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

合集下载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

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及其教训一、引言经济危机是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其带来的影响和破坏,往往需要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时间才能逐渐消退。

历史上,人类经历了多次严重的经济危机,包括南海泡沫、1929年经济大萧条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等。

本文将着重分析这些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教训。

二、南海泡沫南海泡沫的主要发生时间是1720年,它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发生的大规模股票投机泡沫。

南海泡沫的起因是英国政府设立的南海公司,该公司获得经营南美洲贸易特权,并且获得了对三家债务公司的股权。

由于南海公司业绩良好,其股票价格不断上涨,随之引发了大量的投机炒作。

最终,在股票价格达到顶峰后,投机者纷纷抛售,导致了股票市场的崩盘和经济恐慌。

从南海泡沫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政府不应强制推行股票市场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该保持大量的审慎,不要轻易推行股票市场,避免投机者在没有明确的监管下扰乱市场。

2. 股市应该建立安全保障机制在股市情况下,人们的资金很容易遭受损失。

政府应该建立起安全保障机制,许多国家的国家福利金就是建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

3.不要过度泡沫目标当经济走势良好时,我们获得高利润的机会可能很多,但是我们应该认清金融市场的繁荣和泡沫之间的区别,以免陷入投机者的圈套。

三、1929年经济大萧条1929年经济大萧条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次经济危机,它将全球经济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大萧条的主要起因是美国股市的狂热投机和卖空操作。

由于各种国际因素的相互作用,这场危机很快扩散到了全球范围,引发了世界经济的连锁反应和生产资料的失业问题。

大萧条对全球经济和后世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从1929年经济大萧条的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1. 保护生产资料,保障就业者利益经济的稳定发展取决于工业品的生产和销售,而生产的前提则是保证就业机会。

因此,政府应该保护生产资料,保障就业者的利益。

2. 金融市场需要完善的监管政府有责任确保国内的金融市场牢靠且规范运作。

历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崩溃

历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崩溃

历史中的经济危机与金融崩溃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经济危机与金融崩溃是不可避免的现象。

它们的发生不仅对当时的经济体系和社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在后续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

本文将就历史上几次重要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崩溃进行回顾和分析,探讨其中的原因和教训。

1. 南海泡沫经济公元17世纪的荷兰是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经历金融崩溃的国家。

荷兰东印度公司在那个时期成为欧洲第一家上市公司,其股票价格飙升,形成了当时令人炽热的经济繁荣。

然而,这种繁荣建立在泡沫经济的基础上。

最终,股票价格暴跌,投机者遭受重创,荷兰经济陷入长期萧条。

2.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美国股市发生了历史上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之一,即所谓的“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

在崩盘之前,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牛市,许多人为此赚取了巨额财富。

然而,投机和过度杠杆等问题积聚到了一个临界点,最终导致了股市崩溃。

这场危机不仅使全球经济遭受重创,甚至导致了大萧条,影响深远。

3.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许多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经济陷入深度衰退。

该危机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亚洲许多国家的金融体系存在的结构性缺陷和外部冲击。

亚洲国家普遍使用固定汇率制度,而且在面临外部冲击时,外汇储备不足,无力维持汇率稳定。

这场危机向世界展示了金融稳定和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

历史中的经济危机和金融崩溃共有几个共同的原因及教训:首先,金融创新和过度杠杆。

在许多危机中,金融创新和过度杠杆被认为是导致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金融创新可能会使金融市场更加复杂,风险难以评估,从而导致金融危机。

同时,过度杠杆也会使金融体系容易受到冲击,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

其次,缺乏有效的监管和监控机制。

许多金融危机都暴露出监管和监控机制的不足。

缺乏有效的监管允许金融机构和市场陷入风险,而缺乏有效的监控机制则使问题很难及时发现和解决。

因此,在预防和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建立强大的监管和监控体系非常重要。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都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都是怎么发生的

历史上的金融危机都是怎么发生的自17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发生了九次波及范围巨大、影响深远的金融危机,这些危机发生时都给社会经济运行造成了巨大混乱,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而这一次,有人说,第十次金融危机可能已经到来。

一、1637年荷兰郁金香危机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格纳从土耳其进口首株郁金香,由于这种花是进口货,因此拥有郁金香花便成为有钱人的符号。

