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手设计说明书doc

合集下载

机械手-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人体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设计-说明书摘要康复机器人技术则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门新兴机器人技术,是机器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新应用;目前康复机器人已成为国际社会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课题主要研究的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设计。

本文介绍了下肢康复机器人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应用情况,进行了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的总体方案设计、结构设计,和总体控制方案设计,并对重要零件进行校核。

本设计下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共有5个自由度,其中每一条机械腿上有2个关节(2个自由度)模仿人体腿上的膝关节、髋关节和一个用于减重的减重系统(包括1个自由度)。

此系统能用于脑损伤、中风等病人的步态康复训练,帮助病人更好地进行康复训练,减轻他人的帮助,提高效果。

关键词:康复训练,机器人,下肢外骨骼ABSTRACTThe rehabilitation robot technology is a new robot technology developed rapidly recently, which is a new application in medical fields of robot technology. Currently the research on rehabilitation robot has been one of the focuses i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The rehabilitation robot technology is a synthesis of many subjects, which covers mechanics, electronics, control and rehabilitative medicine and so on; it has been a typical representation of the mechatronics research. The main researchof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ttitude control gait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system design.In this paper, lower extremity rehabili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robot applications at home and abroad,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 training robot's overall program design, structural design, design and overall control; gait training on the robot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and important parts to check. The robot gait training has a total of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each of which a mechanical leg joints have two 2 DOF to imitate human knee, hip and a weight relief for weight relief system including a degree of freedom. The system can be used for brain injury, stroke, and to help patients better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and meets the needs of different groups of peopleKey words:rehabilitation training, robot, lower extremity exoskeletons目录1 绪论1.1 概述1.2 康复机器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1.4 本章小结2 总体方案选择与论证2.1 步态分析2.2 方案的选择2.2.1 自由度的选择2.2.2 基本参数的选取2.2.3 驱动器的选择2.2.4关节结构的选择2.2.5连杆结构的选择2.2.6腰部结构设计2.2.7减重机构设计2.2.8整体结构设计2.3 本章小结3 机械结构的设计与计算3.1 人体参数3.2 各关节运动分析3.2.1 膝关节的运动分析3.2.2髋关节的运动分析3.3 关节力矩分析3.4 具体结构设计3.4.1 关节机构的选择3.4.2 连杆机构的选择3.4.3 腰部结构设计3.4.4减重机构3.4.5整体结构设计3.5 部分重要零件的设计与校核3.5.1轴承的选择及校核3.5.2连杆的计算及校核3.5.3双头螺柱的校核3.6 本章小结4 驱动部件的计算与选型4.1 滚珠丝杠螺母副的计算与选型 4.1.1髋关节滚珠丝杠副的计算与选型4.1.2膝关节滚珠丝杠副的计算与选型4.2 直流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型 4.2.1髋关节直流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型4.2.2膝关节直流伺服电机的计算与选型4.3 同步带的计算与选型4.3.1髋关节同步带的计算与选型4.3.2膝关节同步带的计算与选型4.4 本章小结5 控制系统的设计5.1 控制系统的方案选取5.2 控制系统的设计5.2.1电源配置设计5.2.2常用存储器及扩展电路设5.2.3数据存储器的设计5.2.4 D/A转换器接口电路设计5.2.5译码器的设计5.2.6上位机的连接设计5.3 控制流程的设计5.4 本章小结6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谢1 绪论据报道,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有1.43亿,占全国人口的11%,到2050年将达到4.37亿。

