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Factor Analysis Approach)
1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2因素分析法的方法
3运用因素分析法的一般程序
4采用因素分析法时注意的问题
什么是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依据分析指标与其影响因素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分析指标影响方向和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既可以全面分析各因素对某一经济指标的影响,又可以单独分析某个因素对经济指标的影响,在财务分析中应用颇为广泛。
A因素变动的影响:(Ao-As)×Bs×Cs;
B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Bs)×Cs;
C因素变动的影响:Ao×Bo×(Co-Cs)。
最后,可以将以上三大因素各自的影响数相加就应该等于总差异Po-Ps。
差额分析法
它是连环替代法的一种简化形式,是利用各个因素的比较值与基准值之间的差额,来计算各因素对分析指标的影响。
基本内容与分析模式
结构-功能主义试图通过剖析政治结构和政治功能揭示政治系统运转的规律。它有4个基本假设:
①政治结构的普通性,所有政治系统都拥有履行相同功能的同样结构。②政治功能的普通性,正式或非正式的政治结构都具有政治功能。③政治结构的多功能性,所有政治结构的功能都是多方面的。④政治结构的根本功能是维持政治系统的生存。
结构-功能主义(结构-功能分析法)
2008-11-08 18:21
西方政治学理论及政治学研究方法之一。它集中研究政治系统履行的功能以及实行功能的结构,为分析政治系统提供了一个框架,强调分析每一特定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产生与发展结构-功能主义源于生物学中的有机体论。20世纪初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率先将结构功能的概念和方法引入社会科学,T.帕森斯、R.K.默顿等社会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学的分析。1960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学。此后,经过他和F.W.雷格斯、D.阿普特、W.米歇尔等政治学家的努力,结构-功能主义于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西方政治学中风靡一时的分析方法之一。
组织研究法名词解释

组织研究法名词解释组织法是一种用于研究组织结构和生产活动的方法。
它的基本思想是:(1)以“研究”为目的;(2)研究组织结构与生产活动之间的关系;(3)进行试验、评价。
组织研究的方法有很多种:结构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功能分区法)、功能分析法(模块化分析法)和实验测量法(过程分析法)。
本文将分别介绍结构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各有什么特点以及各有什么优缺点,并将它们进行简要介绍。
结构分析法:是一种以“分析”为目的的分析方法。
该方法是以系统地研究组织结构与生产活动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该方法由英国学者哈特曼于1848年首次提出,到今天已有百余年的历史。
结构分析法是一种对管理活动中某一组织模式或结构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
组织研究法是用组织结构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来研究组织模式或结构中某个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
1、结构分析法结构分析法包括了三个方面:①结构的构成;②组织模式的选择;③人的管理行为与组织结构之间的关系。
对于组织环境是影响组织结构的主要因素,人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结构分析和功能分析的目的都是研究结构或组织的内在联系。
结构分析法和功能分析法都是基于对管理活动本身及其组织结构的分析而提出的。
结构分析法主要是通过对分析对象及其组织结构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其具体方法有:方法组合法、组合指数法、数理分析法、决策树等方法评价法、结构分析量表等方法;工具法如结构分析图、线性组合管理法等方法整合法、系统分析法、组合指数法等方法;工具组合法、矩阵因子分析法等方法设计法、组合指数法等方法。
在对组织结构或组织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时应注意以下几点:①了解或建立新资料;②确定组织模式;③了解与组织模式有关活动;④确定结构模型;⑤评估组织模型;⑥识别影响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选择的因素;⑦确定组织结构或组织模式中出现异常状况的原因或处理措施;⑧研究新材料、新方法以及组织管理创新对环境提出要求等都是结构分析法研究组织结构或管理模式时应注意并能应用到环境中去的内容,尤其要注意环境因素在分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图1所示)。
结构功能分析法

(黄色标注为ppt内容)结构功能分析法又称结构功能理论它是西方政治学理论及政治学研究方法之一。
它集中研究政治系统履行的功能以及实行功能的结构,为分析政治系统提供了一个框架,强调分析每一特定系统中结构和功能的相互关系。
(参考资料)产生与发展:结构-功能主义源于生物学中的有机体论。
20世纪初人类学家A.R.拉德克利夫 -布朗和B.K.马林诺夫斯基率先将结构功能的概念和方法引入社会科学,T.帕森斯、R.K.默顿等社会学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方法,并将其应用于社会学的分析。
1960年美国政治学家G.A.阿尔蒙德在《发展中地区的政治》一书中首次将这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政治学。
