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上的穴位按摩视频(附6种按摩手法)
耳穴压豆按摩案例

耳穴压豆按摩案例介绍耳穴压豆按摩是一种中医传统疗法,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平衡,起到治疗和调养的作用。
在本文中,我们将分享几个耳穴压豆按摩的实际案例,介绍其原理、具体步骤和相关效果。
案例一:缓解头痛原理头痛通常是由于颅内血液循环不畅或气血不和所致。
耳穴压豆按摩可以通过刺激耳朵上的相应穴位,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调整气血的平衡,从而缓解头痛。
操作步骤1.先用温水将手洗净,保持双手温暖。
2.将握豆器握在右手中指和无名指之间,用力不要过大。
3.轻轻按压左耳上的太阳穴,每次15秒,共3次。
4.按压左耳上方的耳尖,每次15秒,共3次。
5.再按压左耳中央下方的压豆点,每次15秒,共3次。
6.重复以上步骤,对右耳进行按摩。
效果该按摩方法可以促进头部的血液循环,缓解头痛症状。
经常按摩这些穴位,还可以起到预防头痛的作用。
案例二:改善失眠原理失眠通常是由于神经紧张、脑力过度使用或气血不调引起。
耳穴压豆按摩可以刺激耳朵上的特定穴位,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平衡气血,改善睡眠质量。
操作步骤1.先用温水将手洗净,保持双手温暖。
2.将握豆器握在右手食指和拇指之间,用力不要过大。
3.轻轻按压左耳上的心穴,每次15秒,共3次。
4.按压左耳上方的耳尖,每次15秒,共3次。
5.再按压左耳中央下方的压豆点,每次15秒,共3次。
6.重复以上步骤,对右耳进行按摩。
效果通过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舒缓神经系统,促进睡眠激素的分泌,改善失眠问题。
良好的睡眠质量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修复能力。
案例三:缓解颈椎病原理颈椎病常常由于颈部肌肉紧张、血液循环不畅或气血不和引起。
通过耳穴压豆按摩,可以舒缓颈部肌肉,改善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达到缓解颈椎病的效果。
操作步骤1.先用温水将手洗净,保持双手温暖。
2.将握豆器握在右手无名指和小指之间,用力不要过大。
3.轻轻按压左耳上的风池穴,每次15秒,共3次。
4.按压左耳下方的耳轮,每次15秒,共3次。
耳部按摩法

耳部按摩方法
耳部疗法功效:《灵枢·口问》:“耳为宗脉之所聚,五脏六腑、十二经脉有终于耳者。
”说明耳与经络脏腑关系密切。
耳部疗法能疏通经脉、调节脏腑气血。
能够有效的调理机体,让机体处于平衡的状态,增加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
(1)营运大小周天:
1.大周天即整个外耳廓,从下到上,由耳大神经点(在与颈椎、锁骨形
成的等边三角形的下方)开始按摩,沿着轮4—轮3—轮2—轮1—耳尖—上耳根—耳廓前—耳屏前缘—耳垂前缘—至耳垂下缘—向外上方与轮4汇合。
大周天按摩打通十二经脉
2.小周天:从心血管皮质下一脑垂体一脑干、甲状腺一对耳轮内侧缘
颈一胸一肋缘下一腹一对耳轮下脚至交感一出走外交感一沿耳轮升
部下降至外耳一耳屏前一目1-升压点,为小周天经络循环系统
(任脉相当于对耳轮前缘,督脉相当于耳屏前)小周天按摩法打通任
督二脉
(2)双耳前后按摩法
(3)将耳廓、耳垂向上提拉。
耳部穴位反射图

