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

合集下载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第一章:温州的地理位置1.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掌握温州所在地区的相关知识。

1.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位于中国浙江省东南沿海地区,瓯江下游。

1.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地理位置图,让学生了解温州在浙江省的位置。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瓯江的概念,让学生了解温州所处的河流。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交通状况,如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等。

第二章:温州的自然景观2.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自然景观,掌握相关的地理知识和自然特点。

2.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自然景观,包括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

2.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美景。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雁荡山、楠溪江、洞头岛等自然景观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自然环境,如气候、植被等。

第三章:温州的人文景观3.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人文景观,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特点。

3.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人文景观,包括古城墙、永嘉学派、鼓词等。

3.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人文景观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人文美景。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古城墙、永嘉学派、鼓词等人文景观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文化传统,如民俗、艺术等。

第四章:温州的经济特色4.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经济特色,掌握相关的经济知识和产业特点。

4.2 教学内容:介绍温州的经济特色,包括民营经济、轻工业、国际贸易等。

4.3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察温州经济特色图片,让学生了解温州的经济特点。

2. 通过地图和图片展示,讲解民营经济、轻工业、国际贸易等经济特色的位置和特点。

3. 结合实际情况,引导学生了解温州的经济发展状况,如产业优势、优惠政策等。

第五章:温州的社会生活5.1 学习目标:了解温州的社会生活,掌握相关的社会知识和日常生活特点。

《话说温州》教案

《话说温州》教案

第一单元温州名山单元概述:温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物种丰富,加上山、水、石、洞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温州神奇秀丽の众多名山。

其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龙湾潭、花岩等5处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泰顺の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还有西雁、中雁、四海山、茶山等许多风景优美の省级森林公园。

在众多名山の优美风光中还蕴含着丰富の文化底蕴,如一些典故、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等。

本单元选取了“雁荡山”、“中雁与南雁”、“乌岩岭”、“玉苍山“、”四海山“四个典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家乡名山の优美风光,了解家乡温州有哪些令人神往の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の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の感情。

本单元の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自己平时所了解の信息,教师介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名山の风采。

也可上网查资料让学生看音像材料来学习本单元の内容。

第一课雁荡山、中雁与南雁教材简析:雁荡山一般指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市,以“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而享誉海内外,由于“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还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

灵峰夜景、灵岩飞度、大龙湫瀑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素以“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

本课还将带领学生领略位于平阳境内の南雁、位于乐清市白石镇境内の中雁等一系列“雁荡山”の风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雁荡山の风光,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雁荡山の情感。

2、知道雁荡山是我国の十大名山之一,了解雁荡山还有中雁南雁两雁等,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写雁荡山の诗词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深厚の瓯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收集信息の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1、你知道我们家乡温州有哪些山吗?在学生交流の基础上,引入学习重点——雁荡山。

2、出示雁荡山优美の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来欣赏雁荡山の秀丽。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

一年级话说温州教案(全册齐全)第一单元可爱的水乡概述:水是一个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

温州可谓“水之乡”。

温州市河流众多,主要有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其它如乐清、清江、淡溪、苍南的赤溪、沿浦溪、泰顺的仕阳溪、寿泰溪等,都是山溪性河注,水短流急;平原地区人工河道密如蛛网,温瑞塘河、乐琯塘河、瑞平塘河纵横交错,形成江南水乡特有景致;九山湖、会昌湖,虽不大气,经改造成为市民的水上乐园;温州市有五县市(乐清、瓯海、瑞安、平阳、苍南)濒临东海,洞头则在东海之中,海带深长。

江、河、湖、海一应倶全,构成了一副美妙的水景图,使册水温州更加绚丽多姿。

本单元以“水”为主题,分为五课,其江河湖海的介绍各成一课,描绘温州精彩纷呈的“水之色”、“水之韵”;最后一课是综合活动,展示温州的“水之多”,以激发学生的“水之情”。

教学目标:1、知道温州主要的江、河、湖、海的名称,知道温州是个沿海城市。

2、了解所在地的主要河流,调查该河的今昔情况。

3、感受家乡的水美,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

第一课江教学目标: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条大江的名称,欣赏三大水系上的桥梁、水电站、码头等雄伟建筑及美丽风光,使孩子对家乡的三大江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三大江给现存带来的巨大作用产生自豪感。

