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数上小数的性质

合集下载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的性质(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了解小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2.理解小数的大小比较和小数与分数的关系;3.掌握小数的四则运算和小数的“正负”性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小数的四则运算;2.小数与分数的关系;3.小数的“正负”性质。

三、教学内容1. 小数的定义和基本概念小数是指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用小数点“.”隔开的数,如3.14。

在小数中,小数点左边的数字表示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字表示小数部分。

2. 小数的大小比较小数的大小比较与整数的大小比较类似,关键是要比较小数点左边的整数位和小数点右边的小数位。

如果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要比较小数部分。

例如:0.3和0.4比较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两者都是0,再比较小数部分,0.4的小数部分大于0.3的小数部分,所以0.4>0.3。

3. 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小数和分数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每一个小数都可以写成一个分数,每一个分数也可以写成一个小数。

将小数变为分数,就需要根据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加分母进行化简。

例如:0.25可以表示为$\\frac{25}{100}$,化简后为$\\frac{1}{4}$。

将分数变为小数,就需要将分子除以分母,得到一个小数。

例如:$\\frac{1}{4}$可以表示为0.25。

4. 小数的四则运算小数的加、减、乘、除都是按照数学运算的规则进行的,只需要注意小数点的位置即可。

【加法】:将小数点对齐,按照正常的加法运算规则进行运算,最后得出的数的小数点位置与加数中小数位数最多的那个数的小数点位置相同。

例如:0.25+0.6=0.85。

【减法】:将小数点对齐,按照正常的减法运算规则进行运算,最后得出的数的小数点位置与被减数中小数位数最多的那个数的小数点位置相同。

例如:0.9−0.25=0.65。

【乘法】:将两个小数的小数位数相加,然后按照正常的乘法运算规则进行运算,最后得出的数的小数点位置在原数的小数点后面。

例如:$0.25\\times0.6=0.15$。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一节课,主要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接触过小数,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学习小数时,可能会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产生疑惑,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

此外,学生对于小数的运算也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于小数的灵活运用还存在困难。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小数。

2.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和运用。

2.小数的运算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实例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理解小数的性质。

2.采用实践活动法,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3.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小数,引发学生对小数的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4.实践活动:让学生动手操作,进一步巩固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5.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7.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的内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展示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小数,通过实例理解小数的概念。

小数的性质(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的性质(教案)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小数的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小数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华比赛跳远,小明跳了2.3米,小华跳了2.30米,谁跳得更远?(2)学生发表意见,教师引导学生思考:2.3和2.30是否相等?为什么?(3)揭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2. 探究新知(1)观察比较:教师出示两组小数,如0.5和0.50,3.8和3.80,让学生观察并比较它们的大小。

(2)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小数的性质。

(3)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4)举例验证:教师出示例子,如0.4=0.40,5.07=5.070,让学生验证小数的性质。

3. 应用拓展(1)基本练习:教师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2)提高练习:教师出示较复杂的练习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练习:教师出示与小数性质相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总结反馈(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和评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了解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练习的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应用能力。

3. 学生反馈: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观察比较、小组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性质,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

苏教版数学5年级上册第三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归纳整理

苏教版数学5年级上册第三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知识点归纳整理

第三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1.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都可以用小数表示。

一位小数表示
4.判断一个小数是几位小数,就是观察小数点后面的数,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就是几位小数。

5.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根据小数的性质,可对小数进行化简或按要求改写小数。

6.小数的改写:
(1)用“万”作单位:a、从个位起,往左数四位,画“┆”,在“┆”下方点小数点;b、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万”字;c、用“=”连接。

(2)用“亿”作单位:a、从个位起,往左数八位,画“┆”,在“┆”下方点小数点;b、去掉小数末尾的“0”,添上“亿”字;c、用“=”连接。

7.求整数的近似数:
(1)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看“千”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添上“万”字,用“≈”连接。

(2)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看“千万”位上的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

添上“亿”字,用“≈”连接。

8.求小数的近似数:
(1)保留整数:就是精确到个位,要看十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2)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要看百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3)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要看千分位上的数来决定四舍五入。

