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说明文阅读收集阅读训练

合集下载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乔家大院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乔家大院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乔家大院乔家大院北方民居建筑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①山西,素以地上文物之丰、地下能源之巨著称。

而今,又以大师传统心甘情愿建筑艺术的不断发现而令世人瞩目,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乔家大院。

②乔家大院位于山西省祁县乔家堡村,北距太原54公里,南距东观镇仅2公里。

它又句在中堂是清代全国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乔致庸的宅第。

始建于清代乾隆年间,以后曾有两次增修,一次扩建,于民国年建成一座的建筑群体。

③大院为全封闭的志愿人员式建筑群,占地10642平方米,建筑面积4175平方米,分6个大院,20个小院,313间房屋。

大院三面临街,不与周围民居相连。

外围是封闭的砖墙,高10米有余,上层是女墙式的垛口,还有更楼、眺阁点缀其间,显得气势宏伟,威严高大。

大门坐西朝东,上有高大的项楼,中间城门洞式的门道,大门对面是砖雕百寿图照壁。

大门以里,是一条石铺的东西走向的甬道,甬道两侧靠墙围台,甬道尽头是祖先祠堂,与大门遥相对,为庙堂式结构。

北面三个大院,都是芜廊出檐大门,暗棂柱,三大开间,车轿出入绰绰有余,门外侧有拴马柱和上马石,从东往西数,依次为老院、西北院、书房院。

所有院落都是正偏结构,正院主人居住,偏。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能吞能吐”的森林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能吞能吐”的森林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能吞能吐”的森林“能吞能吐”的森林①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止水旱灾害的作用非常大。

据专家测算,一片10万亩面积的森林,相当于一个200万立方米的水库,这正如农谚所说的:“山上多栽树,等于修水库。

雨多它能吞,雨少它能吐。

”森林因这种特殊的“吞吐”功能而被科学家称之为“吞水吐雨器”。

②说起森林的功劳,那还多得很。

它除了为人类提供木材及许多种生产生活的原料之外,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也是功劳卓著,它用另一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孕育了人类。

因为地球在形成之初,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高,氧气很少,气温也高,生物是难以生存的。

大约在四亿年前,海里的先进植物登陆,陆地才产生了森林。

森林慢慢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吸收,同时吐出新鲜的氧气,调节气温,这才具备了人类生存的条件,地球上才最终有了人类。

所以科学家又称森林是“吞碳吐氧机”。

③森林,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大自然的总调度室,是地球的绿色之肺。

森林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种“能吞能吐”的特殊功能是其他任何物体都不能取代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植树造林,并且保护好森林。

目前,值得我们每个人关注的是地球的绿色之肺在日益萎缩。

近200年间,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

而另一方面,由于地球上的燃烧物增多,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在急剧增加。

此消彼涨,使得地球生态环境急剧恶化,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威胁人类生存。

因为全球气候变暖,水分蒸发加快,改变了气流的循环,使气候变化加剧,从而引发热浪、飓风、暴雨、洪涝及干旱。

④为了使地球的这个“能吞能吐”的绿色之肺恢复健康,以改善生态环境,抑制全球变暖,减少水旱等自然灾害,我们应该大力植树造林,使每一座荒山都绿起来。

1.第①段中画横线处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3分)答:2.文中将“森林”说成“地球的绿色之肺”,其理由是什么?(2分)答:3.第③段中“地球上的森林已有1/3以上被采伐和毁掉”中的“1/3以上”强调了什么?(2分)答:4.阅读选文第③段,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六)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六)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六)一、积累与运用(共7小題,28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静谧.(mì)寥.廓(liáo)稽.首(jǐ)花团锦簇. (cù) B.懊.悔(ào ) 绾.发(wǎn) 荣膺.(yīng) 中流砥.柱(dǐ) C.芳馨. (xīn) 绮.丽 (yǐ) 桑梓.(zǐ)戛.然而止(jiá)D.撺.掇(chuān) 扶掖.(yè) 拮据.(jū) 吟凤哕. (huì)2.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伫立轩榭相形见拙一泻千里B.挛生门楣略胜一筹袅袅烟云C.讪笑藩篱天伦之乐不言而喻D.告罄馈蟮赠面面相覷一返既往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项是()(2分)A.北海的菊花开了,史铁生答应坐轮椅去看看;母亲于是喜出望外....,还絮絮叨叨起来。