耳部反射图+穴位疗法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
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
耳针疗法: 耳针疗法是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奏效迅速等特点。
(一)耳廓表面解剖(图10-80)1.耳轮:耳廓最外圈的卷曲部分。
2.耳轮脚:耳廓深入到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
3.耳轮结节:耳轮后上方稍突起处。
4.耳轮尾:耳轮末端与耳垂的交界处。
5.对耳轮:在耳轮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分叉,向上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上脚;向下分叉的一支称对耳轮下角。
6.三角窝: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7.耳舟:对耳轮上、下角之间的三角形凹窝。
8.耳屏:耳廓前面的瓣状突起,又称耳珠。
9.屏上切迹:耳屏上缘与耳轮脚之间的凹陷。
10.对耳屏:对耳轮下方与耳屏相对的隆起部。
11.屏间切迹:耳屏与对耳屏之间的凹陷。
12.屏轮切迹:对耳屏与对耳轮之间的稍凹陷处。
13.耳垂:耳部下部无软骨之皮垂。
14.耳甲艇: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5.耳甲腔:耳轮脚以上的耳腔部分,又称耳甲窝。
16.外耳道开口:在耳甲腔内,为耳屏所遮盖处。
(二)耳穴的分布耳穴在耳部的分布有一定规律,与身体各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廓的分布象一个倒置的胎儿。
一般说来,与头面部相应的穴位在耳垂;与上肢相应的穴位在耳舟;与躯干和下肢相应的穴位在对耳轮和对耳轮上下、脚;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多集中在耳甲艇和耳甲腔(图10-81,82)。
简单的耳朵保健按摩

简单的耳朵保健按摩简单的耳朵保健按摩耳朵,紧连着大脑,形如胚胎,主要是听力的器官,又是肾脏的窍门,更是人体的一个全息区,在耳廓上有九十多个穴位,就象脚板底一样,人体的五脏六腑、全身上下,在耳朵上都有反射点,如果人体的脏腑或躯体部位发病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上出现敏感的压痛点。
所以,通过对耳朵进行简单的耳朵自我按摩及保健,既能使听力保持灵敏清晰,又耳廓能得到提神醒脑的效果,而且,能对整个身体起到保健的作用。
自我按摩时,可采用站式,或平坐式,或盘坐式。
握拳推耳双手握拳,用四指的第二指节由下往上,一下接一下地推,将耳朵由下往上推一遍为1次,共6次。
推按时要紧贴耳朵,使其尽可能接触到耳朵的整体。
此握拳推耳法,可疏通耳朵的经络,促进耳朵的气血循环,刺激耳朵上的穴位反射点,起到促进听力,保健全身的效果。
夹耳推按用双手的食指分别放在两耳朵后方,中指、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朵的前方,上推下拉为1次,共推按6次。
推按时要稍用力。
此推按法,可疏通耳前耳后的经络,并对其中的听穴、听会起到按摩作用,所以,既能促进听力,又能防治耳鸣及耳聋等耳病。
扯耳用双手拇指的指面及食指的'第二指节内侧,分别捏住两耳轮往外扯,从上往下扯一遍为1次,共6次。