开始只有郁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赏郁金香之美,但在形成风潮后,投机客便趁机炒作,只要今天买了,明天就可赚一笔。

买的人多了,交易市场也就形成了,交易场所也逐渐热闹起来。

1634年,买郁金香的热潮蔓延到中产阶级,更蔓延为全国运动,大家都来买卖郁金香了,炒家只看到买低卖高,利润就进来,于是全民都变成郁金香的炒家。

1000美元一朵郁金香花根,不到一个月之后,它就变成两万美元了。

到了1636年,郁金香在阿姆斯特丹及鹿特丹股市上市。

这时,一朵郁金香花根售价相当于今天的76000美元,比一部汽车还贵。

这是有名的郁金香花根泡沫。

此时,荷兰政府开始采取刹车的行动,而由土耳其运来的郁金香也大量抵达,郁金香不再那么稀罕,于是一瞬间郁金香的价格往下滑,6个星期内竟然下跌了90%,荷兰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结束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这就是有记录的历史上第一次经济泡沫事件。

二、1720年英国南海泡沫事件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事件起因源于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南海公司在1711年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表面上是一间专营英国与南美洲等地贸易的特许公司,但实际上是一所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下的债务。

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

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金融危机是指金融体系发生严重失序,导致金融系统运行失灵,进而影响整个经济体系的一系列事件。

以下将分析五次金融危机的根源及直接原因,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些危机。

1.1929年经济大萧条:这次危机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初,当时美国的股市经历了一段繁荣期。

然而,股市的繁荣是建立在高度杠杆化的基础上,许多投资者借钱进行投资。

最终,当股市开始下跌时,大量的投资者因负债累累而破产。

这导致了银行的资金流失和关门,进而引发了大规模的经济衰退。

2.1987年黑色星期一股市崩盘: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股市的过度繁荣和市场的投机行为。

20世纪80年代,一些金融创新(如衍生产品)的出现使得投资者难以理解和控制风险,这导致了市场上的过度投机。

当股市遇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后,投资者纷纷抛售股票,导致股市崩盘。

3.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东亚国家的经济结构问题和国际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初,东亚国家如韩国、泰国和印度尼西亚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高度借贷和外贸依赖的基础上的。

当国际投资者对这些国家的经济条件表示怀疑时,投资资金开始撤离,这导致了货币贬值、利率飙升和企业倒闭。

4.2000年互联网泡沫破灭: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科技股的繁荣和科技公司的过度估值。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出现引发了科技股的热潮,许多投资者涌入科技股市场,使得科技公司的估值飞涨。

然而,大部分科技公司并没有产生真正的盈利,这导致了投资者对科技股的失望和抛售,最终引发了互联网泡沫的破灭。

5.2024年次贷危机:这次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房地产市场和次贷市场的暴露。

20世纪初,美国推动一项房屋拥有政策,使许多低收入家庭可以贷款购房。

然而,银行对贷款者的信用记录和偿债能力没有进行充分审查,导致了很多次贷无法偿还。

当次贷市场出现问题时,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信贷市场的恐慌导致了全球金融体系的崩溃。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

金融危机的历史与现在金融危机,指的是由于经济系统中的金融市场出现了严重问题,导致整个经济体系出现崩溃和衰退的现象。

自20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发生过多次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全球经济的发展。

本文将从历史和现在两个方面来探讨金融危机的原因、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相关问题。

一、历史上的金融危机1. 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1920年代,美国股市经历了长达十年的繁荣期,股票价格不断上涨,进入到1929年3月的时候,达到了顶峰。

然而由于投资者过度抬高股票价格,股票市场的投机泡沫产生了,而且当时的监管政策也是相对松散的。

到了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票交易所突然暴跌,随即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衰退,甚至引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场金融危机被称为“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

2.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7年,东南亚一些国家的经济出现了大幅下滑,特别是泰国、印尼、韩国等国家的货币贬值,股市崩盘。

而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则是这些国家的大量外债和政府过度扩张的财政政策。

这些国家的经济陷入危机,甚至导致了一些国家的政治动荡。

经过多年的调整和改革,这些国家的经济才逐渐走出困境。

3.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经济的大幅度下滑。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银行业和房地产市场曾经出现了明显的泡沫,但这已被多方面忽视。

而次贷市场出现严重问题后,金融市场出现了大规模崩盘,股市也在短短几天内大幅下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危机。

