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

合集下载

二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与挑战

二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与挑战

二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与挑战自1945年二战结束以来,世界已经经历了70多年的变化,诸多国际安全形势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与挑战。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更好地理解这些挑战并思考如何应对。

一、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变化二战后的世界充满着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

各国都开始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战后战略,力图在国际舞台上保持自己的利益和影响力。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变化就是出现了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

这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导致了世界的极度紧张并引发了各种国际安全问题。

此外,世界各地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政治和社会动荡事件,例如:冷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苏联解体等等。

这些事件不仅给当地带来了灾难,也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稳定性,使得国际安全形势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稳定。

二、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挑战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世界上的重要问题之一,会给所有国家带来巨大的挑战。

全球气温的升高,海洋水位的上升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都可能会引发各种安全问题。

例如,海洋水位上升可能会导致一个国家的某些地区彻底被淹没,然后失去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可能会导致食品短缺,饮水困难,无家可归等问题,最终导致不稳定并引发战争。

2.网络安全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安全成为了现代世界的一个巨大挑战。

网络攻击、网络犯罪、数据盗窃、信息泄露等问题时常发生,给国际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如果恶意势力能够得到一个国家重要的机密或公证信息,则可能导致重大安全问题,从而破坏国际关系、如导致冲突。

3.恐怖主义恐怖主义是近年来最严重的国际安全威胁之一。

恐怖分子可以随时在任何地方进行袭击,而且他们可以像流动的沙漠一样在世界各地转移。

这种行为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而且会导致人们心理上的创伤,并影响全球的经济和政治稳定。

三、应对国际安全形势的挑战1.国际合作国际合作是有效应对战后国际安全形势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和不同国家的合作,才能解决大量的共同问题。

例如,成立一个全球气候治理组织,提出具体可行的应对方案,以减轻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情况及影响分析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情况及影响分析

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情况及影响分析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情况及影响分析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发生,并且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就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情况及其影响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全球范围内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频繁发生。

据统计,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的极端天气事件的频率和强度都在不断增加。

例如,全球的极端降水事件增加了约30%,强度增加了约10%。

同时,极端热事件的频率和强度也在不断上升。

各类极端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热浪和冰雹等,都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其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人类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应对极端天气事件所造成的灾害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极端气候事件导致的洪涝灾害和飓风等自然灾害经常造成大量财产损失甚至人员伤亡,给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另外,极端天气事件也会对农业、水资源、能源供应、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和服务的正常运行产生直接影响。

第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还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增加,生物的适应能力无法跟上气候变化的速度,导致大量的物种灭绝或面临灭绝的危险。

同时,气候变化也对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产生了破坏性的影响。

例如,极端干旱会导致水资源的枯竭,进而引发土壤侵蚀、沙漠化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不仅影响着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也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最后,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需要全球合作。

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不仅需要各个国家共同努力,还需要制定更加严格的减排政策和措施。

同时,加强国际间的科学研究和信息共享,提高预警和灾害管理能力,也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

只有通过全球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严重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挑战。

综上所述,近年来全球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影响?应该如何应对?

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有哪些影响?应该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以下是其主要影响方面:1.自然灾害风险增加: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水、风暴、干旱、海平面上升等)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这些自然灾害对国家的基础设施、经济、人口和粮食安全等方面造成威胁,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人道危机。

2.水资源和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和粮食产量产生直接影响。

干旱和降水不均等极端气候事件对农业和粮食生产造成威胁,可能导致水源短缺和粮食供应紧张,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稳定。

3.资源竞争和地缘政治压力:气候变化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粮食供应压力等问题,引发资源竞争和地缘政治压力。

争夺水、粮食和能源资源可能导致国际紧张局势,危及国家安全和地区稳定。

4.海平面上升及海洋安全: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低海拔地区和海岸线地区造成威胁,增加海岸侵蚀、沿海洪涝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影响港口、海洋资源和海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稳定。

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以下是一些关键应对措施:1.减缓气候变化:加强全球减排努力,通过转向清洁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促进可持续农业等,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2.适应气候变化:实施气候适应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农业适应、海岸线管理等,提高国家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

