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4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实验4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实验四放线菌、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一)放线菌的形态观察1 目的观察放线菌的基本形态特征掌握培养放线菌的几种方法2 原理放线菌一般由分枝状菌丝组成,它的菌丝可分为基内菌丝(营养菌丝)、气生菌丝或有孢子丝三种。
放线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大部分气生菌丝分化成孢子丝,通过横割分列的方式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丝形态多样,有直、波曲、钩状、螺旋状、轮生等多种形态。
孢子也有球形、椭圆形、杆状和瓜子状等等。
它们的形态构造都是放线菌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放线菌的菌落早期绒状同细菌菌落月牙状相似,后期形成孢子菌落呈粉状、干燥,有各种颜色呈同心圆放射状。
3 材料3.1 菌种灰色链霉菌(Str. griseus),天蓝色链霉菌(Str. coelicolor),细黄链霉菌(Str.microflavus)。
3.2 培养基高氏1号培养基。
3.3 器皿培养皿,载玻片、盖玻片、无菌滴管、镊子、接种环、小刀(或刀片)、水浴锅,显微镜,超净工作台,恒温培养箱。
4 流程4.1插片法: 倒平板→插片→接种→培养→镜检→记录绘图4.2压印法: 倒平板→划线接种→挑取菌落→加盖玻片→镜检→记录绘图4.3埋片法: 倒琼脂→切槽→接种→培养→镜检→记录绘图5 步骤5.1插片法5.1.1倒平板将高氏1号培养基熔化后,倒10~12毫升左右于灭菌培养皿内,凝固后使用.5.1.2插片将灭菌的盖玻片以45度角插入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中,插入深约为1/2或1/3(图5-1)。
5.1.3接种与培养用接种环将菌种接种在盖玻片与琼脂相接的沿线,放置28℃培养3~7天。
5.1.4观察培养后菌丝体生长在培养基及盖玻片上,小心用镊子将盖玻片抽出,轻轻擦去生长较差的一面的菌丝体,将生长良好的菌丝体面向的载玻片,压放于载玻片上。
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
5.2压印法5.2.1制备放线菌平板同5.1.1。
在凝固的高氏1号培养基平板上用划线分离法得到单一的放线菌菌落。
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

实验名称:酵母菌、霉菌形态观察姓名:学号:系别:实验日期:同组同学名单:【摘要】本实验通过观察酵母菌、霉菌临时装片,进一步了解酵母菌、霉菌的形态结构。
【实验目的】1.学习酵母菌形态结构2.学习霉菌形态结构3.学习酵母菌和霉菌观察方法4.了解酵母菌和霉菌在实际中的意义【实验材料】1.菌株: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曲霉(Aspergillus niger)根霉(Rhizopus nigricans)青霉(Penicillium chrysogenum)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2. 试剂美蓝染色液、乳酸苯酚油固定液3.其他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等【实验方法】1.酵母菌活体观察:菌体形态、出芽2.酵母菌死亡率测定3.子囊孢子观察(p29)4.假菌丝观察(假丝酵母)5.假根观察(黑根霉)6.孢囊孢子观察(总状毛霉、黑根霉)7.孢子头结构(产黄青霉、黑曲霉)8.足细胞观察(黑曲霉)【实验结果】酵母菌观察记录表酿酒酵母的死亡率统计(染色后,蓝色的为死细胞,无色的为活细胞)酿酒酵母的死亡率统计表平均死亡率为31%。
【注意事项】1.用于活化酵母菌的培养基要新鲜、表面湿润2.在产孢培养基上加大接种量,可提高子囊形成率3.通过微加热增加酵母死亡率,易于观察死细胞4.霉菌制片时要薄,便于观察【讨论】题目:为什么酿酒酵母用美蓝染色时,死细胞被染成蓝色,活细胞不着色?答: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物质,其氧化态是蓝色,还原态是无色,由于新陈代谢,细胞保持很强的还原性,使美蓝呈还原态。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实验目的:
通过对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了解其形态特征及生长繁殖形式。
实验原理:
酵母菌属于真菌门,以单细胞的形态存在。
酵母菌的生活方式非常简单,只需水分、适宜温度和营养物质,就能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大量的孢子。