B.在第四届矿博会上,临武通天玉作品《蝶恋花》流光溢彩,令参观者叹为观...止.。

C峰环水抱的萨尔茨堡,高高低低的房屋鳞次栉比....,庄严肃穆的修道院坐落在绿树绿荫中。

D. “飞天•苏仙”,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将给全市人民献上一声场惟妙惟肖....的文化盛宴。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郴州城区机关亊业单位实行错时上下班制是能否缓解交通压力的重要措施。

B.党中央审时度势,总揽全局,践行并提出了—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C.福城郴州既有享誉全国的秀美自然景观,又有源远流长的深厚文化底蕴。

D.春天的花、夏天的树、秋天的果、冬天雪,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不同季节。

5.小明顺利地考上了理想的大学。

对此,下列表达不得体的—项是()(2分)A.小明发微信给老师:“老师:我考上大学了,感谢恩师多年的栽培。

”B.小明父亲发短信向亲朋报喜:“犬子顺利考上大学,多谢大家关心!”C小明对前来祝贺的李叔叔说:“叔叔,您的到来使我家蓬荜生辉"D.好朋友王勇对小明说:“恭喜你,改天我一定莅临你家当面祝贺。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说明文阅读)过关训练(练习版)

课外现代文阅读二(说明文阅读)过关训练(练习版)

课外现代文阅读过关训练(说明文阅读)一、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流浪地球》——恒星的挽歌冯小宝①《流浪地球》是2019年备受关注的电影,它引发了无数观众对电影中科学设定的热烈讨论。

有的说行星发动机不可能实现;有的说要引爆木星推走地球,有更好的办法.....回头想想,到底什么才是地球不得不流浪的原因呢?②太阳内部不断发生氢核聚变,产生氦,同时释放巨大的能量。

一方面,太阳的巨大质量产生引力,令其自身向中心坍缩;另一方面,核反应产生的高热,导致它膨胀。

这两种趋势形成一种平衡,让太阳能保持稳定的形态。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核心中的氢会越来越少,氦越来越多,核心密度越来越大,于是核心就会收缩。

随后发生新的热核反应,这种反应会释放更大的能量,点燃太阳的氢壳层。

因此太阳本身会更热且不断膨张,变成一颗红巨星,它的直径将相当于现在的100倍。

到那时,太阳会将靠近它的水星和金星一口吞掉,地球也许不会被吞噬,但必然早就被烤焦,一切生物都将灰飞烟灭。

③现实中,科学家已经找到了恒星“吃掉”行星的案例。

2010年,哈勃太空望远镜就观测到,一颗与太阳类似的恒星,正在吞噬与它相距约300多万千米的行星。

在恒星巨大的引力作用下,这颗行星被拉伸成橄榄状,其表面的平均温度超过1500摄氏度。

预计在之后的1000万年内,这颗行星就会被完全吞啦。

④地球这颗行星的生物圈,其实是依靠太阳这颗恒星给予的能量来维持的。

离开了太阳,地球的生态循环系统必然崩溃。

此时,地球不得不流浪。

因此,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带领观众进行了各种基于已有科学发现的假设和推定。

⑤流浪的地球,离开了生命之光——太阳,唱着恒星的挽歌,满含对旧爱的眷恋,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未知的征程。

当电影中的人类用各种语言说着“太阳系,再见”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人类不懈的科学探索精神,是永不熄灭的文明之火。

(选自《中学科技》,2019年第4期,有删改)1.文章开头从电影《流浪地球》说起,有什么作用?2.第②段侧重于科学推理太阳膨胀、烤焦地球的过程。

201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

2016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理解练习及答案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除说明的重点外,还要弄清作者介绍的是事物哪些方面的特征,又是从哪些角度介绍的。

如下是一篇说明文的阅读练习,欢迎阅读参考。

微藻一一可循环的“绿色油田”①由于石油资源的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全世界将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找能够替代石油产品的可再生能源,其中,生物柴油就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能源。

提起生物柴油的原料,我们可能会想到油菜和大豆,用它们“体内”的油脂加工而成的生物柴油,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然而,这两种作物的培育周期较长,占用农田较多,会产生“与人争粮,与粮争地”问题,从而导致“解决了能源危机,却出现粮食危机”的尴尬结果。

