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章理论部分

合集下载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4章 齿轮机构理论部分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4章 齿轮机构理论部分
(4)圆锥齿轮
圆锥齿轮是用来传递相交轴之间的运动及动力的,轮齿分布在圆锥体上,所以相当于把圆柱齿轮的“圆柱”变成“圆锥”,如齿顶圆锥、分度圆锥、齿根圆锥、基圆锥等。还应注意圆锥齿轮中的“背锥”、当量齿轮及当量齿数的概念。
(5)变位齿轮的变位系数及几何尺寸
加工变位齿轮时,刀具分度线与被切齿轮分度圆不相切,二者分离的距离 称为变位量, 称为变位系数。其中刀具分度线与被切齿轮分度圆分离的称为正变位, 为正值,被加工齿轮称为正变位齿轮;而刀具分度线与被切齿轮分度圆相交的称为负变位, 为负值,被加工齿轮称为负变位齿轮。
内齿轮几何尺寸的特点是:对应于外齿轮的齿廓变为内齿轮的轮齿,其齿廓是内凹的其齿根圆大于齿顶圆,而齿顶圆又必须大于基圆。
(2)标准斜齿圆柱齿轮
由于轮齿的倾斜而引入螺旋角 (一般取 )的基本参数,并且模数、压力角、齿顶高系数及顶隙系数有法面和端面之分,其中法面基本参数 及 为标准值,取值与直齿轮相同。
斜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是按端面参数 及 来计算的。法面参数与端面参数的关系为: , , , 。还应注意斜齿圆柱齿轮中当量齿轮及当量齿数的概念。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是以分度圆为基准计算的。应牢牢掌握分度圆直径 ,齿顶圆直径 ,齿根圆直径 ,基圆直径 ,齿距 ,齿厚 及齿槽宽 等的计算公式。
齿条几何尺寸的特点是:对应齿轮的分度圆、齿顶圆、齿根圆分别变为分度线、齿顶线及齿根线;其齿廓变为直线,压力角等于齿形角;其同侧齿廓平行,齿距处处相等。
变位齿轮中 及 同标准齿轮一样保持不变。由于齿轮齿顶圆是齿轮刀具切出来的,因而有: ( ), ( );齿顶圆是车削出来的,为保证齿全高 不变,故 ( ), = ( );而 ( ), ( )。
4.注意分清下面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理论力学第一章ppt(哈工大版).

理论力学第一章ppt(哈工大版).
[例] 吊灯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9
公理5 刚化原理
变形体在某一力系作用下处于平衡,如将此变形体刚化为刚 体,其平衡状态保持不变。
变形体(受拉力平衡)
A
刚化为刚体(仍平衡)
B
刚体(受压平衡)
B
变形体(受压不能平衡)
A
刚体的平衡条件对于变形体来说只是必要而不是充分条件。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10 10
§1-2 约束和约束力
矢来表示。
力三角形法
F2
FR
F1
FR
F2
F2
FR
A
F1
A
F1
A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FR = F1 + F2
3
公理2 二力平衡条件
作用于刚体上的两个力,使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 这两个力大小相等 | F1 | = | F2 | 方向相反 F1 = –F2 作用线共线
等大,反向,共线
注意点
对于多刚体不成立
4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说明:①对刚体来说,上面的条件是充要的
②对变形体来说,上面的条件只是必要条件(或多体中)
③二力体:只在两个力作用下平衡的刚体叫二力体。
F1
公理
约束反力
受力分析
二力杆
注:二力体自重不计
二力构件
5
F2
公理3 加减平衡力系原理
作用于刚体的任何一个力系上加上或去掉几个互成 平衡的力,而不改变原力系对刚体的作用。
说明:三力平衡必汇交 当三力平行时,在无限 远处汇交,它是一种特 殊情况。
46
画受力图应注意的问题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章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章复习思考题与习题

