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测试题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水稻(shuǐdào)B.火车(huǒchē)C.河流(héliú)D.灯光(dēngguāng)答案:D2.下列词语中,字形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美丽(měilì)B.热情(rèqíng)C.饥饿(jīè)D.火暴(huǒbào)答案:D3.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他穿着一件蓝色的衣服,非常帅气。
B.她戴着一顶红色的帽子,非常漂亮。
C.他拿着一把绿色的雨伞,非常鲜艳。
D.她戴着一副黑色的眼镜,非常明亮。
答案:D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20分)1.《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答案:√2.“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论语》。
()答案:√3.“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杜甫的名句。
()答案:×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唐代诗人李白的名句,出自他的诗作《静夜思》。
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
3.《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分)1.请简述《西游记》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梗概。
五、综合题(1和2两题7分,3和4两题8分,共30分)1.请结合诗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谈谈你对友情的理解。
2.请举例说明《水浒传》中的一个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迹。
3.请简述《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故事。
4.请谈谈你对《论语》中“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的理解。
六、阅读理解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乌鸦和狐狸》一天,乌鸦叼来一块肉,站在树上。
狐狸看见了,想吃这块肉。
它眼珠一转,计上心来,便对乌鸦说:“乌鸦,你的羽毛真漂亮,你的歌声一定更美。
唱一曲给我听听吧。
”乌鸦听了狐狸的夸奖,非常高兴,就唱了起来。
小学语文测试题带答案50道

小学语文测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 勉强 (qiáng)B. 亚洲 (yà)C. 模样 (mú)D. 徘徊 (huí)2.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他非常喜欢看书,常常一看就是大半天。
B. 今天的天汽真好,我们去爬山吧。
C. 我有一个很漂凉的小房子。
D. 春天的花开了,秋天的风以及冬天的落阳。
3. 《静夜思》的作者是()A. 杜甫B. 李白C. 王维D. 白居易4.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出自()A. 《登鹳雀楼》B. 《静夜思》C. 《春晓》D. 《望庐山瀑布》5. “床前明月光”中的“床”指的是()A. 卧室里的床B. 窗前的栏杆C. 庭院中的石凳D. 井栏6. 成语“掩耳盗铃”比喻的是()A. 自作聪明B. 自欺欺人C. 掩耳不闻D. 偷盗行为7.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一个人是我的老师。
B.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作为我老师的人。
C. 我和别人一起走路,他们都是我的老师。
D. 我和别人一起走路,他们都不是我的老师。
8. 《草》这首诗的作者是()A. 李白B. 白居易C. 王维D. 李商隐9. “春眠不觉晓”下一句是()A. 处处闻啼鸟B. 花落知多少C. 夜来风雨声D. 春去花还在10. “白日依山尽”的下一句是()A. 黄河入海流B. 欲投人处宿C. 白云无尽时D. 青山独归远11. “飞流直下三千尺”描写的是()A. 瀑布B. 河流C. 湖泊D. 海洋12. 《赠汪伦》的作者和汪伦是什么关系?()A. 同学关系B. 师生关系C. 朋友关系D. 兄弟关系13. 《悯农》(李绅)中“锄禾日当午”下一句是()A. 汗滴禾下土B. 谁知盘中餐C. 粒粒皆辛苦D. 今晨雨加少14.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写的是什么植物?()A. 柳树B. 小草C. 花朵D. 竹子15. “两个黄鹂鸣翠柳”的下一句是()A. 一行白鹭上青天B. 窗含西岭千秋雪C. 门泊东吴万里船D. 今春看又过一岁16. “碧玉妆成一树高”描写的是什么植物?()A. 杨树B. 松树C. 柳树D. 梧桐树17.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作者是谁?()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王勃18. “每逢佳节倍思亲”上一句是()A. 遍插茱萸少一人B. 独在异乡为异客C. 此夜曲中闻折柳D. 故园东望路漫漫19. 《夜宿山寺》中“危楼高百尺”下一句是()A. 手可摘星辰B. 故人西辞黄鹤楼C. 今宵酒醒何处?D. 此物最相思20. “举头望明月”下一句是()A. 故人西辞黄鹤楼B. 今人不见古时月C. 低头思故乡D. 故园无此声二、填空题21. 《咏鹅》骆宾王:“鹅鹅鹅,___________。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语文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给予(jǐ yǔ)B. 遨游(áo yóu)C. 倔强(juè jiàng)D. 瞭望(liào wàng)2.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哪位诗人的笔下?A. 李白B. 杜甫C. 王之涣D. 陆游二、填空题3.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________》中的名句。
