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5.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
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0.0200mol·L-1,则[Y4-]为多少?5.2 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5.3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Mg2+。
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5.4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0.01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5.5计算用0.0200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5.6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
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24.90mL。
试计算:(1)EDTA溶液的浓度;(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5.7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
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25.00mL,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0.01024 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17.61mL。
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5.8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吸取25.00mL,加入T Al2O3=1.505mg/mL的EDTA标准溶液10.00mL,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12.20mL。
配位滴定法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六章配位滴定法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αY(H)。
若此时EDTA各种存在形式的总浓度为·L-1,则[Y4-]为多少pH=5时,锌和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假设Zn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
pH=5时,能否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Zn2+假设Mg2+和EDTA的浓度皆为10-2 mol·L-1,在pH=6时,镁与EDTA配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是多少(不考虑羟基配位等副反应)并说明在此pH条件下能否用EDTA 标准溶液滴定Mg2+。
如不能滴定,求其允许的最小pH。
试求以EDTA滴定浓度各为mol·L-1的Fe3+和Fe2+溶液时所允许的最小pH。
计算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同浓度的Cu2+离子溶液时的适宜酸度范围。
称取0.1005g纯CaCO3溶解后,用容量瓶配成100mL溶液。
吸取25mL,在pH﹥12时,用钙指示剂指示终点,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试计算:(1)EDTA溶液的浓度;(2)每毫升EDTA溶液相当于多少克ZnO和Fe2O3。
用配位滴定法测定氯化锌(ZnCl2)的含量。
称取0.2500g试样,溶于水后,稀释至250mL,吸取,在pH=5~6时,用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用去。
试计算试样中含ZnCl2的质量分数。
称取1.032g氧化铝试样,溶解后移入250mL容量瓶,稀释至刻度。
吸取,加入T Al2O3=mL的EDTA标准溶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Zn(OAc)2标准溶液进行返滴定,至红紫色终点,消耗Zn(OAc)2标准溶液。
已知1mL Zn(OAc)2溶液相当于EDTA溶液。
求试样中Al2O3的质量分数。
用mol·L-1 EDTA标准溶液滴定水中钙和镁的含量,取水样,以铬黑T为指示剂,在pH=10时滴定,消耗EDTA 。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 直接与金属离子配位的EDTA 型体为()(A) H 6Y 2+ ( B ) HY ( C HY 2 - (D )才2. 一般情况下,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络合物的络合比是()(A) 1: 1 (B ) 2: 1 (C ) 1: 3 (D ) 1: 23. 铝盐药物的测定常用配位滴定法。
加入过量EDTA 加热煮沸片刻后,再用标准锌溶液滴定。
该滴定方式是()。