教学过程:1、出示单元扉页上温州江、河、湖、海的图片。

师:小朋友江、河、湖、海是温州山水城市特有的风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畅游温州的江,好吗?2、说说自己知道家乡的江的名称。

3、教师介绍家乡著名的三大江的名称。

4、认识各条江的风光和一些特色。

1)教师运用旅游的方式,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

2)说说自己的所见3)补充介绍这里的特点,如瓯江上江心屿,飞云江上的珊溪水电站、螯江的外滩。

5、让孩子用游戏的方式,用第一人称的方式介绍三大江的特点。

6、说说三大江给我们家乡带来什么好处。

第二课河教学目标:通过让孩子欣赏塘河风光图片或其他音像资料,使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温顼塘河、乐琯塘河、瑞平塘河都是温州的人工河道,他们曾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作用,鼓励学生要为建设塘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教学文稿

一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教学文稿

一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年级下册《话说温州》教学计划一、教材分析:本学期一年级教材《话说温州》的内容有四个大单元,分别是:可爱的家乡;美丽的公园;校外好去处;特色水果。

教材以低年级的学生特点设置了温州江、河、湖、海,中山公园、景山公园、森林公园和世纪广场,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等地的详细介绍;还编写了温州有名的水果认识材料,让一年级学生在“游玩”中学习和了解温州。

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因地制宜开发的课程。

地方课程(含校本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总的课时计划中的比例,控制在16%~20%。

地方课程在利用地方课程资源、反映地域特点、增强课程的适应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二、学期教学目标:1.学生了解温州的山水、公园、博物馆,特色水果等,并喜欢地方课程。

2.满足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自主学习,让学生真正走出课堂。

3.初步了解社区、接触社会,培养学生学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学习课外知识的浓厚兴趣。

三、单元教学目标:第一单元:知道温州主要的江、河、湖海的名称,了解她们曾经为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作用。

鼓励学生要为建设塘河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第二单元:知道温州有代表性的几个公园的名称,了解她们的特点,感受温州的发展变化,增强孩子们对祖国河山的热爱。

第三单元:知道校外好去处的地点,了解她们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激发孩子热爱学习、热爱科学、热爱家乡传统文化的情感。

第四单元:知道温州的特色水果,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增强对家乡热爱的情感。

四、班级情况分析:我任教一(2)班、一(3)班、一(4)班,这三个班学生的整体情况还行,但能力水平参差不齐。

有的上课随心所欲、多动,没有纪律观念;有的注意力不集中,貌似安静,实质游离等。

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面向全体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自主能动性、积极性,并发挥团队协作精神,营造互帮互助,共同的良好环境。

话说温州》教案

话说温州》教案

话说温州》教案第一单元温州名山单元概述:温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物种丰富,加上山、水、石、洞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温州神奇秀丽的众多名山。

其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龙湾潭、花岩等5处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泰顺的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还有西雁、中雁、四海山、茶山等许多风景优美的省级森林公园。

在众多名山的优美风光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一些典故、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等。

本单元选取了“雁荡山”、“中雁与南雁”、“乌岩岭”、“玉苍山“、”四海山“四个典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家乡名山的优美风光,了解家乡温州有哪些令人神往的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的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自己平时所了解的信息,教师介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名山的风采。

也可上网查资料让学生看音像材料来研究本单元的内容。

第一课雁荡山、中雁与南雁教材简析:雁荡山一般指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市,以“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而享誉海内外,由于“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还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

灵峰夜景、灵岩飞度、大龙湫瀑布被称为“雁荡三绝”。

XXX 以“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

本课还将带领学生领略位于平阳境内的南雁、位于乐清市白石镇境内的中雁等一系列“雁荡山”的风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雁荡山的风光,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雁荡山的情感。

2、知道雁荡山是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了解雁荡山还有中雁南雁两雁等,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写雁荡山的诗词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深厚的瓯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1、你知道我们家乡温州有哪些山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入研究重点——雁荡山。

2、出示雁荡山优美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来欣赏雁荡山的秀丽。

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

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

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温州一年级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学生将能够了解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

2. 学生将能够学习和掌握与温州相关的基础词汇和句型。

3. 学生将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语表达和书写。

教学资源:1. 温州地图和照片2. 温州地方特产的图片和实物(如温州脚踏车、温州鞋等)3. 温州相关的视频和音频材料4. 学生练习册和学习笔记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利用温州地图和照片,向学生介绍温州的地理位置,并与学生讨论温州的特点和著名景点。

