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艺术概论---欧洲先锋派电影

合集下载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影视艺术概论课程代码: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适用专业:艺术设计(影视)总学时:56讲授学时:28课堂教学学时:28课程学分:4编写时间:2021年8月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程就是艺术设计(影视方向)专业的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自学,并使学生介绍影视艺术的基本原理,熟识影视艺术的发展历史,并介绍影视制作的生产流程,熟识各种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为时程课程的自学打下基础。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本课程从影视艺术本质、影视艺术发展历史、影视生产规律、影视前后期设备操作方式等方面培育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从影像问世历史、影像音像语言发展、影像产品分类、现代影像特征等相同方面展开深入分析,并使学生介绍影视艺术的本质及生产规律,通过对影视前后期设备的采用,熟识影视设备的原理及基本操作,能够品酒相同影视片的艺术表现手法,使学生践行恰当的影视艺术观念,开拓其艺术思维空间。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教学重点难点第一章、艺术与影视艺术教学内容: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2、影视节目的分类及各类型特点3、影视节目制作流程教学要求:1、了解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2、理解影视节目的分类及各类型特点3、理解影视节目制作流程教学重点:影视节目制作流程教学难点:影视艺术的特征第二章、现代影像特征教学内容:1、画面的基本单位――镜头2、镜头的各种属性特征3、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教学要求:1、介绍画面的基本单位――镜头2、认知镜头的各种属性特征3、认知声音的形成及声画关系教学重点:镜头的各种属性特征教学难点:声音的形成及声画关系第三章、影视前后期设备教学内容:1、影视制作过程中牵涉的有关设备12、摄像机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3、后期剪辑设备的操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学要求:1、介绍影视制作过程中牵涉的有关设备2、认知摄像机工作原理及操作方式3、熟悉后期剪辑设备的操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教学重点:镜头的特征―焦距教学难点:摄像机工作原理第四章、影视广告制作流程教学内容:1、影视广告常见节目类型2、影视广告的创意设计策划制作过程3、常用影视广告外包装技巧教学要求:1、了解影视广告常见节目类型2、认知影视广告的创意设计策划制作过程3、掌控常用影视广告外包装技巧教学重点:影视广告的创意策划制作过程教学难点:常见影视广告包装技巧第五章、影视剧生产流程教学内容:1、影视剧的艺术特征2、影视剧的制作过程3、影像叙事的技巧教学要求:1、介绍影视剧的艺术特征2、认知影视剧的制作过程3、掌控影像故事情节的技巧教学重点:影视剧的制作过程教学难点:影像叙事的技巧第六章、电视节目制作教学内容:1、电视节目分类体系2、电视栏目策划原理3、各类型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教学要求:1、了解电视节目分类体系2、理解电视栏目策划原理3、掌控各类型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教学重点: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教学难点:电视栏目策划原理第七章、电影的诞生2教学内容:1、电影发明者的过程2、电影问世的标志3、电影的两种美学风格的特点教学要求:1、介绍电影发明者的过程2、认知电影问世的标志3、掌握电影的两种美学风格的特点教学重点:电影发明的过程教学难点:电影的两种美学风格的特点第八章、电影语言的发展教学内容:1、英国莱姆顿学派对电影的贡献2、鲍特电影、法国艺术电影的特色3、理解格里菲斯对电影镜头语言的发展和贡献教学要求:1、介绍英国莱姆顿学派对电影的贡献2、介绍鲍特电影、法国艺术电影的特色3、理解格里菲斯对电影镜头语言的发展和贡献教学重点:莱姆顿学派、鲍特、格里菲斯对电影镜头语言的贡献教学难点:电影镜头语言的发展过程第九章、世界第一次电影运动教学内容:1、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崇尚2、世界第一次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及导演3、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理论及影响教学要求:1、介绍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崇尚2、了解世界第一次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及导演3、理解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理论及影响教学重点: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追求教学难点:蒙太奇电影理论第十章、经典好莱坞教学内容:1、