在孢子的形态、颜色、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
实验步骤:
1. 取一定量的酵母菌液,加入蒸馏水中制成适量的悬浮液。
2. 取平底草皮片,用火烤热并消毒。
3. 用灭菌的牙签蘸取酵母菌悬浮液在草皮片上均匀涂抹。
4. 将涂有酵母菌悬浮液的草皮片放入培养皿中,加入适量的固
体培养基。
5. 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在适宜温度下孵育。
6. 发现酵母菌长出后,取出草皮片,用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实验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发现酵母菌为基于球形的单细胞菌体,颗
粒细小,染色颜色不均匀。
在液体营养平板上培养时,酵母菌形
成了一个类似于小球的珠状体,称为酵母珠。
实验结论:
酵母菌为单细胞植物,无色透明,小而细,球形或椭球形。
在
液体中生长时,形态呈现球状;在固体中生长时,呈白色且有臭味。
酵母菌的营养特别简单,只要有水分、适宜温度和营养物质,就能进行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产生大量的孢子。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对酵母菌的形态特征及生长繁殖形式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
同时,本次实验也让我了解了实验操作的基本要领
和注意事项。
只有正确选择实验条件并且严格按照实验步骤操作,才能获得准确可靠的实验结果。
实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课件

实验内容(二)四大类微生物培养特征观察
未知菌落的形态特征描述
❖ 初步鉴定
❖ 最终确证: 显微镜观察
实验要求
观察和描述酵母菌、细菌、放线菌、霉菌的培养特征(已知和未知 菌落)P37
请预习下一次实验
酵母菌简介
假菌丝 酵母菌在一定条件下培养, 产生的芽体与母细胞不分离形成的特殊形
态
实验内容(一)
用水浸片法(美兰染色液)观察酵母形态结构特征(出芽生殖), 区分死活 细胞, 并分析讨论其中的原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实验要求
绘出酵母形态结构的显微镜观察结果图, 标明各部分名称(液泡、芽 体和母细胞);
用文字描述死活细胞的区别, 并分析讨论其中的原因
实验内容(二)四大类微生物培养特征观察
细菌: 菌落湿润、小而凸起或大而扁平,透明或不透明,通常与培养 基不结合,菌落颜色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相同,一般有臭味
酵母菌: 菌落较湿润,大而凸起,稍透明或不透明,通常与培养基不 结合,一般呈乳脂或矿烛色,少数红色或黑色,菌落正反面颜色 相同,多带酒香
放线菌: 干燥或较干燥,小而紧密,不透明,与培养基结合牢固,菌 落颜色多样,菌落正反面颜色一般不同,常有泥腥味;
实验六、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及四大类微生 物培养特征观察
酵母菌简介
酵母菌是一群单细胞的真核微生物 形态: 多呈圆形,卵圆形。也有特殊形态,如柠檬形、三角形、藕节 状、腊肠形,假菌丝等 大小: 宽约1~5 μm,长约5~10 μ m 。发酵培养中的细胞平均直 径4~5 μ m
酵母菌简介
繁殖方式: 无性繁殖: 芽殖、裂殖、产生无性孢子(节孢子、掷孢子和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 子囊孢子
《药学微生物》1-2-2 实训 酵母菌、霉菌的形态观察及大小的测定

(一)实训目的
1 掌握观察酵母菌和霉菌形态的基本方法; 2 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特征; 3 学习使用显微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
(二)实训原理
美蓝是一种无毒性的染料,酵母菌 活细胞不着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 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 通过美蓝染液水浸片可以观察酵母菌 的形态和出芽生殖方式,以及区分酵 母菌的死细胞和活细胞。
(3)菌落的形态观察 认真观察酵母菌和各 种霉菌的菌落大小、颜色、形状等特征。
2.真菌大小的测定
(1)放置目镜测微尺
(2)放置镜台测微尺
(3)校正目镜测微尺 先用低倍镜观 察,将镜台测微尺有刻度的部分移至 视野中央调焦,看清镜台测微尺刻度 后,转动目镜,使目镜测微尺的刻度 线和镜台测微尺的刻度线平行,利用 移动器,使两个测微尺在某一区域内 两刻度线完全重合,分别数出两重合 线之间镜台测微尺和目镜测微尺各自 的格数。
测量微生物细胞大小可用显微镜 测微尺,包括目镜测微尺和镜台测 微尺。
