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稻施硅肥效果分析】硅肥水稻使用方法
水稻施用硅肥实验及效果分析

水稻施用硅肥实验及效果分析作者:孙丽丽来源:《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08期摘要:中微量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已日益受到广大农民的认可与重视, 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已成为生产上一项简便易行、经济有效的增产措施。
尤其是硅肥, 水稻是喜硅作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的作用, 国内外已有许多研究, 目前的研究工作多集中在硅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上。
为此, 就硅肥的施用量和施用方法做了试验研究, 并从水稻的生育状况和产量诸要素的角度来分析硅肥的肥效。
关键词:水稻;硅肥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试验土壤为草甸土,质地为壤土。
施入试材为二氧化硅、硅酸钠、常规施肥的肥料。
供试水稻品种为沈农265。
1.2.试验设计设6个处理,以当地常规施肥,小区不施硅肥为对照。
小区面积为30平方米,小区随机排列,单排单灌,田间管理措施一致。
Ⅰ.不施硅肥;Ⅱ.区施硅酸钠0.33千克,基肥一次施入;Ⅲ.区施硅酸钠0.66千克,基肥一次施入;Ⅳ.区施硅酸钠0.99千克,基肥一次施入;Ⅴ.区施硅酸钠1.32千克,基肥一次施入;Ⅵ.区施硅酸钠0.66千克,追肥一次施入。
常规施肥为:底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千克,锌肥2千克。
追肥为亩施硫铵25千克,尿素25千克。
1.3 田间管理4月10日育苗,采取无纺布旱育苗,秧苗整齐一至,苗期无病害发生。
本田插秧时间为5月25日,第六处理硅肥施入时间为6月15日。
6月1日亩施丁草胺200克、稻无草一代、硫铵25千克,6月15日亩追尿素12.5千克,6月22日亩追尿素12.5千克,整个本田期无病害发生。
2 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水稻硅肥肥效的田间调查,从表1可以看出,施用硅肥的处理提前分蘖2~3天。
提前2~3天出穗;抗倒伏力加强。
处理2、处理3、处理4、处理5、处理6的抽穗期、成熟期均比对照有所提前,其中处理3、处理4处理5表现较好。
试验表明:水稻施入硅肥后,根系发达、植株健壮,分蘖成穗率高,籽粒饱满,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增加。
【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硅肥对水稻的作用

【多效硅肥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硅肥对水稻的作用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
硅素可明显提高水稻的产量、品质及抗逆性、抗病性。
施用多效硅肥是补充水稻营养的重要途径,可提高成穗率、叶面积指数、粒/叶和粒重/叶,改善茎系结构,使水稻机械组织发达,株型挺拔、茎叶直立、茎叶间夹角减少25.4°,增强抗倒伏能力,从而使群体质量明显提高,水稻增产效果突出。
目前,在水稻测土配方施肥中,种植户往往重视氮、磷、钾肥的施用,对硅等元素不够重视,加之多年连作的老稻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每产稻谷100 kg从土壤中带走硅22 kg),导致水稻缺硅。
可通过灌溉水补硅和施用硅肥进行土壤补硅。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概况试验在邳州市铁富镇铁南村进行,土壤类型为壤土,肥力中等。
前茬小麦,单产5 625 kg/hm2。
该试验地2年未施有机肥[1-2]。
1.2试验材料供试水稻品种为镇稻88,于6月13日栽插,栽插密度52.5万穴/hm2,基本苗195万株/hm2以上。
1.3试验设计试验设4个处理,即分别施多效硅肥75 kg/hm2(A)、150 kg/hm2(B)、225 kg/hm2(C),以不施多效硅肥作对照(CK)。
其他施肥和田间作业均同大田。
采用大区试验,不设重复,小区面积200 m2 [3-4]。
该季于整地前施碳铵1 200 kg/hm2、磷酸二铵262.5 kg/hm2,生育后期施尿素75 kg/hm2作保花肥,全生育期折合施用纯N 297.75 kg/hm2、P2O5 120.75 kg/hm2 [5-7]。
