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设计和实施研究论文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方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介绍了定语从句的定义和分类,然后详细介绍了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并结合实际教学案例进行了分析。
随后对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总结出该方法的优势和教学策略。
研究发现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最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指出需要进一步探讨如何优化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效果。
该研究对于改进英语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定语从句、基于任务、语法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学效果、教学策略、优势、未来研究方向、总结1. 引言1.1 研究背景定语从句作为英语语法中重要的一部分,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之一。
传统的语法教学往往以规则的背诵为主,学生对于定语从句的掌握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实际运用的能力。
而随着语言教学理念的更新和语言教学方法的不断探索,基于任务的教学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完成真实的语言任务来学习语法知识,从而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针对定语从句这一难点语法知识,基于任务的教学法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
通过任务驱动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在实际语境中感知和体验定语从句的用法,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该语法知识。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法准确性,还可以促进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培养他们在实际交际中灵活应用定语从句的能力。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引起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兴趣,并且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对于该教学模式的研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特别是在具体教学策略和效果评价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发挥该教学模式的优势,提高语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在提高学生语法学习效果方面的作用,以及对学生语言能力的影响。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引言定语从句是英语语法中的重要部分,学习者通常会在初中及更高年级开始学习并应用它。
然而,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往往使学习者感到困惑和无趣,未能帮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一语法结构。
因此,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变得尤为重要。
一、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介绍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语言教学方法,强调语言学习的真实应用场景及交际能力的提高。
它与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机械记忆,而基于任务教学方法更注重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二、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的核心策略1. 任务设计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应注重真实生活情境中的任务设计,例如让学生在书面或口语交流中使用定语从句描述人或物,或在阅读理解中理解和应用定语从句。
通过有意义的任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定语从句的功能和用法。
2.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基于任务教学方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语言实践,分享观点和经验,互相提供反馈和帮助。
合作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动力,并从错误中学习。
3. 反馈与评估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教学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反馈和评估。
教师可以通过检查学生在任务中的表现,并提供准确的语法指导和建议。
同时,学生也可以互相给予反馈并找出改进的方法。
三、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的优势1. 增强学习者的语言交际能力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注重实际应用,帮助学习者将定语从句的知识应用到真实场景中。
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可以积累并应用定语从句的知识,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
2. 培养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传统的语法教学方法往往过于枯燥无味,难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力。
而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教学注重任务的真实性和生活化,学习者可以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到乐趣和成就感,从而提高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
论“任务型”英语教学法

一
n a e s” m 。
、
任 务 型 教 学 的 定 义 以 及 实 施 原 因
二 、 务 型 教 学 活 动 类 型 任 1拼 版 任 务 . 拼 版 任 务 是 指 小 组 中每 人依 次 讲 一 段 故 事 ,全 小 组 讲 完
D C S: 1S US
D 0 n y S C 1 d 0 a e n ?W y 0Y ue J U h k ft v 1 g h ? o n r 1
4信 息 差任 势 . 信 息 差 本 身 是 一 种 社 会 现 象 ,而 信 需 求 。教 师 可 利 用 这 ~ 心 理 需 求 , 意 创 造 一 种 信 有
任 务 型教 学 法 的 含 义 是 以富 有 趣 味 性 、 能 够激 发 学 生 学 息 差 活 动 来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兴 趣 , 其 投 入 到 交 际 活 动 之 中 。 使 习动 机 与 好奇 心 的 情 况 为 基 础 ,与 教 学 内容 紧 密 结 合 的 任 务 在这 样 的 环境 中 ,学 生 带 着 渴 求 获得 信 息 和 传 递 信 息 的 心 理 为 载 体 , 使学 习 者 在 完成 特 定 任 务 的 过 程 中获 得 知 识 与 技 能 去运 用语 言 。 如 在 学 习 了L F I e 0 3 例 ] C B s n 3 之后 . 学 生 E L S 让 的~ 种 教 学 方 法 。 首 先 它 以任 务 为载 体 , 学 生 通 过 体 验 、 使 感 每 人 画 ~ 幅 家 谱 图 , 后 互 换 图 画 , 过 对 方 提 问 , 然 通 了解 家庭 悟 , 成 任 务 , 到 意 见 协 商 、 实交 流 的 目的 。另一 层 含 义 是 成 员 的称 呼 及 其 他 信 息 。 完 达 真 关注 学 生 情 感 , 学 生 在 英 语 学 习的 过 程 中 , 高 独 立 思 考 和 使 提 5做 决 定 任 务 . 判 断 的能 力 , 发展 与 人 沟 通 和 合 作 的 能 力 , 进 文 化 理 解 和 跨 增 做 决 定 任 务 要 求 学 生通 过 协 商 、 论 后 做 出选 择 , 成 ~ 讨 达 文 化 交 际 的 能 力 。有 任 务 就 有 压 力 , 就有 使 命感 和 成 就 感 。为 致 意 见 。 比 如 在 学 习 了SE CB t 3 后 , 学 生 对 本 周 F Iun 之 让 了激 发 学 生 的 求 知 欲 , 使 学 生 产 生 学 习的 内驱 力 , 动 自觉 六 的 秋 游 进 行 讨论 , 最 后 做 出决 定 。 个 小组 共 同 写 出一 份 促 主 并 每 地 融 入 语 言 活 动 , 语 言 学 习成 为 一 种 自觉 追 求 。 务 型 教 学 报 告 , 说 明去 某 地 秋 游 的 原 因。 例 如 : 使 任 并 实施乃缘于此。 W e g01 g 0n a f1 d tr 1S S tUr Y. ea r n e] 1 th a da P
