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t a s l n a i n f r t e t e t e t o c t r n p a t to o h r a m n fa u e my c r ili f r o a d a n a c
t n J .Arei ce T rmb Vac Bo, 20 ,2 6) i [] o tr slr ho s il 05 5( : o
l to . 0 5. 2 9 S p 1 : 1 3 I 2 . a i n 2 0 1 ( u p ) I 2 一 1 8 1
rg lt e xg n s一 vco E ] JAm C i C ril e uae h meo y e ae1 etr J . ol ado, d
过 速是 原 发 的 、 动 因素 , 心肌 病 是继 发 的 , 始 而 是
持续 性心 动过速 的结果 。本篇 综述 主要介 绍该病 的病理 生理学 、 临床特 点 、 断及治疗 。 诊
( 稿 : 0 6 0 — 0 修 回 : 0 6 1- 1 收 Leabharlann 0 —93 2 0 —2 0 )
( 文编辑 : 嫒嫒) 本 丁
心 动过 速 性 心 肌病
何 燕综 述 韩 明 华 审 校
【 要 1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是 由持 续 或 频 繁 发 作 的 心 动 过 速 引 起 心 肌 重 构 导 致 心 脏 扩 大 、 摘 心
明 确 的疾 病 , 流 行 程 度 远 远 超 过 目前 所 认 识 的 其
外 基 质的破坏 又扰 乱 了心肌细 胞的排列 和压力 耦
联 , 终 导 致 心 腔 扩 大 , 壁 变 薄 , 缩 和 舒 张 功 最 室 收
水平 。临床观察 和动 物实验 研究 发现反 复 、 繁 、 频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样治疗?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样治疗?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治疗方法,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应该吃什么药。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么治疗?
*一、西医
*1、治疗
主要是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使患者恢复正常心率和节律。
不能恢复窦性心律者,也应尽可能控制心室率(如大部分慢性心房颤动患者)。
控制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安全有效方法有多种,如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物、射频消融和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予以选择。
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性心律失常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予以纠正。
心脏正常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也应及时治疗,当因有高危因素或副作用(如新生儿和婴儿)等使不能立即实施有效治疗时,可暂给予姑息治疗,但须定期评价,若心功能不全有发展倾向,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
*2、预后
预后与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的长短、心肌损伤的程度及心脏的
基础疾病有关。
临床研究发现左心室功能较大的改善通常发生在心动过速终止后1个月,且恢复过程缓慢,6~8个月后达最大恢复。
单纯型心动过速型心肌病一旦终止心动过速,心脏扩大、心功能恢复多较快,程度较好。
不纯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终止心动过速后的心脏状态和心功能恢复较缓慢,程度较差。
*温馨提示:上面就是对于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怎么治疗,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中西医治疗方法的相关内容介绍,更多更详尽的有关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方面的知识,请关注疾病库,也可以在站内搜索“心动过速性心肌病”找到更多扩展资料,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儿童心动过速性心肌病7例诊治体会

2 肖素华 , 李招湖 , 肉注射 咪唑 安定术前用药 的可行性 探讨 . 肌
河 北 医药 ,0 12 ( ) 585 9 2 0 ,3 8 :8 .8 .