2结果与分析2.1硅肥对水稻分蘖速度、叶色、灌浆的影响施用多效硅肥能增加水稻叶片的光合效能,增加物质积累,促进水稻对养分的吸收,加速水稻生长发育进程,但对水稻返青期影响不大,而对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均有一定影响,平均比CK提前1~3 d。
根据分蘖期观察,施硅区较CK分蘖速度明显加快,叶色也较CK浓绿。
水稻硅肥正确使用方法

水稻硅肥正确使用方法1. 硅肥主要适用于水稻生育期的早、中、晚期,特别是在水稻孕穗期的施用效果更佳。
2. 施用硅肥前应保证水稻田的基本肥力,如有需要,可先施用底肥进行土壤调理。
3. 硅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类型、水稻品种和生育期来确定。
4. 施用硅肥前,应深耕水稻田并平整土壤,使硅肥能更好地与土壤接触。
5. 硅肥可通过直接施用或溶液喷施的方式进行施用。
直接施用时,可将硅肥均匀撒在水稻植株周围,而溶液喷施时,可将硅肥与水进行充分混合后均匀喷洒在水稻植株上。
6. 硅肥的施用频率应根据水稻生长情况和土壤状况来确定。
一般来说,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
7. 施用硅肥后,应及时灌溉,以促进硅肥与土壤的充分接触和水稻根系的吸收。
8. 在施用硅肥的也应注意其他养分的供应,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9. 硅肥的施用应避免与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10. 施用硅肥后,应注意观察水稻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整施用量和频率。
详细描述:水稻硅肥的正确使用方法是确保水稻能够充分吸收硅元素,提高水稻的抗逆性和产量。
施用硅肥前应确保水稻田的基本肥力,如有需要,可先施用底肥进行土壤调理。
然后,应深耕水稻田并平整土壤,使硅肥能更好地与土壤接触。
施用硅肥时可选择直接施用或溶液喷施的方式。
直接施用时,可将硅肥均匀撒在水稻植株周围,而溶液喷施时,可将硅肥与水进行充分混合后均匀喷洒在水稻植株上。
硅肥的施用量应根据土壤类型、水稻品种和生育期来确定,并注意施用的适当频率。
一般来说,可每隔7-10天施用一次。
施用硅肥后,应及时灌溉,以促进硅肥与土壤的充分接触和水稻根系的吸收。
也应注意其他养分的供应,以满足水稻的生长需求。
施用硅肥时应避免与农药和其他化学物质混用,以免产生不良反应。
施用硅肥后,应密切观察水稻的生长情况,如有异常反应应及时调整施用量和频率,以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水稻苗床床用硅肥用法

水稻苗床床用硅肥用法水稻苗床床用硅肥用法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型肥料开始被广泛应用于农田中。
其中,硅肥作为一种新型肥料,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泛。
在水稻苗床中使用硅肥,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水稻苗床床用硅肥的主要内容。
一、硅肥的基本特点硅肥是一种含有丰富的二氧化硅成分的新型有机无机复合肥料。
它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点:1.富含二氧化硅:硅肥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硅成分,可以提高植物对病虫害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
2.增强植物光合作用:硅肥可以增加叶片表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3.改善土壤性质:硅肥能够改善土壤结构和通透性,增强土壤保水能力,并且具有调节土壤酸碱度的作用。
二、硅肥在水稻苗床中的应用1.硅肥的施用时间在水稻苗床中使用硅肥,最好是在播种前或者幼苗期进行施用。
这样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水稻对病虫害和逆境环境的抵抗力。
2.硅肥的施用方法(1)基肥:将硅肥与底部土壤混合均匀,然后再进行播种。
这样可以使硅肥充分溶解,并且能够与根系接触,促进其吸收。
(2)追肥:在幼苗期进行追肥。
将硅肥溶于水中,然后均匀地喷洒在幼苗周围的土壤上即可。
3.硅肥的注意事项(1)不能与其他化学药剂混合使用,否则会影响其效果。
(2)施用时应注意控制使用量,过量使用可能会对植物造成伤害。
(3)施用后注意及时浇水,并且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以便更好地促进植物吸收。
