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先锋派电影的意义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 赵红玲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一、先锋派电影的主要流派 。 二、先锋派电影兴起的背景。 三、先锋派电影的美学特征。 四、先锋派电影兴起的意义 。
一、先锋派电影的主Leabharlann 流派
1、印象主义。 2、德国表现主义。 3、抽象主义。 4、达达主义。 5 、超现实主义。 6、电影眼睛派。
1、印象主义
印象主义:1920年代法国的电影创作者路易· 狄吕克团 结一批有才气的导演,如亚伯· 冈斯、哲敏· 杜拉克等一 些在商业电影上已取得成就的电影导演,想在影片公 司老板出于商业考量而拍摄的影片中进行改革,以提 升在一次世界大战后日渐衰微的法国电影。但其努力 没有得到制片商们的支持,1924年狄吕克死后运动即 告失败。一些人走向商业片,另一部份则走向前卫派 道路。由于狄吕克的一些理论与创作概念与后来法国 前卫电影运动有紧密联系,所以印象派电影大都被认 为是前卫电影的前奏或直接归入前卫电影。重要作品 有冈斯的《车轮》(1922)、狄吕克的《狂热》(1921) 杜拉克的《西班牙节日》(1919)等。
四、先锋派电影兴起的意义
第五:先锋派电影后期的社会讽刺短片,是先 锋派电影影响中最积极的一面。这类影片最早 是通过一些荒诞可笑镜头去嘲讽一些社会现象, 以后,一些纪录片电影工作者便根据这一特点, 把纪录片以"直接纪事"发展到"社会讽刺"或"社 会批判",从而大大提高了纪录片的思想性。伊 文思的影片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桥》和《对 运动的研究》,最初都是从运动的观点去发掘 电影的表现力的,但是到三十年代,他的《波 里那杰》、《新的土地》已是鲜明的通过直接 纪事的镜头和有意识的镜头联接相结合,而产 生了巨大的社会性和政治性,有力的提高了影 片思想性。
欧洲先锋派电影报告

欧洲先锋派电影观影感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是在现代主义发展的背景下兴起的,加上好莱坞电影观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欧洲电影在艺术上的前进,以及电影家们对电影本体追求的愿望越来越强烈,因此20世纪20年代左右是先锋派电影蓬勃发展的关键时期。
先锋派电影运动主要发生在法国、德国等,形成了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电影和以德国为代表的表现主义电影,这里别有包含了印象主义、立体主义、达达主义等等各种艺术性极强的电影流派。
下面就分析这几种流派的代表作品。
首先,德国表现主义电影力作罗伯特·维内导演的《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在艺术上取得极高成就,也被视为是恐怖片的先驱,而它的艺术精髓就在于将表现主义的哲学含义和对心理意念主题拿捏的准确到位,从而在电影史上引起了不俗的反响。
这部影片就感情色彩来说并不是很强烈,整部影片运用了造型感光照来迎合超现实主义倾向,人物故事都毫无理性可言。
故事情节没有被放在首要位置,而是用浓重色彩的画面、强烈的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精神世界,也从侧面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恐惧、焦虑及对社会不满的情绪。
片中卡里加里博士就像一名精神病患者,重满了诡异色彩,但影片最后揭示了弗朗西斯冒充卡里加里博士,给观众不小的震撼,也达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因此在《卡里加里博士》中,采用表现主义风格主要是呈现一个疯子眼中扭曲的世界,所以能让观众与剧中人物联系在一起,进行交流。
影片在场景的叙事方面体现在一些情节中:主角跟着卡里加里走进疯人院的情节,他站在一个庭院的中心,当他环顾四周时,有地板到墙面均分布着如放射线状的黑白相间的色块,而影片中的世界正是主角心中世界的反射。
下面再来说一些对以法国为代表的印象主义和超现实主义倾向电影。
像印象主义电影表较有代表性的作品路易德吕克的《流浪女》、谢尔曼杜拉克的《西班牙的节日》等,立体主义像费尔南莱谢尔的《机械芭蕾》;达达主义的雷内克莱尔的《幕间休息》;超现实主义的谢尔曼杜拉克《贝克与僧侣》布努埃尔的《一条安达鲁狗》等。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形式主义理论的美学命题
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材料如何转化成艺术的有机因素?