机械手设计计算说明书

机械手设计计算说明书

毕业设计设计题目棒料抓装机械手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指导教师院系名称目录中文摘要 (3)英文摘要 (4)第一章绪论 (5)1.1 工业机械手 (5)1.1.1 工业机械手概述 (5)1.1.2 选题背景 (6)1.1.3 设计目的 (6)1.2 机械手的组成和分类 (7)1.2.1机械手的组成 (7)1.2.2机械手的分类 (10)1.3 国内外发展状况 (12)1.4 课题的主要要求 (13)第二章手部结构 (14)2.1 手部结构设计 (14)2.1.1概述 (14)2.2手部计算 (16)2.2.1 驱动力的计算 (16)2.2.2夹紧缸驱动力计算 (18)2.3 两支点回转式钳爪的定位误差的分析 (18)第三章腕部结构 (19)3.1腕部的结构设计 (19)3.1.1概述 (19)3.1.2 腕部的结构形式 (19)3.2手腕驱动力矩的计算 (20)第四章臂部的结构 (21)4.1 臂部设计的基本要求 (22)4.2 手臂的典型机构以及结构的选择 (23)4.2.1 手臂的典型运动机构 (23)4.2.2 手臂运动机构的选择 (23)4.3 手臂直线运动的驱动力计算 (23)4.3.1 手臂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23)4.3.2 手臂惯性力的计算 (25)4.3.3 密封装置的摩擦阻力 (25)4.4 液压缸工作压力和结构的确定 (26)第五章机身的设计计算 (29)5.1 机身的整体设计 (29)5.2 机身回转机构的设计计算 (30)5.3 机身升降机构的计算 (33)5.3.1 手臂偏重力矩的计算 (33)5.3.2 升降不自锁条件分析计算 (34)5.3.3 手臂做升降运动的液压缸驱动力的计算 (34)5.3.4 油缸结构尺寸的确定 (35)第六章液压系统 (37)6.1液压系统的设计 (37)6.1.1液压系统简介 (37)6.1.2液压系统的组成 (37)6.2机械手液压系统的控制回路 (37)6.2.1 压力控制回路 (37)6.2.2 速度控制回路 (38)6.2.3方向控制回路 (38)6.3 机械手的液压传动系统 (39)6.3.1上料机械手的动作顺序 (39)6.3.2自动上料机械手液压系统原理介绍 (39)6.4机械手液压系统的简单计算 (41)6.4.1 双作用单杆活塞油缸 (42)6.4.2油泵的选择 (45)6.4.3 确定油泵电动机功率N (45)第七章PLC控制回路的设计 (46)7.1电磁铁动作顺序 (47)7.2 根据机械手的动作顺序表 (48)7.3 PLC与现场器件的实际连接图 (49)7.4 梯形图 (50)7.5指令程序 (52)结论 (56)致谢 (57)参考文献: (58)棒料抓装机械手的设计摘要:当今社会信息化、科技化时代到来,机器人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控制论、机构学、信息和传感技术、人工智能、仿生学等多学科而形成的高新技术,可以通过编程控制及检测反馈技术的成熟实现无人化操作,是当代研究十分活跃,应用日益广泛的领域。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设计参数摘要随着现代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工业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

工业的自动化中机械手发挥了相当大的作用,小到机床的自动换刀机械手,大到整个的全自动无人值守工厂,无一不能看到机械手的身影。

机械手在工业中的应用可以确保运转周期的连贯,提高品质。

另外,由于机械手的控制精确,还可以提高零件的精度。

机械手在工业中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一、以提高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应用机械手有利于实现材料的传送、工件的装卸、刀具的更换以及机器的装配等的自动化的程度,从而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二、以改善劳动条件,避免人身事故在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有灰尘、噪声、臭味、有放射性或有其他毒性污染以及工作空间狭窄的场合中,用人手直接操作是有危险或根本不可能的,而应用机械手即可部分或全部代替人安全的完成作业,使劳动条件得以改善。

在一些简单、重复,特别是较笨重的操作中,以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可以避免由于操作疲劳或疏忽而造成的人身事故。

三、可以减轻人力,并便于有节奏的生产应用机械手代替人进行工作,这是直接减少人力的一个侧面,同时由于应用机械手可以连续的工作,这是减少人力的另一个侧面。

因此,在自动化机床的综合加工自动线上,目前几乎都设有机械手,以减少人力和更准确的控制生产的节拍,便于有节奏的进行工作生产。

应用前景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

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

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

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手工作频率:20/min;升降 0.3kw,摆动 0.1kw,伸缩 0.1kw,夹持 0.2kw。