3.国际合作与应对: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气候变化谈判和减排协议的实施,加大技术转让、资金支持和知识分享,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挑战。

4.多元化能源和可持续发展: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加强能源多元化,促进可持续发展,减少对能源供应的依赖性。

5.提高应急响应能力:做好气候灾害的应急预案与救灾工作,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建设,提高对灾害应急响应的能力。

综上所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需要采取综合应对策略。

减缓气候变化、适应气候变化、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可持续发展、提高应急响应能力等措施都是必要的,以确保国家安全并减缓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

气候变化知识:美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知识:美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知识:美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不断加剧,美国已经开始采取行动,以应对这个全球性挑战。

作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之一,美国对气候变化的应对策略对于全球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美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并探讨美国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气候变化的影响气候变化的影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显现出来。

海平面上升、气温升高、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各国的关注。

美国也不例外。

气候变化对美国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冰川融化:阿拉斯加和洛矶山脉的冰川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融化。

科学家预计这些地区的冰雪覆盖将在未来几十年内消失。

2.水资源短缺:气候变化会使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更加紧张。

这会给农业、能源和城市用水等领域带来巨大挑战。

3.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对美国的极端天气有着重大的影响。

热浪、暴风雨、暴雪、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都在增加。

4.生态系统崩溃:气候变化对美国的生态系统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特别是海洋生态系统和陆地生态系统的崩溃,对美国的经济和安全都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上述问题都在全球范围内存在,而美国正是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毫无疑问,美国的应对措施对全球的应对会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美国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问题,美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1.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美国政府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

其中最重要的是《清洁能源计划》,该计划旨在减少燃煤发电厂的排放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2.加强能源效率:美国政府通过推广低能耗建筑、加强家用电器的节能等措施来提高能源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3.发展可再生能源: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4.推广公共交通:美国政府倡导使用公共交通来减少交通造成的污染和拥堵。

5.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美国政府呼吁人们采取绿色生活方式,如减少塑料袋使用、鼓励低碳生活等。

这些措施为美国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地球科学知识:理解全球性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及社会体系的影响

地球科学知识:理解全球性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及社会体系的影响

地球科学知识:理解全球性气候变化对于全球政治、经济及社会体系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成为了人类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

尽管地球历史上曾多次经历过气候变化,但今天人们面临的气候变化与过去不同,其范围、速度和影响的程度更加广泛和深远。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对全球政治、经济及社会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将随着气候变化的继续而变得更加明显和严重。

首先,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政治体系的影响尤为显著。

随着海平面的上升和干旱地区的扩大,全球政治局势变得越来越不稳定。

例如,一些小岛国家已经面临永久性淹没的威胁,这将导致他们不得不重新安置他们的居民。

这种迫在眉睫的局面可能会引发恶性竞争和社会动荡,加剧国际关系的紧张。

此外,气候变化也可能导致一些国家的资源分配问题,这将进一步加剧国内政治的难度,甚至可能导致政治动荡和冲突的发生。

其次,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影响同样严重。

由于气候变化导致天气异常,许多地区的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影响。

这对全球食品供应链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威胁到全球的经济发展。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导致资源的短缺,例如水资源和能源的短缺,这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经济危机。

对于那些对于进口资源依赖较高的国家,这种危机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最后,全球气候变化对于全球社会体系的影响也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

气候变化会导致许多社会问题的加剧,例如贫困、失业、健康问题等。

这些社会问题可能会导致更大范围的社会动荡和冲突,从而对整个社会体系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气候变化需要全球社会共同应对,只有减缓气候变化,才能减少这些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发生。

总之,全球气候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及社会体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必须采取行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可持续发展,为未来减轻气候变化对全球政治、经济及社会体系的影响做出积极的贡献。

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影响

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趋于变暖,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气候变化引发的极端天气事件和环境变化,对战争规划、作战能力和战略决策都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影响,并分析其在战略、作战和补给方面的具体影响。

一、战略层面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战略层面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气候变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会限制某些海军基地和战略水域的可用性。

