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4学时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_百替生物

实验七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定一、实验目的1.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生殖方式,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酵母菌的繁殖方式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种,以无性繁殖为主。
芽殖是酵母菌普遍的无性繁殖方式,少数为裂殖;有性繁殖是产生子囊和子囊孢子。
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和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和芽殖方式。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器材1.材料: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s)培养2天左右的麦芽汁(或豆芽汁)液体培养物。
2.试剂:O.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
3.器材: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接种环、洒精灯等。
四、实验步骤1.美蓝浸片观察(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去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注: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以免产生气泡。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4)染色约0.5h后再次观察,注意死细胞数量是否增加。
2.水-碘浸片观察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实验三、霉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芽细胞
酿酒酵母
假丝酵母
子囊
子囊孢子
裂殖
毛霉
根霉
、霉菌形态 霉菌可产生复杂的分枝菌丝, 霉菌可产生复杂的分枝菌丝 , 其菌丝可分为基 内菌丝和气生菌丝, 内菌丝和气生菌丝,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分化 产生繁殖菌丝, 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产生繁殖菌丝 , 由繁殖菌丝产生孢子 。 霉菌菌丝 尤其是子实体) (尤其是子实体)及孢子的形态特征是识别不同种 类霉菌重要依据。 类霉菌重要依据。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比细菌粗得多, 霉菌菌丝和孢子的宽度比细菌粗得多, 通常是 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到几十倍,因此, 细菌菌体宽度的几倍到几十倍,因此,有低倍显微 镜即可观察。 镜即可观察。
四、操作步骤
1、酵母菌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1)在载玻片上滴加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在载玻片上滴加0 酵母菌菌悬液,与染液混匀, 酵母菌菌悬液,与染液混匀,盖上盖玻片 放置3min后镜检 放置3min后镜检
操作要点: 操作要点: •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影响观察。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影响观察。 •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以免产生气泡影响观察。 • 先用低倍镜找到适当视野,再换高倍镜观察。 先用低倍镜找到适当视野,再换高倍镜观察。
三、实验器材
1、菌种:酿酒酵母、青霉菌、曲霉菌、毛霉菌等 菌种:酿酒酵母、青霉菌、曲霉菌、 2、染色剂: 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棉蓝染色 染色剂: 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液 3、仪器或其他用具:载玻片、生理盐水、酒精灯、 仪器或其他用具:载玻片、生理盐水、酒精灯、 接种环、解剖针、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 接种环、解剖针、盖玻片、显微镜、擦镜纸、滤纸 等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一、实验目的:1.了解放线菌和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2.学习区分细胞的死活状态。
二、实验原理:1.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放线菌属于细菌的一种,具有很大的细胞大小差异,通常为革兰氏阳性菌。
放线菌的形态特征包括菌落形态、细胞形态、颜色、菌丝特征等。
放线菌的菌落形态多呈现出有规则的褶皱或丝状结构。
2.酵母菌的形态特征:酵母菌属于真菌的一种,单细胞有丝分裂生殖的真菌。
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包括细胞形态、菌落形态、颜色等。
酵母菌的细胞呈球形或卵圆形,常以单细胞或成链形式存在。
3.死活细胞鉴别:通过酵母菌培养基中的亚甲基蓝染色来判断细胞的存活状态,活细胞吸收染料颜色比较浅,死细胞吸收染料颜色比较深。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材料:-放线菌菌种:已提前分离培养好的放线菌-放线菌培养基:含有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无机盐等-培养皿、显微镜、镰刀、牛津杯、显微镜载玻片-无菌移液器、无菌吸管、火焰灭菌器-酵母菌培养基:含有葡萄糖、酵母提取物、氨基酸、无机盐等-亚甲基蓝染液:浓度为1%2.方法:a.取一小块放线菌菌落,用镰刀切下悬浮于牛津杯中的放线菌菌落。
b.用无菌吸管将放线菌菌液吸入无菌移液器中,将移液器染上菌液的一侧略吹气,使菌液沾附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c.让菌液干燥后,用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