2执行机构的选择与比较§2-1 转角机构(实现平面转角030功能)方案一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电机带动不完全齿轮运动,不完全齿轮带动全齿轮运动,与全齿轮固结的四杆机构,使滚子在预先设计好形状的槽内运动,左右运动的极限位置恰好是30度。

机构评价:优点:因为槽的形状固定,所以能保证在一个行程内,机构的平面转角就是30度。

不完全齿轮的使用,为机械手在抓放物体时留下了工作时间。

缺点:由于四杆机构的运动被槽限制住,最短杆无法做周转运动,导致机构的回程要求齿轮的翻转,必须在前面加入变速箱改变速度方向。

方案二实现平面转角030的过程:皮带轮传动给蜗轮蜗杆从而使不完全齿轮,有间歇地带动完全齿轮转动,齿轮通过杆拉动齿条,由齿轮来回往复地带动固接杆转动030机构评价:优点:同样具有结构简单,传力较小运动灵活,造价低准确地实现转角030的要求,可以控制间歇实现循环功能。

缺点:磨损较严重,效率较低,齿轮尺寸过大加工难。

方案三30的过程:使用实现平面转角0槽轮实现平面转角30度,只要计算好槽轮的槽数,就能在主动圆盘转360度时,使从动轮转30度。

机构评价:优点:结构简单,外形尺寸小,机械效率高,并能平稳的间歇地进行转位。

缺点:传动存在柔性冲击,且是单向的间歇运动,同样要求变速箱改变运动方向。

方案的选择与比较:只有第二个方案能较好的实现对传动系统的功能要求在平面转动上能准确地控制在30度,制造简单方便。

§2-2 上升机构(实现上升100功能要求)方案一实现上升的过程:皮带轮传动,使蜗杆带动蜗轮,蜗轮和齿条配合。

通过控制蜗杆的半径,使转动一周后,使齿条上升100.机构评价:优点:蜗杆的轮齿是连续的螺旋尺,故传动平稳,啮合冲击小。

缺点:啮合齿轮间的相对滑动速度较大,摩擦磨损较大,传动效率较低,易出现发热现象,常用耐磨材料制作,成本高。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65页)

机床上下料机械手设计 说明书(65页)

第1章绪论1.1 选题背景机械手是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具有抓取和移动工件功能的自动化装置,它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机器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领域内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

机械手能代替人类完成危险、重复枯燥的工作,减轻人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力。

机械手越来越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在机械行业中它可用于零部件组装,加工工件的搬运、装卸,特别是在自动化数控机床、组合机床上使用更普遍。

目前,机械手已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FMS和柔性制造单元FMC 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把机床设备和机械手共同构成一个柔性加工系统或柔性制造单元,它适应于中、小批量生产,可以节省庞大的工件输送装置,结构紧凑,而且适应性很强。

当工件变更时,柔性生产系统很容易改变,有利于企业不断更新适销对路的品种,提高产品质量,更好地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

而目前我国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及其工程应用的水平和国外比还有一定的距离,应用规模和产业化水平低,机械手的研究和开发直接影响到我国自动化生产水平的提高,从经济上、技术上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

因此,进行机械手的研究设计是非常有意义的。

1.2 设计目的本设计通过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学本科四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完成一个特定功能、特殊要求的数控机床上下料机械手的设计,能够比较好地体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毕业生的理论研究水平,实践动手能力以及专业精神和态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明确的实施目标,能够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目前,在国内很多工厂的生产线上数控机床装卸工件仍由人工完成,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

为了提高生产加工的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并使生产线发展成为柔性制造系统,适应现代自动化大生产,针对具体生产工艺,利用机器人技术,设计用一台装卸机械手代替人工工作,以提高劳动生产率。

机械手课程设计

机械手课程设计

《机电系统》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任务书姓名班级学号设计题目简易型机械手的设计设计任务:(1)方案论证;在其基础上进行机械手的总体设计,并绘制总体布局图。