用目镜测微尺测量微生物大小时, 必须先用镜台测微尺进行校正,以 求出该显微镜在一定放大倍数的目 镜和物镜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 代表的相对长度,然后根据微生物 细胞相当于目镜测微尺的格数,计 算出细胞的实际大小。
(三)材料和用具
(6)测定完毕 及时清场等。
(五)实训结果 填写记录等 (六)思考题 比较显微镜下细菌与霉菌形态上的异同? 为什么更换不同放大倍数目镜或物镜时,
必须用镜台测微尺重新对目镜测尺校正? 在不改变目镜和目镜测微尺,改用不同放
大倍数的物镜来测定同一细菌的大小时, 其测定结果是否相同,为什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将制好的片子置于低倍镜下观察, 然后换高倍镜观察,主要观察酵母菌 的大小、形状及出芽情况,并区分死 活酵母菌。
酵母菌和霉菌形态观察

• 霉菌的无性孢子类型:
(1)游动孢子
(2)孢囊孢子:孢子生在孢子囊内,孢子 囊一般生于营养菌丝或孢子梗的顶端,孢 子囊内的原生质体分裂成很多小块,每一 块发育成一个孢囊孢子。
(3)分生孢子:菌丝顶端分化成分生孢子 梗和分生孢子
绘图
加盖玻片
静止3分钟
菌丝顶端分化成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4厚垣孢子5节孢子菌丝为无隔单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棉絮状菌落有假根假根向上长出孢子梗其顶端膨大为孢子囊孢子囊内形成大量孢囊孢子
一、实验目的
• 1.初步认识真核微生物的形态特征。 • 2.了解不同霉菌和酵母菌形态之间的相互区
别。
二、实验原理
• 1.霉菌的细胞形态
(4)厚垣孢子
(5)节孢子
根霉
• 菌丝为无隔单细胞,在固体培养基上可形成棉絮 状菌落,有假根,假根向上长出孢子梗,其顶端 膨大为孢子囊,孢子囊内形成大量孢囊孢子。
曲霉
• 菌丝有隔,分生孢子,部分气生菌丝可分化成分 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顶端膨大为顶囊,顶囊表 面生出一层或两层小梗,小梗上再着生出一串串 分生孢子。
霉菌是丝状真菌的俗称,菌落发达,能形成分支 繁茂的菌丝体,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观察,本实 验采用插片法进行观察。 插片法:将灭菌的盖玻片插入接种有霉菌的平板 中,使菌体沿着盖玻片生长,取出盖玻片可直接 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霉菌的菌丝类型:
(1)无隔菌丝:为单细胞,细胞质内含多 个核,生长过程表现为菌丝的延长和细胞 核的增多,如根霉。
青霉
• 菌丝有隔,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梗经过多次分枝 产生几轮小梗,小梗顶端产生成串的分生孢子, 孢子形似扫帚状。
【细菌菌落特征】 常见细菌特征性菌落

【细菌菌落特征】常见细菌特征性菌落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实验四、细菌,酵母,霉菌的形态与菌落特征观察一、实验目的细菌:观察食品中常见细菌的平板菌落特征,了解细菌的菌落在细菌形态学检定上的重要性酵母菌:1.学习并掌握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及出芽繁殖的基本方式2.学习区分酵母的死活细胞的实验方法3.观察酵母的平板菌落特征,了解酵母菌的菌落在真菌形态学检定上的重要性霉菌:1.学习并掌握观察四类常见霉菌形态特征的基本方法2.掌握青霉,曲霉的小室栽片培养法,以便更好地观察其个体形态3.观察霉菌的平板菌落特征,了解霉菌的菌落特征在丝状真菌形态学检定上的重要性二、实验原理1.细菌:将单个微生物细胞或多个同种细胞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经适宜条件培养,以母细胞为中心,在有限空间中大量繁殖,扩展成一堆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的子细胞群落,成为菌落。
若将某一纯种细胞大量密集接种于固体培养基表面,菌体生长的各菌落连接成片,称为菌苔。
各种细菌在平板上生成的菌落均具有一定特征,对细菌的分类,鉴定有重要意义,菌落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纯化,鉴定,计数等研究和选种,育种等实际工作中。
2.酵母菌:以出芽繁殖为主要特征的不运动的单细胞真核微生物,其细胞核与细胞质有明显分化,个体大小比常见细菌大几倍甚至几十倍,酵母菌的形态通常有球状,卵圆状,椭圆状,柱状,或香肠状等多种。
酵母菌的无性繁殖主要有芽殖,裂殖与产生掷孢子和厚垣孢子。
有性繁殖通过结合产生子囊孢子。
酵母菌的母细胞在一系列的芽殖后若长大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不分离,就会形成藕节状的假菌丝,称假丝酵母。
美蓝是一种无毒的弱氧化剂染料,其氧化型呈蓝色,还原型呈无色。
用美蓝对酵母的活细胞进行染色时,由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作用,细胞内具有较强的还原能力,能使美蓝由蓝色的氧化型变为无色的还原型。
