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血液循环路线-1

合集下载

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机制

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机制血液循环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过程之一,它通过心脏的泵血作用将氧气、营养物质和代谢产物等物质运输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同时也是调节体温和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液循环的过程和机制,以及相关的生理调节机制。

一、血液循环的过程1. 压力差驱动下的心脏泵血血液循环的过程始于心脏的泵血功能。

通过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利用压力差推动血液流动。

当心脏舒张时,心房充盈血液;而在心脏收缩时,心室向外射血,将血液推送到全身各部分。

2. 动脉和毛细血管心室收缩将氧合血推入主动脉,主动脉分化成一系列的动脉,将血液分配到全身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动脉再分支为毛细血管网,虽然直径很小,但数量众多,从而提供了大面积的血管壁,方便有效的进行物质的交换。

3. 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间的物质交换毛细血管壁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其内皮细胞之间存在微小间隙,促进营养物质、氧气等物质通过扩散进入组织细胞,并带走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等废物。

4. 血液的回流与静脉系统经过毛细血管的物质交换后,血液成为含有代谢产物和二氧化碳的脱氧血,直接进入静脉系统,通过静脉回流回到心脏。

静脉血液的运输过程中,依靠肌肉的收缩、呼吸运动和心脏的负压作用来促进血液回流。

二、血液循环的机制1. 自律性心脏跳动心脏是血液循环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器官,具有自主、自律性的跳动机制。

心脏起搏细胞具有周期性产生电活动的能力,通过电信号的传导和传递,控制心房和心室的收缩与舒张,从而维持血液的运动。

2. 血管的舒缩调节血管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起到导向、调节和分配血液的作用。

血管壁的平滑肌细胞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局部因素相互作用,通过平滑肌细胞的收缩和舒张控制血管的内径,从而影响血液的流动速度和分布。

3. 液体平衡和压力调节血液循环不仅涉及血液的运输,还需要维持体液平衡和压力平衡。

通过肾脏的调节,排除体内多余的液体和废物,保持血容量和渗透压的平衡,以及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协同作用,调节血压和心血管功能。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_1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_1

---------------------------------------------------------------最新资料推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血液循环百科名片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简介过程和分类血液的作用肾脏血液循环系统介绍路线介绍历史发现能量介绍简介过程和分类血液的作用肾脏血液循环系统介绍路线介绍历史发现能量介绍主要功能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 1628 年提出的科学概念。

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

1661 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

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1 / 10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共59张PPT)

人体的血液循环课件(共59张PPT)

静脉
动脉
比较三种血管
种类 分布 管壁 管腔 弹性 血流速度 功 能
动脉 较深 较厚 小 大

运输血液 心脏 全身
静脉 较浅 较薄 大 小
毛细 血管
全身 各处
非常 薄
极小
极小
慢 最慢
运输血液 全身 心脏
物质交换 的场所
学以致用
1.打吊瓶时针刺的是什么血管? 手臂上的青筋——静脉
①管壁薄,易穿刺 ②分布较浅,易识别。 ③血流慢,避免针刺不当,出血较多。
学以致用
2. 根据出血情况,判断哪种血管受到损伤?

毛细血管出血

静脉出血

动脉出血
02 心脏
心脏的位置
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两肺之间。
心脏的形状、大小
心脏像倒置的梨,与各人拳头大小相似。
心脏就像一台水泵,它的搏动使血液在体内不 停地循环流动。
心脏的结构
• 1.心脏有几个腔?每个腔是否相通? • 2.比较心房壁和心室壁的厚度是否相同? • 3.比较左右心室肌肉壁的厚度是否相同? • 4.瓣膜的功能是什么? • 5.分析心脏内的血流方向。
B.肝脏
C.肾脏
D.胃
4.静脉瓣的作用是( B ) A.保护静脉血管壁 C.加速血液的流动
B.防止静脉血液倒流 D.减少血液对静脉壁的压力
03 心率
心率
心率:指单位时间(1分钟)内 心脏跳动的次数。 脉搏:指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 舒张而搏动。 心率和脉搏的次数是相同的。
人体某一器官患病,常会在脉搏上表现出来。中医正是 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用“切脉”来诊断疾病。你知道是 谁发明了“切脉”吗?
04 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

人体的血液循环(1)(苏教版)

