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心理学课程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 / Tourism Psychology课程代码:030640学时:32 学分 2 讲课学时: 32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开课院系: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教材:甘朝有.旅游心理学.南开大学出版社.天津,2001年3月(第二版修订版)主要参考书:(1)孙喜林荣晓华.旅游心理学.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大连.2002年(2)刘纯.旅游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2001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学生了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学习旅游管理相关课程的理论基础课程,并且对学生未来的工作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包括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在旅游活动的整个过程和旅游活动的方方面面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活动及其行为规律。
课程从三方面展开:旅游消费心理、旅游服务心理、旅游管理心理。
二、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该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旅游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掌握心理学基本原理,并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会运用相关理论观察并分析旅游活动主体的行为规律,并进一步指导旅游经营管理的实践。
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
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范围(次重点)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心理学的研究范围(二)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次重点)识记:观察法、访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测验法、调查的基本步骤(三)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一般)理解: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意义第二章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心理学的主要理论支柱,并运用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理论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重点)识记: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注意)、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理解:旅游消费者的心理过程及其内在联系(二)旅游消费者的个性心理(重点)识记:个性倾向性、个性心理特征(气质、能力、性格)、理解:旅游消费者的气质类型,旅游消费者的能力(购买能力)(三)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次重点)理解:旅游消费者的心理实质(四)旅游消费者的行为模式(重点)识记:行为、一般性决策、重大决策、瞬时性决策理解: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的决策过程,影响行为的因素第三章旅游消费动因一、学习目标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需要是旅游消费积极性的源泉,动机是推动旅游消费行为的直接动因,目标是旅游消费行为的重要诱因。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学时:36学时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旅游英语开课部门:旅游系一、课程的地位、目的和任务本课程针对旅游、休闲、饭店管理、服务等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到涉及旅游活动的心理学问题,比如说旅游者的心理因素,旅游活动和旅游服务的心理学问题以及旅游中的人际关系的问题等,使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概念及理论,能够运用理论指导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旅游活动,更好地为旅游者服务,为将来走上旅游岗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属于专业基础课,比较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学生中有一定的旅游活动经验以后掌握起来比较容易。
对概念和理论的分析也很通俗易懂,侧重于基本概念的掌握,理论问题更强调理解,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以融会贯通,为专业课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即可安排在第三学年的第一学期开设,也可在学生毕业前的一个学期开设。
在学生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心理学基础之后开设较好。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第一篇旅游者的心理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的相关知识背景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掌握几种研究方法的概念、使用原则及使用条件。
考核知识点: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2、广义旅游心理学和狭义旅游心理学的比较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考核要求: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识记:旅游心理学的几个研究对象领会:在现实的旅游业经营与管理中这些研究对象起到的作用2、广义旅游心理学和狭义旅游心理学的比较识记:广义旅游心理学和狭义旅游心理学的概念领会:广义旅游心理学和狭义旅游心理学研究范围的不同之处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识记:观察法、调查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验法领会:各种研究方法适用条件,比较其优点和不同之处应用:运用问卷调查法的使用原则和使用条件,设计包含15道题的问卷,调查一下旅游者对某一旅游产品的满意程度。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的与要求《旅游心理学》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的一门应用性基础学科,是高等教育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和必修课程,是其他专业的限选课或选修课。