(2)驱动系统设计:根据机械手的特点,选用舍党的驱动方式,根据总体设计要求进行电机选型。

进行电机选型相关计算。

进行驱动系统零部件的选型和设计。

绘制驱动系统布局图。

(3)控制系统设计:确定机械手的控制方式并进行控制系统的控制与编程。

绘制控制系统布局图。

(4)传感与测试系统设计:进行控制与驱动系统的传感与测试系统的设计。

(5)机械本体设计:进行机械本体零部件设计,绘制总体和零件图。

设计工作量:(1)设计说明书一份(2)CAD图纸5张(3)文档整理排版指导教师设计时间2011年1月3日~2011年1月21日目录第1章绪论 (1)1.1机械手概述 (1)1.2机械手的设计目的 (3)1.3机械手的设计内容 (4)1.4机械手的分类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 (5)1.5机械手的应用意义 (8)1.6机械手的技术发展方向 (9)第2章设计方案的论证 (10)2.1机械手的总体设计 (10)2.2机械手腰座结构的设计 (12)2.3机械手手臂结构的设计 (14)2.4工业机器人腕部的结构 (16)2.5机械手末端执行器(手爪)的结构设计 (18)2.6机械手的机械传动机构的设计 (21)2.7机械手驱动系统的设计 (26)2.8机器人手臂的平衡机构设计 (33)第3章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34)3.1液压传动系统设计计算 (34)3.2电机选型有关参数计算 (43)第4章控制系统的设计 (47)4.1可编程控制器PLC (47)4.2 PLC的选型 (51)4.3机械手的工艺流程 (53)4.4 机械手的PLC控制系统程序 (57)第5章机械手本体设计 (59)5.1 机械手零部件设计 (59)5.2 机械手总成和零件图................................................ . (61)致谢 (62)参考文献 (63)第1章绪论1.1机械手的概述机械手主要由手部、运动机构和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冲压机械手---手臂部分设计(全套图纸)Word

冲压机械手---手臂部分设计(全套图纸)Word

冲压机械手—手臂部分设计摘要本文所设计的冲压机械手用于搬运工件,为了增加本机械手的通用性,在结构尽可能紧凑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使工业机械手具有较大的抓取范围。

本文主要介绍了冲压机械手的概念、组成和分类,机械手的自由度和坐标形式、运动及国内外的发展状况。

对冲压机械手进行总体方案设计,首先确定了机械手的坐标形式为圆柱坐标型,自由度数为5,接着确定了机械手的驱动装置为液压缸,然后确定了机械手的主要技术参数。

同时,设计了机械手的手部结构形式为滑槽杠杆式钳爪、手腕的结构形式为采用电机带动腕回转、臂部结构形式采用双导向杆导向,机身结构形式为升降缸置于回转缸之上的结构形式,计算出了夹紧工件所需的驱动力、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手臂伸缩所需的驱动力、手臂俯仰所需的驱动力、手臂升降所需的驱动力和手臂回转所需的驱动力矩。

