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专题三 词语运用
东营中考语文专题三 成语辨析

年份
考点
考查形式
分值
2021
移风易俗、安步当车(望文生义)、栉风沐雨、行之有 效
2019
凤毛麟角、厚积薄发、迫不及待(望文生义)、全力以 赴
选择题(四选一) 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不恰当(或恰当)的一项是
2分
2018
重整旗鼓(不合语境)、中流砥柱(褒贬失当)、咫尺天 涯(不合逻辑)、汗牛充栋
[Q] 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只形容人工技艺,不能用来形容自然事物) 趋之若鹜:像鸭子一样,成群地跑过去。(形容许多人争着去追逐某种事物,含贬义) 罄竹难书:把竹子用完了都写不完,形容事实(多指罪恶)很多,难以说完。(贬义词) 气冲斗牛:形容气势或怒气很盛。(侧重于有气势) [R] 如火如荼: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形容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特定陈述对 象是气势,表示气势旺盛、热烈) 忍俊不禁:忍不住笑。忍俊,含笑。不禁,无法控制自己。(不能和“笑”连用) 日暮途穷:天黑下去了,路走到头了。比喻到了末日。(特定陈述对象是一个集体或集团,一派势力) 锐不可当:形容来势凶猛,不可抵挡。(褒义词,一般多用来形容一种气势)
[K]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指悲壮的事迹使人非常感动。(只用于使人感动的、悲壮 的事) 空穴来风:有了洞穴才有风进来。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 根据。(多用于消息和传说方面) 旷日持久:多废时日,拖得很久。(一般用于时间) 开卷有益:读书总有好处。开卷,打开书本,指读书。益,好处。(只指看好书有益处) [L] 络绎不绝:(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只形容人、车、马、船等) 鳞次栉比:栉,梳篦的总称。像鱼鳞和梳子的齿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排列着。(多形容房屋或船只)
2021年全国语文中考真题分类训练:词语理解与运用 类型3 词语(成语)运用及辨析(含解析)

B.①包罗万象 ②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遇
C.①轻描淡写 ②叹为观止 ③不期而至
D.①轻描淡写 ②眼花缭乱 ③不期而遇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①包罗万象:形容内容丰富,应有尽有。轻描淡写:原指描绘时用浅淡的颜色轻轻地着笔。 现多指说话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根据前面的“内容”可知应用“包罗万象”。②眼花缭乱:看着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也比喻事物复杂,无法辨清。叹为观止:指赞美所见到的事物好到了极点。根据前面的“广泛采撷”和“高度概括”,可知应用“叹为观止”。③不期而至:事先没有约定而意外到来。不期而遇: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根据前面的“与美好的文字”可知应用“不期而遇”。
2.[2021·重庆B]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智慧是不会枯竭的,思想和思想碰撞,就会迸溅出无数火花。
B. 冬日阳光普照,如妙手回春,公园里游人如织,处处欢声笑语。
C. 那乐声,高亢雄浑,在夜雾中直冲霄汉,令人叹为观止。
D. 几场潇潇的春雨后,山青了,水绿了,山下那条潺潺流动的小溪,愈发鲜腴起来。
C.附近居民:“老北京人管正阳门叫‘前门楼子’。前门大街是大家都爱逛的地方,到处是好玩的、好吃的,嗓子眼儿冒烟的时候来一碗大碗茶,舒服极了!”
D.正阳门博物馆讲解员:“如今的正阳门作为北京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伫立在北京中轴线上,诉说着昔日的荣光、过往的沧桑,成为一部土石写就的史书。”
【答案】B(2分)[解析]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不期而遇”意思是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每年3月雨燕都会来到正阳门栖息,这是有规律的。不能用“不期而遇”。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此宜(A);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华实,此宜(壮物);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此宜(收敛);冬三月,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此宜(B)。
专题03:词语运用-2023-2024学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备考(广东专用)