声音和色彩进入电影的过程及意义2、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特点3、商业片的制作要求教学要求:1、介绍声音和色彩步入电影的过程及意义2、介绍经典好莱坞类型电影的特点3、认知商业片的制作建议教学重点: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特点教学难点:制片人中心制和明星制3第十一章、第二次世界电影运动教学内容:1、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各自特色3、了解意大利现代电影的风格教学要求:1、介绍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2、理解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各自特色3、介绍意大利现代电影的风格教学重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教学难点:现实主义电影的美学风格第十二章、第三次世界电影运动教学内容:1、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2、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遣的美学崇尚3、崭新好莱坞和崭新德国电影的特色教学要求:1、理解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2、认知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遣的美学崇尚3、认知崭新好莱坞和崭新德国电影的特色教学重点: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的美学追求教学难点:长镜头电影理论第十三章、当代世界电影教学内容:1、当代技术主义电影产生的背景和特点2、当今世界电影的流派风格和名片名导3、当代世界电影市场的发展教学要求:1、介绍当代技术主义电影产生的背景和特点2、介绍当今世界电影的流派风格和名片名导3、认知当代世界电影市场的发展教学重点:当今世界电影的发展状况教学难点:现代技术主义电影第十四章、中国电影史教学内容: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2、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3、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教学要求:1、介绍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2、理解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43、理解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教学重点: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教学难点:中国电影七代编剧的各自风格四、《影视艺术概论》总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序号章节教学内容理论实践实验上机实训练习1、艺术的本质和影视艺术的特征第一章、艺术与影2、影视节目的分类及各类型特点1视艺术3、影视节目制作流程1、画面的基本单位――镜头第二章、现代影像2、镜头的各种属性特征2特征3、声音的构成及声画关系1、影视制作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设备第三章、影视前后2、摄像机工作原理及操作3期设备3、后期剪辑设备的操作及相关软件的使用1、影视广告常见节目类型第四章、影视广告2、影视广告的创意策划制作过程4制作流程3、常见影视广告包装技巧1、影视剧的艺术特征第五章、影视剧生52、影视剧的制作过程产流程3、影像叙事的技巧1、电视节目分类体系第六章、电视节目2、电视栏目策划原理6制作3、各类型电视栏目的编导方法1、电影发明的过程第七章、电影的诞72、电影诞生的标志生3、电影的两种美学风格的特点1、英国布赖顿学派对电影的贡献第八章、电影语言2、鲍特电影、法国艺术电影的特色8的发展3、理解格里菲斯对电影镜头语言的发展和贡献1、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的美学追求2、世界第一次电影运动的代表作品第九章、世界第一及导演9次电影运动3、苏联蒙太奇学派的电影理论及影响1、声音和色彩进入电影的过程及意第十章、经典好莱义10坞2、经典好莱坞电影的特点3、商业片的制作要求1、现实主义的美学风格2、法国诗意现实主义、苏联社会主第十一章、第二次11义现实主义、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世界电影运动各自特色3、了解意大利现代电影的风格522222222222222222222221、巴赞的长镜头电影理论第十二章、第三次122、法国新浪潮和左岸派的美学追求2世界电影运动3、新好莱坞和新德国电影的特色1、当代技术主义电影产生的背景和特点第十三章、当代世2、当今世界电影的流派风格和名片213界电影名导3、当代世界电影市场的发展1、中国电影的发展历史第十四章、中国电2、中国电影导演的分代及划分标准214影史3、当代中国电影发展趋势合计2822228五、推荐教材和主要参考书使用教材:主教材:《影视艺术教程》作者:王光祖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参照教材:书名编者出版社《影视艺术基础教程》熊术崭新南京大学出版社《叙事学》胡亚敏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影视文学创作教程》沈国芳高等教育出版社六、表明先修成课程:后续课程:视听语言七、大纲审查人员会签教研室主任(亲笔签名):系则教学副主任(亲笔签名):系主任(签名):教务处审批(签名):6。

