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豆芽的过程实验 七年级上 生物(新、选)

合集下载

生物实验报告发豆芽(3篇)

生物实验报告发豆芽(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和环境因素。

2. 掌握豆芽的培育方法,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材料1. 黄豆若干2. 水盆3. 装豆芽的容器(如碗、盆等)4. 湿布或保鲜膜5. 温度计6. 记录本三、实验方法1. 将黄豆洗净,放入水盆中浸泡,浸泡时间约为6-8小时。

2. 将浸泡好的黄豆取出,用湿布或保鲜膜覆盖,保持湿润。

3. 将装有豆芽的容器放置在温暖、通风的环境中,温度控制在20-25℃。

4. 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5. 观察豆芽的生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现象,如种子吸水膨胀、胚根突破种皮、子叶展开等。

6. 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温度、湿度、光照等因素对豆芽生长的影响。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将黄豆洗净,浸泡6-8小时。

2. 实验开始:将浸泡好的黄豆取出,用湿布或保鲜膜覆盖,保持湿润。

3. 实验观察:a. 第一天:观察黄豆是否吸水膨胀,种皮是否破裂。

b. 第二天:观察黄豆胚根是否突破种皮,子叶是否展开。

c. 第三天:观察豆芽生长速度,记录豆芽高度。

d. 第四天:继续观察豆芽生长速度,记录豆芽高度。

e. 第五天:观察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豆芽高度。

f. 第六天:观察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豆芽高度。

g. 第七天:观察豆芽生长情况,记录豆芽高度。

4. 实验结束:将豆芽从容器中取出,洗净,可进行食用或观察。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a. 第一天:黄豆吸水膨胀,种皮略有破裂。

b. 第二天:黄豆胚根突破种皮,子叶开始展开。

c. 第三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2cm。

d. 第四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3cm。

e. 第五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4cm。

f. 第六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5cm。

g. 第七天:豆芽生长速度较快,豆芽高度约为6cm。

2. 实验分析:a. 种子吸水膨胀:种子在浸泡过程中吸收水分,使种皮膨胀,有利于胚根突破种皮。

发豆芽的过程6篇

发豆芽的过程6篇

发豆芽的过程6篇【篇一:豆芽的生长过程作文】我爱做实验,这次,我观察了豆芽的生长过程。

因为,黄豆变豆芽的过程使我很感兴趣。

首先,要挑黄豆,把那些受伤的黄豆拿走,否则会引起所有黄豆的坏死。

接着,把它们泡进冷水里,放在室内,室内的温度越高越好。

第一天,黄豆渐渐泡开了,小豆豆长胖了,变成了大豆豆。

我把水倒掉,往杯子里放了一块毛巾,毛巾上压了一个东西。

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我天天给豆豆“洗澡”,而且,要用通过毛巾把水传下去的方法,传下去后,再使劲按住毛巾将水倒出,不可以让豆豆相互碰撞。

第五天,我给豆豆“洗澡”时,小心翼翼地把毛巾拿开,看见豆豆上长了一个小小的芽儿,我担心地问姥爷:“如果毛巾把新长出来的芽儿压死怎么办?”姥爷给我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位科学家,想看看骨头里的样子,可是弄不碎骨头,于是,科学家就找了一些芽儿的种子,把它们种在骨头里,几天后,那些芽儿长了出来,把骨头顶开了,科学家就可以做实验了,这就是种子的力量。

”听了这个故事,我放心的把芽儿放回了阳台上。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黄豆们在我的精心呵护下都长成了豆芽。

我让姥姥帮我把豆芽炒熟,我吃上了自己培育的豆芽。

吃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培育豆芽我知道了什么东西的潜能都是无限的,只要肯努力,就会有好的回报!【篇二:豆芽的生长】今天,莫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项特别的作业:种绿豆或黄豆,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并记录下来。

回到家里,我让爸爸拿出绿豆,准备中豆芽了。

以前我只吃过绿豆,并没有观察它。

这是我第一次观察绿豆。

我发现绿豆又小又硬,有的是嫩绿的,有的是墨绿色的,还有的半黄半绿,两个豆瓣之间的外皮上有个椭圆形的点。

我把绿豆放进装着水的玻璃杯里,开始种豆芽了。

第二天早晨,我起来一看,绿豆的外皮裂开了,露出了半个白色的身子,豆瓣也变大了。

到了晚上,它那白白的身子就全露出来了,看上去很可爱。

有些绿豆已经长出嫩白的、短短的小芽,洁白的豆瓣也微微打开了一些,我兴奋得把这些变化记录下来。

初中发豆芽实验报告(3篇)

