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现状监测方案(含地下水监测方案)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

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1. 引言地下水是地表水和雨水经过土壤渗透后储存起来的水,是重要的饮用水和工业用水来源。
地下水的水质监测对于保护地下水资源、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以确保地下水质的安全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监测目标地下水水质监测的主要目标是评估地下水中存在的污染物的浓度和变化趋势,以及判断地下水是否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和要求。
具体的监测目标包括:•地下水中主要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的浓度;•地下水中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的存在与否;•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地下水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
3. 监测方案地下水水质监测方案的设计应根据地区的特点和需求,并参考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标准。
一般而言,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3.1 监测站点选择选择合适的监测站点是保证监测结果准确性和代表性的关键因素。
监测站点应覆盖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土地利用类型和潜在污染源。
根据地区的特点,可以采用随机选择或者系统选择的方法确定监测站点。
3.2 监测参数和频率监测参数应包括常规的水质指标(如温度、pH值、溶解氧等),主要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物、氨氮等)以及微生物的检测指标。
监测频率应根据监测目标和技术可行性确定。
一般而言,可以采用定期采样监测和定点连续监测相结合的方式。
3.3 采样和分析方法地下水的采样应遵循严格的操作规范,确保采样过程中不会引入外部污染物。
采样容器应使用洁净的塑料瓶,并且在采样前应进行充分的洗涤和消毒。
采样点的确立应在不同时段、季节和代表性地域进行。
对于水样的分析方法,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方法。
常用的地下水监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化学分析方法和先进的仪器分析方法。
对于微生物的分析,可以采用培养方法或者分子生物学方法。
3.4 数据处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应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分析,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和评估结果。
数据处理包括数据的整理、计算和统计,可以使用Excel等软件进行。
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

山东XXX有限公司地下水自行监测方案一、编制目的为贯彻实施《山东省生态环境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其周边地下水水质监测井设立和监测的指导意见的通知》(鲁环函〔2019〕312 号)文件精神,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监督管理,公司为了解本身生产过程中是否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拟开展地下水的监测活动。
在公司生产运行过程中,正常或非正常生产情况下可能对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可能造成地下水污染,导致该区域内或周边人群在未来承受不可接受的人体健康风险。
因此,开展地下水检测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公司上下游地下水污染状况调查与检测,初步识别公司生产过程中是否对地下水造成污染。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4.《地下水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 164-2004);5.《地下水监测工程技术规范》(GB/T 51040-2014);6.《地下水监测井建设规范》(DZ/T 0270-2014);7.《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DZ/T 0148-2014);8. 《地下水环境状况调查评价工作指南》(环办〔2014〕99号)。
三、监测方案1.监测点位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 610-2016)等要求,公司监测井设立3眼,在公司厂内,上下游各设立1眼。
监测点位布设情况见表1及图1。
表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情况图1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点位布设图2.监测项目监测项目包括常规因子和特征污染因子。
常规因子为《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 14848-2017)表1地下水质量常规指标项(除放射性指标、微生物指标等)。
特征污染因子包括公司内所涉及的二氯甲烷、苯乙烯、丙烯腈。
表2 检测项目信息3.监测频次常规因子,每年检测两次,枯水期(5月-6月)、丰水期(8月-9月)各一次;特征污染因子,每年检测三次,枯水期(5月-6月)、丰水期(8月-9月)、平水期(12月-1月)各一次。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石嘴山市环星海湖区域开发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一、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布点共布设8个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点,各监测点的具体情况见附图。
2、监测项目根据本项目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特征及附近区域的环境空气污染特征,选取SO2、NO2、PM10、PM2.5,共计4项作为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项目。
3、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为2014年月日至日,连续监测7天。
SO2、NO2每天监测日平均浓度及4个1小时平均浓度(采样时间为每天的02时、08时、14时、20时),PM10、PM2.5每天监测日平均浓度,各污染物日平均浓度、小时平均浓度的采样时间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数据统计的有效性规定,即SO2、NO2、PM10、PM2.5日平均浓度为每日至少有20小时的采样时间,SO2、NO2的1小时平均浓度为每小时至少有45min的采样时间。
气象观测与大气采样时间同步进行,观测地面风向、风速、温度、湿度、气压。
4、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采样及分析方法,均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及《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
用表格列出详细的分析方法,标明最低检出限,并提供实验室指控措施。
5、监测期间气象条件记录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1、监测布点在项目场址周围20km范围内,离项目项目最近的水源地内设一个监测点,共1个监测点,具体见表3。
表3 地下水监测布点pH值、总硬度、高锰酸盐指数、细菌总数、氨氮、硝酸盐、硫酸盐、石油类、总大肠杆菌、溶解性总固体、挥发酚、氟化物、氯化物,共计13项。
3、监测时间及频次监测时间为2014年月日至日,连续两天,每天1次。
4、分析方法各监测项目采样及分析方法,均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环境监测分析方法》及《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的要求进行。
用表格列出详细的分析方法,标明最低检出限,并提供实验室质控措施。
5、给出监测点水井类型,并给出水井深度。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一、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1监测点位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监测断面设在项目废水所排入的河流上游1000m处(背景断面),下游500m处(控制断面),下游1000m处(削减断面),共3个监测断面1.2监测项目本次评价选择的监测项目有pH、CODcr、BOD5、DO、氨氮、总磷、粪大肠菌群等因子,同时测水温和流量。
1.3监测频次本次现状监测一次性连续监测三天,每天采样一次。
二、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2.1监测点位监测点位为项目预选厂址,以及项目预选厂址2.5km范围内的敏感点。
2.2监测项目本次监测项目为:pH、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NH3-N和总大肠菌群。
地下水取样同时测水温、井深。
2.3监测频次地下水监测与地表水监测同时进行,一次性监测2天,每天采样1次。
三、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3.1监测点位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的监测点位分布在项目预选厂址内、以及项目预选厂址附近2.5km内的敏感点3.2监测项目本次监测项目为TSP、PM10、SO2、NO X、氨。
3.3监测频次各监测项目连续监测7天,TSP日均值每天不少于24h采样,PM10、SO2、NO X、氨的日均值每天采样不能少于20h,SO2、NO X、氨小时均值每天监测四次,每次采样不少于45min,时间为02、08、14、20时。
四、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4.1监测点位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的监测点位分布在项目预选厂址四周、以及项目预选厂址附近2.5km内的敏感点。
4.2监测项目噪声。
4.3监测频次每天2次,昼夜各一次,连续监测3天。
监测方案与点位图