定语从句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6页word

定语从句在任务型教学中的运用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活动与传统语言教学中的活动是有区别的。
第一,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活动通常是一个任务的不同阶段或步骤,有机衔接的,围绕一个统一的目标;而传统语言教学的活动往往是彼此独立的。
第二,任务型语言教学中的活动都要体现任务的“在做中学”的特征,即通过做事情来学习语言;而传统教学中的活动往往是直截了当地向学生传授语言。
总之,设计活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明确活动目的。
设计活动时,要保证活动的目的与整体任务的目的一致。
具体地讲,要考虑每个活动在整个任务中的作用。
有的活动可能是为下一个活做准备,有的活动可能是另一个活动的延伸。
(2)活动的繁简程度要适当。
所谓的繁简程度,主要是针对复杂任务而言的。
复杂任务往往有多个活动和步骤组成,因此,繁简要适当。
过于简单和过于繁琐都不利于任务的操作。
(3)活动形式要灵活多样。
变换活动形式是增加课堂活动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一个任务中,不同活动或步骤,最好有不同的形式,这样学生才不至于感到枯燥乏味。
可以把两个一组的活动与多人一组的活动交替使用,也可以适当安排一些由学生独立操作的活动;还可以通过设计听、说、读、写、画等活动来丰富活动形式(4)活动要以表达意义为主。
传统语言教学中,很多活动的目的是复习•巩固和操练语言形式;而任务型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中语言教学中的活动必须以表达意义为主。
在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活动中,学习者说话时,他们所传达的信息是其他人不知道的,这就是真正的交际。
活动要具有挑战性。
所谓挑战性,就是学习者不能轻而易举地得出活动的结果,而是要经过信息查找•观察•分析• 推理•操作等过程才能得出结果。
另外,具有挑战性的活动一般必须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运用任务型教学理念教学定语从句的示例:任务一:竞赛游戏活动形式:4人小组活动情景设置:教师先对教室里的人或事务进行口头描述,让学生听后作出口头反应例如:T:He is and athelet/a player who got three gold medals .S1:Usain BoltT:Well done .Now another one.He is also a player who did not compete in the 110 metres hurdle race because of injury.S2:Liu Xiang.T:Congratulations .Now the next one.It is a book that can tell you the meaning of new words when you study English.S3:I think it is a dictionary.T: Yeah,thank you .Now another one.It is a container which you can drink with.S4:A glss or a cup.T:Congratulations Now the next one, This is a place where wedo some reding .S5:I think it is a library or reading-room.T: So clever.Now the next one,It is a day whe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as founded.S6: October Ist.T: Very good.Now the next one ,It’s a building whose walls are white and the president always works and lives in it.S7: White House,I think.T: Yes, you’re right.游戏开始:通过以上师生对话,学生已经基本掌握该语言点,接下来让那学生4人一组,进行竞猜游戏,鼓励学生勇于张口,互相合作。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

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研究背景介绍在英语学习中,定语从句是一个重要的语法知识点。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常常会遇到语法结构上的困难,尤其是定语从句的理解和运用。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和应用能力,本文将介绍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方法,并探讨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关研究定语从句语法教学一直是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传统的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依赖于填空练习和机械重复记忆等方式,学生经常出现答错、记忆不牢固等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
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强调通过任务性活动在综合语言技能、语言认知能力等多方面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掌握。
在定语从句的教学中,采用基于任务的方式能够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应用语法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定语从句的语法结构和使用方法。
基于任务的教学方法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任务导入在任务导入环节,引入学习内容,并利用任务分析和探究方式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积极性。
步骤二:任务探究在任务探究环节,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课堂竞赛等任务手段,深入学习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和使用方法。
该环节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语言应用中感受到语法知识的实际应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认知水平。
步骤三:任务评价在任务评价环节,评估学生对定语从句语法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步骤四:任务应用在任务应用环节,让学生通过MDA(Motivation, Design, Action)模型设计任务,并在实践中将定语从句语法知识应用到真实场景中。
步骤五:任务反思在任务反思环节,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反思,深入理解学生对定语从句语法水平的掌握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计划。
结论本文介绍了基于任务的定语从句语法教学方法,并探讨了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以任务为导向,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掌握定语从句的语法知识和应用能力,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对英语语言能力的提升。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名师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定语从句》名师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定义和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定语从句进行交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英语语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定语从句的定义和作用。
2. 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和关系词。
3. 定语从句的练习和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定语从句的关系词的用法和选择。