者仅 2月 , 长者 3 多 。4例 以反复 面 色苍 白 ,, t 年  ̄ 增快 入 院 , C4
2 例以厌食 、 呕吐 、 喂养 困难 入院; 1例以反 复晕厥 入院。按 N H Y A分级, 心功触 奎 2例,级 3 , 级 2例。因心动过速 、 圾 Ⅱ 例 Ⅲ 心功能不全曾被误诊为病毒性心肌炎 、 扩张性心肌病等。入院 后经心电图, de及食管心电图证实 3 H t r 例为慢性紊乱房性心 动过速, 例为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 例为房室结折返性心动 2 1 过速 , 例为长 QT间期综合征。 1 1 3 治疗方法 : . 人院时检查心率 、 x线胸片 、 声心 动图作 超 为治疗前对照 , 并排除心脏 结构病变 。入 院后 4例 以静脉 推注心律平转复 心律成 功 , 2例对心律 平不敏 感改用 西地 兰转复 , 转复后均r 4剂 量心律平维持 , / , l  ̄ 并配合保护心肌等 在 随访过程 中 6例保 持窦性 心率 , 明显不适 , 无 可继 续 正常学 习和生 活 , 中 3例已停 药 0. ~3年。长 Q T 其 5 ' 间期综 合征例因 自行停药 , 出院后半年 内曾两次复发 , 在 导 致心 功能急剧下降 和心脏扩 大 , 在控制 心律失常后 心功 能 能部 分恢 复。但 由于患 者对药物治 疗依从性 差 , 目前 已失
验。
心动过速心肌病

3
Your company slogan
谢谢
4
Your company slogan
心衰伴心律失常不同 终止控制心律失常后心衰控制并逆转
1
Your company slogan
可能机制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肌能量耗竭 + 能量利用障碍
心肌组织血流量下降 +
心肌收缩储备能力下降 LV舒张末期容积增加 心脏扩大+心 脏泵血功能下降 18
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 心肌能量耗竭 RAS系统激活
心电图示房扑伴快速心室率(1:1~3:1房室传导)
240ms/250bpmbpm
105bpm3源自Your company slogan
房扑
EP标测: 右房顺时钟折返房扑伴2:1房室 传导
峡部消融: 房扑终止,随访3月后,心脏 恢复 RF on….
260ms
260ms
3
Your company slogan
心动过速心肌病
1
前言
1913年Cossage最先提出了“心动 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a induced cardiomyopathy)这个概 念 Whipple建立动物“心动过速性心 肌病”模型
2
Your company slogan
前言
ESC -- 2006年
3
Your company slogan
心内电生理检查
EAA位置变 为高右房
高右房
低右房
EA
A
确诊为房速 (卵圆孔处)
3
P波形态改变 EA A
Your company slogan
窦律恢复
窦律 恢复
3
Your company slogan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室性心动过速健康宣教

心血管内科常见疾病室性心动过速健康宣教室性心动过速是一种心律不齐的心脏疾病,它与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患有这种疾病的人可能会出现心悸、心慌、胸闷、头晕、乏力等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发生猝死。
因此,了解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症状和预防措施对于健康非常重要。
1.病因室性心动过速的病因很多,最常见的原因是心脏病的并发症。
心脏病如心肌梗死、心肌炎、心肌病等会损害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律不齐。
此外,心脏手术、心脏瓣膜置换、心脏移植等手术也会增加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
其他可能的原因还包括电解质紊乱、药物不良反应、服用一些心脏药物等。
2.症状室性心动过速的症状因人而异,轻度的室性心动过速可能没有症状,但对于严重者来说,可能会出现以下症状:-心悸或心跳过快-心慌或紧张-胸闷或疼痛-胸部不适-呼吸困难-头晕或昏倒-乏力或虚弱感如果您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
3.预防尽管室性心动过速无法完全预防,但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减少患病的风险:-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均衡营养、适量运动、戒烟限酒、保持正常的体重等。