欧洲先锋派电影报告

欧洲先锋派电影报告

欧洲先锋派电影观影感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现代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加上好莱坞电影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欧洲电影在艺术上的前进,以及电影家们对电影本体追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20世纪20年代左右是先锋派电影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先锋派电影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德国等,形成了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这里别有包含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各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流派。

下面就分析这几种流派的代表作品。

首先,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力作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也被视为是恐怖片的先驱,而它的艺术精髓就在于将表现主义的哲学含义和对心理意念主题拿捏的准确到位,从而在电影史上引起了不俗的反响。

这部影片就感情色彩来说并不是很强烈,整部影片运用了造型感光照来迎合超现实主义倾向,人物故事都毫无理性可言。

故事情节没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用浓重色彩的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及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片中卡里加里博士就像一名精神病患者,重满了诡异色彩,但影片最后揭示了弗朗西斯冒充卡里加里博士,给观众不小的震撼,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卡里加里博士》中,采用表现主义风格主要是呈现一个疯子眼中扭曲的世界,所以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交流。

影片在场景的叙事方面体现在一些情节中:主角跟着卡里加里走进疯人院的情节,他站在一个庭院的中心,当他环顾四周时,有地板到墙面均分布着如放射线状的黑白相间的色块,而影片中的世界正是主角心中世界的反射。

下面再来说一些对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电影。

像印象主义电影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路易德吕克的《流浪女》、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等,立体主义像费尔南莱谢尔的《机械芭蕾》;达达主义的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的谢尔曼杜拉克《贝克与僧侣》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这是一个纯形式主义的学派,他们 不仅使用布景,还采用夸张的演技, 并将一些特技摄影运用到作品中去。
“奇异演员养成所” 培养了大量 的创作人才。
爱森斯坦(Eisentein)的理论与创作
爱森斯坦在理论与创作两方面都是电影史 上的里程碑式人物。
爱森斯坦将蒙太奇理论上升到哲学的高度, 他认为:蒙太奇不仅是一种电影技术手段, 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理性蒙太奇的实质 在于通过不同画面的撞击产生思想。
第3讲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1928近10年时间,欧洲电影探索 中的众多流派和学派汇集成一场电影美学 运动。这一运动不以讲述故事和商业谋利 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 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实验和探索。
先锋派电影崛起的原因:
A 来自美国的垄断(叙事电影占领市场) 激发欧洲电影人的竞争意识(民族电影的 觉醒)。
蒙太奇是电影艺术性的基础和银幕表现力的 集中体现。
“奇异演员养成所”
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认为:文 学、戏剧、音乐和绘画等都是资产 阶级的艺术,只有电影才是无产阶 级的艺术。
“奇异演员养成所” 提倡建立一 种“奇异化”的电影观念,即在作 品的拍摄中竭力地获得一些惊人的 视觉效果,使用一些正常视线所捕 捉不到的仰拍、俯拍等视觉角度, 以及蒙太奇的奇突变化的组接。
(1952)
普多夫金(Pudovkin)的理论特征
剧本:“没有一种艺术的创作过程能够分 割为彼此无关的各个阶段” 。“整个电影 剧本分成若干部分,每个部分分成若干段 落,每个段落又分成若干场面,最后,每 个场面则由一系列从不同角度拍摄的镜头 构成” 严格地按照故事情节加以思考和组 织叙事结构。
Theory of Prose by Viktor Shklovsky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Theory of Prose by Viktor Shklovsky
形式主义理论的美学命题
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材料如何转化成艺术的有机因素?
什么使普通材料变成具有感染力的 审美对象?
作品的艺术性是怎样建构的?
他们认为诗学的目的是寻找使语言 材料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就文学 研究而言,使语言成为艺术品的东 西,就是词与词的序列,词的意义 及其内外形式。
杂耍蒙太奇
在电影中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 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 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镜头在此成 为某种符号或象形文字,而当它 们组合起来时便产生某种概念, 从而代替艺术形象。爱森斯坦主 张,电影艺术的目的不在于形象 地表现现实,而在于表现概念。
理性蒙太奇
Sergei Eisentein的经典影片 《战舰波将金号》
“库里肖夫效应”
银幕地理学: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 镜头接在一起,造成实际并不存在的银幕时 间和银幕空间。
组合新情绪: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 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影 片的结构的基础源于镜头的组合。
镜头之间的合理组接能够产生新的意义。库 里肖夫实验为在电影中使用非专业演员提供 了理论基础。演员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就 像其他拍摄对象与别的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样。情绪不是由演员的表演产生的,而是 由镜头的并列带来的联想所产生的。总之, 只要导演把合适的对象连接起来,观众就能 得出这种动情的含义。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有机和辨证的。剪辑应该在一 个镜头达到“爆裂”点(紧张程度达到极点)时才 进行,应该象内燃机的迸发一样具有强有力的节奏 感。
爱森斯坦认为一组镜头中的每个镜头应当是不完全 的,只应起部分作用而不是起全部作用,两个镜头 (正题和反题)的冲突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先锋派电影在展示人物的精神状态和 意识活动,使内心世界“视觉化”方面所 作的努力,在某种程度上丰富和扩大了电 影的表现力和范围。
第三节 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倾向的美学追求
电影词条解释:表现主义电影 是从1919年至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 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 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 派。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 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 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 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
《车轮》在表现手法上:
(1)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表现火车车轮风 驰电掣的运动。特别是表现飞快的车轮迫近悬崖, 造成翻车的事故的场面。
( 2)交叉剪辑:影片中风景、人的面孔、机 车制动杆、水蒸气等交替出现,节奏越来越快, 观众的神经愈来愈紧张,画面产生了令人惊心动 魄的视觉效果。
(3)运用主观镜头,以探测西西福的内心世 界。
代表作是 雷内·克莱 尔的
《幕间休息》 (1924)
影片特点:摒弃了情节和叙事的 逻辑性,采用了散漫无序的结构, 更多表现的是达达主义艺术家的梦 境。后被称作是“荒唐的杰作”。
在《幕间休息》中,现实时空 被克莱尔有意识地剪乱,并以一种 违反逻辑的形式出现。目的是创造 出奇异的视觉效果,引起观众的哄 堂大笑。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 德吕克极其友人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
主张电影要根据人们最初的印象去真实的反 映生活,反对形式主义。
在美学上,印象派电影接受了英国(布莱 顿学派)及瑞典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写实 风格的影响,强调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 和命运,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1、 印象派电影的形成
2、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力求达到“电影诗” 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 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 “纯粹的情绪”。