d.取一小块酵母菌菌落,用镰刀切下悬浮于牛津杯中的酵母菌菌落。
e.用无菌吸管将酵母菌菌液吸入无菌移液器中,将移液器染上菌液的一侧略吹气,使菌液沾附在显微镜载玻片上。
f.将带有酵母菌菌液的显微镜载玻片倾斜,滴入一滴亚甲基蓝染液,静置5分钟。
g.用显微镜在高倍镜下观察染色后的酵母菌细胞,根据染色程度判断细胞的存活状态。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观察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和菌落特征,可以发现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是不规则的菌落结构,内部有菌丝状结构。
放线菌的细胞形态多样,有圆形或椭圆形细胞。
实验7_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二、基本原理——美蓝染色液 基本原理——美蓝染色液
美蓝为无毒性染料,其氧化型为蓝色, 美蓝为无毒性染料,其氧化型为蓝色,而还原型为无 用它对酵母菌染色时, 色。用它对酵母菌染色时,由于活细胞的新陈代谢作 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 用,使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从蓝色 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 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所以酵母的活细胞无色; 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 对于死细胞或代谢缓慢的老细胞,则因它们无此还原 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 因此,用美蓝水浸片不仅可观察酵母的形态,还可以 区分死、活细胞。 区分死、活细胞。
四、操作步骤——美兰染色 操作步骤——美兰染色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用接种环 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 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混合均匀; 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混合均匀;(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 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 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注: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下)
二、基本原理——酵母菌形态 基本原理——酵母菌形态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菌体比细菌大。 酵母菌为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 菌体比细菌大 。 无 性繁殖主要是出芽生殖 出芽生殖, 性繁殖主要是 出芽生殖 , 仅裂殖酵母属是以分裂 方式繁殖; 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方式繁殖 ; 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 本实验通过用美蓝染色浸片 美蓝染色浸片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 本实验通过用 美蓝染色浸片 来观察生活的酵母形 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酵母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一、目的要求 二、基本原理 三、器材: ——菌种:酿酒酵母 ——试剂:0.05%和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碘液 ——其他器皿及用具:显微镜等
基本原理
★美蓝是一种无毒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行染色时,由于细 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使 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 无色的还原型。因此,具 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 是无色的,而死细胞或代 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 呈蓝色,借此即可对酵母 菌的死活细胞进行鉴别。
思考题
P55(10)
下一个实验
霉菌的形态观察
基本原理
★细胞中的颗粒是啤酒酵母的贮藏营养物质和 细胞的代谢产物,包括异染颗粒、肝糖和脂肪 粒等。主要存在于细胞质中。肝糖颗粒是酵母 的贮藏营养物质,在繁殖旺盛时的幼小细胞中 含量明显。一般啤酒酵母经24h培养后,其达 到高峰,它可被碘化钾染成棕色。
操作步骤
一、美蓝浸片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然后按无菌操作用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苔放在染 液中,混合均匀。 2)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 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3)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 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 别死活细胞。
操作步骤
4)染色约0.5h后再次进行观察,注意死活细胞数量 是否增加。 5)用0.05%吕氏碱性美蓝染液重复上述操作。
2、水一碘液浸片的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小滴革兰氏染色用碘液,然后在 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一碘液中混 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结果与分析