初中发豆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了解种子发芽的基本过程。

2. 掌握豆芽的生长条件。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实验原理豆芽是由大豆种子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下发芽、生长而成的。

种子在发芽过程中,需要吸收水分、养分,并借助酶的作用将储存的营养物质转化为可利用的营养物质。

三、实验材料1. 大豆种子2. 筛子3. 水盆4. 豆芽盘5. 湿布6. 纸巾7. 透明塑料袋8. 记号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大豆种子洗净,放入筛子中沥干水分。

2. 播种:将沥干水分的大豆种子均匀地撒在豆芽盘上。

3. 浇水:用喷壶将豆芽盘均匀地喷湿,确保种子表面湿润。

4. 遮光:用湿布覆盖在豆芽盘上,避免阳光直射。

5. 保持湿度:在豆芽生长过程中,每天定时用喷壶喷水,保持豆芽盘的湿润状态。

6. 观察记录:每天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种子发芽、生长的时间。

7. 成长过程: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豆芽逐渐生长,观察豆芽的形态变化。

8. 收获:当豆芽长到约5-7厘米时,可以收获。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发芽过程: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大豆种子在第三天开始发芽,第五天长出白色嫩芽,第七天嫩芽逐渐变绿,生长速度较快。

2. 形态变化:在豆芽生长过程中,种子逐渐膨胀,白色嫩芽逐渐变绿,根系逐渐形成。

3. 光照对豆芽生长的影响:在遮光条件下,豆芽生长速度较快,且颜色较深;在光照条件下,豆芽生长速度较慢,颜色较浅。

4. 湿度对豆芽生长的影响:在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下,豆芽生长旺盛,根系发达;在湿度较低的情况下,豆芽生长缓慢,根系不发达。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豆芽的生长过程,掌握了豆芽的生长条件。

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光照条件下,豆芽可以迅速生长,为人们提供营养丰富的蔬菜。

七、实验心得1. 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刻认识到科学实验的重要性,以及观察、记录、分析实验结果的方法。

2. 在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保持适宜的湿度、光照等条件,使豆芽能够健康生长。

发豆芽的过程实验 七年级上 生物word版本

发豆芽的过程实验 七年级上 生物word版本

发豆芽的过程实验七年级上生物发豆芽的实验2016/2/2 晚 8:00 气温: 4°C材料:一个不透明的容器,适量的绿豆。

步骤:将绿豆放入容器内,并加入适量的温水,静置20小时左右。

2016/2/3 下午4:00 气温:5°C材料:2块无纺布,旧衣服,菜篮。

步骤:将泡好的绿豆倒入菜篮内,沥干多余水分。

将润湿的无纺布铺在深色容器内,再将泡好的绿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旧衣服包裹好容器,做好遮光步骤。

2016/2/4 气温:3°C上午8:00,由于气温较低,浇绿豆的水我选择用了40°左右的温水,进行了第一次浇水。

下午6:00,继续用温水浇灌绿豆,保持湿润。

2016/2/5 气温:1°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气温越来越低,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2016/2/6 气温:3°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2016/2/7 气温:4°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打开容器的一角,瞄了一眼,哈哈,绿豆们好像开始了萌动,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个春天的象征。

我心里有些小骄傲。

2016/2/8气温:7°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气温开始升高,我放心了许多,也多了一些期待。

2016/2/9气温:10°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由于气温升高,浇绿豆的水我改用了35°C 左右的水。

2016/2/10气温:11°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根据资料,豆芽大概7天就成熟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容器,,哈哈,绿豆们一个个挺着身子,我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几天的成果。

我心里有些小激动,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绿豆们没有让我失望!2016/2/11气温:10°C我把这些绿豆芽炒来给爸爸妈妈品尝,爸爸妈妈都对我做的这道菜赞不绝口。

我心里也甜甜的。

是啊,自己发的豆芽与在超市的味道没什么两样,可心情就不一样了啊!。

初中萌发豆芽实验报告(3篇)

初中萌发豆芽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豆芽,作为我国传统食品之一,不仅美味可口,而且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种子从萌发到长成豆芽的过程,是植物生命活动的一个缩影,也是初中生物教学中重要的实践环节。