本教学大纲适用于32学时的《旅游心理学》教学。
《旅游心理学》是以旅游者和旅游业从业人员为其研究对象的,本课程的重点有两个,一是第一编所涉及有关普通心理学的知识,这是全书的基础,也是难点内容。
其次是第二编里旅游企业服务心理的有关内容,因此本课程在开设之前要求学生对旅游及旅游业运行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通过开展旅游心理学的学习,能使学生认识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地位和意义;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与原则;掌握旅游消费心理、旅游企业管理心理以及旅游服务心理的一般规律;在掌握普通心理学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很好地理解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与行为规律性,提高对旅游行为的预测和引导能力;能使学生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对人的旅游行为准确预测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办法,来引导人们的行为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健康发展的方向发展;能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熟练掌握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服务心理策略,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服务与管理心理素质。
为从事旅游及相关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成为高质量的旅游从业人员。
鉴于《旅游心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并兼顾实际运用的课程,要求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相结合。
在《旅游心理学》的教学中,除了认真阅读和理解教材的内容之外,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分析各种旅游活动中的心理现象,提高预测和引导能力,用所学的心理知识和方法解决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注意学生综合素质及心理素养的培养。
旅游活动是当今社会中的一项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型的活动,不仅具有很强的经济辐射功能,还对社会、文化、环境等具有很大的正负影响,因此可以说旅游活动与现象的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对于社会、经济、环境、文化等的影响是巨大的。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旅游心理学是一门深入研究旅游活动与心理过程之间关系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和解决旅游过程中的心理问题。
本课程将结合理论与实践,全面介绍旅游活动对个体和社会心理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旅游心理素质和解决旅游心理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方法;2.了解旅游活动对个体和社会心理的影响;3.培养学生的旅游心理素质,提升其旅游心理问题的应对能力;4.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内容1.旅游心理学概述a.旅游心理学的定义与发展历程b.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2.旅游者心理特征分析a.旅游者的个人特征与心理需求b.旅游者的心理动机与期望3.旅游体验与情感管理a.旅游体验的构成要素b.情感管理在旅游过程中的影响4.旅游行为决策与满意度a.旅游者的行为决策过程与影响因素b.旅游者满意度的评价与提升5.旅游中的心理问题a.旅游压力与应对策略b.旅游安全与风险心理6.旅游心理研究方法a.问卷调查与访谈技巧b.实地观察与实验设计7.旅游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a.解读典型旅游心理问题b.探索旅游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四、教学方法1.理论授课:通过课堂讲授,介绍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概念。
2.案例分析:利用真实的旅游案例,分析和解决旅游心理问题。
3.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思考和分析旅游心理学相关问题。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旅游心理学相关实践操作,如实地观察和数据收集。
5.写作演练:引导学生进行旅游心理学论文写作,培养科学研究能力。
五、考核方式1.平时表现: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小组讨论等。
2.作业和论文:完成课程要求的作业和论文,包括案例分析、调查研究报告等。
3.期末考试:以闭卷形式进行旅游心理学综合知识的考核。
六、教材与参考书目1.主教材:《旅游心理学导论》著者:XX2.参考书目:a.《旅游心理学概论》著者:XXb.《旅游者行为学导论》著者:XX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周:旅游心理学概述第二周:旅游者心理特征分析第三周:旅游体验与情感管理第四周:旅游行为决策与满意度第五周:旅游中的心理问题第六周:旅游心理研究方法第七周:旅游心理学实践案例分析第八周:复习与期末考试八、教学资源1.教学设备:多媒体教室、实地考察工具等。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1、 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一般课程课程名称《旅游心理学》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学时数43/8开设学期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考核方式考试编写人员制定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修订人员修订日期审核人员审核日期2、 教学目的: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一般课,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旅游者与旅游从业人员的心理及行为规律,掌握激发旅游消费和旅游服务过程的心理策略及旅游企业管理心理的理论及运用,具有旅游服务和管理的基本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1) 旅游心理学引论教学内容:1、 旅游与旅游心理学;2、 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3、 旅游产品;4、 旅游心理学的学科性质;5、 学习旅游心理学的意义与方法。