3.4 复习思考与习题一、思考题1.从动件的常用运动规律有哪几种? 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各适用于什么场合?2.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原则是什么?3.不同运动规律曲线拼接时应满足什么条件?4.凸轮机构的类型有哪些?在选择凸轮机构类型时应考虑那些因素?5.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和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方法各有什么特点?6.何谓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何谓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二者有和区别与联系?理论廓线相同而实际廓线不同的两个对心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是否相同?7.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中,若凸轮实际廓线保持不变,而增大或减小滚子半径,从动件运动规律是否发生变化?8.何谓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在凸轮机构设计中有何重要意义? 一般是怎样处理的?当凸轮廓线完成后,如何检查凸轮转角为ϕ时凸轮的压力角α? 若发现压力角超过需用值,可采取什么措施减少压力角? 9.设计直动推杆盘形凸轮机构时,再推杆运动规律不变的条件下,需减小推程压力角,采用哪两种措施?10.何谓运动失真? 应如何避免出现运动失真现象?11.在移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偏置方向如何选取?12.在移动平底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的设计中,采用偏置从动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偏置方向如何选取?13.何谓凸轮机构的偏心距,它对凸轮机构几何尺寸和受力情况有何影响?14.比较尖顶、平底和滚子从动件凸轮机构的优缺点及它们适用的场合?二、习题题3-1 如题3-1图所示为一尖顶移动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从动件的部分运动线图。

试在图上补全各段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曲线,并指出在那些位置会出现刚性冲击?那些位置会出现柔性冲击?题3-1图题3-2 已知凸轮以等角速度顺时针转动,从动件行程h=32 mm,从动件位移线图ϕ-s 如题3-2图所示。

凸轮轴心偏于从动件轴线的右侧,偏距e=10mm,基圆半径a r =35mm,滚子半径r r =15mm 。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理论部分

哈工大机械原理考研-第6章 其他常用机构理论部分

第6章 其它常用机构 187第6章 其它常用机构6.1 基本要求1. 掌握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类型、特点、应用。

2. 掌握槽轮机构的组成、工作原理、类型和应用。

3. 掌握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运动特性及槽轮机构几何尺寸的计算。

4. 掌握单万向联轴节的结构和运动特性;掌握双万向联轴节的结构和运动特性;万向联轴节的应用。

5. 了解不完全齿轮机构、螺旋机构、凸轮式间歇运动机构、非圆齿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及运动特点。

6.2 内容提要一、本章重点本章重点是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万向铰链机构的组成、运动特点及其运动设计的要点。

1.棘轮机构齿式外啮合棘轮机构是由摇杆、棘爪、棘轮、止动爪和机架组成。

可将主动摇杆连续往复摆动变换为从动棘轮的单向间歇转动。

其棘轮轴的动程可以在较大范围内调节,且具有结构简单、加工方便、运动可靠等特点。

但冲击、噪音大,且运动精度低。

了解其他形式的齿式棘轮机构和摩擦式棘轮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运动特点。

(1) 棘轮转角的调节方法。

常用棘轮转角的调节方法有:1) 改变摆杆摆角;2)利用棘轮罩遮盖部分棘齿。

(2)棘轮机的设计要点。

1)棘轮齿轮z 和棘爪数目j 的确定:棘轮齿数z 由棘轮的最小转角min ϕ来确定,即min 2z πϕ≥>,最常用的棘爪数目j =1,但当棘爪摆杆的摆角小于棘轮的齿距角360/z ︒时,必须采用多棘爪的棘轮机构,一般取j =1~3。