★结果 ——绘图表示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制表列出不同浓度吕氏碱性美蓝染色后 细菌死活细胞比例及变化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

酵母菌形态观察及死活鉴别
一、实验目的
1.认识并观察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并掌握酵母菌与细菌形态特征的区别。
2.学习鉴别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菌体比细菌大而且不运动。
2、本实验是通过美蓝染液浸片和碘液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三、实验器材
酵母悬液、美蓝染色液、革兰氏染色用的碘液、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
四、实训步骤
1、水-碘浸片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碘液,取一滴酵母悬液放在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2、美蓝浸片观察
(1)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美蓝染色液,滴加一滴酵母菌放在染液中,混合均匀,染液不宜过多。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2)将制片放置约3min 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
五、实验报告
绘图说明你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六、注意事项
1、染色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的气泡,影响观察。
2、盖片时斜着放不易产生气泡。
1。
实验四、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

精选ppt课件
8
六、思考与讨论
1、镜检时,你如何区分放线菌的基内菌丝和气生 菌丝。 2、在显微镜下,酵母菌与细菌有何异同?(从形 态、大小、繁殖方式分析比较)
下次实验项目:霉菌的形态观察
注意:带上镊子和解剖针
精选ppt课件
9
基内菌丝
孢子丝
链 霉 菌
气生菌丝
精选ppt课件
10
芽细胞
酿酒酵母
裂殖
精选ppt课件
精Hale Waihona Puke ppt课件2二、基本原理
1、放线菌形态
放线菌是指能形成分枝丝状体或菌丝体的一类革兰氏阳 性细菌。常见放线菌大多能形成菌丝,紧贴培养基表面或深 入培养基内生长的叫基内菌丝,基内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向 空中生长出气生菌丝,并进一步分化产生孢子丝及孢子。
插片法是将放线菌接种在琼脂平板上,插上灭菌盖玻片 后培养,使放线菌菌丝沿着培养基表面与盖玻片的交接处生 长而附着在盖玻上。观察时,轻轻取出盖玻片,置于载玻片 上直接镜检,这种方法可观察到放线菌自然生长状态下特征, 而且便于观察不同生长期的形态。
假丝酵母
子囊 子囊孢子
11
操作要点: • 宜用略暗光线观察。 • 先用低倍镜找到适当视野,再换高倍镜观察。
精选ppt课件
6
四、操作步骤
1、酵母菌形态观察和死活细胞鉴别
在载玻片上滴加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
挑取少许酵
母菌,与染液混匀,盖上盖玻片
立刻镜检
放置
3min后镜检
放置10min后再次镜检,观察颜色变化(观
察酿酒酵母、裂殖酵母、假丝酵母)
实验四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和酵母菌的形
态观察及死活细胞的鉴别
主 讲:徐尔尼 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系
实验五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死活细胞的鉴别及显微镜直接计数法

五、实验报告
1、绘图说明你所观察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 填表: 2、填表:
各中格中菌数 1 2 3 4 5 二次平均值 菌数/mlAຫໍສະໝຸດ B 5二、实验原理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 酵母菌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 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酵母菌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大多酵母菌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本实验是通 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
菌种: 1、菌种:酿酒酵母 仪器或其他用品: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 2、仪器或其他用品:血细胞计数板,显微镜,盖玻 片,载玻片等 0.1%美蓝染色液等 3、0.1%美蓝染色液等
四、实验内容: 实验内容:
1、美蓝浸片观察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的美蓝染色液,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的美蓝染色液,然后用 0.1%的美蓝染色液 接种环取少量酵母菌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接种环取少量酵母菌于染液中,混合均匀;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 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 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将玻片放置 约三分钟后,用显微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 约三分钟后,用显微镜观察酵母的形态和出芽情况, 并判断细胞的死活。 并判断细胞的死活。
