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步进电机轴承常见故障分析

步进电机轴承常见故障分析步进电机轴承常见故障分析概要:轴承是步进电机的关键器件,也是易损器件。
轴承能否正常运行,关系到步进电机的平稳运行。
轴承自身及各种外部因素也常常影响轴承的正常运行,使轴承故障的诊断变得错综复杂。
结合维修实践,分析步进电机轴承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采用简单实用的听触法检测轴承的云在运转状态,并对预防其损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
正文:步进电机的轴承是电机静止部分和旋转部分的连接器件,不止影响电机的运行,甚至影响电机的寿命。
从而影响电机的产品质量,所以要重视日常使用及维护保养。
1、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分析滚动轴承的摩擦阻力较小,机械效率较高,润滑和维护方便,并且已经标准化,在步进电机中应用广泛。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如下。
1.1轴承温度过高在电机运行中,用手抚摸小瓦盖或轴承盖座时,应以不感觉烫手为正常,反之则表明轴承温度过高。
造成轴承温度过高的原因有:(1)润滑脂质量不符合要求或变质,粘度过高,油脂过多。
电机不能加得太多或太少,一般约占轴承座1/3~1/2。
转速低、负载轻的轴承可以多加一点;转速高、负载重的轴承应该少加一些。
(2)滚动轴承装配不合适,新换轴或重新加工轴颈与轴承档之间无退刀槽或轴颈加工尺寸不合适,造成轴承装不到位。
轴承间隙过小时,由于油流在间隙内剪刀摩擦损失过大,也会引起轴承发热;同时,间隙过小时,油量会减少,来不及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会进一步提高轴承的温升。
但是间隙过大则会改变轴承的动力特性,引起转子运转不稳定。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设备何使用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间隙。
调整装配工艺,如不合格,上车床二次加工后重新组装。
(3)轴承跑套。
轴承跑套有两种,一种是跑外套,即轴承外圈与轴承室之间有相对位移;另外一种是跑内套,即轴承内圈与轴颈之间有相对位移。
轴承跑套时会发热,并伴有“吱吱”声。
处理方法可粘结剂缓和,或拆卸重新加工更换。
(4)滚动轴承缺油。
电动机正常运转时发出连续均匀的“嗡嗡”声,如果运行中的电机轴承发出“咕噜咕噜”声及间歇性啸叫声时,表明轴承缺少润滑脂。
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

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原因及改进措施
高压电机滚动轴承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种故障,造成电机性能下降甚至完全失效。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原因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1. 磨损故障:高压电机滚动轴承经常在高速和高载荷条件下运行,因此容易引起磨损。
磨损可能是由于轴承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产生的,并会导致轴承减少轴向间隙。
改进措施:增加润滑油的供给量,使用高品质的润滑油,并确保润滑系统正常工作。
2. 脱落故障:高压电机滚动轴承在长时间高速旋转下,可能会因为过热导致油脂失
去粘度和润滑性能,从而使滚动体脱落。
改进措施:选择适当的润滑脂,使用高质量的轴承材料,确保轴承温度在范围内。