(A )直接滴定法 (B )置换滴定法(A ) M 与L 没有副反应 (B ) M 与L 的副反应相当严重(C ) M 的副反应较小 (D ) [M]=[L]5. 以下表达式中正确的是()6. 用EDTA ft 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 M 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 (A )游离指示剂的颜色 (B ) EDTA-昭合物的颜色(C )指示剂-M 络合物的颜色 (D )上述A+B 的混合色7. 配位滴定中,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是由()引起的(A) 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不稳定(B) 被测溶液的酸度过高(C)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翁定性小于MY 的稳定性 (D)指示剂与金属离子生成的络合物稳定性大于MY 的稳定性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 酸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B) 共存离子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C) 配位效应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D) 各种副反应均使络合物的稳定性降低9. 用Zn 2+标准溶液标定EDTA 寸,体系中加入六次甲基四胺的目的是()(A )中和过多的酸 (B )调节pH 值(C )返滴定法 (D )间接滴定法 4 .a M (L )=1 表示(A ) >(B )(C ) (D )配位滴定法课后练习题及参考答案(C)控制溶液的酸度(D)起掩蔽作用10. 在配位滴定中,直接滴定法的条件包括()(A)>< 8 (B)溶液中无干扰离子(C)有变色敏锐无封闭作用的指示剂(D)反应在酸性溶液中进行11. 测定水中钙硬时,Mg+的干扰用的是()消除的。
《分析化学》练习题第6章配位滴定法

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以EDTA为滴定剂,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A.在酸度较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MHY络合物B.在碱度较高的溶液中,可能形成MOHY络合物C.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有利于滴定反应D.不论形成MHY或MOHY均不有利滴定反应2. 配位滴定中,关于EDTA的副反应系数αY(H)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αY(H)随酸度的减小而增大B. αY(H)随pH值增大而增大C. αY(H)随酸度增大而增大D. αY(H)与pH值的变化无关3. 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A. 与金属离子种类有关B. 降低C. 不变D. 升高4.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已经在滴定终点时∆pM'=±0.2,K'MY=109.0,若要求误差TE≤0.1%,则被测离子M的最低原始浓度是多少?A. 0.010 mol⋅L-1B. 0.020 mol⋅L-1C. 0.0010 mol⋅L-1D. 0.0020 mol⋅L-15. 当M与N离子共存时,欲以EDTA滴定其中的M离子,若C M=0.1C N,要准确滴定M(E≤0.1%,∆pM'=0.3)则要求△lgK(lgK MY-lgK NY)值至少大于()A. 6B. 5C. 7D. 46.当金属离子M、N共存时,欲以EDTA测定其中的M,若c M=10c N,E≤0.5%,∆pM'=±0.3,则要求∆lgK为多少:A. 5B. 6C. 4D. 77. 用EDTA滴定Bi3+时,可用于掩蔽Fe3+的掩蔽剂是()A. 三乙醇胺B. KCNC. 草酸D. 抗坏血酸8. 已知K CuY>K ZnY>K MgY。
EDTA的浓度采用锌作基准物标定。
若配制EDTA溶液中蒸馏水中含有少量Cu2+,并用该EDTA溶液在pH = 10的介质中滴定Mg2+,测定的结果将会()A. 不变B. 变大C. 变小D. 不确定9.采用滴定法测定Al3+的含量时,欲在pH=5.5条件下以某一金属离子的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此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最好选用()A. Ca2+B. Zn2+C. Ag+D. Al3+10.Fe3+、Al3+、Mg2+和Ca2+混合溶液中,用EDTA测定Mg2+、Ca2+的含量时,为了消除Fe3+和Al3+(含量较高)的干扰,一般采用()A. 沉淀分离法B. 控制酸度法C. 络合掩蔽法D. 溶剂萃取法11.在pH=10时,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滴定Ca2+、Ma2+总量时,Al3+、Fe3+等的存在会使得指示剂失效,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的()A. 僵化B. 封闭C. 变质D. 变性12.已知某金属指示剂(HR)的pKa=3.5,其共轭酸型体为紫红色,其共轭碱型体为亮黄色。
第6章 配位滴定法

效应 效应 配位效应
EDTA 副反应
混合配 位效应
不利于主反应进行
利于主反应进行
提出问题: 用什么来表示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呢?
