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职业防护
化疗职业防护【19页】

化疗药物的给药途径
Ø静脉给药---静推、静滴、静冲、静泵 Ø肌肉给药---无刺激药物、深部注射 Ø口服给药---制成胶囊或肠溶剂 Ø腔内给药---心包腔、胸腹腔、膀胱 Ø动脉插管---多见于肝癌(介入) Ø靶内给药---可以通过血脑屏障
临床中, 静脉输液是化疗药物 最常用的给药途径, 而化疗药物的配置是临床工作的重要环节
被 化 疗 药 品 污 染 的 操 作 台
2024/9/2
四、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原则
在操作过程中,为了减少专业人员配置及处理化疗药物过程中的接 触剂量,以达到防护的目的,需要遵循两个原则:
1、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 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
2、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 污染
(一)物品准备 •操作人员防护用品:无粉乳胶手套、薄膜手套各一副,一次性防渗透 护衣一件,一次性口罩、帽子、防护镜 •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防渗漏防护垫、化疗废弃物收集容器 (二)工作环境 操作中不要在工作区内外走动,尽量避免频繁的物流及人员进出,避 免将生物柜中的药物带入周围环境。 在配置区域不允许进食、喝水、吸烟、嚼口香糖、处理隐形眼镜、储 存食物。 不能佩戴各种首饰如戒指、耳环、项链、手表等。
2024/9/2
化疗职业防护
科室 时间
本次主题
一、化学治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二、化疗职业防护现状 三、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主要环节 四、职业接触抗肿瘤药物的防护原则
一、化学治疗药物的职业危害
化疗药物可以通过皮肤吸入、呼吸道吸入、经口摄入三种途 径进入人体而使操作者受到低剂量药的影响,具有致癌、致 畸、骨髓抑制和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 化疗所用各种废弃物不可堆积,应及时清理。 • 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各种尖锐的废弃物处理要放在防渗漏、防针
关于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急性影响 风疹、过敏反应,恶心、呕吐、头痛、 头昏、脱发
慢性影响 致癌、功能性障碍、病理性肥胖、月经 周期紊乱、早产、异位怀孕、肝脏损伤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 加拿大的Hirst等在7位正在稀释或给予细胞毒药物的 护士的尿液中检测出环磷酰胺的代谢物; ➢ 美国的Neal等在护士配制化疗药物区域,经過320小 时的监控,检测出空气当中存在5-FU(0.12-82.6ng/m3), 环磷酰胺(370ng/m3)80小时; ➢ Me-Devitt等在肿瘤病房和门诊患者治疗区的工作台面 上检测出环磷酰胺。
➢ 丢置在准备、使用细胞毒药物过程中用过的材料; ➢ 处理体液(如血液、尿液、粪便、呕吐物、腹水、
胸水、汗液); ➢ 处置吸收或污染有接受过细胞毒药物的患者体液的
材料和亚麻布织物(如桌布、抹布等); ➢ 清除溅出或溢出的药物。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中的薄弱环节
防护设备
– 很多接触化疗药物的医院或科室没有生物安全柜;
– 保证配药环境无微粒物质(包括生程
– 配药前洗手,穿防水性防护衣、佩戴口罩帽 子、戴聚氯乙烯手套再加乳胶手套;
– 操作台铺一次性防护垫,操作完毕后更换;
– 打开安剖时轻敲将药粉降于瓶底,垫纱布后 打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 溶解药物时,应将溶酶沿瓶璧缓缓注入瓶底, 待药粉浸湿后再搅动;
➢通常每操作60min或遇到手套破损、 刺破和被药物沾污则需要及时更换手套
➢在戴手套之前和脱去手套之后都必须 立即洗手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防护设施:
– 细胞毒安全柜、安全操作;
– 设立化疗备药操作室;
– 配备专业人员,并定期进行 体检;
化疗职业暴露防护
接触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及防护