总之,在水稻苗床中使用硅肥,可以有效地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发育,提高其产量和品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使用量,并且注意施肥时间和方法。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硅肥的作用,为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水稻施用硅肥的方法

水稻施用硅肥的方法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通过施用硅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硅肥对水稻的施用方法有很多种,包括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等。
以下将详细介绍水稻施用硅肥的方法。
首先,土壤施用硅肥是水稻施用硅肥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水稻的生长过程中,硅肥可以通过根系吸收和转运到植物体内。
因此,在水稻的栽培过程中,可以直接将硅肥施入土壤中。
土壤施用硅肥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基质施用、锄培施用和水肥一体化施用。
基质施用是将硅肥混入水稻种子的培养土中,或在播种前将硅肥均匀撒在田间土壤中,然后进行翻耕和整地。
这种方法适合于水稻种植的早期阶段,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稻的根系发育和硅肥的吸收效果。
锄培施用是将硅肥直接施到已经生长的水稻田中。
在水稻生长的中期和后期,硅的需求量较大,可以将硅肥通过耙锄等工具均匀地撒在水稻田中,然后进行翻耕和耙平。
这种方法可以促进水稻的茎秆生长和穗粒发育,提高水稻的产量。
水肥一体化施用是将硅肥与水肥混合在一起进行施用。
在水稻生长的早期,可以将硅肥加入灌溉水中,在水稻田中进行根部灌溉。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水稻所需的养分,同时也能够提高水稻对硅肥的吸收效果。
除了土壤施用硅肥,还可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施用硅肥。
水稻的叶面喷施硅肥可以增加硅肥在植物体内的有效积累量,提高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和逆境抗性。
叶面喷施硅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水溶液喷施和硅肥颗粒喷施。
水溶液喷施是将硅肥溶解在适量的水中,然后通过喷雾器等工具均匀地喷施在水稻的叶面上。
喷施硅肥的时间和浓度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状况进行调整,一般可在水稻生长的早中期进行喷施。
硅肥颗粒喷施是将硅肥颗粒均匀地分布在水稻的叶面上。
硅肥颗粒喷施的优点是可以提高硅肥的利用率,减少硅肥的损失。
硅肥颗粒喷施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直接喷施和胶体包裹。
综上所述,水稻施用硅肥的方法主要包括土壤施用和叶面喷施两种方式。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要根据水稻的生长阶段和生长状况,选择适当的施用方法和时机,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抗逆能力。
稻田施用硅肥的效果及方法

水稻施用硅肥有哪些好处?如何施用硅肥?

水稻施用硅肥有哪些好处?如何施用硅肥?硅元素对于农作物来说是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但对于水稻来说,却很重要。
水稻是典型的硅酸作物,茎叶中含硅量通常占干物重的10-20%,高产水稻含量尤高,在稻秸秆灰中通常含有的硅。
水稻施加硅肥有利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和每穗的实粒数的增加。
水稻施加硅肥后,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成穗率、穗粒数、结实率而促进产量的形成。
硅肥对水稻的作用1、增加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效率大家都知道,作物是通过叶片光合作用来制造干物质最后形成产量的。