3. 锈蚀故障:由于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接触到水分或者与腐蚀性气体接触,轴承内部
可能发生锈蚀现象。
改进措施:在轴承周围设置防护罩,防止水分和腐蚀性气体进入。
4. 过载故障:高压电机滚动轴承在过载运行时,会导致滚动体和保持架断裂,严重
的情况下还可能导致摩擦波动,进一步损坏轴承。
改进措施:对电机进行合理的负载设计,根据工作条件选择适当的轴承型号和尺寸。
高压电机滚动轴承故障的原因可能涉及磨损、脱落、锈蚀和过载等多个方面,而对应
的改进措施包括增加润滑油供给量、使用合适的润滑脂、设置防护罩以及合理设计负载等。
通过严格的轴承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高压电机的使用寿命,确保其正常运行。
电机轴电流引起的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措施

迅 速 上 升 。 在 电 机 首 次 投 运 后 , 曾 出 现 轴 承 温 度 异
常 现 象 , 此 温 度 异 常 与 轴 电 流 引 起 的 麻 点 有 关 , 温
度 升 高 造 成 了 轴 承 盒 与 轴 承 外 套 配 合 出现 问 题 , 引
起 轴 承 与 轴 承 外 套 相 对 运 动 并 磨 损 轴 承 盒 外 盖 和 内 套 ; 同 时 也 使 得 轴 承 温 度 继 续 升 高 , 黄 油 受 热 熔 化
承 温 度 有所 下 降 。
麻 点 又 使 轴 承 与 转 子 问 的 摩 擦 阻 力 加 大 , 轴 承 温 度
1检修及试运1 青况
2 0 0 5年 1 2月 2 5日 , 停 炉 后 对 电 机 进 行 解体 检
查 , 发 现 转 子 驱 动 端 的 轴 承 严 重 过 热 、 变 黑 , 轴 承
作 者 简介 :沈志辉 ,从 事工程项 目管理 工作 曾恒祥 ,工程 师,从事技 术管理 工作 ; 曾 辉 ,从 事 电气、热控 工作 。
动 端 振 动 增 大 , 用 远 红 外 测 温 装 置 测 量 电 机 本 体 温
2 电机轴承烧损原 因分析
从 两 次 损 坏 的 轴 承 内 套 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其 轨 道 上 都 存 在 大
度为6 , 国产 黄油 润滑脂 以液体 形式 大量 流 出 。 0℃ 因特 殊 原 因 , 当 时 该 炉 不 能 停 运 , 故 只 能 采 取 紧 急
及 轴 承 盒 内 已 无 润 滑 油 脂 , 轴 承 盒 内套 磨 出 0 5 .mm
左 右 的 沟 槽 , 轴 承 盒 外 盖 止 口磨 掉 1 mm 左 右 , 轴 承
电动机轴承损坏原因分析

电动机轴承损坏原因分析
1.轴承内外圈、滚珠、夹持器等有裂口和剥皮,这是由于轴承与转轴协作不当,强力套入所致。
2.轴承的滚珠、夹持器、轴圈等部位变成蓝色,高速运转无散热力量,致使部件受热氧化等,是由于严峻缺油所造成的。
3.滚道产生凹状的珠痕,四周间隙不匀称,这是由于安装不正确或用锤直接敲打轴承外圈,及传动带过紧、联轴器安装不同心所造成的。
4.电动机转子和定子的气隙很小而造成剧烈震痕,是由于转子铁芯受热变形,导致定子与转子相摩擦,或者是轴承老化,幅向间隙增大,在重力的作用下,致使转子旋转时摩擦定子铁芯的底部,而增大轴承负荷所致。
5.轴承滚道金属成片状或粒状碎屑,自滚道表面脱落,这是由于轴承金属材料疲惫所致。
6.轴承锈蚀、消失麻点,是由于轴承密封不严水汽或酸碱等侵入轴承内部所致,或使用不合格的润滑脂。
7.轴承磨损过快、过早老化,这很可能是有灰尘、砂土、金属颗粒等杂质侵入轴承内而加快轴承磨损所致。
另外,还可能是轴承缺油及所用的润滑脂型号不对,长期过载运行,维护保养不良,以及轴承本身质量不良等造成的。
8.轴承自身老化。
一般规定:重载运行1万小时,中等负载运行1.5万小时,轻载运行2万小时,应考虑更换新轴承,以确保平安运行。
1。
电机轴承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改造与更新电机轴承故障分析及改进措施韩风梅,解晋辉,张郡(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分公司,新疆独山子833699)摘要:通过对石化公司某厂挤压机齿轮泵电机轴承故障原因进行分析,提出轴承改进措施及预防对策,并加以验证和 总结。