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旅游心理学产生的背景及环境;2、 理解旅游心理学的意义;3、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旅游心理学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案例法、观察法进行案例分析。
(2) 旅游知觉与行为环境教学内容:1、知觉概述;2、知觉的心理定势;3、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4、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旅游知觉的概念;2、 了解旅游知觉中社会知觉的种类和心理效应;3、 理解旅游知觉的特征;4、 掌握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利用。
教学重点: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
教学难点:运用旅游知觉知识完成实训练习。
(3) 旅游者的需要与动机教学内容:1、 需要和动机理论;2、 旅游者的心理需要;3、 旅游动机的产生条件、多源性种类与动机激发。
教学目的与要求:1、 了解需要和动机的基本概念;2、 理解旅游者的各种心理需要;3、 理解旅游动机的激发策略;4、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
教学重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教学难点:创造旅游需要,学会“把梳子卖给和尚”。
(4) 旅游者的态度与行为教学内容:1、态度概述;2、旅游态度与偏爱;3、态度与旅游行为;4、通过改变态度影响旅游行为的手段和方法:(1) 更新旅游产品;(2) 提高旅游质量;(3) 加强旅游宣传。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旅游心理学》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它是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应用于旅游活动中的一门交叉学科,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研究方法。
(2)了解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感知、动机、态度、个性、社会心理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
(3)熟悉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特点和服务心理技巧。
(4)掌握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员工心理和游客管理策略。
2、能力目标(1)能够运用旅游心理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和解决旅游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游客心理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能够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
(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3)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意识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课程内容与要求(一)旅游心理学概述1、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范围。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旅游者、旅游服务人员、旅游企业管理人员。
(3)旅游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规律,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和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的特点和应用。
(2)旅游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二)旅游者的感知1、旅游知觉(1)知觉的概念和特点。
(2)旅游知觉的影响因素:旅游对象、旅游主体、旅游环境。
(3)旅游知觉的偏差: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刻板印象。
2、旅游中的社会知觉(1)对他人的知觉:表情、言语、姿态等。
(2)人际知觉: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
(3)自我知觉:自我形象的形成和维护。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1、中文名称:旅游心理学2、英文译名:Psychology in Tourism3.课程号:43201010二、学时总学时36 学时其中:授课36 学时实验0学时三、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考核方式:考查考核范围:全部课程内容成绩评定标准:由平时作业质量、课堂讨论表现、期末考查成绩决定。
是否采用试题库:否四、适用专业旅游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
五、课程简介(200字以内)本课程介绍了旅游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并从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社会心理与旅游、及服务心理等方面介绍和分析如何针对旅游者的心理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而且从旅游管理的角度出发,分析在旅游企业管理中如何强化人的管理中如何强化人的管理的理论与方法。
六、本门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重要的专业必修课,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能全面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以便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能熟练地运用其进行旅游产品的生产、销售、旅游服务质量以及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七、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旅游心理学导言1.内容:第一节:旅游心理学概述(2)第二节: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及方法(2)第三节:旅游旅游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2、要求:心理学与旅游学的学科关系、旅游心理学的发展、旅游心理学的概念界定、研究的重要意义;重点: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研究的原则与方法;旅游心理学的相关理论、理论发展及基础;第二章旅游者心理与行为1.