外国电影史:3.欧洲先锋派电影

外国电影史:3.欧洲先锋派电影

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 Buñuel)
1900-1983.
1928年,执导首部短片《一条安达鲁狗》。 1930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黄金时代》。 1950年,执导犯罪片《被遗忘的人们》获得第4届戛纳国际电影
节最佳导演奖 。
1959年,执导剧情片《纳萨林》,该片获得第12届戛纳国际电 影节国际奖 。
1952年《夜来香》Les Belles de nuit不成功。但是获得威尼斯电影 节金狮奖提名,后赢得影评人奖。
1958年《百合门》Porte des Lilas 洋溢着热烈的人道主义气息。
1960年代上半期,克莱尔又断断续续地拍过几部影片,如《全世 界的黄金》Tout l'or du monde (1962)等,反响不大。
代表人物: 雷内•克莱尔《幕间休
息》(1924)
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
1898年11月11日,雷内-卢西安·休梅特René-Lucien Chomette 出生在巴黎闹 市区的一个商人家庭。他与让·雷诺阿、马塞尔·卡尔内并称法国影坛三杰。 而且,克莱尔还是第一个被接纳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的电影艺术家。 1924年, 克莱尔执导第一部影片《沉睡的巴黎》Paris qui dort (1924)显露不俗的艺 术才华,同年导演《幕间休息》(Entr'acte)。
1981年,获得第29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荣誉“金贝壳”奖 。 1982年,获得第3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 。
四、法国印象派
1918-1928年间,法国印象派电影兴起。 1、代表人物: 阿贝尔•冈斯、路易•德吕克、谢尔曼•杜拉克、马塞尔•莱比耶、让•
爱泼斯坦 2、理论追求: (1)艺术是一种传达艺术家个人观点的表达方式,创造转瞬即逝的 情感或印象。 (2)电影是其他艺术的综合体,也是一种纯粹的媒介(纯电影), 电影与戏剧对立。应呈现自然主义的表演和实景拍摄。 (3)上镜头性。路易德吕克1918年提出的一个概念,指电影改变现 实的能力,通过一系列电影技术手段和镜头处理,给观看者一种新鲜 的观看物体的方式,赋予物体新的表现力。 (4)电影形式应该以视觉节奏为基础,节奏产生于镜头内的运动以 及镜头长度本身准确的拼接。是情绪而非故事构成电影的基础。