例如,位于低洼地区的海港可能会被淹没,导致军事部署和运输受到限制。

其次,气候变化导致冰川融化和北极冰盖减少,使得北极地区变得更加可访问。

这引发了对北极资源争夺的激烈竞争,甚至可能引发新的领土争端。

因此,各国在军事战略中需要综合考虑气候变化的影响,调整军力部署和资源利用。

二、作战层面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作战层面也带来了显著的改变。

首先,气候变化导致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洪涝、干旱和风暴等。

这些天气事件会严重影响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执行。

例如,在暴雨天气下,军队难以进行有效的机械化作战,而在风暴过境后,海上军事行动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其次,气候变化还改变了军事作战环境。

随着北极和高山地区的冰川融化,原本不可通行的地区变得可进入,给军队提供了新的作战空间。

此外,气候变暖导致极地冰层减少,也增加了海域的可通航性,扩大了海上军事行动的范围和机会。

三、补给层面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的补给层面也造成了影响。

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和环境变化,可能破坏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影响补给线的稳定供应。

例如,洪涝、飓风和干旱等天气事件可能破坏道路、桥梁和港口设施,导致补给物资的延误和中断。

此外,气候变化还会限制军队在特定地区的后勤补给,可能迫使军队调整作战计划和节约资源的使用。

综上所述,气候变化对全球军事行动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从战略层面来看,各国需要重新评估和调整军事战略,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

在作战层面上,军队需要关注气候变化产生的极端天气事件,灵活应对和调整作战计划。

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地区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地区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地区的影响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益严重,美国地区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各种影响。

无论是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还是生态系统的变化,这些都给美国的环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重大挑战。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地区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一、增加的极端天气事件随着全球温度的上升,美国各地区经历了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

例如,飓风、洪水、干旱和山火等天气灾害不断发生,给美国的各个州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根据统计数据,过去几十年间,美国的飓风和暴风雨数量显著增加,而且强度也越来越大。

这对美国的沿海城市和农业地区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不可估量。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美国政府应加大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研究和监测力度。

除此之外,还需要采取措施来加强基础设施的抗灾能力,提高人们的防灾意识,并制定相应的紧急预案。

只有做好这些准备工作,才能有效地减少极端天气事件对美国地区造成的破坏。

二、生态系统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还对美国的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例如,北部地区的冻土融化导致湿地和湖泊的减少,影响了当地的植被和动物种群。

此外,全球气候变暖还导致了美国西部地区的干旱加剧,这对农业和水资源造成了沉重打击。

为了保护美国的生态系统,应该加强对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保护。

此外,还需要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力度,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进一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减缓气候变化对美国生态系统的破坏,并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三、经济影响全球气候变化对美国的经济也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首先,农业受到了严重的干旱和洪涝的影响,导致农作物产量下降,农民的生计受到威胁。

其次,极端天气事件对基础设施的破坏以及商业活动的中断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能源和旅游业等行业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应对这些经济挑战,美国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分享技术和经验,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此外,美国还可以加大对可持续发展的投资,推动经济结构的转型,减少对高能耗和高污染产业的依赖。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说课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说课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说课在全球范围内,气候变化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温度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发以及海平面上升,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一些应对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挑战的措施。

一、气候变化带来的国家安全威胁1.1 全球气候变暖引发的自然灾害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自然灾害频发,如暴雨、干旱、飓风等。

这些灾害对于国家的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暴雨可能导致洪水和泥石流,破坏农田和基础设施,严重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

干旱则可能导致水资源短缺,引发边界争端和社会动荡。

飓风等极端天气事件可能破坏沿海城市,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2 气候变化引发的冲突和移民潮气候变化还会导致资源争夺加剧,引发国际冲突。

水资源和农田的短缺将使得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可能引发冲突和战争。

此外,气候变化也会导致一些地区不再适宜居住,引发大规模的移民潮。

大规模的移民和难民潮可能导致社会动荡和安全隐患。

1.3 气候变化引发的社会不稳定气候变化对社会和经济稳定带来了巨大威胁。

灾害频发和经济受损使得贫困和失业问题加剧,社会不稳定性增加。

此外,气候变化还可能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粮食和水资源短缺可能导致社会动荡。

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2.1 国际合作与政策制定全球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国际间的合作来解决。