2)棘轮的模数m 和齿距p 的确定:即m=d a /z ,p m π=,其中d a 为棘轮的齿顶圆直径。

3)棘轮齿面倾斜角α的确定:棘轮齿面倾斜角α为齿面与轮齿尖向径的夹角。

为了使棘爪能顺利地进入棘轮齿间,则要求齿面总作用力R 对棘爪轴心的力矩方向应迫使棘爪进入棘轮齿底,即应满足条件:0αϕ>其中ϕ为摩擦角。

4)棘轮齿形的选择:棘轮的齿形有双向作用的齿形和单向作用的齿形两种。

双向作用的齿形一般都制成矩形,相应棘爪制成可翻转的或可提升并可转180°的。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工程 机械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哈尔滨工程大学机械工程 机械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重点要求>用瞬心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三、常用机构及其设计
1、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及其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性质,即曲柄存在条件、运动和动力性质。按已知连杆三位置、两连架杆三对应位置、行程速比系数等要求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2、凸轮机构的从动件常用运动规律,凸轮机构的结构及压力角等有关概念。盘形凸轮廓线的设计方法和确定基本尺寸的主要原则。
附件7:
2016年考试内容范围说明
考试科目代码:818考试科目名称:机械原理
考试内容范围:
一、机构结构的基本知识
1、机构的组成要素,平面机构运动简图。
2、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3、平面机构组成原理。
<重点要求>计算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及机构组成原理。
二、平面机构的运动分析
1、运动分析相关概念。
2、用瞬心法、相对运动图解法、解析法对简单基本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3、齿轮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性质、齿轮基本参数及其啮合特性有关概念。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的尺寸计算。变位齿轮的概念。其它类型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基本尺寸计算。
4、轮系的分类和特点。计算轮系的传动比。
5、棘轮、槽轮机构的结构特点及性质。
6、机构组合的基本知识。
<重点要求>平面四杆机构曲柄存在条件、运动和动力性质。图解法设计盘形凸轮廓线。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及其传动的基本尺寸计算。计算复合轮系的传动比。
考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3小时考试方式:笔试
考试题型:判断题(20分)单选题(20分)简答题(20分)
综合计算题(90分)
四、机械系统动力学
1、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有关概念。建立机械运动方程式。
2、周期性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原理。飞轮转动惯量的近似计算方法。

[839]哈工大机械考研初试大纲--2016

[839]哈工大机械考研初试大纲--2016

2015-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名称:机械设计基础考试科目代码:[839]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系统深入地掌握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设计计算方法,并且能灵活运用。

重点考察分析与解决常用机构、通用机械零部件和简单机械装置设计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1)机械原理部分a)机构的结构分析机构的组成要素,机构自由度的计算,机构自由度的意义及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平面机构的组成原理。

b)平面连杆机构分析与设计平面机构速度分析的速度瞬心法,运动副中的摩擦,机械效率的计算,机械的自锁,考虑摩擦时平面机构的受力分析,平面四杆机构的基本形式,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方法,平面四杆机构有曲柄的条件,压力角与传动角,机构的急回运动,机构的死点位置,按从动件急回特性设计平面四杆机构。

c)凸轮机构及其设计从动件运动规律的选择,凸轮轮廓的设计原理,尖顶、滚子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尖顶、滚子摆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平底直动从动件盘形凸轮设计,盘形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d)齿轮机构设计及轮系传动比计算齿廓啮合基本定律,渐开线的性质,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标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渐开线齿廓的加工原理,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根切与变位,一对渐开线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无侧隙啮合方程,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标准中心距与实际中心距,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连续传动条件,斜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与几何尺寸的计算;轮系传动比的计算,行星轮系各轮齿数和行星轮数目的确定。

e)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等效参数的确定,已知力作用下机械真实运动的确定,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速度不均匀系数,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方法,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g)机械的平衡刚性转子的静平衡和动平衡的计算。

2)机械设计部分a)螺纹连接螺纹及螺纹连接的基本知识,螺栓连接的预紧与防松,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计算,螺栓组连接的设计,螺栓连接的受力分析,提高螺栓组连接强度的措施。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件

哈工大机械原理课件

I
5
IV
2
II
4
V
1
III
3
移 动 副
V
1
IV
2
螺 旋 副
V
1
2、根据组成运动副的两个运动副元素的接触情况分类 运动副元素以点或线接触的运动副称为高副 。
球面高副
柱面高副
运动副元素以面接触的运动副称为低副 。
球面低副
移动副
转动副
3、根据组成运动副的两个构件的相对运动形式分类
空间运动副
球销副
螺旋副
只是为了表明机构的运动状态或各构件的 相互关系,也可以不按比例来绘制运动简图, 通常把这样的简图称为机构示意图。
常用机构构件、运动副代表符号
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步骤
1. 在绘制机构运动简图时,首先确定机构的原动件 和执行件,两者之间为传动部份,由此确定出组成机 构的所有构件,然后确定构件间运动副的类型。 2. 为将机构运动简图表示清楚,恰当地选择投影面。一 般选择与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相平行的面为投影面,必要 时也可以就机械的不同部分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投影面 ,然后展开到同一平面上。总之,绘制机构运动简图要以 正确、简单、清晰为原则。 3. 选择适当的比例尺,根据机构的运动尺寸定出各运动 副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用规定的符号画出各类运动副,并 将同一构件上的运动副符号用简单线条连接起来,这样便可 绘制出机构的运动简图。
30米/分
500
二、创新
◆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发现
◆应用技术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发明
发明:
◆基础理论知识
◆应用技术知识 ◆实践经验
◆强烈的创新意识 ◆勤奋的工作
两用折叠椅
外环
双曲面滚柱加载器