影视艺术3

影视艺术3

15、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1917-1928)欧洲电影探索中的众多流派和学派汇集成一场电影美学运动。

这一运动不以讲述故事和商业谋利为目的,而主要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实验和探索。

先锋派电影崛起的原因:A、来自美国的垄断占领市场,激发欧洲电影人的竞争意识。

(民族电影的觉醒)B、世界大战进一步催发19世纪末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先锋主义艺术家带着自己的主张和艺术手法进入电影,革新电影的面貌。

先锋派:用以指艺术、文化、政治等方面新颖、试验性的作品或人物。

他们相信事物只会在现实的前沿产生。

先锋派旨在将已被接受为规范的艺术、文化、现实的界限向前再推进一步。

先锋派一词的含义通常是暂时的,并与艺术的持续解构有关。

他可以用来指所有领域的先行者,其任务在于推动艺术并且开启和艺术自我定义的新对话。

法国先锋派电影:A、时间艺术(音乐、诗歌、舞蹈)与空间艺术(建筑、绘画、雕塑)。

B、建筑和音乐是主要的,绘画和雕塑是对建筑的补充,而诗歌和舞蹈则融化于音乐中。

C、电影把所有艺术都加以综合,形成运动中的造型艺术,按照节奏艺术的标准展开。

D、电影编剧是银幕形象的幻视者;电影导演是以光为笔的画家。

E、电影既不复制现实,也不搬演戏剧。

F、形象艺术和语言艺术。

法国先锋电影的中坚人物:A、路易德吕克。

《电影》主编,“曾经发明、创造并且推动电影的法兰西如今已成最落后于时代的国家了!”让法国电影成为真正的电影。

B、莱翁穆西纳克。

知识渊博、思想活跃的文艺评论家。

C、杰尔曼杜拉克。

醉心理论与实验探索。

D、阿贝尔冈斯。

热衷哲学,但激情超越理性。

E、马塞尔莱皮奥。

唯美主义信徒。

F、让爱波斯坦。

研究生态又迷恋电影的散文家。

法国先锋运动前期印象主义心理叙事:A、理论探索与艺术实践集中于对光的认识。

把光在观察事物和表现事物的过程中的首要作用看做电影艺术的精髓,与10世纪末绘画中的印象主义美学观十分接近。

B、印象派时期法国电影艺术运动的真正领袖:路易德吕克。

第四部分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第四部分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思想: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人心灵
的焦虑,恐惧,与对现实的逃避。作为战 败国的德国,除了要面对战后普遍存在的 饥饿、贫困、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危机 外,还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烦死战争 的结果,在民众中普遍形成了对权威的憎 恶、对信仰的怀疑,对现实的愤怒,和对 未来的茫然。
题材: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那个被扭曲的、 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 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 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 然而,这恰恰映现了战败后的德意志民族的 社会心理状态。而以象征表现内心现实,以主观 化反证社会现实,正是表现主义电影以美学化、 风格化的形式,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的实际的 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第五部分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综述
是指在1917年到1928年之间的十年间,在对
电影美学的探索中,出现的一个极为复杂 的电影文化现象.由众多的电影流派和学派, 汇集成了一个空前的电影美学运动.
它们不以叙述故事和商业赢利为目的,主要
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进行的美学形态和表 现功能的风格性的实验和探索的影片.
2、追求对自然物象的诗意描述,以实现与人物心理和精神 的对应 强调依据自然景物的瞬息变化的客观现实,所给予艺术 家的视觉印象和主观感受。 因此,影片中的人物的情感和命运,以及影片的情绪和 氛围,始终与生活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交织在一起。以 多含义的事象形式传达出人物不同情绪气氛和潜在的思想 活动。