-控制慢性疾病:积极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定期监测和调整治疗。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对心脏健康不利,适当休息和调理,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4.就诊和治疗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室性心动过速,应尽早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
就诊时,医生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如心电图、心脏超声等,以确定诊断。
治疗的方法根据病情和患者的具体情况而定,可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或心脏起搏器安装等。
射频消融治疗心大静脉起源室性心动过速心肌病2例

3),以冷盐水 灌注 大头 导管 以1 0 W/ 4 3 ℃温控放 电3 s 室早 内膜不能 消融 成功 ] ,而近年来研究证 实起源于心外膜 的室
消失 ,以 ( 1 O ~ 2 5)w累计放 电1 2 0 s( 图4)。出院用药 : 性心 律失常 多数位 于主动 脉窦 内 ,而 少数起 源于冠 状静 脉 厄贝沙 坦 7 5 mg( q d),阿 司匹林 l O 0 mg( q d)。术 后随访 窦心大静脉远 端与前室间 隔静 脉交 接处 。国内王祖 禄等 艮 无心悸 发作 ,术后 3 个 月动态心 电图示 全天无 室早及室速 发 道 ,通过 冠状静脉标测 到9 例 特发左室流 出道心外膜室 速 ,
( L VE F)4 0 %,服用胺碘 酮控制 心律失 常后能恢 复正 常。 控制 正常 。体 格检查 :T 3 6 . 5 ℃ ,P 5 6 次, 分 ,R 1 5 次/ 分, 界正 常 ,心律齐 ,心 音低钝 ,各瓣 膜 听诊 区未 闻及 杂音 ,
双下肢不肿 。人院后查心脏 彩超示L A 3 3 m m,L V 5 9 a m,
・
‘ 5 2 7 ・
病例报告 ・
射频 消融治疗 心大静脉起 源室性 心动过速心肌病2 例
齐书英 ,王冬梅 ,李洁 ,张莉 ,李斌 ,王 晓晔,栾雪冰
【 中图分类号 】 R 5 4 1 . 7 1 【 文献标志码 】 A 【 文章编号 】 1 6 7 4 — 4 0 5 5 ( 2 0 1 3 ) o 5 — 0 5 2 7 — 0 2
波提前3 5 ms ,冠脉造影 病例 1 :患 者男 ,4 9 岁 ,主 因 “ 阵 发性 心悸 2 0 年 ,加 大静脉 ,室早和室速时大头导管 的V
重1 周”人 院。既往心 电图示室性早 搏 ( 室早 )、短 阵室性 示消融靶点距左冠 分叉 5 mm ( 图6),以冷盐水灌 注大头导
心动过速性心房心肌病

( 收稿 :0 1 90 修 目 :0 11—7 20 一 —5 O 2 0 10 ) ( 文编 辑 : 本 章 敏)
1 5 1 : 7 ~l 0 4 () 1 3 8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房 心 肌 病
王维 中综述 汪 康平 审校 (120 25 0 ) 江 苏省吴江 市第一人 民医院
T c yad mypty【 ah cri 。ah ) 。
实 际上 , 物 实 验 研 动
究表 明 , 快速 心房起 搏和心 房纤 维颤 动 ( 在 完 AF) 全性 房室传导 阻滞情 况下 _ , 可单 独 引起 心 房 2亦 J
各方面 的重构 , 引起 类似 心肌病 的表 现 , 因而称 之 为“ 心动 过速诱 发 的心房 心 肌 病 ” T c yado ( a h cri —
房
肌病
文章编 号 :0 10 9 ( 0 2 0 —0 60 10 -9 8 2 0 5 1 7
文献 标识码 : A
近 年 来 ,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e ya— 对 Tah cr do o ah ) imy p ty 已引起 重 视 , 但确 切 地说 其 主要 是 涉 及 “ 室 的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Ve ti [ 心 ( nrc a ur
AF心 房肌 的首 次研究始 于 16 。B iy等 在 98年 ae l
风心二尖瓣 病手 术 患者 的左房 活 检 中 , 观察 到 长
期A F患者 伴 有 肌 数 量 ( s emas 的 缺 失 和 muc s) l