为了表示副反应对主反应的影响,定量
表示副反应进行的程度,引入副反应系数α
副反应系数的定义式:
=未参加主反 该应 组组 分分 的的 平各 衡型 浓体 度的总浓度=XX
6.3.1副反应系数(α)
[Y ] [N1Y ] [N2Y ] [NnY ] [Y ]
Y Y (H ) Y (N1) Y (N2 ) Y (Nn ) n
当n=1时:
Y Y (H ) Y (N) 1 (二)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及αM
1.辅助配位效应 由于其他配位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
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αM(L)
i
[MLi ] cM
[M]
i [M ] [ L]i (1 i[L]i )
i [ L]i
(1 i[L]i )
铜氨络合物各种型体的分布
1.0
0.8
Cu2+
Cu(NH3)42+
分布系数
分 布 0.6
Cu(NH3)22+
分 数
0.4 Cu(NH3)2+
Cu(NH3)32+
0.2
0.0
654321 lgK1-4 4.1 3.5 2.9 2.1
4.金属离子M的总的副反应系数
A若存在n种配位副反应: αM
M
M M
M(L1
)
M(L2
)
M(Ln
)
(n
1)
B若存在2种配位副反应:
练习:
M
M M
M(L1
第6章 配位滴定法

lgK 8.7 Fe2+ 10.7 La3+
Al3+ Zn2+ Cd2+ Pb2+ Cu2+
lgK
lgK
14.3 Hg2+ 21.8
15.4 Th4+ 23.2
16.1 Fe3+ 25.1
16.5 Bi3+ 27.9
16.5 ZrO2+ 29.9
18.0
18.8
乙二胺四乙酸 (3)
EDTA几乎可以与所有M络合,配位比大多是1:1 MY大多带电荷,MY能溶于水 M无色,MY无色;M有色,MY颜色加深 MY的稳定性不同 实验室常用二钠盐的形式
lg YH 6.60
EDTA的酸效应曲线
25
20
15
lg YH
10
5
0 0
pH
2 4 6 8 10 12
EDTA的副反应系数Y(2)
H
Y
Ni
YH
YNi
NY Y YN Y
Y
Y'
Y
Y
HY
H 2 Y Y
H 6 Y
NY
Y
HY
H2Y Y
H
6Y
Y
NY Y
Y Y
YH YN 1
1 Y KNY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系数M(2)
ML
M'
M
M
ML
ML 2 M
ML n
1 0
M
M
1
M2 2 M
Mn
n
1 L1 L2 2 Ln n
M YOH YL 1
n
M MOH MLi n 1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金属离子有色→配合物颜色 更深
§3 配位平衡
1.酸效应与酸效应系数 酸效应:由于H+引起的配位剂Y的副反应,影 响主反应进行程度的现象。
螯合物的配位反应的特点: 1.很少有分级配位现象 2.稳定常数大 3.稳定性高
乙二氨四乙酸(ethylenediamine tetraacetic acid EDTA)配位剂最为重要
无副反应时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稳定常数
§2 EDTA及其配位特性
一、EDTA结构与性质
EDTA是一种白色粉未状结晶,微溶于 水,难溶于酸和有机溶剂,易溶于碱及氨
6
或 lg
K
' MY
8
例: 在pH=4.0时,用 2.0×10-2mol/L EDTA溶液滴定同浓度的Zn2+溶液,问能 否准确滴定?
解 pH=4.0时 lgαY(H)=8.44, CZn=2.0 ×10-2mol/L
lgK’ZnY= lgKZnY- lgαY(H)=16.50-8.44 =8.06>8
lg CZnSP K’ZnY= lg CZnSP + lgK’ZnY =-1.24+8.06=6.82>6 能准确滴定
五、单一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最低pH(即最高酸度)的计算:(由酸效应 系数计算) 金属离子浓度为2.0×10-2mol/L只有酸效应而 没有副反应,要准确滴定,必须满足条件
lgCMSP·K’MY≥6 lgK’MY= lgKMY- lgαY(H)≥8
2. 返滴定法 返滴定法:
分析化学第六版第6章-络合滴定法及答案

第六章络合滴定法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E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都是1:1 型的( )2、络合滴定中酸度越小,对滴定越有利,因此滴定时,pH 值越大越好( )3、络合滴定法可以测定许多金属离子,对于SO42—等阴离子则不能测定( )4、EDTA 能与多数金属离子络合, 所以选择性较差。
()5、EDTA 滴定法测定自来水中Ca2+、Mg2+时,用EBT 为指示剂,若不加pH=10 的缓冲溶液,终点时不会变色。
( )6、络合滴定要求金属指示剂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MIn 的稳定常数越大越好( )7、若控制酸度使lg C M K′MY≥6,lg C N K′NY≤1, 就可准确滴定M 而N不干扰( )二、选择题1.EDTA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时,其螯合比一般为( )A.1:1 B.1:2 C.1:4 D.1:62.EDTA与金属离子络合时,一分子的EDTA可提供的络合原子个数为() A.2 B.4 C.6 D.83.在非缓冲溶液中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时,溶液的pH值将( )A.升高B.降低C.不变D.与金属离子价态有关4.下列叙述αY(H)正确的是()A.αY(H)随酸度减小而增大B.αY(H)随pH值增大而减小C.αY(H)随酸度增大而减小D.αY(H)与pH变化无关5.以铬黑T为指示剂,用EDTA溶液滴定Mg2+,可选择的缓冲溶液为()A.KHC8H4O4~HCl B.KH2PO4~K2HPO4C.NH4Cl~NH3·H2O D.NaAc~HAc6.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终点时所呈现的颜色是()A.游离指示剂In的颜色B.MY的颜色C.MIn的颜色D.a与b的混合颜色7.Fe3+、Al3+对铬黑T有()A.僵化作用B.氧化作用C.沉淀作用D.封闭作用8.在络合滴定中,用返滴定法测Al3+时,以某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最适合的金属离子标准溶液是()A.Mg2+B.Zn2+C.Ag+D.Bi3+9.以EDTA滴定同浓度的金属离子M,已知检测点时,△pM=0.2,K’MY=109.0,若要求TE=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
思考题与习题
1.简答题:
(1)何谓配位滴定法?配位滴定法对滴定反应有何要求?