什么使普通材料变成具有感染力的 审美对象?
作品的艺术性是怎样建构的?
他们认为诗学的目的是寻找使语言 材料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就文学 研究而言,使语言成为艺术品的东 西,就是词与词的序列,词的意义 及其内外形式。
杂耍蒙太奇
在电影中通过画面内部的造型安 排,使观众将一定的视觉形象变 成一种理性的认识 。镜头在此成 为某种符号或象形文字,而当它 们组合起来时便产生某种概念, 从而代替艺术形象。爱森斯坦主 张,电影艺术的目的不在于形象 地表现现实,而在于表现概念。
理性蒙太奇
Sergei Eisentein的经典影片 《战舰波将金号》
“库里肖夫效应”
银幕地理学: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拍摄的 镜头接在一起,造成实际并不存在的银幕时 间和银幕空间。
组合新情绪:造成观众情绪反应的,并不是 单个镜头的内容,而是几个画面的并列,影 片的结构的基础源于镜头的组合。
镜头之间的合理组接能够产生新的意义。库 里肖夫实验为在电影中使用非专业演员提供 了理论基础。演员可以作为原材料使用,就 像其他拍摄对象与别的拍摄对象之间的关系 一样。情绪不是由演员的表演产生的,而是 由镜头的并列带来的联想所产生的。总之, 只要导演把合适的对象连接起来,观众就能 得出这种动情的含义。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有机和辨证的。剪辑应该在一 个镜头达到“爆裂”点(紧张程度达到极点)时才 进行,应该象内燃机的迸发一样具有强有力的节奏 感。
爱森斯坦认为一组镜头中的每个镜头应当是不完全 的,只应起部分作用而不是起全部作用,两个镜头 (正题和反题)的冲突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欧洲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第三节 德国表现主义和现实主义 倾向的美学追求
电影词条解释:表现主义电影 是从1919年至1924年出现在德国的 一个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 主义风格运用于影片创作的电影流 派。它的艺术目的是力图通过不自 然的形式和极度失真变形的世界形 象来强烈地表达出人物内心的恐惧 和焦虑,爱和憎的情绪。
《车轮》在表现手法上:
(1)用加速蒙太奇的手法,表现火车车轮风 驰电掣的运动。特别是表现飞快的车轮迫近悬崖, 造成翻车的事故的场面。
( 2)交叉剪辑:影片中风景、人的面孔、机 车制动杆、水蒸气等交替出现,节奏越来越快, 观众的神经愈来愈紧张,画面产生了令人惊心动 魄的视觉效果。
(3)运用主观镜头,以探测西西福的内心世 界。
代表作是 雷内·克莱 尔的
《幕间休息》 (1924)
影片特点:摒弃了情节和叙事的 逻辑性,采用了散漫无序的结构, 更多表现的是达达主义艺术家的梦 境。后被称作是“荒唐的杰作”。
在《幕间休息》中,现实时空 被克莱尔有意识地剪乱,并以一种 违反逻辑的形式出现。目的是创造 出奇异的视觉效果,引起观众的哄 堂大笑。
第一节 法国印象派电影
印象派电影: 德吕克极其友人创立的一个电影学派。
主张电影要根据人们最初的印象去真实的反 映生活,反对形式主义。
在美学上,印象派电影接受了英国(布莱 顿学派)及瑞典电影(反映现实生活)写实 风格的影响,强调要真实反映普通人的生活 和命运,提倡朴素真切的风格。
1、 印象派电影的形成
2、通过联想的绝对自由力求达到“电影诗” 的境界,排斥任何真实、任何理性的含义,需 要的只是“纯粹的运动”、“纯粹的节奏”、 “纯粹的情绪”。
第3讲 欧洲先锋电影运动

形式主义理论的美学命题
构成艺术作品的材料是什么?
材料如何转化成艺术的有机因素?