心脏复 律 后 的 衰 竭。 1 7 9 0年 , ve Da i s和 P me— o r ac n e研究 了 1 0例 有 AF而 死亡 者 的 尸检 资料 , 0 表 明双 心房 的 扩 张 , 大 多 数 A 在 F>1个 月 的 病 例 , 纤 维 组 织 的 比 例 较 肌 组 织 多 。 19 其 9 6年 , F utc等 在 1 rsai 2例长 期 AF者 的 心房 活 检 中 发 现, 所有 病 例均 有 包 括 炎 性 浸 润 、 房 肌 细胞 肥 心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性心动过速或室性心动过速所致 的心肌疾病 , 患者没 有器质性心脏病基础 , 发病与快速心室率有关 , 控制心 室率后 左 室大 小 和功能 可 以全部 或部 分恢 复 正常 。在
美 国心脏 病 协 会 ( HA) 表 的关 于 心 肌 病 最 新 定 义 A 发 和分 类声 明 中 , 动过 速 性 心 肌 病 被 归 为 获得 性 心 肌 心 病 … 。心 动过 速性 心肌 病 主 要 累及 左 室 , 可 累及 心 也 房 ( 动 过速性 心 房心 肌病 ) 心 和右 室 ( 动过 速性 右 室 心 心肌 病 ) 。本 文所 述 的心 动 过 速性 心 肌 病 指 累及 左 室 的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肌 病 , 要 表 现 为 左 室 扩 大 和 心 力 主
时 间相对 越 早 。从心 动过 速发 作 至发生 心 动过速 性 心
肌病的时间介于数月至数年 问不等 , 但在动物试验 中 也 有发 生 时间更 为提 前 的报道 。左 室 功能 不全伴 有 明
显 的持 续性 心动 过 速 的 患者 , 要 除外 心 动 过 速 性 心 需
文献 报 道可 以导致 心 动过 速性 心肌 病 的快速 性 室 上性 心 律失 常范 围广 泛 , 括不 适 当窦性 心 动过 速 、 包 心 房纤 颤 、 心房 扑 动 、 性心 动过 速 以及房 室折 返性 心 动 房 过速 、 室结 折 返性 心 动 过速 和永 久 性 交 界 区 折返 性 房
心动过速等 , 也有房室结 前向双通道传导致心动过速 罕见 病 例 的报 道 l 。快 速 性 室 性 心 律 失 常 导 致 心 动 2 J
过速性心肌病较室上性心律失常更为明显 , 包括右室 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和左室特发性室速等 , 频发的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指南中明确使用了"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 这一名词,并将其归类为扩张型心肌病中。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tachycardiomyopathy,TCM): 指由于快速的规则和(或)不规则的房性心律 失常,或快速室性心律失常因心室率过快导致 心脏收缩和(或)舒张功能不全性心力衰竭,在 恢复窦律或控制心室率后,可完全或部分逆转 心功能。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肌病的定义
心肌疾病:指除心脏瓣膜病、冠心 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 先天性心脏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 心脏病等以外的以心肌病变为主要 变现的一种疾病。
心肌病的分类
2006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将心肌病分为: 1、原发性:基因源性(离子通道性心肌病)、非 基因性和获得性原发性心肌病 2、继发性:指继发于全身系统性疾病的心肌病。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与围产期心肌病、酒精性心肌 病一同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心肌高能磷酸盐耗竭:即心肌的肌酐、磷酸肌酐及三磷腺苷 储备耗竭。(2)交感神经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 肾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及血 管加压素浓度增加,可诱发心肌肥厚,使心脏前后负荷增加, 影响心脏的心排血量。 (3)心肌细胞的β受体敏感性降低与β受体密度下调。 (4)心肌细胞肌浆网钙离子转运异常,肌原纤维Ca2+-ATP 酶及 肌浆网Ca2+-ATP 转移酶的活性降低,肌浆网的Ryanodin 受 体的含量及稳定性下降。 (5)心肌缺血及心肌的血流分布变化。 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与Na+-K+-ATP 酶的活性低有关,亦有研 究认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的发展与细胞的凋亡增加有关,并且 P53 及其相关的基因参与了对细胞凋亡的调控。
