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制取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人教版第六单元《课题 2 二氧化碳的制取的研究》导学案【学法点击】: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药品: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验满方法:2.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1)(2)(3)二氧化碳的用途:【小结】:【重点】: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选择中学会知识的迁移应用。
【难点】:从二氧化碳的探究实验进一步认识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并对探究的结果进行总结,落实知识,学会应用。
【典题讲析】例 1. ( 12 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如图所示,根据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标有①、②的仪器名称:①;②。
(2)写出用装置 A 制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A 装置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
(3)写出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可选用图中和(填标号)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检验二氧化碳集满的方法是。
例 2.( (7 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
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A B C D E图1图2(1) 写出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若实验室对你开放,请从图1 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制取一种你熟悉的气体。
你想制取的气体是,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选择的收集装置是,选择此收集装置的理由是。
(3)装置 B 虽然操作简便,但无法控制反应速率。
请从图 2 中选取( 填序号) 取代 B中的单孔塞,以达到控制反应速率的目的。
【中考链接】1、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制备和用途能达到目的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大量二氧化碳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2.美国首颗“嗅碳”卫星在 2009 年 2 月 24 日在发射升空过程中因运载火箭出现故障坠毁,这颗卫星的主要任务是绘制全球二氧化碳循环地理分布图。
二氧化碳制取导学案

课题2 二氧化碳的制取【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归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4、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从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自主学习】(5分)1、常温..时,实验室可用和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理由是:反应物的状态为和;反应条件为(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或,理由分别为、。
2、检验O2时可将伸入集气瓶,如果则气体是O2;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只需将放在集气瓶,如果则O2已满。
【合作学习与探究】(20分)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及反应原理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反应中哪些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呢?请大家根据资料提示进行讨论或实验探究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的药品。
温馨提示:1、含碳可燃物充分燃烧(氧气充足)都能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能生成CO)2、含CO32- 离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生成CO2,如:碳酸钙、碳酸钠等固体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能生成CO2;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要求为:①所制气体较纯净;②反应速度不易过快或过慢,应适中,便于收集;③装置简单、便于操作;④原料廉价易获取;4、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常温时能挥发出HCl气体;5、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 CO3项目能生成CO2的反应及原料所制气体是否较纯净反应的难易程度反应速度是否适中原料是否廉价易获取是否适合实验制取CO2讨论区1 动植物呼吸讨论区1 动植物呼吸2 蜡烛燃烧3 木炭燃烧4 高温煅烧石灰石实验区5碳酸钠粉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6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7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硫酸8块状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思考: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选用浓盐酸呢?我的结论: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或和反应原理: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依据已学过的实验室制取O2的相关知识,结合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轻松完成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结。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学设计

第六单元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教案设计昌乐县宝城中学设计人:巢慧敏教案目标:1、了解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
3、了解实验室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和装置。
教案方法:分组讨论、实验探究教案法。
教案用品仪器:锥形瓶(或广口瓶、大试管)、长颈漏斗,带导管的双孔塞、集气瓶、玻璃片、导气管、单孔塞、试管、水槽等。
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教案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情景创设:首先对【课前延伸】部分做点评思考并讨论,并纠错。
[引入]打开雪碧、可乐等饮料的封口,会发现溢出大量的气泡,这些气泡是什么气体的气泡?怎样验证呢?小组可以相互讨论、交流。
【课内探究】合作探究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学生小组内完成对比实验,记录现象药品:碳酸钠、石灰石、稀盐酸、稀硫酸。
仪器:3支试管。
观察的重点是比较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注意:先将半药匙碳酸钠粉末,两至三粒石灰石分别放入试管中,然后向一支试管中分别倒入1/5试管的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三个反应中气泡产生的快慢。
填写实验报告。
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并填写导学案中的实验报告。
分析后得出实验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aCO3+2HCl=CaCl2+H2O+ CO2↑探究活动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装置确定二氧化碳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确定二氧化碳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讨论得出: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是确定气体发生装置的依据,而生成气体的密度和在水中的溶解性决定气体的收集装置。
小组内交流设计的制取和收集CO2的装置,相互讨论装置和实验步骤,达成共识;并展示成果。
探究活动3、探究CO2的验证方法和验满方法验证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验满二氧化碳气体的方法:小组讨论回答[探究活动4:制取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实验室制取CO2的主要步骤:教师投影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录像学生回答步骤观察录像后小组合作自制气体一瓶。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