什么使普通材料变成具有感染力的 审美对象?
作品的艺术性是怎样建构的?
他们认为诗学的目的是寻找使语言 材料成为艺术作品的原因。就文学 研究而言,使语言成为艺术品的东 西,就是词与词的序列,词的意义 及其内外形式。
第3讲章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1917-1928近10年时间,欧洲电影探索 中的众多流派和学派汇集成一场电影美学 运动。这一运动不以讲述故事和商业谋利 为目的,而主要是对默片纯视觉形式的美 学形态和表现功能进行实验和探索。
先锋派电影崛起的原因:
A 来自美国的垄断(叙事电影占领市场) 激发欧洲电影人的竞争意识(民族电影的 觉醒)。
爱森斯坦认为剪辑是有机和辨证的。剪辑应该在一 个镜头达到“爆裂”点(紧张程度达到极点)时才 进行,应该象内燃机的迸发一样具有强有力的节奏 感。
爱森斯坦认为一组镜头中的每个镜头应当是不完全 的,只应起部分作用而不是起全部作用,两个镜头 (正题和反题)的冲突产生全新的思想(合题)。
爱森斯坦要求观众接受电影时要象接受文学一样灵 活,尤其不能做时间和地点的引申对比。电影应当 包含与主题和隐喻有关的影像,不管是否能在现场 找到。
苏联学派的使命与共产主义集
概
团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的诞生
述
密切相关。
苏联电影艺术家将先锋主义与 文艺的革命精神结合起来,创 造性地将革命的思想内容,将 宣传和规劝的形式美学化。
蒙太奇学派与形式主义理论。
MONTAGE 释义
蒙太奇,montage,法语建筑学术语, “装配、构成”之意。苏联电影艺术家引 申为 “镜头、场景、段落组接与安排”。 蒙太奇的内容与完整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 面:
浅探欧洲先锋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影响

浅探欧洲先锋电影的美学特征及其影响作者:张杰来源:《大观》2017年第12期摘要:欧洲20世纪20年代出现了一次被称为“先锋电影”的运动,这场运动所带来的作品与传统电影截然不同,其具有强烈的反对叙事反对情节等多个特点。
这场运动所留下的电影美学观念影响着现代电影的创作。
因为“先锋电影”是个大的类别,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先锋电影”存在,因此本文只讨论20世纪初期在欧洲德、法两国兴起的先锋派电影运动。
试图分析其形式上的美学特征及其对当代电影带来的影响,望对其做出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电影美学;先锋派;电影创作一、欧洲先锋电影的美学特征在乔治·杜萨尔的《世界电影史》一书中提到先锋派电影时,指出它是在1925年前后出现的。
在此之前一位意大利未来主义的左翼画家卡努杜就曾发表了《第七艺术宣言》(1911),他首先倡导把电影视作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即“第七艺术”。
欧洲先锋电影的出现也体现了电影开始关照自身的艺术语言特征。
巴赞评价欧洲先锋电影时说“电影企图摆脱文学内容(故事)的问题时,曾首先指出这种排斥虚构剧情的倾向是朝着两个方向发展的:一方面表现赤裸裸的事实,二是表现纯粹的现象。
前者的目的只是表现事物而不是表现形式,后者则是只表现形式而不表现物象。
”①在巴赞看来先锋派电影是反美学的。
虽然其在叙事上、情节上和主题上都有模糊性,但不会影响我们从表现形式上来发掘其美学特征。
欧洲先锋电影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三个阶段的变化,在第一阶段意在追求画面带来的节奏感和速度感,在《机械的舞蹈》中我们看到的各种各样物体的运动都充分体现了这一目的,由此看来这一阶段其目的在于通过画面来传达音乐的特征,力图让画面像音乐一样有节奏感。
这一点是其反对叙事和脱离文学的主要因素,此时他给我们带来了画面在节奏上的律动和活力。
在我们看来这些画面并非在塑造美的形象,但这对现代电影制作有着很深远的影响。
在第二阶段欧洲先锋电影因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转而表现梦和潜意识的画面,我们没有必要去剖析画面内容的含义,这样的结论是不同的。
《先锋派电影运动》课件