丰富的外化表现,大量具
有象征意味的意象,作为 表现主义的作品,成功的 批判了当时那个混乱且失 控的德国社会。
主要作品
罗伯特· 维内《卡里加
里博士》(1920年) 以剧中人物弗朗西斯 的叙述,揭示了卡里 加里博士的邪恶和他 对社会所施加的暴力 和恐怖,创造出那个 纯属于精神病患者的 幻想世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华尔街控制下的好莱坞
二 好莱坞制片厂制度
从1928年起,好莱坞完全被华尔街控制,到1930年,好莱坞生产的影片95%是由 八家电影制片厂控制的,这八家为“五大三小”。五大厂基本上形成了生产、发行、 放映的一条龙体系,并控制了绝大多数影剧院。
1、米高梅
2、派拉蒙 3、20世纪福克斯
“拥有比天上星星还多的电影明星”
பைடு நூலகம்
欧洲先锋派电影从精神实质上是要打破一种”趣味共同体原则”(让· 利 奥塔)
第一节
先锋派电影的美学特征
先锋派电影虽然林派众多,但在美学原则上,它们有共同的审 美理想,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打破”趣味共同体”,反对既存 的美学原则和叙事原则,这样就形成一些共同性的美学特征: 一 反叙事
二 非理性
三 抽象性
明星改变了电影的叙事:
1、对表演的肯定 2、电影制作的规范化
3、确立了画面的观念,同时约定了叙事。
四、电影审查制度
产生背景: 1、好莱坞电影热衷描写甚至纵容作奸犯科、酗酒吸毒、行凶杀人、流 氓行为这类题材,并通过主人公的言行肆无忌惮地攻击社会制度、政府 权威、亵渎传统、无视道德规范和冲撞社会行为准则 2、三宗命案
3、电影受众普查
在这些背景下,出于对电影业的自保,也同样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和社会道德 与行为规范,美国制片人和发行人协会出面聘请海斯出面组织行业自律机构, 即后来的“海斯办公室”。 1930年天主教教士劳德起草了一部影片检查法典,禁止电影宣扬犯罪、抢劫、 通奸等,这部法典很快被电影业接受,作为一种自律规范,由海斯负责执行, 这就是所谓“海斯法典”的由来。 “海斯法典”涉及正负两方面内容,负面的否定性内容包括性、暴力、种族; 如禁止在银幕上出现裸体、放纵性的接吻、挑逗、表现毒品、藐视白人等。
四、达达主义电影
克莱尔导演的《幕间休息》是 最有代表性的达达主义影片。
1、达达主义“追求绝对的无意义”,影片戏弄了艺术(画家与舞蹈家)和葬礼, 充满了荒谬和 嘲讽。 2、新的视觉追求。“换位法” 3、节奏变化,产生新的和谐。
第二节
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
五、超现实主义电影
布勒东《宣言》:“超现实主义,纯粹的、无意识的精神活动。人们通 过它,用口头、书面或任何其他方式来表达思想的起初过程。它只接受 思想的启示,而没有任何理智的控制,没有任何美学和道德的偏见。 在电影领域里,代表先锋运动最 成熟、最超现实、最弗洛伊德式的是布 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 观看这类影片可以给人们提供解读超现实主义影片的一些经验: 1、在影片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和死亡。 2、性和色情。 3、迷乱的心绪。 4、对局部细节的精准分析。
正面的内容则要求表现巩固家庭制和婚姻传统、维护政府形象、尊重 宗教机构等。
1966年成立“分级委员会” 所谓分级制是根据影片内容设定若干等级,按等级规定适宜观看的观众年龄。分 级制在1970年和1990年两次修改,现为5级: G,一般观众,各种年龄均可观看 PG,10岁以下儿童需有家长陪同方可观看 PG13,13岁以下儿童需有家长陪同 R,17岁以下儿童需有家长陪同 NC17,禁止17以下儿童观看 第一部NC17的影片是1990年拍摄的《亨利与琼斯》
第三节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意义
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在20世纪初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现代社会 在人的精神生活和 艺术活动中的反映。因此,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历史 必然性。 一、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 二、先锋派电影是都市化艺术 三、先锋派是电影艺术特性的开拓者与创建者 四、先锋派电影是表现危机的艺术 五、先锋运动是一种贵族运动
好莱坞经典电影风格和原则的形成与确立
