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甲乙丙
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八年级下册学生实验报告册(2014)

八年级下册学生实验报告册(2014)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单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在木块上加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压力,再做上述实验.
.将棉布、毛巾分别铺在木板上,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重做上述实验.
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物理实验报告单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学年八年级下册班姓名
)同一滑轮组,所提升重物越重,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2)双滑轮组和单滑轮组,提升同样
重的物体,相同的高度,___________
滑轮组机械效率大。

(3)指出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doc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甲乙丙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实验次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1 F1 =2 F2=3 F3=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XX大学生实习报告总结3000字社会实践只是一种磨练的过程。

对于结果,我们应该有这样的胸襟:不以成败论英雄,不一定非要用成功来作为自己的目标和要求。

人生需要设计,但是这种设计不是凭空出来的,是需要成本的,失败就是一种成本,有了成本的投入,就预示着的人生的收获即将开始。

小草用绿色证明自己,鸟儿用歌声证明自己,我们要用行动证明自己。

打一份工,为以后的成功奠基吧!在现今社会,招聘会上的大字板都总写着“有经验者优先”,可是还在校园里面的我们这班学子社会经验又会拥有多少呢?为了拓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增加个人在社会竞争中的经验,锻炼和提高自己的能力,以便在以后毕业后能真正的走向社会,并且能够在生活和工作中很好地处理各方面的问题记得老师曾说过学校是一个小社会,但我总觉得校园里总少不了那份纯真,那份真诚,尽管是大学高校,学生还终归保持着学生身份。

八年物理下实验报告单---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八年物理下实验报告单---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实验报告单第组组长:组员: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一、弹簧测力计原理和构造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就,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它受到的拉力成,弹簧测力计正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弹簧测力计都由、指针、、挂钩、吊环和外壳等组成,常见的两种弹簧测力二、实验步骤:图8-1-2 8cm 的弹簧,当所受拉力8N 时,长度变为12cm ,当长度变为14cm 时所受拉力是( )A . 10NB .12NC .14ND .20N、写出下列弹簧测力计的读数3、使用弹簧秤时,下面几种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弹簧秤必须竖直放置,不得倾斜B .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点上C .使用中,弹簧、指针、挂钩不能与外壳摩擦D .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弹簧秤的测量范围4、如下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测量限度和分度值分别是( )A .测量限度是5N ,分度值是0.2NB .测量限度是5N ,分度值是0.1NC .测量限度是5N ,分度值是0.5ND .测量限度是10N ,分度值是0.5N5、几个同学用同一个弹簧拉力计比试臂力,如图,结果每个人都能把手臂撑直,则( )A .臂力大的人所用拉力大B 、手臂长的人所用的拉力大C 、体重大的人所用拉力大D 、每个人所用拉力一样大 6、小平同学用已凋零的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重力时,误将物体挂在了挂环上,当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5.0N ,则物体的重力 ( )A .一定等于5.0NB .一定大于5.0NC .一定小于5.0ND .不一定小于5.0N7、把弹簧测力计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3 N 的力拉它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3 N ,若将弹簧测力计的固定端取下,两端各施一个3 N 的拉力而使弹簧测力计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 、0B 、3NC 、6ND 、无法判断8、—测力计因弹簧断裂而损坏,若去掉断裂的一小段弹簧,将剩余的较长的一段弹簧重新安装好,并校准了零刻度,那么用这个修复的弹簧测力计测量时,测量值与原来测量值相比较,结果是 ( )A.测量值比原来的测量值大 B .比原来的测量值小C.与原来的测量值相同D. 以上三种情况均可能出现9、用手拉伸一弹簧时,开始不太费力,后来越来越费力,这是什么原因?。

小学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小学五年级上科学实验报告单-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结果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Hale Waihona Puke 的大小东边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五年级
实验名称
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目的
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能正确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实验器材
条形弹簧测力计2个(14002)、钩码(11029)、铁架台、转笔刀一个、小瓶矿泉水(350ml)
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在实验之前,检查弹簧测力计的指针是否指在“0”的位置,若不在,应该调到“0”的位置上。2、测量手的拉力。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竖直向下拉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使指针分别指到1N、2N、5N处,感受1N、2N、5N的力的大小。(注意:拉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测一个钩码所受的重力,我们估计一个钩码的重力为0.5N,将一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0.4N;测两个钩码所受的重力,估计两个钩码的重力为1N,将两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0.9N. 4、测量转笔刀所受的重力。我们估计转笔刀的重力为1N,将转笔刀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1N. 5、测量矿泉水所受的重力。我们估计矿泉水的重力为3.5N,将矿泉水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正确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3.7N.6.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将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桌面上,互相钩挂在一起,两手分别向左右拉两个拉环,使拉力方向与弹簧测力计轴线近似在同一直线上,并使弹簧测力计的指针静止在2N的位置,读出和记录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N。7、整理器材,归类放回原处。

金属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金属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

金属弹性模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掌握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加深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解。