此后,经过他和F.W.雷格斯、D.阿普特、W.米歇尔等政治学家的努力,结构-功能主义于60年代中期开始成为西方政治学中风靡一时的分析方法之一。
实际上此法蕴含于系统分析法之中。
“结构”是指系统的结构,“功能”是系统的功能。
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组成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方式的总称,功能是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系统在其内部与外部的联系中表现出来的功效。
研究系统的结构是为了寻求在一定条件下具有最佳功能的优化结构。
矛盾分析法矛盾分析法是指观察和分析各种事物的矛盾运动,进而解决矛盾的一种方法。
这是人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普遍的方法,根本的方法。
由于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它存在于任何事物的一切运动发展中,而且矛盾是一切事物存在、发生与变化的根本内因。
故此,矛盾分析法在资料的分析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特点:矛盾分析法是马克思社会主义社会学的基核方法之一,对研究社会现象具有普遍适用性。
它不仅能说明现在,而且能预测未来。
尤其对宏观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的研究,有它独到的作用。
矛盾分析法包括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住重点和主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步骤:对社会现象作矛盾分析的具体步骤是:首先把社会现象看成是运动中多层次、多方面的矛盾统一体,考察影响这种现象存在的诸多矛盾。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

5
第一节 经济法主体概述
一、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二、 经济法主体的体系 三、 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6
一、 经济法主体的概念和特征
❖ 经济法主体,亦称经济法律关系主体,是指在国 家协调本国经济运行过程中,依据经济法享有权 利(权力)和承担义务的组织体和个人。
(一) 市场主体与市场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 配置
(二) 市场主体与政府主体和社会中间层主 体之间的权利义务配置
17
三、 市场主体分类的原则
(一) 市场主体类型法定原则 (二) 符合国家协调经济运行目的原则 (三) 多标准并存原则
18
四、 投资者
(一) 投资者的界定 ❖ 投资者一般是指将其拥有的货币、实物或无形财
政治科学研究方法概论
新编政治学系列教材
11.1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渊源及其发展
11.1.1 政治结构功能分析方法的渊源
• 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强调要从结构和功能相 结合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系统以及社会中的子系统, 也被称为“功能主义”。
• 奠基人包括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德国社会 学家韦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以色列社会学家 艾森施塔特等人。
❖ 关于经济法主体体系的基本框架,有两种模式值 得介绍: ▪ (一) “政府—市场”框架 ▪ (二) “政府—社会中间层—市场”框架
8
三、 经济法主体的资格
❖ 经济法主体资格,又称经济法人格,即一定社 会实体依法能够成为经济法主体的法律资格。
❖ 对不同的社会实体或经济法主体而言,取得经 济法主体资格的方式不尽相同。
国有资产所有者(简称所有者)双重身份。 ❖ 两种身份的存在有多种模式: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实验与分析

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实验与分析在自然环境中,微生物以其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的优势,对环境进行着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群落是指由同种或不同种微生物组成的群体,其种类、数量、组成结构及其功能等因素对生态系统的能量转换、物质循环和有机质降解等生态生物学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研究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势必对环境保护、农业生产、医学健康、食品加工等诸多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了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实验与分析方法。
一、采样方法采样是研究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得到尽可能全面、代表性的样品。
采样前应先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生态环境、分类群落组成和其生态、生理特性等,然后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采样位置、采样时间和采样方式。
目前常用的采样方式主要有现场采样、冷冻采样、固定液采样和滤膜采样等。
二、DNA提取和PCR扩增对于微生物群落的分析,我们需要先将样品中的微生物分离出来,并提取出其DNA信息。
DNA提取是微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步,不仅要提取出微生物DNA,还需去除杂质,以保证PCR扩增的准确性和效率。