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的性质

苏教版五年级上小数的性质在我们的数学学习中,小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而在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的数学教材中,小数的性质更是一个关键的知识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深入了解一下小数的性质吧。

首先,我们来思考一下什么是小数。

简单来说,小数就是用来表示不够一个整数的数量的数。

比如,当我们说一个苹果的价格是35 元时,这里的 35 就是一个小数。

那么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呢?小数的性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二是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先来看第一个性质。

比如说,我们有一个小数 05,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变成 050,它的大小并没有改变。

同样的,如果把 050 末尾的“0”去掉,变成 05,大小依然不变。

这是为什么呢?我们可以通过分数来理解。

05 可以写成 5/10,而 050 可以写成 50/100,约分后都是 1/2,所以它们是相等的。

再比如,230 元表示 2 元 3 角 0 分,23 元也表示 2 元 3 角,所以230 元= 23 元。

这就体现了在小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的性质。

这个性质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有很多应用。

比如在进行货币计算时,我们经常会看到价格写成 250 元,而不是 25 元,这只是为了表示精确到分,但它们的实际价值是一样的。

接下来,我们看第二个性质,即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 倍;向右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到原来的 100 倍;以此类推。

例如,把 05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变成了 5,相当于 05 扩大了 10 倍。

反之,当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10;向左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 1/100;以此类推。

比如,把 50 缩小到原来的 1/10,就是把 50 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变成 50。

在实际计算中,我们经常会运用小数点位置移动的性质来进行单位换算。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小数的性质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小数的性质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小数的性质(苏教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和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能够运用四则运算法则,比较大小和排列小数。

3.能够理解小数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的性质。

教学重点1.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小数的大小排列。

3.无限循环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1.理解无限循环小数的性质。

2.运用大小比较规律排列小数。

教学内容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是指,在同样的小数位数下,小数后数值大的小数较大,小数后数值小的小数较小。

例如:0.2345与0.2314比较,按照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可以判断0.2345较大。

小数的大小排列小数的大小排列是要把同样数位的小数排列在一起,然后按照大小比较规律从大到小排列。

例如:0.25 0.3 0.21 0.018按照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可以将它们从大到小排列为:0.3 0.25 0.21 0.018无限循环小数的性质无限循环小数是指小数部分有一段数字不断重复的小数。

例如:1/3 = 0.3333…,串起来的数字3不断重复,则0.3333…为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表示成分数形式。

例如:0.3333… = 1/3,0.1666… = 1/6。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一:认知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1.让学生通过灵活的运算计算小数的大小,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2.提出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让学生进行比较,巩固掌握规律。

教学环节二:小数的大小排列1.将几个小数排列在一起,然后要求学生之间进行比较,巩固掌握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

2.强化小数的大小比较规律在排列中的作用。

教学环节三:无限循环小数的性质1.通过问题,让学生发现0.9999…与1是相等的,引出无限循环小数的性质。

2.让学生进行练习计算无限循环小数,将它转换成分数形式。

思考题1.如果小数部分有多位数字重复,则如何将其转换成分数形式?2.学生在小数比较和排列过程中需要掌握哪些方法和技巧?教学反思小学五年级是学生数学初学的关键时期,从整数到小数,由重复加减乘除到四则运算等,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案 (1)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是本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的运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小数的组成,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以及小数的基本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索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和小数的初步知识,对小数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对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

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的能力,能够通过实例和问题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2.让学生探索并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理解。

2.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的掌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丰富的情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培养学生的数感。

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和教学素材。

2.小黑板和粉笔。

3.练习本和答案。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购物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商品价格,引出小数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小数的组成,让学生说一说小数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计数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小数的计数方法。

4.巩固(10分钟)通过实例,让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简便运算,巩固学生对小数的性质的理解。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数的大小比较练习,引导学生运用小数的性质进行判断。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小数的计数方法和运算方法。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小数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小数的性质》教案