此时,微藻进入了科学家们的视线。

②微藻是一种古老的低等植物,广泛地分布在海洋、淡水湖泊等水域,种类繁多。

微藻可直接利用阳光、二氧化碳和含氮、磷等元素的简单营养物质快速生长,并在细胞内合成大量油脂。

因此,微藻为生物柴油生产提供了新的油脂资源。

③与大豆、油菜和麻风树等油料植物相比,微藻的生长周期短,从初生到可以制油仅需一个星期左右,而大豆等油料植物一般需要几个月。

此外,微藻的含油量高,油脂产率高,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的数百倍,每公顷可年产几万升生物柴油。

微藻还不会占用耕地,利用滩涂、盐碱地、荒漠等,以及海水、荒漠地区的地下水等,就可以大规模地开发“微藻油田”,不会与农作物争地、争水。

④微藻在培养过程中还可固定大量二氧化碳,因此,利用微藻制造生物柴油能大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据计算,每培养1吨微藻,需要消耗约2吨二氧化碳。

此外,微藻在光自养培养过程中可利用废水中的氮、磷等营养成分,从而降低水体的富营养化,因此,微藻还能用于净化工厂排放的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

⑤现在,我国已启动了微藻能源方面的首个973项目“微藻能源规模化制备的科学基础”。

该项目有望在5年时间内开发出一个“微藻资源库”,提供适合在我国不同地方、不同气候条件下生长的藻株。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

【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题20套(带答案)一、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鳖鱼是海洋系统的“整容师”①鳖鱼是海洋中的庞然大物,也是食肉类的凶猛鱼类,号称“海中狼”。

可是,最近它被贴上了“整容师”的标签,因为它可以改变海洋中很多鱼的眼睛和尾鳍的尺寸。

听到这些,你是否感到十分惊讶呢?②原来,在海洋系统中,许多小鱼都有着较大的眼睛和有力的尾鳍,帮助它们及时发现并快速躲避鲨鱼的攻击和吞食。

尤其在鲨鱼出没捕食的低光环镜下更加如此:一定尺寸的尾鳍可以保证鱼类突然加速游动,以此来远离鲨鱼的追捕。

但是,在2018年1月,西澳大利亚大学等研究机构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近年来由于人类对鲨鱼的大量捕杀,导致多种鲨鱼濒临灭绝。

鲨鱼数量的减少,使得其他鱼类的生存得到了暂时的和平安稳,导致它们的形态也正在发生明显的改变,如:眼睛变小,尾鳍变小。

因此,鲨鱼就成了海洋系统里的“整容师”。

③研究人员对澳大利亚西北海域罗利沙洲和斯科特礁两个珊瑚礁系统中7种不同的鱼类专门进行了对比分析。

这两个珊瑚礁有着相似的自然环境,但不同的是,罗利沙洲禁止捕鱼,鲨鱼数量比较稳定,而斯科特礁允许对鲨鱼进行商业捕捞,且已经持续了一百多年。

研究人员分别在两个珊瑚礁海域进行了采样捕捞,并测量出了所捕捞鱼的体长、体宽、眼部和尾鳍大小。

结果发现,与罗沙洲的鱼类相比,斯科特礁同种鱼类的眼睛尺寸小46%,尾尺寸小4%。

④研究人员解释说,人类捕捞鲨鱼使其数量减少,会造成一系列生态后果,小鱼的眼睛及尾鳍尺寸等发生变化仅仅是一个方面,其实,鲨鱼数量的减少还在悄悄地影响着其他海洋生态系统。

⑤首先,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那些体弱多病,基因突变导致畸形的鱼,就不会及时被消灭,进化过程中的优胜劣汰也不能更好地延续下去。

那些没有被吃掉的弱鱼,病鱼就会一直繁殖下去,直到基因退化,这不利于种群的健康发展,对整个海洋生物多样性,优化性将是一个致命打击。

⑥其次,鲨鱼数量的大幅度减少,将使海洋生态环境无法正常维持,水质环境会进一步恶化。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假如
没有台风和闪电
假如没有台风和闪电
①人们不喜欢台风,也害怕闪电。

但是,在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了台风和闪电,又将怎样呢?
②假如没有台风,全世界本已严重的水荒就会更加严重。