各国应加强跨国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全球性的政策制定对于减缓气候变化和适应其影响至关重要。

各国政府应积极参与国际谈判,并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

2.2 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各国应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包括提升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加强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能力,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此外,各国还应加强科技创新,研究和发展低碳技术和清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2.3 加强社会稳定和国内治理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社会不稳定,各国应加强社会稳定和国内治理。

通过提升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的质量,减少灾难对贫困人口和弱势群体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彼得·施瓦兹和达哥·兰德尔2003年 10月前言当大多数人想到气候变化的时候,他们想象的是温度的逐渐升高,仅仅是气候状况的微小变化,不确定地连续变化,甚至在将来的某一天会平稳下来。

通常认为,无论我们面对任何天气条件,现代文明或者能够适应,气候变化的幅度不会超出社会的适应程度;或者我们的减缓措施,如京都议定书,已经足以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

IPCC报告指出,渐进式气候变化的威胁及其对食品供应和其他重要资源的影响,将不会严重到对安全产生威胁。

乐观主义者声称,技术革新的所带来的收益能够超过气候变化的负面效应。

从气候角度来讲,持未来渐进式变化的观点认为,农业将会继续发展,生长期将会延长。

北欧、俄罗斯和北美洲的农业将会繁荣,而南欧、非洲和中南美洲将会遭受增多的干旱、高温、水资源短缺和产量下降。

总体来说,在许多典型的气候情景下全球食品生产都会增加。

这种气候变化的看法可能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十分危险的观点,因为我们正在面对世界范围的越来越多的天气灾害:更多的飓风、季风、洪涝和干旱。

极端天气事件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因为它们影响到食品供应,城市和社区环境,以及洁净水源和能源的供应。

例如,据澳大利亚气候行动网络(Climate Action Network of Australia)最近的报告预估,气候变化可能会减少牧场的降水,将导致牧草产量下降15%,从而可能导致牲畜的平均重量减少12%,特别是牛肉供应减少。

在这种情形下,预估奶牛的牛奶产量将减少30%,新的害虫可能会在水果种植地区蔓延。

此外,预估这种情形将导致饮用水减少 10%。

基于模式的未来预估结果表明,如果这些变化在未来的15-30年内在世界几个食物生产地区同时发生,那么人类社会的适应能力能够管理气候变化的观点将遭到严重挑战。

目前,生活在副热带干旱区人口密集、经济落后的的居民已超过4个亿,气候变化及其影响对全球政治、经济与社会稳定都造成了严重威胁。

在欠发达地区,对那些资源短缺与适应能力不足的国家而言,问题尤为严重。

对一些国家而言,气候变化可能更具挑战性,对当地气候绝望的人们可能通过移民到像美国一样拥有适应资源的国家,来寻求更好的生活。

几种主要的全球变暖情景能够引发上述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商界巨头、经济学家、政策制订者与政治家们开始关注未来可能的变化,并致力于限制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然而,这些努力远远不够,尚不能及时地得以实现。

近年来的一些证据表明,比过去几十年或一个世纪的持续变暖更为可怕的气候情景很可能即将出现,这也是GBN为何与 OSD合作研究发展气候突变可能情景的原因。

该项研究的结果将被用于探讨气候变化与食品供应、健康与疾病、商业与贸易往来以及这些问题所导致的国家安全问题。

尽管未来的天气状态与气候突变的细节都还不能被精确地或较为准确地预估出来,从过去的气候变化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线索。

我们的目标仅仅是描绘出一幅可能的情景,它与人类曾经经历过的气候变化情景极为相似,并以此为证据来进一步探讨气候变化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潜在意义。