人体的血液循环(1)(苏教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心房
心室
动脉
心率和脉搏
1.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成年人安静状态下心率是75次/分。
2.脉搏: 动脉随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 正常人每分钟脉搏的次数与心跳次数一样。
探究目的:说明心率和运动的关系。 推荐器材:带秒针的表。 探究指导:
1.学生4人一组,把手放在胸部偏左侧,感觉 心脏有节律的跳动,记录心跳次数。在腕部测 定动脉搏动次数。几分钟原地运动后再次记录 心率和脉搏。
2.提出有关心率和运动关系的问题。 3.作出运动影响心率的假设。 4.设计并实验,记录数据。 5.列表或绘制曲线图表示运动与心率的关系。 6.讨论,得出结论。全班交流实验结论。
讨论:人的心率为什么在运动状态下比在 平静状态下高?
在运动状态下 人体需要的氧气和能量增加, 所以心脏跳动加快,血液循环的速度加快。
⑵⑴⑶静动毛脉细:血把管血:液是从连身心接体脏于各输最部送小分到的送身动回体脉心各和脏部静的分脉血的之管血间。管的。血管。
动脉
毛细血管
静脉
2.血管的分布及结构特点
⑴动脉: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分布较深。 ⑵静脉:
①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 ②人体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就是分布较浅的静脉。 ③在四肢较大的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静脉瓣。
C.静脉内血压低
D.以上说法都对 4.心脏为人体的血液循环提供
( B)
A.场所 B.动力 C.血液 D.原料
5.假如有人在一次事故中刺伤了血管,刺伤动脉
远比刺伤静脉危险,这是因为动脉
(B)
A.含有更多的氧和养料
B.具有较大的压力
C.含更多的白细胞和抗体
D.无废物和二氧化碳

血液循环图片版

血液循环图片版

血液循环1.血液从左心房开始,经过什么部位最后回到左心房?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肺循环:右心室--肺动脉--肺中的毛细管网--肺静脉--左心房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身体各处的毛细管网---上下腔静脉--右心房血液循环路线:左心室→(此时为动脉血)→主动脉→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静脉血)→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物质交换)→(物质交换后变成动脉血)→肺静脉→左心房→最后回到左心室,开始新一轮循环2.心室收缩期包括哪两个时期?等容收缩期以及快速、减慢射血期。

(1)等容收缩期心室开始收缩,室内压尚低于主动脉压,半月辨仍处于关闭状态,心室成为一个封闭腔。

虽然心室收缩,但心室容积没有改变,故称等容收缩期,约0.05s左右。

(2)射血期等容收缩期间室内压升高超过主动脉压时,半月瓣被冲开,等容收缩期结束,进入射血期。

射血期最初1/3左右时间内,由心室射入主动脉的血量很大(约占每搏输出量的2/3),流速亦很快,心室容积明显缩小,室内压继续上升达峰值,这段时期为快速射血期,历时0.1s。

随后,心室内压开始下降,射血速度逐渐减慢,称为减慢射血期,此时心室内压虽已略低于主动脉压,但因血液具有较大动能,依其惯性逆着压力梯度继续流入主动脉,心室容积继续缩小。

此期为0.15s。

3。

心室舒张期包括哪两个时期?包括等容舒张期和快速、减慢充盈期。

(1)等容舒张期心室肌开始舒张后,室内压下降,主动脉内血液向心室方向返流,推动半月瓣关闭;此时室内压仍高于房内压,房室瓣依然处于关闭状态,心室又成为封闭腔。

心室肌舒张,室内压急速大幅度下降,但容积并未改变。

自半月瓣关闭直到室内压下降低于房内压,房室瓣开启时为止,这段时期称为等容舒张期,历时约0.06-0.08s(2)充盈相当心室压降到低于房内压时,房室瓣开启,心室充盈开始,血液顺着房—室压力梯度快速流人心室,称此期间为快速充盈期,历时约0.11s左右。

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简述血液循环过程
血液循环是指血液在人体内不断循环的过程,它通过心脏和血管系统来完成。

血液循环的目的是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运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同时将二氧化碳和废物带回到肺部和肾脏进行排出。

血液循环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心脏循环和体循环。

心脏循环是指血液在心脏内的循环过程。

它包括了心脏的收缩和舒张两个阶段。

在心脏的收缩阶段,左心房接收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然后通过房室瓣进入左心室。

随着心室的收缩,血液被推出主动脉,进入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同时,右心房接收含有氧气的血液,通过房室瓣进入右心室,然后被推送到肺动脉,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在舒张阶段,心脏充分松弛,准备接收新的血液。