台风能为人类送来大量的淡水资源。

据测算,一个直径不太大的台风,登陆时可带来近30亿吨降水。

每年,台风给中国、日本、印度、菲律宾、越南以及美国沿海地区带来的水量,往往要占到当年降水量的25%以上。

在炎热的季节里,台风暴雨的光临,可以缓解旱情,使作物焕发生机。

③假如没有台风,世界各地冷热将会更不均衡。

赤道地区日照最多,气候炎热。

台风最大时速可达200千米,如果没有台风来驱散、带走这一地。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茶马古道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茶马古道

2016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分类说明文:茶马古道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茶马古道今天人们所说的“茶马古道”,源自古代的“茶马互市”,即先有“互市”,后有运送茶马的“古道”。

“茶马互市”是我国历史上汉藏民族间以茶易马的一种传统的贸易形式,唐代文献中就已经有所记载。

到宋代,内地茶叶生产飞跃发展,其中一部分茶叶“用于博马,实行官营”,在四川的名山等地设置了专门管理茶马贸易的“茶马司”。

宋朝统治者为什么如此重视“茶马互市”呢?当时契丹、西夏和女真等少数民族的崛起对两宋政权造成严重威胁,迫使朝廷同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保持友好关系,以便集中力量与西北少数民族政权抗衡。

在这种情况下,“茶马互市”除了为朝廷提供一笔巨额茶利收入以补充军费之需外,更重要的是既满足了国家对战马的需要,又维护了宋朝西南边境的安全。

那么,藏族为什么也很重视“茶马互市”呢?因为藏人非常喜欢饮茶。

招待客人,首先端出来的就是茶;外出旅行,必带的也是茶;累了,饮几口热茶能消除疲劳;病了,饮一口浓茶能解毒去病;用煮过的茶叶喂牲畜,马吃了长膘快,牛吃了增加奶量。

尤其是藏族平时食用肉、乳较多,喝茶可以解油腻、助消化。

对于长期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的藏族来说,他们并不需要外界供给很多东西,但茶叶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

汉藏人民之间通过“茶马互市”建立起来的友谊,从唐、宋一直延续到元、明、清。

元代为了加强对藏区的管理,在“茶马古道”沿线推行“土官治土民”的土司制度,把以“茶马互市”为主的交通线路定为正式驿路,并设置驿站。

从此“茶马古道”既是经贸之道、文化之道,又是治藏安藏之道。

到了清代,“茶马互市”作为一种重要制度逐渐从历史地平线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边茶贸易”制度。

藏族对茶叶的需求有增无减,对其他产品如丝绸、布料、铁器等的需求也开始增加;而内地对藏区马匹的需求虽然减少,却对藏区皮革、黄金,以及虫草、贝母等珍贵药材的需求大幅增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说明文阅读专题训练班别: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1.说明方法★举例子。

为了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需要举出一些既通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使读者对说明对象的特征获得具体认识。

★列数字。

就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打比方。

打比方就是修辞方法中的比喻。

是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打比喻的说明方法,使人们对陌生的事物或抽象的事理变得具体、生动、形象。

★分类别。

就是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选择具体的或人们比较熟悉的,并与所要说明的事物有着某种外部或内在联系的事物与之进行比较,获得一个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形象地说明事物特征。

★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特征,常常用简明扼要的科学性语言对被定义概念的本质属性作周全、严密的规定。

2.说明顺序★时间顺序:以时间先后作为说明顺序,也就是按照事物发展的时间先后安排顺序,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科学观察记录以及说明事物或事理的发生、发展或制作过程的文章。

★空间顺序:说明某事物的形状构造或建筑物的构造特征,用空间的转换顺序介绍。

往往是按照从外到内、由上到下、由左到右、从前到后、由远到近等顺序依次介绍。

★逻辑顺序: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或人们认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

说明文在介绍事物的特征、种类、成因、功能时,常按逻辑顺序进行说明。

逻辑顺序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原因到结果、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特点到用途等。