继而设计了冲压机械手的各个部分液压缸的尺寸和结构及各个部分之间连接与支承部件的结构与尺寸。

关键词液压驱动;冲压机械手;液压缸目录摘要...... . (I)第1章绪论 (1)1.1 机械手的含义 (1)1.2 机械手的产生、应用与发展 (1)1.2.1 机械手的产生(简史) (1)1.2.2 应用简况 (2)1.2.3 发展趋势 (2)1.3 冲压机械手的组成与运动 (3)1.3.1 冲压机械手的组成 (3)1.3.2 冲压机械手的运动 (5)第2章冲压机械手的手部设计 (10)2.1 概述 (10)2.2 手部机构形式 (10)2.2.1 手爪 (10)2.2.2 传动装置 (10)2.2.3 驱动装置 (10)2.3 前爪式手部机构的选用要点 (11)2.4 滑槽杠杆式钳爪的夹紧力分析与计算 (11)2.5 滑槽杠杆式钳爪手部机构的驱动力计算 (13)2.6 手部夹紧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13)2.7 本章小结 (14)第3章冲压机械手的腕部设计 (15)3.1 概述 (15)3.2 腕部回转力矩的计算 (15)M (15)3.2.1 摩擦阻力矩摩M (15)3.2.2 工件重心偏置引起的偏置力矩偏3.2.3 腕部启动时的惯性阻力矩M (16)惯3.3 本章小结 (17)第4章工业机械手臂部的设计 (18)4.1 概述 (18)4.2 冲压机械手臂部的结构形式 (18)4.2.1 冲压机械手臂部伸缩运动的结构 (19)4.2.2 冲压机械手臂部俯仰运动的结构 (19)4.2.3 冲压机械手臂部回转及升降的结构 (20)4.2.4 导向装置 (20)4.3 冲压机械手臂部运动驱动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21)4.3.1 手臂水平伸缩运动驱动液压缸的计算 (21)4.3.2 手臂垂直升降运动驱动液压缸的设计与计算 (22)4.4 冲压机械手的液压缓冲装置 (23)4.5 本章小结 (24)结论 (25)致谢 (26)参考文献 (27)第1章绪论1.1机械手的含义“机械手”(mechanical hand,也被称为“自动手”(auto hand), 多数是指附属于主机、程序固定的自动抓取、操作装置(国内一般称作机械手或者专用机械手)。

(完整word版)机械手臂课设说明书.

(完整word版)机械手臂课设说明书.

)机械手臂课设说明书.目录1引言 (1)2 PLC的简介 (2)2。

1 PLC的产生 (2)2.2 PLC的定义和特点 (2)2。

2。

1 PLC的定义 (2)2.2.2 PLC的特点 (2)2。

3可编程控制器的主要性能指标 (3)2。

4 PLC系统的组成 (4)2。

4.1 PLC的硬件结构 (4)2.4。

2 PLC的软件 (4)2。

5 PLC的应用领域 (4)3方案设计 (6)3。

1 主程序设计 (6)3。

2 公用程序设计 (7)3.3 自动程序设计 (8)3.4 手动程序设计 (9)3.5 自动回原点程序设计 (9)4心得体会 (11)参考文献 (12)附录1 (13)附录2 (17)1引言机械手是工业自动化领域中经常遇到的一种控制对象。

近年来随着工业自动化的发展机械手逐渐成为一门新兴学科,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机械手广泛地应用与锻压、冲压、锻造、焊接、装配、机加、喷漆、热处理等各个行业。

特别是在笨重、高温、有毒、危险、放射性、多粉尘等恶劣的劳动环境中,机械手由于其显著的优点而受到特别重视。

总之,机械手是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减轻工人劳动强度和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一个重要手段.国内外都十分重视它的应用和发展。

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实时工业控制装置。

随着微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计算机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PLC在硬件配置、软件编程、通讯联网功能以及模拟量控制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成为工厂自动化的标准配置之一[1]。

由于自动化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而PLC也具有其他控制方式所不具有的特殊优越性,如通用性好、实用性强、硬件配套齐全、编程方法简单易学,因此工业领域中广泛应用PLC。

机械手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应用较多,如用果实采摘机械手来摘果实、装配生产线上应用智能机器人等。

我国自动化水平本身比较低,因此用PLC来控制的机械手还比较少。

2 PLC的简介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手设计说明书篇一:机械手设计说明书指导老师:设计合作成员:一、设计项目名称机械手臂手指机构2二、设计目的本设计拟搬运宽度尺寸90~110mm、质量为5kg以内的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手指机构带水平转盘。

手指的动力驱动方式为液压传动。

液压传动的机械手是以压缩液体的压力来驱动执行机构运动的机械手。

三、设计要求(1)机械手为专用机械手,适用于夹六菱柱形钢质工件。

(2)选取机械手的座标型式和自由度。

(3)主要设计出机械手的手部机构。

(4)液压传动系统液压缸的选用四、设计方案4.1 机械手基本形式的选择机械手的典型结构一般可分为:回转型(包括滑槽杠杆式和连杆杠杆式两种)、移动型(移动型即两手指相对支座作往复运动)和平面平移型。