专题03:词语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南粤大地,全民阅读的氛围一天比一天厚重..,越来越多的人捧起了书本。
B.中国行星探测任务被命名为“天问”,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
C.鲁迅先生的笔,犹如一把尖利无比的刻刀,将真实的人性刻画得入木三分....。
D.叶老师上古典诗词鉴赏课,各种典故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使人受益匪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A.广东省自上而下的周密部署,推动了全省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
B.“五一”假期,从全国各地前来河南省兰考县瞻仰缅怀焦裕禄的人历历在...目。
C.袁隆平常下到田间,前仆后继....进行高产杂交水稻研究,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
D.疫情期间志愿者们奔波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他们的身影栩栩如生....,让人感动。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B.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修茸..一新。
C.班干部凡事应首当其冲....,工作中要迎难而上,公益活动也要带头参加。
D.这次商品交易会参展的商家很多,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
4.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________,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________,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________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5.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的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小离家老大回,看到家乡如今田园荒芜,我心里隐隐作痛。
B.她总是希望和别人比品牌、比档次,这种攀比心理把她害得很苦。
C.我十分仰慕这位科学家,但当我见到他时,内心却有点诚惶诚恐。
2020广东中考语文总复习第三章 词语运用

因此,我们要重视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及这个词语所 在的课文原句。我们可以利用早读时间熟读这些重点 词语所在的原句,通过品读原句,掌握词语的意思和 用法。
(二)正确辨别近义词 1.看词义的适用范围
如(2011·广州市)试题:广州沙面随处可见的古 榕树大多______(年纪 年龄)相仿,它们虽然都经历 了一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依然挺拔葱茏,生机盎 然。
沧海桑田:指大海变成农田;农田变成大海。比喻人世 间事物变化极大,或者变化较快。不能理解为“大海、 农田”,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3.(2017·广东省)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是( C )(3分) A.他是班长,有工作经验,也非常乐意为同学们服务, 担任这项工作是相宜的。 B.我们原打算天黑之前赶回县城,突如其来的一场大 雨使我们在这个小山村滞留了一夜。 C.莫高窟是无数大师前仆后继,用智慧和汗水建造出 来的一座恢宏的艺术宫殿。 D.“工匠精神”要求我们,把追求极致的精神和精益 求精的态度贯穿于工作的始终。
第三章 词语运用
课标关联词语)。
二、命题规律 1.题量及分值:广东省中考词语运用题量为1小题, 分值为3分。 2.命题形式:词语运用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 主要有两种命题形式: ①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恰当。 ②正确辨析、选用词语。
考纲解读
注意:2017年、2018年和2019年广东省中考词语运 用考查的都是“判断词语运用是否恰当”这种题型,但 我们在复习时两种题型都应重视。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 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这里用在建造莫高窟艺术宫殿 上不合适,应改为“前赴后继”
答题技巧
词语的理解与运用

2.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 A.冬天没有一次关住过春天,也永远不会关住春天。所 以在春天出现之前,冬天已经迫不及待地把春的气息 精灵一般的散发出来,透露给你。 B.由于今天的比赛是决赛,所以异常激烈,裁判刚一吹 响开赛的哨笛,双方队员就开始明争暗斗起来。 C.一旦公民言论变得小心翼翼,公民的精神气质就会萎 缩,那么公民监督、公民权利基本上也就名存实亡。 D. 中国汽车业是国家经济的中流砥柱,在经济发展和人 民生活水平提高方面起重要作用。 明争暗斗:明里暗里都在进行斗争,形容各用心思,互 相排挤。这里是望文生义,用在这里不恰当。
11. A。人类是“繁衍”,其他动物用“繁殖”; 生意场上人缘关系好,是“左右逢源”, “绝处逢生”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 路。 ;太阳晒化冰雪是“消释”;“莫衷 一是”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无所适 从”是指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 办才好。 。
12. 选C。“传播”指广泛散布,如传播消息。“ 传递”指递过去,辗转递送,而句中的“正 能量”需要“传递”; 是一个习惯搭配。 “捍卫”是 保卫的意思,如捍卫领空,捍 卫主权等。而“保全”是保护使不受损失 ,如保全性命,保全名誉等;“聚集”指 集合,凑在一起,如聚集力量,聚集资金 等,“凝聚”指凝结;集中,如战斗力凝 聚不散,而句中带有集中的意思,故填“ 凝聚”恰当些。
经典预测
1. “俨然”这里形容庄重、严肃的意思。 2. 选C,“鹤立鸡群”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 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 出(优秀作家中)。 “无所不为”没有不干的 事情。指什么坏事都干。(含贬义)“高山仰 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 坏下去。(一般不用本义)
中考备考语文必考考点专项训练(三) 词语成语应用专题训练原卷版