3.说明文的语言说明文的语言一般有两种:一是准确简明,一是生动形象。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往往体现在表示修饰限制作用的词语上,如“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其中“几乎”对“到处都有”作了限制,意思是接近于“到处都有”,因为事实上不可能到处都有,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类似的词语还有“基本上”、“大约”、“比较”、“一般”、“极个别”、“大多数”、“之一”、“在某种情况下”、“按某种程度上”、“唯一”等等,不能确定的就不要用确定的词语来表达,否则,就不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往往体现在一些比喻句、拟人句或描写句,这些句子可以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形象生动性。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一、高频考点解题技巧:【命题类型1】考查对说明文内容的理解,判断说法的正确性(选择题)(信息筛选)(2011、2012年考)解题技巧:正确解答选择题,首先要培养细心审题的意识,明确题目的意图。

其次,要提高辨析异同、明察秋毫的能力。

比较选项与原文的异同时,特别要注意:貌似相同的说法可能相去甚远,貌似无关的说法可能本质相同,粗枝大叶的阅读必将导致错误的判断。

明察秋毫很重要。

选择题设置干扰项的类型有:张冠李戴、因果倒置、以偏概全、分析不当、答非所问、无中生有等等。

答题步骤:第一步:审清题目要求,快速确立筛选信息的范围。

(一找)第二步:比较分析各种相关信息,并准确整合信息。

(二比)【命题类型2】关于文章标题的考查(2007、2009年考)解题技巧:说明文的标题大多就是说明对象,或与说明对象相关。

对文章标题的考查往往是对说明对象或对说明对象特征、内容的考查,回答此类题只要对应答出题目要求的内容即可。

有时标题的形式比较新颖,比如以问句做标题,或标题中运用了修辞手法,这时会针对标题形式的作用命题,答案一般是运用了该形式,能激发阅读兴趣、引起思考、导出文章的说明内容等等。

答题格式:模式1: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或说明内容。

模式2:标题采用了……形式(或修辞手法),能激发阅读兴趣,引起读者思考,同时还能导出文章的说明内容。

【命题类型3】加点词语(一般为限定性词语)能否删去(能否替换、有何作用等)(2009、2011年考)解题技巧:限定性的词语主要有几类性质:表程度的(比较、几乎、相当、更、最、基本上);表估计的(大约、可能、左右、可算、也许、极个别、大多数);表时间的(当时、刚刚、迄今);表范围的(一切、部分、全部);表频率的(经常、常常)等等。

题目中常用删除或替换的形式提问。

解答这类题时,首先要表态删还是不删,然后说明该限定词的性质,解释删掉后,原来的意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不符合实际;最后说明该限定词的作用,如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等。

答题格式:①不能删或不能替换。

②解释该词在文中的意思,如“约、左右”表示不确定;“仅、只”为副词,表示限于某个范围或少数范围;“几乎”表示将近于、接近于;“大概”表示大致的内容或情况;“大体”表示多数情形或主要方面;“可能、也许”表示猜测、推测、估计的情况;“一般”指通常情况,不包括特殊情况等等。

③删去就不符合原文意思。

④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命题类型4】对文章重点词语、句子含义的考查(2007、2009年考)解题技巧:对文中重点词语、句子的理解切忌望文生义,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及说明内容的特点考虑。

如果是解释某个术语、概念或事物,一定要对这一术语、概念或事物的前后语句认真分析,找出有助于答题的关键语句,然后结合自己的理解加以归纳整理。

注意,尽可能用文中的关键词句作答。

【命题类型5】把握文章大意,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归纳概括)(2011、2012年考)解题技巧:提取重要信息是指在阅读过程中,在辨别信息的主次等基础上,根据阅读目的对信息进行取舍——捕捉和选取有效的、符合阅读目的的重要语句,体会重要语句的隐含信息,舍弃无关紧要的东西。

此类题主要是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题目对所提取的信息有明确的要求,根据这一要求浏览文章内容,可以采用跳读的方式,一般都能直接找到关键词句。

这些关键词句有的可以直接作为答案,有的需要稍加整理,重新组织语言表达,得到答案。

【命题类型6】根据段落内容进行归纳概括(2012年考)解题技巧:说明文的段落内容,都是为说明对象服务的,说明的是说明对象的某一方面的内容,可能是事物的形态、结构、性质、特征,也可能是事理的本质、关系、规律等等,这些也称为局部说明对象。

