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
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

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丰富的文化传统。
这些文学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表达,更是对于古代社会、人文思想和价值观的传承和展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古代文学的文化传统,了解它对于中国文化的重要意义。
一、古代文学的起源古代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和口头传统。
在这个时期,人们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将神话故事和历史事件记录下来,形成了最早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以叙事的形式表达了人们对于宇宙起源、人类命运和道德价值的思考。
《山海经》、《尚书》等都是上古时期的文学作品,它们不仅仅是文学的表达,更是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古代文学的艺术形式古代文学的艺术形式多种多样,包括诗歌、散文、戏剧等。
其中,诗歌是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文化的灵魂”。
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通过押韵和对仗的方式表达情感和思想。
《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记录了周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
而散文则以散漫自由的形式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思考,代表作品有《庄子》、《论语》等。
此外,古代戏剧也是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表演的方式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俗和人物的性格。
三、古代文学的思想内涵古代文学作品不仅仅是艺术的表达,更是思想的传递。
在古代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丰富的思想内涵,包括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思想等。
儒家思想强调人伦道德和家庭伦理,代表作品有《孟子》、《大学》等。
道家思想强调自然和人与自然的和谐,代表作品有《道德经》、《庄子》等。
佛教思想则强调人生苦难和超越世俗的境界,代表作品有《金刚经》、《法华经》等。
这些思想在古代文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于古代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古代文学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文人墨客通过文学作品传承和发展了古代文学的传统。
他们以诗词歌赋为媒介,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对于古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一、先秦文学1、《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分风、雅、颂三部分。
风包括十五国风,160 篇;雅分大雅、小雅,105 篇;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2、《诗经》学史上有“三家诗”、“四家诗”之说。
《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3、《诗经》的艺术成就:赋、比、兴手法的普遍采用;现实主义精神;重章复沓的章法;词汇丰富,韵律和谐。
4、《诗经》的作品:《氓》是一首弃妇诗,叙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弃的全过程。
此诗结构完整,叙事、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赋比兴手法运用巧妙。
《黍离》抒情、议论、描写有机结合,寓深沉的亡国之痛于平实简介的语言之中,描绘了一个充满忧患意识且孤独寂寞的诗人形象。
《君子于役》是一首思妇诗,白描是其最突出的艺术手法。
《蒹葭》是一首情歌,托物比兴,情景交融的手法,虚实相间的手的关于农业生产情况的记录,也是国风最长的一篇。
此篇反映了当时阶级社会的压迫与剥削,是周代社会的风俗画。
以时令顺序来描写奴隶劳动与生活,适用对比描写,表现奴隶与奴隶主之间的对立,语言朴实,多用连绵词,增加了诗歌的音乐感。
5、“楚辞”是战国时代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文人创造的一种新诗体。
《楚辞》一书由西汉末年刘向所编。
王逸的《楚辞章句》是最早的注本。
6、《汉书。
艺文志》记载屈原作品25篇。
王逸认为《离骚》、《九歌》、《天问》、《九章》、《远游》、《卜居》、《渔父》为屈原所作。
《九歌》包括十一篇作品。
7、屈宋是屈原和宋玉并称。
8、屈原的代表作是《离骚》。
此诗表达了屈原对“美政”即进步理想的追求,表现了屈原坚持理想,宁死不屈的斗争精神和光辉峻洁的伟大人格,洋溢着深厚的爱国主义感情。
篇幅宏大,内容丰富,大量引用神话传说和比兴手法,表现出浓烈的浪漫主义精神,形式上也有重大突破。
9、《哀郢》是屈原《九章》中的一篇。
通过哀悼郢都陷落,抒发忧国忧民情怀,揭示国运垂危的原因。
纪实与抒情相结合,深邃凄怆的情感抒发。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文24篇