葫芦岛市莲花山职业学校(莲花山职业技术学院)建设项目环境现状调查监测方案
项目地点:杨家杖子经济开发区五楼及其周边附近
一、环境空气监测
1、点位:1个。
1#楼前适当位置
日均值;监测同时测量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
2、项目:Pm
10
3、时间:连续3天。
4、其它:执行现行规范或规定。
二、地表水监测
1、白沙河监测断面:
五楼对面河道上游约50m 处设1个,下游约500m处设1个。
2、监测项目:pH,SS,COD,Cu,Zn,Fe。
3、监测时间及频率:连续监测2天,1次/d。
4、其它:执行现行规范或规定。
三、地下水监测
1、点位:1个。
项目下游附近水井(注明井位和距1#楼的距离)。
2、监测项目:pH, 浑浊度(度),高锰酸盐指数,Cu,Zn,Fe。
3、监测时间及频率:连续监测2天,1次/d。
4、其它:执行现行规范或规定。
四、声环境调查
1、监测点位:3个。
项目东、南、西边缘地带适当位置各设1个。
2、监测项目:等效声级。
3、监测时间及频率: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1次/d。
4、其它:执行现行规范或规定。
葫芦岛市莲花山职业学校(筹建办)
二零零九年一月十六日。
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

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一、计划目标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是为了全面了解环境污染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护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
本计划的目标是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方案,全面监测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监测内容及范围1. 大气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各类气体排放、大气颗粒物、气象条件等。
2. 水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地表水、地下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
3. 土壤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含量等。
4. 噪声环境监测:监测范围包括交通噪声、工业噪声、社区噪声等。
5. 生物监测:监测范围包括植物、动物种群数量及生态环境状况等。
三、监测方案1. 各类监测设备的购置与更新:确保监测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提高监测数据的可信度。
2. 定期监测计划:每月对各项监测内容进行一次全面监测,每季度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评估,及时发现问题。
3. 突发事件监测处理:一旦发生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监测方案,及时处置。
4. 监测数据管理与报告:建立健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每年编制监测报告,向上级主管部门报送。
四、监测机构及人员1. 环保监测站:负责各项环境监测工作的具体实施,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2. 环保监测人员:具备环境监测工作相关专业背景,熟悉监测设备操作,具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和应变能力。
五、监测成果运用1. 监测数据发布:每月将监测数据发布在政府官方网站上,向社会公开。
2. 监测数据分析应用:根据监测数据的分析结果,提出环境保护建议,为环保决策提供依据。
六、监测工作评估每年对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进行评估,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工作计划,提高环境监测工作的效率和水平。
以上为环境保护监测工作计划,希望能够得到有效执行,保障环境质量,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监测方案一、概述环境监测方案是为了评估和监测环境中的各项指标,确保环境的安全与健康,提供相应的监测数据和分析结果,以便对环境污染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
本方案旨在针对特定环境,制定一套科学、可行的环境监测计划。
二、目标本环境监测方案的目标在于:1. 实时监测环境中的关键参数,如空气质量、水质、土壤污染等;2. 收集、分析和评估监测数据,了解环境状况及其变化趋势;3. 提供科学的依据,为环境保护与管理决策提供参考;4. 保障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三、监测内容与频率1. 空气质量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包括常规气象参数、颗粒物浓度、气体浓度等指标的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当地环境状况和需求而定,一般应至少每天监测一次,并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2. 水质监测水质监测包括水体温度、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等指标的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水体的使用目的和污染源情况来确定,一般应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监测,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临时监测。
3. 土壤污染监测土壤污染监测包括土壤中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的监测。