2. 定语从句的练习和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定语从句。
2. 采用情境教学法,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定语从句。
3.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图片和情境引入定语从句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定语从句的定义、基本结构和关系词。
3. 示范:用例子展示定语从句的用法。
4. 练习:让学生进行定语从句的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5. 应用:创设真实语境,让学生运用定语从句进行交际。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定语从句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8. 反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教学评价1. 采用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进步和问题。
2. 通过定语从句的练习和应用,评估学生对定语从句的掌握程度。
3.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关注定语从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2. 推荐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扩大学生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
3. 组织定语从句的课外活动,如英语角、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八、教学资源1. 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图片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提供定语从句的练习题库,方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练习。
3. 利用网络资源,如英语学习网站、在线课程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
九、教学反思1. 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
定语从句教研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定语从句是英语语法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于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句子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教师对定语从句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认识,提升教学质量,我校英语教研组于2023年3月15日开展了以“定语从句”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等形式,探讨定语从句的教学策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定语从句教学重要性的认识。
2. 丰富教师对定语从句教学方法的了解。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定语从句教学水平。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活动开始,教研组全体成员集中进行集体备课。
首先,由经验丰富的教师介绍定语从句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用法。
接着,大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1)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概念?(2)如何根据不同类型定语从句的特点进行教学?(3)如何设计课堂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定语从句的能力?在讨论过程中,老师们积极分享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心得,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更好地了解定语从句的教学效果,教研组安排了观摩课。
观摩课由一位青年教师主讲,内容为定语从句的用法。
课堂上,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定语从句。
在互动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
3.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教研组全体成员进行了教学研讨。
大家针对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课堂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以下意见和建议:(1)教学设计应注重层次性,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用法。
(2)教学方法应多样化,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用情境教学、游戏教学等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活动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锻炼。
(4)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反馈,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四、活动总结本次定语从句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
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和教学研讨,教师们对定语从句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教学方法得到了丰富和提升。
定语从句的教案设计

定语从句的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定语从句的定义和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及其用法。
3. 让学生能够正确运用定语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
4. 培养学生运用定语从句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定语从句的定义和作用2. 定语从句的引导词:who, which, that, where, when, why3. 定语从句的构成和用法4. 定语从句的练习和应用三、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例子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定语从句的概念和用法。
2. 采用情境教学法,设计各种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运用定语从句。
3.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布置各种练习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定语从句的知识。
4.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定语从句的用法。
四、教学步骤:1. 引入定语从句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定语从句。
2. 讲解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及其用法。
3. 通过示例演示定语从句的构成和用法。
4. 让学生进行定语从句的练习,及时纠正错误。
5. 设计真实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定语从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了解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练习题目,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口语表达和写作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练习,评估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一本适合学生水平的英语教材,如《新概念英语》、《牛津英语》等。
2.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定语从句的定义、引导词、用法等知识点。