4. 请写出《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
三、简答题5. 请简述《草船借箭》中诸葛亮是如何借箭的。
四、阅读理解题6.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来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好奇地望着这个世界。
小河里的水开始解冻,哗啦啦地唱起了歌。
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
春天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季节。
(1)短文中描述了哪些春天的景象?(2)短文中提到了哪些动物?五、作文题7. 以“我的家乡”为题,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描述你的家乡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或家乡的特产。
答案:一、1. D2. D二、3. 春晓4. 疑是地上霜三、5. 在《草船借箭》中,诸葛亮利用雾气弥漫的天气,指挥草船靠近曹军水寨,让士兵们在船上敲锣打鼓,诱使曹军射箭。
由于雾大,曹军不敢轻易出击,只能盲目射箭。
诸葛亮的船只因此收集了大量的箭矢。
四、6. (1)短文中描述了小草从土里探出头来,小河里的水解冻并唱歌,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并叽叽喳喳地叫。
(2)短文中提到的动物有小燕子。
五、7. 作文题答案略。
语文文字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

语文文字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倔强(juè jiàng)B. 饕餮(tāo tiè)C. 矜持(jīn chí)D. 蹊跷(qī qiào)答案:B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左传》答案:B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他变得更加成熟和稳重了。
B. 他不仅学习好,而且人品也好。
C. 由于他刻苦学习,因此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D. 这篇文章的构思独特,语言优美,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
答案:D二、填空题1. 请填写下列成语的后半部分:- 一言既出,______。
答案:驷马难追2. 请在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语,使句子通顺:- 他______地走进了教室,脸上带着自信的微笑。
答案:昂首阔步三、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秋天的怀念》秋天,是收获的季节。
金黄的稻谷,沉甸甸的果实,都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恩赐。
然而,秋天也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
每当秋风起,落叶飘,人们总会想起那些逝去的日子,那些曾经陪伴我们的人。
问题:1. 文章中提到的“秋天”具有哪些特点?答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金黄的稻谷和沉甸甸的果实是其特点。
2. 为什么说秋天是一个让人怀念的季节?答案:因为秋风起,落叶飘,容易让人想起逝去的日子和曾经陪伴我们的人。
四、作文题请以“我与秋天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此部分应由考生根据个人经历和感受进行创作,以下为示例开头)我与秋天的故事,始于那个金黄色的午后。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蜿蜒的小路上,形成斑驳的光影。
那是我童年记忆中最温暖的颜色,也是我与秋天不解之缘的开始。
每当秋风起,我总能回想起那些在田野里奔跑的日子,那些与家人一起收获的季节……(考生应继续按照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完成这篇记叙文。
情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

情境语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张皇失措B. 张慌失措C. 张惶失措D. 张慌失错答案:A2.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句话的意思是:A. 不去冒险,就无法获得成功B. 不去虎穴,就无法得到虎子C. 不去虎穴,就无法了解虎子D. 不去虎穴,就无法获得虎子答案:A3.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B. 他虽然年轻,工作经验丰富。
C. 他年轻,但工作经验丰富。
D. 他年轻,工作经验丰富。
答案:B4. “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其修辞手法是:A. 比喻B. 拟人C. 夸张D. 借代答案:B5.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的是:A. 难道你不认为这是真的吗?B. 这是真的,难道不是吗?C. 这是真的。
D. 这是真的,不是吗?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海内存知己,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答案:天涯若比邻7. “但愿人长久,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答案:千里共婵娟8. “会当凌绝顶,______。
”(杜甫《望岳》)答案:一览众山小9. “春眠不觉晓,______。
”(孟浩然《春晓》)答案:处处闻啼鸟10. “床前明月光,______。
”(李白《静夜思》)答案:疑是地上霜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性格多愁善感,聪明伶俐,才情出众,但同时也有些孤傲和敏感。
12. 请简述《水浒传》中宋江的领导才能。
答案:宋江具有高超的领导才能,他善于团结人心,能够凝聚众人的力量,同时具备策略眼光和决断力。