接触化疗药物的职业危害及防护【关键词】接触化疗药物;职业危害;防护随着肿瘤化疗的进展,化疗药物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化疗药物具有相当的近期和远期毒性,所以直接接触化疗药物的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化疗药物的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减少或免受化疗药物带来的危险。
1 接触化疗药物的危害性1.1 引起接触者机体免疫力降低有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疲倦、困乏、脱发、白细胞计数降低等机体免疫力下降的表现。
1.2 低剂量的毒性作用在使用化疗药物过程中,医务人员会受到低剂量药物的影响,可导致诱变性、染色体畸变等,具有致癌[1]、致畸及脏器损害等潜在危险。
1.3 对生殖系统的损害已有研究表明,接触化疗药物与自然流产、异位妊娠及后代先天畸形等有关。
2 化疗药物危害的途径在配置化疗药物的过程中,形成肉眼看不见的含有毒性微粒的气溶胶或气雾通过皮肤、呼吸道、消化道侵犯人体,使医务人员身体健康受到职业性危害;另一方面用药患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唾液等处理不当,也会对医务人员及周围环境造成危害。
3 造成危害性增加的因素3.1 医务人员防护意识缺乏自我防护意识淡薄,认为仅带口罩和手套就可以达到防护目的,防护措施跟不上。
3.2 防护知识的宣传教育不够由于护理人员专科知识的缺乏,对患者及家属的宣传教育少,致使患者及家属缺乏有关化疗药物毒性的知识,认为护理人员戴手套、口罩等处理排泄物是嫌弃他们的表现,影响了医务人员防护措施的实施。
3.3 配药设备不全,操作不规范配药时无专门的安全垂直层流柜,无良好的通风设备,无专用的防护衣,并且缺乏规范化操作,部分护士在配置化疗药物时怕麻烦,只顾省时省事,除戴口罩、帽子外,不戴任何防护器具,而直接进行操作,接触化疗药物。
4 防护措施4.1 强化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强化安全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医务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接触化疗药物的危害性,肿瘤专科护士上岗前要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
医务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两条原则:①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接触,防止药物从任何途径进入人体;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污染环境。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

化疗药物对肿瘤科护士的危害与职业防护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疾病的重要药物之一,但同时也是肿瘤科护士工作中最危险的因素之一。
化疗药物会给护士的身体和心理健康带来危害,因此,有效的职业防护至关重要。
一、化疗药物的危害1. 身体上的危害(1) 皮肤问题:与化疗药物接触会引起皮肤过敏、瘙痒、干燥、脱屑等问题。
如果不加注意,护士可能会出现过敏性皮炎。
(2) 呼吸问题:液状、粉末状或气溶胶状态的化疗药物可能会吸入肺部,导致呼吸问题、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3) 消化系统问题:化疗药物可能导致恶心、呕吐、口干、食欲不振等问题。
(4) 血液和免疫系统问题:一些化疗药物可能会影响血液的生成和免疫系统,使护士感到疲劳、体力不足、头晕等。
2. 心理上的危害(1) 恐惧与焦虑:长期接触化疗药物,护士可能感到恐惧、不安、焦虑等情绪。
(2) 防御机制:护士可能会产生防御机制,如拒绝和避免与患者和药物接触,影响工作职责的履行。
(3) 精神障碍:几乎所有的肿瘤科护士都经历过与患者死亡有关的事件。
这些经历可能会导致护士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或其他精神障碍。
二、职业防护方法1. 培训和教育公司和医院应该为肿瘤科护士提供必要的化疗药物知识培训和教育,包括不同类型的化疗药物的特点和应用、药物剂量计算、不同剂型的药物的处理和安全管理等内容。