经过全球政府的干预和改革,全球经济最终逐渐恢复了活力。

二、目前的金融危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全球的金融市场也陷入了持续不断的波动之中。

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各国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缓解了金融风险,但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仍然受到了重大的影响。

1. 疫情和市场波动疫情爆发之后,全球股市变得异常不稳定。

手足口病肆虐,企业业绩下滑,投资者因此陷入了恐慌之中。

尤其是在美国和欧洲市场,此次疫情导致了全球经济衰退的规模空前,许多公司首次破产、甚至被迫关闭。

金融危机与投资学历史回顾与教训

金融危机与投资学历史回顾与教训

金融危机与投资学历史回顾与教训金融危机是指在金融市场中发生的大规模经济危机。

这些危机通常导致金融机构破产、股市崩盘、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等严重后果。

投资学是研究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的学科,它可以从历史的角度来解析金融危机并提供相关教训。

本文将回顾一些重要的金融危机事件,并从投资学的角度探讨其中的历史教训。

1. 南海泡沫(1637年)南海泡沫是历史上最早的金融危机之一,发生在17世纪荷兰。

当时,荷兰人迷恋郁金香,郁金香价格飙升,许多人纷纷投资郁金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泡沫。

然而,泡沫最终破灭,许多人破产。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过于迷信某种资产会导致投资泡沫,并最终引发金融危机。

2. 南海公司破产(1720年)南海公司破产是英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金融危机。

南海公司是一家在当时疯狂炒作南美贸易权利的公司。

在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后,泡沫最终破灭,股价暴跌,许多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

从中可以看到,盲目追逐热门股票会带来投资风险。

3. 1929年华尔街股市崩盘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崩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金融危机之一,也是美国大萧条的起点。

当时美国股市经历了长期的繁荣,股价不断上涨。

然而,由于过度杠杆和投机泡沫,股市最终崩盘,导致投资者财富缩水。

这次危机教育我们要警惕股市的过度繁荣,要注意控制投资风险。

4.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被认为是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

这次危机起源于美国次贷危机,随后波及整个全球金融市场。

许多大型金融机构破产,股市暴跌,失业率上升。

这次危机告诉我们,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机制需要得到加强,以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考虑到以上历史案例,投资者应该从中汲取教训。

首先,投资者应时刻保持警惕,避免盲目追逐热门资产导致投资泡沫。

其次,投资者要学会控制投资风险,避免过度杠杆和投机行为。

同时,政府和金融机构也需要加强风险管理和监管,以确保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总结起来,金融危机是投资学领域的重要课题。

以史为鉴_浅谈历史上的几次金融危机

以史为鉴_浅谈历史上的几次金融危机

府信用支撑,买股票是稳当便利的致富捷 了经济危机和货币金融危机的可能性。马
径。结果每成立一股份公司,千百人争购, 克思的分析清楚地表明, 在资本主义全球
以得到股票为幸。到 19 世纪 80 年代初, 扩展中,各国金融、贸易和生产密切关联,金
股票投机日盛一日,“各矿招股而买者纷 融系统特别脆弱, 一方面是生产特别容易
当 时 ,英 文 泡 沫(bubbles)的 语 意 为 “欺诈行动”。在此事件后,泡沫专指股价
从急升到暴落的闹剧。① 二、“荷兰郁金香泡沫”事件 16 世纪 30 年代,纤维产业发达的荷
兰经济,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那时,荷兰 经济曾雄居欧洲第一位。著名的荷兰东印 度公司的活动地域,一度曾扩展到印度尼 西亚。该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整个 17 世纪一 直持续上升。在富裕起来的同时,荷兰成了 欧洲的消费王国。由于郁金香花的异国情 趣,一经引入荷兰,就成为当时富豪们竞相 拥有及攀比的对象。在当时的郁金香品种 中,有种极为稀少的带斑纹的被称为“赛恩 帕”,由于用直接栽培的方法培育不出来, 于是一时洛阳纸贵。一个“赛恩帕”的球根 价格为 2000 盾至 6000 盾 (相当于当时荷 兰普通市民 8-24 年的收入)。其结果是, 谁如果拥有“赛恩帕”的球根,谁就有一夜 致富的可能。于是,荷兰社会的各个阶层人 士,从农民到纺织工人、鞋匠、甚至面包师, 都被煽动了起来,自发地投入到炒卖“赛 恩帕”球根的投机活动中去。
六、现代的东南亚金融危机
在于:陷入这场大投机热潮的人几乎囊括
20 世纪末那场发源于东南亚的波及
了日本的整个社会。而银行则起到了助纣 世界主要国家的那场金融危机,至今仍影
为虐的作用。
响着当地某些国家的经济生活,许多人仍
五、近代中国的金融危机

