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测验的基本知识

合集下载

《水文测验学讲义》课件

《水文测验学讲义》课件
特点
具有系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涉及水文学、气象学、测量学、 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水文测验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水文测验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的 水利工程实践,随着科技的发展,水 文测验技术不断进步和完善。
发展
现代水文测验学融合了先进的技术手 段,如卫星遥感、GIS技术、自动化监 测等,使得水文数据的获取和分析更 加精准和高效。
据和科学依据。
02
CHAPTER
水文测验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水文测验的基本概念
水文测验是对水文要素进行观测、调 查和测量的工作,是水文学的基础。
水文测验的目的是获取水文数据,分 析水文规律,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水 利工程设计、防洪减灾等提供科学依 据。
水文要素包括水位、流量、降雨量、 蒸发量等,这些要素的观测数据对于 水资源管理、防洪减灾、水环境保护 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04
CHAPTER
水文测验的现代化与新技术 应用
遥感与GIS在水文测验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或飞机搭载的遥感器获取地 表水文信息,如水位、流速、流向等 ,具有大范围、快速、准确的特点。
GIS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用于水文数据的空间 分析和可视化,有助于理解水文现象 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
自动监测与数据传输技术
自动监测
利用传感器和仪表对水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如水位、流量、水质等,提高了数据获取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数据传输
通过无线或有线方式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到数据中心,便于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
水文模型与模拟技术
水文模型
利用数学模型模拟水文循环过程,如降雨、蒸发、径流等,有助于预测水文情势和评估水环境影响。
模拟技术
水文测验的资料整理与分析

第三章水文测验

第三章水文测验

6
第一节 测站与站网
内容提要 1、水文测站(hydrometric station)的内容和分类; 2、水文站网(hydrologic network)的定义和布设原则; 3、水文测站的设立(network layout); 4、收集水文信息的基本途径。 学习要求 握水文测站和站网的定义、布设原则和内容以及水文信息收集的基本途 径。
第一节 测站与站网 第二节 水位观测 第三节 流量测验 第四节 泥沙观测与计算 第五节 水文调查与水文遥感 第六节 水文数据处理
5
研究对象: 水文信息(水位、流量、泥沙等要素)的采集与处理技术。 研究内容: 1、水文测站的设立和水文站网的布设; 2、水位、流量、泥沙的观测; 3、水文的调查方法; 4、水文数据的处理方法和技术。 研究目的: 要学会收集水文资料,中心内容包括掌握水位、流量、泥沙等水文要 素测验的一般方法、日平均水位的计算、流量计算等,同时对水位流量关 系有一定的了解,重点是流量的测算。
西江高要水文站
北江飞设立 水文测站的设立包括选择测验河段和布设观测断面。 1、测验河段的选择:在站网规划规定的范围内, 具体选择测验河段 时,主要考虑在满足设站目的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工作安全和测验精度, 并有利于简化水文要素的观测和信息的整理分析工作。具体地说,就是 测站的水位与流量之间呈良好的稳定关系(单一关系)。 2、观测断面的布设:水文测站一般应布设基线、水准点和各种断 面(见图3-1),即基本水尺断面、流速仪测流断面、浮标测流断面、比 降断面。
1、基本站(basic station):是水文主管部门为全国各地的水文情 况而设立的,是为国民经济各方面的需要服务的。
2、专用站(special station):是为某种专门目的或用途由各部门自 行设立的。 这两类测站相辅相成,专用站在面上辅助基本站,而基本站在时间系 9 列上辅助了专用站 。

水文勘测基础知识题库知识点五

水文勘测基础知识题库知识点五

水文勘测基础知识题库知识点五1、单选年满()岁,经体格检查合格后经过专门的业务培训(有些行业要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高处作业。

A、25B、22C、20D、18正确答案:D2(江南博哥)、单选通常采用6°经度带的高斯–克吕格投影,即自格林威治子午线(0经度)起,自西向东每隔6°经度划分地球为()个6°经度带,对应选择3°,9°,15°,…,165°,171°,177°经度为轴子午线投影。