中国古代文学古典诗文24篇1、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2、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3、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4、王安石《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1],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2]。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征”郁本作“归”。
[2]“衰”郁本作“芳”。
)5、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6、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1],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惟”,郁本作“又”。
)7、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8、陈与义《临江仙》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长沟流月去无声。
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古代文学常识汇总
一、古代文学概述
古代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总称,指的是中国从秦汉以前至宋元以后的文学作品,其中包括诗歌、小说、散文、论说文学等。
古代文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
1、诗歌流派:诗歌是古代文学的主要流派,古代诗歌分为诗经、楚辞、汉赋、魏晋诗、唐诗、宋词、元曲等。
2、小说流派:小说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古代小说分为
《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儒林外史》、《金瓶梅》等。
3、散文流派:散文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古代散文分为
《论语》、《孟子》、《庄子》、《韩非子》、《荀子》、《淮南子》等。
4、论说文学流派:论说文学是古代文学的重要流派,古代论
说文学分为《孙子兵法》、《礼记》、《春秋》、《左传》、《史记》、《吕氏春秋》等。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古代文学常识大全
1、《诗经》:又称《国风》,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开端,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
2、《楚辞》:又称《楚辞歌行》,是中国古代诗歌总集,是楚国文学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史记》: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学的代表作。
4、《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说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5、《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6、《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7、《礼记》: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礼仪文学的重要来源。
8、《春秋》: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9、《战国策》: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10、《司马迁》: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著作,也是中国古代史实文学的重要来源。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年表

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年表一、前秦时期(公元前351年-前206年)1.《离骚》(屈原)2.《楚辞》(屈原)3.《诗经》(诗经编纂者不详)二、汉朝初期(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1.《论语》(孔子及其弟子)2.《史记》(司马迁)三、汉朝中期(公元25年-公元220年)1.《西京杂记》(刘向)2.《南京杂记》(刘向)3.《淮南子》(刘安)4.《汉书》(班固)5.《论衡》(王充)6.《齐民要术》(贾思勰)四、魏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1.《世说新语》(刘义庆)2.《草木子》(颜之推)3.《文心雕龙》(刘勰)4.《文选》(陆机)5.《神仙传》(陶弘景)6.《骆驼祥子》(老舍)五、隋唐时期(589年-907年)1.《古文观止》(刘学箕)2.《唐文粹》(季孟囗)3.《唐摭言》(张籍)4.《诗品》(钟嵘)5.《文苑英华》(赵翼)6.《唐代诗人选》(陈子龙)六、宋代(960年-1279年)1.《宋词选》(林则徐)2.《太学新说》(朱熹)3.《西江月》(辛弃疾)4.《牡丹亭》(汤显祖)5.《才子佳人》(兰陵笑笑生)七、元代(1271年-1368年)1.《元曲选》(王实甫)2.《元曲选及注》(郑光祖)八、明代(1368年-1644年)1.《水浒传》(施耐庵)2.