利用血细胞计数板在显微镜下直接计数是一种常用的微生 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 物计数方法。该计数板是一块特制的载玻片,其上由四条槽构 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 成三个平台,中间较宽的平台又被一短横槽隔成两半,每一边 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几个大方格, 的平台上各刻有一个方格网,每个方格网共分为几个大方格, 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血细胞计数板构造如图1 中间的大方格即为计数室。血细胞计数板构造如图1,计数室的 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而 刻度一般有两种规格,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25个中方格, 25个中方格 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 16个小方格 16个 每个中方格又分成16个小方格,另一种是一个大方格分成16个 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 25个小方格 中方格,而每个中方格又分成25个小方格,但无论是哪一种规 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400 400个 格的计数板,每一个大方格中的小方格400个,每一个大方格 边长为1毫米,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 盖上盖玻片后, 边长为1毫米,则每一个大方格的面积为1mm2,盖上盖玻片后, 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毫米, 0.1毫米 盖玻片与载玻片之间的高度为0.1毫米,所以计数室的容积为 万分之一毫升)。 0.1mm3(万分之一毫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预习内容:1、光学显微镜的使用(参见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3 版,23-27 页)2、酵母菌的美蓝染色观察(参见周德庆,微生物学实验教程第3 版,91-95 页)预习思考题:1、随着物镜放大倍数的增加,视野的亮度就是增强还就是减弱?应如何调节?视野范围就是如何变化的?2、制作水浸片时如何避免产生气泡?3、影响活菌数目的因素有哪些?染液浓度、染色时间及染色时的pH 等因素对死活细胞数目比例有什么影响?4、如何测定酵母菌死亡率?简述其原理。
5、标本片上的某一物象,第一次瞧到后如何再次找到它?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了解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及原理,正确掌握使用显微镜的方法;2、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生殖方式;3、学习区分酵母菌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4、掌握酵母菌的一般形态特征及其与细菌的区别。
二、实验原理1、酵母菌酵母菌就是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大小通常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十几倍,不必染色即可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但由于细胞个体大,采用涂片的方法制片有可能损伤细胞,一般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或水-碘液浸片法来观察酵母细胞。
大多数酵母以出芽方式进行无性繁殖,有的分裂繁殖;有性繁殖就是通过接合产生子囊孢子。
本实验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与水一碘液水浸片来观察酵母的形态与出芽生殖方式,并对酵母细胞进行死活染色鉴别。
美蓝就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它的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活细胞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而对代谢作用微弱或死细胞,无此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极弱,而被美蓝染成蓝色或淡蓝色。
因此,不仅用此法可观察酵母细胞形态,也可用来鉴别酵母菌的死细胞与活细胞。
图1:酵母菌美蓝浸片观察3min(10 X40)图2:酵母菌美蓝浸片观察30min(10 X40)三、实验设备及材料1、菌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 或卡尔酵母(Saccharomyces calsbergensi培养2天左右的豆芽汁液体培养物(需稀释)。
2、溶液或试剂:0、1%与0、05%吕氏碱性美蓝溶液(或0、01%美蓝水溶液), 革兰氏染色用碘液等。
3•器材:显微镜,擦镜纸,吸水纸,盖玻片、酒精灯、接种环、镊子、胶头滴管、小烧杯、洗瓶等等。
四、实验步骤与内容1. 美蓝浸片的观察(1) 在载玻片中央加一滴0、1%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然后按无菌操作接种环挑取少量酵母菌放在染液中,并用接种环将其混合均匀,酒精灯上灼烧清洗接种环。
注:染液不宜过多或过少,否则,在盖上盖玻片时,菌液会溢出或出现大量气泡。
用接种环将菌体与染液混合时,不要剧烈涂抹,以免破坏细胞。
(2) 用镊子取一块盖玻片,先将一边与菌液接触,然后慢慢将盖玻片放下使其盖在菌液上,用吸水纸吸取多余的液体。
2、美蓝染液注:盖玻片不宜平着放,以免产生气泡。
(3) 将制片放置约3min后镜检,先用低倍镜然后用高倍镜观察酵母的形态与出芽情况,并根据颜色来区别死活细胞,绘图。
(4) 染色约0、5h后再次观察并绘图,注意死细胞数量就是否增加。
⑸用0、05%吕氏碱性美蓝染色液重复上述操作。
(6)清洗载玻片,整理实验台。
2. 水-碘液浸片的观察(选做)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革兰氏染色用碘液(卢戈氏碘液),然后在其上加3小滴水,取少许酵母菌苔放在水-碘液中混匀,盖上盖玻片后镜检。
五、实验结果绘图说明您所观察到的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出芽情况及死活细胞数量变化。
图1:酵母菌0、1%美蓝浸片观察3min(10 X10)图2:酵母菌0、1%美蓝浸片观察3min(10 X40)图3:酵母菌0、1%美蓝浸片观察30min(10 X40)图4:酵母菌0、05%美蓝浸片观察3min(10 X10)图5:酵母菌0、05%美蓝浸片观察3min(10 X10)图6:酵母菌0、05%美蓝浸片观察30min(10 X40)注意: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x物镜放大倍数。