2. 展示温州地方特产的图片和实物,鼓励学生猜测这些物品的名称和用途。

主体(25分钟):1. 听力活动:播放温州相关的音频材料,让学生听取关键信息,例如温州的特色食物、节日等。

然后,进行简短的问答活动,检查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2. 词汇和句型学习:a. 呈现温州相关的基础词汇,例如“温州脚踏车”、“温州鞋”等。

通过图片和实物,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词汇的意义。

b. 引导学生学习与温州相关的句型,例如“我想去温州旅游。

”、“温州的脚踏车很有名。

”等。

通过示范和练习,让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句型。

练习(15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用所学词汇和句型,编写一段关于温州的短对话或小故事。

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展示对温州的了解和想象。

2. 学生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编写的对话或小故事。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意见。

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温州相关的知识和句型。

2. 鼓励学生思考,温州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特色对当地人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拓展活动:1. 学生可以自行搜索和了解更多关于温州的信息,并用英文写一篇关于温州的小短文。

2. 学生可以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在温州旅游或与当地人交流的情景。

教案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编写的对话或小故事的内容和语言表达能力。

话说温州

话说温州

第一章《瓯越新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第一章瓯越新貌第一节城乡巨变活动目标:1、深切感受温州二十多年来的巨大变化,培养学生热爱温州的情感。

2、体会温州人抓住改革开放的契机,走自力更生,勤劳致富的艰辛。

3、通过多种方式赞美温州,宣传温州,关心温州的发展。

活动准备:1、先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以“我最喜欢的建筑”为题寻找图片,查找资料,组织介绍文字。

另一组以“我最喜欢逛的街道”为题,介绍其历史变迁和现状,最好配上照片或图片。

活动安排:一、谈建筑。

1、导入:高楼林立几乎成了现代文明的标志,有人说,建筑是流动的音乐,那么,每一幢楼房都是这音乐中美妙的一个音符,凝聚着设计师、建筑师和建筑工人的心血和汗水,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了解这些了不起的作品吧!2、多媒体展示温州比较有特色的建筑:市府大楼,科技馆,博物馆,图书馆,会展中心等。

如介绍华盟商务广场:城市新标志昨天结顶的华盟商务广场共45层,高达168米,总投资5.3亿元,将是一座集商业、餐饮、娱乐、办公、商贸、观光、娱乐健身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商务写字楼。

整幢大楼将有18部电梯上下穿梭,其中39层拥有独具创意的空中花园;大厦顶端的绝对高度,可成为观赏城市风景的场所,同时楼顶可随时起降直升飞机。

华盟商务广场也因此成为温州目前唯一拥有空中停机坪的商务写字楼。

3、第一组学生展示自己搜索到的喜欢的建筑,展示图片并作介绍。

二、谈街道。

1、导入:川流不息的车辆和人流,构成了城市的另一道风景,街道两边琳琅满目的商品是否也吸引了你,一次次驻足观望以致留恋往返,最爱逛的街是什么街?让我们来听听同学的感受。

2、多媒体展示一些街道的今昔照片,并介绍。

如五马街:五马街,是温州市区历史悠久、商业繁盛的大街。

根据市政建设的新规划,于去年起在保存原有风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修葺。

日前,笔者穿行在古色古香的大街上,使人不禁想起昔时的五马街。

五马街东邻解放路,西接蝉街,全长424米,在这次全面修葺以前,街宽13.5米,狭窄处仅宽10米。

《话说温州》教案

《话说温州》教案

第一单元温州名山单元概述:温州位于东海之滨,地处亚热带中部,气候温暖湿润,生物物种丰富,加上山、水、石、洞等自然景观,形成了温州神奇秀丽的众多名山。

其中雁荡山、玉苍山、铜铃山、龙湾潭、花岩等5处被列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泰顺的乌岩岭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还有西雁、中雁、四海山、茶山等许多风景优美的省级森林公园。

在众多名山的优美风光中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如一些典故、传说故事、诗词歌赋等等。

本单元选取了“雁荡山”、“中雁与南雁”、“乌岩岭”、“玉苍山“、”四海山“四个典型,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在欣赏家乡名山的优美风光,了解家乡温州有哪些令人神往的名山以及与其相关联的诗词、典故、传说故事等等,培养孩子热爱家乡名山的感情。