监测频率应根据污染源的类型和危害程度来确定,一般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监测,并可根据需要进行临时监测。
四、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1. 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空气质量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常用的仪器设备有空气质量监测站、颗粒物采样器、气体分析仪等。
2. 水质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水质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常用的仪器设备有水质采样器、PH仪、溶解氧测定仪等。
3. 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和仪器设备土壤污染监测方法包括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等步骤,常用的仪器设备有土壤采样器、重金属分析仪、有机物分析仪等。
五、数据分析与报告监测数据应经过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和分析处理,得出可靠的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应以形式报告的方式进行呈现,报告内容应包括监测目的、方法与仪器、监测结果与分析等。
六、风险评估环境监测的结果和数据可用于风险评估,通过评估环境污染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潜在危害,为环境保护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措施。
监测方案

xxx项目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项目名称:委托单位:项目地址:建设单位联系人:建设单位联系电话:一、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 监测点位本次监测拟在厂界东面、南面、西面、北面厂界各设置1个噪声监测点,共设置4个噪声监测点。
(2)监测项目昼间、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
(3)监测周期和频次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的要求执行,连续监测2天,昼夜各1次。
二、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氨气(小时值)、硫化氢(小时值)、TSP(日均值),共3项。
(2)监测点位:1#上风向、2#下风向各设1 个点,共2 个点位。
(3)监测频率:根据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的二级标准,连续检测7天。
氨气、硫化氢监测小时值,TSP浓度监测日均值。
三、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化学需氧量、氨氮、石油类、挥发酚、总磷、氟化物、五日生化需氧量、总氮、粪大肠菌群共11项。
(2)监测点位:1#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上游约500m 的断面)、2#监测断面(项目东侧白水江流经项目区域下游约1000m的断面),各设一个点,共2个点。
(3)监测频率: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要求。
每天采样一次采混合样,连续监测三天。
四、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1)监测因子:水温、pH、高锰酸盐指数、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氟化物、挥发酚、氰化物、氯化物、铁、锰、镉、砷、汞、六价铬、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总磷、总硬度、钠离子、钾离子,共24项。
(2)监测点位:1#厂区井水,2#西北侧出露泉点(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下游方向),3#东南侧闲置厂区井水(位于地下水水文地质单元的上游方向)。
(3)评价标准及方法:根据执行标准:《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Ⅲ类标准。
环境监测结果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选厂环境现状监测方案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因子:PM10、TSP
2、监测布点:项目#庄子、#村各设一个监测点,见表1及图1。
3、监测频率:连续监测7天,PM10、TSP日均浓度每天连续采样12小时;
4、监测方法: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规定的方法进行。
二、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因子:监测昼夜、夜间等效连续A声级值;
1、监测点设置:#庄子、#村、以及场界四周东、南、西、北各设置1个监测点,见表2及图1。
2、监测频率:监测一天,昼间、夜间噪声各测量1次;
3、监测方法:按照《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有关规定进行。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1、监测因子:PH、高锰酸盐指数、浑浊度,并记录井深。
2、监测点设置:厂区内取水井设一个取样点,见图1。
3、监测频率:2次/天,上午一次,下午一次,共一天;
4、监测方法:按照《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规定的方法进行监测。
四、监测位点图
图1 监测点位图
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