如果把叶片比作植物光合作用的“工厂”,那么,叶绿素就是植物光合作用的“车间”试验表明,水稻田施用硅肥在4-00公斤/公顷施的水平内,促进叶绿素含量的增加。
硅在植物表皮组织沉积,增加水稻茎秆的机械强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叶片内叶绿体体积,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硅元素能促使叶度角缩小,可使群体光合作用能力增强。
缺硅使部分幼叶失绿,叶片下垂,角度增大,受光姿态恶化,光合作用的效率下降。
2、增加纤维含量,提高抗逆性水稻施加硅肥,在生育后期能明显大幅度提高植株的纤维素含量。
施用硅肥后,水稻植株基部节间缩短,茎秆、植株体内通气性和根系活力增强,显著地促进根系生长,对预防根系的腐烂和早衰,预防水稻烂根病的发生和提高水稻的抗倒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
试验表明:硅肥能提高水稻的根系活力,硅肥在2-6公斤/亩施用水平内,随着施用量的增加,水稻根系总吸收面积和活跃吸收面积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
3、促进水稻有效分蘖,提高结实率增加产量据试验,施用硅肥能使水稻的分蘖期延长,分蘖数及有效分蘖增加,水稻抽穗期提早1天,乳熟期和黄熟期提前,促使水稻早熟。
也有资料表明,施用硅肥使水稻穗粒增大,千粒重增加,植株根系增多,基部植株茎节粗壮,上部叶片功能期延长,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及抗倒伏能力,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提高4.95-16.53%。
试验结果表明,施用硅肥能促进水稻对氮、磷、钾吸收利用,增加籽粒中的含量,从而提高氮磷钾肥料利用率。
水稻怎么施用硅肥?水稻施用硅肥的作用和方法介绍

水稻怎么施用硅肥?水稻施用硅肥的作用和方法介绍【常见问题】水稻怎么施用硅肥?【专家解答】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具有很高的种植价值。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常会施用一些肥料,其中以硅肥尤甚。
因为水稻是典型的喜硅作物,同时硅又是水稻生长所必需的元素之一,所以为水稻施用硅肥,是实现水稻种植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
现将水稻施用硅肥的作用和方法介绍如下。
一、水稻施用硅肥的作用1.水稻施用硅肥有增产作用:参与细胞壁的组成硅与水稻体内的果胶酸、多糖醛酸等有较高亲和力,形成稳定的、溶解度低的硅酸混合物沉积在木质化细胞壁上,可使表皮硅质化,增加细胞壁的厚度,形成坚固的保护层,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加强水稻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增强抗倒伏能力。
2.增强光合作用和减弱蒸腾作用:水稻叶片的硅化细胞比绿色细胞更易让散射光透过,促进水稻的光合作用。
硅化物质沉积在叶片和茎秆表面,形成“角质双硅层”减弱蒸腾强度,一方面,提高水稻抗旱能力,节约水资源;另一方面,当水稻吸收硅素后,十分有利于叶片和根系的生长发育。
3.硅与其它营养元素的相互作用:施用硅肥可以调节水稻对氮、磷的过量吸收,促进通化产物向多糖物资转化,以保证水稻的高产优质。
提高水稻的硅氮比可提高水稻的耐高氮能力,减轻偏施氮肥引起的贪青、晚熟和倒伏。
水稻在淹水条件下硅肥能促进根系的氧化能力,抑制对铁、锰的过量吸收,减轻毒害。
二、水稻施用硅肥方法土壤中硅的性质稳定,移动性差,以化合物的形态被固定,水稻难以吸收,所以施用硅肥十分重要。
一般做为基肥与氮磷钾配合施用,也可在苗期配合其它肥料追施。
另外,还可进行根外喷施,在水稻分蘖盛期亩喷施高效速溶硅肥100克,连喷两次,对水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般水稻施用硅肥增产5—20%。
【本人结语】为了实现水稻种植的稳产高产,施用硅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当引起重视。
上文中为大家介绍了水稻施用硅肥的作用和方法,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水稻施硅肥效果分析】硅肥水稻使用方法
连作的老水田施用硅肥对水稻的增产作用非常明显。
在稻田施用硅肥可提高水稻的抗性,增强水稻抗各种病虫害的能力,提高产量,增产幅度为8.5%--13.0%。
硅肥的研究历史在国际上比较悠久,但总体发展较慢,在农业生产上一直是一个被人们忽略重要肥料。
我国70年代中期开始研究硅肥,80年代后期才实现工业化生产,直到1996年才开始有正式的硅肥应用标准。