此外,还应该提供心理咨询、压力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 个人防护装备护士应该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长袖衣服等,以保护自己免受化疗药物的污染和吸入。
在与化疗药物接触时,护士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皮肤、眼睛和口腔等敏感组织。
3. 工作环境控制公司和医院应该在肿瘤科诊疗室、药房等处提供通风系统,以控制化疗药物的扩散和吸入。
该机构还应该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约束护士的工作行为,加强对药品管理,以减少污染。
4. 团队协作在肿瘤科护理工作中,医生、护士和其他卫生专业人员要增强协作,共同制定规章制度,确保药品管理的有效性。
化疗药物的使用与职业防护标准版课件

450mg危险 ➢右丙亚胺(心脏保护剂) ➢消化系统反应、骨髓抑制、脱发 ➢用GS溶解,禁用NS溶解 ➢红色尿 ➢与肝素、头孢菌素混合产生沉淀 ➢外渗组织坏死
表柔比星(抗生素类)
➢EPI,表阿霉素 ➢心脏毒性:可有一过性心脏不适,较多柔比星轻后期
发泡性:外渗后可引起局部组织形成水泡、坏死的药物,常用的有丝裂霉素
、阿霉素、表阿霉素、长春新碱、长春花碱等。
刺激性:外渗后可引起灼伤或者轻度炎症以局部刺激为主,多伴有炎症反应
及沿静脉部位的疼痛而无坏死的药物,如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这些药 物属于局部刺激剂。
非发泡性:可肌肉注射的为非发泡剂,常局部引起短时间疼痛,如阿糖胞苷 。
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 局部毒性反应的表现:
• 静脉炎:主要表现为疼痛肿胀、静脉可呈现粗大发硬的条
索样改变。
• 组织坏死:局部肿胀→皮肤由苍白转向暗红(可有水泡)
→逐渐变硬→组织坏死中心溃疡形成。
化疗药的毒副作用
1. 骨髓抑制 2. 胃肠毒性 3. 免疫抑制 4. 肾毒性 5. 肝损伤 6. 心脏毒性 7. 肺毒性 8. 神经毒性 9. 脱发
会导致不良反应加重 ➢ 已配制的溶液不可以放冰箱冷藏,以防结晶 ➢ 血管刺激性,可出现局部疼痛症状,选择中心静脉 ➢ 骨髓抑制:血小板减少、贫血、白细胞降低, ➢ 可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用药期间不能驾驶机车。
氟尿嘧啶(抗代谢剂)
5-FU,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 与其他化疗药联用时,氟脲嘧啶总是放最后输注,
发泡性化疗药外渗后的处理顺序:
血注管意刺 事激项治性:主,疗要可毒出期性现为局前泌部尿疼预道痛刺症服激状,,糖美选司择皮钠中--泌心质尿静系脉激统保素护剂类; 药物如地塞米松,在多西滴注前一天服用7.5mg/3d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课件

常见的化疗职业暴露情况
1 药物接触
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如 皮肤和黏膜的接触。
2 药物制备
在制备化疗药物时受到 药物飞溅或吸入药物。
3 废弃物处理
处理被污染的化疗药物 或产生的废弃物。
化疗职业暴露的危害
健康监测
建立健康监测机制,定期监测 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 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安全管理
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包括工作 场所布局、废物处理和安全设 备的使用。
化疗职业暴露的监管及管理
1
监管机构及责任
建立监管机构,负责监督化疗职业暴
管理机制
2
露的防范和管理,确保执行力度。
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包括风险
评估、政策制定和目标考核。
3
监测与评估
定期监测和评估化疗职业暴露的现状 和效果,为改进措施提供依据。
结束语
在职业化疗工作中,理解化疗职业暴露及其防范至关重要。通过采取个人和企业防范措施,我们可以最 大限度地降低化疗职业暴露的风险,保护从业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总结了化疗职业暴露的重要性和挑战,展望未来的工作重点,为建立更安全的化疗工作环境努力。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 PPT课件
化疗职业暴露与防是一张关于化疗过程中职业暴露及其防范的课件。我们将 讨论化疗职业暴露的定义、危害、防范以及相关法律责任。同时也会提供个 人和企业防范的策略。
什么是化疗职业暴露?