物镜倍数(低倍镜10倍,高倍镜40倍,油镜100倍)六、思考题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美蓝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则视野中死菌比例越大。
原因:要点一:渗透压增大一细胞失水;要点二:还原力有限,浓度高或时间较长都会对细胞结构造成破坏。
2、在显微镜下,酵母菌有哪些突出的特征区别于一般细菌?要点:(1)细胞大小及形态;(2)液泡;(3)出芽生殖;(4)鞭毛;(5)细胞核及细胞器实验一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死活细胞鉴别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假菌丝:酵母生长旺盛时,出芽形成的芽细胞尚未脱离母细胞又长出了新芽,容易形成成串的细胞。
如果各细胞之间连接处面积小于细胞直径,形成的这种藕节状的细胞串称为假菌丝。
二、填空题1、高倍镜头的数值孔径通常为_____ ,放大倍数为 ___ 。
2、油镜头的数值孔径通常为_____ ,放大倍数为___ 。
3、低倍镜头的数值孔径通常就是_______ ,放大倍数为__________ 。
4、使用显微镜低倍镜观察时,聚光器应该 _______ ,使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时,聚光器应该适当________ 。
等九部分组成。
8 简单染色的操作程序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酵母菌通过0、1%美兰染色1~2分钟后,活细胞呈 _ 色,死细胞呈__ 色;10、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物镜放大倍数越大,焦距___ ,其工作距离___ ,所需光量_____ 。
11、用日光灯作光源时,通常用—反光镜,用自然光作光源时,通常用反光镜。
12、显微镜的倍数越大,焦深越__ ,调焦应该越___ 。
三、选择题1、对光学显微镜观察效果影响最大的就是:()A目镜B物镜C聚光器D总放大倍数2、目镜头上的"K"字母表示:(C )A、广视野目镜B、惠更斯目镜C、补偿目镜;3、目镜头上的"P"字母表示:(A )A、平场目镜B、广视野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4、物镜头上的"PL"字母表示:(A )A、正低相差物镜B、正高相差物镜C、负高相差物镜。
5、物镜头上的"UVL" 字母表示:( C )A、无荧光物镜B、照相物镜C、相差物镜。
6、镜头上标有”对C"字母的镜头就是:(A )A、相差调整望远镜B、摄影目镜C、相差目镜7、物镜头上的"APO" 字母代表( B )A、消色差物镜B、复消色差物镜C、半消色差物镜8、物镜头上的"Ach" 字母表示( A )A、平场物镜B、超平场物镜C、消色差物镜9•物镜头上的“ NH字母表示:(C )A、正相差物镜B、负相差物镜C、负高相差物镜10•物镜头上的“ 0.17表示:(A )A、要求的盖玻片厚度B、要求的载玻片厚度C、镜头浸油的深度11. 镜头上标有“ NK字母的镜头就是(A )A、照相目镜B、荧光目镜C、相差目镜12. 目镜头上的“ PK字母表示(C )A、平场目镜B、补偿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13. 物镜头上的"Splan" 字母表示( A )A、超平场物镜B、平场物镜C、消色差物镜14. 物镜头上的"SplanApo" 表示( A )A、超平场复消色差物镜B、超平场半消色差物镜C、超平场物镜15. 物镜头上的"Planapo"表示(C)A、超平场物镜B、平场物镜C、平场复消色差物镜16. 物镜头上的"Plan"字母表示(A )A、平场物镜B、消色差物镜C、超平场物镜17. 目镜头上的"W" 字母表示( C )A、广视野高眼点补偿目镜B、高眼点目镜C、广视野目镜18. 目镜头上的"SWK" 字母表示( A )A、超广视野目镜B、高眼点补偿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19. 目镜头上的"WHK" 字母表示( B )A、超广视野目镜B、广视野高眼点目镜C、平场补偿目镜20、物镜头上的”错、L"字母表示(B )A、消色差物镜B、半消色差物镜C、复消色差物镜四、判断就是非题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其视野越大。
()2、浸油的油镜头可用软的卫生纸擦净。
()3、为了节省时间,可直接在染色涂片上滴加香柏油后,直接用油镜观察。
()4、使用油镜的正确操作步骤就是:低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转出高倍镜头,滴加香柏油后用油镜观察。
()5、在擦拭显微镜镜头时,应向一个方向擦拭。
()6 显微镜镜头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数值孔径值越大,其镜口角也越大。
()7、用油镜镜检时应将聚光器升至最高。
()8、使用咼倍镜时,可将聚光器升至最咼。
()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愈高,其视野面积愈大。
()10、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与介质折射率有关,由于香柏油的介质折射率(约1、5)高于空气(1、0)。
因此使用油镜的观察效果好于高倍镜,目前科学家正在寻找折射率比香柏油更高的介质以改进光学显微镜的观察效果。
()五•问答题1、吕氏碱性美蓝染液浓度与作用时间的不同对酵母菌死细胞数量有何影响?试分析其原因。
美蓝浓度越大,作用时间越长则视野中死菌比例越大。
原因:要点一:渗透压增大—细胞失水;要点二:还原力有限,浓度高或时间较长都会对细胞结构造成破坏。
2、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个体形态特征与细菌个体形态特征有何不同要点:⑴细胞大小及形态;(2)液泡;(3)出芽生殖;(4)鞭毛;(5)细胞核及细胞器3、标本片上的某一物象,第一次瞧到后如何再次找到它?4、简述酵母菌死亡率测定的原理。
答:死亡率测定的原理:活的微生物,由于不停的新陈代谢,使细胞内氧化还原值低,且还原能力强。
当某种无毒的染料进入活细胞后,可以被还原脱色;当染料进入死细胞后,这些细胞因无还原能力或还原能力差而被着色。
在中性与弱酸性条件下,活的细胞原生质不能被染色剂着色,若着色则表示细胞已经死亡,故可以此来区分活菌与死菌。
方法:取0、05%美蓝液一滴,置载玻片中央,然后取酵母液少许加入美蓝液中混匀,染色2~3分钟,加盖片,于高倍镜下进行观察,并计数已变蓝的细胞(可计5~6个视野的细胞总数)死亡率*死豐需吩计算公死、活細胞总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