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研究方法、研究理论的创新和试验条件的改善,硅费肥的研究又开始活跃起来。
2000年后我国广大垦区对硅肥的重视程度逐年提高,从此硅肥正式进入了大农业生产的历史舞台。
硅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作物在施用硅肥后,可使作物表皮细胞硅质化,能有效地改善植株受光态势,使叶片上举,作物的茎叶挺直,减少遮荫,使叶片光合作用提高;可提高作物抗逆性,作物施硅肥后,能有效地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挖掘水分蒸腾作用,提高作物的抗旱、抗干热风和抗低温能力。
硅肥中含有较多的钙镁,并含有一定量的磷、锌、镁、硼、铁等微量元素,对作物有复合营养作用;同时能改良土壤,矫正土壤的酸度,提高土壤盐基,促进有机肥分解,抑制土壤病菌;能减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活化土壤中的磷,并促进磷在作物体内的运转,从而提高结实率。
水稻是典型的喜硅素作物,对硅的需求量较多,接近氮、磷、钾的需求量,居第4位。
经
多年试验、示范与应用结果表明,硅肥对水稻生长发育、提高单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水稻田施硅肥能增强水稻的抗病虫害能力
水稻田长期施用硅肥,能有效增强水稻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减少了病虫的危害程度。
从生理上讲,水稻田中氮、磷、钾、硅以及其他营养元素的合理施用,使茎、叶表皮细胞壁加厚,角质层增加,增强了茎秆的硬度,导管刚性增强,有效地增加植株体内的通气透气性,使植株含硅量明显增加,使茎秆健壮,根系发达,从而提高了抗病、防虫的能力。
特别是对稻瘟病、叶斑病、水稻白叶枯病、二化螟、钻心虫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并能激活稻田土壤中磷、钾肥的活性,加速磷、钾肥在水稻植株体内运转速度,有效地提高了磷肥、钾肥的利用率,并能有效地减轻由于施用氮肥过量引起的贪青倒伏。
同时还可以预防水稻根的腐烂和早衰等病害的发生,特别是对根治水稻中毒性烂根病有着重要作用。
2、水稻施硅肥能减少农药对土壤的污染.
农业污染于人们对作物病虫害的防治。
施硅肥后,可以使水稻植株产生一种较强硬的硅化细胞,使害虫不易咬噬,以达到减少病虫
危害,降低农药使用量,或采用生物农药、物理方法,掌握最佳的有效时期,也能达到有效防治的目的,由此减少农药污染。
3、水稻施硅肥抗旱、抗倒伏,增产效果显著
水稻是需硅量较多的作物,加之多年连作的老稻田每年生产的稻谷要从土壤中摄取大量的硅,致使水稻田中严重缺硅,尤其在缺硅的土壤上种植的水稻,生长不良,茎秆细长软弱,叶片本应为200~300直立型则变成垂柳叶,分蘖少,抽穗迟,空瘪粒多,千粒重下降,抗性差,易倒伏,易感染和发生稻瘟病、纹枯病、钻心虫等病虫害。
在水稻优化配方施肥中,重视氮、磷、钾、硅等大量元素合理地施用,硅元素对水稻的生长发育起到了很大作用。
硅虽然不是所有的作物都需要的营养元素,但对水稻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水稻生产中当硅充足时,硅化物质淀积在叶片的细胞壁上,与角质层一道,能减弱蒸腾作用,使植物能更好利用水分,促进产量的提高,增产8.5%~13.0%。
水稻是吸收硅较多的作物,水稻体内硅酸含量约为氮的10倍、磷的20倍左右,水稻田缺硅已成为限制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
因此,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硅肥后,为水稻稳产、高产奠定基础。
4、硅肥施用方法
水稻田施硅肥,应配合氮、磷、钾、锌等肥料一起施用,作底肥施入土壤中,最好在翻地前或水耙时撒施。
硅的标准用量为15.0~19.5kg/hm2,或以硅氮磷肥600-750kg/hm2为宜。
5、结语
水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要满足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量元素等营养元素配合,缺一不可,各种元素对水稻的生长起着各自的作用,一旦某种营养元素的缺乏或不足时对其他元素的吸收有拮抗或抑制作用,严重时还有毒害作用。
因此,水稻在生长发育中首先满足必需营养元素的供应,尤其是硅肥具有改善水稻品质、增强水稻抗病虫害的能力,使水稻生长健壮,抗倒伏,具有抗旱节水的功能,为水稻获得稳产、高产奠定了基础。
(:156202黑龙江省绥滨县二九〇农场)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