中考备考语文必考考点专项训练(三)词语成语应用专题训练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全市开展的扫黑除恶整治工作中,劫后余生....的“村霸”刘某痛改前非,成了全村最热心的保洁员。
B.美国政府为了透制中国的崛起,先是孟晚舟事件,然后介入安卓系统与华为的合作,真可调是煞费苦心....。
C.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娄底市政府因地制宜....,大力打造旅游业,吸引了众多游客驻足观赏。
D.实现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任.重道远...。
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给当的一项是()开学在即,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又在广州大大小小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门前上演“招生秀”,这些培训机构,而培训机构的教学质量与广大学子的切身利益,所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已经了。
A.鱼龙混杂息息相关刻不容缓B.鱼目混珠息息相关众望所归C.鱼龙混杂休戚与共众望所归D.鱼目混珠休戚与共刻不容缓3.下列歇后语中的人物和情节与《水浒传》无关的一项是()A.武松打虎——气概非凡B.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C.杨志卖刀——忍痛割爱D.鲁提辖去当和尚——半路出家4.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每位共产党员都必须坚持原则,保持纯洁的党性,在大是大非面前绝不能首鼠两端,更不能见风使舵....。
B.在我国第二艘航母的设计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充分发扬锲而不舍....的工匠精神,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C.中央电视台播出的《朗读者》,是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节目,像一道清流浸润人心,掀起了全民朗读的热潮。
D.初夏时节,安顺旧州山里江南百花争艳。
各地游客慕名而来,趋之若鹜....。
5.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老王为人热情,无论遇见谁都要拉着别人嘘寒问暖,强聒不舍....,大家都特喜欢同他聊天。
B.看着别人在联谊会上有说有笑,自己却在角落里默默不语,显得鹤立鸡群....,心里很不是滋味。
2020河北《试题研究》精讲本语文 知识积累与运用 专题三 词语运用 望文生义

专题三词语运用一、教材重点成语分类梳理编者按:本部分依据成语使用易错类型梳理教材及全国中考高频成语,逐类逐词梳理训练。
成语释义梳理中,楷体部分为词典意思,括号里的内容为易错提示。
要求:请根据释义,判断下列句中成语使用的正误。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二)望文生义1. 本色当行:指做本行的事,成绩十分显著。
①面对穷凶极恶的歹徒,他面不改色,镇定自若,真是本色当行....啊!【】②此曲一直是宾白,令人忘其为曲,元代戏曲本色当行....的艺术大抵如此。
【】2. 屏气敛息:指因心情紧张或注意力集中,暂时止住了呼吸。
【链接】屏息凝神:忍住呼吸,全神贯注地注视着。
【链接】屏息敛声:形容畏惧、小心的样子。
①几人立即意识到了不对,停止了戏耍,均屏气敛息....地注视着远处沙漠边缘。
【】②游泳的时候要屏气敛息....,不然被水呛到会很危险。
【】③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屏息凝神....地等待着配合程序。
【】④影院的观众都屏息敛声....,或点头,或沉思,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3. 不见天日:比喻政治黑暗;比喻行为不轨,见不得人;比喻与世隔绝。
①这种不见天日....的阴天真舒服。
【】②他肯定是做了一些不见天日....的事情,不然不会整日东躲西藏的。
【】4. 不约而同:没有事先商量而彼此见解或行动一致。
(强调事先没有约定)①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时,社会各界不约而同....地举行各类纪念活动,祭奠那些逝去的生命。
【】②我们说好在早上见面,两人不约而同....地准时见了面。
【】5. 不二法门:独一无二的门径。
(指最好的方法)市教育局出台“减负”规定后,实施高效课堂就成为各校破解“减负提质”难题的不二法门....。
【】6. 不攻自破:不用攻击,自己就溃败了,多形容观点、情节等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责问。
对于这些谣言,我保持缄默,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不攻自破....的。
【】7. 不耻下问:不以向地位比自己低、知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为可耻。
2024年中考语文总复习课件第三节 词语运用课件(共60张PPT)