好莱坞位于美国落杉矶郊外,以盛产一种俗称“鸟不憩”的灌木而得名。 此地土地干燥,终年阳光充裕,在人工光源技术尚不成熟的电影初创时期, 自然光源的充足使好莱坞成为电影的理想拍摄之地。也成了诸多电影制片 人躲避“专利”官司的藏身之地。1910年,格里菲斯将摄影组迁移至好莱 坞,从此,好莱坞逐渐成为美国电影的同名词。 第一节 好莱坞大工厂制片制度的建立
影片更多带有导演个性化色彩 秀兰· 邓波尔
4、雷电华 恩》
5、华纳兄弟
最重要的影片是1941年的《公民凯
发行对象为工人阶级和下层群众
6、环球 7、哥伦比亚 8、联艺 克拉克· 盖博《一夜风流》1934年 是一个独立制片人的松散的联盟
三 明星制
一般观众观看电影时只关心演员而很少考虑导演的,当电影以一种商品形 态出现在观众面前时,电影的制片商们便不得不考虑演员的问题,那就是明 星出现的基础。 明星大约在1914年左右出现,对明星的解释大约可分为两类:一是缘于 演员个人的美、魅力与才能;另一种观点认为明星是那个庞大的机制的产物。 明星是由这个制度合理化地生产出来的,明星在签约条件下,由制片商包装 出来,因此明星是一种标准化的产物,但明星又是一个个体,明星被观众认 可是因为他的个性。因此,明星既是一个制度,又是一个个体。
第二节
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
一 印象主义电影
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德吕克(<狂热><流浪女>),其次是杜拉克(<微笑 的伯戴夫人>)和甘斯(<车轮><拿破仑>)等.
此电影流派的特点是: 1、这些影片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在深入表现人的心理变化过程中, 强化对自然的诗意的描述。如了《流浪女》《忠诚的心》 2、对蒙太奇形式的创造性运用,与多层隐喻相结合表现人的心理活 动,如《车轮》。 3、对画面表现形式的多方面探索。如《流浪女》《拿破仑》
第二节
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
二、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表现主义电影来源于德国表现主义文艺运动,这一探索造型原则的文艺运 动出现于1910年左右的慕尼黑。
《卡里加里博士》是表现主义的代表作,也是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是电影史上被人说 得最多的一部影片。 以这部影片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的特点: 1、高度的舞台化、摈弃实景拍摄,全部使用绘画布景和黑色背景。 2、非自然的、扭曲的空间关系。 3、人物都经过浓重的变形化妆,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行动就像一具具僵尸在游动 4、光线的明暗对比强烈,人工光和黑暗形成了极度反差,画面气氛阴沉恐惧。 “室内剧”电影:茂瑙《最卑贱的人》 这部电影最突出的是移动摄影、主观镜头和 变形镜头的运用。
第二节
三、抽象主义电影
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
抽象主义电影是形式的极端主义,从 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 研究中 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意味。 如艾林格的《对角线交响乐》《平行线交响乐》《地平线交响乐》 里希特的《第21、22、23、25号节奏》 这个派别的电影表达了 人们面对电、光、机器、汽车、飞机、火车这些新事物产 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提供的新的时空体验。
欧洲先锋派电影的贡献
先锋派电影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对已成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引发一场 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提供一类新的美学范例,如苏联蒙太奇学派\诗意现实 主义\新现实主义\新浪潮等等.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通过画面影像的变形 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这一类艺术家往往以 一种极端主义的姿态表现出来. 通常所指的欧洲先锋派电影,主要是指20-30年代出现在欧洲特别是在德\ 意\法等国的一种电影创作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