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3.3《小数的性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 3.3《小数的性质》这一节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材通过实例让学生探索、发现并证明这一性质,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对小数的认识有一定的基础。

但他们还未能深刻理解小数的性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感受和体会。

此外,学生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需要培养观察、思考、交流和表达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小数的性质,掌握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交流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小数的性质。

2.难点:让学生深刻理解小数的性质,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小组合作交流法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探究,在交流中理解,在表达中巩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小数性质的实例。

2.准备练习题,以便在教学中进行操练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例引入小数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小明的身高是1.5米,如果我们在1.5的末尾添上一个‘0’,变成1.50,小明的身高会发生改变吗?”2.呈现(10分钟)呈现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发现并证明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师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这一性质。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练习题包括:–把给出的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然后比较大小。

–找出生活中的实例,说明小数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学生汇报练习情况,教师点评并总结。

再次强调小数的性质,让学生深刻理解并掌握。

5.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小数性质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如:“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小数的其他位置添上‘0’或去掉‘0’呢?”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小数的性质,巩固知识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数练习(6)
姓名 成绩__________
_一、认真读题,谨慎填写。

(每题2分,共30分)
1、把1千克平均分成10份,每份是1千克的 ( )( ) ,用小数表示是( )千克。

2、2个十和3个十分之一,5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

3、0.35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2.6里面有( )个0.1。

4、5个百,8个十分之一,9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 ),读作(
)。

5、把分数改写成小数,把小数改写成分数:
0.45= 0.032= 102
= 100023

6、在8.899、8.76、8.80、8.9、8.8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数是( ),最小的数是(
),相等的数是( )和( )。

7、7.683中的6在( )位上,表示6个( );3在( )位上,表示3个(
)。

8、9.9549保留一位小数是( ),精确到百分位是( )。

9、大于0.4而小于0.5的小数有( )个;大于3.2而小于3.3的两位小数有(
)个。

10、用2、3、4和2个0以及小数点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小数(各写两个):
(1)整数部分是0的两位小数:( )、( )。

(2)读出两个零的三位小数:( )、( )。

11、不改变数的大小,把下列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12= 40.32= 1.09000= 100.20000=
12、用小数表示下面各数量:
3角=( )元 4角5分=( )元 5米4分米=( )米
14、0.6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结果等于1。

13.想一想,□里分别能填哪些数?
>2.46( )
<75.25( )
二、巧思妙断,判断对错。

(对的打“√”,错的打“×”。

每题2分,共10分。


1、整数部分没有最高位,而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

…………………( )
2、8.00和8,大小相同,意义也相同。

………………………………………( )
3、整数都比小数大。

……………………………………………………………( )
4、要把一个数扩大100倍,只要在这个数的末尾添上两个“0”。

…………( )
5、大于0.5而小于0.9的一位小数只有0.
6、0.
7、0.8三个。

…………………( )
三、反复比较,精心选择。

(每题2分,共10分)。

1、大于0.1而小于0.2的两位小数有( )个。

A .9
B .0
C .无数
D .99
2、一个两位小数精确到十分位是5.0,这个数最小是( )。

A .4.99
B .5.1
C .4.94
D .4.95
3、与1.04大小相等的数是( )。

A .1.0401
B .1.0400
C .1.4
D .1.40
4、5.743中的“7”表示( )。

A.7个十分之一 B 、7个0.01 C 、7个千分之一
5、10个百分之一和( )个千分之一相等。

A. 1000
B.100
C.10
D.10000
五、运用知识,灵活解题。

(第1题每小题3分,其余每题5分,共31分)
1、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6分米,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2、一个三角形果园,底长150米,高40米,如果每棵果树平均占地6平方米,这个果园栽得下480棵果树吗?
3、一块梯形玻璃,上底90厘米,下底160厘米,高80厘米,每平方米玻璃45元,买这样的玻璃12块,共需多少钱?
4、万大伯家用100米长的竹篱笆在一块靠墙的空地上围了一个花圃(如图),这个花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做10个三角形铁皮路牌,每块底15分米,高8分米,一共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
30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