关键词:轴承故障;原因分析;改进措施中图分类号:TH1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 1(2017) 07 (上)-0058-02轴承故障占所有电动机故障的40%以上。
在工业 设施中大多数的轴承在非理想的条件下运行,常受到疲 劳、环境机械振动、过载、轴心错位、污染、电流开槽、腐蚀、不正确润滑等的影响。
这些非理想的条件开始只 是导致边缘缺陷,然后这些缺陷会在轴承内圈、外圈和 滚珠组建中传播和扩散。
过一段时间,缺陷变得显著,便产生了机械振动并且引起听觉噪声。
本文以石化公司某厂挤压机齿轮泵电机发生的轴 承故障为例,从振动监测及轴承设计结构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在电机停机检修时进行验证。
同时,对该电机 轴承提出改进措施,并及时实施,效果良好。
1齿轮泵电机基本概况石化公司某厂挤压机齿轮泵电机为ABB公司制造,功率为355kW,额定电压为380V,频率为50Hz,额定 电流655A,转速为990r/m m,绝缘等级为F级。
负荷 侧轴承型号为6322/C3,风扇轴承型号为6319M/C4 VL024。
2齿轮泵电机轴承故障经过2016年4月25日,在对该挤压机齿轮泵电机进行 日常巡检监测时发现,负荷侧轴承轴向振动值由原来的 1mm/s增大至5.6mm/s,监测使用的仪器为R IO N测 振仪VM-63A。
在随后的监测中,轴向振动值在4 ~ 5mm/s之间持续一个月,于2016年5月30日又降至1.2 ~ 1.5mm/s之间。
2016年4月5日至2016年5月30日状态监测振动值如表1所示。
2016年7月28日,巡检时发现齿轮泵电机声音异 响,负荷侧轴承轴向振动值突然剧增至11mm/s,监测 使用的仪器为R IO N测振仪VM-63A〇7月29日,对 该电机负荷侧轴承润滑脂进行加注更换,排出大量黑色 变质的润滑脂,加注后,运转声音略有好转,但振动值 无明显变化。
高压电机轴承频繁故障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轴承质量的好坏及轴承的正确选择是电动 机稳定运行的前提,检修过程中使用正确的轴 承装配工艺是电动机稳定运行的保证,运行中 合理的维护保养是电动机稳定运行的基础。通 过不断积累、摸索检修经验,准确判断轴承故 障的原因,科学分析轴承损坏性质,为进一步 减小轴承运行故障提供科学的依据。
该系列电机负荷侧的轴承为“圆柱形滚子轴
承”,空侧为“向心推力球轴承”,在电机的 运行中,转子长度的变化由负荷侧调整。轴承 附件结构:由内向外依次为内油封盖、轴承、 挡油盘、外油封盖、“梯形槽密封”装置,这 样可确保轴承内部的清洁 。
轴承故障的原因分析
1、轴承外套与电机端盖轴承座内孔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实际配 合多为紧密配合,紧密量在0.005-0.01mm;轴承内套与轴颈 的配合采用基轴制,实际配合为过盈配合,过盈量0.01- 0.03mm。轴承内径与转轴、轴承外径与端盖配合公差不在公 盈值范围内,或者说配合过松,轴承易“跑”外套或“磨”内 套,必然导致电机轴承过早损坏;若配合过紧,则又会影响轴 承的正常工作间隙,当电机运行一段时间后,随着温度的升高, 轴承的工作间隙减少,间隙变小会导致轴承发热甚至烧毁。 2、轴承质量存在问题,制造厂家轴承出厂间隙不统一,轴承间 隙值普遍偏大,轴承骨架松动及滚体损坏,甚至厂家提供的轴 承为翻新轴承; 3、轴承的外侧装有一个距轴承间隙很小的挡油盘,这样即不利 于轴承的散热和润滑脂的循环 ,并且在挡油盘内孔与轴的配 合松动后,容易产生异音和故障。
炉甲排电机前侧轴承温度由53℃迅速上升,运行人员 到就地检查发现轴承冒烟,迅速停止甲排运行。电机 停运后对甲排进行盘车,可盘动。根据此情况安排对 甲排电机前轴承进行加油,加油后电机运行振动超标, 停运电机连夜进行轴承更换处理。 14日14:30更换转 子后,4号炉甲排电机单试完毕投入运行。