扯耳时,扯出的方向要与耳轮(即耳的外框)呈垂直方向,扯耳轮上方时(耳尖部位)要往上扯;扯耳轮外侧时要向肩膀平行方向扯;扯耳垂时要往下扯。
扯时稍用力,耳朵略有胀痛感。
此扯耳功法,能较好地刺激耳轮的穴位反射点,促进耳朵的气血循环,既可以保健耳朵,又能提神醒脑。
鸣天鼓用双手手掌分别捂住两耳朵,五指向后,中指放在两枕骨上,然后,用食指通过弹拔中指而弹打在枕骨下的风池穴上(两枕骨下的凹陷处),从而使大脑发出响声,就象击鼓一样。
共弹拔16下。
弹拨时,手掌要一直捂住耳朵不要放松。
鸣天鼓功法对风池穴起到按摩作用,同时,振动后脑,发出响声,因此,具有防治耳鸣、耳聋及保健大脑的功效。
捂耳贯气用双手手掌分别捂住两耳朵,五指斜向上,五指指头贴着头皮不要移动,通过手腕动作带动手掌,在耳朵上一拉一按为1次,共拉按16次。
神经性耳鸣穴位按摩法

你好,耳鸣引起的原因很多,也要分情况而定,按摩耳朵穴位的办法不一定适用每个人。
1.先用食指和大拇指轻柔按摩听会穴(在耳屏的前下方与小豁口平齐,张嘴时凹窝处)5分钟左右,约350~400次。
2.击天鼓50次。
即两掌搓热,用两掌心掩耳,十指按在后头部。
再将食指叠在中指上,敲击枕骨下方,使耳内可闻及类似击鼓的声音。
3.用已搓热的两手掌心捂住两耳,手掌与耳朵完全封闭,然后两掌突然松开,这样重复捂耳30次。
4.之后用食指和大拇指,先从上至下按捏耳廓,然后从下至上按捏,这样反复按捏至双耳有发热感,共按捏耳廓100次。
5.按摩合谷穴(伸臂,俯掌,大拇指、食指二个手指并拢,在肌肉最高处取穴)80次。
以上动作每天早、晚分别做一次,此外,在耳鸣发作时及时按摩,如此坚持下去定见成效,耳鸣患者不妨一试。
神经性耳鸣主要是由耳神经受损和耳神经群(耳脉).对于诊断神经性耳鸣前要排除其他原因包括外耳,中耳疾病等导致的耳鸣,听力检测有听力损害.一般对于神经性耳聋的治疗在临床上,常采用扩血管药物等治疗,增加局部缺血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血管内膜水肿及改善内淋巴循环,以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功能.意见建议:缓解神经性耳鸣的症状搓掌法:屏息坐定,搓掌心50次,趁掌心热时紧按双侧耳门,如此作6次,连续2~3个月.治疗药保持心情清静.屏气法:安心静坐,紧紧闭嘴,以两指捏紧鼻孔,鼓气使气冲击耳窍,至耳朵感觉到轰轰有声为止.每日作数次.摩耳门法:用大拇指顺时针按摩耳门12下,再逆时针按摩耳门12下,每日按摩数次.鸣天鼓耳功法:两手分别按摩两侧耳轮18次,再用两手鱼际处(两手靠小指侧边缘)掩住耳道,手指放在后脑部,用食指压中指轻弹后脑部24次,可听到“咚咚”响声,称鸣天鼓法.声音掩蔽法:打开收音机,调到一个有噪音的波段,把音量调整到稍高于耳鸣的音量,每次听10~15分钟,每天听5至8次,连续数日.聪耳法:用荷叶,苦丁茶,菊花,夏枯草,蔓荆子,石菖蒲各等分,制成枕芯,经常枕之,有消除耳鸣,增强听力,名目之功效.中医治疗针灸治疗针刺:常规取听宫,翳风,中渚,颊溪等穴为主,肝胆火旺者配太冲,丘虚;外感风邪配外关,合谷;肾气亏虚配太溪,关元;痰热郁结配丰隆,劳宫.灸法:将石菖蒲,郁金,半夏,冰片合生姜汁制成直径4cm,厚0.5cm的药饼,分别放于听宫,听会,完骨,天柱,其上放置艾炷,每穴各灸6壮.穴位注射:一般取听宫,听会,翳风,完骨,肾俞等,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盐酸普鲁卡因等行穴位注射,每次两侧各选一穴, 耳周穴可交替使用,隔日一次.穴位注射能长时间保持针感,同时发挥药液营养和刺激作用,能很好的调整经络的气血运行,营养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推拿按摩:一般取耳,内耳,神门,肾,屏间,枕等,中等刺激,覆帖,埋线能持续刺激穴位,疗效稳定,不易引起耳软骨膜炎,操作简单易行,乐为患者接受.