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危机

历史上著名的经济危机

影响
股票巿场的大崩溃导致了持续四年的大萧条,这次经济危机很 快从美国蔓延到其他工业国家。对千百万人而言,生活成为吃、 穿、住的挣扎。各国为维护本国利益,加强了贸易保护的措施 和手段,进一步加剧恶化世界经济形势,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 爆发的一个重要根源。 大萧条也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大萧条期间约有200—400 万中学生中途辍学;许多人忍受不了生理和心理的痛苦而自杀; 社会治安日益恶化。其中最重要的问题是失业。在美国,失业 人口总数达到了830万,在美国各城巿,排队领救济食品的穷 人长达几个街区。英国则有500—700万人失业,不得不排著 更长的队伍等候在劳务交易巿场内。这次美国经济大萧条造成 的灾难是人类历史上所前所未有的。甚至比中国三年困难时期 1959年到1961年所谓的“三年大饥荒”还要严重。这次美国经 济大萧条1930年~1933年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发生了遍及全 美国的大饥荒和普遍营养不良,导致大量人口非正常死亡。最 保守估计,至少有700万人死亡,约占当时美国的7%。
Part 05 经济大萧条
时间:1929年-1933年 地点:美国
事件
01. 02. 03.
1920年代被称为“新时 代”,财富和机会似乎 向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 中获胜的美国人敞开了 自己吝啬的大门。整个 社会对新技术和新生活 方式趋之若鹜,“炫耀 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 胡佛总统也认为,“我 们正在取得对贫困战争 决定性的前夜,贫民窟 将从美国消失”。
昭示了此后人类社会的一切投机活动,尤其 是金融投机活动中的各种要素和环节:对财 富的狂热追求、羊群效应、理性的完全丧失、 泡沫的最终破灭和千百万人的倾家荡产。
Part 02 南海泡沫
时间:1720年 地点:英国
事件
“南海泡沫”发生于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英国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 不断膨胀,投资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迫切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 有股票是一种特权。在这种情形下,一家名为“南海”的股份有限公司于1711年宣告成立。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是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的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夺欧洲霸主发行了巨额国债), 认购了总价值近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券。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税政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 埋藏着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能把英格兰的加工商送上海岸,数以万计的“金砖银块”就会源源不断地 运回英国。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央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南美贸易障碍扫除,加上公众对 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进而带动股价上升。1720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 作为交易条件,政府要逐年向公司偿还,公司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的方式来购买公司的新股票。