电机轴承损伤状态分析与对策

电机轴承损伤状态分析与对策电动机运行中,轴承部分发生故障是最常见的,因为轴承是电动机上较易磨损的零件,又是负载最重部分。
一般电动机运行中,轴承温度不超过95度,超过这个温度就容易损坏。
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1)轴承的润滑脂的选择要合适,应根据其类型尺寸和运行条件来选择。
润滑脂填充量要合适,一般为轴承室1/2-2/3为宜,润滑脂过多,将直接熔化流出,甩到绕组上,腐蚀绕组。
(2)轴承安装不当或安装带轮不正确,外力使轴承内外圈装歪,致使转动不灵活,轴承发热损坏。
(3)轴承滚柱滚珠,内外套圈滚珠支架严重磨损和发生金剥落,造成电机异响,以致电机扫镗烧毁。
(4)电机轴向没有窜量,轴承外盖与轴承外套之间间大小。
电机运转时,转子受热膨胀时伸长,致使轴承发热。
(5)电机端盖没上好,止口没有靠紧,或轴承盖上不均,使滚珠偏出轨道旋转而发热。
(6)防护不好,轴承内进水或粉尘,使轴承得不到良好润滑而损坏。
造成电机故障的原因很多,就其根本原因有电气和机械两方面的原因,一般机械方面的原因居多,而轴承损坏占电机故障原因的70%以上,所以防止轴承损坏可以使电机故障率大大降低,以下详细分析轴承损坏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损伤状态原因对策剥落向心轴承的滚道单侧发生剥落滚道圆周方向对称位置上发生剥落向心球轴承滚道面上的剥落成倾斜状态滚子轴承滚道面,滚动面的端部附近剥落滚道面产生呈滚动体间距分布的剥落滚道面,滚动面早期剥落成对双联轴承的早期剥落擦伤滚道面,滚动面上的擦伤推力球轴承滚道面上螺旋线状的擦伤滚子端面和挡边引导面的擦伤外圈或内圈的裂纹滚动体的破裂挡边缺损保持架破损压痕滚道面上的呈滚动体间距分布的压痕(布氏压痕)滚道面、滚动面的压痕异常磨损类似(钢渗碳后的)布氏压痕的损伤微动磨损在配合面上伴随有红褐色磨损粉末的局部磨损。
滚道面,滚动面,挡边面,保持架等的磨损。
蠕变配合面上的擦伤磨损咬粘滚道面,滚动体,档边面变色,软化熔敷滚道面上搓衣板状的凹凸锈蚀腐蚀轴承内部,配合面等的锈蚀及腐蚀。
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电动机为电厂中重要的机械拖动设备,而其中以三相电动机的使用尤其广泛。
我们在生产中经常遇到因三相电动机的使用不当而无法运行,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影响到正常生产。
在电动机的故障中除因电气绝缘问题、机械卡涩诱发故障外,轴承故障是最常见的。
本文总结以往运行维护经验,对轴承损坏的原因及采取的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电动机;轴承;原因分析;对策1、前言本文以某电厂为例,目前公司有高低压三相异步电动机500多台,自2010年投产至今已有多台电动机因各种原因而烧毁。
作者连续三年对电动机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发现轴承故障占电动机故障比例的60%,而轴承故障维修成本费用大,维护工作量大,影响设备运行;部分电机轴承损坏还会影响机组出力,造成极严重的后果。
考虑到以上种种原因,下面从如何解决电动机轴承损坏为出发点,详细总结分析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
2、电动机轴承故障类别为彻底弄清楚电动机轴承故障的主要原因,本文对某电厂某年度2月-11月电动机轴承的故障数量进行统计,并对轴承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表格:表一电动机轴承故障更换情况备注:2月份机组大修,对电动机进行解体,对轴承状态不好、过热、摩擦、变色等有隐患的轴承进行更换。
表二对更换的轴承进行分析从以上统计我们可以知道,轴承表面沟槽、磨损,轴承变色占轴承故障中的79%,是电动机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