四、阅读理解题(每题10分,共20分)阅读以下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短文内容略)13. 文中提到的“他”在面对困难时采取了哪些行动?答案:文中的“他”在面对困难时,首先进行了深思熟虑,然后制定了详细的计划,并最终通过不懈努力克服了困难。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语文本体测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一诺千金B. 一诺千斤C. 一诺千斤D. 一诺千金答案:D2.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哪位古代文人之口?A. 杜甫B. 李白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C3.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哪位诗人的名句?A. 王之涣B. 李白C. 王勃D. 杜甫答案:C二、填空题1.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中的名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疑是地上霜2.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春晓》中的诗句,这首诗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三、简答题1. 请简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性格复杂,既有才情横溢,又多愁善感。
她聪明、机智,对诗词有很高的造诣,但同时也非常敏感和脆弱,常常因为小事而感到悲伤。
2. 请解释“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的含义。
答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这个成语出自《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意思是比喻一时的损失或不幸,可能转变为好事。
它告诉我们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过于悲观或乐观,事情的发展往往难以预料。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段落,回答问题。
昔有一老翁,其马无故亡而入胡。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髀。
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
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此独以病免。
1. 请解释“无故”的意思。
答案:“无故”在这里的意思是“没有原因”,“没有理由”。
2. 请简述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答案:这个故事蕴含的道理是“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即福祸往往相互转化,不可仅凭一时的得失来判断事情的好坏。
五、作文题请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小学必刷题语文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相同的是:A. 漫步、漫步B. 欢乐、欢快C. 明朗、晴朗D. 美丽、美好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是:A.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从不骄傲。
B. 这个苹果非常好吃,我们都要吃。
C. 妈妈告诉我,要节约用水。
D. 小明每天都要看电视,所以他的眼睛近视了。
3. 下列词语中,与“秋天”季节相关的是:A. 春暖花开B. 雪上加霜C. 烈日炎炎D. 金秋送爽4.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是:A. 小明像一只小猴子,非常灵活。
B. 这本书很厚,有半尺厚。
C. 她的歌声像百灵鸟一样动听。
D. 那朵花红得像火一样。
5. 下列词语中,多音字“行”的正确读音是:A. 行动(xíng dòng)B. 行李(xíng lǐ)C. 行善(xíng shàn)D. 行进(xíng jìn)6.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是:A. 雨后的彩虹像一座美丽的桥。
B. 花儿在微笑。
C. 这本书像一座宝库。
D. 小河在唱歌。
7.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是:A. 月亮升起来了,星星出来了,小船儿在河上飘荡。
B. 春天来了,柳树绿了,花儿开了,小草绿了。
C. 蜜蜂采蜜,蝴蝶飞舞,小鸟歌唱。
D. 天气变冷了,树叶黄了,鸟儿飞走了。
8. 下列词语中,与“高兴”意思相近的是:A. 愉快B. 悲伤C. 愤怒D. 悲观9.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是:A. 你难道不知道这个道理吗?B. 这个问题很简单,你应该会。
C. 他怎么能这样做呢?D. 你不是说他是个好学生吗?10.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是:A. 这本书厚得像砖头一样。
B. 他跑得快得像风一样。
C. 这个苹果甜得像蜜一样。
D. 那个山高得像天一样。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春晓》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__,诗中描绘了春天早晨美丽的景象。
语文断句测试题及答案

语文断句测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句子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去图书馆/借书
B. 我去/图书馆借/书
C. 我去图书馆/借书
D. 我/去图书馆借/书
2. 根据语境,下列句子中断句最合理的是()
A. 他/在公园/跑步
B. 他在/公园跑步
C. 他在/公园/跑步
D. 他/在/公园跑步
二、填空题
3. 请将下列句子正确断句,并填入括号中。
()他/在/公园/跑步/吗?