A、60B、100C、120D、150正确答案:A3、单选通常也用流域或考察区域平均每()水文测站控制的面积衡量水文站网密度。

A、三B、二C、一D、零正确答案:C4、单选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3608—93)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以上(含())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都称为高处作业。

”A、2.5m…2.5mB、2m…2mC、3m…3mD、1.8m…1.8m正确答案:B5、单选在观测比降水位的河段上应设置上、下两个比降断面,上、下比降断面宜等距布设在()的上、下游。

A、测流B、大断面C、观测河段D、基本水尺断面正确答案:D6、单选降水笼罩范围的()面积称为降水面积,一般以km2计。

B、云层C、水平投影D、流域正确答案:C7、单选水文情报包括()和报告两层含义,不进行报告的信息不属于水文情报。

A、水文信息B、水情信息C、天气信息D、气象信息正确答案:B8、单选水位是水体(如河流、湖泊、水库、海洋、沼泽等)的自由水面相对于()的高程,其单位以m计。

A、水尺零点B、水准点C、河底D、基面正确答案:D9、单选计算某高程(水位)下的断面面积时,可先将断面按河底地形控制点分成()的若干梯形,按梯形面积公式由间距(宽或高)和两边水深的均值的乘积分别计算出各梯形面积,然后累加得出全断面面积。

A、竖向B、水平C、与断面垂直D、与断面斜交正确答案:A10、单选地下水位监测通常在测井中实施,手工法测地下水位时,用布卷尺、钢卷尺、测绳等测具测量()至地下水水面竖直距离,()高程减去该距离即为地下水位。

水文测验知识

水文测验知识

水文测验知识嘿,朋友!咱今天来聊聊水文测验这档子事儿。

你知道吗?水文测验就像是给江河湖海做体检!它可不是随随便便的事儿,这里头的门道可多着呢!想象一下,江河就像咱们身体里的血管,水在里面流淌。

那水文测验呢,就是要搞清楚这“血管”里水的各种情况。

比如说水流的速度,这就好比是血液流动的快慢。

水流快了,是不是有可能带来一些问题?像洪水啥的。

水流慢了,又会不会影响周边的生态?再说说水位,这就像我们身体的血压,高了低了都不行。

水位太高,可能淹没周围的土地和房屋;水位太低,又可能导致船只没法正常航行,农田灌溉也成问题。

还有那水量,这相当于身体里血液的总量啊!水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水资源的利用和调配。

多了,得想办法储存或者合理排放;少了,就得节约用水,想办法补充。

那怎么进行水文测验呢?这可得有专业的工具和方法。

就像医生看病要有听诊器、血压计一样,水文测验也有流速仪、水位计等等。

拿流速仪来说,把它放到水里,就能测出水流的速度。

这就好像是给水流来了个“测速拍照”,一下子就把水流的快慢给记录下来了。

而水位计呢,能实时监测水位的变化,就像给水位装了个“监控摄像头”,一点儿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它的“眼睛”。

除了这些工具,还有工作人员不辞辛劳地工作。

他们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寒风刺骨,都坚守在岗位上,获取准确的数据。

你说,要是没有水文测验,咱们能知道啥时候该修大坝,啥时候该疏通河道吗?能合理地利用水资源,保障咱们的生活和生产吗?所以啊,水文测验可真是太重要啦!它就像一双慧眼,让我们能看清江河湖海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水资源为我们的美好生活服务!这就是水文测验,你明白了不?。