《实验活动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教学设计(附导学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2)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际操作;(3)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能合理使用课堂提供的仪器和药品制取二氧化碳并进行验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的过程中获取成就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形成持续不断的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学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收集、检验及验满。
教学难点:了解实验室制备气体及验证的步骤和方法。
教学方法:实验、讲解、总结。
教学准备:仪器:锥形瓶、试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单孔橡胶塞、双孔橡胶塞、胶头滴管、注射器、具支试管、集气瓶、导管、试管、药匙、镊子、火柴、蜡烛等。
药品:大理石、稀盐酸、石灰水、紫色石蕊试液。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1.我们一起来猜个谜语:左边月儿弯,右边月儿圆,左边能取暖,右边能助燃。
打一物质(用化学式表示)2.实验前准备:请同学介绍蓝色试剂托盘中的试剂与仪器并检查盛水的烧杯、放有阶梯蜡烛的烧杯、废液杯、试管等用品。
注意:提醒同学们闻气体的操作及液体的取用。
3.目标展示,学生回忆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方法。
(1)练习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和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方法。
(2)做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加深对二氧化碳性质的理解,会描述现象并对其进行解释。
二、实验活动讲解1.二氧化碳的制取所用的药品,依据的原理,采用的装置的讲解。
2.实验的具体步骤的讲解(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的方法:(2)药品的取装与添加:(3)反应的发生、气体的收集方法、验满的方法:(4)要求收集一集气瓶二氧化碳,注意验满:(5)将气体分别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与澄清石灰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6)把小烧杯中的阶梯蜡烛点燃,将收集满的集气瓶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沿烧杯壁缓慢倾倒入小烧杯中,观察蜡烛的熄灭顺序:(7)反应的终止。
三、进入实验活动1.二氧化碳的知识了解,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初中科学制备二氧化碳教案

初中科学制备二氧化碳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及其性质。
2. 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收集。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教学重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
2. 二氧化碳的性质。
教学难点:1.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操作。
2. 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导管、集气瓶、水槽、石灰水等。
2. 实验试剂:大理石或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二氧化碳的用途和性质。
2. 提问:如何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二、实验演示(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
2. 演示实验操作步骤:a. 在烧杯中放入大理石或石灰石。
b. 向烧杯中滴加稀盐酸。
c. 将产生的气体通过导管导入集气瓶中。
d. 将集气瓶中的气体倒入水槽中,观察气泡冒出。
3. 解释实验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三、学生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2. 提醒学生注意实验安全,如:佩戴防护眼镜、手套等。
四、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15分钟)1. 向学生介绍二氧化碳的性质实验:a.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观察石灰水变浑浊。
b. 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水中,观察水的酸碱性变化。
2. 解释实验现象: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学生总结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2. 学生反思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教学评价:1. 学生能正确回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方法和性质。
2. 学生能独立完成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备和性质实验。
3. 学生能理解实验原理,并能在实验中运用科学思维。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导学案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学案营里二中李秀珍【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通过对实验室里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初步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4、体会探究实验的乐趣,学习科学家开拓创新的精神,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发生装置、收集装置,以及验满和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
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实验设计的合理性、科学性。
【自主学习】一、温故而知新:气体药品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填序号)收集装置(填序号)及依据氧气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二氧化锰高锰酸钾二、先知先觉1、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实验室制取气体的研究与实践:IA:发生..装置:由反应物的及反应决定。
ⅡA:收集...决定。
..装置:由气体的及溶解性3、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和,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且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只能用法。
4、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
5、联系所学知识,列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与同学讨论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在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并说明理由?【合作探究】一、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实验原理的选择(根据所给常见药品,自行设计实验,选择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反应原料实验现象结论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是。
通过比较各组反应的现象,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最佳试剂组为,理由是,反应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来描述)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探究与实践以下仪器可供设计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选择,你可以另选或自制仪器,还可以利用代用品。
根据所给仪器小组内互相合作,分工明确,选择仪器进行实验,总结实验步骤,小组间展示装置并比较优缺点。