《金瓶梅》(兰陵笑笑生)九、清代(1644年-1912年)1.《红楼梦》(曹雪芹)2.《西游记》(吴承恩)3.《金瓶梅续倩》(兰陵笑笑生)十、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1.《烈日青年》(周作人)2.《纪实小说选》(鲁迅)3.《莽原》(戴望舒)4.《社会周刊》(思想与评论)十一、现当代文学(1949年至今)1.《红高粱家族》(莫言)2.《活着》(余华)3.《白鹿原》(陈忠实)4.《洗澡》(余华)5.《家》(巴金)6.《林海雪原》(巴金)7.《豆腐西施》(巴金)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年表列举了历史上各个时期的著名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丰富多样和独特风格。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文学先秦经史典籍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经》:共305篇,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收录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作品,通称为《诗三百》分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国风,共160篇民间歌谣雅:分大雅和小雅,共105篇,少数民谣,多数记叙周贵族历史,歌颂功德颂:分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多为祭祀用的歌舞乐诗经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尚书》:又称书经,收录商周时君王的谈话,为一部多载体文献汇编,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史书。
《孙子兵法》:孙武著,我国第一部军事理论著作《国语》: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记叙了西周,春秋时各国的历史。
《山海经》:古代保存神话最多的书,例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左传》:我国第一部及时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屈原:爱国主义诗人,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离骚》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汉赋: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新文体,主要分为骚体赋和散体大赋。
诸子百家儒家:孔子:“仁”和“礼”《论语》孟子:性善论,《孟子》荀子:性恶论,《荀子》道家:老子:无为而治《道德经》庄子:虚无主义《庄子》法家:韩非子:君主集权《韩非子》秦汉汉代文体:汉赋: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赋圣《子虚赋》《上林赋》班固:《汉书》《两都赋》(西都长安,东都洛阳)扬雄:《河东赋》《羽猎赋》张衡:《二京赋》(西京赋,东京赋)贾谊:《过秦论》《论积贮疏》骚体赋的代表人。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辞》合称乐府双璧。
我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叙事诗。
主要人物,焦仲卿,刘兰芝。
重要作品:《史记》:司马迁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以人物为中心),本纪12篇,表10篇,书8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共130篇,鲁迅称它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汉书》:班固著,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淮南子》:刘安著,四大神话。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1.先秦作家作品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z ōu)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思想核心是“仁”。
现存《论语》20 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论”,读l ún ,择也,选择摘录之意。
墨子,名翟(d í),春秋时代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 篇。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一名《孙子兵法》,13 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山东)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
其中心思想是“仁义”,主张实行仁政,强调“民贵君轻”,重视民心向背。
在人性问题上提出“性善”论。
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国蒙(河南)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
现存《庄子》一书,33 篇,又名《南华经》。
代表作是《逍遥游》。
荀子,名况,尊号“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
他针对孟子“性善论”提出“性恶论”,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
