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1000个法律常识
法学经典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法学经典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法的本质是()A. 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B. 社会全体成员意志的体现C. 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D. 统治者个人意志的体现答案:A解析: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这是法的本质。
2. 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 宪法B. 民法C. 刑法D. 行政法答案:A解析: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 下列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 物B. 行为C. 智力成果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法律关系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等。
4. 不满()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A. 12B. 14C. 16D. 18答案:B解析:不满14 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5. 犯罪的最本质特征是()A. 刑事违法性B. 应受刑罚处罚性C. 严重社会危害性D. 罪过性答案:C解析:严重社会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6. 下列属于主刑的是()A. 拘役B. 罚金C. 没收财产D. 剥夺政治权利答案:A解析: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
7. 民事诉讼中,一般地域管辖通常实行()原则。
A. 原告就被告B. 被告就原告C. 由法院指定D. 当事人协商确定答案:A解析:一般地域管辖通常实行“原告就被告”原则。
8. 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A. 30B. 60C. 90D. 180答案:B解析: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60 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9. 合同成立的时间是()A. 承诺生效时B. 签订合同时C.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D. 双方协商一致时答案:A解析: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
10. 下列属于知识产权的是()A. 著作权B. 商标权C. 专利权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知识产权包括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
11. 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为()A. 1 人以上50 人以下B. 2 人以上200 人以下C. 5 人以上50 人以下D. 没有限制答案:A解析: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人数为 1 人以上50 人以下。
大学生知法懂法课件

启示
1、违法和犯罪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如任其 发展将会走向犯罪。 2、大学生应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 3、我们要防微杜渐,才能防患于未然。
知法懂法,远离违法犯罪
THE END
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能对当事人造成名誉损害,而且它已经打破 了道德底线,往往也伴随着侵权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 亟待运用教育、道德约束、法律等手段进行规范。
表现形式
(一)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在网 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失实言论,造 成当事人名誉损害; (二)在网上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 犯其隐私权; (三)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动和言论 侵扰,致使其人身权利受损等等。
如何识别校园贷
校园贷" 原本是一项积极的助学项目,然而, 因为 一-些不法分子的介入而成了实施诈骗的”幌子”。” 校园贷”一 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借款数额小,借款人年龄小,借条中涉及人员多, 不仅有借款人、担保人、还有老师、同学、父母的姓 名以及联系方式和家庭地址。 2、犯罪对象专门针对高校学生。 4、高额回报诱惑下套。 3、编造身份博取信任。
表现形式
在形式上 (1)以文字语言为形式的网络暴力 (2)以图画信息为形式的网络暴力 在性质上 (1)非理性人肉搜索 (2)充斥谣言的网络暴力
2013年9月9日最高法和最高检公布的《最 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 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的解释》,明确了网络谣言在什么情况下构成 犯罪。该司法解释于2013年9月10日起施行。
打架附加成本=民事责任费用(诉讼费+律师费+医药费+误 工费) + 公安机关留下前科劣迹 +心情沮丧郁闷 + 名誉形 象受损 + 家人朋友担忧 + 工作生意等遭受更大损失。
30条实用法律小常识(收藏)

30条实用法律小常识(收藏)下面为大家总结了日常生活中最基础实用的法律常识收藏放好!01刑法篇1、喝酒、吸毒之后千万不要开车,一旦开车被查,危险驾驶罪给你留下一辈子的烙印。