还有头针,电针,针药结合等方法.验方一健脾补肾方治疗神经性耳鸣[处方组成] 桑寄生,枸杞子,仙鹤草,五味子,杜仲等.[用法用量] 每日l剂,水煎分早,晚2次口服.[功能主治] 益气健脾补肾,通窍醒神健脑. 主治:耳鸣.[处方加减] 夜间耳鸣加重,加酸枣仁等;头痛寐差,加石决明等;肾虚明显,加女贞子等;头昏椎动脉供血不足,加葛根等;年老有血瘀症状者.加路路等.生活护理:饮食,工作方面应注意以下4点:(1)饮食方面:此类患者的膜迷路多处于积水状态,内淋巴理化特性多呈钠高钾低,因此,在饮食方面应选用"两高两低"特点的饮食,即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低盐饮食,如瘦肉,鲜鱼,活禽等炖汤频服,亦可多食些水果,韭菜,胡萝卜,芹菜等高维生素的蔬菜瓜果.(2)生活起居方面:注意在发作期应卧床休息,房间光线以稍暗为宜,避免环境嘈杂吵闹,宜安静养息.待症状缓解后宜逐渐下床活动,避免长期卧床.(3)对久病,频繁发作,伴神经衰弱者,要向病人多方解释病情,解除其精神紧张和恐惧心理.注意生活规律性,禁用烟,酒,咖啡等刺激品.(4)发作期过后,症状缓解,原从事驾驶,体操,舞蹈等方面工作者,不宜急于恢复原来的工作和训练,待经过一阶段充分治疗和休息之后,患者身心均有较好的恢复,仍可以从事原工作.但须常备安定,眩晕停等前庭抑制剂方面的药物,以防眩晕突然发作.缓解神经性耳鸣的症状。
五种按摩法防治耳鸣

6. 对于存在“重振现象”的 患 者 ,配 戴 助 听 器 后 ,必 须 练 就 一手能够及时增减音量的技巧, 以 免 声 音 从 小 突 然 变 大 ,造 成 不 适应。
7. 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 时找专业医生检查与治疗。
保健顾问
耳鸣虽然不是急症、重症, 但是久鸣不止会妨碍听觉,严重 者会影响正常生活。自我按摩耳 部具有促进耳部血液循环、刺激 听神经和调整中枢神经的作用, 对预防耳鸣、耳聋有较好的效 果。
鸣天鼓 两手掌相搓,使互 相 产 生 热 ,然 后 按 于 两 耳 ,掌 心 对准耳道,四指贴于枕后,作缓 慢的重按,缓慢放开(注意放松 时要和缓以免内耳痛) 三次,如
此为一遍,共五遍。此手法也是 通过改变耳道内压力给予中耳 一定的良性刺激,对低音调耳鸣 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揉风池 风池穴位于颈后 部枕骨下两侧,胸锁乳突肌与斜 方肌上段之间的凹陷处。用拇指 按揉以感觉酸胀为佳,每次按揉 一分钟,每天三次。按揉风池穴 能够有效增加耳内血液供应,对 神经性耳鸣效果最理想。
揉耳根 用食指在前、拇指 在后贴于前后耳根部,共揉三分 钟,以耳根透热为度。此手法能 有效提高耳内血液循环,特别是 针对内耳缺血引起的高音耳鸣 能够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五 种 按 防摩 治法 耳 鸣
捻耳法 以拇指与食指指 面同时捻揉两耳轮及耳垂,从上 向下共揉捻三分钟,令两耳发热 为度。耳轮和耳垂上有很多穴位 和神经反射点,轻柔地捻揉使这 些穴位反射点得到良性的刺激, 有助于耳内环境的改善,促进中 耳炎症的消除和辅助内耳神经 功能的保持。
耳部保健按摩法

耳部保健按摩法耳部约6厘米左右长短,其外形似贝壳,又好象是一个蜷缩在母腹子宫中的胎儿。
它是听觉器官的组成部分,不仅能帮助收集来自各方面的声音,将声音传入耳道内,还可以帮助人们准确地判断声源的方向事实上,耳的作用还不止这些。