4. 根据句子结构,将下列句子断句后填入括号中。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三、简答题
5. 请简述断句的基本原则。
四、应用题
6. 阅读下列段落,标出正确的断句位置。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 B
二、填空题
3. (他)在公园跑步吗?
4.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三、简答题
5. 断句的基本原则包括:根据句子成分进行划分,注意主谓结构,识别并列结构,注意语气词的使用等。
四、应用题
6.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
花儿开放,(鸟儿歌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萧洒
溺死 青荣峻茂 举箸提笔
B. 簇拥
桥粱 一厝朔东 节衣宿食
C. 枢扭
皎洁 沉鳞竞跃 巧妙绝伦
D. 孵化
畎亩 摩肩接踵 如梦初醒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游记》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逛了一天的三峡公园,回到家我已经筋疲力尽了。
⑨下午,母亲精心准备的菜肴,终于端上了桌,我不禁惊异——鱼鳞没有刮净、鸡块上是细密的鸡毛、香 油金针菇竟然有头发丝。母亲年轻时那么爱干净,如今老了竟邋遢得这样。母亲见我挑来挑去就是不吃, 她心疼地妥协了,送我去坐夜班车。 ⑩这一回,母亲仿佛满足了,她竟没有再催过我回家,只是不断地对我说些开心的事:“家里添了只很 乖的小牛犊;明年开春,我要在院子里种好多的花。”听着听着,我心里一片温暖。 ⑾到年底,我又接到姨妈的电话。她说:“你妈妈病了,快回来吧。”我哪里相信,我们前天才通的话, 母亲说自己很好,叫我不要挂念。 ⑿姨妈只是不住地催我,半信半疑的我还是回去了,并且买了一大袋母亲爱吃的油糕。⒀车到村头的时 候,我伸长脖子张望着,母亲没来接我,我心里颤颤地就有了种不祥的预感。⒁姨妈告诉我,给我打电 话的时候,母亲就已经不在了,她走得很安详。半年前,母亲就被诊断出了癌症,只是她没有告诉任何 人,仍和平常一样乐呵呵地忙到闭上眼睛。姨妈还告诉我,母亲老早就患了眼疾,看东西很费劲。 ⒂我紧紧地把那袋油糕抱在胸前,一颗心仿佛被人挖走。原来,母亲知道自己剩下的日子不多了,才不 住地打电话叫我回家,她想再多看我几眼,再和我多说几句话。原来,我挑剔着不肯下筷的饭菜,是她 在视力模糊的情况下做的,我是多么的粗心! ⒃母亲,在生命最后的时刻还快乐地告诉我,牵牛花爬满了旧烟囱,扁豆花开得像我小时候穿的紫衣裳。 你留下所有的爱,所有的温暖,然后安静地离开。 ⒄我知道,你是这世上唯一不会生我气的人,唯一肯永远等着我的人,也就是仗着这份宠爱,我才敢 让你等了那么久。 ⒅可是,母亲啊,我真的有那么忙吗?