《机械原理》-第一章-哈工大精品课程

《机械原理》-第一章-哈工大精品课程

执行机构用于实现机器的功能,如机床的刀架、机器人的手爪等。
该机器人的手爪协调运动夹持球体实现任 意运动,这是一种智能型机器人。
全方位准椭球齿轮柔性关节
控制系统用于实现机器执行机构之间的工作协调,
或者各机器之间的工作协调。
控制模式 原动机 传动机构 执行机构
控制系统
原动机 原动机
传动机构 控制系统 传动机构
执行机构 执行机构
§1-3 设计与创新
一、设计
设计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劳动 设计是基础理论,应用技术和实践经验综合应用的过程
30米/分
超声波 发生器
500
二、创新
◆自然科学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发现
◆应用技术领域的最高成就是发明 发明:
◆基础理论知识 ◆应用技术知识 ◆实践经验
◆强烈的创新意识 ◆勤奋的工作
连杆机构
凸轮机构
齿轮机构
一部机器可能包含多种类型的机构,也可能只包含一种机构。
什么是机构呢?
机构可以定义为:是一个具有确定的机械运动的构件
系统,或称它是用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可动装置。
“机械原理”是一门从力学原理的角度研究机械的组成 、分析与设计基本理论的课程,是一门技术基础课。
在《机械原理》课程中要研究以下内容: 1、机构的分析
§1-2 现代化机器的组成
一台典型的现代化机器是由四个部分组成的,即 原动机、传动机构、执行机构和控制系统。
原动机

传动机构

执行机构
控制系统
原动机用于提供动力
化石燃料
水能 风能 太阳能
内燃机 外燃机 水轮机 风力机 太阳能电池
发电机
化石燃料 化石燃料 水能 风能
内燃机 外燃机 水轮机 风力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195
第7章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7.1基本要求
1.掌握机械的运转有哪三个阶段?机械系统的功、能量和原动件运动速度的特点。

掌握确定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和生产阻力。

了解作用在机械上的外力和某些运动参数之间的关系。

2.掌握建立单自由度机械系统的等效力学模型的基本思路及建立运动方程式的方法。

掌握确定机械系统的等效质量、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等效力矩的方法。

3.掌握当等效力矩和等效转动惯量均是机构位置函数时,求解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

4.掌握机械的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原因及飞轮调节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基本原理。

5.掌握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平均角速度、速度不均匀系数和最大盈亏功的基本概念。

掌握计算最大盈亏功的方法。

6.掌握飞轮的转动惯量的计算方法及飞轮的几何尺寸的确定。

7.了解机械的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调节。

7.2内容提要
一、本章重点
本章的重点是: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求解;机械运动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

1.机械运动转过程及其特征
一般机械运动过程都要经历起动、稳定运动、停车三个阶段。

在起动阶段驱动大于阻抗功,机械的速度逐渐增加;机械的工作过程一般在稳定运转阶段,在该阶段,原动件的平均角速度保持稳定,但因每个瞬时的驱动功与阻抗功不相等,机械的速度会发生波动。

在一个运动周期的始末,机械的速度却是相等的, 其它时间角速度在平均角速度上下波动。

在停车阶段,一般已撤去驱动力,机械系统在阻抗力作用下,速度逐渐降低,最后停止。

2.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1)机械系统等效动力学模型
为了简化机械系统求解过程,取一个转动构件或移动构件,假想它具有等效转动惯量或等效质量,其上作用有等效力矩或等效力,这个构件成为等效构件。

对于单自由度机械系统,以等效构件建立的动力学模型称为等效动力学模型。

等效原则是等效构件所具有的动能等于原机械系统的动能,其上作用的力或力矩的瞬时功率等于作用在原机械系统上的所有外
196 机械原理试题精选与答题技巧
力(力矩)在同一瞬时功率的代数和。