3 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

3 水文测验及水文资料收集
—江、河、湖、海和水库等水体在某一地点的水面离标准基面的高度
标准——我国统一采用青岛附近黄海海平面为标准基面
意义与作用——是最基本的水文特征,是反映水流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水利建设、防汛抗旱斗争的重要依据
2.水位观测设备
分为水尺和水位计两类
水尺
是传统的有效的直接观测设备,分为 、 、 和 式等数种。观测时,水面在水尺上的读数加上水尺零点的高程即得水位值。
上式表明,要使水位流量关系保持稳定,必须在同一水位下, 等因素均保持不变;或者各因素虽有变化,但对流量的影响能互相补
由此可见,在测站控制良好、河床稳定的情况下,该测站的水位流量可以保持稳定的单一关系,点绘出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其点据比较密集,没有系统的偏离
推求流量时,在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由已知的水位过程便可求得相应的流量过程
2)水力学法,是利用各种量水建筑物,测量水力因素,代入相应的水力学测流公式算出流量的方法
3)化学法,是从物质不灭原理出发,将一定浓度的指示剂注入河水中,由于扩散,稀释后的浓度与水流的流量成反比,因此,测出水中指示剂的浓度,就可以算出流量
4)物理法,是利用某种物理量在水中的变化来测定流速,例如超声波法测速、电磁法测速等
水位变化较大或出现缓慢的峰谷是,每日
洪水期或水位变化急剧时期,每 小时观测一次
暴涨暴落时期,应视需要再增加测试
水位观测结果,应换算成日平均值,并编制“逐日平均水位表”
内水位变化缓慢,或水位变化虽然较大,但系等时距观测时,日平均的水位的计算可采用算术平均法;
若 内水位变化较大,且不等时距观测时,采用面积包围法(亦称“加权法”),将本日 时内水位过程线所包围的面积,除以一日时间求得。
第四节流量资料整编

水文测验规范

水文测验规范

水文测验规范水文测验是一种用于测量一个人对水的相关知识和水资源管理的测试方法。

它能够评估一个人对水的理解和重要性的认识,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水资源。

以下是关于水文测验规范的一些要点。

1. 测验目的:水文测验的目的是评估被测试者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和知识水平。

这包括对水循环、水污染、水质量、水利用等方面的理解。

通过这个测验,可以帮助人们发现和解决水资源管理方面的问题,提高对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能力。

2. 测验内容:水文测验包括多个方面的问题,如水的循环过程、水资源的分类、水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水资源利用的规划和管理等。

这些问题既涉及到科学知识,又涉及到实际应用。

测试的内容应广泛而且切实,既要考察基本概念的掌握,又要关注实际问题的解决。

3. 测验形式:水文测验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选择题、填空题、解释题、计算题等。

不同形式的题目可以评估被测试者不同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同时,可以采用图片、实例、问题解决等方式,使测验更加具有实际应用性。

4. 测验难度:水文测验的难度应根据被测试者的年龄和教育水平来确定。

对于小学生和初中生来说,难度应适中,注重基本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对于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难度可以适当增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5. 测验评分:水文测验的评分应根据题目的不同要求来进行。

对于选择题,可以根据答案的准确性来评分;对于填空题,可以根据填写的内容是否准确和完整来评分;对于解释题和计算题,可以根据答案的正确性和解题的逻辑性来评分。

6. 测验结果分析:水文测验的结果应根据被测试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可以根据得分情况来评估被测试者对水资源管理的理解和认识水平。

同时,还可以分析不同题目的得分情况,找出被测试者在不同方面的问题和差距,为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管理能力提供指导。

7. 测验应用:水文测验可以应用于不同场景,如学校、社区、工作场所等。

通过在不同群体中进行测验,可以了解人们对水资源管理的认识和态度,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护和管理水资源。

水文学复习大纲(2022)

水文学复习大纲(2022)

水文学复习大纲(2022)考试要求一、水文学的一般概念与水文测验1、理解自然界水文循环的概念,了解各种规模的水文循环过程。

2、理解和掌握水量平衡原理的概念,能写出任意给定区域的水量平衡方程。

3、掌握河流的基本特征及特征值的获取方法,掌握流域的基本特征及特征值的获取方法。

5、熟悉径流形成过程的各个阶段及有关概念,掌握径流的表示方法和度量单位。

6、了解测站、测站观测项目及测站分类的有关内容,了解水文信息收集的基本途径。

7、了解水位和水位观测的含义,掌握水位观测数据整理的工作内容。

8、了解流速仪测流的原理,熟悉垂线平均流速的观测和计算,掌握断面流量的计算。

9、了解洪水调查的工作内容,熟悉洪峰流量的推算方法。

10、了解水文数据处理的工作内容,熟悉和掌握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定线要求,掌握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高、低水延长方法,了解日平均流量的推算方法。