值世界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中国遗产日之际的 2017 年 5 月 19 日,中国文化大县 重庆市 XX 县在AX县博物馆成功举办第八届文化遗产宣传月暨博物馆非遗厅启动仪式。 XX 县委领导和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副馆长柳春呜、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非遗处调研员潘 利出席会议。柳春呜讲话并宣布启幕。
活动内容丰富而独特。热爱祖国文化和 XX 县旅游的谭家兰女士为博物馆捐赠抢救的 抗日大炮;方氏家族向博物馆捐赠古牌匾;领导、嘉宾参观博物馆展厅文物和非遗厅; 领导嘉宾、游客、市民在非遗厅观看精彩的《风遗韵》表演,如、皮影戏、山歌等;举 办文化讲座;民间手工刺绣等展演,让大家饱享了非遗文化“大餐美宴。”
⑦所以说,A 这些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其实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B 自人类出现以来, 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它们中的一部分被驯化为优质水果, 比如现在风靡市场的猕猴桃,起初也是其貌不扬的野果。猕猴桃是幸运的,然而大部分野果还默默地隐 居于林间抑或是已经被破坏掉,需要我们在开发利用它们的同时,共同努力去保护这些野生的果树资源, 这也正是植物园建立野生果树资源圃的重要意义之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们在活动中实地考察并搜集了许多 XX 县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文字资料、图 片资料、故事传说等,准备编印一本关于 XX 县自然和文化遗产介绍的小册子,现已经 设置了一个关于自然的栏目,还有关于历史文化遗产和故事传说的内容没有设置栏目, 请你根据栏目一的形式完成这两个专栏的设计。 栏目一:钟灵毓秀自然美 栏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栏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3)XX 县博物馆是收藏、研究和展示 XX 县历史文化遗产与人类环境物证的公益性文 化教育机构,你们班打算本周六去参观 XX 县博物馆,你是班长,负责提前找博物馆丁 馆长联系参观事宜,你打算怎么说?
6.请参照示例,自选对象写两组句子,要求具体形象,富有文学性,句式不限。 示例:茂盛的梧桐,用它执着的精神开拓出一片磅礴的力量。 仿句①: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XX 县某校八年级一班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 你参与活动中,完成了以下任务。 (1)下面是 XX 县第八届文化遗产宣传活动的相关新闻,请你给这段新闻拟写一个恰当 标题。(30 个字以内)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世上唯一在等你的人 刘继荣
①母亲真的老了,变得孩子般缠人,每次打电话来,总是满怀热忱地问:“你什么时候回家?” ②且不说相隔一千多里路,要转三次车,光是工作、孩子已经让我分身无术,哪里还抽得出时间回家。母 亲的耳朵不好,我解释了半天,她仍旧热切地问:“你什么时候能回来?” ③几次三番,我终于没有了耐心,在电话里大声嚷嚷,她终于听明白,默默挂了电话。隔几天,母亲又问 同样的问题,只是那语调怯怯地,没有了底气,像个不甘心的孩子,明知问了也是白问,可就是忍不住。 我心一软,沉吟了一下。 ④母亲见我没有烦,立刻开心起来。她欣喜地向我描述:“后院的石榴都开花了,西瓜快熟了,你回来 吧。” ⑤我为难地说:“那么忙,怎么能请得上假呢!”她急急地说:“你就说妈妈得了癌,只有半年的活头 了!”我立刻责怪她胡说,她呵呵地笑了。 ⑥不久,我接到姨妈的电话:“你妈妈病了,你快回来吧。”我急得眼前发黑,泪眼婆娑地奔到车站,赶 上了末班车。此时,我才知道,人活到八十岁也是需要母亲的。 ⑦车子终于到了村口,母亲小跑着过来,满脸的笑。我抱住她,又想哭又想笑,嗔怪道:“你说什么不好, 说自己有病,亏你想得出!”受了责备的母亲,仍然无限地欢喜。母亲乐呵呵地忙进忙出,摆了一桌子好 吃的东西,等着我的夸奖。 ⑧没待几天,我就急着要回去,母亲苦苦央求我再住一天。她说,今早已托人到城里去买菜了,一会儿准 能回来,她一定要好好给我做顿饭。
C.每次我向老师请教时,他都和颜悦色地给我解答。
D.每年一到花季,来垫江参观郁金花的游客络绎不绝。
4.选出下列对文学常识及课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鲁迅我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家,他优秀的文学作品传承着中华民族美好的憧 憬和崇高的理想。 B.《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 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C.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初次见面用“久违”,好久不见 用“久仰”,请人帮忙用“拜托”,麻烦别人用“劳驾”。 D.《答谢中书书》一文宛如一幅清丽的山水画,又像一首流动的诗,语言精练生动,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古今知音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 5.名著阅读。根据下面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注释:砧木:植物嫁接时承受接穗的植株,如在酸枣上嫁接大枣,酸枣就是砧木。 18.阅读文章,概括野生果树有哪些丰富的用途?