化疗职业暴露是指在化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或与化疗相关的工作者接触到化疗药物或有害物质的情况。 其中包括接触过程以及意外的暴露情况。
身体防护
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如 手套、面具和护目镜,避免 身体接触药物。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制度

化疗药物职业防护制度一、化疗药物配制及使用安全防护原则1、化疗药物的安全防护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和人员的污染。
2、相关工作人员上岗前要接受相应的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化疗药物相关知识、配制要求、潜在职业危害、防护措施等,提高防护意识。
3、配置化疗药物须在单独房间进行,配备Ⅱ级以上生物安全柜,保持洁净的配药环境。
4、操作人员在妊娠及哺乳期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并对操作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5、配置化疗药物时,必须做好个人防护:穿戴一次性帽子、N95口罩、护目镜、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PE手套(内层)、乳胶手套(外层)等,操作中手套破裂或污染立即更换。
6、废弃物处理:化疗药物污染物品应放入有毒性标志的容器中,标签醒目并封口。
二、化疗药物配制及使用时要求1、配制化疗药物应做好个人防护。
配药台面铺一次性防渗透的治疗巾。
2、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液降至瓶底;掰安瓿时,用纱布包裹,防止药物外溅;溶媒沿安瓿瓶壁缓慢注入瓶内,应在瓶口垫纱布,注入药瓶中的负压不宜过高,以免拔针时药液外溅。
3、使用较大注射器抽取药物,药液不宜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药液外溢。
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一次性治疗巾的无菌盘内备用。
4、操作时,应确保空针及输液管接头紧密,防止药液渗漏。
5、配置化疗药物后的注射器内的空气不能直接排到空气中,以免污染环境。
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
6、配制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如安瓿、密封瓶、一次性注射器(不需分离针头和毁型)及多余的药液等及时放入生物安全柜内备用的化疗专用的防漏防刺容器内。
7、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生物安全柜内部和操作台面。
8、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洗手液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以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9、化疗药物应专人专柜保管,药瓶有损坏时,应及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三、化疗药物污染处理防护措施1、化疗药物外溢后处理(1)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
化疗药物的职业防护

定期评估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收集员工反馈,针对性地改进措施 引入第三方评估机构,客观公正地评价防护措施的效果 鼓励员工提出改进意见,共同完善职业防护体系
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评估标准 定期交流,分享经验和最佳实践 共同开展研究,推动技术创新和改进 互相监督,确保评估工作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01
02
03
04
05
06
烷化剂:通过与DNA结合导致细胞 死亡,具有致突变和致癌性。
抗肿瘤抗生素:破坏DNA结构,具 有潜在的致畸和致癌作用。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抗代谢药:干扰DNA和RNA的合成, 可能导致染色体畸变。
护意识。
利用企业内部媒体, 如企业报、内部网 站等,发布职业防 护相关知识和动态, 增强员工对职业防 护的认识和重视程
度。
科研支持:加 强科研投入, 研究更安全、 有效的防护措
施和技术。
宣传教育:开 展广泛的宣传 教育活动,提 高医护人员对 职业防护的重
视和意识。