二、水文统计基本原理与方法1、熟悉概率、频率、随机变量概率分布的概念,掌握由样本估计随机变量统计参数的计算。

2、理解水文经验频率曲线和理论频率曲线的概念,熟悉和掌握皮尔逊Ⅲ型频率曲线参数估计的三种方法,了解抽样误差的概念。

3、熟悉和掌握水文频率计算的目估适线法内容和步骤。

4、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掌握一元回归分析方法。

三、年径流及洪、枯径流径流移置公式的应用。

3、熟悉用代表年法对设计年径流作时程分配计算。

4、了解设计枯水流量的概念和枯水序列的选样方法。

5、理解设计洪水和设计洪水标准的概念,掌握洪峰、洪量序列的选样方法,了解特大洪水处理和重现期分析方法,掌握连续序列和不连续序列的经验频率计算公式应用。

1、了解降水观测的方法及暴雨强度公式推求。

2、掌握用点雨量推求面暴雨量的方法五、小流域暴雨洪水计算1、掌握设计净雨的推求方法2、掌握等流时线原理、暴雨洪峰流量推理公式及其应用。

练习题:1.使水资源具有可再生性的原因,是由于自然界的所引起(____)a、径流b、水循环c、蒸发d、降水2.自然界中,在海陆间的水循环称为[____]a、内陆水循环b、小循环c、大循环d、水文循环3、如何确定河流某一指定断面控制的流域面积?5、流域围湖造田和填湖造田,将使流域蒸发(____)a.增加b.减少c.不变d.难以肯定6、某流域(为闭合流域)上有一场暴雨洪水,其净雨量将()a.等于其相应的降雨量b.大于其相应的径流量c.等于其相应的径流量d.小于其相应的径流量7、.对于闭合流域来说,为什么径流系数必然小于1?8、河川径流是由流域降雨形成的,为什么久晴不雨河水仍然川流不息?9、水文站布设的断面一般有(____)A.基本水尺断面B.流速仪测流断面C.浮标测流断面D.比降断面10、水位观测的精度一般准确到(________)A.1mB.0.1mC.0.01mD.0.001m11.当一日内水位变化不大时,计算日平均水位应采用(________)A.加权平均B.几何平均法C.算术平均法D.面积包围法12.当一日内水位较大时,由水位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以推求日平均流量,其水位是用(________)A.算术平均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B.12时的水位C.面积包围法计算的日平均水位D.日最高水位与最低水位的平均值13.我国计算日平均水位的日分界是从(__A__)时至(__D__)时,计算日降水量的日分界是从(__B__)到(_C___)。

水文基础知识100问

水文基础知识100问

水文基础知识100问1.什么是水文?答:水文,指自然界中水的变化、运动等的各种现象。

现在一般指研究地球上水的形成、循环、时空分布、化学和物理性质以及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为人类防治水旱灾害,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水资源,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条件,提供科学依据。

2.水文条例中对水文事业的定位?答:水文事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公益事业。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水文事业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所需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保障水文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充分发挥水文工作在政府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公众服务中的作用。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关心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艰苦地区水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

3.什么叫水文要素?主要包括哪些要素?答:水文要素是构成某一地点或区域在某一时间的水文情势的主要因素,它描述水文情势的主要物理量,包括各种水文变量和水文现象。

降水、蒸发和径流是水文循环的基本要素。

同时,把水位、流量、流速、水温、含沙量、冰凌和水质等列为水文要素。

水文要素通常由水文站网通过水文测验加以测定。

4.什么是降水及降水量?答:降水是指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水和固态水。

降水的特征常用降水量、降水历时、降水强度、降水笼罩面积、暴雨中心等要素进行描述。

降水量是一定时段内降落到某一点或某一面积上的总水量,用深度表示,单位为毫米。

降水持续的时间称为降水历时,以分钟、小时或天计。

单位时间的降水量称为降水强度,以毫米/分钟或毫米/小时计。

5.降水强度等级是如何划分的?答:按降雨强度可分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中国气象部门规定,24小时降雨量小于10毫米的降雨为小雨,10~24.9毫米为中雨,25~49.9毫米为大雨,大于或等于50而小于100毫米的为暴雨,大于或等于100而小于200毫米称为大暴雨,大于200毫米称为特大暴雨。