体循环是指血液在体内各个部位的循环过程。

主要通过动脉和静脉完成。

动脉将含有氧气和营养物质的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个组织和器官。

静脉则将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从组织和器官带回心脏,准备进入肺部进行气体交换。

在血液循环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组织和器官起着关键作用。

肺部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它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中的废气排出,同时吸入新鲜的氧气。

肝脏是体内最大的内脏器官,它在血液循环中起着关键的代谢和排毒功能。

肾脏则负责过滤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物质,并通过尿液排出体外。

总之,血液循环是人体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关键过程。

它确保了身体各个部位获得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有效地排出废物和二氧化碳。

通过心脏和血管系统的协同作用,血液循环保证了身体的平衡和正常运行。

血液循环文字顺序

血液循环文字顺序

血液循环文字顺序血液循环是人体内的一项重要生理功能,它确保了身体各个部分的正常运行。

本文将从心脏的起点开始,按照血液循环的顺序,详细介绍这一过程。

心脏是血液循环的起点。

它是人体内一个重要的器官,位于胸腔中央。

心脏通过一系列的收缩和舒张,将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泵送到全身各个部分。

心脏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负责将氧气丰富的血液和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分开,以保持血液的纯净度。

从心脏出发,氧和营养物质丰富的血液进入主动脉。

主动脉是人体内最大的血管,它将血液分流到全身各处。

血液通过主动脉进入各个器官和组织,为它们提供所需的养分和氧气。

这个过程中,血液会经过一系列的小血管,称为毛细血管,它们将血液输送到器官的每一个角落。

在毛细血管中,血液与细胞发生交换。

细胞会释放出二氧化碳和废物,而血液则会带走这些废物,以保持细胞环境的稳定。

同时,血液中的氧气和营养物质会被细胞吸收,以满足它们的生存和功能需求。

这个过程中,血液的颜色会由鲜红色变为深红色,因为它带走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

随着血液在毛细血管中完成交换,它们会汇聚成静脉。

静脉是将血液从毛细血管带回心脏的血管。

它们携带着含有二氧化碳和废物的血液,回到心脏的右侧。

在这个过程中,静脉会逐渐合并,形成越来越大的血管,最终汇聚成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将血液输送到心脏。

一旦血液返回心脏,它会进入肺动脉。

肺动脉是唯一将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运送到肺部的血管。

在肺部,血液与肺泡中的氧气进行交换,重新充满氧气,同时将体内过多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个过程中,血液的颜色会再次变为鲜红色,准备重新进入循环系统。

经过肺部的氧气丰富的血液会返回心脏的左侧,进入左心房和左心室。

心脏的左侧会将这些血液重新泵送到主动脉,继续循环。

这样,血液循环就完成了一次循环过程。

血液循环的顺利进行对于人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它确保了氧气和营养物质的有效输送,同时带走了细胞产生的废物和二氧化碳。

这个过程中,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它们通过泵血的方式,推动血液在全身循环。

血液循环途径记忆口诀

血液循环途径记忆口诀

血液循环途径记忆口诀我们的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需要氧气和营养物质才能正常运转,而这些物质的供应是由我们的血液循环系统完成的。

要想记住血液循环的途径,可以借助以下的口诀:心脏出发,循环开始,逆流门开,血流通畅。

右心肺动脉,到肺净化,二氧化碳走,氧气捉住。

左心肺静脉,回归心房,多氧血液,流向心室。

主动脉开始,一路分支,分布四肢,机能亮丽。

回流至心,完成循环,一切平静,我们健康。

这段口诀简明扼要地描述了血液循环的主要途径,让我们对血液循环各个部分的功能和流向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首先,在心脏出发的时候,血液会经过逆流门,保证血液的流通畅顺。

然后,右心肺动脉带着含有二氧化碳的血液到达肺部进行净化,而氧气则被血液吸收。

净化后的血液通过左心肺静脉回流到心房,再流向心室,这时候的血液带着充足的氧气。

接着,主动脉开始分支,血液分布到四肢,向全身各个器官供应氧气和营养物质。

最后,血液回流到心脏,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循环。

这整个循环过程流转畅顺,不论是心血管系统还是各个器官,都能够在至关重要的供氧关头保持一种亮丽的机能状态。

通过这段口诀的学习和记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认识我们的身体是通过何种方式来完成氧气和营养的供应的,对于我们平时的生活也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例如,平时需要多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心血管系统的供血能力,保持血液畅流;同时其它的生活习惯也可以通过了解血液循环的原理来进行调整。

只有通过对身体机能原理的深入理解,我们才能够更好地护理和维护我们的身体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