答:以配位反应为基础的地点分析方法称为配位滴定法。
配位滴定法要求配位反应按一定的反应式定量进行,且能进行完全;反应必须迅速;可以用适当的方法确定终点。
(2)EDTA 与其金属离子配合物的特点是什么?
答:E DT A具有广泛的配位性能;EDTA 与金属离子配位时可生成的螯合物稳定性高,配位反应的完全程度高;E DTA 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化合物的配位比几乎均为1:1;ED TA 与金属离子形成的配合物大多能溶于水;配位反应迅速;EDTA 与无色离子形成的配合物也无色,便于用指示剂确定终点。
(3)配位滴定可行性的判断条件是什么?
答:MY
M K c lg ≥6 (4)配位滴定中可能发生的副反应有哪些?从理论上看,哪些对滴定分析有利?
答:配位滴定副反应包括:EDTA 的酸效应,金属离子的水解效应,金属离子与其他配位剂的配位反应,干扰离子效应,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等。
配合物与氢离子、氢氧根离子的副反应对滴定分析有利。
(5)何谓指示剂的封闭现象?怎样消除封闭?
答:如果指示剂与某些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极其稳定,以至于加入过量的滴定剂也不能将金属离子从金属-指示剂配合物中夺取出来,溶液在化学计量点附近就没有颜色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指示剂受到了封闭。
可加掩蔽剂消除指示剂的封闭现象。
(6)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条件与措施有哪些?
答:1)控制酸度;2)分别采用配位掩蔽法、沉淀掩蔽法、氧化还原掩蔽法掩蔽干扰离子;3)分离干扰离子。
2.名词解释
(1)酸效应
答:由于H +的存在使配位剂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2)酸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酸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酸效应系数。
(3) 配位效应
答:由于存在其他配位剂L 与金属离子M 配位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4)配位效应系数
答:定量表示配位效应进行的程度的系数称为配位效应系数。
(5)金属指示剂的变色点
答:]n I []MIn ['=当点。
变,此即指示剂的变色时,指示剂发生颜色突
3.计算题:
(1)用EDT A滴定法检验血清中的钙。
取血清100μl,加KO H溶液2滴和钙红指示剂1~2滴,用0.001042mol/LEDT A滴定至终点,用去0.2502ml 。
计算此检品中C a2+含量(C a2+mg/100ml)。
若健康成人血清中C a2+含量指标为9~11mg/100ml ,此检品中Ca 2+含量是否正常?(尿中钙的测定与此相似,只是要用柠檬酸掩蔽M g2+)
解:
EDTA Ca S Ca ()100Ca%(0.0010420.2502)40.0810010.45(mg /100ml)(40.08g/mol)0.1cV M V M ⨯⨯=
⨯⨯⨯===
(2)精密称取葡萄糖酸钙(C 12H22O 14Ca·H 2O)0.5403g,溶于水中,加入适量钙指示剂,用0.05000mol /LE DTA 滴定至终点,用去23.92ml 。
计算此样品中葡萄糖酸钙含量。
(1222142C H O Ca H O M =448.7)
解:
32.99%1001000
5403.07.448)92.2305000.0(100
1000)(%O 2H Ca 14
O 22H 12C EDTA =⨯⨯⨯⨯=⨯⨯⨯=⋅S M cV 葡萄糖酸钙