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战国末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
在政治上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者诸项政策,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
现存《韩非子》55 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
吕不韦,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
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
列子,名御寇,战国时郑(河南)人,被道家尊为前辈,主和贵“虚”,即虚静、无为。
著有《列子》8 篇。
屈原,名平,字原,号灵均,战国末期楚国人。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另有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没有白话小说,直至宋代才有,唐始有意为小说。
C唐代词
理解唐代词及名词
一晚唐前
1敦煌曲子词
2盛唐:崔令钦《教坊记》曲目,只有词牌,相当一部分是民间词。
3中唐文人词:李白《菩萨蛮》《忆秦娥》韦应物戴叔伦刘禹锡白居易《忆江南》
诗文革新运动(诗歌、散文):是继承和发展唐代古文运动的一次诗歌与散文的改革运动,起于宋仁宗天圣年间,完成于苏轼,这次运动以欧阳修为领袖,苏舜钦、梅尧臣为辅佐,王安石、三苏、曾巩为中坚力量,革新对象是宋初风靡一时的西昆体(诗歌)和太学体(骈文),提倡的是反映现实,自然质朴的诗风和内容充实的韩柳散文,是为适应北宋中叶政治改革而兴起的文学改革运动。
骈文:四六文辞词藻对偶押韵用典
古文运动理论:文以载道文道统一陈言务去气盛言宜
1韩愈,《祭十二郎文》,祭文中千年绝唱;《进学解》,采用主客问答形式,此形式始于汉大赋。
2柳宗元,使寓言成为一种独立完整的文学作品,山水游记“凄神寒骨”,语言清新秀美,简介生动。
古文运动的意义:唐“古文运动”的胜利是我国散文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打垮了骈文的长期统治,开创了散文创作的新传统,韩愈、柳宗元是司马迁后最大的散文家,不仅在理论上奠定了散文创作基础,更重要的是在创作实践上作出典范,开创了一种摆脱陈言俗套,随着语言自然音节自由书写的文风,不仅恢复了散文的历史地位,而且把散文的实用范围推广了,使散文在传统的著书立说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找到表现自己写景、抒情、言志的广阔园地。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山谷集》,格律拗折。
田园诗:广义:以田园风光为描写对象的诗狭义:像陶渊明写的诗,表达自己的看法
理解比较山水诗和田园诗
王维,字摹诘,以禅入诗,以画入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数量最多质量最好0
孟浩然,《孟浩然集》
2边塞诗派
高适,字达夫,《高常侍集》
岑参,边塞诗最好
高适岑参诗歌的异同
王翰,《凉州词》,204
王昌龄,七绝圣手,只有李白可以与之抗衡,唐人七绝压卷之作《出赛》(边塞诗成就最高)
上词性特征的进一步确立,奠定了以后词体发展的基础
三五代词(南唐)
花间词派
温庭筠,本名歧,字飞卿,词浓艳香软。从温庭筠开始诗词分家,王士祯称其为:花间鼻祖
韦庄,字端己,《秦妇吟》
冯延己,字正中,《阳春集》宴同叔(晏殊)的其俊,欧阳永叔(欧阳修)得其深。(重点)
李璟李煜(南唐成就最高)
D宋词(《全宋词》二十万唐诗五万诗庄词媚)
刘禹锡无体不备,蔚为大家,杜牧李商隐温庭筠黄庭坚受其乐观情怀影响
柳宗元,字子厚,《柳河东集》
四晚唐诗歌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杜牧,字牧之,《樊川文集》,尤工七绝,诗歌理论:诗歌应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谿生,樊南,《樊南诗集》《樊南文集》,北宋西昆派学习李商隐的诗歌。
B唐代散文
名词解释
古文:用文言写的散体文,古文概念的提出始于韩愈,韩愈把自己写的奇句单行、上继先秦两汉的文章与六朝骈文对立,唐之前无古文概念,诗歌+散文=赋
古文运动:是指中唐韩愈、柳宗元倡导的一次文学革新运动,其矛头是革除骈文,它以儒学复兴为号召,通过对文体,文风以及文学语言的革新,以刚健质朴的散文取代绮丽柔靡的骈文,从而达到张扬儒术的目的,其基本理论有:文道合一、以道为主、文以载道,反映现实,加强修养,以文养气,不平则鸣,书写真情,反对因袭,强调创新,务去陈言,文从字顺,古文运动开创了散文创作发展的新时代、新传统。
闺中歌女——日常生活——军事意向
北宋960——1127南宋1127——1279西夏辽金
宋:抑武崇文
小令(不分段)中调(上下阙)长调(两段篇幅加长)
柳永长词慢调
北宋柳永苏轼周邦彦
南宋陆游辛弃疾
1北宋前期
晏殊,字同叔,《珠玉集》词珠圆玉润
欧阳修,北宋前期最重要的文人,散文成就最高,谥号文忠,开始创作长词慢调,词深婉,直接引用诗句入词。
贾岛,阆仙,《剑客》十年磨一剑郊寒岛瘦——孟郊贾岛
姚合,《极玄集》,选录王维等十八位。
四灵派,竟陵派一贾岛、姚合为学习榜样。
李贺,字长吉,《李长吉诗歌》,诗鬼。在唐代独树一帜,浪漫主义笔法,影响晚唐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刘禹锡,字梦得,《刘梦得文集》,诗豪、国手,咏诗怀古诗成就很高,左思(洛阳纸贵)最早写咏史诗,历史事件、人物咏叹,很少对历史事物咏叹,而刘禹锡始创咏怀古迹,杜甫的咏史诗少批判、讽刺,多为忧患,而刘禹锡批判讽刺。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小山集》
疏隽开子瞻(苏轼),深婉开少游(秦观)。
张先,字子野,《安路集》,长词慢调,张三影,题序。
范仲淹,谥号文正,《范文正公集》,《渔家傲》词史上第一首豪放词。