先锋派电影运动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它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价值观念。通过先锋派电 影作品,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思想潮流,从而更好地理解历史和现实。
CHAPTER 02
先锋派电影代表人物及作品
卓别林及其作品
总结词
喜剧大师,开创默片时代
详细描述
卓别林是20世纪最著名的喜剧演员之一,他的作品如《摩登时代》和《大独裁者 》等,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现实,对电影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促进跨文化交流
通过多样化的电影作品,促进不 同文化背景下的观众之间的交流 和理解。
03
提升电影的艺术价 值
强调电影的艺术性和审美价值, 提升电影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地 位和影响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推动电影艺术发展
尽管先锋派电影运动存在局限和争议,但其对电影艺术 的探索和创新为后来的电影创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
CHAPTER 06
先锋派电影运动的未来展望
对新兴技术的探索与应用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
数字特效与合成技术
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造 沉浸式的观影体验,使观众身临其境 地感受电影情节。
交互式电影
探索交互式电影的可能性,让观 众参与其中,改变剧情走向,提 供个性化的观影体验。
实验性影像艺术
鼓励实验性影像艺术的发展,打 破传统电影的框架和限制,开拓 电影艺术的边界。
对全球电影产业的影响与贡献
01
推动电影技术创新
先锋派电影运动将不断推动电影 技术创新,引领全球电影产业的 发展潮流。
02
过度雕琢
为了追求独特的视觉效果和艺术表现,先锋 派电影往往在制作过程中过度雕琢,导致作 品显得矫揉造作,缺乏真实情感和自然表达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

欧洲先锋派电影运动时间:1917-1928,10年时间主要参与国家:法国,德国,前苏联特点和形成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存在主义开始在欧洲盛行,资本主义社会体系面临全面的价值重估,人们对艺术的探求的渴望日记增加,哲学的思辨和现代艺术的发展致使电影人开始了一场异常有激情的电影革命-欧洲先锋派电影革命;这次电影革命的特点是大量的大胆的电影试验,各种形式的电影风格的出现,对日后的电影发展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繁花绽开前的必要准备。
欧洲先锋派电影产生于大约1925年前后的德国和法国,后期以法国为中心,晚于绘画和诗歌方面近二十年.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要求摆脱故事情节,摆脱舞台剧影响,创造一种"让画面来主宰一切"的纯视觉电影。
欧洲先锋派电影崛起的主要原因是:其一,上世纪末在欧洲兴起的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日益侵入电影,不少电影艺术家搬用现代派文艺的各种主张和表现手法,把绘画和音乐上的抽象主义应用于电影创作,使电影成为非理性化、非形象化的东西。
其二,美国电影的强大的竞争力量使欧洲电影的商业化倾向日益严重,在艺术上停滞不前。
主宰影品生产的资本家,只是把电影当作牟利的商品,粗制滥造,题材平庸,手法刻板。
一不批艺术家知识分子敏锐的感觉到商业与艺术的矛盾,力图在知识分子圈子内,通过各种试验加以解决。
因此,20年代,在德国、法国、英国等国家,出现了许多类似"电影俱乐部"那样的团体,其成员大多数是关心电影的各门类的艺术家和评论家。
他们在团体内放映一般影院不予放映的影片(即一般观众看不懂,上座率不高的影片)。
他们在探讨理论问题,力图抛开群众,创造一种只限于少数"精选的观众"所能接受的新的一电影艺术。
这些艺术家们从各自所从事的艺术角度去看待电影的特征,进行电影创作,从事各种试验。
这样,"先锋派"电影便应运而生。