早在公元前,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内经》上曾说:耳者,宗脉之所聚之地,认为耳不是一个孤立的器官,它和全身经络及五脏六腑都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现代医学的研究也把耳廓比喻为缩小的人体身形,它与机体内各个器官组织都有一定的联系,人体各器官组织在耳廓的局部皮肤上都有相应的刺激点,一旦器官组织发生病变,耳上的某个特定部位(中医称之为穴位)就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和反应,因此当刺激某个耳穴时,就可以诊断和治疗体内相应部位的疾病。
一些有经验的医学专家可以通过耳部皮肤颜色的深浅变化、有无凹凸变形结节或脱屑、毛细血管是否充盈等协助诊断疾病,常见的如某些冠心病病人的耳垂处可见到一条斜形的皱痕,此皱痕被称为冠心病沟。
耳垂对血管缺血很敏感,一旦冠状动脉硬化引起冠心病时,耳垂组织也会发生缺血现象,使耳垂皮肤组织发生一定程度的萎缩变化,这条斜线状的皱痕出现在诊断冠心病时,准确率可达90%左右。
人们在医院里也可以见到医生在耳上某个特点的穴位埋药籽或耳穴埋针等方法治疗许多的疾病。
另外,中医认为肾主芷精,开窍于耳,耳是肾的外部表现,耳坚者肾坚,耳薄不坚者肾脆,耳廓较长,耳垂组织丰满,在一定程度上是肾气盛健的一种征象,所以经常进行一些双耳的按摩,可以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下面介绍几种耳部按摩的方法:一提拉耳尖法:用双手拇食指捏耳上部,先揉捏此处,然后再往上提揪,直至该处充血发热,每次15-20次,此处的穴位有神门盆腔内外生殖器足部踝膝胯关节以及肝阳穴风溪穴等二上下按摩耳轮,并向外拉: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按压揉捏耳轮,使之发热发烫,然后再向外拉耳朵15-20次,耳轮处主要有颈椎腰椎胸椎腰骶椎肩肘等穴的反应区三下拉耳垂法:先将耳垂揉捏搓热,然后再向下拉耳垂15-20次,使之发热发烫,耳垂处的穴位有头额眼舌牙面颊等穴四按压耳窝:先按压外耳道开口边的凹陷处,此部位有心肺气管三焦等穴,按压15-20下,直至此处明显的发热发烫,然后再按压上边凹陷处,此部位有脾胃肝胆大肠小肠肾膀胱等穴,同样来回磨擦按压15-20次刚才介绍的耳部四种按摩手法,基本上将耳部各处都按摩到了,按摩的程度一定要有发热发烫的感觉,这样就明显的促进了耳部的血液循环,这种治疗的信息就会通过体内的传导经络传导到相应的脏腑,改善相应脏腑的功能,起到治病和保健的作用第五步是用食指和中指延着下耳根向上耳根推,中指放在耳前,食指放在耳后,二手指都要用劲向上推,推40-50次左右,推后不但耳部发热,面部头部都有明显的发热的感觉,这对健脑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等都有非常好的疗效而且还有明显的美容效果,爱美的女士你不妨试试看,按照我教你的方法按摩耳部后再用劲的推耳根的前后,一套操做下来,最多10分钟的时间,你的面部明显的有发热发烫的感觉,当面部的血液循环明显增加后,自然带给面部肌肤充足的营养,同时也增强了代谢产物的排出。
耳朵按摩利脏腑附:耳朵穴位图解

按摸耳朵穴位可提升脏腑功能小小的耳朵,分布了密密麻麻的耳穴,全身的器官组织耳部都有投影反射区,所以每天给耳朵做做按摩,其实也就是给全身按摩了一遍。
究竟怎么按摩耳朵,还是小有学问的,下面我们就跟中医大夫一起学学小耳朵的保健本领。
爱出汗、常乏力按压4个耳穴如果您经常气短乏力、活动后容易出汗,白天困倦疲惫,您可能就是气虚了,所以需要适当补气。
耳穴按摩:按压耳穴的心、肺、胃、十二指肠反射区。