3. 练习题:准备一些定语从句的练习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改错题等。
4. 真实语境材料:收集一些真实语境的例句或文章,用于引导学生运用定语从句。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定语从句的引导词及其用法,能够正确运用定语从句修饰名词或代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研究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之后,就被认为是一个重要语言教学模式。
定语从句是英语学习中见得最多、用得最广的从句之一。
在高中教学阶段语法现象中,定语从句也是大多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感到比较难以把握的语法项目之一。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定语从句;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17-0-01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设计原则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定语从句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特点及原则融入到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中,探讨高中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设计原则。
概括起来,有五条原则需要遵循。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定语从句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定语从句材料应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完成定语从句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
2.趣味性原则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要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在参与任务时投入了情感因素,会被新颖的学习内容和有趣的学习过程所吸引,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树立自
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做事情的原则
任务必须有做事情的过程,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用语言去完成。
定语从句课上,只是让学生单纯得准备回答几个问题,则不能称为任务,因为学生在定语从句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任何具体的事情。
4.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是指语言交际的方式是双向的,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可以使师生与材料的互动。
5.难度适当原则
教师在设计选择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难易度和学生能力差异,否则太容易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太难了,则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挫伤学习积极性。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材料的选择
对于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来说,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把语言输入转为吸收的问题,所以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willis(1996)指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材料的可利用性(exploitability)·主题(topic)·长度(length/chunk-ability)
·语言复杂性(linguistic complexity)·可接受程度(accessibility)
指材料的可利用性。
要考虑材料是否易于设计教学任务的实施、
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材料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材料的长度、材料难度等。
指材料的话题。
话题的多样性十分重要。
能使学生真实的接触到更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材料的长度。
如材料过长,可划分成几个小部分,材料的长度的掌握十分重要。
指语言复杂度,对材料的语言难度要求比阅读材料相对较低。
如材料难,同一篇章,在任务的设计上可对难度进行调整,使之适合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材料的可接受程度指材料是否易被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家庭成长背景,知识结构水平,思维发展状况等等。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实施
教学案例:找同伴练习说英语
1.活动形式:教师课堂上布置任务,学生课下完成;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将信息表编号,并贴在墙上;学生课后阅读,下一节课向全班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
2.情境设置:假如你是一位高一英语教师,新学期伊始,你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对子”练习说英语。
3.实施规则:
(1)学生应对自己的情况多作一些描述,以免找不到理想的学习伙伴。
(2)学生可在课下收集一些描述喜好的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以
作备用。
选择学习同伴时,学生所用的语言不可有歧视他人的意味。
(3)将所有的信息表编号,并贴在墙上。
学生课下阅读,每人为同学结一两个对子,上课时向全班汇报。
比如:
a: i think no.4 had better sit with no.12 because they are from the same middle school, and both are good at english. b: i think no.5 may sit with no.40 in our english class,because no.5 says he likes to help those who need help in english study.
(4)其他学生也可对“结对子”的结果发表评论。
4.时间:依班额大小而定。
每节课前可以结3~5对;约需3~5课时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5.实施过程
(1)教师讲清楚任务的意义与要求,并做适当演示;
(2)学生课下填表、查找资料和进行讨论;
(3)课上汇报各自的完成情况。
6.注意事项
(1)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以引起学生的重视;(2)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语言上的帮助
教学体会
教师应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特别是口语方面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对此,笔者先让出错的学生再重复一遍错误的话语,看学生能否意识到并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或提问
其他学生:what did he/she say?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
由于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局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相互协作。
比如,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一些任务,然后加以改编和使用;也可以建立相关语法教学任务的资料库,收集、改编或设计一些供平时教学使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willis, j.(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edinburgh,england: longman.
[2]程晓堂,2004,《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丁文:“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4]廖小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