本单元的教学可以通过让学生观看图片,交流自己平时所了解的信息,教师介绍等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名山的风采。

也可上网查资料让学生看音像材料来学习本单元的内容。

第一课雁荡山、中雁与南雁教材简析:雁荡山一般指北雁荡山,位于温州乐清市,以“海上名山、寰中绝胜”而享誉海内外,由于“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而得名,是全国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还被誉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等称号。

灵峰夜景、灵岩飞度、大龙湫瀑布被称为“雁荡三绝”。

雁荡山素以“峰奇、洞幽、嶂险、瀑美”闻名于世。

本课还将带领学生领略位于平阳境内的南雁、位于乐清市白石镇境内的中雁等一系列“雁荡山”的风采。

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雁荡山的风光,感受自然美,激发学生热爱雁荡山的情感。

2、知道雁荡山是我国的十大名山之一,了解雁荡山还有中雁南雁两雁等,3、引导学生收集有关描写雁荡山的诗词故事,帮助学生了解深厚的瓯越文化底蕴,提高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材、图片、网络环境教学过程:1、你知道我们家乡温州有哪些山吗?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入学习重点——雁荡山。

2、出示雁荡山优美的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来欣赏雁荡山的秀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话说温州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指导思想:我国人口众多,地域辽阔,为解决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矛盾,新一轮课程改革明确提出:“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这就需要地方课程具有鲜明的地方性、灵活多样性和实用性。

乡土教材是开发地方课程的首选目标。

温州作为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沿阵地,通过乡土教材《话说温州》的实践和探索,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社会实际能力和团队精神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1、知道温州主要的江、河、湖、海的名称,知道温州是一个沿海城市。

了解所在地的主要河流,调查该河的今昔情况,感受家乡的水美。

2、初步了解温州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的概况。

温州城市公园和森林公园的美丽风貌。

3、在体验学习活动中,熟识温州的特色水果,了解家乡特色水果的知识,以及相关的人文知识。

通过开展讨论和社会调查,进一步了解家乡水果的种植、营养和药用价值以从物产丰富中。

4、通过学习,初步了解自己家乡除学校外的许多好去处,初步懂得温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温州市图书馆、温州市科技馆、温州市博物馆等都是少年儿童成长的乐园,感受家乡的建设和发展。

激发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积极参加各种校外活动的热情。

通过活动,扩大和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增长对探求知识的兴趣,产生表现自己才能的快乐。

5、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增强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措施:1、在教学中,教师应尽量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出发,创设各种活泼生动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让孩子在活动中去了解家乡的状况。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究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事物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形象直观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录像、多媒体。

教学进度:话说温州一年级教案第一单元可爱的水乡第一课时教学内容: 江教学目标:1.让孩子了解家乡的瓯江、飞云江、鳌江三条大江的名称,欣赏三大水系上的桥梁、水电站、码头等雄伟的建筑及其美丽的风光。

2.使孩子们对家乡的三大江有一定的了解,并对三大江给家乡带来的巨大作用产生自豪感。

3.感受家乡的水美,激发爱我温州的情感。

教学过程:1.瓯江介绍瓯江是浙江省第二大河流,温州境内第一大河,地处浙江省东南部,古名为“慎江”,也曾称“永嘉江”或“温江”。

瓯江干流全长388千米,上下游落差1300米,流域面积18028平方千米,平均年流量202亿立方米。

瓯江的源头是出自浙闽边界百山祖洞宫山脉的龙泉溪,由西往东,途经丽水、温州两市,在温州湾灵昆岛附近流入东海。

从丽水青田县始称瓯江,是温州市地区第一大水系,中下游是浙南水运的主动脉。

河口温州港是浙南最大的海港,中国对外开放的港口之一。

温州大桥全长17.1千米,桥梁长达6977米,瓯江上最长的桥,也是目前全国最长的公路桥。

大桥由北桥主跨为270米的斜拉桥、七都岛高架桥、南航道桥和龙湾互通立交组成,桥梁部分桥面宽27米,为双向六车道。

其中北航道斜拉桥下可通行浅底万吨轮和7500吨级客货轮;龙湾互通立交设有8条匝道,占地280亩。

江心孤屿俗称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的瓯江之中,素有"东海蓬莱"之称,为全国沿海四大名屿之首。