本实验旨在探究影响豆芽萌发的环境条件,并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假设。

二、实验目的1. 了解豆芽的萌发过程。

2. 探究水分、光照、温度等因素对豆芽萌发的影响。

3. 学会设计实验、记录数据和分析结果。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实验材料:绿豆种子、水、培养皿、毛巾、剪刀、尺子、温度计、光照计等。

2. 实验工具:电子天平、计时器、显微镜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将绿豆种子浸泡在清水中,浸泡时间约为6-8小时,使种子充分吸水。

2. 设置实验组:将浸泡好的绿豆种子分别放入培养皿中,每组5颗种子。

3. 控制变量:- 水分组:分别将培养皿中的豆芽放入不同的水分条件下,如湿润、适量水分、过多水分、过少水分。

- 光照组:分别将培养皿中的豆芽放置在光照强度不同的地方,如室内、阳光下、阴暗处。

- 温度组:分别将培养皿中的豆芽放置在不同温度的环境下,如常温、低温、高温。

4. 观察与记录:每天定时观察豆芽的生长情况,记录豆芽的高度、颜色、叶片数量等数据。

5. 数据分析:分析不同条件下豆芽的生长情况,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水分组:适量水分条件下,豆芽生长最快,叶片数量最多;过多水分和过少水分条件下,豆芽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2. 光照组:阳光下和室内条件下,豆芽生长较好;阴暗处条件下,豆芽生长缓慢。

3. 温度组:常温条件下,豆芽生长最快;低温和高温条件下,豆芽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六、实验结论1. 豆芽萌发需要适量的水分、适宜的光照和适宜的温度。

2. 水分过多或过少、光照过强或过弱、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豆芽的萌发。

3. 本实验结果可为家庭种植豆芽提供参考。

七、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严格控制变量,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和记录数据,为后续分析提供依据。

(完整word版)发豆芽的过程实验七年级上生物

(完整word版)发豆芽的过程实验七年级上生物

发豆芽的实验2016/2/2 晚8:00 气温:4°C材料:一个不透明的容器,适量的绿豆。

步骤:将绿豆放入容器内,并加入适量的温水,静置20小时左右。

2016/2/3 下午4:00 气温:5°C材料:2块无纺布,旧衣服,菜篮。

步骤:将泡好的绿豆倒入菜篮内,沥干多余水分。

将润湿的无纺布铺在深色容器内,再将泡好的绿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旧衣服包裹好容器,做好遮光步骤。

2016/2/4 气温:3°C上午8:00,由于气温较低,浇绿豆的水我选择用了40°左右的温水,进行了第一次浇水。

下午6:00,继续用温水浇灌绿豆,保持湿润。

2016/2/5 气温:1°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气温越来越低,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2016/2/6 气温:3°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2016/2/7 气温:4°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打开容器的一角,瞄了一眼,哈哈,绿豆们好像开始了萌动,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个春天的象征。

我心里有些小骄傲。

2016/2/8气温:7°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气温开始升高,我放心了许多,也多了一些期待。

2016/2/9气温:10°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由于气温升高,浇绿豆的水我改用了35°C左右的水。

2016/2/10气温:11°C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根据资料,豆芽大概7天就成熟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容器,,哈哈,绿豆们一个个挺着身子,我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几天的成果。

我心里有些小激动,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绿豆们没有让我失望!2016/2/11气温:10°C我把这些绿豆芽炒来给爸爸妈妈品尝,爸爸妈妈都对我做的这道菜赞不绝口。

我心里也甜甜的。

是啊,自己发的豆芽与在超市的味道没什么两样,可心情就不一样了啊!。

发豆芽实验报告

发豆芽实验报告

发豆芽实验报告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篇一: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绿豆芽的生长实验报告问题的提出:绿豆种子可以不需要阳光,绿豆芽的生长需要阳光吗?我们的猜想:绿豆芽的生长不需要阳光实验方法:把种有相同绿豆芽的两个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过一段时间观察。

实验过程:1.准备两个塑料杯当花盆,各放入同样的三颗绿豆种子,然后加入适量水,放在同一个地方,等它发芽2.过了两天,绿豆芽长出来了,将一盆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客厅里,观察一星期,并记录自己的发现。