培训指导:定 期组织职业防 护培训和指导, 提高医护人员 的防护技能和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安全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 理职业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穿戴防护用品,如防护服、手套等
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应对突发情 况
定期开展职业防护知识培训,提高员工防护意识。 强化安全操作规程,确保员工掌握正确的防护措施。 加强员工对新型化疗药物的认知,了解其潜在危害。 鼓励员工参与防护知识竞赛,提高学习积极性。
不孕不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疗职业防护
一、接触化疗药的安全防护原则及措施
1化疗药物的安全防护必须遵循两个原则:①医院工作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与化疗药物的接触②尽量减少化疗药物对环境的污染。
2 加强专业人员职业安全教育,使专业人员全面掌握并规范化疗防护操作程序,增强防护意识。
3 、设立化疗药物备药操作室,操作室内除备有一台生物安全柜外,生物安全操作柜内备药可防止含有药物微粒的溶胶或气雾对操作者的危害,还应配备一次性口罩、帽子、一次性防渗漏隔离衣、聚氯乙烯手套、乳胶手套、防护垫、污物专用袋及封闭式污物桶。
4、改善医疗器具,完善防护设施,采用适宜的制剂及包装。
提倡使用无排气管的软包装输液袋,防止有毒气体排至空气中。
5、药物处理中心化。
采用集中式管理,有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在防护设备齐全的化疗备药操作室负责所有化疗药物的配制及供应,利于废弃物的集中处理,以使污染缩小到最小范围。
6、从事化疗专业人员在妊娠及哺乳期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
对专业人员定期进行体检。
7、加强化疗废弃物的管理,化疗药物废弃物必须与其他药物分开放置,并密闭存放在有特殊标记的特制的防渗漏的污物袋中,统一焚烧处理,以达到细胞毒药物的灭活及废弃物处理中心化。
二接触化疗药的配药操作规程
1.、保持洁净的配药环境,操作前空气消毒操作间。
2、配药前洗手,佩带一次性口罩、帽子、面罩、隔离衣。
戴双层手套,即在聚氯乙烯手套外带一副乳胶手套。
一旦手套破裂,立即更换。
3、操作台面覆盖一次性渗透性防护垫,以防因操作不慎将药液溢洒台面时便于清洁,减少污染。
一旦污染或备药完毕应立即更换。
4、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至瓶底。
打开安瓿时应垫以纱布,以防划破手套。
5、瓶装药液稀释及抽取药液时,应插入双针头,以排出瓶内压力防止针栓脱出针头。
并且要求抽取药液后,在瓶内进行排气和排液后再拔针,不使药液排于空气中。
使用“锁头”注射
器、保护器等保护用品和针腔较大的针头,以防注射器内压力过大,使药液外溢。
6、抽取药液可选用一次性注射器,并应注意抽出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3/4为宜。
抽取药液后放于垫有聚氯乙烯薄膜的无菌盘内备用。
7、在完成全部药物配备后,需用75%酒精擦拭操作柜内部和操作台面。
8、备药后所用一切污染应放于污物专用袋集中封闭处理。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肥皂及流动水彻底洗手,有条件者可以淋浴,减轻其毒性作用。
9 、如果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吸附药液;若为药粉则利用湿纱布擦拭,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
并将污染纱布置于专用袋中封闭处理。
10、操作规程中如不慎将药液溅到皮肤上或眼睛内,立即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三抗癌药物污染处理防护原则
1、抗癌药物外溅后处理
1.1 立即标明污染范围,避免其他人员接触。
1.2 护士必须戴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等,作好个人防护后方可处理污染区。
1.3 如果少量药液溢到桌面或地面上,应用纱布或具有吸附性纱布轻轻擦洗,以防药物粉尘飞扬,污染空气。
1.4 溢出的区域用清洁剂和清水擦洗污染表面3次,再用75%的酒精擦拭。
2操作过程中如不慎皮肤接触化疗药应立即用肥皂及流动清水彻底清洗;如眼睛内溅入化疗药物应用大量清水或生理盐水持续冲洗5分钟。
3、污染安瓿与药瓶应放置于专用袋中封闭,以防蒸发污染室内空气。
4、注射器、输液器、针头等均为一次性使用,全部污染物品用后放专用袋中密闭处理,标有明显的警示标记。
5、所有污物包括用过的防护服、帽子等需经1000℃高温焚烧处理。
6、化疗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均含有抗癌剂,因此在处理患者化疗后尿液、粪便、呕吐物或分泌物时,必须戴手套以免沾染皮肤,水池、马桶用后反复冲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