但是,有时这段内容实际是一个整体内容的一部分,分析归纳时要联系前后文段加以判断。

解答时,抓住了段落中能表达局部说明对象的中心句、关键词,也就基本找到了答案。

【命题类型7】文章某段或某句运用何种说明方法,分析其作用解题技巧: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分类别、下定义、列图表、引用说明)的主要特点。

答题方法:举例子:准确直接具体地说明了××特征。

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令人信服。

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化抽象为具体,更易理解。

分类别:更清晰有条理地说明了××。

作比较:突出地说明了××,使说明清晰鲜明。

下定义:准确简明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

列图表:直观简明地说明了××,增强说明的直观性。

典型例析:第③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③……自来水所含的矿物质为矿泉水的1/10,又是纯净水的10倍。

矿泉水的矿化度一般为200~300毫升/升,自来水为20~ 30毫升/升,而纯净水只有2~3毫升/升。

有关研究表明,自来水中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对人体来说是最适宜的。

参考答案:运用了[ZZ3]列数字、[ZZ3]作比较的说明方法(1分),从自来水、矿泉水和纯净水的水中矿物质含量的不同数值的对比中(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1分)生动准确(1分)地说明了白开水对人体是最适宜的(说明内容)(1分)。

答题格式:本句用了……的说明方法,通过……(说明方法的具体使用),生动准确地说明了……(说明内容),使文章内容明确具体,更有说服力(作用)。

【命题类型8】“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解题技巧: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考题型实战训练(一)运动提高孩子智力①家长及教育者认为,锻炼对于中小学生来说,除了能防止肥胖,并无益处,因为运动会分散孩子注意力,于智力无补。

但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表明,此观点是错误的。

②花一定时间参加运动,能让孩子上课时精神更集中。

新近一项研究显示,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与身体的健康程度有关。

还有研究显示,短期的动作练习也能让孩子注意力更加集中。

2006年,马修·马哈尔让243名学生每天在学校活动10~20分钟,测评他们的专注度,训练5周后发现,学生们在听课时保持专注的时间比以前平均增加了8%。

最不专心的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增加了20%。

③尽管科学家们还不清楚,锻炼为什么会对大脑有好处,但动物实验表明,体育活动也许能刺激一些脑区的神经元生长,而这些脑区对记忆和执行功能极为重要。

上世纪70年代的一项研究显示,把大鼠放在装满玩具、可攀爬物体等各种东西的较大鼠笼里,这些物体对大鼠的体力和脑力都有刺激,所以这些大鼠的大脑皮层会发育得比较厚,而大脑皮层掌管着高级推理和决策能力。

身体活动和智力刺激两种因素都有助于提高大鼠的认知能力。

但究竟是哪个因素,还是两个因素共同造成了这种变化,就不得而知了。

④神经科学家亨利埃特·范普拉克和同事研究发现,在锻炼后,大鼠脑中一些有助于构建与学习、记忆相关的大脑结构的关键蛋白含量有所提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脑源神经营养因子就属于上述蛋白,前者能刺激血管生长,后者则可以促进神经元轴突的延伸。

⑤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体育活动可以刺激脑部海马区的齿状回部分。

海马区是大脑中分管记忆的“总机”,把各种想法串在一起使之扎根于心灵。

2008年,上海体育学院的神经生物学家娄淑杰和同事,在研究中训练5周大的幼鼠在转轮里跑动(健康大鼠一天能轻松跑上好几千米。

一周之后,与没有跑步的大鼠相比,跑步大鼠齿状回脑细胞中的VEGF、BDNF等促进神经生长的因子要多一些。

有证据表明,人类在有氧运动后神经生长因子也会增多。

⑥但是,强度过大的锻炼对智力的刺激作用也许还比不上强度适中的体育活动。

2008年,日本流行病学家熊谷秋三与同事研究了12名3年来每周长跑或打网球16小时以上的男性与14名很少运动的男性。

对比后发现,前一组男性大脑中的BDNF浓度相对较低。

⑦可见,家长应当鼓励孩子多锻炼身体;教育者若想要学生注意力更集中,就应当保证学生足量的体育课和体活课。

1.下列对文章分析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师生和家长形成关于运动的正确认识,如:孩子们适度的运动,不仅能防止肥胖,还可以提高智力。

B.这篇文章援用了一些实验事例,虽增强了可信度,但例子过多,如③④⑤段中都用有关老鼠作实验的例子,重复赘余,使文章不够简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