建立气候变化情景:历史回顾上图为从格陵兰冰芯中得到的样本,表明该地区曾在持续变暖的过程中出现过突然变冷的现象。

18,200年前的寒冷事件本报告中所描绘的气候变化情景,是由格陵兰冰芯所记录的发生在距今约8,200年前的百年尺度的气候事件。

在一段与当今气候非常相似的长期增暖之后,突然变冷。

格陵兰年平均温度下降了约 5华氏度,而当时在整个北大西洋地区都很可能发生了同等程度的温度下降。

8,200年前发生在欧洲和其他一些地区的严冬事件,使得冰川前进、河水冻结、农业产量急剧下跌。

科学证据表明,该寒冷事件很可能是在一段持续的增暖后,由海洋输送带的突然崩溃而引发。

更长的冰芯和海洋沉积记录表明,在过去的730,000年间,类似的迅速变冷事件曾出现过 8次,而海洋输送带的急剧减弱(一种目前可以被接受的解释)很可能就是引发气候突变的原因所在。

新仙女木事件距今约 12,700年前,同样是伴随着温盐环流的明显崩溃,格陵兰的温度至少下降了27华氏度,而且整个北大西洋地区也发生了显著变化。

这次寒冷事件持续了约1,300年。

新仙女木事件的显著特征在于,开始的几十年温度可下降约5度,迅速降温过后,便随之以持续1,000多年的冷干天气。

尽管这一寒冷事件对欧洲大陆及其附近海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冰山的分布范围南至葡萄牙海岸),但同样的情景如发生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当今社会,其影响程度则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距今最近的一个寒冷时期,可能与文明衰落、社会动荡、居住地变迁甚至人类生存密切相关。

小冰期公元 14世纪到19世纪中期,北大西洋地区经历了一次相对寒冷的阶段。

该寒冷事件很可能由海洋输送带的显著减弱而引起,而这种海洋的变化,大多数学者认为源自减弱的太阳活动与火山爆发。

这一时期通常被称为小冰期,从1300年持续到1850年,它带来了严冬和气候突变,对欧洲的农业、经济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该时期的标志是作物的持续减产、饥荒、疾病和人口迁移,或许当是居住在冰岛后来居住在格陵兰的挪威人(也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人)对此的感受最为深刻。

格陵兰海岸的结冰阻止了商船驶往格陵兰,并且使得渔民在整个冬天不能捕鱼。

因此,农民被迫屠宰那些营养不良的牲畜(因为农民和牲畜都缺乏粮食),但是没有鱼、蔬菜和谷物,就不可能有足够的粮食供应。

据报告,仅仅是 1315年至1319年的饥荒(严酷的气候条件是部分原因)就造成了成千上万人的死亡。

气候变冷很可能使斯堪的纳维亚人被迫离开了格陵兰,某些人认为这对那个社会的终结起到了一定作用。

尽管类似于小冰期的气候危机并不是毁灭社会文明的唯一原因,但不可否认它们对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

在不到175年的时间内,马铃薯饥荒就造成了一百万人死亡,也是部分由于气候变化引起的。

未来气候变化情景过去的气候突变个例表明,应该谨慎地考虑未来可能的气候变化情景,特别是因为一些最新的科学研究发现,我们极有可能面对这样的事件。

我们所构建的未来情景基于距今 8200年以前的事件,那时的气候要比新仙女木时期温暖的多,而且离现在更近,并且气候比小冰期更为严酷。

未来情景假设了全球哪些地区可能变冷、变干、风速更大。

虽然加强研究有助于改进目前建立在模式基础上的假设,但决不可能确认这些假设。

本报告的目的不是预测气候将如何变化,而是描绘出如果我们对气候变化没有做好准备的话,气候变化将对社会产生的影响。

本报告描述了具体的天气条件及其影响,目的是促进战略对话,而不是准确地预报很可能发生的事件本身。

即使最复杂的模式也不可能预测气候变化的细节、影响区域和影响方式以及政府和社会的可能响应。

但是,科学界似乎已经达成一致意见,即类似于下面描述的极端事件并不是难以置信的。

出于对气候变化的发生时间、变化幅度、速度以及其普遍性的考虑,许多科学家愿意把这种情景看成是极端事件。

但是历史告诉我们,有时候极端事件的确会发生,并且有证据表明对这些情景进行考虑可能是、也应该是国防部工作的一部分。

要记住这一事件的持续时间可能是数十年到数百年或数千年,它可能开始于今年或者多年后。

在这里提出的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我们首先考虑到 2010年的逐渐变暖期,然后假定其后的十年间气候将突然变化,变为寒冷的天气型,正像8,200年前发生的气候事件那样。