王安石,字介浦,号半山,《临川集》《临川先生歌曲》
柳永,名三变、永,字耆卿,《乐章集》,长词慢调。
苏轼
字子瞻、和仲,号东坡居士,《东坡乐府》《苏东坡集》,诗词理论:词自是一家,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
刘禹锡柳宗元
名词解释
新乐府:是与古题乐府相对而言的,是一种用新题目写时事的乐府诗歌,它始创于杜甫,完全摆脱了旧题的束缚,因事立题,根据所写的内容来命题,这使乐府诗的题材内容和艺术手法都获得了更大自由。
新乐府运动:是中唐出现的一次文学运动,以杜甫为发蒙,元结、顾况为先驱,张籍、王建、李绅为开始,到元稹、白居易(首章标其目,卒章其显志)形成高潮,以新题写时事,继承了汉乐府反映现实的精神,力求诗歌于现实取得密切联系,以使诗歌发挥社会作用,因此新乐府诗歌具有通俗性、讽谕性的鲜明特点。
田园词:苏轼(开先河)辛弃疾,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得心应手。
从苏轼,宋词风开始变,开创了豪放词风,以诗为词,把诗歌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旷达词。
2北宋后期
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淮海居士长短句》,婉约之宗。
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
秦观与柳永婉约词的区别
贺铸,贺梅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字方回,豪放词中可写儿女情。
二晚唐词(西蜀词)
标志:温庭筠(文学史上第一个权利作词的人),词开始走向兴盛。
名词解释
花间词:在五代史后蜀赵崇祚选录温庭筠皇甫松韦庄等十八家词为《花间集》,其中除温庭筠皇甫松孙光宪以外都是集中在西蜀的文人,他们在词风上大体一致,后世因而称其为花间词人。
最早文人词总集:《花间集》集中代表了词在格律方面的规范化,标志着在文辞风格意境
A唐代诗歌
一初唐诗歌
风格:宫体诗(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龄骆宾王+陈子昂)
内容:风骨刚健引向广阔社会现状
形式:上官体——王绩文章四友(杜审言崔融苏味道李峤)(暗合格律)——沈宋(沈全期宋之问)(律诗定型)
王勃是四杰成就最高的人
初唐四杰对诗歌的贡献
陈子昂贡献
名词解释:上官体:初唐诗人上官仪,他的诗中能够细致地体察景观饼摆脱从类书拾掇辞藻的陈规陋习,自铸新词一描摹景色,这种笔法精细而境界浑成的诗体将五言诗的写景状物技巧大大推进稳固,成为人们学习模仿的新诗体。
白居易,字乐天,号醉吟先生、香山居士、白傅《白氏长庆集》,唐代写诗最多,用题序,诗歌史上写诗最多:陆游
2韩孟诗派(不平则明笔补造化)
韩愈,字退之,韩昌黎,韩文公,《昌黎先生集》
开创了一种奇绝险怪的诗风,以文为诗,以怪为美,用大量生僻字,用拗字呀险韵,硬语。
唐诗四变:陈子昂李白杜甫韩愈
孟郊,字东野,《孟东野集》
欧阳修,诗穷而后工(韩愈不平则鸣),以议论、散文为诗。
王安石,诗歌创作讲求实用,王荆公体、半山体。
苏轼,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各体皆工,尤善七言。
2北宋后期
江西诗派,黄庭坚
名词解释:江西诗派:因北南宋之交吕本中《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为北宋后期诗人黄庭坚开创的诗歌流派,江西诗派为中国诗歌史上第一个正式提出诗派名称,有明确的理论主张,并形成了一个诗风大体相近的作家群的诗歌流派,其理论主张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无一字无来历等,因而专门在形式和手法上出奇出新,形成新奇瘦硬的诗风,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并尊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三宗,影响极大。
周邦彦,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清真集》(《片玉集》),对宋词的发展做出很大的贡献,锤词炼句,注重词的形式格律音韵,诗词:李白——苏轼杜甫——周邦彦
3南宋前期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跨南北宋,《漱玉集》,词别是一家,
辛弃疾(豪放词派、辛派词人),字幼安,号稼轩,《稼轩长短句》,爱国主义+田园词,以文为词。
王之涣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草堂集》
中国诗歌史上五位伟大的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
杜甫,字子美,《杜工部集》
三中唐诗歌
中唐前期:山水田园诗:刘长卿(五言长城)韦应物
大厉十才子(姚合《极玄集》)
边塞诗人李益(盛唐与中唐边塞诗的区别)
中唐后期: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
韩孟诗派:韩愈孟郊(孟诗韩笔)——苦吟诗派
姜夔(格律诗派),号白石道人,《白石道人歌曲》重点《扬州慢》
E宋诗歌(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欧阳修陆游
1北宋前期
西昆派,西昆体
香山派,白体诗人(白居易,好香山居士),成员:李昉徐铉王禹偁(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导)
晚唐体,学习贾岛姚合
名词解释
西昆体:因杨亿编《西昆酬唱集》而得名,此书是杨亿刘筠钱惟演等17位馆阁文人在秘阁编书制诰的余暇写作而成的应酬唱和的诗歌总集,其内容狭窄,多吟咏古代故事,反映男女爱情,表达士大夫优游闲适之情和咏物之作,体裁上基本都是近体诗,他们推崇李商隐,主要学其字句锤炼,典故应用,追求形式技巧,因而是一个内容贫乏,追求形式美的诗歌流派。
元结(与杜甫同时代),反对。。提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