先锋派电影的电影艺术家们,盲目反对叙事,反对舞台化;主张"非理性化","非情节化","非戏剧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西方先锋派电影
北京大学XXX
先锋派电影指的是1920年以后,在法国和德国兴起的一种电影运动后流行的一种电影。
它对西方电影的发展做出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特点是反传统叙事结构而强调纯视觉性。
先锋派电影并不是一个统一的创作流派,它包括了“纯电影”、“达达主义电影”、“超现实主义电影”、“表现主义电影”、等相互关联又相互区别的创作流派。
其代表作有《沉睡的巴黎》、《厄舍古厦的倒塌》、《卡里加里博士》《流浪女》《幕间休息》等作为先锋派电影的代表作,为后世电影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种影片样式,也有人称之为纯电影、抽象电影或整体电影,深受影迷喜爱。
接下来讲下它的分类,先锋派电影首先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将,它对当时传统惯例的电影表现模式提出挑战,引发一场范围较广的电影运动并提供了一类没血范例,如苏联蒙太奇学派(着重剪接与拼接)、诗意现实主义、新现实主义等;狭义上讲,是指对电影表现形式和手法的革新,通过对画面影像的变形或独特的处理,寻找和发现新的表现形式和电影语言。
先锋派电影有众多派分,但在美学原则上,它们有共同的审美理想,具有一致性,那就是打破有着反叙事、非理性、抽象性等美学特征,反对既存的美学原则和叙事原则。
接下来是先锋派电影的分类,一,印象主义电影,它的代表性人物是《狂热》《流浪女》
其特点是此类影片注重画面的视觉效果,在深入表现认得心里变化过程中强化了对自然的诗意的描述,2对蒙太奇形式的创造性运用,与多层隐喻相结结合表现人的心里活动。
二、德国的表现主义电影,代表作有《卡里加里博士》,特点有1有着高度的舞台化、全部使用绘画和黑色背景和非自然的扭曲的空间关系,2人物都经过浓重的变形化妆,穿着奇形怪状的衣服行动僵化,3,光线的阴暗对比强烈,人工化和黑暗形成了极度反差,画面气氛阴沉恐惧。
三、抽象主义电影,它讲究的是形式的极端主义,对线条、光线、体积、色彩的体验和研究中感受节奏和韵律的意味,代表作有艾林格的《对角线交响乐》,这个派别电影表达了人们对电、光、机器等新鲜事物产生的情感波动,以及现代都市生活提供的新的时空体验等。
四、达达主义电影,它追求“绝对的无意义”,整个影片充满了荒谬和嘲讽。
代表作是《幕间休息》,五、最后一类是超现实主义电影,它的代表作是《一条安达鲁狗》,他的特点是1、在影片中最令人震惊的是暴力和死亡,2、性和色情的表现,3、迷乱的心绪。
先锋派电影运动产生在20世纪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期,是现代社会在人的精神生活和艺术活动中的反映,它的产生具有以下历史意义:1、先锋欧派电影运动触动了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他从表现、感官等方面让人更多方面的思考社会。
2、先锋派电影是都市化艺术,当时的电影拍摄是依托先进技术的都市为工作地点的,所以带有都市化艺术特色。
3,它开创了电影艺术特性,构造了更多种类的电影表达。
4、先锋派电影是表现危机的艺术,他从侧面反映出社会中人类
生活的问题所在,在思考人性方面做出贡献。
5,先锋运动作为贵族运动(因为当时拍摄电影是贵族人才能承担的),贵族也为社会做出探讨和研究的贡献。
受到20世纪20年代尼采、弗洛伊德影响的学术为代表的西方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先锋派电影的突出特点是反对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戏剧式电影的表现形式、制作方法、艺术态度和美学方法论,其中最重要的两项是反形象再现和反情节叙事性。
这个主要由诗人、音乐家和画家构成的群体被我们后来也称作贵族派别,创作是主要探求如何让电影的画面产生情绪的象征行的或者节奏感等效果。
由于先锋派的理论和时间,电影的造型一是开始逐步为电影艺术所接受,逐渐成为一种新的电影观念,并为后世的电影创作及开导产生巨大影响。
我觉得先锋派电影放到现在的中国来也是具有意义的,如果我们也有着更强表现力和开放性的引导性创作电影,不仅对中国电影业的发展起重要作用,而且也会对我们对社会对人生产生反思,推动社会的文明,以上为我的见解,不足之处请老师指出。
2008级 X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