古时候,这里是一片沙洲,东西两块礁屿。

1137年四川清了和尚(字真歇)慕名而来,住在这个岛上讲经说法。

他发动众僧填塞中川,,把两块礁屿连接起来,从此使江心屿连成一片,并在上面建寺,名中川寺,习称江心寺。

宋宁宗时品选取天下禅宗丛林,列为十刹之一。

岛上浓荫蔽日,楼台掩映,全岛景物隐现于波光云影之中,宛若海市蜃楼。

东晋诗人谢灵运游江心寺诗曰:"乱流趋正绝,孤屿媚中川,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

"后来宋高宗赵构、王十朋、文天祥均先后在此居留过。

江心屿现在全岛面积约9万平方米,东西长590米,南北宽200多米。

由于历史悠久,古迹密布。

以江心屿及东、西二塔为主组成"罗浮雪影"、"翠微残照"、"孟楼潮韵"、"塔院筠风"、"瓯江月色"、"海淀朝霞"等十多个著名的景点。

岛的东首有纪念文天祥的文天祥祠、浩然楼,西首有纪念谢灵运的谢公亭、澄鲜阁。

此外尚有烈士纪念馆、晚清英国领事馆遗址、温州市博物馆和江心公园。

2.介绍飞云江飞云江是浙江省内第三大水系,温州第二大河。

长约176千米,流域面积3731平方千米,平均流量144立方米/秒。

在历史上,江名曾随县名先后易改为安阳江、安国江、瑞安江。

源出景宁畲族自治县境洞宫山支脉赤木山南麓,南流经北溪、白鹤两乡,纳大白坑后折东出东坑乡,向南入泰顺县,至百丈镇折东横贯文成、瑞安两县市南部,在瑞安市城关镇东南入东海。

中、上游经浙南山地,滩多流急,河床由块石、卵石构成,水位暴涨暴落,属山溪性河流;下游入温瑞平原,河宽水缓,河床为砂和淤泥覆盖,受潮汐影响,河槽不稳定,造成巨大弯曲,并多沙洲。

主要支流北岸有泗溪、玉泉溪、莒江溪等。

水力资源丰富,已建林溪(南溪上游)等多处水库,水电站。

3.介绍鳌江鳌江位于温州市南部,南与福建省相邻,为浙江省浙江8大水系之一,温州第三大河。

鳌江主要支流有南港、梅溪、带溪、怀溪等。

鳌江流域的主要特点就是源短流急,上游落差大,下游比较平缓,河口受潮汐作用的影响较大,所以当暴雨来临时,往往洪水泛滥成灾。

第二课时教学内容:河教学目标:通过让孩子欣赏塘河风光图片或其他音像资料,使他们知道自己身边的这些河是温州的人工河,它们曾经为人们带来的作用。

教学过程:温州地处东南沿海,瓯江之滨,境内河流纵横交错,素有“江南水乡”之称。

温瑞塘河是我市境内十分重要的水系河道,自东晋时期由人工开凿,经唐大和、会昌年间大规模疏浚,后在南宋淳熙14年由知州沈枢组织修筑,形成“八十里”荷塘,是温州山水城市特征的重要标志。

塘河水系位于瓯江以南、飞云江以北,跨越鹿城、瓯海、龙湾、瑞安“三区一市”。

水源主要来自瞿溪、雄溪、郭溪(通称三溪)以及大罗山和集云山的山涧溪流,整个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水面面积22平方公里,灌溉面积48.2万亩,多年平均降雨量1694.8毫米,年径流量9.13亿立方米。

水系河网总长度1178.4公里,其中市级河道29条,长度79.31公里,在吴淞高程5米时,相应蓄水量6500万立方米。

温瑞塘河主河道古称南塘河,明清称七铺塘河,北起鹿城区小南门跃进桥,向南流经梧埏、白象、帆游、河口塘、塘下、莘塍、九里,再向西至瑞安市城关东门白岩桥,全长33.85公里。

其中瑞安境内20.4公里,鹿城、瓯海两区境内13.45公里,河道正常水位一般宽度为50米,河面最宽处有100多米,最狭处仅有13米。

温瑞塘河纵横交错的水系河道,对我市的防洪、排涝、供水、航运、灌溉及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温瑞平原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被温州人民称为“母亲河”。