本设计采用二指回转型手抓。

4.2 机械手的主要部件及运动本机械手的部件有齿轮、齿条、连杆和液压缸等。

主要的运动有直动液压缸驱动齿条的平动、齿轮和齿条的啮合运动、连杆的转动和手抓的平行移动。

4.3 驱动方式的选择本机械手的驱动方案采用液压机构驱动机械手,结构简单、尺寸紧凑、重量轻、控制方便。

4.4 机械手的技术参数列表用途:卸码垛机械手臂抓重:5kg抓取的物体的几何形状:宽度为90~110mm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机械手自重:小于等于10kg4.5 机械工作原理机械手的夹工件的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图1. 机械手夹工件的工作原理框图该机械手采用了液压驱动方式来实现其工作的要求,工作要求就是机械手能适应六菱柱形钢质工件不同面的夹持,故带有水平转盘手臂的回转运动。

传动机构采用齿条与齿轮啮合。

本机械通过液压驱动传递动力推动齿条平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将液压缸传来的水平运动转化为齿轮连杆的回转运动。

而齿条与齿轮啮合驱动四连杆转动,四连杆机构使夹板水平移动,完成对工件的夹紧松开。

机械手的整体结构图如图2、图3所示。

手爪部分特点如下表述:1. 机械手手部由手爪(即夹板)和传力机构所构成。

机械手爪能夹宽度尺寸为90~110mm的工件,由于所夹工件是六菱柱形钢质工件,故在竖直方面上夹持会比较方便设计和简化机构,手爪部分可以做成平面夹板,而机构本身应带水平转盘机构以适应不同角度的夹持。

2. 传力机构型式连杆杠杆式,夹板是与工件直接接触的构件,在竖直方向上夹持工件,夹板表面始终保持与工件侧表面平行,通过夹板产生夹紧力来完成夹放物件的任务。

图2.机械手整体结构图3.机械手除去端盖部件正视图4.6结构说明本机械手从上至下主要部件分别是水平转盘、液压缸、齿条齿轮、四连杆、夹板。

4.6.1手爪结构设计及夹持范围计算(如图4) a.齿轮设计:综合考虑避免齿轮根切、加工方便、机械手结构尽量小和简单等因素,齿轮模数M=1,分度圆半径为20mm。

同时连杆1和齿轮做成一体能大大简化机械结构。

b.考虑到刚度和夹紧的需要确定L3=19 c.确定D因为机械手要夹紧的工件的范围是90~110mm,所以D 因为机械手要夹紧的工件的范围是90~110mm,故L2=(110+19*2-40)/2=54.留下一定的设计余量,选L2=60。