该等效构件的转动惯量(质量)称为等效传动惯量(等效质量);作用在此等效构个上的力矩(力)称为等效力矩(等效力)。

如果取转动构件为等效构件,等效转动惯量按下式计算:
2121
)()(ωωωi n i ci n i ci i J v m J ∑∑==+= (9-1) 等效力矩按下式计算: ∑∑==±+=n i i i n i ci i i M v P M 11
)]([)(cos ωωωα (9-2) 如果取移动构件为等效构件,等效质量按下式计算: 2121
)()(v J v v m m i n i ci n i ci i ω∑∑==+= (9-3) 等效力按下式计算: ∑∑==±+=n i i i n i ci i i v
M v v P M 11)]([)(cos ωα (9-4)
(2)机械运动方程式的求解。

建立等效动力学模型后,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式简化
2d(/2)d d e e e J M t M ωωϕ== (9-5)
对上式进行推演,可得力矩形式的机械运动方程式
2d d d 2d e e e J J M t ωωϕ
+= (9-6) 动能形式的机械运动方程式
0220011d 22
e e e J J M ϕϕωωϕ-=⎰ (9-7) 对于不同的机械系统,等效转动惯量是机构位置的函数(或常数),而等效力矩可能是位置、速度或时间的函数。

求解时,可视具体情况,利用式(9-5)、(9-6)或(9-7)来进行求解。

若等效力矩M e =常数,等效转动惯量J e =常数,则由式(9-6)得
d /d
e e M J t
ωα== (9-8) 如果已知初始条件为当t=t 0时,00,ϕϕωω==,则得
0t ωωα=+ (9-9)
20012
t t ϕϕωα=++ (9-10)
3.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及其调节方法
(1) 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的原因
作用在机械上的驱动力(力矩)和阻抗力(力矩)通常是变化的,在某一瞬时,其所做的驱动功与阻抗功一般是不相等的,即出现盈功或亏功,从而使机械的速度增加或减小,
第7章 机械的运转及其速度波动的调节 197
产生速度的波动。

若等效力矩M ed ,M er 的变化是周期性的,在M ed ,M er 和等效转动惯量J e 变化的公共周期内,驱动功等于阻抗功,机械动能增量为零,则等效构件的角速度在公共周期的始末是相等的,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将呈现周期性。

若等效力矩M ed ,M er 的变化是非周期性的,则机械运转的速度波动将呈现非周期性。

(2) 机械运动速度波动的调节
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在等效力矩一定的情况下,加大等效构件的转动惯量,将会使等效构件的角加速度α减小,可以使机构的运转趋于均匀。

因此,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可以通过安装具有很大转动惯量的回转构件 ——飞轮来调节。

对于非周期性速度波动,其调节就是设法使驱动力矩M ed 和阻力矩M er 恢复平衡关系。

对于选用电动机作为原动机的机械,其本身有自调性,即本身就可以使驱动力矩和工作阻力矩协调一致,能自动地重新建立能量平衡关系。

而对于蒸汽机、内燃机等为原动机的机械,其调节非周期性速度波动的方法是安装调速器来实现。

(3) 飞轮转动惯量的计算
机械周期性速度波动的程度可用机械运转速度不均匀系数δ来表示,其定义为角速度波动的幅度max min ωω-与平均角速度m ω之比,即:max min ()/m δωωω=-,其中m ω为平均角速度,且max min ()/2m ωωω=+。

设计时,应使δ小于其允许值,即[]δδ≤。

为此所需的飞轮转动惯量为
2
m a x /[]F m e J W J ωδ≥∆- (9-11)
若e J 特小于F J ,e J 可忽略不计,则有
222m a x m a x /[]900/[]F m J W W n ωδπδ≥∆=∆ (9-12)
式中 max max min W E E ∆=-— 最大盈亏功,n — 额定转速(r/min )。

二、 本章难点
1. 等效转动惯量、等效力矩和等效质量和等效力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2.最大盈亏功max W ∆的概念和求解方法
最大盈亏功max W ∆是指机械系统在一个运动循环中动能变化的最大差值,其大小不一定等于系统盈功或亏功的最大值,应根据能量指示图来确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