6.什么是水位?水文中常见的特征水位有哪些,各表达什么意思?答:河流或者其它水体的自由水面离某一基面零点以上的高程称为水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流速仪测速原理
结构:旋转器、尾翼、附属机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测速原理:利用水流冲击流速仪的旋杯
或旋桨,同时带动转轴转动,在装有信
号的电路上发出讯号。

流速愈大,转轴转得愈快。
流速与转速的关系式
N a b T
式中: v——水流速度,m/s; N——旋转器在T秒内的总转数; T——测速历时(不少于100s),s; a,b——常数,可通过对仪器的检定求得。
二、流量测验

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江河某一横断面的水
量,以m3/s计。

流量=断面平均流速×过水断面面积,即
Q vA
近似法推求流量

将过水断面用垂线分成若干部分,先求出 通过各部分面积上的流量qi(qi=vifi),然 后求得全断面的流量 Q qi 流量测验工作包括:

断面测量 流速测定
一、水文年鉴
二、区域性水文分析成果
一、水文年鉴

水文年鉴按流域、干支流、上下游共分10卷 74册。
水文年鉴的主要内容有:测站分布图,水 文站基本情况,各测站的水位、流量、泥 沙、水温、水化学、冰凌、地下水、降水、 蒸发等资料。

二、区域性水文分析成果

《水文手册》
《水文图集》

《暴雨洪水图集》或《暴雨洪水查算手
流量计算
(一)断面测量
起点距D
布置测深垂线
测水深和起点距
(a) 横断面
A 基 L 线 C B 测 船 (b) 平面


测深杆
起点距的测量方法 1、断面索观读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河宽较 小、水上交通不多、有条件架设断面索的 河道测站,精度较高。 2、测角交会法:在没有架设断面索的测站上, 可用经纬仪、平板仪或六分仪平面测角交 会法测定起点距。
册》,又可统称为《暴雨径流查算图表》
本章小结
一、降水、水面蒸发、水位观测仪器和方法
二、降水、蒸发、水位资料的整编
三、日平均水位和日平均流量的推求
四、泥沙的计量单位。
(2)水力学公式(曼宁公式)延长法
(二)不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河床冲淤 洪水涨落 变动回水
Z~Q线偏离原曲线 形成逆时针绳套曲线 偏向稳定的水位流量 关系曲线的左边
淤积
Z
稳定
冲刷
受冲淤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Q
Z
落水
稳定
涨水
受洪水涨落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Q
Z
比降变 小的点 稳定
受变动回水影响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四)调查成果的整理 对计算的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应尽可
能与上下游、干支流的洪水作对照检查,
进行合理性分析。
二、暴雨调查
暴雨调查:历史暴雨调查和近期暴雨调查。
通过当地群众回忆:

当时雨势


地面坑塘积水
露天器皿接水等情况
三、枯水调查 枯水调查常与洪水调查同时进行,基
本方法相似。
§3—6 水文资料的收集
§3—4 泥沙的测算

悬移质:随水流悬浮前进的小而轻的颗粒, 也称悬沙。
推移质:在水流作用下沿河底滚动、跳跃或 滑动前进的重而粗的颗粒,也称底沙。
泥沙的计量单位
1、含沙量:单位体积浑水中所含泥沙的重量,

表示,以kg/m3计。
2、输沙率:单位时间内通过河流某断面的泥
沙重量,用Qs表示,以kg/s计。
一、洪水调查
洪水调查:历史洪水调查和当年洪水调查。
(一)洪水调查工作的主要内容