2、开车途中如果撞到人,不要惊慌,第一时间拨打报警和叫救护车,救人第一,否则只要构成重伤,负主责以上,就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过失犯罪也是犯罪。
3、信用卡好用,但是要及时还款,跟银行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只要欠款超过50000、被银行催款两次、超过三个月不还,就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不要以为变更联系方式银行找不到你就万事大吉了。
4、在小店或者某些娱乐场所摆放的游戏机,如果鉴定出来具有赌博功能的超过一定的机数,是会构成开设赌场罪哦,一旦查出,赌资是要上缴国库的哦~5、小朋友,千万不要太社会,用暴力或威胁手段抢零花钱是要构成抢劫罪的哦~6、一言不合能好好交流千万别动手,动手代价大,赔钱是小,故意伤害罪和故意杀人罪可不是闹着玩的!7、这年代好人难做!不要让任何人在你的管理空间内吸食毒品,否则容留他人吸食毒品罪会让你长记性的!8、废品收购、垃圾分类利国利民,但是千万擦亮眼睛,不要装糊涂,如果明知是不法所得还进行收购,就可能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
当然,路边有人神态诡异的1000元卖给你手机的时候,千万不要贪便宜!9、相约自杀万万干不得!一旦别人先行一步,你却突然反悔了,赶紧报警救人,否则故意杀人罪让你无处后悔。
10、维护民族团结,从我们做起,歧视、侮辱少数民族可是要构成犯罪的。
02民法篇11、如果你手头宽裕出借资金给他人,一定要记得“先小人后君子”,书写《借条》是极其必要的!而且别不好意思写利息(月息2分以内都是受法律保护的),如果不写,将来想要都没有。
在亲密熟悉的人也要把身份证号码和身份证复印件附上,否则我保证你将来哭都找不找地方。
12、身份证丢失及时补办登报声明,千万别不当回事,一旦被别人盗用,将来你就是冤大头、替罪羊。
13、不管买啥,一定要注意收据上是“定金”还是“订金”。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行政执法基础知识依照《省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证管理办法》第八条: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应当接受持证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的规定。
我们组织了这次行政执法基础知识培训。
下面分十个部分讲解行政执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行政法律基本常识《中华人民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制定的基础,在我国,依照宪法的规定制定的法律,有80﹪以上都是由行政机关负责组织实施。
行政机关担负的管理职责涉及到国家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所以依法行政是实现依法治国的首要条件。
(一)抽象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是指依照立法法的规定,由有立法权的机关制定颁布的,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对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可以反复使用的法律规。
无立法权的各级人民政府和所属部门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发布的,涉及或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权利、义务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性文件(规定、办法、规则、实施细则、决定、命令、通告、布告等)也属于抽象行政行为。
(二)有权制定法律规的机关1、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法律;一般冠以《中华人民国××法》。
2、国务院:依法制定行政法规;一般冠以《中华人民国××条例》。
3、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和省会所在城市的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制定地方性法规;一般冠以《××省、××自治区、××市××条例》。
4、国务院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依法制定部门规章;一般冠以《××办法》。
5、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省会所在的城市人民政府:依法制定政府规章。
一般冠以《××省、××自治区、××市××办法》。
6、中央军委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军事法规。
不懂法律知识的事例

篇一:《法律知识案例分析》法律选修课作业《少女异地打工受伤之后司法援助获赔》案例简析[案情简介]平江县梅仙镇板口村有一位刚满13岁的花季女孩名叫彭x平,由于母亲常年患病,家境贫寒,被迫辍学外出打工。
2002年6月小彭经人介绍到江西省南昌市三湘食品厂(以下简称三湘食品厂),从事切丝机操作工。
2004年4月18日,小彭在上班操作机械过程中,不幸右手被机械切伤,三湘食品厂及时将小彭护送到江西省南昌市第六医院抢救治疗,经住院治疗一个多月,共花去医疗费用33000多元,小彭伤口基本愈合,但造成右手三个指头残缺不全,存在功能障碍。
尔后,小彭及家人对其伤残补偿问题多次找三湘食品厂协商未果。
2005年3月22日小彭在其父彭×生的陪同下来到平江县法律援助中心,申求法律援助。
平江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何尧民听完小彭的哭诉,详细了解有关案情后,十分同情小彭的不幸遭遇。
何尧民主任耐心地向小彭父女作解释,小彭工伤赔偿纠纷一案,符合法律援的条件和范围,但工伤事故发生地和义务人所在地都是在江西省南昌市,根据《法律援助条例》第十四条之规定,小彭应向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何尧民主任建议小彭父女到江西省南昌市义务人所在地的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援助。