经络按摩:按摩脾经和胃经,经常用艾灸气海或关元或足三里,每次艾灸30分钟左右。
药食调理:可以在医生指导下用些玉屏风散或参苓白术散或补中益气丸;食疗可以用西洋参泡水代茶饮或经常食用大枣山药粥。
脸发白,眼发干按压5个耳穴如果您经常面色苍白又缺乏光泽、口唇或指甲颜色淡白、手脚麻木或经常心慌心跳或眼睛干涩,女性表现为月经量少,您可能是有血虚,需要补血了。
如果伴有消化吸收功能下降,需要先调理脾胃功能,如果是耗伤血液引起的血虚,这时补血为主。
耳穴按摩:可以按压耳穴胃、胰胆、肝、十二指肠、心反射区。
经络按摩:可以经常按摩脾、肾、胃、胆经,穴位如血海、足三里、三阴交。
药食调理:常煮小米或大米粥养胃,如果体内有湿,那最好用薏米粥,在粥中加山药、大枣、陈皮甚至于可以加少量的中药黄芪补脾气;而血虚的调养可以用些补血的保健品;也可以煮粥调理,可以在小米粥中加一些阿胶枣、枸杞子、桑葚。
手脚凉,爱感冒按压4个耳穴如果您经常感觉手脚冰凉、衣服穿得比一般人或同龄人多、怕冷尿频、容易感冒、怕吃凉的或喝凉的食物或饮料,这时您可能是阳虚了。
耳穴按摩:耳穴按压心、肾、胃、肾上腺反射区。
经络按摩:艾灸命门、肾俞、关元、神阙(肚脐)、足三里。
药食调理:经常食用温热食品如桂圆,甚至可以稍稍服些羊肉、狗肉等大热食物。
大便干,手心热按压2个耳穴如果您感觉手心或脚心发热、身上或脸上发热、眼睛干涩、口唇红或脸颊红、便秘或大便干燥,可是阴虚了,中医调理的原则是滋阴。
耳穴按摩:可选耳朵的肾、膀胱反射区按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朵上的穴位按摩视频(附6种按摩手法)
耳朵是人体重要的器官,通过耳朵我们能听到优美的音乐,倾听声音,耳朵除了可以听到声音之外,耳朵上还有很多的穴位,经常按摩这些穴位可以起到保健养生的功效,耳朵上的穴位很多,而且不同的穴位对应着不同的脏腑。
那么,如何按摩耳朵来保健呢?小编认为经常做以下6个按摩耳朵的方法,有利于身体健康。
1、鸣天鼓:两掌分别紧贴于耳部,掌心将耳孔盖严,用拇指和小指固定,其余三指一起或分指交错叩击头后枕骨部,即脑户、风府、哑门穴,耳中“咚咚”鸣响如击鼓。
该方法有提神醒脑、宁眩聪耳之功效,不仅养生保健,而且对耳鸣、眩晕、失眠、头痛、神经衰弱等病有良好的疗效。
2、拎耳屏:双手合指放在耳屏内侧后,用食指、拇指提拉耳屏,自内向外提拉。
手法由轻到重,牵拉的力量以不痛为限。
每次3~5分钟。
此按摩耳朵养生的方法可有效治疗头痛、头昏、神经衰弱、耳鸣等疾病。
3、拔双耳:两食指伸直,分别伸入两耳孔,旋转180度,反复3次后,立即拔出,耳中“啪啪”鸣响,一般拔3~6次。
此按摩耳朵养生方法可使听觉灵敏,并有健脑之功,对于神经衰弱、健忘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4、推耳后:用两手中指指面,分别置于两耳后,沿翳风、瘛脉、耳壳后、颅息上下来回各推擦20~30次,至局部皮肤发热。
此法具有滋肾养肝,降低血压的作用。
5、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轮上下来回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
此法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疾病。
6、摩全耳:双手掌心摩擦发热后,向后按摩腹面(即耳正面),再向前反复按摩背面,反复按摩5~6次。
此法可疏通经络,对肾脏及全身脏器均有保健作用。
上述的介绍并不难操作,我们只要利用休息的时间,搓搓耳朵都能起到刺激穴位的功效。
中医认为,肾主藏精,开窍于耳。
按摩耳朵不仅可以强肾,还能疏通经络,对五脏六腑起到一定保健作用。