定一个术后综合治疗的计划(简要说明治疗原则)。
VEGF
Bevacizumab
P
P
P
P
VEGF Activation BLOCKED
EGF 的信号传导路径
PI3K AKT mTOR
Shc Grb2
Sos-1
Ras
MEKK-1
Raf
MKK-7 JNK
MEK ERK
Angiogenesis
Metastasis
TGFα Interleukin-8 bFGF VEGF

乳腺癌讲课PPT课件

乳腺癌讲课PPT课件

.
18
前哨淋巴结活检(SLNB)
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
病理分期 判断预后 指导治疗 治疗作用
并发症显著 治疗意义下降
.
19
SLNB-地位
SLNB
ALN(-)
ALND
.
20
乳腺重建
按时间阶段分 ➢即时再造(一期重建) ➢延时再造(二期重建)
按重建材料分 ➢假体重建 ➢自身组织瓣
.
21
背阔肌肌皮瓣重建
.
Umberto Veronesi. Lancet 2005.
42
靶向治疗
针对HER-2 Herceptin辅助应用
HERA (ex-US)
(n=5090)
NCCTG N9831 (US)
(n=3046)
NSABP B-31 (US)
(n=1960)
BCIRG 006 (global)
(n=3222)
.
35
新辅助治疗使可手术率和保乳率上升
.
Ian E Smith. BMJ, 2006.
36
内分泌治疗
通过抗雌激素作用抑制乳腺癌的增殖
ER 和 PR均为阳性时,有效率可达 70%;当两种受体中只有 一个为阳性时,有效率约为 50%;而当ER和PR均为阴性时, 有效率仅为10%左右。在转移性乳腺癌(M1期),内分泌治 疗的中位有效持续时间为12–15个月。不同部位的转移病灶对 内分泌治疗的反应也不同,其中对软组织(对侧乳腺,皮肤, 淋巴结)及骨转移的疗效较好
.
37
1. 卵巢去势:可通过手术、放疗(常规分割剂量15 Gy左右 )或药物(LHRH类似物)手段进行。
2. 竞争性内分泌治疗:三苯氧胺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从而阻 断雌激素对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导管原位癌 ——患侧保留乳房治疗切缘不净; ——保留乳房不进行放疗(非低危者); ——患侧全乳切除加放疗; ——患侧改良根治术; ——患侧改良根治术加放疗。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9
原位癌
全身性治疗原则
• ≈特定高危人群的乳腺癌预防。 • 小叶原位癌5年三苯氧胺可以降低浸润癌危险
• 不同患者存在亚临床转移灶及发生临床转移的危 险不同。
• 并非所有病人都存在亚临床转移灶。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全身性疾病与治疗
• 非临床转移浸润性乳腺癌治疗重点:清除全身性亚临 床转移灶,预防临床转移的发生,进而避免死亡。
• 亚临床转移灶的清除需要全身性治疗。 • 局部治疗措施对已有全身性转移灶无能为力。
56%(NSABP P-1, 1998)。 • 导管原位癌5年三苯氧胺(NSABP B-24, 1998):
浸润癌复发危险降低44%, 同侧、对侧乳腺癌和远隔转移危险总计下降 37%。 • 受体状况不影响三苯氧胺应用。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10
非浸润性乳腺癌
全身性治疗常见“缺憾”
6~8倍,1%/年,双侧相同, 1/3为小叶浸润癌。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6
导管原位癌特点
• 可以形成肿块。 • 可触及,可有X线直接征象。 • 普查可以提高检出率。 • 有多种亚型。 • 侵犯范围、恶性度不一。 • 少数有微浸润、腋窝淋巴结转移、甚至可能存
在亚临床的全身性转移。
• 严格按照原研究方案实施诊治措施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4
非浸润性(0期)乳腺癌
• 小叶原位癌(LCIS): TisN0M0;
• 导管原位癌(DCIS): TisN0M0.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5
小叶原位癌特点
• 镜下病灶。 • 不可触及,无直接X线征象。 • X线检查和普查是疑及本病的关键。 • 良性疾病活检偶然检出。 • 多中心(60%~80%)、双侧发生(约1/4)。 • 本身没有致命危险。 • 为乳腺癌发病高危因素:
以考虑保留乳房。 小叶原位癌——无须切缘干净和放疗。 导管原位癌——要求切缘干净;
——病灶弥漫者宜行全乳切除; ——放疗常可降低复发率。 • 无须常规腋清扫。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8
非浸润性乳腺癌
局部治疗常见“缺憾”
• 小叶原位癌 ——患侧全乳切除; ——患侧改良根治术; ——加用放疗。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12
浸润性乳腺癌
全身性疾病的概念
• 全身性转移是乳腺癌致死的主要原因。 • 一旦出现浸润,就有全身性转移的可能。 • 全身性转移有临床转移和亚临床(微小)转移之分。 • 有临床转移者即为Ⅳ期,基本不能治愈。 • 只存在亚临床转移的乳腺癌属可治愈乳腺癌。
• 亚临床转移灶发展为临床转移灶便会对生命构成 威胁。
• 局部治疗目的:去除发生全身性转移的局部危险,保 证一定的局部控制效果。
• 达到这一目的后,过度应用局部治疗对挽救患者生命 并无价值。
• 局部治疗措施的选择主要取决于局部复发危险。
• 在可手术患者,全身性转移危险不影响局部治疗措施 的选择。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14
浸润性乳腺癌
• 本身一般不会有致命危险。 • 很多患者将来会发生浸润癌。 • 浸润癌一般发生在导管原位癌附近。 • 也可以在其他部位出现新癌灶。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7
原位癌
局部治疗原则
• 重在防止发生浸润癌。 • 小叶原位癌——双侧全乳切除效果肯定。 • 导管原位癌——患侧全乳切除效果肯定。 • 目前小叶原位癌多主张观察,多数导管原位癌可
• 辅助化疗和内分泌治疗适应证趋于放宽、高效化疗方 案得到认可、三苯氧胺应用时间已经延长。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2
趋势:生活质量提高
• 同一时期乳腺癌手术趋于保守。 标准术式:(扩大)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保留乳房 腋窝淋巴结清扫Ⅰ、Ⅱ、Ⅲ级→ Ⅰ、Ⅱ级
• 根治性手术后放疗趋于保守。 适应证:全部→ Ⅱ 期以上、中央和内侧肿瘤等→ 4 个或更多LN+的Ⅱ期及全部Ⅲ期 范围:胸壁、腋窝、内乳、锁骨上→胸壁、锁骨上
治疗原则
➢ 最大限度争取长期生存机会,在保证生存机 会的前提下避免不必要的生活质量损失。
➢ 强调诊治过程的整体性,合理选用、有序应 用、规范实施相应的治疗手段。
➢ 局部治疗措施强调适度。 ➢ 全身性治疗措施强调有选择。
• 应用化疗。 • 依据受体状况选用三苯氧胺。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11
早期(Ⅰ、Ⅱ)乳腺癌
• Ⅰ期: T1N0M0 • ⅡA期:T0N1M0、T1N1M0、
T2N0M0 • ⅡB期:T2N1M0、
T3N0M0
----------------------------------------肿瘤≤5cm,未侵犯胸壁和皮肤 腋窝淋巴结未融合或粘连 没有全身性转移(包括锁骨上)
1
趋势:死亡率开始下降
• 死亡率总体与发病率平行。
• 低发国家和地区死亡率持续上升。
• 美国1973-1990死亡率每年上升0.2%,但1990年起乳 腺癌死亡率每年下降1.7%,现为1950年以来最低值。
• 英国、瑞典、荷兰等高发国家乳腺癌发死亡率也开始 下降。
• 下降原因:X线普查、全身性辅助治疗的规范和普及。
趋势:发病率上升
• 很多国家乳腺癌发病率均逐年上升。 • 1950s后,亚洲低发国家和地区乳腺癌发病
率几乎翻番。 • 美国部分地区1930s起乳腺癌发病率持续上
升,1940-1982升高65%。 • 美国全国1973-1995各年龄组非裔、白人乳
腺癌发病率上升了10%-51%。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 转移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优先原则及内分泌药物的迅 速发展。
• 止吐、升白、止痛药物的进展。 ➢ 对生存总体无负面影响,但提高了生活质量。
1/10/2021
乳腺癌的综合治疗单建华
3
途径:诊断、治疗规范化
• 强调有依据:尽可能应用为规范临床 研究证实可提高生存率和/或生活质量 的方法诊断、治疗(循证医学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