因此,具有还原能力的酵母活细胞为无色,而死细胞或代谢作用微弱的衰老细胞则呈蓝色或淡蓝色,故可用美蓝鉴别细胞的死活。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报告引言:酵母菌是一类单细胞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环境中。
酵母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不仅可以用于食品发酵和酿造业,还是许多生物学研究的模式生物。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酵母菌的形态观察,了解其基本特征和结构。
材料与方法:1. 酵母菌培养基:将酵母菌培养基粉末溶解于适量的蒸馏水中,加热煮沸,冷却后倒入培养皿中。
2. 酵母菌培养物:取一小块酵母菌培养物,用无菌的棉签将其涂抹在培养基表面。
3. 显微镜: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酵母菌的形态。
结果与讨论:在显微镜下观察酵母菌的形态,可以发现其具有以下特征和结构。
1. 细胞形态:酵母菌的细胞形态呈椭圆形或圆形,直径约为5-10微米。
在培养基上,酵母菌会形成白色或乳白色的圆形菌落。
2. 细胞壁:酵母菌的细胞壁是由多种多糖和蛋白质组成的,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酵母菌细胞表面有一层透明的薄膜,即细胞壁。
3. 细胞核:酵母菌的细胞核位于细胞的中央,呈椭圆形或圆形。
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DNA,控制着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4. 胞质:酵母菌的胞质是细胞核周围的胶状物质,其中包含了许多细胞器。
通过显微镜观察,可以看到胞质内有颗粒状的物质,这是酵母菌的细胞器。
5. 酵母菌的繁殖:酵母菌的繁殖方式有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是通过酵母菌细胞的分裂和芽生产生新的酵母菌。
有性繁殖则需要两个酵母菌细胞进行配子体的形成和融合。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酵母菌的形态有了初步的了解。
酵母菌的单细胞结构和繁殖方式使其成为许多研究领域的理想模式生物。
酵母菌的细胞壁和细胞核等结构对其生存和功能发挥起着重要作用。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探索酵母菌在食品工业、生物制药和基因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潜力。
结论:通过对酵母菌的形态观察实验,我们对酵母菌的细胞形态、细胞壁、细胞核和胞质等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
酵母菌作为一种常见的单细胞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酵母菌的形态观察、霉菌的形态观察
酵母菌和霉菌都是微生物,通过观察这两种微生物的形态特征可以确定它们的种类。
在实验室中,通常用显微镜观察微生物的形态,以帮助区分微生物的种类。
在本实验中,
将观察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以帮助区分它们。
实验步骤:
1.准备显微镜,然后准备两种微生物样本:酵母菌和霉菌。
2.上照相纸,把每种样品的一小部分放在照相纸上。
3.用显微镜观察未涂抹物质的样品。
4.把溶液放在样品上,涂抹照相纸,再放入显微镜观察它们。
酵母菌的形态:
在不涂抹任何物质的情况下,酵母菌呈流线形,由单个、多个的条状成分构成,在高
倍镜下观察时呈多条状也可以看到酵母菌有两极分布的特点。
涂抹染色液后,酵母菌的特点是单个、多个长条状悬浮物,它们是由许多一样的小球
状物体组成的,小球状物体有链分子状的特点,且在高倍镜下具有清晰的轮廓。
不涂抹染色液时,霉菌呈马尾形,有单个、多个马尾形条状成分。
马尾形较长,比酵
母菌要长。
涂抹染色液后,霉菌的形态有许多变化,形状如贴壁小细节一样,贴壁小细节略微弯曲,表现在高倍镜下长条形,上面有明显的螺旋纹路。
总结:
本实验中,通过显微镜观察了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果表明:酵母菌与染色液无关
时呈流线形,由单个、多个的条状成分构成,在有染色液的情况下,它的特点是单个、多
个长条状悬浮物,是由许多一样的小球状物体组成的,而霉菌不涂抹染色液时呈马尾形,
有单个、多个条状成分,涂抹染色液后它的形状如贴壁小细节一样,贴壁小细节略微弯曲,表现在高倍镜下长条形,上面有明显的螺旋纹路。
本实验中,把酵母菌和霉菌的形态作了
比较,两者存在明显的区别。
因此,可以从形态上来区分酵母菌和霉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