内容:第一节: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2)第二节:知觉与旅游行为(2)第三节:学习与旅游行为(2)第四节:动机与旅游行为(2)第五节:人格与旅游行为(2)2、要求:旅游行为的基本要素、旅游行为的影响因素;感知觉的心理原理、旅游活动中的社会知觉、旅游者对旅游条件的知觉与旅游行为;学习的心理原理;旅游需要;人格概述、人格结构与旅游行为、自我意识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第一章:导论1.1 课程简介- 介绍旅游心理学的定义和重要性- 概述课程的目标和学习成果1.2 学习背景- 探讨旅游心理学的学科历史和研究发展现状- 分析旅游心理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1.3 学习方法- 引导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第二章:旅游心理学基础知识2.1 人类感知与认知- 解析感知心理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探讨认知过程对旅游决策的作用2.2 情绪与情感- 论述情绪及其表达方式在旅游行为中的角色- 探讨情感体验与满意度的关系2.3 个体差异与旅游行为- 介绍人格、价值观和动机对旅游体验的影响- 分析年龄、性别和文化背景在旅游行为中的作用第三章:旅游目的地的心理影响3.1 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 分析目的地形象塑造的内外因素- 探讨营销手段对心理影响的策略3.2 目的地满意度与忠诚度- 论述目的地满意度与忠诚度的相关概念- 探讨目的地品质和服务对心理影响的重要性第四章:旅游行为中的心理过程4.1 旅游动机与决策- 解析旅游动机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探讨旅游决策的心理机制和行为模式4.2 旅游态度与行为意向- 论述旅游态度与行为意向的理论基础- 分析目标市场的旅游行为特征和心理需求第五章:旅游体验的心理效应5.1 旅游心流体验- 介绍旅游心流体验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探讨心流体验对旅游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影响5.2 旅游认同感与自我形象- 分析旅游认同感与自我形象的关系- 探讨旅游体验对个体身份认同的影响第六章:旅游心理学的实践应用6.1 旅游市场分析- 引导学生运用旅游心理学理论分析市场需求 - 探讨旅游产品定位和目标市场选择的策略6.2 旅游体验设计- 介绍旅游心理学在产品和服务设计中的应用 - 分析心理学原理对旅游体验设计的指导作用6.3 旅游心理咨询与管理- 论述旅游心理咨询的重要性和方法- 探讨旅游心理管理对提升服务质量的作用第七章:课程总结7.1 学习成果回顾- 总结学生在本课程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 激发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的继续探索和应用7.2 课程评估与展望- 进行课程评估,了解学生对课程的反馈和建议- 展望旅游心理学领域的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结语:该教学大纲整体设计紧密结合旅游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独立思考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代码:060023课程性质:专业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理论学时:48 课时实践学时:总学时:48 课时配置学分:4分一、课程教学目标《旅游心理学》是以心理学、旅游学理论为基础,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系统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础知识,能运用旅游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指导旅游企业的管理、服务工作,为做好旅游营销、旅游服务和旅游企业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提供心理学依据和指导。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如下要求:1,通过课堂讲解使学生了解心理学对旅游业的重要意义,为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及旅游业发展等提供了依据。
2,通过教学使学生提高自我认识,加强自我修养,培养积极向上、宽容、和善的性格,以适应社会需要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教学中给每一位同学课堂发言的机会,要求学生自觉训练在大众面前的仪态与表达能力、沟通力、亲和力等,并使学生意识到团队精神的重要。
二、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帮助未来旅游工作者认识自我、修养自我并认识旅游对象──旅游者的心理活动及其客观规律,了解旅游者为什么旅游,影响旅游消费的因素是什么,旅游消费者的心理需要、消费发展趋势等,使旅游工作更具预见性与针对性,提高旅游业的服务水平,促进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旅游心理学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本部分内容的教学,旨在帮助学生对旅游心理学建立起比较综合的、基础的知识,明确旅游心理学的概念及研究对象、目的、任务和研究方法,明确旅游心理学在现代旅游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心理学研究的对象第二节:旅游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第三节:旅游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四节:学习旅游心理学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2、旅游心理学在旅游业中的目的和意义3、研究旅游心理学的方法第二章旅游知觉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明确知觉是旅游行为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应掌握知觉的基本原理,从而正确理解人的知觉是如何影响其旅游决策和旅游行为的教学内容:第一节:旅游知觉概述1、感觉的特性2、旅游知觉的特性3、影响旅游知觉的因素4、旅游知觉的种类第二节:旅游中的社会知觉1、对人的知觉2、人际知觉3、自我自觉第三节:对旅游条件的知觉1、对旅游点的知觉2、对旅游距离的知觉3、对旅游交通的知觉教学重点和难点:1、知觉的心理原理。
2、旅游者易知觉的旅游条件及其对旅游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章旅游动机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动机的产生过程及其强度和方向,熟悉人的基本需要及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能够分析旅游者的动机与行为,旅游者动机的多源性。
教学内容:第一节:动机概述1、什么是动机2、动机的分类第二节;旅游者的旅游动机1、旅游动机分析2、旅游本质的心理学解释3、旅游动机产生的客观条件4、旅游动机的分类第三节:旅游动机的激发1、努力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2、加强旅游企业管理,提高旅游服务质量3、加强旅游宣传,为旅游者提供信息教学重点和难点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2、旅游者动机分析3、旅游者动机的多源性第四章旅游者的态度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者的态度、特征以及与旅游决策的关系。