实验仪器,弹簧测力计、金属杆、游标卡尺、实验台、螺母、螺栓等。

实验原理,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时产生弹性形变的能力大小的物理量。

在一定范围内,应力与应变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弹性模量。

实验中,我们将通过悬挂金属杆并在其上加力,测量其形变和受力,从而计算出弹性模量。

实验步骤:1. 将金属杆固定在实验台上,确保其水平放置。

2. 在金属杆上方悬挂弹簧测力计,并在下方加上螺母和螺栓,使其受力。

3. 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杆在受力后的长度变化,记录下数据。

4. 通过弹簧测力计测量金属杆受力的大小,记录下数据。

5. 根据测得的数据,计算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

实验数据:通过实验测得金属材料受力后的长度变化为ΔL,受力大小为F。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计算得到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

实验分析: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量得到了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

弹性模量是衡量金属材料抗弯抗拉能力的重要参数,对于材料的选取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弹性模量的测量方法,也加深了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理解。

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金属材料的弹性模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通过细心观察和认真测量,最终取得了满意的实验结果。

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实验能力,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实验中,我们遇到了测量数据不准确的问题,经过仔细检查和多次测量,最终找到了正确的测量方法,确保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的局限性:本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实验条件受限、设备精度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实验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改进实验条件,提高实验设备的精度,以获得更加准确的实验结果。

实验的意义:本次实验不仅增加了我们对金属材料弹性模量的认识,也培养了我们的实验能力和动手能力。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初中物理创新实验大赛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

八年级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一、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2个(规格相同),钩码2个,铁架台。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1.检查实验器材。

2.测量手的拉力。

3.测量钩码所受的重力。

4.测两个弹簧测力计相互作用的拉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零刻线。

实验名称: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探究重力的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弹簧测力计,铁架台,相同的钩码5个(质量已知),铅笔,刻度尺。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到零刻度线。

(2)将弹簧测力计悬挂在支架上。

(3)将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4)将5次的测量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与结论1.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

实验结论:重力的大小跟物体的质量的关系是。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单实验名称: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探究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对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要求标明各仪器的规格型号)木块,砝码,弹簧测力计,毛巾。

三、实验步骤或内容:要求步骤或内容简单明了(1)检查器材:观察弹簧测力计的量程和分度值,指针是否指在零刻线处。

(2)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3)改变压力,将砝码放在木块上,测出木块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4)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将毛巾平铺在水平桌面上,测出压力F=G木块时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

(5)整理器材。

五、实验记录与结论(1)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0-5N,分度值为0.2N。

(3)实验结论:在接触面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在压力相等的情况下,接触表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高中力学小实验报告

高中力学小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通过实验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2. 理解质量、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3. 掌握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

二、实验原理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与物体的加速度成正比,加速度的方向与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其数学表达式为:F=ma。

三、实验器材1. 弹簧测力计2. 小车3. 滑轮4. 细线5. 铅块6. 水平桌面7. 秒表8. 米尺9. 计算器四、实验步骤1. 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细线连接小车和铅块,铅块挂在滑轮的另一端。

2.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铅块的重力G,记录数据。

3. 将小车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米尺测量小车与滑轮之间的距离L,记录数据。

4. 在小车的一端连接弹簧测力计,用米尺测量弹簧测力计与小车之间的距离D,记录数据。

5. 在小车的一端连接细线,另一端连接铅块,调整铅块的质量m,使小车能够顺利运动。

6. 用秒表测量小车通过距离L所需的时间t,记录数据。

7. 改变铅块的质量m,重复步骤5和6,共进行5次实验。

五、数据处理1. 计算每次实验中铅块的重力G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之间的关系。

2. 计算每次实验中小车的加速度a。

3. 计算每次实验中小车的质量m与加速度a之间的关系。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发现铅块的重力G与小车受到的合外力F成正比,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2. 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发现小车的质量m与加速度a成反比,符合牛顿第二定律。

3.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验证了牛顿第二定律的正确性,了解了质量、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掌握了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方法,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八、实验注意事项1.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保持实验环境的安静,以免影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2. 在测量距离和力时,尽量保证精度,减小误差。

3. 在调整铅块质量时,注意观察小车运动情况,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实验报告
学校班级实验日期年月日同组人姓名
一、实验名称: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二、实验目的:认识弹簧测力计的构造;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正确方法。

三、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木块;细线;斜面;木块。

四、实验原理:在弹性限度(即弹簧发生弹性形变的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和弹簧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五、实验操作步骤及要求:
甲乙丙
1、观察图甲,弹簧测力计的主要结构有。

2、观察图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3、观察图丙,掌握在使用测力计测力时,要始终保持弹簧测力计弹簧的轴线与被测力的方向一致。

4、用细线拴住木块,利用弹簧测力计分别测出木块吊在空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在桌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2和在斜面上拉动木块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3。

六、现象及数据记录:
收拾整理器材。

七、实验结论:(1)使用弹簧测力计时,首先要看清其,所要测量的力不能超过它的量程。

(2)测量前要看清楚弹簧测力计的,以便测量时读数。

(3)测量前要检查指针是否指在。

(4)使用前,要轻轻地来回拉动弹簧测力计的,以免指针被卡住,给测量带来较大的误差。

(5)测量时,拉弹簧测力计挂钩的力要和测力计的外壳平行,避免扭曲和摩擦,尽量减小由于摩擦产生的测量误差。

(6)要等到指针静止后再读数,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板表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