直至2010年的增暖在现代文明社会经历了最迅速增暖的世纪之后,21世纪的最初十年可以被看成是大气增暖的加速时期,全球平均温度将每十年升高 0.5华氏度,在变化剧烈的地区每十年可能升高 2华氏度。

从全球来看,这种温度变化的幅度在不同的地区和季节是不同的,较小尺度上的变化可能大于或小于平均变化。

非常清楚的是,地球正在继续20世纪末的增暖趋势。

与前一个世纪相比,北美洲大部、欧洲以及南美洲的部分地区高于90华氏度的高温日数增加了 30%,而低于冰点的日数大为减少。

除增暖外,还出现了一些无规律的天气变化:更多的洪水,特别是在山区;以及谷物生产区和沿海农业区的持续干旱。

通常,气候变迁会损害经济,一般会影响局部地区,如风暴、干旱和酷热可以影响农业和其他依赖于气候的活动。

(例如,法国更多的医生在 8月份也继续上班。

)不过,天气变化尚不足以或普遍到威胁相互联系的全球社会或美国的国家安全。

增暖反馈循环由于整个20世纪以及21世纪初期的增温,正反馈循环将发挥作用,使得某些地区的增暖从每年0.2华氏度增加到0.4华氏度,最终将达到每年0.5华氏度。

随着地表增暖,水分循环(蒸发、降水和径流)加速,将导致更高的升温。

水汽是最强的自然温室气体,它能捕获额外的能量,引起地表气温上升。

随着蒸发加大,较高的地表气温使得森林和草地(农民放牧和耕种的场所)发生变干的趋势。

随着树木的死亡和燃烧,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减少,又导致更高的地表气温以及更猛烈的无法控制的森林火灾。

此外,较高的温度将融化山区、旷野、高纬度苔原地区的积雪以及寒带森林地区的永久冻土。

由于地表对太阳光的吸收增多,反射减少,因此,升温将更高。

到2005年,世界上的某些地方的人们将更加强烈地感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

更加剧烈的风暴和台风将造成一些低洼岛屿(如位于新西兰附近的塔拉瓦岛和图瓦卢)发生更大的风暴潮和洪涝的。

到2007年,特大风暴将导致海水冲过荷兰沿海的防洪堤,造成一些沿海城市(如海牙)不再适于人类居住。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中部谷地的萨克拉门托河地区,由于三角洲岛屿的防洪堤不再起作用,将形成一个内海,这样在干旱季节从加利福尼亚北部到南部的导水输送系统将被切断。

喜玛拉雅山脉冰川融化的加剧,将致使部分高原居民不得不重新寻找定居点。

北极海洋的浮冰在1970到2003年间已经减少了 40%,而到了2010年夏季,大部分将完全消失。

随着冰川的融化,海平面将升高,而冬季海洋范围的减小,将导致海浪增强,这将对沿岸城市造成破坏。

此外,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们将受到洪涝的威胁(2003年的时候将可能是目前的大约 4倍),而渔业也将遭到破坏,这是由于鱼类由于无法适应水温的变化而迁徙到新的地点,这将使获得捕鱼权变得更为紧张。

恶劣天气引起的局地灾害会影响到周边地区,因此这些地区的自然、人力和经济资源将不得不分流以用于灾后的恢复。

由于自然灾害和风暴天气不仅在发达国家而且在欠发达国家都会发生,气候的正反馈以及变暖的加速将会触发以前无法想象的连锁反应,尤其在灾后重建能力不强的发展中国家所造成的破坏最大,因为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和农业系统缺乏必要的能力以承受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如果格陵兰冰盖的融化量超过了年降雪量,加上由于高纬降水造成淡水径流增加,那么北大西洋以及格陵兰和欧洲之间海域的海水盐度将降低。

由于盐度低的海水的密度较低,反过来将使温盐环流系统明显减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