图4.手爪结构e.夹紧力和驱动力的计算手指加在工件上的夹紧力,是设计手部的主要依据。

必须对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进行分析计算。

一般来说,需要克服工件重力所产生的静载荷以及工件运动状态变化的惯性力产生的载荷,以便工件保持可靠的夹紧状态。

手指对工件的加紧力可按公式计算:KN?K1K2K3G (3.2)式中K1——安全系数,通常1.2--2.0;K2——工作情况系数,主要考虑惯性力的影响。

可近似按下式估算K2 =1+a/g (其中a为重力方向的最大上升加速度a=Vmax/t响;Vmax——运载时工件最大上升速度t响——系统达到最高速度的时间,一般选取0.03--0.5sK3——方位系数,根据手指与工件位置不同进行选择 G ——被抓取工件所受重力(N)本设计采用的参数值如下:K1=1.6;K2 =1+a/g=1+(0.1/0.5)/10=1.02 ;K3=1.5;G=50故得:FN>=1.6×1.02×1.5×50=122.4 N 计算驱动力: F计算= FN((h+L2COSα)-kb)=122.4×((47.5+80×cos18)-0.15×18.11)/20=739N 实际驱动力:取η=0.95得 F实际= F计算/η=739/0.95=778 N4.6.2液压缸的直径D?F实际???D42?d2?p选取活塞杆直径d=0.5D,选择液压缸压力油工作压力P=0.8~1MPa,表1.液压缸的缸筒内径尺寸系列表2. 液压缸活塞杆外径尺寸系列表3. 液压缸活塞行程系列(GB/T 2349-1980)根据表1,选取液压缸内径为:D=16mm 根据表2,则活塞杆内径为: D=16?0.5=8mm,选取d=8mm 行程选择:当夹住工件为90mm时,到达最小极限位置,则夹板应能夹住小于90,取a=40(图4),即齿轮转过角度要为篇二:机械手作品设计说明书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参赛作品设计说明书作品名称:和谐救援机械手设计者:潘军朱承文魏泽强王康余刚指导老师:参赛单位:贵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和谐救援机械手设计说明书设计者:潘军朱成文魏泽强王康余刚指导老师:任珍刚(贵州师范大学机电工程学院,贵阳550059)摘要在当今社会机械手是很常见的,但极大多数机械手都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冶金、电子、轻工和原子能等,以实现生产的机械化和自动化,但用于救生很少。

我们自行设计并制作的救援机械手用于高楼、井下、地震、塌方、泥石流等灾害的救援。

主要采用液电混合传动控制,并安装了安全装置、生命探测仪、摄像头、力传感器等设备,能快速、灵活、准确进行救援,并保证被困人员安全。

关键词:机械手自动化灾害液电混合传动救援一、设计背景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原因,地震、塌方、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涝、火灾等灾害频频发生,而这些灾害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

据统计,XX年仅自然灾害就造成了全球23.5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达1810亿美元,平均每年造成6.6万多人死亡,经济损失达810亿美元。

而非自然灾害如火灾、矿难、车祸等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要远远大于自然灾害。

(地震)(火灾)(深井)在这些灾难中,往往很多地方人都无法触及或非常危险。

在电视上经常看到,深井、悬崖、高楼、地震等地方救人的场面,尤其是深井中,常常是掉下儿童或老人。

中央台就报道过种实例,在救援前期落井儿童有回声、有哭声,可挖土几小时,救出孩子后,因窒息时间太长,抢救无效死亡,显然时间就是生命!这样还容易造成塌方,不担给井下遇难者造成新得伤害,挖土救助者也非常危险。

遇到这种情况一般采取的两种方法:一是找身体瘦小的人,绑住双脚,倒提放入井内救人。

这种方法,不但救人难,下井救人者也是非常危险的。

假如井口过细,此方法也无法救助;二是用人力、机械在四周挖土,这样不仅时间长,会延误救人时机,很容易发生二次事故,不仅对被救人会造成再次伤害,有时还会把救援人员也生吞其中,使得救与被救的人员的生命同时受到威胁,给搜救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1(方法一)(方法二)为此我们设计救生机械手解决这些问题,它能够快速、灵活、准确进行救援,并能保证被困人员安全。

为被困人员的生命带来了希望。

二、设计方案本作品充分利用先进的液压技术及PLC自动控制技术,将机械设计与自动控制紧密结合,实现在特殊情况下的人员搜救。

2.1本设计采用液压和电机传动使机械手按所控制方位运动,由于液压传动可控性好、传动精确、灵敏,提高了机械手的救生能力。

通过用PLC自动控制技术能较简单地控制其运动。

2.2机械抓部是由可自由展开或闭合的大钳和一个小型的液压缸组成,并在关节处按装有旋转电机,可以全方位的运动,以增强机械手的搜救能力;机械抓上还配备有探照灯和红外摄像头,搜救人可以根据显示器上的显示信息控制机械手的运动,以达到有效地救援和探测。