解析:“散发”与“焕发”:①求同。“散发 ”“焕发”均有发出之意,“让生命_____________ 出光彩”是可以使用的。②找异。仔细分析,“散 发”的“散”是“分散”之意,“焕发”的“焕” 是“光彩四射”之意,“焕发”一般用于精神面貌 。排除A、D选项。
“承载”与“承担”:“承担”,我们比较熟 悉,一般搭配为“承担责任”,而“承担文化内涵
四、关联词语的选用 做关联词语的辨析及运用题,要注意从语句的
层次关系上把握关联词的使用,要注意其搭配、位 置等。首先要记住常见的并列、承接、递进、选择 、转折、因果、假设、条件等复句的基本形式及关 联词搭配。解题时,从整体上把握复句间的语意关 系,结合语境,通过比较辨析,体会语意是否通畅 。
常见关联词语搭配: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光……,也……不仅……, 还…… 不是……,就是……是……,还是……或者……,
选择关系 或者……要么……,要么……与其……,不如…… 宁可……,也不……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 于……,因此……既然……,就……
续表
承接关系 先……,再……首先……,然后……先……,然 后……,接着……,最后……一……,就…… 只要……,就……只有……,才……凡是……,
备考策略
“真题再现”中的两道题都考查了“判断词语 运用的对错”。除了这种考查形式,还可能会考查 “正确辨析、选用词语”,考查形式如下: 1.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是( ) ①10级以上的大风足以使墙倾屋毁,地动山摇,造 成灾难性的______。
②杭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_____的人文景观和绚 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 ③长城的城墙是黑灰色的,浓重中透着一种______ 。 A.结果 丰厚 冷静 B.后果 丰富 冷峻 C.后果 丰厚 冷峻 D.结果 丰富 冷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逐步
反映
过度
B. 逐渐
反应
过渡
C. 逐步
反应
过渡
D. 逐渐
反映
过度
Hale Waihona Puke 【解析】(1)“逐步”有明显的阶段性,多用于人有计划地努力;“逐渐”只用 于事物的变化,变化不具有明显的步骤。(2)事情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只 能用“反应”,如反应慢、受到触动而引起某种反应;而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 出来,把情况、意见等告诉上级或有关部门,只能用“反映”。(3)“过度”是 指超过适当的限度;“过渡”是指事物由一个阶段或一种状态逐渐发展变化而转 入另一个阶段或另一种状态。 【答案】B
【解析】“百废俱兴”的意思是各种被废置的或该办未办的事业都兴办起来。 根据语境,此处应该用“百废待兴”。 【答案】C
3. (2012河北3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部文学名著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其中不少形象个性鲜明,血肉丰满,
呼之欲出,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B. 由于环境受到严重污染,这个曾经风光秀丽、游人如织的著名风景区,近年
河北近12年中考真题精选
目
2020河北易考成语梳理训练
录
2020备考试题精编
河北近12年中考真题精选
成语辨析 (12年3考)
1.(2015河北3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河北柏乡汉牡丹园栽培的牡丹,种类繁多,品质优良。每至花期,园内的牡
丹竞相绽放,五彩缤纷的景象美不胜收。 B. 她性格温和,待人诚恳,举止文雅,言语动听。虽然是初次接触,但我对她
来,已经无人问津了。 C. 阳平镇有一处大型的露天蔬菜批发市场。这里每天门庭若市,来来往往的人
们忙着采购各种新鲜蔬菜。 D. 经北京市公安部门的全力侦破,轰动一时的故宫文物失窃案终于水落石出,
出人意料的是偷窃文物者竟然是一个普通游客。
【解析】C项“门庭若市”的意思是门口和庭院里热闹得像市场一样,形容交际来 往的人很多。而C项所表达的意思是:露天蔬菜批发市场里来采购蔬菜的人很多, “门庭若市”用在此处不妥。 【答案】C
二字近义词辨析 (2011年)
4. (2011河北3题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1)春天来了,天气________变暖,冰雪开始融化,树枝上也绽出了嫩芽。
(2)我和同行的人谈起这件事,大家的________并不十分强烈。
(3)这篇文章段落之间________自然,前后相互照应,结构十分严谨。
2.(2013河北3题3分)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这座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位于太行山深处。这里环境优美,民风淳朴。 我们到此,真有点儿置身于世外桃源的感觉。 B. 在一次大型电视诗歌朗诵会上,殷之光先生声情并茂的朗诵,深深地打动了在 场的所有观众,赢得了全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C. 今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强烈地震,房屋倒塌,交通阻塞,通讯中断。灾 后的芦山,重建工作千头万绪,百废俱兴。 D. 由希腊引发的欧债危机迅速蔓延到欧洲其他国家,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相 关各国共同努力,攻坚克难,定会迎来柳暗花明的一天。
的好感油然而生。
C. 六月的天,娃娃的脸,说变就变。刚才还是晴空万里,不一会儿,阴云密 布,竟然下起了冰雹,天气的变化真实扑朔迷离啊!
D. 今天的荧幕和银幕,并不缺少令人眼花缭乱的离奇情节,缺少的恰恰是能 够关照自我的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解析】“扑朔迷离”形容事物错综复杂,难于辨别。句中写的是天气变化无常, 可用“变幻莫测”一词。此处属于使用对象不当。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