我们常用的DNA提取方法有物理法、酚氯仿法、柱式纯化法等。
而PCR技术是无论是聚合酶链式反应还是数量PCR,都是非常重要的实验步骤,可以使用多种PCR方法进行DNA扩增,扩增产品可以用于下一步的高通量测序。
三、高通量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NGS)是近年来最为流行的一种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的方法,其根据扩增的DNA序列信息,直接采用多通道测序进行大规模的高通量测序,得到微生物群落的DNA序列信息。
高通量测序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微生物群落序列信息,大大提高了微生物组学研究的效率。
四、生物信息学分析高通量测序获得的微生物群落数据与信息复杂、数量庞大,对于如何处理这些信息及如何进行分类、聚类与多样性分析等,需要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
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揭示微生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及丰度、生物学聚类关系等信息。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元素与氢、氧、氮、硫等非金属元素通过共价键所组成的化合物。
它们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且在生物学、药学、化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时,需要借助于一系列的实验方法和仪器设备,以确定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结构式以及功能团的位置。
一、红外光谱分析法红外光谱分析是一种常用的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方法。
通过检测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化学键的振动和伸缩,可以得到有关它们的结构信息。
红外光谱图上的吸收峰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分子中存在的功能团,比如氨基、羟基、羰基等。
此外,红外光谱还可以用于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的非对称拉伸振动和对称拉伸振动,帮助我们确定有机化合物的手性性质。
二、质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有机化合物中离子的质量和相对丰度来确定其结构的方法。
通过质谱图上的质荷比(m/z)峰,可以推测出有机化合物的分子式和分子离子峰。
同时,质谱图上的裂解峰还可以提供有机化合物中化学键的断裂位置和分子结构的信息。
质谱分析法在有机化合物的鉴定和结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核磁共振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是一种通过检测有机化合物中氢、碳等核自旋的能级差和共振频率来确定其结构的方法。
核磁共振谱图提供了有机化合物中各个原子核的相对化学位移和耦合常数,从而可以推导出有关化合物的结构信息。
核磁共振分析法可以用于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碳谱和氢谱,进而得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式。
四、元素分析法元素分析是一种通过测定有机化合物中碳、氢、氧、氮等元素的含量和比例来确定其分子式的方法。
通过考察有机化合物的百分含量和摩尔比,可以推测它们的结构和化学式。
元素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表征过程中。
综上所述,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是一个重要且综合的研究领域。
通过运用红外光谱分析法、质谱分析法、核磁共振分析法和元素分析法等一系列的方法和技术,我们可以准确地确定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信息,进而深入研究其性质和应用价值。
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总结大全

句子结构分析方法总结大全句子结构分析是语言学和语法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它对于理解和描述语言的语法规则以及句子的意思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包括树状图分析法、成分分析法、功能分析法和链式分析法,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场景。
一、树状图分析法树状图分析法是一种经典且常用的句子结构分析方法,它通过绘制一棵树状图来表示句子中各个成分之间的关系。
这种方法的优点在于能够直观地展示句子的结构和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
树状图分析法通常采用自顶向下的分析方式,先确定句子的主干,再逐步添加修饰成分,最终形成完整的句子结构。
二、成分分析法成分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成分的分析方法,它将句子划分为更小的成分单位,并通过分析这些成分在句子中的功能和作用来推断句子的整体结构。
主要的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通过分析这些成分的出现位置和句法关系,可以确定句子的结构和句子成分之间的依存关系。
成分分析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成分的句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语法规则。