3、电动机轴承损坏的原因为降低电机轴承损坏数,根据多年检修维护工作经验,对造成电机轴承表面沟槽、磨损,轴承变色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原因。
3.1工作环境恶劣。
发电厂大部分电动机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粉尘、腐蚀性气体不可避免的对电动机的运行造成影响。
尤其以输煤系统区域电动机的最为严重。
电动机长时间运行,可能会造成异物进入,影响轴承表面磨损,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3.2润滑脂型号混淆。
发电厂内部使用有长城#3极压复合锂基脂、7008润滑脂、长城#3锂基脂等多重型号的锂基脂,油脂型号较多,在日常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油脂混淆情况发生,造成一台电机加注多重油脂,影响电机润滑,造成电机温度升高,散热不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电机轴承损坏的原因分析及预防
发表时间:2018-05-08T16:25:53.953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34期作者:董兴洪陈志强
[导读] 摘要:正常使用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较长,出现过早损坏,可能是因为选型不当,安装不正确,润滑不良,使用环境差,维护及管理不到位等。
(四川川煤集团华荣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攀枝花市 617017)
摘要:正常使用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较长,出现过早损坏,可能是因为选型不当,安装不正确,润滑不良,使用环境差,维护及管理不到位等。
本文先介绍了电机用轴承的结构和类型,再通过总结轴承损伤的方式及原因分析,提出加以正确防范的方法避免电机轴承损坏,提高轴承使用寿命。
关键词:轴承;损坏;原因;防范
0引言
轴承在工农业生产机械中应用广泛,在很多机电设备中离不开轴承。
如果安装使用、维护不当会导致其使用寿命严重缩短,轻则烧毁电机,重则酿成安全事故。
所以,充分了解轴承的正确使用及维护,不但能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而且还能够促进安全生产。
1.轴承的结构及类型
1.1轴承的结构组成
轴承因滚动体的不同有球轴承和滚子轴承之分。
球轴承为点接触,特点是承载能力较低,抗冲击能力较差,但旋转精度高、摩擦损失小、极限转速高。
滚子轴承为线接触、摩擦损失较大,极限转速低、但承载能力及抗冲击能力较强。
滚动轴承主要由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1.2轴承的类型
根据滚动轴承所受到外力的情况,可分为三类:
径向轴承:主要承受径向载荷,如向心球轴承、向心滚子轴承等。
止推轴承:主要承受轴向载荷,如推力球轴承、推力滚子轴承等。
径向止推轴承:可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如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球轴承。
常见的几种滚动轴承及结构如下图:
1.3电机常用轴承
电动机一般选用轴承为滚动轴承。
选用的基本依据是承受载荷的大小和性质、转速的高低、支撑强度和结构状况。
以轴向载荷为主,轴向载荷较小,转速较高时选用向心球轴承;径向载荷大,无轴向载荷,转速较低时选用向心滚柱轴承;同时承受较大的径向、轴向载荷时选用向心推力轴承;只承受轴向载荷选用推力轴承,滚珠或滚柱承载着负载,支撑着电机主轴,使电机转子可以平稳旋转。
2.轴承的润滑
加有润滑脂的轴承不但能起散热作用、隔绝外界煤尘对轴承的污染,而且能在滚道与滚动体之间形成一层油膜更好地保护轴承正常运转,延长轴承使用寿命。