听了何尧民主任的解释,小彭之父彭×生顿时大惊失色,“扑通”一声跪在何尧民主任面前苦苦哀求。
彭父哽咽着说:“我是个连小学都冒进过的文盲,既没有文化,又没有钱,到江西去人生地不熟,讲话都听不懂,加之对方又是江西省南昌市的有钱老板,无论是从经济上,还是人际关系都斗不过他,如果到江西那边去申请法律援助,我怕他们官官相护。
何主任,我求求你们帮帮我,帮帮我女儿,我彭某一辈子都不会忘记你们……”面对小彭父女悲怆的呼唤和无奈的叹息,何尧民主任心里很不是滋味,经过再三思索,为消除小彭及其父彭×生的思想顾虑,从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出发,还是破例受理了小彭的申请,决定奔赴千里之外的江西省南昌市为其追讨公道。
法律知识考试大全含答案 (3)

法律常识试题题库连载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2020年12月18日,有过心脏病史并做过心脏搭桥手术的72岁黄某吸烟,同一电梯间的陈某语言劝阻。
约5分钟后,黄某倒地,经抢救无效死亡。
死者家属诉请陈某赔偿。
一审判决死者家属败诉。
死者家属败诉的原因主要在于()①家属提供的证言不属于证据②黄某倒地行为不是客观事实③家属无法提供胜诉的法律事实④家属的主张没有提供有力证据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在民事诉讼案中,王明因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但他对二审判决仍不满意,因此向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结果诉状被驳回,维持原判。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①任何诉讼都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②当事人有申请回避的权利③当事人如果不服一审判决,上诉的期限是15日④我国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3.吴女士在取快递时被郎某用手机摄录。
郎某与何某分饰“快递哥”与“富婆”身份,捏造暧昧微信聊天内容,并将聊天截图和摄录视频发至微信群,给吴女士的生活工作和精神造成极大影响。
吴女士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请求法院对造谣者依法判处。
本案中()①郎某和何某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权利②吴女士的肖像权受到侵犯③郎某和何某侵犯了吴女士的荣誉权④吴女士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4.某市交通执法人员对司机王某货运超载处以2万元罚款。
王某不服处罚,起诉到法院。
一审法院判决维持该《行政处罚决定书》,王某不服判决,上诉至中级法院。
中级法院经过审理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在本案中()①王某若不服一审判决还可以提起行政复议②一审法庭调查应对案件事实和证据进行全面调查③王某不服二审判决的上诉期限为15日④王某若不服二审判决还可以申请再审A.②③B.①④C.①③D.②④5.2018年12月5日,老万自行研制出一种市场上从未销售过的新产品,委托他人加工销售。
A企业在市场上看到该产品后,以其2015年10月20日即获得该产品实用新型专利为由,起诉老万侵犯其专利权。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000字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1000字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人类法律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从法律的产生到法治的实现,是一个道德法律化和法律道德化相互演进的过程。
道德是自然人关于善与恶、光荣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正义与偏见、野蛮与谦卑等的观念。
生活在特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下一、道德与法律的概念1.道德的概念道德是生活在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自然人的善与恶、荣与耻、正义与非正义、正义与偏见、野蛮与谦卑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或者说是一个综合的矛盾统一的体系。
2.道德的特征道德作为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与它的内容和特征是紧密联系的。
如果只从它的内容角度上来讲,道德具有价值性。
价值也即善、美、正义、光荣、公正等,这是道德最高层次的内容,也是评价人们意愿和行为的最高标准。
西方法学中,自然法学派以价值分析的方法来研究法律,然而在研究法律的同时,便更多的将其与道德联系起来,这就说明了道德对法律的评价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然而,道德除了有价值性以外,还具有以下几种特征。
第一,道德具有阶级性。
不同的阶级具有不同的道德。
比如:美国的独立宣言所表达的北美资产阶级对英国统治的道德批判,xxxx宣言所表达的工人阶级对资产阶级的道德批评等,都深刻地体现了不同阶级道德对立。
第二,道德具有物质制约性。
前面提到道德的产生和物质基础是密不可分的,它是由社会物质基础决定的,随着物质基础的变更和发展,道德的性质与内容也相应得到了发展和变更。
第三,道德具有共同性,主要体现在内容上,因为道德所具有的正义、善良、美丽等内容符合人们的价值观,能够为人们所普遍接受。
比如:尊重人的尊严与平等、保护环境、互相尊重、拾金不昧、互相帮助等,随着人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领域交往日益密切,道德的共同性也会更加的集中。
3.道德的发展道德的起源一直以来都是伦理思想家长期关注和争论的问题,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就有两种典型的道德起源论。
神意说有的人认为,道德起源于上天的意旨,上天指示“圣人”、帝王或教主制订行为规范,人们遵行上天的意旨就能得福,不遵行上天的意旨就会受到惩罚。
大学生法治讲座

民意小测试
如果捡到别人 遗失的一件较贵重 的物品你通常会采 取哪种做法?