(进行操作时思考:实验步骤,选择装置的理由,如何验满)二、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仪器和装置探究名称实验室制二氧化碳药品反应原理气体发生装置图A B你认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可选择左边两个装置中的理由是气体收集装置图C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相关信息: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标况下的密度为1.977克/升(空气密度为1.29克/升)关信息:收集方法及依据方法,依据验满方法验证方法【归纳总结】:上完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达标拓展】1、实验室制备并收集CO2,通常有以下操作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连接装置③加入大理石④加入稀盐酸⑤收集⑥验满,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④③⑤⑥C.②①③④⑤⑥D.②③④①⑤⑥2、实验室制取CO2和CO的共同点是()A.气体发生装置相同B.都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反应时都需要加热D.都可以用排水法收集3、实验表明,不能用块状的大理石与稀硫酸反应制取CO2,而可用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反应制取CO2,由此得出的如下结论中,与以上事实相符的是()A.物质之间能否发生反应,与条件有关B.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进行C.块状大理石和大理石粉末的化学性质不同D.块状大理石和大理石粉末中各元素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4、小明同学在实验操作考核中,抽到的题目是“二氧化碳的制取、收集和验满”。
《实验室制CO2》导学案

商水练集二中 王雪洁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实验探究课学习目标● 1、知道实验室中制取CO2的反应原理。
● 2、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并利用设计的装置制取CO2。
● 3、利用活动与探究的方式研究气体实验室制法的一般步骤。
温故知新2014-11-13研修班4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瓶内,木条复燃,则该气体是氧气。
用带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木条复燃,则氧气已满。
验证方法验满方法自学指导(1)● 1、自学内容:课本P113大字部分 ● 2、自学时间:2分钟● 3、自学方式:默读,并画出重点及反应方程式。
● 4、自学要求:自学后,将化学方程式写在笔记本上自学检测题【1】(2分钟)1、CO2是一种色、味、密度比空气、可溶于水的气体。
CO2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所以可用于灭火。
2、实验室制取CO2用的固体药品是(俗名)主要成分是(学名)化学式为,液体是化学式为盐酸是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浓盐酸易3、实验室制取CO2的化学反应方程:为探究活动1:探究实验室制取CO2的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 白色固体,难溶于水。
稀盐酸、HCl 无色液体,有腐蚀性,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
小结(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药品:石灰石,稀盐酸化学方程式CaCO3+2HCl =CaCl2+H2O+CO2↑自学指导(2)●1、自学内容:课本P113—114实验探究部分●2、自学时间:5分钟●3、自学方式:默读,并画制取CO2的装置图。
●4、自学要求:自学后,小组交流讨论,并确定最佳方案。
自学检测题(2)【3分钟】1、制取装置由哪几部分组成?2、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哪些因素?3、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哪些因素?4、指出下列装置哪些是发生装置 哪些是收集装置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注意事项:1、 固体药品应事先直接加入锥形瓶中;2、长颈漏斗的作用是加入液体药品;3、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4、锥形瓶中的导气管不应伸入反应液面以下,应刚露出胶塞为宜;5、伸入集气瓶中的导气管应位于集气瓶底部,而不应位于集气瓶口。
《二氧化碳》 导学案

《二氧化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2、理解二氧化碳的制取方法和实验原理。
3、认识二氧化碳在生活和生产中的用途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2)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
2、难点(1)二氧化碳与水、石灰水的反应原理。
(2)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三、知识梳理(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约是空气密度的 15 倍。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在通常状况下,1 体积的水约能溶解 1 体积的二氧化碳。
(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例如,我们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蜡烛会熄灭。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H₂O = H₂CO₃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但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H₂CO₃= H₂O + CO₂↑3、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化学方程式为:CO₂+ Ca(OH)₂= CaCO₃↓ + H₂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三)二氧化碳的制取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
2、反应原理: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3、制取装置(1)发生装置:固液不加热型。
(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
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4、检验方法: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5、验满方法:把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二氧化碳已经收集满。
(四)二氧化碳的用途1、灭火:因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2、人工降雨、舞台云雾: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热,使周围环境温度降低。
3、光合作用: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班级组别评价
化学导学案
备课人王国良上课时间11月3日审核人赵海新
课题二氧化碳的制取课型预习展示
学习目标1、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
2、学会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取、操作步骤、检验、验满及收集;
3、通过对实验室制取CO2气体的方法的探究,归纳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思路和方法;
4、体验化学实验的方法的科学性;能进行初步的科学探究活动。
重点难点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及装置;从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设计思路和方法出发,学习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导学过程
学生笔记
教师复备
情境创设:
温故知新:
1、常温
..时,实验室可用和制取O2,发生装置应选,理由是:反应物的状态为和;反应条件为(填“需要”或“不需要”加热。
收集氧气的装置可选或,理由分别为、。
2、检验O2时可将伸入集气瓶,如果则气体是O2;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验满时只需将放在集气瓶,如果则O2已满。
新知初探:
知识点一: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根据已学知识和生活中的经验,请大家思考,都有哪些化学反应可以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这些反应中哪些较适合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呢?请大家根据资料提示进行讨论或实验探究确定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选的药品。
温馨提示:
1、含碳可燃物充分燃烧(氧气充足)都能生成CO2;(不充分燃烧时能生成CO)
2、含CO32- 离子的化合物能与酸反应生成CO2,如:碳酸钙、碳酸钠等固体和稀盐
酸或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能生成CO2;
3、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要求为:①所制气体较纯净;②反应速度不易过快或过慢,
应适中,便于收集;③装置简单、便于操作;④原料廉价易获取;
4、浓盐酸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常温时能挥发出HCl气体;
5、石灰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Ca CO3
项目能生成CO2的反
应及原料
所制气体是
否较纯净
反应的难易
程度
反应速度是
否适中
原料是否廉
价易获取
是否适合实验
制取CO2
讨1 动植物呼吸
2 蜡烛燃烧
论
区
3 木炭燃烧
4 高温煅烧石灰石
实
验
区
5
碳酸钠粉末与稀
盐酸或稀硫酸
6
碳酸钙粉末与稀
盐酸或稀硫酸
7
块状石灰石或大
理石与稀硫酸
8
块状石灰石或大
理石与稀盐酸
思考:实验室制取CO2为什么不选用浓盐酸呢?