附表一篇二:豆芽实验报告总结:(根据几天种豆芽的经历,写写自己在这个过程的心得,体会与收获,班级:姓名:评分:篇三:关于发豆芽的研究报告关于发豆芽的研究报告学生:李欣睿资料查找:关于豆芽的生长原理首先,黄豆在萌发到产生第一片幼叶之前没有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黄豆种子无含叶绿体的细胞,只有叶片或植物幼嫩的绿色的茎含有叶绿体(叶绿体中存在叶绿素,故有叶绿体存在的细胞是绿色的)第二,第一片幼叶产生后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同时还有呼吸作用(如果是我们吃的黄豆芽的话,没有这个阶段,黄豆芽白色的,我们吃的部分是伸长的胚轴)以上是大概过程,下面详细说一下,黄豆萌发过程的变化:种子萌发时吸水膨胀,种皮变软,呼吸作用逐渐增强,将贮存在子叶或胚乳里的营养物质逐步分解,转化为可以被细胞吸收利用的物质,输送的胚芽,胚轴,胚根(此时,种子中的营养物质是逐步减少的,但是豆芽重量比黄豆重量增加了,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黄豆吸收水的重量)。

胚根突破种皮形成根,胚芽形成茎和叶,胚轴形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同样是食用豆芽的话,胚芽还没有形成茎和叶)。

如果是自然界中,胚芽形成茎和叶后,便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这样有机物的含量又逐渐升高,同时植物体也在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产生植物体需要的能量,用于生命活动。

初一生物绿豆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绿豆实验报告

初一生物绿豆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观察绿豆的发芽过程,了解种子发芽所需的条件。

实验材料:
绿豆、棉花、保鲜膜、培养皿。

实验步骤:
1. 准备培养皿,在皿底铺上一层湿棉花。

2. 将绿豆种子均匀地摆放在棉花上,注意不要压实。

3. 用保鲜膜将培养皿遮盖,保持空气流通。

4. 将培养皿放在阳光充足的位置,每天观察和记录绿豆发芽情况。

观察结果:
第1天:绿豆种子吸收水分,开始膨胀。

第2天:部分绿豆种皮裂开,胚根开始探出。

第3天:大部分绿豆已发芽,胚根逐渐伸长。

第4天:幼苗出现,开始生长茎叶。

第5天:幼苗继续生长,叶片展开,颜色由白变绿。

结论:
1. 种子发芽需要适当的水分、温度、氧气等条件。

2. 发芽过程包括种皮破裂、胚根生长、幼苗萌发等阶段。

3. 不同种子发芽所需时间可能有差异。

思考:
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除了发芽还有哪些关键阶段?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有何区别?我们如何为植物的正常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豆芽的实验
2016/2/2 晚8:00 气温:4°C
材料:一个不透明的容器,适量的绿豆。

步骤:将绿豆放入容器内,并加入适量的温水,静置20小时左右。

2016/2/3 下午4:00 气温:5°C
材料:2块无纺布,旧衣服,菜篮。

步骤:将泡好的绿豆倒入菜篮内,沥干多余水分。

将润湿的无纺布铺在深色容器内,再将泡好的绿豆倒入容器内,然后用旧衣服包裹好容器,做好遮光步骤。

2016/2/4 气温:3°C
上午8:00,由于气温较低,浇绿豆的水我选择用了40°左右的温水,进行了第一次浇水。

下午6:00,继续用温水浇灌绿豆,保持湿润。

2016/2/5 气温:1°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气温越来越低,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

2016/2/6 气温:3°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2016/2/7 气温:4°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我按耐不住心中的好奇,悄悄地打开容器的一角,瞄了一眼,哈哈,绿豆们好像开始了萌动,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个春天的象征。

我心里有些小骄傲。

2016/2/8气温:7°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气温开始升高,我放心了许多,也多了一些期待。

2016/2/9气温:10°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

由于气温升高,浇绿豆的水我改用了35°C左右的水。

2016/2/10气温:11°C
今天继续在2个时间段对绿豆浇水,根据资料,豆芽大概7天就成熟了,我小心翼翼地打开容器,,哈哈,绿豆们一个个挺着身子,我赶忙用相机记录下这几天的成果。

我心里有些小激动,在我的精心培育下,绿豆们没有让我失望!
2016/2/11气温:10°C
我把这些绿豆芽炒来给爸爸妈妈品尝,爸爸妈妈都对我做的这道菜赞不绝口。

我心里也甜甜的。

是啊,自己发的豆芽与在超市的味道没什么两样,可心情就不一样了啊!
最新文件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方便更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