投资者 趋之若鹜,其中包括半数以上的参众议员,就连国王也禁不住诱惑,认购了价值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 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公司股票价格狂飙。从1月的每股128英镑上升到7月份的每股1000英镑以上, 6个月涨幅高达7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股票一上市就被抢售一空,无论是豪门显 贵还是村夫野汉,不分男女老少都幻想从 劳氏股票中获得无尽的财富。股票价格涨 了又涨,直线飚升。有时在几个小时内就 可以上扬10到20个百分点,早上出门一贫 如洗的人,晚上归家时就可以腰缠万贯。 总之密西西比股票的价格越高,银行就同 步发行越多的钞票。
导火线点燃于1920年初,孔蒂亲王由于在 要求以他自己的定价购买新上市的密西西 比股票时被约翰· 劳拒绝,就用三辆马车拉 着自己的纸币到劳氏银行要求兑换硬币。 从此任何人都可以毫无困难地任意兑换硬 币,稍稍精明的股票投机者也都正确遇见 到股票价格不可能永远攀升,纷纷兑换硬 币并运往国外。
为了规管市场乱局,以及保护南海公司免受“泡沫公司” 打扰,国会在1720年6月9日通过了别称《泡沫法案》的 《1719年皇家交易所及伦敦保险公司法案》,内容规定股 份公司必须取得皇家特许状才能继续经营。6月11日,乔 治一世发表公告,警告“泡沫公司”属非法,可受检控。 自大量“泡沫公司”被取缔后,社会大众才如梦初醒,对 股份公司怀有戒心,连带南海公司也受牵连。自7月以后, 随着热潮减退,南海公司的股价由原本1,000镑以上的价 位急速下滑,情况不受控制。南海公司的股价暴跌,使数 以千计股民血本无归,当中不乏上流社会人士,另外部份 人更因为欠债累累而出逃国外。
1637年郁金香泡沫终于破裂了,这期间导 致了千百万人倾家荡产,也导致了许多银 行破产。同时加速了荷兰衰落的步伐,荷 兰的世界霸主地位就像郁金香价格一样直 线滑落。
这就是人类历史上爆发的第一次金融危机。
密西西比经济泡沫
17世纪路易十四执政时期十分好战,建立了当时欧洲最强 大的常备军,对外推行侵略政策,发动参与了一系列战争, 导致法国国库空虚,政府债台高筑,全国对外债务达到30 亿里弗尔。在法国政府一方面国库枯竭、国债巨额另一方 面对经济又有强干预性的紧要关头,货币理论的一代怪才 约翰· 劳(John Law)诞生了。他主张因为不受金银储量 的限制所以纸币本位制灵活于贵金属本位制,拥有货币发 行量的银行应有权管理国家的税收,并以税收和不动产为 基础发行纸币,以保证提供足够的通货来支持经济繁荣和 进行宏观调控。这种银行纸币发行论正好为法国摄政王奥 莱昂(Orleans)的财政窘困、国债资金融通问题献上了 一计。约翰· 劳本人也因此倍受摄政王的重用。
欧洲三大金融泡沫
1637年荷兰郁金香狂热
1972年法国密西西比经济泡沫 1972年英国南海经济泡沫
荷兰郁金香狂热
一支郁金香=一部名车 = 4吨小麦 =一张床 = 4头牛 =8只猪 =12只羊
17世纪是荷兰人的世纪,荷兰人被称为 “海上马车夫”。荷兰是第一个世界金融 中心和经济中心,世界上第一个股票证券 交易市场也是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建立。 巨额财富源源涌入荷兰,富人批量诞生, 其经济相当繁荣。
1716年5月约翰· 劳经法国政府特许建立了一个可 以发行货币的私人银行,并且它发行的纸币可以 用来缴税。在法国政府的重商主义下,约翰· 劳自 1717年就开始日益获得各种贸易特许权,以至于 其设立的密西西比公司拥有与密西西比河广阔流 域和河西岸路易斯安那州贸易的独一无二权力, 且公司股票可以用国库券以面值购买,投机狂潮 开始席卷法兰西。约翰· 劳首先向人们展示了异常 辉煌的公司前景,然后分别发行10万股股票,每 股5000里弗尔,用于偿还15亿里弗尔(相当于 6000万英镑)的国债。
南海公司在夸大业务前景 及进行舞弊的情况下被外 界看好,到1720年,南海 公司更透过贿赂政府,向 国会推出以南海股票换取 国债的计划,促使南海公 司股票大受追捧,股价由 原本1720年年初约120英 镑急升至同年7月的1,000 镑以上,全民疯狂炒股。
然而,市场上随即出现不少“泡沫公司” 混水摸鱼,试图趁南海股价上升的同时大 赚一笔。大多模仿南海公司的宣传手法, 在市场上发布虚假消息,声称正进行大宗 生意,从而吸引市民购买股票。据悉,这 些“泡沫公司”在市场上计划吸纳的资金, 高达3亿英镑。