学生应掌握旅游者的态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它们是怎样影响旅游行为的。
教学内容第一节:态度概述1、态度及其构成2、态度的特点3、态度的形成过程第二节、态度与旅游行为1、态度与行为2、态度与旅游决策3、态度与旅游偏爱第三节、旅游者态度的改变1、影响旅游者态度改变的因素2、改变旅游者态度的策略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态度、特性2、旅游消费偏好与旅游消费决策的关系3、旅游消费态度改变的途径第五章旅游者的人格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旅游消费者人格的含义与特质,人格、生活方式与旅游消费表现,以及人格怎样影响人们的旅游消费行为的。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格概述1、什么是人格2、人格理论3、人格特质第二节、旅游者的人格特征与旅游行为1、人格类型与旅游行为2、旅游者的人格结构教学难点和重点:1、人格的概念、人格特质与旅游消费行为的关系2、生活方式与旅游消费行为3、人格结构的三种成分及与旅游决策的关系第六章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情绪和情感的内容和特点,认识情绪和情感的作用以及有关情绪和情感的理论。
了解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特征,并掌握情绪和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
教学内容第一节:情绪和情感概述1、情绪和情感的概念2、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3、情绪、情感的两极性4、情绪、情感的分类5、情绪理论及其外部表现6、绪和情感的作用第二节: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1、旅游者情绪和情感的因素2、旅游者情绪的特征3、情绪和情感对旅游者行为的影响教学重点和难点: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2、情绪理论3、旅游者的情绪和情感的特殊性第七章旅游者的消费决策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该达到了解什么是旅游消费购买决策,掌握旅游者的购买决策过程。
了解旅游者的购买决策构成,能够依据相关规律来分析旅游消费购买决策的每一步,并能再工作中加以利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购买决策概述1、购买决策的概念2、购买角色第二节:旅游者的购买决策构成1、问题确认2、信息搜寻3、方案评价4、购买决策5、购买后的失调6、旅游者的风险知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旅游消费者购买决策的过程2、旅游消费者的消费风险第八章旅游行业服务心理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学习本章, 使学生了解旅游消费服务的基本涵义与性质,以及服务的基础———客我交往,二者是实现优质服务的最基本问题。
了解影响饭店服务质量的因素,掌握饭店住宿客人的心理需求,掌握饭店前厅、客房及餐厅服务的心理因素。
教学内容:第一节、服务市场中的消费者行为1、服务业2、服务概述3、服务市场消费者行为的特征4、旅游服务中的客我交往第二节:客人的需求心理1、方便2、安全3、清洁卫生4、安静5、公平第三节、前厅服务心理1、前厅服务心理2、怎样做好前厅服务工作第四节、客房服务心理1、满足客人的需求2、怎样做好客房服务工作第五节、餐厅服务心理1、客人对餐厅服务的心理需求2、怎样做好餐厅服务工作第六节:旅游商品服务心理1、旅游者购物心理2、怎样做好旅游商品销售工作第七节:导游服务心理1、旅行社服务概述2、导游服务心理第八节:旅游者投诉心理1、引起投诉的原因2、投诉心理教学重点和难点:1、旅游服务中人际关系的特点2、旅游服务的必要因素和魅力因素3、游客在前厅的主要心理需求4、游客在餐厅的主要心理需求5、满足游客在餐厅心理需求的主要对策6、不同文化、不同类别游客的心理特征7、导游人员应对游客主要的心理对策第九章旅游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关系、人际关系的类型及人际关系在管理中的意义,掌握人际关系调节的原则和方法。
教学内容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1、什么是人际关系2、人际关系的功能3、人际关系的类型结构4、员工之间的人际关系第二节: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1、人际吸引的假设2、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第三节:人际关系测量1、测量法2、参照测量法3、关系测量法教学重点和难点:1、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2、良好人际关系遵循的原则3、信息沟通的作用第十章旅游企业员工的心理保健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能够了解心理健康的含义与标准,认识员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员工挫折后的反应与心理防卫机制。
教学内容第一节:员工的心理健康1、心理健康的标准2、心理健康标准的相对性第二节:员工的挫折与心理防卫1、挫折及其原因2、挫折耐受力3、挫折后的行为表现与心理防卫机制第三节:心理障碍1、心理障碍的种类2、主要心理障碍介绍3、心理障碍的治疗第四节:如何维护员工的心理健康1、对心理疾病应有的认识2、怎样知道自己是否需要心理学家的帮助3、如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教学重点和难点;1、心理健康的标准2、人的心理防御机制包括合理化、压抑、补偿、升华等五、学时分配:六、教材选用:一)教材选用要求1,优先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的高职高专教材。
2,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版本较新的教材。
3,选用适应我院学生基础的教材。
(二)曾选用教材《》×××编著××××出版社出版200 年版三)现选用教材《旅游心理学》孙喜林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七、主要参考书目1、《旅游心理学》菲利普. 布洛克编著旅游教育出版社出版2,《旅游心理学》刘纯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3,《旅游心理学》甘朝有编著南开大学出版社出版八、其他说明九、修订情况1,初订日期2,修订日期十、责任人:初订人——修订人——审查人——批准人——《》实践训练大纲实践教学环节名称:实践教学环节代码:实践教学环节性质:(实训、实习、课程设计、综合实训、毕业设计、毕业实践)适用专业:总学时:周(或学时)配置学分:分一、实践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本环节-----通过本环节的训练,学生应达到如下基本要求:1,2,3,二、先修课程及基本要求:三、训练内容:(一)××××1,训练目的2,训练要求3,训练组织4,训练方式5,训练场所(二)××××1,训练目的2,训练要求3,训练组织4,训练方式5,训练场所三、训练重点难点四、训练时间分配五、考核方式:(演示、报告、论文、鉴定、答辩)六、责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