我的结论:适合实验室制取CO2的药品为:或和
反应原理:
知识点二: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
依据已学过的实验室制取O2的相关知识,结合在本节课中你的收获,老师相信你
一定能轻松完成下列问题并归纳小结。
1、发生装置:下列所给的装置中适合实验制取CO2发生装置有:,简述你
的理由。
我能小结:确定气体发生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及
2、收集装置:温馨提示:
①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②CO2的密度(1.977g/L)比空气(1.293g/L)的大.
根据提示,实验室收集CO2时,你选择装置是:。
我能小结:确定气体收集装置应考虑的因素有:及
学以致用:
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有剧毒的气体,其密度比空气的大,能溶于水,
溶于水形成氢硫酸。
硫化氢燃性,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2O2
2H2O + SO2实验室里常用块状固体硫化亚铁(FeS)与稀硫酸反应来制取。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用的发生装置为:收集装置为:。
(从上图选)
(选做:为了防止多余的有毒硫化氢气体逸出污染环境,可将其。
)
知识点三:CO2的检验及验满
生活经验:1、将燃着的木条伸入CO2中,木条熄灭,说明CO2不支持燃烧;
2、CO2的特性: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根据生活中的经验你能对CO2进行检验和验满吗?
B
A C D E
A
C
B D
C D E
点燃
CO2的检验方法:将倒入集气瓶中振荡如果则气体是CO2;CO2的验满方法:将放在集气瓶,如果则CO2已满。
成果体验:
1、根据所给仪器、用品,组内协作,组装一套制取CO2的装置并简要评价装置优点
2、完善实验步骤,用你组装的装置制取一瓶二氧化碳后组内交流感受。
①组装仪器;②;③装药品(先加固体石灰石,后加液体稀盐酸);④收集并验满;⑤整理。
项目气体实验室制取O2实验室制取CO2
1、药品及反应原理2KMnO4 K2MnO4+MnO2+O2↑
药品:
反应原理:2KClO32KCl + 3O2↑
2、装置发生
装置
A:固+ 固
B:固+ 液→(不需加热)收集
装置
3、验证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复燃则气体是O2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集气瓶中振荡如果
石灰水变浑浊则气体是CO2
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
一、选择适合的药品及反应原理;
二、选择制取气体的装置固体和固体的反应
固体和液体的反应
1液体和液体的反应
需考虑的因素其他
(反应是否需要加热等)
2、选择收集装置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
及需考虑的因素(密度比空气的大)
排空气法
(密度比空气的小)
三、气体的验证(一般利用气体的特殊性质)
达标检测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不到的仪器是()。
A.长颈漏斗
B.广口瓶
C.酒精灯
D.集气瓶
2、检验一瓶用排空气法收集的二氧化碳是否已集满的方法是()。
A.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
B.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加入澄清石灰水
D.用托盘天平称其质量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一般有五个步骤:①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广口瓶中放入小块大理石;⑤收集气体.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⑤④
B、②①④③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③④①⑤
4、实验室常用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或________)起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可用______排空气法收集;.
选做题
(2010,黄冈)在实验室开放日里,我与小娜、小佳、小华、小丽等同学来到实验室,看到实验桌上摆放着四瓶无标签的试剂,分别是两瓶固体和两瓶液体,我们决定对“固体与液体之间的反应”进行一系列探究.
(1)小娜同学从一瓶固体和一瓶液体中各取少量试剂于试管中进行混合,立即产生了一种无色气体.对气体是何物质,同学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小佳同学的猜想可能是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
(2)我想设计一个实验证明小佳同学猜想①是正确的,实验设计如表
实验步骤现象及结论
反思
B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