电动机上常用的润滑脂有两种:复合钙基润滑脂和锂基润滑脂。
个别负载特别重、转速又很高的轴承,可以用二硫化钼基润滑脂。
润滑脂在使用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轴承运行1000-1500小时后应加一次润滑脂,运行2500-3000小时后应更换润滑脂。
不同型号的润滑脂不能混用,更换润滑脂时须将陈旧油脂清除干净,轴承中润滑脂不能加得太多或太少,一般占轴承室空容积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转速高、负载重的轴承,润滑脂应加得少一些。
3.常见损伤方式及原因分析
3.1常见损伤方式
轴承常见的损坏方式有以下几种:
剥离:运转面剥离,剥离后呈明显凹凸状。
原因是负荷过大使用不当,安装不良,轴或轴承箱精度不良,游隙过小,异物侵入,发生锈蚀,异常高温造成的硬度下降。
烧伤:轴承发热变色,进而烧伤不能旋转。
主要原因:变形部分游隙过小,润滑不足或润滑剂不当,负荷过大、预压过大,滚子偏斜。
裂纹缺陷:部分缺口且有裂纹。
主要原因:冲击过,过盈过大,有较大剥离,摩擦裂纹,安装侧精度不良,使用中卡入异物。
保持架破损:铆钉松动或断裂保持架破裂。
主要原因:力矩负荷过大,高速旋转或转速变动频繁,润滑不良,卡入异物,振动大,倾斜状态下安装,异常温升使树脂保持架变形。
锈蚀:表面局部或全部生锈、呈滚动体齿距状生锈。
产生的主要原因:保管状态不好或包装不当,防锈剂不足,水份或酸溶液等侵入等。
磨损:表面磨损,造成尺寸变化,伴有磨伤、磨痕。
主要原因:润滑剂中混入异物,润滑不良,滚子偏斜,不及时换油。
压痕碰伤:卡入固体异物,或冲击造成的表面凹坑及安装时的擦伤(固体异物侵入,卡入剥离片,安装不良造成的撞击,脱落。
在倾斜状态下安装)
3.2轴承使用超温
滚动轴承在运转过程中损坏是有先期预兆的,伴有过热、冒烟、异响、振动等异常现象。
轴承使用中不应超过70℃,在径向载荷力的作用下,由于各点处的滚动体及内、外滚道的弹性变形,使内圈上半部不受载荷,而下半部滚动体和滚道随位置的不同承受大小不同的载荷,随着轴承的不断高速运转,使滚动体和滚道的表层下因接触应力产生疲劳裂纹,形成疲劳点蚀,疲劳点蚀是轴承损坏的主要原因。
不转动或低速转动的轴承在重载和冲击载荷的作用下会使滚动体和滚道接触处的局部应力超过材料屈服极限就会出现凹坑,高速运转的轴承因摩擦润滑不好、密封不严进入尘渣使磨损加快或烧伤。
由于管理上的松驰,维修人员的维护不到位,当电机两外端盖内轴承长期不更换合适润滑脂,电机轴承在长期高速、高温下运转会使润滑脂干结成饼,使轴承滚动体与滚道干摩擦,产生大量的热散不出去,过高的温度使轴承的材质变软,又增大了滚珠(滚子)与滚道的摩擦力,加快了轴承的磨损,更加严重的是轴承内圈与轴抱死,导致电机烧毁。
导致轴承温度高的外部原因有:电机风叶片因进入异物损坏,脱键、电机上的散热筋道堵塞及杂物堵塞进风口等,至使长时间运转电机的热量散不出去,加快了润滑脂的干结。
3.3安装方法不正确
正确的安装方法是:在安装轴承时,先在轴和轴承的内圈涂上一层薄薄的润滑脂,并把有字的一面朝向外端,严禁用手锤直接敲打轴承的方法进行装配,必须用铜棒或加垫铝板的方式进行敲击,用合适力度敲打轴承内圈周围进行装配。
有条件的可用轴承加热器把轴承加热到100-120℃进行热装,这样的装配保证了轴承不被敲击损伤,这不仅缩短了装配时间,而且能提高轴承安装精度。
4.结语
通过上述轴承损坏原因分析,加强对维修、操作工技能培训及素质教育,每班必须对电机进行认真检查(电机、减速箱有无异响、温度是否正常、连接部位是否牢固,叶片、电机罩完好无损,通风良好);电机设备环境干净、无杂物;定期对轴承进行清洗、加注润滑脂,日常检修通过手摸、耳听、鼻闻或用红外测温仪检测电机两端盖部位的温度,并作好记录、比较,正确维护、安装可提高电机轴承的使用寿命,减少电机事故,提高设备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邱言龙王兵钳工实用技术中国电力出版社
[2]祝燮权实用五金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