实验研究表明,心房或心室快速起搏心肌病: 以前------定义为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以便与 特异性心肌疾病即继发性心肌疾病(原因已知) 相区别。
近年来---差别不明确。指标4 周内即可明显恢 复,但收缩末期和舒张末期容积直到12 周才恢 复正常。这种心功能不全的特点是左室收缩期 室壁张力和心脏充盈压明显升高,左、右心室 收缩功能及心排出量严重下降,同时还伴有血 浆心钠素和儿茶酚胺显著升高以及肾素-血管紧 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然而,心功能的改善 究竟是快速心律失常控制的结果还是心脏病本
预后及预防
预后及预防:预后与心动过速持续时间的长 短、心肌损伤的程度及心脏的基础疾病有关。 临床研究发现左心室功能较大的改善通常发 生在心动过速终止后1 个月,且恢复过程缓 慢,6~8 个月后达最大恢复。单纯型心动 过速型心肌病一旦终止心动过速,心脏扩大、 心功能恢复多较快,程度较好。不纯型心动 过速性心肌病终止心动过速后的心脏状态和 心功能恢复较缓慢,程度较差。
诊断依据
心动过速心肌病的诊断依据:①室性心动过速发 生前左心室功能正常;②在频繁或持续性室性心 动过速发作后左心室功能进行性损害,并可排除 其他导致心功能减退的因素;③室性心动过速治 愈或控制后左室功能改善。但是,部分患者室性 心动过速得到控制后左室功能未见改善,仍不能 排除心动过速心肌病的可能,因为心动过速诱发 心肌损害也可能发展到不可逆阶段。
临床分型
临床分型 :鉴于TCM 可发生于正常的心脏和有 病变的心脏,现将其分为两型:①单纯性心动过 速性心肌病:除心动过速外,心脏无其他异常, 在整个发病过程中,心动过速是导致心脏扩大、 心功能恶化的原因;②不纯型心动过速性心肌病: 心脏存在除心动过速以外的病变和(或)除心动过 速以外还有其他导致心功能恶化的因素。 单纯型者对长期心动过速的耐受性较好,从心动 过速发展到心动过速性心肌病一般需要数年或更 长的时间,出现症状较晚。不纯型者从心动过速 到心动过速型心肌病的过程短,该类患者的心动 过速易出现症状。从第1 次心动过速发生到心动 过速心肌病,不同的患者所需时间不同,从数周 到20 年不等。
病理
心脏重量多无变化。在细胞水平,可见心肌细 胞和细胞外基质重构,细胞外基质结构和心肌 细胞基底膜-肌纤维膜界面均发生分离;细胞外 基质紊乱可损害心肌细胞排列、压力耦联和传 输以及毛细血管的开通,心肌细胞可消失、拉 长,肌纤维紊乱和肌小节消失。
临床表现
本病通常有室性心动过速所致的症状,如心悸、 胸闷、晕厥等,严重者可导致心功能不全、心源 性休克或死亡。部分患者亦无明显血流动力学改 变。 TCM的临床表现谱很广,原来心脏正常者对慢性 心动过速的耐受性较好,可无症状,而原有器质 性心脏病者易产生症状,多较早就医。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目前尚无相关资料。其他辅助检 查: 1.心电图 具有相应心动过速的表现。 2.超声心动图 类似于心肌病的表现,心脏扩大、 心功能下降。
鉴别诊断:注意与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扩张型 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进行鉴别。
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心源性休克等
治疗
治疗方案主要是针对快速心律失常的治疗,使 患者恢复正常心率和节律。不能恢复窦性心律 者,也应尽可能控制心室率(如大部分慢性心房 颤动患者)。控制室上性和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安 全有效方法有多种,如电复律、抗心律失常药 物、射频消融和安装心脏起搏器等,应根据患 者个体情况予以选择。器质性心脏病伴快速性 心律失常者易发生心力衰竭,应立即予以纠正。 心脏正常者发生快速心律失常也应及时治疗, 当因有高危因素或副作用(如新生儿和婴儿)等使 不能立即实施有效治疗时,可暂给予姑息治疗, 但须定期评价,若心功能不全有发展倾向,应 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积极治疗。
2008年初欧洲心脏病协会根据心脏形态和功能的异常分为:
1、扩张型心肌病:左心室或双心室扩张,有收缩功能障碍
2、肥厚型心肌病:左心室或双心室肥厚,通常有非对称性室 间隔肥厚
3、限制性心肌病:收缩正常,心壁不厚,单或双心室舒张功 能低下及扩张容积减小
4、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右心室进行性纤维脂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