19.根据文章内容,结合你的了解,说说建立野生果树资源圃有什么重要意义?
20.说说文中第③段主要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21.说明文讲究语言的准确性,然在准确的基础上,也需要生动的说明。请按要求对文中划线句子语言特 点进行具体分析。 A.从修辞角度分析“这些沉默而低调的野生果树,其实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珍贵的自然遗产。”一句的表 达效果。 B.“自人类出现以来,野果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食物来源之一。”一句中加点词语能否去掉,为什 么? 22.XX 县是“水果之乡”,“曲尺脆李”成为中华名果,纽荷儿享誉全国,板栗、葡萄等食疗价值高…… 请你选择你家乡的一种水果(也可是野生)推荐给大家。(要求简要介绍所推荐的水果,不低于 30字)
阅读《“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树》一文,完成后面小题 “不可貌相”的野生果树
①秋天来了,各种各样的水果相继新鲜上市,不过对于大多数果实我们是“只识其果、未见其树”。武 汉植物园野生果树资源圃占地面积 5.1 公顷,收集保育包括蔷薇科、桑科、柿科、芸香科、胡桃科等 20 余科的野生林果类物种 260 余种,在这里我们可以见到各种果树的“庐山真面目”了。 ②除了板栗、柿子、枇杷等为人熟知的果树,这里收集的野生果树大多其貌不扬,果实也不一定好吃, 但是为什么还要费人力、物力把它们收集在这里呢?原来“果树也不可貌相”,这些野生果树其实着非 常丰富的用途。 ③首先,野生果树有着很丰富的食疗价值。比如资源圃中栽植的四照花是药、食两用树种,其果可鲜食、 酿酒和制醋等。而我们熟悉的山核桃健康味美、营养丰富,本身就是一种野生果树,是天然绿色营养食 品。而胡颓子的果实味甜可食,含有维生素、胡萝卜素、脂肪、氨基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并且有消食 止痢的功效。 ④另外,野生果树大多远离城市和工业区,自生自长,属于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是生产绿色加工食 品的理想原料。 ⑤同时,上帝是公平的,野生果树虽然生长的环境差,但是经历过很多恶劣的环境,“锻炼多身体当然 好”,它们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和全面的抗性。我们现在吃的水果,它们的砧木很多都来自于这些野生果 树,并且许多优良的品种正是通过与野生果树杂交而选育出来的。 ⑥此外,有些野生果树还有着很高的经济和商业价值。比如,柘树是在我国有着“南檀北柘”之称的名 贵树种,柘木是制弓的良材,它的心材更是雕刻制作工艺品和高档家具的上乘材料。石灰花楸树姿优美, 春开白花,秋结红果,适宜于园林栽培观赏,木材可制作高级家具。而上面提到的胡颓子也是常用的花 境、花坛等装饰用材。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妾妇之道(
)
②往之女家( )
③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④得志,与民由之( )
10.翻译下列句子。
①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1. 选出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本文看,孟子擅长在文中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从而使行文流畅,富有气势。 B.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 C.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具有坚定的信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D.文中孟子在充分肯定公孙衍、张仪是大丈夫的同时,还提出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 能屈,贫贱不能移”的大丈夫之道。 12.中国古代和现代史上涌现出许多孟子标准下的“大丈夫”,请举一例说说你对大丈 夫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