各次洪水发生时间及相应洪水痕迹调查; 洪痕高程测量及调查河段的纵横断面测量; 推算洪峰流量、洪水总量及重现期等。
洪痕:最高洪水位所遗留的泥印、水迹、人工标记 以及一切能够代表最高洪水位到达位置的标志物。
(二)洪峰流量的估算 1、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法 洪痕 曲线 历史洪水位高程 延长Z~Q
断面索
130 140
测角交会法 (1)经纬仪岸上交会法:
D Ltg
(2)六分仪船上交会法:
D Lctg
D A

B
L

C
(二)流速测定 测速仪器:流速仪和浮标 流速仪分为:旋杯式和旋桨式两种。
流速仪示意图
旋杯式流速仪 旋桨式流速仪
旋杯式流速仪
旋桨式流速仪
流速仪观测
水文缆道自动测控
i 1 i
m 、 m ——分别为第i-1及第i条测速垂
线的垂线平均流速。
3、部分面积的计算

岸边部分按三角形计算; 中间部分按梯形计算。
4、部分流量计算
qi i f i
断面流量: Q
q
i
三、水位流量关系 (一)稳定的水位流量关系曲线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外延 外延方法:
(1)面积流速相乘法
Qs= Q
3、输沙量:某时段内通过断面的泥沙重量,
用Ws表示,以 kg或t计。
Ws=QsT 4、侵蚀模数:单位面积上的输沙量,用Ms 表示,以t/km2计。
Ws Ms F
本节小结
1、悬移质、推移质
2、含沙量、输沙率、输沙量、侵蚀模数
§3—5 水文调查
一、洪水调查
二、暴雨调查
三、枯水调查
2、部分平均流速的计算 (1)岸边部分平均流速计算 公式: 1 m1 或 n mn


=0.5~0.9,一般斜岸取0.7,陡岸取0.8,
死水边取0.6。
(2)中间部分平均流速的计算
1 公式: i mi1 mi 2


式中: i ——第i部分面积对应的部分平均 流速;
Q
(三)日平均流量的推求
(1)一日内水位及其它水力因素变化缓慢时

由日平均水位直接查出日平均流量
(2)当一日内水位变幅较大时

可用瞬时水位求得瞬时流量

按算术平均法或加权平均法计算日平均流量
本节小结
一、名词解释:水位
二、水位、流速观测设备和方法
三、日平均水位和日平均流量的推求
四、断面流量计算步骤 五、使水位~流量关系不稳定的因素有哪些, 各自对水位~流量关系曲线有何影响?
一点 二点 三点 五点
3、测点流速的测定

测速时,将流速仪顺次放在每条测速垂线
的各个测点上施测;

记录各测点的总转数N和测速历时T。
N a b T
(三)流量计算

垂线平均流速 部分面积平均流速 乘以对应的部分断 面面积 部分流量 全断面流量
方法是:点流速
1、垂线平均流速的计算
2、测速垂线和测点的选择

测深垂线中选择若干条同时兼作测速垂线 。 测速垂线数目,根据河宽、水深来确定。
测点数目和位置一览表
测点数目 测点位置 (相对水深) 0.6 0.2、0.8 0.2、0.6、0.8 0.0、0.2、 0.6、0.8、1.0 适应水深 (m) <1.5 1.5~2.0 2.0~3.0 >3.0
垂线平均流速计算公式一览表
按测点总数区 分的公式名称 计算公式 适应水深 (m)
一点法
二点法 三点法 五点法
vm=v0.6 vm=1/2(v0.2+v0.8) vm=1/3(v0.2+ v0.6+v0.8) vm=1/10(v0.0+3v0.2+ 3 v0.6+2v0.8+v1.0)
<1.5 1.5~2.0 2.0~3.0 >3.0
历史洪水洪峰流量。
2、比降面积法
2 1 1 Qm AR 3 J 2 n
式中,A——相当于最高水位时的过水断面 面积,m2; R——相应的水力半径,m; J——水力比降; n——糙率。
(三)洪水总量和洪水过程线的推求 根据调查到的洪水涨落情况,绘制
洪水过程线。洪水过程线包围的面积即
为洪水总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