A、据为己有 B、寻求失主并归还失物 C、置之不理
想一想 说一说
有同学说小偷小摸的不会被关起来判 刑,因此不用担心,这种说法对吗?
知
法
懂
法
远离违法犯罪
前言:大学,人生的起跑线
大学是人生的又一道起跑线, 新的校园,新的活力。然而, 在当代社会中,大学生犯罪有 增长趋势,而且大学生犯罪向 多样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一 些所谓的“学习尖子”也走上 了犯罪的道路。这些现象的出 现决非偶然。虽然大学生犯罪 与当代社会环境有密切的联系, 但更与大学生自身有着密切的 联系。
酗酒害人
案例1、醉酒刺死同学
2011年10月,北京某学 院学生谢某与几个老乡同 学喝酒后,因一小事与另 一老乡同学发生推搡。谢 某借着酒劲,掏出钥匙串 上面的一把刀刃仅3厘米 长的水果刀刺向同学,刚 好刺在心脏。该同学送到 医院时已经死亡。事后谢 某主动自首,法院从轻处 罚,以故意伤害罪判谢某 有期徒刑8年。
案例2、酒后抢劫竟是玩笑。
2005年6月,四川大学某学院两个 即将毕业的学生孙某和辛某,外出 喝酒后,两人比谁胆子大。孙某问 辛某敢不敢抢出租车,辛某说:有 什么不敢,不信我抢个给你看看。 于是随手招停一辆出租车,拿出身 上一把小水果刀对着司机,说:拿 50元钱来。司机赶紧给了其50元 后驾车离开并报警。辛某还在向孙 某炫耀自己胆量时,被警察当场抓 获。后二人被控抢劫罪。经查二人 家境极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法律意识服务人民群众
人的一生,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法律问题。
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生老病死、教育就业……这些关乎每一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无不处于法律的规范之下。
因此,法律之于生活,决非可有可无。
但现实生活中许多人法律意识淡薄,我自己也是其中之一,对于一些关乎自身利益的基本法律知识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
不懂法的结果就是:你可能吃亏了都不知道怎么回事,被人告上法庭自己还不知道错在哪里,犯罪了还觉得自己冤枉,买到假货劣货只知道气愤却不知道如何维护权益,让老板无理辞退不知道怎样据理力争……
因此,在倡导“法治”的时代,每个人都需要知法、懂法,进而守法、用法,它不但关乎自己的利益,也关乎他人的权益,更是“和谐社会”得以实现的重要保障。
为此,我学习了这本《不可不知的1000个法律常识》,它给我带来许多启发,而且这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通俗易懂,本书的案例主要取材于我们身边发生的事件,相信读者读来不会陌生,对枯燥的法律知识深入浅出,避免使用深奥的法律术语,行文流畅,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容易被我们理解。
二是常用性强,这本书囊括了一个人从生到死可能遇到的最主要的法律问题。
如;公民基本权利与义务、民事行为的基本规则、婚姻家庭、人身权、继承、合同(债务)纠纷、房屋买卖、物业纠纷、劳动就业、交通事故、医疗事故、工伤赔偿、消费权益、保险索赔与理赔、创业法律知识、著作权、刑事犯罪、如何打官司等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你只需要查看相关的案例及法律条文,照方抓药即可。
三是方便检索,所有的法律问题,无不散见于浩如烟海的法律条文之中,如果让我们这些对法律不熟悉的人从法律条文中找出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来,无异于大海捞针,而这本书却弥补了这些不足,它把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散见于海量的法律法规之中的问题进行筛选整理,汇整为1000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由“现实困惑”、“律师说法”、“发条链接”三个部分紧密联结而成。
现实困惑部分,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提出法律问题;律师说法部分,结合相关法律条文对该法律问题予以解答,并对法律条文中涉及的法律术语加以必要的解说;法律链接部分,针对上文中提出的法律问题,找到司法时间中直接应用的法律条文,从而使我们对每个问题的解答都有实现的法律条文可依,同时又为我们读者节省了大量的查阅时间。
没看这书之前,还觉得自己对于法律知识还可以,看后真是吓一跳,原来我也是个“法盲”,其中的许多事例都似曾相识,真的让我懂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