第三课时教学内容:湖教学目标:利用图片或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了解一些温州建设发展情况,增强孩子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过程:1.介绍九山湖“九山湖”应是“九山河”。

市地名办工作人员介绍,九山河是标准地名。

九山河之名源自九山(清康熙《温州府志》有记载),河通称九山河。

九山河,位居温州旧城西部,九山河南起落霞潭,傍九山南、北路,东岸经胜昔桥、九山桥延伸至百里西路,呈西北—东南走向,长1050米,宽132—10米,通向勤奋河。

因为温州方言中“河”与“湖”同音,所以就有了“九山河”与“九山湖”混淆。

九山河畔历来是市民主要的游憩之所,至今流传着许多著名诗人题咏的诗篇。

近年来市园林管理处,在九山河畔建亭植树,开辟九山公园,风景渐有起色。

2.介绍飞云湖洞宫山麓,清澈碧纯的梧溪、双汇溪婉蜒而下,汇集于飞云江。

飞云江滔滔而下90余公里处,与一条清纯的溪水交汇,这条清纯的溪水便是珊溪。

飞云江至此,形成54.8平方公里的高峡平湖,这湖便叫飞云湖。

飞云湖处于飞云江中上游,水极清纯。

湖面烟波浩淼,船帆竞渡,极为壮观。

湖岸树木葱笼,秀竹绵绵;古村落散布其间,村民民风淳朴,极富民族特色。

由于飞云江支流众多,形成纵横交错的湖湾,湖湾盘盘绕绕,把一个个山包盘绕成一个个小岛,小岛大小不一、形状不一、植被不一、鸟兽不一。

湖湾与小岛便成了迷宫,成了乐园。

旅人可荡舟,可垂钓,可探幽……飞云湖风景区由珊溪、双龙、蟾宫、岩门、铜铃山峡、石羊林海六大部分组成,具有湖秀、洞幽、峰雄、潭奇的特点。

3.介绍会昌湖会昌湖水上公园是我市十大公园之一,全程长7.3公里,总用地面积280多万平方米,其中水上公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分为鹿城段和瓯海段。

鹿城段会昌湖水上公园东起南塘大桥与温瑞塘河相连,西起西山桥,南至葡萄路、纺织路,北靠锦绣路,全长4.13公里。

第四课时教学内容:海教学目标:利用温州市版图与大海风光图片,让学生知道温州是一个海滨城市,许多县市区都面向东海,并为我们家乡有这样的雄伟建筑而自豪。

教学过程:1.提问学生看过大海吗?说说自己对大海的印象等问题导入课题。

2.可以出示温州市版图,引导学生找出哪里是海,它叫什么海?并可以找找哪些县市区靠近大海,哪个县在海中?3.出示洞头的海岛风光、东海堤坝等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描述家乡的海上美景。

也可以让过去这些地方的孩子做向导,向其他小朋友进行介绍。

在欣赏堤坝的雄姿,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孩子欣赏堤坝的雄姿,并可以分析堤坝的作用。

4.在学生了解温州是一个濒临东海的海滨城市后,可以让让孩子分析大海对给人们带来的好处。

也可以让孩子欣赏《我家住在大海边》等描写大海的歌曲,或欣赏渔民富有渔家气息的一些活动场景,体会大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作用。

5.让孩子们读读背背课本上的“温州水乡好”的家乡水系歌摇,让学生在琅琅上口的歌谣中进一步了解家乡水系的名称和特点。

也可以试着让学生为自己最喜欢或最熟悉的家乡的江、河、湖、海写几句小歌谣或小诗。

第五课时教学内容:我爱母亲河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家乡的水系形成一个总体的印象,也进一步激发学生关注、热爱自己身边的河流、湖泊等。

感受家乡的“水”之多,激发学生“水之情”。

教学过程:1.采用比赛形式,“看谁知道家乡的江、河、海的名称多”等形式,引导学生回忆本单元学过的家乡水系的名称。

2.在了解家乡的水系之后,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家乡温州的印象是怎样的,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家乡温州是一个水乡。

3.布置学生进行小调查:找一找你家门前有河吗?它叫什么河?它属于哪条河的支流?可以在课前进行调查,也可以安排在课后进行,引导学生进一步关注自己身边的河流湖泊。

第二单元美丽的公园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温州中山公园教学目标:知道温州中山公园的位置,初步了解温州中山公园的人文景观,感受公园中“古典园林”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