南海泡沫事件中的南海股价如泡沫快上快 落的情况,更被后人发展出“泡沫经济” 一词,用来形容经济过热而收缩的现象。 南海泡沫事件对英国带来很大震荡,国人 对股份公司留有阴影。可能因为受伤太深, 所以在此后100多年里,英国再没发行过一 张股票。
• 1637年的荷兰郁金香狂热与1720年的法国 密西西比泡沫及南海泡沫事件,是欧洲历 史早期爆发的三大的泡沫经济事件。 • 欧洲三次金融危机之后,欧洲政府就在 1720年推出了一个《泡沫法案》。英国政 府禁止了股份有限公司达一百年之久。而 法国政府禁止了银行这个名词达到了150年 之久。
随之而来,时间一长国内的流通硬币到了 极度匮乏的境地,闻所未闻的禁止任何人 拥有超过500里弗尔硬币,违者除没收所有 硬币外还要被处以数额很大罚款的法令也 就应运而生了。同时还严禁任何人收购金 银首饰、器皿和珍贵的宝石。
随着股民信心的下跌,密西西比股价暴跌, 已经没有什么人还相信那个地区蕴藏着巨 大财富的神话。终于约翰· 劳控制不了局面 了,不得不宣布股票贬值,国务会议通过 决议让纸币贬值50﹪,银行则停止兑付硬 币业务。股票暴跌,至此昔日的经济繁荣 泡沫彻底破灭,代之以经济衰退、民生重 创的现实。
1593年一位荷兰商人 格纳(Guesters)从 康是土耳其进口第一颗郁金香花根,并将 之种值,由于这种花是进口货,因此拥有 郁金香花便成为有钱人的符号与殊荣,有 钱的人一定要拥有郁金香才算有钱,因此 买郁金香便成为有钱人展示财富的象征。 这时郁金香正好染上一种传染病,这个病 使得郁金香花瓣更鲜艳,于是染病毒的郁 金香更加抢手,形成一股抢购的风潮。
谢谢
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 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 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 狂热并称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经济 泡沫一语即源于南海泡沫事件。
南海公司(South Sea Company)在1711年西班 牙王位继承战争仍然进行时创立,它虽然名为贸 易公司,但实际上像英格兰银行一样,在当时是 协助政府融资的私人机构,分担政府因战争而欠 下的债务。事实上,南海公司本身的贸易业务平 平,它虽在1711年成立,却要迟至1717年才开展 远航贸易,南海公司股票之所以受公众追捧,是 因为它与政府的密切合作关系,令大众对之放心, 而另一方面,公司在推销南海方案时又向大众谎 称,公司将会在南美贸易上赚取极丰厚的利润, 将来股票持有人将会获得可观股息,使得大众深 信不疑。
当疯狂达到最高点时,有一位大户全数卖出,赚 了大钱,同时荷兰政府开始采取煞车的行动,而 且由土耳其运来的郁金香也将大量抵达,忽然之 间,郁金香并不再那么稀罕,于是一瞬间郁金香 的价格往下滑,而下滑一经启动,六个星期内竟 然下跌了90%,于是哀鸿遍野,财富梦破灭,此 时不管政府多么护盘都挽救不了,郁金香的价格 持续探底,于是许多股市交割无法完成,而荷兰 政府宣布这一事件为赌博事件,豁免交割,结束 这一场疯狂的郁金香泡沫事件。
初时,只有郁金香的行家才懂得欣赏郁金香之美,但在形 成风潮之后,人们买郁金香只是为了赚钱,由于抢购风潮 逐渐形成,投机客便趁机炒作,只要今天买了,明天就可 赚一笔,屡试不爽,由于买的人多了,交易市场也就形成 了,交易场所也逐渐热闹起来,像是一个股票交易市场。 1634年,买郁金香的热潮漫延到中产阶级,更蔓延为全民 运动,大家都来买卖郁金香了,炒家只看到买低卖高,利 润就进来,于是全民都变成郁金香的炒家,家家户户都倾 一家之产,只为了买一朵郁金香。1,000美元一朵郁金香 花根,不到一个月之后,它就变成二万美元了,如此暴利, 难怪所有的人都冲昏了头,正事不干,每天忙于郁金香的 买卖便可以了。
历史上的金融泡沫和金融危机
金融泡沫
金融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的金融资产 在经历了一个连续的涨价之后,市场价格 大于实际价格的经济现象。金融泡沫就是 经济上的宏观调空不当, 过度的投资引起资 产价格的过度膨胀,盲目追求经济增长, 使得国内投资干口信用规模急剧膨胀,导 致虚假繁荣的一种假象。
泡沫增大到一定的程度时,可能会发生 自发的价格回调,有时是价格暴跌。一般 来说,在投机性泡沫发生时,价格往往会 出现突然攀升,价格的攀升趋势可能会使 市场产生进一步价格上升的预期,并且吸 引新的买主,形成自我实现的正反馈过程。 当价格泡沫一旦被市场发现,就会产生和 原来相反的预期,出现使市场价格回归理 论价格的市场力,价格可能迅速而急剧地 下降,导致泡沫的破灭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