(3)取某地水样100.0ml,用氨性缓冲液调节至pH =10,以EB T为指示剂,用0.009434mol/L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9.70m l。
计算水的总硬度(请分别用ppm 和度为单位来表示计算结果)。
另取同样水样100.0ml,用Na OH调节p H至12.5,加入钙指示剂,用上述EDTA 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8.10m l,试分别求出水样中Ca 2+和Mg 2+的量(mg/L)。
解:总硬度)/(60.91101.10070.9009434.0101.100ppm EDTA
L mg cV =⨯⨯⨯=⨯⨯=)()( )(13.508.5670.9009434.008.56EDTA
度)(或(度)=⨯⨯=⨯=cV )mg/L (63.301008.4010.8009434.01000S
Ca EDTA Ca 2Ca =⨯⨯⨯=⨯⨯=+V M cV )(ω )mg/L (67.31030.24)10.870.9(009434.01000
-(S Mg Ca EDTA 2Mg =⨯⨯-⨯=⨯⨯=
+V M V V c )总ω
(4)用0.02mol /L EDTA 溶液滴定同浓度的F e3+,试通过计算确定其最
高酸度。
(假设Fe 3+无副反应发生10.25FeY
=θK ) 解:10.17810.258lg FeY Y(H)=-=-=θαK ,对应的pH 值约为1.2(最高酸度)。
(5)在无其他配位剂存在的情况下,在pH=2.0和pH =4.0时,能否用EDTA 准确滴定浓度为0.01mo l/L的Ni 2+?
解:经查pH=2.0,Y(H)lg 13.51α=,θNiY
lg 18.62K = 11.351.13262.18lg lg lg lg Y(H)Ni NiY NiY Ni =--=-+='αθc K K c <6
pH =4.0,Y(H)lg 8.44α=
18.844.8262.18lg lg lg lg Y(H)Ni NiY NiY Ni =--=-+='αθc K K c >6
所以,pH=2.0时不能准确滴定而pH=4.0时能准确滴定N i2+。
4.设计分析方案(要求写出主要实验条件、主要实验步骤及含量计算式)
⑴药用CaSO
4
的分析。
⑵SO42-的分析。
提示:
(1)直接滴定法测定CaSO4的含量
实验条件:1)稀盐酸(10%);2)钙指示剂;3)EDTA滴定液
(0.05mol/L); 4)氢氧化钠溶液(1→5);5)三乙醇胺;6)甲基红指示剂
实验步骤:供试品加稀盐酸(10%)10ml,加热使溶解,加1滴甲基红指示剂,滴加氢氧化钠溶液(1→5)至橙红色,并过量5ml。
加10ml三乙醇胺及钙指示剂2-3滴,以EDTA滴定液(0.05mol/L)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蓝色,计算硫酸钙的含量。
含量公式:
CaSO4
EDTA
4
()
1000 CaSO%100%
M
cV
S
⨯
=⨯
(2)返滴定法测定SO42-的含量
实验条件:1)EDTA滴定液(0.05mol/L);2) 铬黑T指示剂;3)BaCl2
溶液;4)NH3·H2O-NH4Cl缓冲溶液;5)MgY。
实验步骤:定量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将CaSO4沉淀为BaSO4,加入少量MgY,加入铬黑T指示剂,以EDTA滴定液(0.05mol/L)滴定过量的Ba2+至溶液由红色变蓝色,同时以EDTA滴定空白溶液得空白体积,定量计算SO42-的含量。
空白样品
含量公式:
2-
SO4
EDTA
EDTA
2-
4
(-)
1000
SO%100
M
c V V
S
⨯
=⨯
空白样品
(湖南中医药大学吴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