三、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一种基于句子功能的分析方法,它关注句子中不同成分的功能和作用,通过分析这些功能来推断句子的结构。
功能分析法主要关注句子成分的语义角色和作用,如主语的主动性或被动性、宾语的指代对象等。
通过分析这些功能,可以确定句子的整体结构和不同成分之间的关系。
功能分析法适用于具有明确功能的句子,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和信息传递。
四、链式分析法链式分析法是一种基于链式关系的分析方法,它通过识别句子中的核心词语和从属词语,并通过它们之间的链式关系来推断句子的结构。
核心词通常是表示动作或状态的词语,而从属词语则是对核心词进行补充或修饰的词语。
通过识别核心词和从属词,并将它们按照链式关系连接起来,可以构建出句子的结构。
链式分析法适用于复杂句和长句的分析,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句子的逻辑和结构。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
系统分析方法是一种用来评估系统可行性的方法,它是系统工程的重
要组成部分。
系统分析方法就是从各个组成部分的大致结构和接口出发,
综合分析系统的整体性能、可行性和可实现的未来技术等。
根据需求,不
同的系统分析方法:
1.功能分析法:将系统按功能划分,进行细化和梳理;
2.结构分析法:将系统按照结构关系划分,进行细化梳理;
3.面向对象分析法:将系统按面向对象思想划分,划分出系统的模块
或对象;
4.模块分析法:将系统按层次和组件进行拆分,对组件进行详细功能
划分;
5.控制结构图分析法:采用控制结构图表示系统间的联系,并计算系
统的可行性、性能和可实现性;
6.活动图分析法:将系统按活动图划分,分析系统中各活动间的联系、时间关系;
7.仿真分析法:采用仿真技术对系统进行低成本的实验测试,形成系
统模型,进行分析和研究;
8.优化分析法:采用最优化方法,根据指定的约束条件,构建最优化
模型,对系统进行优化分析和研究。
以上是系统分析方法的主要内容,系统分析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许多
影响因素,这些因素主要有: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构功能分析法
结构功能分析方法是社会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理论分析方法。
它的理论依据来源于社会学的一大理论流派——结构功能理论。
在现代社会调查研究中,结构功能分析已成为一种广泛应用的理论分析方法。
结构功能理论认为,任何社会事物都是由一定组成部分或要素构成的,这些部分或要素组成了一个社会系统,它们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就是这一系统的结构。
每一个系统要存在和发展下去,就必须满足一些基本的条件或需求,这些条件或需求是由系统的某一特定部分来满足的,换句话说,系统组成部分担负着特定的社会功能。
例如,在民族国家这个社会大系统中,生产组织的主要功能是提供物质产品;军事组织的功能是对外保卫国家、对内维持社会的稳定;政治组织的功能是确定国家的基本目标并组织各种力量以实现这些目标,等等。
并且每一个民族国家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它的这些组成部分所发挥的社会功能。
总之,结构是构成事物各个要素之间所固有的相对稳定的组织方式或联结方式。
功能是指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之间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结构功能法就是通过考察事物的结构和功能来认识事物和分析事物的方法。
结构功能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1] 明确结构和功能的承载物,即分析对象
如犯罪问题中犯罪团伙,人事管理制度改革问题中的人事管理制度等等,并且应该进一步明确是就哪些方面进行分析。
[2]内部结构分析
即考察各组成要素间在形式上的排列和比例。
例如分析犯罪团伙的内部结构,就要弄清谁是骨干,谁是随从;谁是唆使者,谁是被唆使者;谁是策划者,谁是执行者,考察罪犯在团伙中的地位排列,分清犯罪轻重,据此绳之以法。
[3]内部功能分析
即考察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
包括三项基本内容:一是稳定功能关系的性质,即分析一下有没有相互影响和作用,如果有,是一方影响和作用另一方,还是双方相互影响和作用。
例如犯罪团伙的成员之间有没有相互间的利益满足,相互的制约和影响。
二是挖掘功能存在和建立的必要条件,即分析在满足什么样的条件时,要素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才能存在和建立起来。
例如犯罪团伙之间的相互利益满足是在怎样的社会条件和犯罪团伙的内部条件的前提下才发生的。
三是找出满足功能的机制,即分析促使各个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和作用的手段和方法。
例如犯罪团伙中唆使者往往以许愿、表扬、斥责、恐吓等心理手段和分赃、赏赐、殴打、杀害等行为手段对被唆使者进行控制。
[4]外部功能分析
即考察现象整体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也就是把研究对象和现象放在社会之中,考察
它对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这一分析主要包括两项基本内容:
一是分析功能服务单位,即对社会的哪些方面发生影响和作用。
如犯罪团伙的犯罪行为对社会治安、财产、人身保险、犯罪家庭、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发生影响和作用。
二是分析功能的性质,即对社会的影响和作用哪些是积极的,哪些是消极的,哪些是明显的,哪些是潜在的。
如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影响是消极的;犯罪行为对社会的消极影响既是明显的(如杀人害命、奸污残害妇女、纵火毁坏国家财产等),也是潜在的(如扰乱社会治安,给大多数人带来心理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