通过压力传感器可以控制所抱的力度,手抓上粘有弹性很好的羊毛粘片以保护被救人不受划伤。

(和谐救援机械手实物图)三、工作原理和谐救援机械手结构简图如下:2(和谐救援机械手结构简图)机械手主要由机械抓、液压连杆机构、底座、PLC控制系统四大部分组成。

3.1机械抓:由可自由展开或闭合的手抓和一个小型的手指缸组成,并在关节处按装有旋转电机,可以全方位的运动,以增强机械手的搜救能力;同时机械抓上还配备有探照灯、摄像头及生命探测仪,以达到有效地救援和探测。

3.2液压连杆机构:主要由机械臂、液压缸及联接构件等构成,实现机械手的升降、收缩等运动。

(1)手指缸:起支撑腕部和手部的作用,并带动手部在空间作运动;(2)机械臂:主要由支撑臂、手臂缸1和手臂缸2组成,其中手臂缸1是用来控制机械手的升降动作,手臂缸2用以实现机械手的收缩和伸长。

3.3底座:由旋转圆盘、旋转电机2、固定底座等组成,主要用在救人时起固定机械手的作用,通过控制电机以实现机械手的旋转。

(1)旋转圆盘:用来控制机械手整体的旋转,具体由旋转电机2来控制;(2)固定底座:主要是用在救人时固定机械手,让其在一定的范围内活动;底盘主要固定于救生车上,也可以因环境的不同而固定于不同方位。

3.4 PLC控制:安装在控制箱里,用于所有电机及液压缸的控制,使机械手能够较方便快捷的实施救援。

四、设计计算4.1机械手零件设计尺寸图(本模型按5:1的比例设计):34篇三:机械手设计说明书目录概述 ................................................ .. (3)1 机械手的设计 ................................................ (4)1.1 机械手的设计要求 (4)1.2 机械手的系统工作原理及组成 (4)2 机械手的整体设计方案 (7)2.1 机械手的座标型式与自由度 (8)2.2 机械手的手部结构方案设计 (8)2.3 机械手的手腕结构方案设计 (8)2.4 机械手的手臂结构方案设计 (8)2.5 机械手的驱动方案设计 (9)2.6 机械手的主要技术参数 (9)3 手部结构设计 ................................................ .. (11)3.1 夹持式手部结构 (11)3.1.1手指的形状和分类 (11)3.1.2设计时考虑的几个问题 (11)3.1.3手部夹紧液压缸的设计 (12)4 手腕结构设计 ................................................ .. (16)4.1 手腕的自由度 ................................................164.2 手腕的驱动力矩的计算 (16)4.2.1手腕转动时所需的驱动力矩 (16)4.2.2回转液压缸的驱动力矩计算 (18)4.2.3 手腕回转缸的尺寸及其校核 (18)5 手臂伸缩,升降,回转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1)5.1 手臂伸缩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1)5.1.1 手臂伸缩液压缸的尺寸设计 (21)5.1.2 尺寸校核 (21)5.1.3 导向装置 (22)5.1.4 平衡装置 (22)5.2 手臂升降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2)5.2.1 尺寸设计 (22)5.2.2 尺寸校核 (22)5.3 手臂回转液压缸的尺寸设计与校核 (23)5.3.1 尺寸设计 (23)5.3.2 尺寸校核 (23)6 液压系统原理设计及草图 (25)6.1手部抓取缸 ................................................ .. 256.2腕部摆动液压回路 (26)6.3小臂伸缩缸液压回路 (27)6.4总体系统图 ................................................ .. 287 机身机座的结构设计...............................................307.1电机的选择 ................................................ .. 307.2减速器的选择 ................................................327.3螺柱的设计与校核 (32)8 机械手的定位与平稳性 (34)8.1常用的定位方式 (34)8.2影响平稳性和定位精度的因素 (34)9 机械手的结构 ................................................ .. (36)9.1机械手的主要组成 (36)9.2工业机械手的分类 (37)10 结论 ................................................ .. (39)致谢 ................................................ . (40)参考文献 ................................................ (41)概述机器手由操作机(机械本体)、控制器、伺服驱动系统和检测传感装置构成,是一种仿人操作,自动控制、可重复编程、能在三维空间完成各种作业的机电一体化自动化生产设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